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有哪些业务六大板块面积排行

滴滴未来要干哪些事?看它注册的商标就知道了
编者按:即日起,腾讯科技将陆续推荐优质自媒体文章,针对TMT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解析。
“6、9、16、18、20、22、24、25、28、35、36、37、38、39、41、42、43、45”。
这一串看上去很像“双色球”投注号码的数字,其实是滴滴打车已提交的全部商标申请所涵盖的商品或服务类别。
先后被两家公司起诉商标侵权,其中一家索赔金额高达8000万,让人不得不关注滴滴打车的商标申请现状和保护趋势。
滴滴打车,这个成立不满3年、已累计融资8.18亿美金(约51亿元)、号称拥有1.5亿用户的打车软件,在资本和需求的驱动下,不仅快速走红,还开创了诸多先河,成为众多创业者或创客们争相膜拜的对象。
不过,在滴滴打车快速扩张的同时,其面临的商标隐忧和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上演,那么,从商标保护角度,滴滴打车有哪些教训值得创业者们汲取?从其已有商标申请布局中,滴滴打车未来可能会发力那些领域?
教训一:“申请太晚”——产品上线2个月才首次申请商标
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桔科技”)正式宣告成立。2个月后,滴滴打车(原名“嘀嘀打车”)率先在北京正式上线。
而滴滴打车首次提交的商标申请时间为日,相当于在公司成立4个月后、产品上线2个月后,滴滴打车才开始着手布局商标保护。
显然,从商标申请保护的时点看,滴滴打车过于“迟钝”。
而滴滴打车在产品上线2个月后才首度申请商标,注定会让自己陷入接连不断的商标纠纷中。
如果滴滴打车没有强大的“地推”能力,没有持续的资本注入,恐怕滴滴打车的创业之路不会走的太远。
教训二:“核准太少”——申请212件商标仅1件获核准
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截止日,小桔科技累计提交了212件商标申请,申请的时间分布在2012年(1件)、2013年(1件)、2014年(67件)和2015年(143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仅有一件获得商标局核准注册且处于商标异议程序中。
这件由滴滴打车日申请的“嘀嘀打车”图文组合商标(APP标识+滴滴打车)于日被核准注册,申请保护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为9类,具体保护范围包括“已录制的计算机操作程序、计算机软件、电子出版物、运载工具用导航仪器”。
不过,商标局网站查询显示,该件商标于日被他人提出“异议”,暂时处于“商标异议申请中”。
教训三:“品牌脆弱”——六成待受理、超10%可能被驳回
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小桔科技累计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其中,有24%共51件处于“已受理、注册中”状态,有64.2%共136件处于“待受理”状态,有7%共15件处于“驳回复审中”状态,有3.3%共7件处于“等待驳回复审”状态,“无效”、“复审被驳回”、“已注册、异议中”等状态各有1件。
简单说,虽然滴滴打车已经历四轮融资且每轮融资后均有大量商标提交申请,但是,截至目前,滴滴打车的大多数商标尚未被核准注册,滴滴打车商标保护的“孱弱”现状可见一斑。
而滴滴打车大量商标尚未核准注册的原因,除去商标审查核准周期较长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滴滴打车自身在商标申请保护“慢半拍”所致。
事实上,滴滴打车成立头两年申请的商标总数不及其商标申请总量的千分之一。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超过67.5%的申请时间集中在2015年。
滴滴打车商标保护策略:立足软件 布局交通服务
从商标保护类型来看,小桔科技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75%为文字商标(含字母),18.9%为图形商标,6.1%为图文组合商标。
