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告诉你们我们科来斯勒图片实习生了么

已收藏本页面
初中的时候,生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制作昆虫标本,我的目标当是独角仙,但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啊,更何况三个班100多号人都在找它,我只能退而求次抓了几只金龟子,做标本其实就是把某种动物弄死,但弄死他的时候不要破坏他的尸体。但我失手了,有几只尸体被我弄坏了。又懒得去抓,于是我就抓了几只蟑螂来凑数。蟑螂这种东西比较不值钱,我记得我就拿了大头钉直接把他们钉在纸板上,然后用吹风机烘干半个小时,就放在标本盒里面了,我以为我已经够奇葩的了,结果交作业那天我才知道。苍同学们过来都不是吃素的,蜜蜂,蝴蝶,苍蝇,蚊子,蟋蟀,菜青虫,金龟子只见了几只,独角仙更是一直没有。天牛虫倒有不少,生物老师被吓个够呛,但还是表扬了我们的做法, 说我们物尽其用。
想起了于谦老师家的琥珀长颈鹿……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医院实习期的恐怖经历医院实习期的恐怖经历我爱看视频百家号医院实习期的恐怖经历,图文无关2005年,我终于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正式进入北京一家部队医院上班,(我是军校毕业)之前一直都不太相信什么鬼的存在,但是自从进去了医院这个至阴之地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深切的恐惧……     刚进医院的时候新来的同事都要进行轮转,就是每个科室呆上几个月,然后分配到最终工作的科室,废话少说,先从手术室说起。     我刚去手术室两天的时候就轮到我上夜班了,夜里两点多没有急诊手术,我和带我的老师一起去值班室睡觉,我都躺下了,老师突然说:对了,手术间要开紫外线,你去吧。苍天啊,大地啊,那里面16个手术间都要我一个人开?没办法害怕也要去,手术间的走廊上安静的要命,因为灯都在手术间里,走廊上没有灯,我只能硬着头皮,听着自己的脚步在走廊上的回音一点一点的走进去,1 2 3 4 5 6 7等我开到第7间门的时候开门的一瞬间我好象好象看见一个人站在手术床边,瞬间我的血都留到脑袋上了,大脑一片空白,愣了一分钟之后回过神再一看,哪里有什么人啊,分明是做骨科手术的腿架立在哪里,哎,我一边笑自己,一边走进去由于紫外线灯不是和灯的开关在一起,我需要走到手术床对面的墙上去开,等我开了紫外线转身的时候,突然好想看见手术床上躺着一个人,然后一下子掉到地上不见了,那好象好象比正常人短了一半。     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尖叫着跑出手术间,走廊上幽暗的紫外线透过手术间门上的玻璃照的恐怖到极点,我疯狂的跑进值班室缩在床上,吓死我了,平静了半天和我老师说了刚才的事情,我老师瞪大眼睛看了我好久,然后问了一句:你以前不认识我们医院的人吧,我还很奇怪,说:不认识啊。然后他也没说什么,告诉我睡觉吧,你肯定是困了,太紧张了,我问他那还有几个手术间没开紫外线哪,他告诉我没关系明天周末,要手急诊手术就去你开过灯的那几间吧,后来我从手术室出去去了骨科的时候,听医生说过,一个跳楼的女孩,送来的时候做了双下肢截肢手术,手术完成之后还没下手术台,她就不行了,死在手术台上,说来也奇怪,放了一个小时左右半尸工来了,还没靠近,尸体突然自己掉下手术台……     我再也不敢听下去了。医院实习期的恐怖经历,图文无关下面说我在骨科的事情吧。   我从手术室出来就去了骨科,在科的时候过的很舒服,老师不怎么指示你干活,最多做的就是看看病历,然后在办公室和些实习的小医生开玩笑讲大家在学校碰见的有意思的事,在骨科我就呆了半个月,就被抽调到急诊帮忙。   