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爱一个人杨宗纬梵文

药师经_药师经的济世观__第一部分 讲经缘起
药师经的济世观__第一部分 讲经缘起
第一部分 讲经缘起
我们今天开始讲&药师经&,为什么要讲这本经呢?主要的动机是为了这里的出家同学们,将来出去弘扬佛法的时候,必须要了解这本经。在佛教里,&药师佛&可以说是一本在民间流传很普遍的经典,也可以说是很基本的一本经。
在民间的佛教观念里,大都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至于因果的道理如何?轮回的道理何在?又都搞不清楚。那么,是否彻底的相信呢?那也未必。一般都是盲目的信仰,盲目的信仰就是迷信。
民间流行的净土宗,提倡修持念佛法门,就可以往生西方。这其中的道理在那里?大都搞不清楚。许多人为了人死亡以后,超度亡灵,诵&阿弥陀经&或&地藏经&,地藏经所讲的那个地狱的情况,除了一般人盲目的相信以外,现代的青年和知识份子是不会相信的,对于地藏经的道理,很难信的过。
一般民间所接触的&阿弥陀经&、&地藏经&、&药师经&等等,都是最普遍的。这几本经的文字也是最容易懂,只要认识字都看得懂。但是,其中真正的意义,学问最好的知识份子根本就没有看懂过。
我们这里的出家众,多半受过中等或高等的教育,平常对于这几本经典,也没有研究,只是念念而已。如果照我的标准一考问,保证答不出来。
因此,为了今后的世界、时代,有志于弘扬佛法者,乃至于真为自己修持者,对于一般人认为最容易懂的经典,我们要特别提出来研究。
佛教到了中国,所有的经典都经过了我们中国文化的整理。经过了出家大师或在家居士整理和批判,叫作分科判教,就是把每一本经典分类,然后根据佛教的教理,加以批判。所以,过去讲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格式。
太虚法师注解药师经
民国初年以后,新的文化、新的时代来临,经典的整理则慢慢改变。譬如提倡新的佛学研究方向的太虚大师,他采用老的方法、新的观念,把许多佛经作了一番整理,像我们手里拿到的这本书&药师经讲义&,已经经过太虚法师的研究整理了。
过去,有许多人认为太虚大师是政治和尚,玩玩政治,搞搞佛教。学术界不大理会他,不过,他在佛教界却有很高的声誉。
太虚法师与专门讲修持的虚云老和尚、专门提倡念佛的印光老法师,和专讲天台宗的谤闲老法师,可以说是民国初年的几位大老。这几位老前辈对太虚法师的看法如何,姑且不论。反正当时我们都认为他是政治和尚,对他的认识是:新闻记者出身,也跟过孙中山先生革命,对佛教贡献很大,如此而已。可是我到了晚年,才对太虚法师另眼相看,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和尚,的确有他的愿力和成就。他的著作很多,过去我们也不大看,总认为是一般普通的著作,这些著作现在看起来真是了不起,他真是一代高僧。
这次讲&药师经&,一时找不到未加注解的&药师经&原文,才买来太虚法师的讲义。花了一些时间看完太虚法师的注解,发现大致都很好、很对没有错。
对于前辈的著作,希望同学们能花一、二天时间把整本注解看完。详细的佛经教理,属于学术方面的,太虚法师已经整理好了;看他的注解已足够,不需要我再讲。有了这本讲义,我讲经就省事多了,希望几次就能讲完。不过,这本注解介绍的是教理,至于&药师经&的真正意义,还希望大家好好参究,不简单啊!
把这些因缘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不论多忙,一定一抽一时间把它看完。
通俗却不易懂的药师经
&药师经&的文字非常通俗,一看就懂。在&大藏经&中,历代就有五种翻译本子。我们手中这本是唐代玄奘和唐朝义净二位法师翻译的综合。
平日大家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什么时候大家喜欢念啊?在家生病了,或者替一人家求长寿的时候念,对不对?念归念,有嘴无心的念,嘴里尽管念,心里头却在嘀咕究竟会不会消灾?会不会延寿?不知道。然后一边念,一边想,这个蛮好玩,念一念可以消灾,那医院都可以不要开,药店都可以关门了。
所以,大家对这本经典,对这位佛,都没有很诚恳的念,不像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那么诚恳;因为阿弥陀佛究竟怎么样,搞不清楚,越搞不清楚的事,越有兴趣相信。已经告诉你是&消灾延寿&,稍微了解一点意思,你就难以相信了。
药师佛,我们都知道在那一个方向啊?东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西方,现代人家会觉得我们都生在东方,还要往生东方?往生到那里去啊?
由这许许多多的观念,尽管&药师经&十分流行,一般人却始终搞不清楚它的真正意义在那里。
从法华经了解药师经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经典文字上看起来很容易懂,实际是你真不懂。
我们要了解,大乘佛法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无论哪一方位,所谓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等等,十方三世都有佛,处处有佛,每个人都随因缘、业力、一性一情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学佛、念佛因缘的差别。
譬如我们对五方佛的观念。我们看到法师们放焰口,或修密宗时头上戴的帽子,或绣或绘着五方佛,也就是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注意啊!别的地方都讲空,只有北方讲不空,不空是什么?不空就是有嘛!根据&华严经&的道理,一切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换句话说,十方三世诸佛就是一位佛,乃至一切众生,也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
以道理来讲,宇宙万有自一性一本体的功能就是一个,它起用而变化成万相。因此,以&华严经&的密教道理而言,释迦牟尼佛等等,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包括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因此,要真正了解&药师经&,必须先彻底了解&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法华经&也同&金刚经&、&阿弥陀经&一样,是中国佛经界流通最广、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一部经。然而知识份子看法华经也是莫名其妙,不晓得讲些什么?看起来都是在说故事,这样一个故事、那样一个故事的,说了半天,找不出道理来。不像看金刚经,还能看出一个端倪。但是,&法华经&是中国天台宗必读的一部大经。佛在&法华经&中说,佛法没有三乘道,只有一乘,就是这么一件事。佛出世修行、成道、度人、弘法,只为一件事,至于究竟这件事是什么事,没有说明。佛不只是为了生死,了生死是一件小事,佛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世。&法华经&的奥秘,以禅宗的话来说,处处都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处处都是问题。
我们平常念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只是&法华经&的一品而已。&法华经&还讲到药王菩萨,它与&药师经&意义相同。要了解&药师经&的奥秘,就必须先好好研究&法华经&的&药王品&,也一抽一出来研究。
综合以上所说,要了解&药师经&,必须配合&法华经&下列四品一起研究:
一&法华经第五品药草喻品
二&法华经第七品化城喻品
三&法华经第十品法师品
四&法华经第二十三品药王菩萨本事品
要把这四品参透,这里面都是话头,要知道每一部经都是修持的法门,如果不了解这四品的真义,就永远不会懂得&药师经&的修持。
在座诸位研究&地藏经&了吗?我看你们眼镜连斜都不斜一下,心里都在嘀咕怀疑,认为所说的地狱情形都是鬼话,对不对?有些居士虽然嘴巴拼命念,凭良心说,你信得过吗?这种情况恐怕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在座的法师们,讲良心话,你们信得过吗?嗯,你们应该反问我信不信。我当然信呀!但我的信不是你们那种信。这就好比科学的,虽然听过化学课,如果没有做过化学实验,连手都没有被药物烫伤过,会研究出什么成果?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先大概提一下&法华经&。不要我提了,你们自己就不去研究,我只是大概提一下,你们至少要把所提的&法华经&的四品翻出来看一看。
佛是大医王
佛在说&法华经&时有一个譬喻,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佛开的是什么药方呢?中药?西药?佛在&药草喻品&中说:大地一切都是药。这个世界没有那一样不是药,只要认得病,吃对了药,任何东西都可以治玻
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成道?因为众生皆在病中,心病以及身玻你看坐在这里的,那个不是在病中?整天不是头昏昏,就是心里烦闷,身心两玻你要吃那一种药才治得好?当然心病仍要心药医,而心药只有佛法。
但是,在座各位也都接触过佛法,佛法真能治你们的心病吗?你们真的因为吃了这包药而治好了自己的心病吗?没有。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药,我们求佛、学佛。是为医治身心的病而找这个药,但始终没有治好自己的病,因为药都没有吃对,病当然不会治好。
佛教有这么一个故事,文殊菩萨叫他的弟子善财童子去采药,善财童子抓一根草给师父说,你叫我去采药,那里不是药?文殊菩萨言:善哉!善哉!对!对!到处都是药。毒一药也可以治病,而且有些重病还非吃毒一药治不好。补药,大家都认为好,吃多了也会补死人的。例如,伤风感冒吃高丽参等等补药,常常都是这样补死人的。
然而,我们的身心之病,究竟要找那一种药才能治好呢?那就要求药师佛了!
参透化城之喻
&法华经&第七品是&化城喻品&,化城是假的,不是真的目的地,好比文学上描写的海市蜃楼,又如电一影上的亭台楼阁都是画的,不真实的。中国小说&西游记&上讲,唐僧取经到了小西天小雷音寺,见到如来佛。我们知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但小说上故意说,孙悟空是念&多心经&的,愈看愈不对,告诉师父这个佛恐怕是假的,不料被师父骂了一顿,到了西天还乱讲话,佛就是佛。孙悟空不信,掏出金箍棒一打,果真是妖怪,不是真佛。妖怪化为佛,与佛一模一样;佛化身为妖怪,要度妖怪众生,你更看不出来。
所以,要想参透化城而达到宝所--究竟宝贝的目的地,很难!
