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赣置信区间 边际误差合作示范区

主办单位:江山市广播电视总台&&&&通讯地址:浙江省江山市江滨北路288号&&&主管单位: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浙江省广电监测中心
业务咨询:
(682233)&&&&技术支持:&&&&投诉举报:&
&&|&&&&|&&&&|&&&&|&&&&|&&&&|&&
江山信息网版权所有浙发力搭建边际旅游合作圈_滚动新闻_财经纵横_新浪网
浙发力搭建边际旅游合作圈
http://finance.sina.com.cn 日&08:09 东方早报
  “今年,浙江将和福建旅游局展开区域合作,共享旅游资源,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具体将实现温州文成、雁荡山与福州、厦门、泉州的旅游对接。”近日,在杭州举行的温州文成红色旅游推介会上,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姚升厚透露。这次对接的完成也意味着浙江与周边省市全方位启动搭建旅游合作圈。
  经多年发展,浙江中、西、北部各县市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已分别与相邻外省市展开
区域旅游合作,并已见效果。江浙沪频繁的旅游互动后,有着潮、湖、河、海、古镇等特色的嘉兴已成为浙江第二大旅游城市,并成为江浙沪旅游网络中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浙中和浙西的对外旅游对接也渐露声势。在去年11月4日召开的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二届九次联席会议中,福建南平、安徽黄山、浙江金华、丽水、衢州、江西上饶、抚州、景德镇和鹰潭九市开展了旅游协作。浙江由此成功将江浙沪旅游合作延续到浙赣闽皖,也让赣闽皖旅游产业向长三角延伸。
  地处浙东南的温州因受地理位置约束成了该省向外旅游对接最少的区域。“但去年底温州与福建高速公路的正式开通,解决了两地旅游对接的最大障碍。”浙江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何思源表示,该局将于一周后在桂林山水旅游节上联合福建旅游局共同推出两地的合作项目。
【】【】【
】【】【】【】
 东方早报其他文章
新 闻 查 询
缤 纷 专 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电话:010-4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论坛热点推荐
查看: 1387|回复: 5
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无障碍旅游圈”
立即注册,与更多好友畅游大江!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闽浙赣皖四省九市共建“无障碍旅游圈”5 v" j* D& b9 q( X
$ J8 g&&O; U, ]5 v8 F
来源:安徽日报 日期: 11:17:54 # \! e! y+ A2 W/ ?2 b+ Q% B7 G
& &今后,上饶与浙江省金华、衢州、丽水,江西省景德镇、鹰潭、抚州,福建省南平、安徽黄山等四省九市游客,在上述地区旅游时再也不用到一个地方就换一家旅行社了。11月8日,四省九市的旅游局长在金华共同签署《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旅游合作与发展行动纲要协议书》,联手构建无障碍旅游圈。 % G$ i$ t) t6 s0 X# K
2 V& X&&m) f& F! I6 T) S( v
& & 闽浙赣皖四省九市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16处。20年前,四省九市建立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这一区域合作组织;两年前,四省九市联手打造华东地区长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圈外的第二个旅游经济合作圈——浙赣闽皖边际旅游合作圈,共同打造边际旅游整体品牌,推进区域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 - A) ]&&P0 F: g# o, Z
) x1 _0 j: q( c9 t# f% w
& & 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旅行社在区域内可异地开办分支机构,取消国内旅游地陪制,旅行团和旅游车异地享受“同城待遇”。同时加强旅游产品整合,共同设计推出区域旅游精品线路,统一组织联合宣传促销活动;成立旅游同业协会,健全旅游质量管理联动监督机制,设立九市游客投诉和应急事件处理热线电话。(记者吴江海)
景瓷网特惠价:¥8869.00元
工艺:釉上彩
方式:只需0元预约参与抽奖
奖品:电信版iPhone6
好事情啊.支持了
..........没什么~
好事..顶一下.
如果是真正有利于我们婺源、我们上饶、我们江西的旅游业的发展的话我就顶。否则我就反对。
美女与瓷器
Powered by
& 大江网论坛您的位置:
&&&详细内容
抢抓新机遇 融入新时代 借力大发展
作者:张和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春风送暖,万物勃发。4月12日,由赣浙两省发改委联合组成的调研团队来玉山县调研两省边际城市合作新模式。座谈会就建设赣浙两省边际合作发展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听取了10多个部门对建设赣浙两省边际合作发展示范区的发展主题、发展定位、发展空间、发展平台,如何对接、如何运作、如何设立机构和起草总体规划、行动方案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实施赣浙两省边际合作发展示范区建设,已经上升到省级层面。玉山将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谋求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与周边浙江县市开展广泛合作,以开放的胸怀、诚挚的态度、最优的环境,参与两省边际城市合作新模式建设,为赣浙两省边际交流合作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机遇:推动玉山更好更快地发展  玉山地处赣、浙、闽、皖四省边际,是江西承接浙江及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第一站,是赣浙闽三省的交通要冲,素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玉山县域综合交通优势明显,高速公路、高铁、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境内浙赣线、沪昆高铁、沪昆高速、320国道、德上高速贯穿全境,是沪昆经济走廊上的重要县,“十三五”期间谋划了通用机场项目,形成了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在促进赣浙两省边际城市合作示范区建设中具有无限潜力。当今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长三角的发展也为地处辐射区内的玉山迎来了好时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契合区域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开放借力,是浙赣两省省际区域城市的共同心声。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玉山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抢抓浙赣两省边际城市区域合作的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大局、全力服务大局,必须放开眼界、放宽心胸、放大格局、放出活力,大力承接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努力建设绿色工业示范园、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促进产业融合、多边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荣,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玉山更好更快地发展。融入:主动承接长三角发展的辐射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建设赣浙两省边际城市合作发展示范区事项进行调研,从玉山区位、现有发展水平等多层次现状分析、论证,得出了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可以构建跨省产业合作新载体、探索跨省合作新模式,促进东、中部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协调发展。