在骨科有一天晚上上夜班,老师早早的就去睡觉去了,我一个人坐在空旷的护士站,和一个值班的护士聊天,然后后半夜了都,护士也困死了,爬在桌子上睡着了。我一个人也没事干,那时候病人也不多,也没有重的,我就溜达一圈之后坐在办公室看书,看了一会就听见隔壁主任办公室有咳漱的声音,我还以为主任半夜来了哪,站起来走过去看看,门没锁,打开里面没有灯啊,又关上了,我想也许是那个病房的声音听错了,然后回来接着看书,正看又听见有咳的声音,还有拍背的声音,那咳的简直与点上气不接下气,快过去了的感觉,然后又好象有心电监护的滴答声,不好,我马上叫起护士,说快和我去病房看看,怎么这么乱是不是出事了,可是奇怪,她一起来,一点声音都没有,我说我明明听见了啊,护士说你是精神错乱吧,你和我都在这里谁去接仪器啊,你老师在值班室你看见他过去了吗。我说没有,然后护士说:那你帮我看着,我去厕所,一会回来。厕所在护士值班室里头,在走廊最前头,她去了我一个人在护士站呆着,可是她一走我又听见刚才那样的声音,隐约还有哭声,我还以为是隔壁科室哪,可是仔细听,不对啊真的是主任办公室里的声音啊,我壮着胆子一下把主任的门打开,真奇怪一开就没声音了,我把灯开了,就这样一直开到早上,再也没有声音了,后来过了两天我被抽调到急诊科帮忙了。这件事再也没和别人说过,后来一年多以后在和骨科老师聊天的时候他说:主任也是,他那办公室那么小,让他换也不换,那个办公室是原来我们科自己的CCU(ICU的下一级,就是科室自己的急救病房)里面死多少人啊,也不害怕。   我听完,毛骨悚然……接着讲吧,这个是我在医院走廊上遇见的事情.知道我们医院的大概都知道,新楼没起来的时候那个旧楼和老楼之间有一个很长的走廊连接,这个走廊很黑,几乎很多晚上都没有灯。检验科就在一楼的走廊尽头,那个尽头也就一个检验科室,边上是一个去到楼上的楼梯,但是在中间给封住了,检验科就在那个死胡同上。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北京遇见了平时很少见的雷震雨,大半夜的3点多的时候,我们科来了急诊,两口子半夜吵架,女的用菜刀把男的脑袋给来了一下子,送来的时候其实没什么大碍,就上脸上血 呼啦的吓人,那女的被警察押着,狼哭鬼嚎的还在继续骂她老公,为了体现我们就死扶伤的精神,我强行把那女的拉到办公室,你们吵架也不能影响我别的病人休息啊,是不是。皮外伤但是口子太大了,还是要缝合。我抽了他几管子血,一般急诊来了要手术或者缝合外科的规矩都是先抽血,一般都是加急查HIV(爱滋)梅毒和凝血时间。   血抽出来了,结果打电话给服务队服务队的值班说人都出 去了,要等他们回来才能送,一想算了,等你们回来病人血不知道出多少了,没办法,护士要留在病房啊,也不能让我老师去,我拿着那几管子热血就出发了,我自己去吧,我从旧楼电梯下到一楼,然后穿过廊去检验科,还在咒骂,这个老楼怎么连个电梯都没有啊!!!!真是的,走廊上也没个灯,我拿我自己的手机照着路,这个破走廊还是斜坡带拐弯的,拿那几管子血在这么黑的走廊上走还真有点诡异的感觉。   我走到检验科的时候一推门竟然上锁了,半天我也摸索不着门铃在哪,干脆就敲门算了,那破木头门一敲在走廊上超大的回音!!!吓死偶了,检验科的人睡眼睛朦胧的给我开了门,还很抱怨我夜里3点打扰她,靠,我愿意啊。她关上门,我转身出来在黑走廊上走,为了壮胆我还唱了一会歌,可是我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和推送饭车的声音……这么晚了夜班饭也送完了啊,我站着不动,声音好像越来越近了,突然一回头,妈的啥都没有啊,那声都没了,回过头赶紧跑,还有,也跑……妈呀 ,我站原地大叫一声:干吗吓我啊,我怎么了!!身后的声音没了,我走过走廊在旧楼上了电梯,往外面看,妈的啥都没有啊,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那天晚上是天紧张了还是怎么回事只和一个同学说过,那家伙神经大条的说肯定是你精神分裂有幻听,天地良心啊,我精神分裂还能上班??!!下面讲一个我在干部科实习时候的事,那时候我们医院刚分出来干部科不是很长时间,暂时也没有病房,干部科就安置在我们离理疗区很远的一个以前医院的宾馆里,里面的结构都是宾馆没有改,是只设备改成了病房而已。