化城品中又提到,有一位叫&大通智胜佛&的古佛,你听他的这个名字,那可大了,大小的&大&,通达的&通&,智慧的&智&,胜利的&胜&。他原来是帝王,后来晚年发心修道,他不只自己修道,还把自己的十六个儿子都带去出家修道,你看,了不起吧!我们常念的阿弥陀佛也是他的王子,后来成佛了。最小的老么,第十六个儿子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的阿佛也是他的儿子。
问题来了,你看他那么了不起,但是这一品为什么还叫化城?换句话说,成了佛是大化城,尚未到真正的毗卢遮那佛宝所。就算到达毗卢遮那佛宝所,仍不算数。中国禅宗有一句话说,真的成了道大彻大悟,要踏破毗卢顶上行,把毗卢遮那佛一脚踩下去。
过去,我在西藏看到一尊佛像,这个佛像怪了,是密宗的大秘密,很不容易看到。平实用帘幕罩住,不让人看,也不让人随便礼拜。必须具备当上师的资格,或修持有相当成就者,或得传法上师的欢喜才能看,才能礼拜供养。结果我拉看一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踩在佛的头上,把佛踩在脚底下。普通人看到都会吓死,我看了一点都不觉得稀奇,拜了以后告诉那个喇嘛:&这个对啊!一点都不稀奇!你这恐怕还是禅宗传过来的。&中国禅宗有一句话:&踏破毗卢顶上行&,连佛的境界都要一脚踏开,才能真正成佛。
在座有些人狂妄得很,现在都要&踏破毗卢顶上行&了。我也头痛得很,许多人都要踏破我的头了!当然我不是佛,所以更容易被踏破。
化城十六佛,都是大通智胜佛的儿子,他自己当了皇帝,注意啊!世间法方面已成就当了皇帝(人王),富贵功名到了极点。如此大的福报、如此大的智慧与决心,抛弃了王位而不要,谁做得到啊?你们连一个月薪两万元的公务员差事都舍不得丢,对不对?他能抛弃天下而去修道,而且十六个儿子个个都成就。我们想要有一个好儿子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十六个,况且十六个都是了不起的大丈夫男子汉,跟着出家,最后都成佛。
你们查一查大通智胜佛这一家的户口,我们药师佛是不是在他的户口里?有没有?没有。阿佛国土在东方,药师佛也在东方。维摩诘居士曾以神通力使阿佛的国土现前,而今虽然不能再见,却随时呈现在这里。药师佛不在十六子之内,所以&法华经&要另外独立出&药王菩萨本事品&这些都是问题,都是话头。你们读佛经,都是嗑!嗑!嗑!......木鱼敲过去就算了,有问题都不晓得。你们要学禅,要参话头,还要到那儿去找话头?佛经里处处都是话头。我怎么读佛经?你看,那么多话头就出来了。有时候读高兴,笑起来,好啊!这就是佛法。佛法不在文字上,要参透这些问题,你就懂得修持的方法了。
那么,这位大通智胜佛,你看&法华经&怎么讲啊?&法华经&说:&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法华经&告诉你这是化城,不是宝所。
大通智胜佛出家后带领十六子,为什么不是十五子、十七子或十八子,他老人家刚好凑了&十六&。拿中国的道理来说,半斤八两,圆满的一斤是十六,当然不可以用这个道理解释。不过十六是个很妙的数位,也是易经的数位,八卦是八个卦,二八一十六。
大通智胜佛修道打坐,一坐就是十劫。不像你们夏天打坐,一坐一个、半个钟头,而且你们坐在那里,各种怪样都有,再不然汗流浃背、愁眉苦脸。我上来一看,还不行,还不能讲佛法,连个影子都没有。你看大通智胜佛坐在那里,动都不动,十劫不动,而接下来却说:&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那还不算佛法呢!佛法不现前,不呈现在前面。
你们去庙子拜一拜,敲个木鱼嗑!嗑!嗑!念念经,认为这个就是佛法了?那个当然不能说不是佛法,那只是修佛法前的加行,培养福报的加行法而已,离真正的佛法还早呢!你们翻开&法华经&看看,看看大通智胜佛当初如何发心?如何出家?如何修行?又如何带领十六个儿子修行?他如此发心,如此勇一猛修行,如此一精一进学佛,乃至得定,十劫坐道场里如如不动,如此还不算成佛,与佛法不相关,还在化城里面,以现代话来讲,还是幻像,假的,假佛。你们想想看,佛法之难吧!
那么,如何叫&佛法现前&呢?那就要看龙女成佛的故事了,&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里说龙女八岁就成佛了。她把自己头顶上最珍贵的宝珠摘下来,舍掉,供养佛,当下女转男身,当下就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了,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般佛经上说女人是不能成佛的,可是,龙女是女身,又才八岁,一个小女孩各方面条件都不够,却能当下成佛。这个道理在那里呢?又是个话头。
能医众生病的法师
接下来,我们讲&法师品&。所谓法师是要像药师佛一样,能医众生病的,才是真正的法师。现在的佛教界,今天梯度,明天就称法师。不晓得你们害怕不害怕?我是听了就害怕。有人叫我法师,哼!奇怪,我吓死了,什么法师!还有些人叫我大师,我又不大,个子那么小,这些都是骗人的玩艺儿,人家恭维你就是骗你,你如果当真就害了自己。能够医众生病的药王菩萨,才是这一品所要介绍的真正法师。
依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所说,星宿光与电光明两兄弟发大菩提心、大誓愿,修行成道,成为药王、药上二菩萨,平常所见的&药师三尊&图像,中尊为药师如来,左胁待即为日光遍照菩萨,右胁待即为月光遍照菩萨。&法华经&里,只提到药王菩萨。这两位菩萨与日光、月光有极密切的关系。
你们看了佛经,也觉得自己研究佛学了。现在佛学拼命讲学术化,学术化固然也有它的作用,但学术化能够成佛吗?人家称我学者,我听到和&法师&一样,一毛一骨里头钻出一个悚然来,我都觉得是侮辱。实际上,我也不是学者,也不是法师,也不是居士,我没有资格当居士,居士要有十样功德,我一样都没有,一德都不德,那里够资格当居士?
你们研究佛经,像佛为药王、药上菩萨说的&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研究了没有?在座许多都是佛学研究者,但专搞五私纭⑹蛟怠⑽丁闳......我经常说真如炒菠菜(般若),菠菜炒真如,这就是佛学啦?这是真话头,你去参参看!
烧戒疤的由来
&法华经&提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所谓&本事&就是他本身原有的故事,怎么成道的故事。因此三藏十二部中有一部&本事&。
我们晓得,东方佛教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引火自一焚,南北朝时极为流行,尤其乱世更是风行。越战结束前,这种引火自一焚的情况就相当严重。这些情形都是根据&药师经&和&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而来。和尚们头顶上烧戒疤和这个也有关系。
过去,出家人头顶上是不烧戒疤的;烧戒疤是清朝玩的玩艺儿,到现在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满清入主中国,以外族身份统治了中国,一般汉人当然不服气。清朝遂与汉人约好五个条件,即&生投死不投&、&俗投僧不投&、&男投女不投&等,新一娘一子穿戴的凤冠霞披仍是明朝服装,显示男投女不投。在家人投降,出家人不投降,所以,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那是明朝的款式。
满清政一府一看反抗的知识份子都跑去当和尚、道士了,怎么办呢?那时又没有身份一证或护照,如果在民间造反不得了,于是提倡身布施、身供养,开始烧戒疤。烧戒疤在身一体其他部位看不见,总不好意思剥一开衣服检查吧!和尚光头,又不能戴帽子,烧在头顶上,一看就知是真是假,就算还俗也逃不了。烧戒疤的律俗,是在这么一个政治清净下产生,结果,我们现在还拼命的烧。当然,现在烧烧也好,不烧都分不清啦!
过去,中国人因为受到孝经的影响,头发、胡子向来不剃的;所以,三国演义说关公三十多岁已是一脸长须。因为&身一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出了家才能剃发。因此,光头就是护照、身份一证;满人怕汉人造反,在头上给你加个记号,这比佛教还厉害!
但是,这些有没有根据?有,根据&法华经&的燃身供养。&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说:药王菩萨的前身叫作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因为乐修苦行,而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到这种三昧,生起大欢喜心,就进入三昧中,以各种妙华妙香供养佛。供养完毕,自念不如以己身供养,于是服食妙香,又把自己的身一体涂上香油,燃一烧身一体,布施供养于佛。
注意!话头来了,研究佛学的一天到晚喊佛法学术化,佛法如果真的学术化,以后的世界没有佛法啦!末劫真的来啦!得了现一切色身三昧,什么色身呢?
&梵网经&、&华严经&讲到,真正成佛要在色界。欲界不能成佛,无色界也不能成佛。必须要在色界才能成就报身佛。色界身就是这个肉一身转了,我们现在这个肉一身是在欲界里,要把他转化变成色界身,成就光明之身。注意,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燃身供佛以前,就已经得到一切色身三昧;不到此等境界,千万不要随便自一焚。
这使我们联想到哪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故事。我们这个肉一身,骨头是父亲一精一虫转变,肉是母亲一卵一脏的变化。&封神榜演义&说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一人,把荷花叶剪成一个人形,吹一口气,哪吒的灵魂便进入荷花,成莲花化身。后来修成就火光之身,两脚踏在风火轮上,两手拿火焰。&封神榜演义&为何说这神话?两个脚踏风火轮,脚底心乃三昧真火,手里拿的也是火,都在玩火,不过他的肉一身已不是普通的肉一身,这是中国化的色身三昧。所以学佛法,处处都是问题啊!
由于&法华经&的典故和来源,中国佛教自南北朝以来,便时有所闻燃身供佛之事。我小时候也常听祖母说,某家老太太,阿弥陀佛不得了,吃了几十年素,捡了几十年木材,临走前宣告亲戚朋友,大家为她念佛,她自己坐在加了香油的木材上,引火自一焚。我小时候听到这种事吓死了,也不敢去看,听说最后烧到影子都发光了,还在念佛。这些都是受了&法华经&燃身供佛的影响,以为如此便能成佛,而且又有经典作根据。
现在,这个话头你们就参不出来了。佛经讲的都对,这与&庄子&一书一样,有许多都是譬喻。中国文化有一句比喻真修行的话叫&焚修&,修行是很痛苦的事,要在火光中锻炼,把父母所生欲界之身,整个炼化了,燃一烧就是炼,也就是色身转变后才能成佛,因此&燃身供养&有其道理存在。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后来为什么还要燃一烧两个手臂供养佛?我都不要,别说是佛了!这些譬喻都是告诉你修持的道理。像你们现在打坐有点影子,就自认为不得了,有功夫了,你连三昧真火的境界都没有起来呢!
刚才有同学发问,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第一次燃身供佛一千二百岁,为什么命终化生以后,第二次只燃臂供佛,却达七万二千岁?问得好,可惜只在身一体上打注意,只在时间上比长短,而不知层层转一精一的道理。用句通俗的话来讲,质的提升,不能用原来的量来比大小多少。
天下由来轻两臂
再说,&法华经&为什么讲药王菩萨燃一烧了两臂供佛,才成就佛道?