从商标保护类别来看,小桔科技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共涉及18类,其中,滴滴最为钟爱四大类别,即:9类、35类、39类和42类, 在其商标申请总量中占比分别达到15.6%、14.2%、14.6%和14.6%,四个类别之和达到其商标申请总量的59%。
具体来说,9类为“计算机软件相关”、35类为“广告相关”、39类为“交通相关”和42类为“软件设计相关”。
由此可见,虽然使用滴滴打车需要下载或安装软件,但是,滴滴打车还是提前在广告、交通、培训、检测等诸多领域做好了商标布局。
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在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诉滴滴打车侵犯“嘀嘀”商标案件中,还是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诉滴滴打车侵犯“嘀嘀”商标案件中,滴滴打车都辩称自己提供的服务为“交通服务”,但是,体现在其商标申请保护上,其申请最多商标还是与软件相关的。
滴滴打车未来趋势:谋划“出行”蓝图 布局周边及延伸服务
而从商标内容来看,滴滴打车已对共计31个品牌进行商标保护,除去大家已经熟知的“滴滴”、“嘀嘀”、“滴滴打车”、“滴滴专车”、“滴滴拼车”和“滴滴顺风车”等品牌外,滴滴打车还布局了“滴滴大学”、“滴滴地图”、“滴滴导航”、“滴滴公交”、“快滴之家”和“滴米”等品牌。
由此可见,首先,滴滴打车规划中的业务板块绝不限于“打车”、“拼车”和“顺风车”,而是“出行”。预计未来滴滴的业务将会全面涵盖“公交(公用)、出租(客运)、拼车和顺风车(私用)、专车(专用)”等几乎涉及市民乘坐机动车出行的所有领域。
其次,滴滴打车未来可能还会涉足与车辆检修、零配件等相关线下维修业态。比如,滴滴打车提前布局涉及“培训业务”的“滴滴大学”以及“车辆检修”的“快滴之家”则表明未来滴滴可能会涉足更多与车辆服务相关的传统领域。
最后,滴滴打车不排除通过收购或参股接入地图或导航服务领域。围绕诺基亚可能出售Here地图业务,有消息称Uber可能欲花30亿美元参与竞购。反观滴滴已经提前布局“滴滴导航”、“滴滴地图”等商标,不排除滴滴也会效仿Uber通过收购或参股介入“地图”和“导航”领域。相较于传统地图厂商而言,滴滴基于用户需求产生的“地图”或“导航”业务可能更有想象空间和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打车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滴滴打车的商标保护策略和节奏似乎大幅提速,同时,也纠正了创业初期的一些错误做法,对一些尚未上线的服务提前进行了商标布局。
【自媒体介绍】
李俊慧,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微信公号:lijunhui0507点击音频块收听:最近使用网约车服务时发现车比以前难打了。就像滴滴,很多时候不是高峰期依旧是一车难求,以前都是秒接单,现在等了大半个小时也没有接单的,即使加了服务费依然如此。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网友这样说@风起云涌近期全国多地对网约车的监管政策趋严,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网约车司机离开,造成市场供不应求。@乐乐通过严监管,让市场规范运行,这是一件好事。供需失衡的原因还是要在平台身上找。像滴滴,利用垄断地位制定游戏规则,对司机高抽成低补贴。司机们无利可图,当然会离场,供需矛盾升级完全在意料之中。@小涛滴滴存在胡乱派单的现象,明明附近有很多车,偏偏要派单给好几公里外的车。司机师傅也反映,用抢单模式根本抢不到附近的生意,滴滴会指派给远处给钱多的车。
最近一年,滴滴除了老本行之外,还在积极拓展其他业务,先后在外卖、单车、金融等板块发力。在众多赛道上狂奔的滴滴,是否忘记了当初那句承诺:“滴滴一下,马上出发”?网友这样说@青衫水墨滴滴忙于摊大饼,对于出行这个已经走上正轨的业务,态度已然不像当初那么积极了。@似水柔情个人觉得,滴滴在出行服务上的质量缩水了,服务效率也降低了。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打车难”呢?滴滴曾建议用户,尽可能提前规划出行方式,更多通过预约或拼车出行。大家怎么看?网友建议@小苹果现在从数据上看,还不能得出“系统性打车难”这个结论。