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传佛陀的一生动画片电影插曲

佛教旅游 素食旅游 专业专注 居士企业广州蝉友圈国际旅行社

问: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简略介绍一下么?

答:可以。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西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是当时迦毗罗国 (Kapilavatthu) 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 (Suddhodana),母亲名摩耶 (Mqyq) 。摩耶夫人生产前,根据当时习俗,回到母家去,路过蓝毗尼园(Lumbin]), 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而受孕。)

问:蓝毗尼花园现在还有遗址留存下来吗?

答:西元七世纪时,我国玄奘法师曾到过蓝毗尼。根据他的记载,他曾经看到在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Asoka)在那里建立的石柱,标志著佛陀诞生之处,但当时石柱已被雷击破,柱头倒在地下,已经是衰落的情景了。后来由于没有人能够识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诞生的位址久已湮没无闻。直到1897年才被人发现了阿育王的石柱,考古家认识出上面的文字,这才发掘出蓝毗尼园的遗址,在附近并且发掘出古代的市镇,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属于当时的迦毗罗城的。今天尼泊尔政府已经把这个地方作为圣地加以建设和保护。

蓝毗尼园摩耶夫人庙(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佛陀出生时落脚石(现供奉在蓝毗尼园摩耶夫人庙里)

(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佛陀在蓝毗尼花园从母亲的右胁降生)

问: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答: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 (Prajqpati)养育的。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等,知识很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君主)。

(太子精通所有学问与武功,可谓文武双全。)

(悉达多太子与妻子耶输陀罗深受百姓的爱戴。)

问: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答:悉达多王子在幼年的时候,就有沉思的习惯,世间许多现象,给他看到,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饥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农人,绳索鞭打、口喘汗流拖著犁头耕地的牛,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衰丑龙钟的老人,辗转呻吟的病人,亲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这些都促使他思索著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他读过的吠陀书(Veda,婆罗门经典)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学到的知识和他未来的王位、权力也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于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头,后来终于舍弃了王位。

(见老鹰捕食蛇,心生悲悯,观察到众生的苦恼,入禅定。)

(游四门,见生老病死苦)

(太子夜见宫女们睡觉时的丑态,对轮回生起极大的厌离。)

问:他父亲怎么会让他出家呢?

答:净饭王发觉了他儿子的心思后,曾经想过各种办法防止他,特别是企图从生活的享受上羁縻他。悉达多王子十六岁时,净饭王便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Yasodharq)为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罗怙罗(Rqhula)。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止他,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进入一个森林中,换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个修道者。关于他出家时的年龄,有两种不同记载,一说是十九岁,一说是二十九岁。

(一天夜晚,太子悄悄的走出房间,离开了妻子儿子。)

(太子出城,放弃富贵繁荣,追求自他解脱痛苦轮回的方法)

(悉削去如烦恼般的发丝,换上梵天送来的衣,开始修行。)

南丹格尔·佛陀弃欲落发出家之地(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绕塔忆念佛陀·体悟圣地的加持 (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问:出家以后的情形怎样?

Assaji)。悉达多王子和他的侍者们先后寻访当时三个有名的学者,从他们学道,但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知道当时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解脱之法,便离开了他们,走到尼连禅河(Naira`janq现在叫做Lilaian)岸边的树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极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够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六年之久。但是结果徒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

(舍弃六年苦行 见天神弹琴了悟中道)

他于是走到尼连禅河里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的积垢,随后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恢复了气力。当时随从他的五个人见到他的情景,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Benares)去继续他们的苦行。

(牧女供养奶粥,悉达多得以恢复体力而重新开始修行。)

王子于是一个人走到一棵毕钵罗(Pippala)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著东方盘腿坐著,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他便这样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

(天气寒冷降雨,龙王卫护佛)

(魔王派遣魔女前来魅惑佛陀,试图让佛陀放弃参悟,)

(魔王派遣魔军干扰佛陀,坚牢地神现身护持,水淹魔军。)

(魔王波旬的种种手段都没能得逞,终于败退。)

问:释迦牟尼成佛处,现有遗迹留存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场或菩提伽耶(Buddhagayq),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邦省伽耶城(Gayq)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二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还有许多佛的遗迹和古代石刻与建筑。 1956年印度比哈尔邦省政府为了这个圣地的建设和管理,设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咨询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接受了邀请,指派了两名代表参加该会。