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
这是腱τ忻氖洌忝钦庖淮难扪还唬缓寐憬馐屠玻
先讲后半句,&时间何苦重连城&。连城,指蔺相如献给秦王的和氏壁,它的价值可以买下好几座城市,所以叫连城之壁。世间的功名富贵、财宝等等都是假的,人们何苦看得那么重?这叫&世间何苦重连城。&
&天下由来轻两臂&的典故,出于&庄子&。庄子著书那个时代,佛法尚未传到中国,但道理都有相通之处。有人对楚王说,假如你的两个手臂生病,非砍掉不能活;如果不愿被砍掉,必须有个代价,那就是丢掉国家。你是要天下还是要自己的手臂?楚王回答,那个时候,当然是宁可要手臂也不要天下了。可见拿天下与手臂相比,还是自己的手臂重要。
所以我常说,生病要开刀,不开刀就会死:但是开刀必须眼镜拿掉一只,肺割掉一边,肾脏要拿掉一个,这样还有十年可活,你干不干?当然干。多少钱?一百万。你说没钱,没钱,借啊!想尽办法你也会把钱凑足。你看!人这么一爱一自己的身一体,当身一体妨碍到生命的时候,肺也不要了,眼镜也不要了,还是命重要,对不对?然而人自己要的&命&,究竟是什么?搞不清楚。
换句话说,我们的肉一体之外有个生命,要找到那个真生命才是道,那个便是药师佛告诉我们的药,这个药也与&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有莫大的关联。由此可知中国文化的伟大,佛法到中国来,与中国文化结合,而且相互辉映。
我们晓得,&法华经&上说药王菩萨舍弃两臂,不是舍命陪君子,是舍命求佛道。问题又来了,为何只燃两臂而非两一腿?因为人的臂膀最重要,两手代表是福德与智慧。成佛必须经过不知多少年,多少亿年修福德、修智慧。没有福,没有智慧,能够成佛?这里求功夫,那里学打坐,你就能够成佛?就能得道?你去求吧!慢慢求吧!你自己不想想你的福德福报如何?你的智慧又如何?没有累积福德的资粮,没有足够的智慧,想一下子就能成佛,天底下那有那么便宜的事?
所以,这两臂代表福德、智慧,成就了以后,还要舍掉来供养佛,才能成就佛道。一般人自私自利,一切为自己,贡高我慢,以自我为中心,智慧也不够,福德也不够,如何能够成道?
&法华经&、&药师经&那么简单啊?处处都是话头,处处都是问题。我希望你们了解这些道理,确实研究&法华经&这四品的内容和真义,尤其是被人称为法师的出家同学,以及年轻学佛,未来的大居士们,要好好研究其中的道理,不要当作普通的经典看。
现代化的讲经方式
现在,翻开&药师经&本文,这次研究一性一的讲经,告诉你们&现代化&的讲经方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如是我闻,大家都晓得,不必我再解释。薄伽梵是佛的十个名号之一,这是
唐代梵文翻译;西藏、南印度译成婆噶瓦、巴噶瓦。现在讲研究梵文,我的天!怎么研究?古代梵文经典没有,只靠十七世纪以后外国搜罗的巴利文,和印度收录宋朝以后梵文的尾巴,认为这样便能研究佛学?这是外国人自欺,我们不要跟着人欺人。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任何一部佛经,都已不是原来梵文经典,这是个大问题。现在一般研究佛学的,如果以普通学术思想来研究还可以。真要谈佛法,自己本身就是狮子身上虫,破坏佛教,这是讲到薄伽梵的译文,而引申出来的题外话。
薄伽梵就是佛,代表那一位佛?虽没有说明,我们当然可以看出是释迦牟尼佛。
&药师佛&中所讲的大护法--药叉神将,这里也译成夜叉。你们都听过,骂凶悍的女人,又凶又坏,又难看,叫母夜叉。夜叉是个大秘密,是空中飞的鬼王,也是神王,管一切罗刹鬼。罗刹属于鬼神道众生,其实,女罗刹是世界上最美的;男罗刹属于则既丑陋、又凶恶、又讨人厌,不论男一女罗刹,都归夜叉管。天龙八部第三部就是夜叉,他是一切佛的大护法,你说他是佛也可以,菩萨也可以,鬼王也可以,这就是一个秘密。
佛说药师经的地方与听众
释迦牟尼佛当年周游列国,到处在教化。这次到了那里?到达了广严城。广严城的梵语叫毗耶离,在中印度,是最富庶、最安乐的地方,维摩诘居士就住在这个城市。佛说法的地方往往不一样,物件也有所不同,例如说楞伽经在锡兰岛楞伽山顶,是为大菩萨所说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听的,因为没有足够的福德,没有足够的智慧。
佛说&药师经&的时候是坐在乐音树下,而不是菩提树下,这就妙不可言了。这种树不晓得是那一种树?能自然发出清净音乐的声音,使人听了就得清凉。
我们念&药师经&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这里所说的乐音树下,与观世音菩萨的观音法门,有没有关联?(有人答有)。我不提的话,有没有去想过?(众默然)。
佛在乐音树下开讲,与大众比丘八千人俱,这八千人不是常随众。金刚经上所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随从,佛去到那里,永远跟到那里,如禅宗祖师说的&蚂蟥叮上鹭鸶脚,你上天来我上天。&蚂蟥是稻田里一种吸血的蛭虫,叮在脚上就不容易下来。药师经这里是八千人,大概徒弟又收了徒弟,很多啦!
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这些数位都要注意唷!不是随便说的,不说三万五千,也不说三万七千,而说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人是看得见的,非人,不是人,你看不见的,都在旁边听法。
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这一段我不讲了,我们只作个研究。但是,你们作法师的,将来出去讲经,可要详细的讲,千万不能说,当时老师没有讲,所以我也省略,那就不对了。
文殊菩萨请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曼殊室利是文殊菩萨的梵音,音译。文殊是义译,文学、文化,智慧的境界特别高叫文殊。文殊菩萨实际上是七佛之师,我们这个劫数里的过去现在七个佛都是他的学生,包括释迦牟尼佛。他在他方国土早已经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当教主,老师特地来捧场,变成研究生站在旁边,帮忙教化。文殊菩萨在菩萨里智慧第一,所以称为佛法的法王子。
我们研究佛经,要注意每一本佛经都有一位出来请法的主角。&药师经&里出来请法的是代表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注意,别的经典都是偏袒右肩,对不对?这一本经的翻译有所不同,&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曲躬就是身一体弯下来鞠躬,合掌就是问讯。
曲躬这两个字,文学意境翻译得特别高。佛经上说北俱卢洲有曲躬之树。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属于南赡部洲。北俱卢洲的人,比我们舒服,寿命也长,但是,那边没有佛法。因为太舒服了,也不生病,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一想就有了,不用在大热天还要加火炒菜。想屙大便时,往地上一蹲,地就裂开了,然后,你怕不好看吧!蹲在曲躬树下,树枝马上弯起来把你盖祝等你屙完了,心里想屙完了,地上就冒出一水来,把你的屁一股洗干净,地又自动合一拢来,大便看不见,比我们现代化的生活还舒服,没有苦难,但是,就是没有佛法。佛自己发愿希望不要生在三灾八难的地方,八难中有一难就是这种地方,一辈子又不穷又不苦,又不生病,这是灾难唷!太享受太舒服是灾难,因为不会想求道,不会想要出离。
讲到&曲躬之树&,中国文字用得真是美,把上厕所叫&出躬(恭)&。北俱卢洲的树怎么那么乖?为上厕所的人自动开合,叫&曲躬之树&,真是妙!
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文殊师利提出要求,但他并没有要求佛讲&药师经&。注意!不要嗑!嗑!嗑嗑嗑......轻易念过去就算了。文殊菩萨提出来&如是相类&,翻成白话就是:这个样子的形状;那个样子他没有讲。诸佛名号,一切佛的佛号,为什么叫阿弥陀佛?为什么叫药师佛......。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笑话。有一次,有位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佬,解释&阿弥陀佛&和&大乘妙法莲花经&的意思给我听。他说,&阿弥&是哥哥,&陀&是背,&佛&是弟弟,哥哥背着弟弟过河,所以叫&阿弥陀佛&。&大乘&是老板,&妙法&和&莲花&都是佣人。大乘这个老板把房子卖给妙法,妙法看房子老旧不堪,就请莲花来打扫打扫。莲花在屋子里发现一堆黄金,要还给妙法,妙法说房子原是大乘的,黄金也应该是大乘的,大乘则表示谁发现就该属谁的。结果三个人推来推去,都不要黄金,最后三个人都成佛了,所以叫&大乘妙法莲花经&。听完了,我说阿弥陀佛!你这个经讲的真好,我总算听懂了!
我现在讲这个笑话,你看文殊菩萨也在出题目,这个题目真难办,他请佛讲每一位佛的名号,以及何以能成就其国土世界的故事。他并没有指名要讲那一位佛,而是请佛讲&如是相类&的佛的名号。
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愿、本愿,才能成功。注意!这就是话头,我们学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愿,那是私心。因为每一位佛都发了他本身特殊的大愿,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好比世间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喜欢开百货店,有的人喜欢开米店......等等,不一而足,能就自己内行之事,不断努力发展而有成就。世间法如此,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先要有他的本愿。
我们大家想学佛成佛,想想看,我们的本愿是什么?想利那一样?利他吗?哼!个个都想利我,对我不利就一肚子烦恼,药师经给你们药吃都治不好!