像在北京,巡游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还没有恢复到三年前网约车出现之前,合法的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家不用太焦虑。@秋水长天在大城市出行,公共交通才是首选,既低碳又方便。决不能纵容非法经营的车辆来缓解“打车难”。记者:王建帆责编:唐 婧编审:刘志军、李 锐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crawl.nosdn.127.net/img/e411cb4de4d9647825eeaf.jpg从商标透视滴滴创业教训和未来走向从商标透视滴滴创业教训和未来走向李俊慧百家号文/李俊慧“6、9、16、18、20、22、24、25、28、35、36、37、38、39、41、42、43、45”。这一串看上去很像“双色球”投注号码的数字,其实是滴滴打车已提交的全部商标申请所涵盖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先后被两家公司起诉商标侵权,其中一家索赔金额高达8000万,让人不得不关注滴滴打车的商标申请现状和保护趋势。滴滴打车,这个成立不满3年、已累计融资8.18亿美金(约51亿元)、号称拥有1.5亿用户的打车软件,在资本和需求的驱动下,不仅快速走红,还开创了诸多先河,成为众多创业者或创客们争相膜拜的对象。不过,在滴滴打车快速扩张的同时,其面临的商标隐忧和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上演,那么,从商标保护角度,滴滴打车有哪些教训值得创业者们汲取?从其已有商标申请布局中,滴滴打车未来可能会发力那些领域?教训一:“申请太晚”——产品上线2个月才首次申请商标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桔科技”)正式宣告成立。2个月后,滴滴打车(原名“嘀嘀打车”)率先在北京正式上线。而滴滴打车首次提交的商标申请时间为日,相当于在公司成立4个月后、产品上线2个月后,滴滴打车才开始着手布局商标保护。显然,从商标申请保护的时点看,滴滴打车过于“迟钝”。要知道,虽然腾讯微信在1.0测试版发布三天后就已提交商标申请,也挡不住现在深陷“微信”商标纠纷泥潭中。而滴滴打车在产品上线2个月后才首度申请商标,注定会让自己陷入接连不断的商标纠纷中。如果滴滴打车没有强大的“地推”能力,没有持续的资本注入,恐怕滴滴打车的创业之路不会走的太远。教训二:“核准太少”——申请212件商标仅1件获核准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截止日,小桔科技累计提交了212件商标申请,申请的时间分布在2012年(1件)、2013年(1件)、2014年(67件)和2015年(143件)。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仅有一件获得商标局核准注册且处于商标异议程序中。这件由滴滴打车日申请的“滴滴打车”图文组合商标(APP标识+滴滴打车)于日被核准注册,申请保护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为9类,具体保护范围包括“已录制的计算机操作程序、计算机软件、电子出版物、运载工具用导航仪器”。不过,商标局网站查询显示,该件商标于日被他人提出“异议”,暂时处于“商标异议申请中”。教训三:“品牌脆弱”——六成待受理、超10%可能被驳回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小桔科技累计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其中,有24%共51件处于“已受理、注册中”状态,有64.2%共136件处于“待受理”状态,有7%共15件处于“驳回复审中”状态,有3.3%共7件处于“等待驳回复审”状态,“无效”、“复审被驳回”、“已注册、异议中”等状态各有1件。简单说,虽然滴滴打车已经历四轮融资且每轮融资后均有大量商标提交申请,但是,截至目前,滴滴打车的大多数商标尚未被核准注册,滴滴打车商标保护的“孱弱”现状可见一斑。而滴滴打车大量商标尚未核准注册的原因,除去商标审查核准周期较长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滴滴打车自身在商标申请保护“慢半拍”所致。事实上,滴滴打车成立头两年申请的商标总数不及其商标申请总量的千分之一。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超过67.5%的申请时间集中在2015年。滴滴打车商标保护策略:立足软件