其实所谓的干部是收比较少的部队高干,其他都是有钱人住的,因为都是单间,里面有电话卫生间什么的,护士也都是很漂亮的。   说正经事,那时候我去干部科室实习,那时候可能实习的太多了,我们两个人跟一个老师,有一天晚上值班的时候我们两个的老师神奇失踪,很多时候老师都是这样了。大概12点刚过不久的时候,我在护士站和一个很漂亮的叫甜甜的护士聊天,正聊天着听见电话响,应该是楼上的电话(干部科分楼上楼下,楼下有护士站,楼上是医生办公室和病房)然后那个护士说,可能是哪个病房的电话,给你钥匙,你去看看要是空房间的电话就把线拔了,反正没人住。于是我拿了一个大圆盘的电话上楼了,挨个门趴着听,都没听到。大家也知道,电话一般响几声没人接就自动挂断了,可这个电话不知道为什么,就没有间隔一直在响,我站走廊听了一会,好象是医生放资料那间房间传出来的,于是我找了半天 钥匙进去了,哎,说也是我手欠,直接拔了线不就得了,可是我偏不,我非拿起来,说了句:你好。那边也没声音,我喂了半天,终于一个女人苍凉的声音用很慢的语速说:我好冷啊!   妈呀,我崩溃了,飞一样跑到楼下,我不敢叫啊,一叫不乱套了,病人怎么休息啊,我到楼下一把抱住那护士吓的直哆嗦,半天回过神来,把刚才的事情和她说了,她也吓死了,我们俩什么都不敢干就在护士站坐着。我为了搞明白怎么回事打电话到总机,让她们查下刚才这个我们房间的电话是什么号码打进来的,结果查了一个小时人家回话说:对不起,刚才这个号码没有任何拨入记录……在医院的那段日子过的真是快乐又痛苦啊,快乐的是一般老师都不怎么指使我们干活,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毕业也不用找工作,一般都指使地方来实习的那些。医院实习期的恐怖经历,图文无关   下面这个故事是可以考证的,我们医院院子里有一个老教堂,历史悠久,演员付彪的爸爸妈妈就是我们医院的老干部,一直住我们医院的家属区域,哎呀,远了,说老教堂,我们来实习的时候宿舍实在紧张,我们实习的都住那个老教堂里头,那里面是几十年前翻新过的,但是我们住的时候还是很破烂了,地方踩上去嘎吱嘎吱的声音,有时候穿高跟鞋不小心还能踩出来个窟窿,里面的房间都是后来隔出来的,不隔音,我们军校的18个人住一个大房间,在一层有两个这样的大房间,另外一间是地方卫校的实习护士,那个教堂里面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年四季都要开灯,要不根本什么看不到,夏天我们睡觉还要盖军被要不冷,总是很冷的感觉。   在那个教堂住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就总听我上铺的女孩说,她晚上总做梦梦到一个外国人被关在水牢里,水在他腰以上,他都快不行了,还经常拉出水牢打,这样的话说了几次,我们都笑她。以为自己拍电影哪啊,后来一天晚上,我上前半夜,晚上不想睡那,我就一个人回来了,回来的路上很害怕,那教堂又在半山腰,远远看过去很多树档着一个教堂,教堂上面还有一个十字架,只是都歪斜了,很破旧的样子,我一路从教堂一楼上到三楼我的宿舍也没觉得害怕,不知道是不是穿着军装,正气比较重,然后我刚拿要是开宿舍门,就听见哇的一声惨叫,吓死我了,回过神来,好想是水房发出来的声音,我马上跑过去,这时候我们宿舍也有几个人出来了,我们一起去到水房,看见一个地方卫校的女孩在水房地上哭,我问她怎么了,半天她才说,她起来去厕所,出来洗手的时候照了一下镜子,突然看见镜子里有一个满脸血的外国人,然后她就叫起来了。   我们大家什么都没说,安慰了一通,都心照不宣的回宿舍了,这件事我们也和实习的领导说了,也没反映,过了一个多月,又是一起相同的事件发生,继续反映,过了一个多月,我们搬家了,那个教堂被封了,理由是:危楼。   直到我2007年离开那个医院,教堂都还被封着,然后有一次和原来的领导聊天,领导说:那个教堂要拆,可是考虑到也许有文物价值,前段时间清理了一下地下室也没什么发现,我还问怎么还有地下室?我们怎么不知道?