因此文殊菩萨提出,请佛说出&令诸闻者,消除业障&的方法,希望透过这个方法,使一般真正听到佛法的人,都能因修持其愿力而成就。什么法呢?譬如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希望佛把每一位佛发愿的故事或原因说给大家听,使一般听到佛法的人,业障消除而能成佛。业障就是业力,它是成道的障碍。业力包括善业和恶业,善业也是障碍,福报太好了,不能成道。恶业太重了,当然更是成道的障碍。把善业恶业都消除掉了,才可以成佛。
&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利是利益,乐是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什么是像法时期呢?佛的肉一身还住世时,那是正法时期;佛离开人世,只有经典、佛像留在世间则是像法时期,像我们现在就是像法时期。到了末法时期,大藏经和佛像都没有了,只剩下&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佛号,以及不相干的密宗存在。所以,密宗愈兴旺,末法愈来临得早。这里说&药师经&的大秘密也是大密宗,不过,不是普通的密宗的密。
为什么文殊菩萨在此请法?是为了利乐像法诸有情,说诸佛名号,使众生得法乐。
诸有情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有情,凡是有灵一性一、有感情的生物都叫有情;灵一性一与感情最重的是人。所以,后世的玄奘法师把众生翻译成有情。像树木植物是有生而无命,不属于主要有情的范围。
退回几十年前,我还在四川大学讲演时,讲到众生的问题,有位同学问我,老师说矿物、植物只有生,而没有命,那么含羞草一碰就羞答答地合起来,像女孩子一样害羞,可见是有感情,应该算是有生命才对。
你看佛法讲经之难吧!大概是诸佛菩萨加庇,刚好前一晚,有位学生物的学生,跟我讲到含羞草,它的根根中有水,会往上升,碰到人一体的热能,水就会机械一性一的下降,使叶片合一拢。它是机械一性一而非灵一性一,也不是怕羞。因此我答覆他,含羞草的动作是物理的机械一性一,并非灵一性一的有情作用。
所以法师说法,要无所不通,大地一切皆是药,不能只给人吃一味的药。法师们要特别留意,这是为你们将来出去弘法而讲,因此与一般讲经不同。
燃身供养的真义
我们读&药师经&,一定要配合&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和&维摩经&的&法供养品&一起研究,这几本大经,都是一连串一个系统关系。
上次讲到文殊菩萨向佛提出一个问题:一切佛的名号,及一切佛的本愿。文殊菩萨并解释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他是为了使未来时代的一切众生,在听到佛的名号及他的大愿内涵时,可以消除业障,可以利益像法时代的一切有情。
大家信佛、学佛都想消除业障,也想发愿度众生,但都变成口头禅,不明白真正的愿要怎么发?现在,佛在&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讲到药王菩萨的修持与他的愿力,其中&燃身供养&的部分,使得东方佛教、中国佛教错解其真义。几千年来,许多人真的把自己的肉一身燃了,像越南的和尚,还有在我们家乡有许多老太太学佛,硬是把自己抬到火里面烧。当然,也有功德,但是错解了佛法,殊不知&燃身供养&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要在修持的真理上,以三昧真火转化色身,也就是用地水火风的火大力量来转化色身,彻底成就一切色身三昧。
所以,药王菩萨在燃身供养前,就先作好了准备的工作,你就算一身先灌进了香油,天天吃麻油,天天擦香水也没有用,肉还是臭。这是说修持到了某一境界,我们父母所生之身自然产生香味,到了这个时候,才燃一烧身一体,燃一烧并不是拿火来烧,而是以自身火大的三昧真火的力量,变化这个肉一身。
肉一身燃一烧了多久呢?一千两百年。你想想看,一个肉一身能燃一烧一千两百年吗?这都是秘密。然后,等到药王菩萨所供养的日月净明德佛涅以后,收取佛的舍利,有八万四千个舍利,每一个舍利成一个宝塔。他又在宝塔前,燃一烧自己两臂供养,烧了七万二千年。我们的手臂沾油烧,能烧几个钟头啊?所以经典上所说的都是修持上的大秘密。药王菩萨以此修持,成就了什么,彻底成就了一切色身三昧。
东方净土为何呈现青琉璃色
琉璃世界的问题,上次已提到过。佛经上讲到东方有好多尊佛,&维摩经&上有阿佛,佛土也在东方,所谓妙喜世界,药师如来琉璃净土也在东方。
为什么东方世界的净土呈现青琉璃色?青色是深蓝色,佛经上有两个重点须注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时,为何天空也是蓝色的?因为欲界天有四大天王天,南天王天的天庭玉阶颜色是青色的,而我们居住在四大洲的南赡部洲。因此,当光普照,空气明净时,天空的蔚蓝色就是反映了南天王天庭玉阶的颜色,这个颜色也就是东方净琉璃光的颜色。
其次,如果以修持道理讲,现在许多外道、密宗、其他宗派,都流行讲气脉;其实真正气脉通的话,无论开眼闭眼,随时都在净琉璃光的蓝天色中,修行能到达这个境界,就有像了。别以为身一体上有东西东转西转,像老鼠在身上东爬西爬,这里感觉、那里感觉的就是气脉,玩了半天都在玩神经,还不是一精一神呢!
真正到了时候,十方三世诸大菩萨都要经历这个净琉璃光世界,都要有药师佛的加庇才能成就。
目前,佛教经典普及,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已无所谓秘密,大家乱讲气脉,乱讲功夫,几乎都走入魔道。如果你们听了这个佛法最高的奥秘,也去假想蓝天,那么你也入魔道了。呈现净琉璃蓝天色,那是自然的,并非假想而来。
了解这个道理,再看佛所说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此十二大愿与西方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互通款曲的。真正的佛学、佛法,并非你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如果能把阿弥陀如来的四十八愿和药师如来的十二愿,作一比较研究,就能参出一个道理,为什么人死后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会成就那样一个庄严的极乐国土?又为什么东方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会成就琉璃光净土?
研究佛学,不是懂得一点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就能搞通佛学,那根本连影子都没有,除非在这些大经典上专心一志修持参究,才会有眉目。
念经有无功德
现在,佛开始答覆文殊菩萨的问题。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赞叹文殊师利菩萨所提的问题,为何称文殊菩萨为童子呢?凡是一切菩萨,不论在家或出家,老年或少年,男或女,只要证到第八地以上,一律都称童真菩萨。换句话说,证到八地以上自然返老还童,不受年龄、一性一别限制。所以有些经典称&童子菩萨&。
这个时候佛赞叹文殊菩萨说:善哉!善哉!好的!好的!你是怜悯众生,起大悲心肠,而劝我讲出一切佛的名号、功德。一切佛菩萨的名号不是随便取的,其中含有佛菩萨的胜愿和功德在内。
大家注意这个经典,文殊菩萨请佛解释&一切佛&的名号功德,并没有说要佛讲出&药师佛&的名号功德,结果佛偏偏要说出药师佛的名号功德,这是什么理由?
你们光晓得敲个木鱼,不去参究,那有什么用?念经要一边念一边参究才是功德无量,否则你念经与念石头没有两样。
被十种业障缠缚
佛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你是怕一切被业障缠缚的众生无法成佛。众生本来是佛,何以不能成佛?因为众生被业障所缠。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难得有一下自己觉得脸红,那个脸红是惭,还不是愧。
愧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难过,若无这种反省就是无愧。
喜欢吃醋,对他人的好处、学问、道德、成就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嫉妒中。嫉妒心不是女人的专利,也不单是大人才有,男、女、大人、小孩都一样会有嫉妒心。这种业力的缠缚相当牢固,不易转化。
就是吝啬,不只是钱财的悭吝,还有对法的悭吝,不肯惠施于他人。
悔有什么不好?悔不是忏悔的悔。我们随时都在后悔,悔什么呢?哎呀!当时那个机会我买下来就好了,或者那个时候我整了他就好了,类似这样的悔特别多,凡是对自己有利而没有得到,便生悔恨心。
就是睡觉,一睡觉,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业障。
昏沉就是脑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昏头昏脑,一天到晚颠倒。
掉举就是散乱,胡思乱想,东想西想,停不下来。
心里闷闷的,想发脾气,看到谁都不对,看谁都讨厌,整天都在怨天尤人,只有自己好,自己对。
做错了事,想办法掩饰,这种掩饰非常痛苦,经过了多少年,还要去掩盖它。心里不光明,不坦荡,自己在抵校压饷骼诼渲母亲。越懈病
这就是十缠,以上只是简单的说,详细讲的话,&百法明门论&所列的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心理现象,都是业障。
佛说你不是为自己而问,你是为后世众生着想,为了救拔这些被业障所缠缚的众生,为了利益安乐像法时代转法一轮时的一切众生,所以提出来问佛的本愿,你现在仔细的听。
&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你听了一后,还要仔细的参究。你们光是听过去,念过去就算了,也不去研究,不去参,不去想,有什么用?敲个木鱼嗑!嗑!嗑!没有用的。听了之后,要&极善思惟&,仔细认真的去想,去参究,去思考。当为汝说,我会为你讲。
为什么要去想呢?像你们都晓得要修净土念佛法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你们去想过没有?从来没有想吧!对不对!不要覆盖,不要掩饰自己。你们是不是有想?没有想,嗯!你总算承认了。
学佛修行的目的何在
你们晓得本愿是什么?本愿是一个人的发心立志。学佛的第一个念头发得不对,也就是本愿的力量发得不对,后果就永远不对,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譬如说我们要修个庙子,那是小乘。你说我盖庙,发心初衷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修持,为后世的众生作为修持的道场,那是真发愿,这个动机就对了。
你为什么念经拜佛?有许多人到这里来学打坐,我说你为了什么,你先讲,不准考虑。我为了身一体。好了,为了自己身一体好,我也教,但是把他摆在一边,因为他的目的自私自利,不是为了菩提道业。你说我学这个是为了佛道,自利而后利他,那还可以。在座各位,那个不是为了自己?有些人则认为我现在还不能度人,先求自度,等将来有能力了再来度人。检查这种思想看看,全都是自私自利的观念作祟,如此怎么成道?如果能的话,我早就成了。
所以,学佛要特别注意一切佛的本愿,这才叫学佛。&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现在佛就要开始说药师佛的本愿了。文殊菩萨听了佛的话,就回答说:&唯然,愿说,我等乐闻&。是的,请佛现在就说,这是我们最乐意听的事。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好远好远的东方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从此(当时说法的地点毗耶离城)向东方去(印度的东方即是中国)十伽沙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佛土世界叫净琉璃。
伽沙就是恒河沙,恒河与中国黄河一样,河里的沙是数不清的,就是活十万辈子也算不清。佛说,一个世界等于一粒沙,要过十万亿个恒河沙国土那么远,好远好远,不晓得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小时候听老先生讲三国演义的故事:曹一操一八十万大军下江南打孙权,诸葛亮和周瑜要抵挡&&老先生讲到八十万大军渡长江,把烟一一抽一就站起来走了。我们一群孩子跟他屁一股后面,要他继续讲,他说八十万大军一个一个过,要过多久啊!慢慢过吧!等八十万大军过完了再给你们讲。
所以,&药师佛&这句话也要慢慢讲,一粒沙子等于一个世界,恒河里有许许多多的沙,十万亿条恒河,那么多少沙多少世界啊!要经过那么远的地方,有一个世界叫净琉璃。这个世界一片光明,晶莹剔透,那个佛的名号就叫&药师琉璃光如来&。
佛的十个名号
如来是佛的总称,下面十个名号是依&药师经&来讲的,其他经纶开合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如果我们把佛的十个名号详细解释,要花几个钟头,现在我们只能简单扼要的解说。
什么是如来?&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来就在这里,佛本来就在你前面,是你自己看不到。
二、应正等觉
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一切有福报的众生,有因缘得遇佛,经佛现身开示而大彻大悟成正等正觉。
三、明行圆满
又称明行足,什么叫明行圆满?不是智慧通达、神通具足所能形容,要透明像琉璃一样,十方三世无所不知,天上人间无所不晓,一切修行,一切法门、邪门歪道、外道、魔道、正道。无所不知,叫明行圆满。
世间的事过去了,过去的不留痕迹;来了你也不知道它从那里来,去了你也不知道它去到那里。&如来&对&善逝&,是一副很好的对子,来不知其从来,谓之如来;去不知其所去,谓之善逝。
五、世间解
解脱了一切世间,不受世间、出世间任何束缚。
六、无上士
他是至高无上的大王。
七、调御丈夫
他是能够调伏一切众生的大丈夫,他更是能调伏自己的大丈夫。
八、天人师
他不只是人中之师,也是天中之师,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天人之师。
他是觉者,大彻大悟而又帮助别人开悟的人。
十、薄伽梵
薄伽梵是意译,英文叫Bhagaran,中译为世尊。
发愿是成佛之因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释迦牟尼佛又继续告诉文殊菩萨,当药师如来开始学佛时,发了十二大愿。任何一位凡夫众生都是因地上的菩萨,也是因地上的佛,因为每个人都有资格成菩萨,有资格成佛。药师佛从凡夫众生发心修行时,那是他的因;最后他成了佛,成就东方琉璃光世界,那是他的果。这个果从那里来?成佛之果由最初发愿的动机而来。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总归一句话,是&令诸有情,所求皆得&,要使所有的众生所求都能如愿。这是当初药师佛学佛修行的动机。我们也在学佛,发了什么愿?