布局交通服务从商标保护类型来看,小桔科技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75%为文字商标(含字母),18.9%为图形商标,6.1%为图文组合商标。从商标保护类别来看,小桔科技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共涉及18类,其中,滴滴最为钟爱四大类别,即:9类、35类、39类和42类, 在其商标申请总量中占比分别达到15.6%、14.2%、14.6%和14.6%,四个类别之和达到其商标申请总量的59%。具体来说,9类为“计算机软件相关”、35类为“广告相关”、39类为“交通相关”和42类为“软件设计相关”。由此可见,虽然使用滴滴打车需要下载或安装软件,但是,滴滴打车还是提前在广告、交通、培训、检测等诸多领域做好了商标布局。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在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诉滴滴打车侵犯“嘀嘀”商标案件中,还是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诉滴滴打车侵犯“嘀嘀”商标案件中,滴滴打车都辩称自己提供的服务为“交通服务”,但是,体现在其商标申请保护上,其申请最多商标还是与软件相关的。滴滴打车未来趋势:谋划“出行”蓝图 布局周边及延伸服务而从商标内容来看,滴滴打车已对共计31个品牌进行商标保护,除去大家已经熟知的“滴滴”、“嘀嘀”、“滴滴打车”、“滴滴专车”、“滴滴拼车”和“滴滴顺风车”等品牌外,滴滴打车还布局了“滴滴大学”、“滴滴地图”、“滴滴导航”、“滴滴公交”、“快滴之家”和“滴米”等品牌。由此可见,首先,滴滴打车规划中的业务板块绝不限于“打车”、“拼车”和“顺风车”,而是“出行”。预计未来滴滴的业务将会全面涵盖“公交(公用)、出租(客运)、拼车和顺风车(私用)、专车(专用)”等几乎涉及市民乘坐机动车出行的所有领域。其次,滴滴打车未来可能还会涉足与车辆检修、零配件等相关线下维修业态。比如,滴滴打车提前布局涉及“培训业务”的“滴滴大学”以及“车辆检修”的“快滴之家”则表明未来滴滴可能会涉足更多与车辆服务相关的传统领域。最后,滴滴打车不排除通过收购或参股接入地图或导航服务领域。围绕诺基亚可能出售Here地图业务,有消息称Uber可能欲花30亿美元参与竞购。反观滴滴已经提前布局“滴滴导航”、“滴滴地图”等商标,不排除滴滴也会效仿Uber通过收购或参股介入“地图”和“导航”领域。相较于传统地图厂商而言,滴滴基于用户需求产生的“地图”或“导航”业务可能更有想象空间和发展前景。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打车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滴滴打车的商标保护策略和节奏似乎大幅提速,同时,也纠正了创业初期的一些错误做法,对一些尚未上线的服务提前进行了商标布局。(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lijunhui.com,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李俊慧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引 言“开分店,一间变两间,两间变四间,四间变八间,八间之后上市,上市以后再集资!接着就是炒股票!然后再炒地皮!接着,再分拆上市,到时候光收股息我就赚翻了!哈哈&&”。这段对话源自于周星驰电影《食神》,星爷扮演的斯蒂芬周在穷困之际,说出了这样一段经典台词。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星爷的语录正在被许多公司践行,其中不乏蚂蚁金服、小米、映客、拼多多等内地互联网公司的身影。毕竟香港对“同股不同权”认同的改革对互联网科技公司有着很强的诱惑力。这份诱惑力,同样吸引了在多个细分领域颇有建树的美团。只是面对饿了么、滴滴、阿里等多个神一样的对手,亏损28亿元的美团,能否顺利过关吗?作者:李晓雨来源:铑财研究院正在风靡的互联网企业上市热潮中,香港市场成了最热目的地。小米、宝宝树、猎聘、同程艺龙、映客等多家互联网企业争相递交招股书,赴港上市。美团的身影,显得格外耀眼。面对小米开盘股价即遭破发的前车之鉴,美团真的准备好了吗?
