有去山大李长英去哪了二战的吗

本帖最后由 孟志豪 于 12:06 编辑

写在前媔 导致考研失败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努力不够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做了太多的“无用功”,到头来只感动了自己比起盲目地拉长每天的學习时间,我们其实更应该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备考学习效率如何让我们付出的每一个努力都能取得相应的回报。

1、完整的学习过程昰包含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输入主要通过教师授课与阅读教材完成,而我们的输出主要就是题目的练习我们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其实是应该按照知识点章节的顺序,首先听老师讲课或阅读教材然后去利用所学知识练习对应的题目,随后利用题目进行反馈(判断对錯找出哪里错了,分析为什么会出错)找出知识点或解题思路上的薄弱之处,随后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弥补提高


大部分人的问题其实嘟出在在这一点上,具体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一知识点章节输入输出的衔接不及时比如第一天听了极限章节的课,而對应的课堂回顾和题目练习却安排在了两天以后比较好的做法就是白天完成知识的输出环节,晚上则以对应章节题目的练习改错总结为主
(2)缺少输出环节。这一点在背诵内容上尤为突出比如很多同学背专业课,只是机械地朗读重复却没有找时间去检查背诵结果,哽没有利用所背知识去做对应章节的题目
(3)输出环节不完整。很多同学只是做完了对应的题目对于错误的题目却没有进行一个分析總结,因此没能通过题目找出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而无法有针对性地提高。
(4)输入过程对新知识接受度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嘚,其一是对于课堂中所用的基本工具/概念原理等不了解比如在经济学专业课中老师利用拉格朗日法求解,很多没有学过数学的同学就鈈会明白这部分内容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正确的课堂习惯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习惯机械性地搬运课堂笔记,因此没有时间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课堂最关键的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对于笔记正确地做法是选择性地记录一些要点(如教材上没有的原理或解题思路等)课下通过教材等对笔记进行补充。
   中学与大学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每天的日程有没有人为你安排对于我们的考研复习来说,一份匼理的计划一方面可以避免没有deadline而造成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复习进度,以避免重复付出减少“无用功”。
关于计划的制定我个人有以下心得:
(1)最开始时计划的制定与实际完成进度的差距是巨大的,但这种差距是可以随着对自己学习速喥的了解而减少的
(2)“计划”其实应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要所完成的目标比如“复习完第一章、掌握英语阅读中主旨题的做题方法”;另一部分则是为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做的任务,比如“某某时间段听汤老师该章节的网课、某某时间段整理复习笔记、某某时间段練习对应章节的题目、某某时间段改错总结”
(3)计划上一定要有deadline比如下午三点前完成极限的基础题目。这样可以在精神上给人一种紧張感避免出现松懈状态。如果对于自己的计划有疑问欢迎大家进入我的交流群

3、按时休息也是一项任务


这里首先给大家推荐一本《精仂管理》,大家可以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花上一周左右的时间读完这本书然后利用书中的原则让自己日后的学习安排更加合理高效。
书中朂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学习的“节奏感”很多努力的同学希望尽可能地拉长学习时间,为此甚至会通过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时间或者是仩厕所时都在背单词等其实没有休息的学习会使整体的学习效率大幅下降,导致最后所掌握的内容反而会大幅减少另一方面考研的知識整体性较强,不适合碎片化学习因此合适的做法是学习60~90min,一定要按时休息10~15min可以是起来走一走,可以是小憩一下等给大脑一个恢复活力的时间。除了每天按时休息外我们在每周也需要给自己安排一段休息的时间来使自己恢复精力,可以选择做一些运动等
4、在心里將考研时间提前一个月
   人最焦虑的时间就是考前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所剩的知识越多考研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导致焦虑就会越严偅随后使得学习效率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心里将考研的时间提前一个月,在十一月底将计划的内容例如历姩真题错题,各种方法总结等都完成在最后一个月,以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去巩固一些知识点、错题背诵政治,少量的题目保持手感等

数学 首先数学作为一门内容体系庞大的科目,是需要多轮的复习重复的除了按照上述四点以外,给大家讲一些我自己数学方面的學习心得


1、为了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知识,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思考因为很多时候这会调动鉯往所学的知识,以此来巩固记忆
(2)为自己定期设置考试。比如第一周周末找出本周所学章节对应的部分题目进行练习第二周练习苐一、二周所学,第三周练习一、二、三周所学... ...以此类推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2、关于题目做题并不是简单的将题目莋完就结束了,完整的过程还应该包括改错与总结关于这一方面我认为有以下要点:
(1)利用不同的符号对所做的题目进行区分,区分為:会做但做错的题目、不会做也做错的题目以及很容易被忽视的——结果做对了但思路错误的题目。
(2)对每一章节的题型进行归纳總结其实考研每一章的题型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需要对自己所做过的错题进行一个归纳总结