现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应文殊菩萨的请求,为后世众生介绍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平常我们念经,这些文字都很容易看懂,事实上你真懂了吗?
发愿谈何容易
这里有两个问题要留意。第一、表面上看起来,药师佛发愿,好像是为了自己,其实不是。第二、药师佛所发之愿是&愿我来世&啊!发愿归发愿,要真正做到了这个愿力,谈何容易啊!必须真去&行&啊!
讲到发愿,顺便讲个笑话给你们听。我有几个学生对我非常好,多年来在我身旁老师长老师短的,常说要搞个地方请老师讲学,弘扬佛法,利益大众。我说我没钱没地方。学生说:&老师啊!等我作生意发了财,买幢房子给老师,&我算一算,一共有十八一床一房子,可是我现在一幢也没有。他们有没有发财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到现在是一幢房子也没有,我也不想要别人给我买房子。
多数学佛人一大愿没有,小愿一箩筐,一会儿说这两天把事情弄完,找个清净的好地方,放下一切好好修;一会儿又是要吃素&&都在那里自欺欺人,就算给他安顿好了地方,他又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发愿是很难的。真正的学佛,没有诚心发愿,绝对不会成功,你怎么学也不成功的。
药师如来的第一大愿,他说将来修成功的时候,他不敢说现在,但是现在就开始向这条路上走。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大彻大悟以后,注意!悟后正好起修,没有悟,修个什么?没有悟,你也没有真正的大愿。你那个愿是什么愿?愿吃素,素菜弄得好吃一点,香菇多一点,豆腐多一点,麻油多一点,那不是愿,一天到晚都在怨,坦怨的怨。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
药师如来愿来世大彻大悟,悟后起修,成佛的时候,身一体放一切光明,身一体像大火一样,光芒万丈,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
通常我们讲&沾光&,同这个&光&意思差不多;可惜我们想沾你一点光都沾不到。走路的时候,说对不起,偈个光,给我一点点方便,你都不愿意。
这里讲到自身光芒照耀一切世界,岂止是药师佛,所有一切佛都能以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这是悟后起修的功用境界,你如果没有大彻大悟,悟后不起修,就不晓得身光照耀的道理。
药师如来的第一大愿,愿自己来世成道的时候,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边世界。此时自身发光,那么这是那一种身呢?佛有三身,是法身之光?报身之光?化身之光?
光明照耀,成就一切色身,这是佛的应化身。法身无相,则在常寂光中。色身成就之后,一定是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如来应化世间,都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应世。
药师如来说&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每个众生都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型好,但是,我们怎么那么丑啊!我们是具足三十二丑,八十随形不好,口臭,汗臭,脚臭,随形样样不好,为什么?因为没有悟道,没有修行,自身的光明没有引发出来。
药师佛的第一大愿,指出一切众生的自一性一之光,本来光明清净。所有禅宗的一位在家居士张拙悟道之后,写了一首偈子,描述法身光明的情况:
光明寂照遍沙河&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破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生死等空花
这里所说的光是法身常寂光,还须悟后起修,到了成就一切色身以后,应化身的光明又有所不同。
每一位佛都在放光,何以众生看不见呢?因为被自己的业力盖住了,所有看不见佛光。等你定慧到了,只要一定,自身光明随时都可以跟佛的光明相接。你们打起坐来,不管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黑漆一一团一,对不对?一一团一乌烟瘴气,这就证明地狱在你面前。因为你内心污染得厉害,自己的光明被遮盖住了,佛光想灌都灌不进来。念佛念了半天,有没有愿力,只有一肚子的怨,怎么能见到光呢?
好吧!再看第二大愿。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你想请药师佛给你医病,很容易!你走他的愿力,就有感应,病就会好,身一体就会健康。你看他所发的第二大愿,愿将来得道成佛,身一体像琉璃光体,里面干净,外面光明,内外都是光明,肉一身就成就了。
&法华经&说,父母所生之肉一体也能观三千世界。成就了真正的天眼通,不需要闭眼,即使张开父母所生之肉一眼,看三千世界亦无障碍。佛法必须真修实证,绝不是空洞理论。打坐时混混沉沉看到的东西,那不是天眼通。
药师佛说,愿我来世证得菩提时,此身犹如琉璃,内外透明,透明到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渣滓,像琉璃体一样,那自然成就一切色身。此时应化身之色身光明广大,如果受到佛的身光功德的影响,自然清净,自然业障消除。所以说&光明广大,功德巍巍&。
那么应化身成就了,身一体在那儿呢?安住在&焰网庄严&中,色身外之光,像放火焰一样,身光重重于外,照遍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无数世界,超过了太与月亮的光明。你说这幻想有多大!其实绝非幻想,愿力本来就是幻想所构成的。
现生修持有所成就的人,定慧达到了,在定境中,自一性一光明显现了,太月亮之光均无法与之伦比。一位悟道的人在太底下入定,或站或坐或卧、太的光照射在他肉一体上,对他丝毫起不了作用,因为自一性一光比太光强烈,功德威力还要大。
过去,我看过一位真修持的老前辈,大家想开他玩笑,测验测验他,大热天请他穿上棉袄皮袍,中午站在太底下晒四个钟头,围着身一体摆四盆火炉。他老人家笑嘻嘻地说:&好嘛!玩就玩嘛!烤了半天,却是一滴汗也没有,而且手掌心还是凉的呢!由此可证明太光在他身上起不了作用。
所以学佛修道要真正的修持,不是空话。药师如来讲他本身发光超过了日月,你们看过本身发光没有?修持的功德圆满,自然会发光。你们晓不晓得有些众生本身就会发光啊!夜里的萤火虫,本身发光,对吧!那是业力的发光,深海中的生物本身也会发光。我们的自一性一有自一性一光明,自身也有自身光明。我们常说某人气色好,气色也是肉一身上的一点光明,不过凡夫众生之肉一身光明被覆盖了,所现出的光像棺材上的油漆--乌漆抹黑的。所以,真正修到了,光明自然显现出来。
在药师佛的第二大愿里,他说:&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幽冥中的众生,那些看不见的,在黑暗中的众生比我们人多得多喔!夜里天一黑,这个世界上昆虫那些生物都出来活动。地狱众生,永远在黑暗中,也是幽冥众生。那些众生不晓得比我们人类多出多少万倍,他说这些众生被我的光明照到的时候,悉蒙开晓,都解脱了痛苦,都争脱了烦恼,智慧开了,罪业轻了,随便他们想要做那一样事,都可以成功,因为药师佛的光明加庇他,照到他。
如果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比,阿弥陀佛也有他的本愿构成西方国土。西方国土是你本身不敢成就或尚未成就的时候,你到他那国土里,阿弥陀佛加庇你成就。而东方药师佛则一开始就暗示你,要你这一生就在东方&即身成就&
我们仔细研究药师经的文化,其实就是东方文化,尤其与中国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基本上是同一个东西。因此之故,药师佛一传到中国,便与儒、道思想一拍即合。
接下来看第三大愿。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他第三大愿怎么讲?希望我将来成佛时,能用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智慧,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方法、学识、能力等,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在物质上没有缺乏,永远有衣服穿、有饭吃,生病了有药医,没有贫穷、没有苦恼&&。
这条大愿也是人类所追求、所希望达成的,但人类很自私,只希望&人类&能如此,并不希望&一切众生&得到满足和享受。佛则愿世界人类及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这又与中国文化易经的道理相同。&易经。系辞传&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之下疑。&
&开物&是用无尽的智慧和方便,开发一切物质;&成务&即构成众生需要的事物;&冒&是盖住之意,用我们的聪明、能力,使物质被一精一神所运用、支配,而令众生得利益。&通天下之志&就是发愿,发大愿,愿一切众生得安乐。&以定天下之业&这是愿力与行的成就,&以断天下之疑&,就是证到了那个境界。
所以说:&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圣人所发的大愿,普天之下都相同。把药师佛的大愿与中国文化相比较,更能证明十方三世也都有佛。
现在看第四条大愿。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这一条愿讲什么?如果世界上有思想偏差,行邪道,我都使其改邪归正,安住菩提道中。
邪道多得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九十六种,而且这些外道们大部分是吃素的,外道们都很注意吃素啊!但是我没有提倡吃荤啊!不要听错了。九十六种外道有拜火的,画符的,有念咒的,有扶鸾的,各式各样,一下子介绍不完。如果你要听,那要另外开一门课了,而且要讲好几年。每一种外道都有他的哲学理论,不是没有学理的啊!也有他的修持方法,例如瑜伽术和婆罗门教都是外道。
讲起外道,那可严重了,连声闻、缘觉还都是外道,声闻缘觉是罗汉喔!得了罗汉果的辟支佛还是外道。这不只是&药师经&这么讲,&楞严经&上,很多经典上都有。真正的佛法如何辩别?你以为打坐好,功夫好,又会看光,又会教你念咒子,嗡隆嗡隆,又会手上玩花样,那个叫作手印,那我可以玩三百个手印给你看,这样是一个,这样翻过来又是一个,这样又是一个,你们认得不认得?不是骗你口育!这都是密宗的手印,这样是一个,这样又是一个,那叫道啊?那是拿指头在玩花样,但是,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啊!不是没有道理。这些是佛法的皮一毛一,虽然有道理,但不是菩提道。
所以,佛告诉你,众生走错了路,没有证得菩提,即使到了声闻缘觉境界,走小乘的境界,也非究竟。楞严经上讲,声闻缘觉现前纵得九次第定,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四禅八定,九次第定都完成了,一念清净,空空洞一洞定在那里,心念不敢乱想,这样还是外道,属于法尘分别影事,还没有证得菩提。
你看药师佛的大愿,这不是真正的东方文化吗?毫厘不差,不但是地道的中国文化思想,而且,还是由释迦牟尼佛介绍出来的呢?