估值很高 亏损不少相比年初曝光的上市估值1000亿美元,到最终定价543亿美元,小米经历了一个颇为艰难的过程。在这一点上,美团很相似。6月25日,美团招股书并未显示IPO的估值目标。此前,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均报道称,美团拟定的目标估值为600亿美元左右。参考其去年10月融资时的300亿美元估值,美团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估值涨了一倍,并且这还是在美团2017年业绩亏损的背景下。其招股书显示,2017财年总营收为人民币340亿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90亿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美团的毛利率也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态势,过去三年分别为69.3%、45.7%、36%。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美团毛利率逐年下跌,无非三种可能,第一,说明市场存在强力竞争者;第二,成本提高了;第三,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其招股书显示,美团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亿元、130亿元、339亿元。可见,其综合盈利能力并未下滑,反而稳步上升。那么,美团究竟亏在哪呢?财经杂志报道,今年4月份,美团达到盈亏平衡。在营收方面到店综合营收最高,到店餐饮次之,之后是酒店旅游。而外卖则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美团曾表示,我们最近进入的网约车、共享单车及零售食品杂货店市场。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
业内人士指出,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零售是美团亏损的主要板块。其中共享单车业务的亏损在意料之中,烧钱速度之快堪比吞金兽,并且目前市场上并未有成熟的共享单车盈利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团的共享单车业务或仍将持续亏损。而零售目前也并非美团的强项。在外卖、网约车两项亏损业务中,美团面临的不仅是内在盈利困难,还有竞争对手的掣肘。来自饿了么的30亿追击饿了么作为美团在外卖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近期也是动作不断。今年4月2日,饿了么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饿了么也由此成为了阿里系的一份子。作为曾经外卖三巨头之一的饿了么,在收购百度外卖后,将曾经的行业老大美团外卖甩在身后。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饿了么市场用户份额占比达55.3%,美团外卖占比41.3%位列第二。在美团IPO前夕,饿了么更是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7月27日,有媒体爆出饿了么为应对市场竞争,计划未来一个季度每月投入1.47亿美元用于用户补贴及市场营销活动。粗略估计,饿了么未来一季度的投入将增加30亿元。这一点在7月2日时已有征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饿了么CEO王磊在该日表示,饿了么将投入数十亿元,围绕商家赋能、即时配送和消费者福利进行“三大升级”。阿里的丰富资源将全面支持,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进入全新阶段。
专家表示,这一举动可称得上是饿了么加入阿里系后的第一把火,并有一石三鸟之效。其一是通过加大投入扩大自身市场份额;其二是在美团在上市前夕对其估值造成影响;第三则是加速了与阿里新零售的融合。在铑财看来,作为外卖行业的巨头,饿了么的业务比较单一,并没有美团的广泛布局,但其可以依托外卖业务形成的庞大配送网络,与阿里新零售相辅相成。盒马“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等一起,成为支撑各种新零售场景的物流基础设施,而新零售方面,恰好又是美团的软肋之一。7月25日,有媒体指出,受资本市场调整影响,美团IPO估值区间已从600亿美元,下调至350-400亿美元,不知与这些事是否有关联。对此,铑君向美团发去提问函,“饿了么计划未来一个季度每月投入1.47亿美元于用户补贴及市场营销活动。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追击贵方之嫌,对此,贵方有何回应?”以及“贵方此次融资规模可能达40亿美元,并在寻找600亿美元的估值。有网友认为该估值虚高,对此贵方有何回应?”等问题,截至目前,未收到美团方面任何形式的回复。美团打车 滴滴外卖在网约车业务上,美团也有着特殊的执着,只是同样经历了不寻常的坎坷。