从区域层面看,有利于江西扩大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更好地借力浙江的优势资源和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以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从县级层面看,有利于浙江扩大产业发展纵深,破除环境、资源、土地、能耗等要素制约,促进玉山与浙江省交界边际市县产业融合、区域合作、文化交流,形成“抱团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实现玉山在更宽领域、更高平台上的高质量发展。  玉山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常山、江山山水相依、人文相近。玉山、江山、常山“三山艺术节”延续了32年,三地商贸、文化等产业互动合作关系密切。玉山投资环境优越,连续两次荣获全国九大“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之一荣誉。在2013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县里成立了相关机构,由常务副县长专抓协调工作,县发改委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专门与常山县就合作共建“赣浙省际生态产业合作园”进行讨论并达成了初步共识,编制了《玉山县省际生态产业合作园规划研究》。这个规划研究得到了浙赣两省的大力支持,2016年下半年,省发改委印发了《赣浙(玉山)省际生态产业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为赣浙省际生态产业合作示范区进入实际操作提供了战略支持。  通过一系列前期工作,我县明确了战略定位,就是依托现有的320国道、沪昆高速、沪昆高铁、浙赣线等交通干线,积极对接常山、江山的赣浙运河工程、常玉快速通道、杭衢高铁、浙西通用机场、两省边际区域城际轻轨等交通网络工程,结合我县“十三五”期间谋划的通用机场项目,构建铁路、公路、水路、空中“四位一体”的交通大走廊和建设“赣浙生态产业合作示范区,绿色生态工业产业园、养生休闲旅游园、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一核多点、一区三园”,以承接产业转移、实行战略合作,达到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目标,形成战略高地、产业洼地,三产联动、多边发展的架构,推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全力把赣浙两省边际合作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园、绿色农产品供应集散中心、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赣浙闽皖生态旅游休闲区”。  我县以先行先试的模式,对玉山绿色生态工业产业园开始了前期规划,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已初步形成,万花农业观光园已经建成;总投资3.4亿元的柳林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建成,正在实施投资1.5亿元的柳林农产品加工冷藏及配送中心项目;东部商贸物流城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建设中。  借力:玉山在边际合作发展中前景广阔  创新建设赣浙两省边际城市合作发展示范区已经进入省级操作,作为玉山又有了一个新的借力发展平台,玉山将积极吸引长三角,特别是浙江地区的产业转移,建设绿色生态工业产业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及生态农业产业园等,以“飞地园区”模式投资示范区建设。通过引导建立“园中园”模式,吸引符合产业导向、综合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中国500强企业、大型龙头企业、大型旅游开发公司、农业跨国企业等投资主体共建特色“园中园”。 探索引商新模式,引进产业龙头,围绕绿色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重点产业,推进重点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力承接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项目转移,达到借力大发展的目的。  玉山未来前景广阔,按照“一核多点、一区三园“的共识,在建设好核心区块的同时,将规划建设12.8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工业产业园,通过产业合作集聚,以及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生产线服务业和产业链等要素整合,打造全国一流的省际合作产业示范区。规划10平方公里左右区域,做精做特生态休闲旅游业。依托省际优质旅游资源以及优良生态环境,实施错位化、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快提升交通驿道、宾馆、特色餐饮等配套;结合赣浙两省边际合作发展示范区内及其周边区域的乡土风情、湖泊水系和低丘缓坡资源,做精做特生态休闲旅游业,积极发展农业观光与乡村体验、度假养生、体育休闲运动等生态休闲旅游。规划30平方公里左右区域,积极发展无公害优质农业。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农业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实施精品化、设施化、科技化战略,精品打造优质农产品种植园区、联合建设农业科技新基地。联动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鼓励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生产种植基地,积极引入国内食品知名品牌生产企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拓展绿色食品加工新领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新时代的高质量大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特色亮点。4月12日,由浙赣两省发改委联合组成的调研团队一行来我县开展两省边际城市合作新模式调研。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张国云,江西省政府鄱湖办副主任赖南京,上饶市发改委主任张平,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树斌等出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晓春主持座谈会。
在上午的座谈会上,张国云、赖南京介绍了本次组织联合调研组的调研目的和调研课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深入探索两省边际合作发展的方式,推进边际县市快速发展。
徐树斌致辞时介绍了玉山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早在2013年,江西省出台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我县就积极探索与常山县开展边际合作发展,与常山县就合作共建“赣浙省际生态产业合作园”达成共识,并编制了《玉山省际生态产业合作园规划研究》。2016年,省发改委印发了《赣浙(玉山)省际生态产业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为赣浙省际生态产业合作示范区提供了战略支持。
徐树斌表示,玉山县将以此次两省边际合作发展示范区调研为契机,积极主动谋求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层次与周边浙江县市开展广泛合作,以开放的胸怀、诚挚的态度、最优的环境,为赣浙两省边际交流合作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座谈会上,调研人员观看了玉山宣传片,县发改委负责人作了总体汇报。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大家就浙赣两省边际城市合作发展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建设两省省际合作发展示范区的发展主题、发展定位、发展空间、发展平台,如何对接、如何运作、如何设立机构和起草总体规划、行动方案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下午,调研组在陈晓春以及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舒宏光陪同下,到两省边际现场进行了考察、踏勘,到县规划展示馆、高铁新区、岩瑞镇太平村、包溪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了调研。
(责任编辑:夏子强_SR01)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75c8ff28b6ccc8fa16ef05656.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市区浙赣铁路废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