没有发愿不能成佛
关于&药师经&,各位要注意一个重点:佛说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在发愿修行时,他的愿力构成了愿行,行就是行为,愿心实践成愿行,也就是由意识修持成力量,然后形成一个依附国土,所以,没有发愿、愿行,一切免谈!
现在讲药师佛开始发愿的果中之因,成佛而形成佛国是果位。为何能成佛?必须要以愿心为第一动因,这点是号称学佛者特别注意的,我一再强调,如果没有依照佛法修持,没有发这个愿心,一切都是&梦幻空花&,毫无用处,犹如白居易的诗:
空花那得兼求果&焰如何更觅鱼
这是学佛要特别警惕自己的重点,否则不但玩一弄了自己,也玩一弄了别人,玩一弄了这个世界。尤其在中国的佛法,一千多年来受了大乘思想和不正确的禅宗见解的影响。此话要特别注意,并不是禅宗不正确,而是一般人所学的是不正确的禅,致使多数人都走错了路。一般人学佛,没有真正的愿力,只想空掉妄念,但是,你空得了妄念吗?永远空不了;即使空得了,那也不过是意识上另外一个境界,把意识造成一个比较相似于空的境界而已。所以,大家对真正的佛法认识不清,理既不通。事又证不到,往往盲修瞎炼的人,成千成万的就那么去了,所以学佛首先一定要真正的发愿。
我们要晓得&引满能招业力牵&,发愿是意识境界啊!意识要空,没有错,但意识不是你去空它,而是它来空你的啊!谁能空得了意识?你那个想空的念头就是意识,所以是意识来空你。事实上,意识也不是空,它本来&非空非有&,本来&即空即有&。所以大家把佛法的法相、唯识部分研究透彻,道理就在此。一切学佛修行都是意识真正成就,但它不是凡夫分别心的意识。
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中,说第六意识是:&引满能招业力牵&,业力好比弓箭一样,弓拉满了就发射一出去受果报。如果对这句话只做片面解释,那是凡夫境界,一般人没有慧力,又不好学深思,对&引满能招业力牵&的理解就不彻底、不究竟。换句话说,业包括了善、恶、无记业,你发善心的愿力修持满了,就是善的成佛的业力,属于善业成就,那就福德圆满、智慧圆满,这也就是&引满能招业力牵&。
像我们大家这样的学佛,如果没有这种圆融的理解,结果是一无所成,不但世间法无用,出世法也无用,变成一个无用的人。这样只学成了两件事;一个就是懒,越学越懒,不勤劳,不用心,懒的果报是什么?那就不必问了,生物中最懒的动物是什么?踢它一脚都懒得动。另一样就是我慢,愈学愈觉得自己了不起,不知自己是什么。所以研究药师经的大愿,不要忘记这点。
另外还有一点要记住的是;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与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及世界人类的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再三提醒你们注意,这十二大愿要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作比较研究,在座各位有几人研究?只喜欢听,听过就算了,这也不是正确的学佛心态。自己不下功夫思惟、研究,这样很糟糕、很危险!我是&言者谆谆&都说完了,如果你是&听者藐藐&,那是你的事情了,与我无关。
修清净梵行
现在继续药师佛修因地菩萨时所发的第五大愿: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此愿简单的说,希望来世证得佛果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所有众生没有一点不道德的行为,假定有人在道德方面有一点遗憾的行为,只要听到或想到药师佛这个名号的内涵,包含的意义,就可重新获得清净。清净很难,我们心里总是不清净。得清净便能不堕恶趣:地狱、饿鬼、畜牲道。
这是先说明它的大意,现在我们研究经典上的原文。
药师佛说,希望我将来成佛证得菩提时,这个世界上所有无量数无边数有情众生,在我这个法门中修持梵行;我法有两种意义:广泛来说,&我法&就概括了一切佛的佛法,狭义点说,&我法&就是指药师如来的法门。
在药师如来琉璃光世界修什么法门?又怎么修?修些什么?修行梵行,就是修习自己的行为变成梵行。
何谓梵行?就是清净行,究竟的清净,没有一点渣滓,没有一点瑕疵。绝对清净庄严之行谓之梵行。
所有初禅三天叫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大梵天是初禅天之王。修成梵天之行,毕竟清净,然后证得不还果、阿罗汉果,永远不堕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叫清净梵行。
因此要想学佛,换句话说,想修药师如来的法门,随时要修一切清净梵行。自己内心不修清净梵行,光想念一声&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就算药师佛想替你消灾,你也得不到感应,因为你心里有如庄子所说的&夫子之心,其蓬也夫&,乱草一堆,琉璃光想进都进不来,你的心里被乱草般的烦恼塞住了,得不到加庇。
所有药师佛说,假使有人在他的法门中修一切梵行,受到他的愿力的影响和愿力的感应,戒律永远不会有缺漏。何以称严持戒律为&不缺戒&?通常讲戒律有持戒、犯戒、破戒等名称,详细讲还有许多观念。一般学佛很少听到&不缺戒&这个名词,什么叫不缺戒呢?不缺戒就是不缺漏,太虚法师的注解有解说。
守戒等于保护自己的色身,使身心两方面永远是充实的圆满的,没有缺点、漏洞。&大智度论&比喻受戒有如乘坐一个空气袋渡海到彼岸,这个空气袋不能有一点缺漏,若一点点的破洞,水就会灌进来而沉没下去,到不了彼岸。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同时也点出了修行的功夫和道理。一个修行人犯戒后,身心漏失,一精一气神不充沛,永远到不了彼岸。所有药师如来愿一切众生在他的法门中修行,毫无缺漏。
所有佛法的戒律有一统称叫&三聚戒&,三个要点。聚是累积之意,积功累德,我们的功德是一点一滴累积而成,好比作生意赚钱,是一分一厘慢慢累积成很多钱。修行也是慢慢一点一滴累积善行,功德方能圆满,这是&聚&的道理。
那三种聚戒呢?
(一)摄律仪戒
(二)摄一切善法戒
(三)饶益一切有情戒
一般人学佛受三皈五戒,乃至受八关斋戒或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戒等,这些在戒律是属于&别解脱戒&,是特别的戒。别解脱戒是只求解脱这个世间,没有求成就这个世间。换句话说,只求自己跳出这个世间,没有做到改造、完成这个世间。别解脱戒又属于摄律仪戒的一部分。摄是包括的意思,律是道德规范,仪是修道的端正威仪,也就是儒家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都属于司聚戒中的摄律仪戒。
菩萨道大乘戒的一部分也属慑律仪戒。然而慑律仪戒守得好只能说成就了&一聚戒&,累积此一种戒律而得的成果,其最高成就仅是梵行清净,尚非&摄一切善法戒&。要达到摄一切善法戒非常难,换句话说,戒律有许多是消极的、躲避的;摄一切善法戒是积极的,利他利世的。
何谓&摄一切善法戒&?简单明了地说,就是大家都晓得的&诸善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诸恶莫作&是摄律仪戒,&众善奉行&是摄一切善法戒。这两句话是佛学的重点,也是中国文化的重点,其所涵盖的意义谁都知道,但是谁都做不到。
禅宗有一则公案,唐代有一位连法名也不用的禅师,在山上一棵大树上造了一个像鸟窝的篷子,自己住在草蓬里,人称&鸟巢禅师&,白居易在杭州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便前往参访,白居易看鸟巢禅师住在树上,十分惊讶地说:&师父啊!下面是万丈悬崖,你住在这里多危险啊!鸟巢禅师说:我一点也不危险,我看你才危险!&白居易心里觉得奇怪说:&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职位比现在的省主席还大,那有什么危险?鸟巢禅师说了两句话:&薪火相交,识一性一不停。&其实人人都如此,心里妄想像一把火一样在煎,心里的思想、情绪、业力停不了。白居易到底是学问好、修养高,马上跪下来皈依鸟巢禅师,并且问师父怎么修行?请求师父传法。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话。鸟巢禅师说:&三岁孩子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知道而做不到有什么用?如果做到了就是&摄一切善法戒&。摄一切法戒是行一切功德,然而功德成就还不够,必须饶益一切众生行菩萨戒,亦即成就他人的戒。
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饶益有情戒更是难办,实际上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非发愿饶益一切有情不可。你看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首先发愿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因此他成就得特别快。
许多学佛、打坐或修道的人常常跟我说:&老师啊!我都没有什么进步。&唉呀!凭你那种行为、心一性一想要进步?如果有进步,那真是无佛理、无天理了!一切为自己,自私自利,那你进步了,我怎么办?他又怎么办?
所以你不要问为什么没有进步,没有成就,为什么做人做事有那么多困扰?先问你自己发心、发愿了没有?做了几件好事?