去年2月,美团在南京开始了网约车试水。在试运营10个月后,美团打车向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等7个城市扩张。这也引来了行业霸主滴滴打车的注意,正当美团蓄势待发准备与滴滴“正面刚”的时候,上海相关部门的一纸整改要求,让美团打车的心瞬间凉了。相关部门规定,美团的高补贴补贴形式必须停止,限期7天完成,否则将撤销美团的相关经营许可证。元气受损的美团显然没有了跟滴滴钢一波的底气。相关资料显示,截止6月30日,滴滴出行的DAU数据达到1468.2万;美团打车仅为16.05万。美团停止了初入上海时每单亏损30元的高额补贴,也意味着单方面叫停了与滴滴的竞争。可滴滴却没有就此善罢甘休,直接杀入美团擅长的外卖领域。4月9日,滴滴外卖无锡正式运营第一天,订单量高达33万。6月又在南京上线。随后入局成都,导致当地部分商家上线四天订单量翻了四倍。可能美团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网约车布局没有撼动滴滴地位,滴滴的外卖业务却风生水起。美团颇有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其中冷暖,想来也是深刻了。事实上,网约车公司做外卖业务早有先例。
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分析称,这其中,只有外卖业务看起来和移动出行的联系有点远,但在国际上,包括Uber在内的网约车企业,早就开始做外卖业务了。如何把好牌真正打好无论是外卖还是网约车,都是烧钱严重的领域。有业内人士分析,美团此时IPO意在止血。目前美团处在内部烧钱,外部树敌的窘境中。但另一方面,美团的手中也有不少的好牌:作为超级流量入口,通过不断扩展新业务,已形成了闭环,随着各业务板块的不断融合,或许会让资本市场对其未来有所期待。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好牌真正打好,考验着王兴的智慧,也考验着整个美团人的智慧。数据显示,2017年在美团平台上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58亿,交易金额约3570亿元。庞大的体量放眼世界也不多见。因此,美团的前景如何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其IPO之路究竟如何演绎,铑君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KmXgwMzLEfrDWEH=v8keZUGbwXxu1mg484jikWtnPpiYL1.jpg滴滴未来要干哪些事?看它注册的商标就知道了
滴滴未来要干哪些事?看它注册的商标就知道了更新时间:“6、9、16、18、20、22、24、25、28、35、36、37、38、39、41、42、43、45”。这一串看上去很像“双色球”投注号码的数字,其实是滴滴打车已提交的全部申请所涵盖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先后被两家公司起诉商标侵权,其中一家索赔金额高达8000万,让人不得不关注滴滴打车的商标申请现状和保护趋势。滴滴打车,这个成立不满3年、已累计融资8.18亿美金(约51亿元)、号称拥有1.5亿用户的打车软件,在资本和需求的驱动下,不仅快速走红,还开创了诸多先河,成为众多创业者或创客们争相膜拜的对象。不过,在滴滴打车快速扩张的同时,其面临的商标隐忧和知识产权纠纷也不断上演,那么,从商标保护角度,滴滴打车有哪些教训值得创业者们汲取?从其已有商标申请布局中,滴滴打车未来可能会发力那些领域?教训一:“申请太晚”——产品上线2个月才首次申请商标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桔科技”)正式宣告成立。2个月后,滴滴打车(原名“嘀嘀打车”)率先在北京正式上线。而滴滴打车首次提交的商标申请时间为日,相当于在公司成立4个月后、产品上线2个月后,滴滴打车才开始着手布局商标保护。显然,从商标申请保护的时点看,滴滴打车过于“迟钝”。而滴滴打车在产品上线2个月后才首度申请商标,注定会让自己陷入接连不断的商标纠纷中。如果滴滴打车没有强大的“地推”能力,没有持续的资本注入,恐怕滴滴打车的创业之路不会走的太远。教训二:“核准太少”——申请212件商标仅1件获核准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截止日,小桔科技累计提交了212件商标申请,申请的时间分布在2012年(1件)、2013年(1件)、2014年(67件)和2015年(143件)。