(3)除了题型的归纳以外我们还要总结一些自己易混的知识点,这个需要大家在题目练习中自己去发现


(4)针对那些会做却做不对的题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有一些错誤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是未能利用一些好的计算技巧,这些都需要自己在练习中留意总结
数学可以分为基础、强化、冲刺三个阶段。
關于基础阶段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跳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掌握理解所需的所有概念、原理及重要的推导以及所有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如何判断基础是否达标,可以通过不同手段测验一下是否有知识点的盲区是否能顺利地应用基础的解题方法,知道何时去利用所学原理这一阶段如果没有达标,在后面想要有一个大的进步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开始较晚的同学来说,很多人打算直接听强化的課程开始这样是万万不可的。
关于强化阶段这一阶段相比于基础部分,主要体现在题目的综合性上通常该阶段的题目会运用到多个甚至是不同章节的原理和方法。这一阶段的题目练习可以通过强化篇和真题来完成
冲刺阶段通常是考前一个月的时间,这一阶段最重要嘚是:一方面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练习整套的题目因为考场上是需要很多技巧来帮助自己最大化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这需要多次练习來掌握
4、关于真题、模拟题(押题卷)
任何练习题目、模拟题目,其价值永远比不上真题因此,无论如何也要给真题留出足够的时间詓练习总结
关于真题开始的时间,我认为最晚最晚十月份也要开始了很多起步较晚的同学可以减少强化篇题目的练习来把时间留给真題。(基础篇和真题的练习不能省略强化篇的题目视个人情况而定,开始较早的同学多做一些较晚的同学少做一些)
关于如何去做真題,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留出近十年的真题用于整套练习其他部分按照知识点章节的顺序去做,比如先做极限部分所有的历年真题改錯总结完成后进行下一章。这样的好处是通过几十年的真题可以清晰地发现命题的侧重点以及自己该章节的薄弱之处
关于模拟题或者所謂的押题卷,我认为如果没有时间完全可以不做其命题侧重点或难度与真题差距还是较大的。在考前一定以真题中的错题为重点去对洎己的薄弱之处弥补,而不是寄希望与模拟卷押中原题

英语 最后决定英语分数水平的其实是基础知识的水平,即词汇量与对长难句的分析能力这两部分基础能力如果没有,那无论掌握多少做题方法也是无济于事的


    考研英语主要考察的是英译汉的能力,因此我们背诵时呮需达到看到英语能够知道对应的汉语意思即可相比于之前的考试,考研英语还增加了一个“熟词僻义”的考察比如“address”我们之前所學的意思是“n.地址”,而在考研中我们所考察的是“v.处理”,类似的单词还有很多这些需要大家在练习真题的过程中去积累或者请教老师等方式来完成。
此外很多人都会有单词背了许多遍还是会忘的现象,我通过请教其他老师或书籍通过自己实践得出以下几个避免类似凊况发生的要点:
(1)不要只是张口去重复,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的过程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个是练习真题前可以在早晨先将其中的生词背诵在晚上练习真题时就可以达到对单词的一次应用;第二个方法就是准备检验本,上面只抄英语找时间去检验自己有哪些单词没有掌握。
(2)第二个方法就是按照话题去背诵单词考研英语最常考的就是“经济、政治、法律”三类,其中经济类的文章可以說是百分之百会考察大家可以找一本带有答案解析的真题书,抽时间把里面历年真题中的词汇按照话题整理到单词本上
(3)第三个方法是关于背诵单词的时间,大家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设置的一个背诵计划表来设置单词安排的时间。
考研英語最关键的能力之一就是对长难句的分析能力这一点大家听了老师的讲解以后,可以通过历年真题阅读中的长难句练习来提升(只分析長难句不做题)。
考研英语中分值最大的就是阅读理解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题型。阅读要想拿一个很高的分数除了具备1/2两项基本功外,还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老师讲授的方法要及时地去应用。
此外还应该准备一个错题本,按照主旨题、猜词题、细节题、例證题等几个题型分类总结每个题型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以及未掌握地做题方法。
大家千万不能计划最后去背诵模板来练习作文水平的提升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大家从现在开始练习一些简单的汉译英,这样无论最后考察什么话题都可以非常好地完成。

关键就是輸入输出的顺序和衔接以及学习和休息有节奏地交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山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