三聚戒包含了以上所说那么多的意义,要想做到三聚戒不缺,谈何容易?那么究竟容易不容易呢?上面有一句话可供你参考,修行一切清净之行--梵行。
念佛的心态
接下来是佛的慈悲。
&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设,就是现在白话文--假使。希望我成佛的时候,在我的佛土中,假使有人犯了这些戒行,只要一听到我的名号--药师琉璃光如来,便会获得清净。
当我们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自私心就来了,心想他大概会送点药给我吃吃;再念&消灾延寿药师佛&那可乐了!又来给我们消灾,又给我们延寿,又给我们药吃,最后还让我们发财,对不对?如果以这种心情念,不知道灵不灵?庄子说:&夫子之心,其蓬也夫。&琉璃光明怎么进得来?并非他不进来,好比普照大地的光,并非光不照你,是我们自己挡住了光明。&拍案惊奇&的作者R蒙初有两句诗说得好:
我本将心向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所以要看清除,&闻我名已&,不是听人家念,闻的下面是思、修、慧。观音法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听了这个道理以及佛的愿力后,要用心思惟,要去研究。一般人一大多在迷信中学佛,念佛有三种心态。
(1)依赖心
好像念了一万声佛,佛就欠了你似的。
哼!我佛都念了,结果还是没有效果,你说气不气人?这是功利主义。
(3)糊涂心
只晓得念,脑子也不思考,不知道佛号所包含的意义。佛法并没有禁止你思考,处处都叫你正思惟修,否则就是迷信。
然而佛法绝对不是迷信,何以不是迷信?因为任何一个法门的修持都是从&闻,思,修&而证得菩提。所以,我们看经,文字都很容易懂,正因为文字太容易懂,就不去思惟。人都有惰一性一,吃饱了饭就懒得用心,不喜欢用脑子,还以为自己了解呢?
其实,再进一步,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何以能够使我们烦恼、污染的心还得清净?换句话说,你的心光、一性一光要与药师佛的心光相感应,自心还到自一性一的光明中,那是最大的大药,这个药是不死之大药,所以药师如来是修长寿法。
西藏密宗的修法很有意思,很有趣,也很有深意。他传你修破瓦法的时候,一定同时传你修长寿法,不死之法。因为光修破瓦法,很容易走掉,同时修药师琉璃光如来的长寿法,你才可以留形住世,等到要走的时候,潇洒而去。因此弥陀佛修法一定配合药师佛法合修。
事实上,东方琉璃光世界与西方极乐世界是相通的,这个道理在&法华经&、&维摩经&都已经讲得非常清楚。再说,真到了愿力修持成就;怎么叫成就啊?&还得清净&时,梵行成就,念得一念回机,得到清净,你的心光自然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光光相接。药师如来就是光,不过不是世间的光。
药师如来的愿力使一切众生不至于犯戒,也就是没有一个众生不道德,因此也不会堕一落在恶道;恶道众生都因为不道德而堕一落进去。此道德之标准包含内容广泛,那就是&三聚戒&。
看了药师佛的第五大愿,是否想到它与中国文化的&改过迁善&和论语&过则勿惮改&的道理完全一样?这又证明药师经与东方文化的关系密切。
色身下劣诸根不具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L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六大愿是药师佛十二大愿的中心。他说将来成佛时,一切众生身一体下劣的,若能听到我的名号,便能得毫无缺陷的端正色身。下劣即身一体是下等品质,像我也是,身一体瘦瘦小小的不壮硕。什么样的色身不下劣?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大概几千年才出一个--佛的相好庄严。等而下之,一切众生的身一体都是下品。比下品还可怜的众生是诸根不具,这个世界充满了这种人。
这一代青年在台湾二十几年,没有看过苦,更没有吃过苦。请问台北市郊有个麻疯病院,几个人去过?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残疾病院谁去过?有些学佛的人说不要去管他,那是业障,活该受苦,这是学佛人讲的话?我听了心里就打颤,说这个话真是功德无量,果报也不可思议啊!佛教徒有几个人去照顾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说有啊!唔!当然有,坐在那里观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众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费力气,随便观想一下,实际行为一点都没有做到,有什么用?
这个世界上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诸根不只六根,身一体有缺陷的都叫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以佛眼来看,在座各位没有一个人的身一体是绝对健康的,毫无缺陷的人才称得上诸根具足。譬如戴眼镜是眼根不具,镶了假牙是口根不具,头脑不够聪明是脑根不够利,不够利就苯;苯和某些众生差不多,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
诸根不具是这个世界的众生最痛苦的事,所以真正的医师,所有研究医药的人,莫不朝着改善诸根的方向努力。中国读书人发愿立志:&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不作一个救人救世的帝王将相,就作一个能救人病苦的好医生。这是中国知识份子读书所发的第一大愿。
宋朝范仲淹就将此语奉为一生读书立志的圭臬,所以他医学研究很一精一深,不过一辈子没有用上,后来出将入相,成为良相。当然啦!现代的青年也发这个愿,不为&亮相&即为&晾衣&,不到社会上亮亮相,就在那里作个亮衣服的架子,那就很糟糕了。
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很可怜,色身多半下劣,诸根不具足,因此很丑陋。最庄严美丽的是佛,佛的相好庄严无等伦。其他凡夫众生能得相好庄严的也不是偶然,均有其果报。譬如以香花供佛的人,他生来世会得相好庄严的果报。此外,能把一个环境弄得干净清爽给别人使用,也等于是供养别人的香花,他生来世不会变丑陋之身。所以,能得&相好庄严&那是积功累德修一切善法的结果。
丑陋是诸根不具之一种。以佛法看医生,丑陋就是病态,另外还有顽、愚、盲、聋、喑、哑、挛、L、背、偻、白癞、癫狂&&等种种病,都是很痛苦的病态。
顽:调皮捣蛋,冥顽不灵,妄作聪明,思想痴I,没有智慧,怎么教都点不通,脑根不具足,愚:笨蛋,苯得不得了。盲:眼睛看不见。聋:耳朵听不着。喑哑:声音沙哑,喉咙有一毛一玻挛:是神经方面的一毛一病,全身痛,一抽一筋、一抽一痛等等,一天到晚都在这个果报中。L:跛足,或半身不遂。背:弯腰驼背,背弯起来,腰干不直。偻:比驼背更严重,把腰弯起来了,现在比较少见,老一辈朋友中有。白癞:皮肤玻癫狂:一精一神病,心理玻
以上所说的病苦,大多就外形而言,人类的病痛有无数种,多得很。在座诸位都以为自己很健康,其实都在病中。
药师佛愿这些受苦折磨的人,在听到他的名号,一心虔诚诵修行药师如来法门,一切都能得到&端正黠慧&,聪明有智慧,人身最难得的就是这四个字,形体端正,头脑聪明。有人聪明而不端正,有人端正却不聪明;既聪明又端正是修很多善行的福报而来。端正聪明已经不错,为何又加一句&诸根完具&?因为诸根完具很难,很多人外表看起来很端正,但是,却有些暗病只有自己知道,绝对完全健康的几乎没有。
这一时代的众生果报,眼睛很坏,虽然没有瞎,却得靠玻璃生活;不袈上一副玻璃镜,对面不相识,这个滋味不好受。再加上这个时代物质文明的果报愈来愈好,众生果报却愈来愈差。依报是庄严,正报却完了;物质文明是依报,自己色身是正报。正报业力福报薄了,仰赖依报而活,很可怜!这叫作其身下劣。所以,药师佛怜悯后世一切众生,发愿成佛时,在他的佛光普照之下,一切众生没有生老病死苦。脱离生老病死苦是人类最不容易求得的,学佛修道的人都想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但有几个人能真正跳出?这就要好好研究药师如来的道理了,尤其发心学佛修行,乃至发心学医,随时要修持药师如来法门。
传你们一个药师如来的手印,配合念药师如来名号或咒语,否则念起来不灵。以左右手八指右押左相叉,入掌令合握拳,以二大指并平伸,押右头指侧中节上,勿使头屈。
经典上有药师如来的咒语,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或&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都可以,可是一定要结这个手樱
假如依密宗修法,那你们每个人都欠我很多钱,必须拿大红包供养,还得把善知识供养得高兴才传你修法,供养得不高兴就不传。学密宗很难,要种种供养,种种磕头才行,那像我那么轻易传给你们,因此&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先告诉你们手印,诚诚恳恳地去祈求、去念。放掉手印要从头顶上散开。
东方人为何多灾多难
你看药师佛的第六大愿,与中国文化儒家孔孟思想,&礼记.礼运篇&大同世界的思想一模一样。宋朝大儒张横渠(张载),在其名著&西铭&就说到:&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的人,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天下有病痛残疾的人,穷困孤寡的人,要一爱一护他如同自己的兄弟、如自己的亲人。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本来如此,你说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那就错了,凡是人类都有此心,西方人也一样;西方人对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做得比我们认真确实。
所以,我们就要研究为什么十七、八世纪以来,东方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会那么苦?西方人命运也苦,但比我们好得多了。
研究西方文化思想,从十七、八世纪后,社会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在社会慈善、福利事业方面做的比我们多,东方人理想陈义很高,但是所有东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大,对群众社会的利益毫不顾及,没有公德心,不一爱一人;都要求别人一爱一我,我不一爱一别人;理论上讲我一爱一人人,那是给别人听的,实际上都希望别人一爱一我,我不一爱一别人。
所以,依我看东西方这几百年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思想的形态,一个是真正实行了慈悲一爱一人之心,一个则拼命讲理论,实际上慈悲一爱一人利物之心非常差。这是我看历史,看社会,再看个人,积五十余年之经验所深深体会到的,实可谓痛苦流涕者也,没有办法,这个民族的惨报还要受下去。这里就可了解佛所发愿之重要,然而愿还要变成行动。
众病一逼一切贫苦无依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一逼一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六大愿有两个重点,前面已经说了一个,第二个重点与第七大愿有关,而且是相连的。
佛说世界上有这种病苦的人,只要念到我的名号,都会得救。你去试试看,念了那么久,也不来一颗药给你吃,你也没有得救啊!对不对?