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仅有一件获得商标局核准注册且处于商标异议程序中。这件由滴滴打车日申请的“滴滴打车”图文组合商标(APP标识+滴滴打车)于日被核准注册,申请保护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为9类,具体保护范围包括“已录制的计算机操作程序、计算机软件、电子出版物、运载工具用导航仪器”。不过,商标局网站查询显示,该件商标于日被他人提出“异议”,暂时处于“商标异议申请中”。教训三:“品牌脆弱”——六成待受理、超10%可能被驳回 商标局网站(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小桔科技累计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其中,有24%共51件处于“已受理、注册中”状态,有64.2%共136件处于“待受理”状态,有7%共15件处于“驳回复审中”状态,有3.3%共7件处于“等待驳回复审”状态,“无效”、“复审被驳回”、“已注册、异议中”等状态各有1件。简单说,虽然滴滴打车已经历四轮融资且每轮融资后均有大量商标提交申请,但是,截至目前,滴滴打车的大多数商标尚未被核准注册,滴滴打车商标保护的“孱弱”现状可见一斑。而滴滴打车大量商标尚未核准注册的原因,除去商标审查核准周期较长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滴滴打车自身在商标申请保护“慢半拍”所致。事实上,滴滴打车成立头两年申请的商标总数不及其商标申请总量的千分之一。滴滴打车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超过67.5%的申请时间集中在2015年。滴滴打车商标保护策略:立足软件 布局交通服务从商标保护类型来看,小桔科技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75%为文字商标(含字母),18.9%为图形商标,6.1%为图文组合商标。从商标保护类别来看,小桔科技已提交的212件商标申请中,共涉及18类,其中,滴滴最为钟爱四大类别,即:9类、35类、39类和42类, 在其商标申请总量中占比分别达到15.6%、14.2%、14.6%和14.6%,四个类别之和达到其商标申请总量的59%。具体来说,9类为“计算机软件相关”、35类为“广告相关”、39类为“交通相关”和42类为“软件设计相关”。由此可见,虽然使用滴滴打车需要下载或安装软件,但是,滴滴打车还是提前在广告、交通、培训、检测等诸多领域做好了商标布局。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在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诉滴滴打车侵犯“嘀嘀”商标案件中,还是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诉滴滴打车侵犯“嘀嘀”商标案件中,滴滴打车都辩称自己提供的服务为“交通服务”,但是,体现在其商标申请保护上,其申请最多商标还是与软件相关的。滴滴打车未来趋势:谋划“出行”蓝图 布局周边及延伸服务而从商标内容来看,滴滴打车已对共计31个品牌进行商标保护,除去大家已经熟知的“滴滴”、“嘀嘀”、“滴滴打车”、“滴滴专车”、“滴滴拼车”和“滴滴顺风车”等品牌外,滴滴打车还布局了“滴滴大学”、“滴滴地图”、“滴滴导航”、“滴滴公交”、“快滴之家”和“滴米”等品牌。由此可见,首先,滴滴打车规划中的业务板块绝不限于“打车”、“拼车”和“顺风车”,而是“出行”。预计未来滴滴的业务将会全面涵盖“公交(公用)、出租(客运)、拼车和顺风车(私用)、专车(专用)”等几乎涉及市民乘坐机动车出行的所有领域。其次,滴滴打车未来可能还会涉足与车辆检修、零配件等相关线下维修业态。比如,滴滴打车提前布局涉及“培训业务”的“滴滴大学”以及“车辆检修”的“快滴之家”则表明未来滴滴可能会涉足更多与车辆服务相关的传统领域。最后,滴滴打车不排除通过收购或参股接入地图或导航服务领域。围绕诺基亚可能出售Here地图业务,有消息称Uber可能欲花30亿美元参与竞购。反观滴滴已经提前布局“滴滴导航”、“滴滴地图”等商标,不排除滴滴也会效仿Uber通过收购或参股介入“地图”和“导航”领域。相较于传统地图厂商而言,滴滴基于用户需求产生的“地图”或“导航”业务可能更有想象空间和发展前景。#p#分页标题#e#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打车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滴滴打车的商标保护策略和节奏似乎大幅提速,同时,也纠正了创业初期的一些错误做法,对一些尚未上线的服务提前进行了商标布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大板块面积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