菩提伽耶·正觉塔·佛陀成道之处(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菩提伽耶金刚座·团员供养哈达(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问:释迦牟尼成佛后的事迹,可以简略地谈一谈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三十岁,有的说三十五岁。此后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岁逝世前,他没有间断过他的说法工作。他到处游行,向大众宣示他自己证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罗奈城去找离开了他的五个侍者,为他们说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

供袈裟·佛陀25岁等身像(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鹿野苑度化了五比丘,开始了教化众生的事业。)

(佛陀的父亲病重卧床,佛陀带领弟子回宫省亲。)

(与昔日的妻子耶输陀罗相见,并对她作了重要的开示)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拜舍利弗为师,而出家。)

(佛陀的父王因三皈依法得度,逝世后,佛陀抬棺尽孝,为世人以身作则。)

(佛陀应天神的邀请,报答母亲之恩德而升天说法。)

(天宫说法后,沿着天梯下返人间,众天神恭敬围绕。)

问:‘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答:‘轮’(Cakka),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 ,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法轮。佛初转法轮处是鹿野苑(Sarnath),在今天波罗奈城(Benares)。经过近代的发掘,鹿野苑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西元四世纪石刻的佛初转法轮像等等,并且发掘到古代塔寺的遗址。鹿野苑现有佛寺、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是近几十年来陆续兴建起来的。佛初转法轮处的鹿野苑,和佛诞生处的蓝毗尼园、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佛逝世处的拘尸那伽(Ku1inagara, Kusinqra),是佛教四大圣迹。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学者们对这些圣迹以及其他一些古迹的发掘和修复,主要都是根据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的记载。

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轮处(图:蝉友圈印度朝圣之旅)

(纯陀长者最后的供养 佛将入灭)

(对弟子们做了最后的开示后,安详右卧,示现涅槃。)

拘尸那罗·最令佛弟子伤感的地方

图片为网络搜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

文字节选自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

最新·印度尼泊尔朝圣推荐

佛陀的圣迹·印度尼泊尔朝圣之旅

时间:8月28—9月8日

(农历七月十八至二十九)

当我们有缘寻觅佛陀的圣迹,会发现,朝圣不是旅行,而是一种修行。愿我们在寻觅中,令自己的足迹与圣者的足迹重叠。一生若能够到佛陀的圣地,就表示能寻到根。一生能朝圣,表示你会获得佛陀的真理。朝圣就是用生命去换取佛陀的感召,换得一份崭新生命以后,慢慢就会有真理的缘起。

蝉友圈佛旅印度朝圣行程囊括佛陀在世时所经历过的18个重要地点。在朝圣过程中,领队将讲解佛陀一生的故事,并于圣地安排充分时间的诵经、供养、打坐等共修活动。具有全程近距离接触、观察、体味印度的生活文化,深入地了解佛陀当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等八大特色。【线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释迦牟尼佛传的剧情简介 ······

  《释迦牟尼佛传》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释尊从王子诞生、出家、苦行、求道、直至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历程。

释迦牟尼佛传的影人 ······ (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制作太粗糙,吕良伟的演技还是挺走心的

拈花一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台词对白跟开玩笑似的 但故事情节基本上是按照佛典来的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1.故事展开:可能因为是电影的缘故,有些地方展现感觉不够充分,有点快,但确实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还以拍该片的心去拍成佛陀电视剧,应该就很不错了,毕竟有些佛理需要慢慢展开。 2.普通话翻译:就是大陆这边的普通话翻译感情不到位。相信翻译根本就不懂佛法,才会翻译成这样。...  (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

我本来还挺信佛的,心经金刚经都常念,也喜欢逛寺庙,逢庙必进,逢佛必拜,可能就是因为穷古吧。 可看了这片后,虽然讲的佛确定就是这么一回事,可我一下子觉得佛教像个邪教呀,有违人伦的。为人子,孝当先。为了信佛,割舍七情六欲,也不管家人的生死,不管家人的感情,这样的...  (


关于《释迦牟尼佛传》的问题 · · · · · · ( )

内容提示: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画卷PPT-PPT(精)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07:20:48|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陀的一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