基督教新约圣经说到许多麻疯病患一看到耶酥,就拉着他的衣服不放,耶酥只是模了患者一下,麻疯病立即就好了。当病人来谢耶酥时,耶酥说:不要感谢我,我没有救你,是你自己救了你。
念药师佛的道理与耶酥模麻疯病人的道理一样,你生病求佛没有感应,是你自己没有救自己,没有真懂药师佛的道理,真懂了立刻有感应。你念佛不是以清净梵行之心去求,而是以妄想多欲之心、愚顽痴马矣之心去求,所以药师如来的光永远不会与你相接。
那么怎么样才能得感应?有一套修法,自古以来也有人修成;用一只空罐子依法修持,修久了以后,罐子里就会有一颗药;这颗药永远拿不完,治百病都是用这一颗药。
过去在大一陆有一位学佛的医生朋友,我晓得他开的每一副药里都有他修得的这颗药,有时我开他玩笑说:吃你的药很麻烦,干脆把你修的那个罐子给我好了。这就同大家要吕纯那只&点铁成金&的指头一样。
修药师佛法门要先修光明。平常教你们修光明,你们不懂,而且被自己的业力挡住了,在那里莫名其妙修,修来修去依然还是众生。
药师佛的第七大愿是为了一切被众病一逼一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的有情众生而发。
记得当年我在峨嵋山阅大藏经,看到这段经文看不下去了,不去观想却自然观起来了,由自己的亲戚朋友开始想起,想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这个境界上,被众病一逼一切,无救无归。尤其当时在战乱中,我亲眼看到许多人无救无归,不管穷也好、病也好,无亲无家,没个归依处,世界茫茫何处是儿家?自己本身都有这种&何处是儿家&的感受。常常念古人的诗:
本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世界上处处充满了无救无归的人,在病苦中无医无药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像你们现在,我那两个一抽一屉里中药、西药一大堆,你们大病小病都来拿药,也不晓得多少钱,一包药讲成本也要好几百块,反正有的是药,你们多有福报啊!
&无医无药&的情况我本身就经历过。我曾经有连打三年摆子的记录,白天打摆子,一阵冷、一阵热,要经历好几个钟头,夜晚还要工作。无医无药,骨瘦如柴,如此过了三年。那时白天走路都不觉得是脚在走,觉得头在下面走,人都变颠倒了。
我经常告诉青年朋友,你们懂得什么人生?你们太享福都堕一落了。那个时候,我随时想到下一步可能就会死在路边,算不定被狗分一尸一拖去吃了,算不定有个好心人看到,弄点泥巴把自己给埋了,算不定,算不定&&下面有很多的不定,一边走一边想,可能下一步咚一声就那么倒下去,&求仁得仁有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很坦然,没有悲哀,也没有难过。
&无救无药,无医无药,无亲无家&,看了这些经文应该想到自己所得的太多了,这个福报享完了很可怕的。
许多人&贫穷多苦&,贫穷以外还有许多痛苦的事。这句话不要看成&贫穷有多苦?&那就把意思看反了。
&我之名号一经其耳&只要听过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病就消除了,身心亦得安乐。
&消灾延寿&是后来中国人加上的,又要消灾又要延寿,好比吃饱了还要带点走,以如此心情念佛,你看佛有多忙啊!又给你消灾,又给你延寿,可见这些人信佛有多贪啊!我看到就烦!十块钱买几根香蕉,五块钱买一包香,到庙里又拜又烧,求了半天,香蕉供完了还带回家给孩子吃,又要发财,又要平安,要这个要那个的。所以我一辈子发愿不作菩萨,菩萨忙死了,那个烧香的烟熏一天,脸都熏黑了,那些东求西求的人把庙里搞得乌烟瘴气,最后香蕉也不给吃,豆腐拜完了也要端走,然后要求的事情之多啊!消灾、免难、发财&&多啦!你说众生有如此多的欲一望怎么会成佛?
学佛发愿是利他,而不是要求别人给予。佛发愿利益众生,反而引起众生更大的贪欲,你看这句:&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佛很可一爱一,他说,只要听过他的名号,求他,使你家中的人,包括外孙、外公、外婆、外甥、外外外&&家属统统发财。资具是帮助你生活的钱和物质,没有家具给你家具,没有摩托车给你摩托车,没有汽车给你汽车,什么家具都来了,皆丰足充满。这还不算数,药师如来的第七大愿真是可一爱一,所以我愿意皈依药师如来,只要念了他,又发财,又不生病,样样都有,还不是普通的有,都变成大资本家,悉皆丰足;然后成佛,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这个一本万利的生意还不做啊?你不相信去念念看!你不要摇头,你几时念过?什么叫念佛?连影子都不懂,真念到琉璃光的境界,就来了,不过到那时来了,你也都布施出去了,因为你也会有与药师佛一样的愿力。
&一经其耳&包含观世音耳根圆通的修法:&返闻闻自一性一,一性一成无上道&,这是楞严经所讲观世音菩萨闻闻思修的法门。&返闻闻自一性一&一边念药师佛一边返闻能念所念,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自己每一个心念、佛号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中间没有一点杂念,自己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入到法一性一之流,&亡所&,忘记所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你看看那个时候有没有感应?
你们在这里当学生的,一天到晚&唉呀!老师早,老师好,老师不得了。&我听到就烦。上面所说念佛的道理,我的书上都提过,在那一本书你们说,&我都看过老师的书&,我看是老师的书看你们,讲下去就说&我惭愧&,我比你更惭愧!
注意啊!第七大愿的重点,念药师佛名号不是他没有感应,是你自己没念好,如果念到药师琉璃光境界,你自一性一光中,父母所生之肉一身的大药就产生了。这在道家、密宗是求之不得的,叫&天元丹&是从虚妄中自然而来。药师如来从虚无中自然而来,大药自然产生。你会说:&我念过啊!&你当然念过,偶然替一人家念念,敲敲木鱼。你晓得你在打什么妄想?不但念不好,念了还有罪过。所以要真了解药师法门的修法。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子,为女百恶之所一逼一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开刀都不需要开,现在男转女、女转男还需要动变一性一手术。药师佛第八大愿特别为女一性一而发,与观世音菩萨一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同情女一性一,在东方的化身喜欢现女身。女一性一有什么错?女一性一并没有错。我还有个朋友发愿生生世世做女一性一呢!但有两个条件,第一不会有月一经,是观音身;第二不会生孩子,而且要世界上每个男人、女人看到她就要作媒。这个朋友胡言乱言开玩笑发这种愿。我说愿不能随便发,这个愿发不得,除非证得菩提。
然而,如果真发此愿可以吗?当然可以,你看药师如来的第八大愿就是说成佛时,假使有女人不愿作女人,可转女成男,但是如果有女一性一不愿转女成男的话,那就让她去也没有关系,不勉强。
&女身百恶&很难解释,&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提到女一性一有五障之身,此五障就人文文化观点而言,是讲女一性一的果报,但并非究竟。至于说女身百恶之所一逼一恼,偏重于心理方面,换句话说,它配合九十八结使的道理。女一性一的情重,所以形成百法明门论五十一种心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九十八结使,很难解脱。女一性一喜欢缠一绵,讲话也缠一绵,处处都缠一绵,复杂得很。但以文学境界、人生境界而言,据说缠一绵才是艺术呢!艺术需要缠一绵、曲线,没有缠一绵就写不出像&红楼梦&、&西厢记&、&茶花女&的故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才够得上&情&的味道。女一性一因此而得百恶,在缠一绵中缠掉了。等到自己对缠一绵情业生厌离心,注意哦!厌离心很难,学佛的人第一步先问自己有没有发出厌离心。
老实说,我们大家学佛,对这个世界并不讨厌,更不想离开,对一切留恋得很,一点都不讨厌;大概只有跟别人吵架的时候才有点讨厌,其他时候都不讨厌,更不想离开。我也有朋友跟我讲过,为什么要求解脱嘛?你看这个世界多好、多美丽!热了有冷空气,再不然有电风扇,有扬州菜、湖南菜、广东菜&&这个世界有那样不好?难怪释迦牟尼佛要到这个世界来。
学佛的人要检查自己对所处的欲界有没有产生厌离心?否则修不上路,必须有一度真正生起厌离心,那你用功便一日千里,就上路了,这是一定的事。普通人学佛在何时发生厌离心呢?年轻人一爱一情受了挫折,或在家里吵了架,作生意失败,灰心到极点,跑到庙里去拜一拜,很想在佛前痛苦一常那不叫厌离心,那是受了打击而产生的灰心,那是在木高木死灰中,&空花那得兼求果&,冷灰里没有热气,生不出东西来的,那不是厌离心。
所谓厌离,硬是厌离这个世界,厌离这个红尘,所以想转女身成大丈夫身。当然不舍女身而成大丈夫身也可以,证得琉璃光如来境界,此身还是女的,已经像龙女一样,八岁就成佛了,不需要转此身。
转女成男,什么叫男人?我们不一定是男人,他有个注解,具大丈夫相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人,我们连小丈夫都不够格,只能作&小豆腐&,不算男人。
历史上记载五代西蜀被宋太祖赵匡胤消灭,文学家、艺术家都知道西蜀王孟永日有个最美丽的妃子--花一蕊夫人,孟永日投降后,划蕊夫人进入赵匡胤的后宫。赵匡胤对花一蕊夫人说:&你们立国几十年,现在被我统一了,你们国家没有一个会打仗的男人吗?&花一蕊夫人会做诗,她说:&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十四万人的部队全投降了,没有一个男人,甚至连女人都不如。
所以,女身一样能成大丈夫。第八大愿是为女一性一同学而发,诸位肯修药师佛的法门,念他的名号,不但即身可以转成大丈夫相,乃至成佛证得无上菩提也没有问题。你说有没有这个道理呢?如果你懂了庄子所说&物变&的道理,心念变了,身就跟着变,并非不可能。
看了药师佛的愿力,再看世界上拼命闹女权运动的女一性一,真是渺小得很。药师如来的第八大愿才是真搞女权运动,对不对?有没有错?没有错,好好发愿修行,马上变成大丈夫相。
如何跳出魔网解脱缠缚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I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些大愿,都是药师如来未成佛前,在因地所发的大愿。学佛必须要有愿力,没有愿力的学佛,那是个人兴趣所趋,也可以说是迷信或嗜好,只不过与一般一爱一好不同而已。等于不喜欢一抽一烟就喝茶,不喜欢喝茶就喝酒。每个人一爱一护不同,有人喜欢世间法的声色货利,有人喜欢游山玩水,有人喜欢跑跑宗教。这不能说那一种对或那一种不对,然而都不是基于理一性一而来。所以,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能够发愿。
药师如来第九大愿,愿自己将来大彻大悟、证得菩提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功德、能力能使一切众生跳出一切魔的I网。细网谓之&I&,大的网叫&网&。
我们晓得,烦恼是一种魔,生死是一种魔,欲一望又是一种魔。若以修道的立场来讲,无一不是魔境。纵使一个人一爱一好美的境界,一爱一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执着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I网非常不容易。
跳出了生死之魔、烦恼之魔,也跳出了欲一望之魔,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出魔I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一般凡夫之所以不得解脱,因为始终在生死魔、烦恼魔、欲一望魔的I网中。纵使去信宗教,不管任何的宗教;纵使去修道,不论任何的道,终究都属于外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爱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