领导说:这个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老一辈都知道,那个地下室是原来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法国人盖了教堂然后地下室是水牢,他们关法国间谍的地方,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哪。   这一说我想起来原来我同学那个梦……再说一个吧,我记得那是我大一的下学期,开了解剖课,然后开始的时候全都是理论,什么细胞啊肌肉啊神经啊之类的,那时候我们学校扩招,阶梯教室不够用,就我们一个队(军校一般一个系叫一个队)在实验楼顶上一个房间临时改的教室里上课,那地方现在想象就和希望小学似的。   说解剖课吧,我们第一次上操作的时候去了解剖实验室整个一楼都是解剖组的,有标本室切片室很多室,反正就一个整体室里面是放的整个的尸体,那天我们去到之后进去我差点哭了,不是吓的,是福尔马林的味道,那叫个呛人啊,我们大家都站那站一拍6个人一组围着个空床,终于等到我们解剖老师那个超级大帅哥的到来了,他一进来什么都没说,直接叫我帮他个忙,我和他走到一个大池子边上,上面盖个铁皮板他让我站池子边上,然后他拉开板妈呀,一池子都是浸泡的尸体。   他拿了个钩子在一个尸体后脑那个地方露出来的小铁环上一钩就把尸体的头拉出了水面,然后让我拉着钩子,他去池子里把尸体的脚抬起来,把这个东西放到床上,小女子生平哪见过这个阵势,那尸体怒目圆等瞪的看着我,他刚一抬起来,我好象看见那尸体眼睛向上翻了一下看着我,然后嘴角咧了一下好想微笑又不是微笑,那诡异的样子吓的我当时就哇的一声惨叫扑通一下把他又扔回了那个满是防腐剂的池子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鸟……说一个非典的时候的事吧,那时候我们医院的结核科因为和普通病房离的很远,在山上,我们医院就被北京做为非典定点医院,我老人家很有幸的参加到了非典病房的工作,说实在的,心里怕啊```那时候根本就不了解这个病,而且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死了人,我们也有医务人员感染的,整天在那里封闭着,有时候同学来看我们,我们只是站阳台上拿个白毛巾向下挥手喊话。   结核科的病房已经很有历史了,据说是70年代的产物,老旧而且黑暗,加上对突如其来的疾病的恐惧,我整天走在那个昏暗的走廊里都害怕。   有一天下午,天很阴,我在的非2病房那时候就4个病人,两个小孩都是6岁,两个老人,那两个老人是老两口,开始是老太太感染了,传染了老头,老头的情况比老太太严重,要必须带呼吸机才可以,那个下午老头情况好转了很多,经过研究我们撤了老头的呼吸机,他们两个住进了一个病房里,老太太时不是和老头聊天。大概到晚上的时候也就8点多的样子,我去病房巡视,(那时候我还是实习借调哪)然后听见了一段他们之间很诡异的对话:老太太说:老伴,都这么多天了,我们该走了,再不走我怕那两个孩子替我们抵命啊。老头:哎,行,听你的。(老头刚拔呼吸机说话还有些沙哑)老太太:咱们俩也没什么牵挂,也没个子女,你说咱们走了谁给收尸啊?老头:不知道。老太太:9点吧,别晚了,晚了黑了路不好走。   我身上的鸡皮已经起了好几层了,都是隔离病房,他们怎么知道隔壁住了两个孩子?9点?走去哪里?我疯狂的跑到办公室和我老师说了,我老师竟然说:你是神经紧张了吧,早知道就不调你们来帮忙了,害怕早说啊,还有一个星期就轮换了,你可以申请出去的。我崩溃啊,我知道我怎么解释都没用了,告诉护士说你们看好那两个老人,结果她不知道相信我的话没有,晚上10点30分她发晚上的口服药的时候发现两个老人拉着手去了……连抢救的过程都省略了,因为尸体已经出现了僵硬了。   那个护士第3天发起了高烧,住进了我们这里,后来大量激素使用之后算是保了命。接着讲一个做梦的故事,那是我在我最终分到的科室的故事,我上班的时候是在心胸外科,经常接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病人,最小的才1岁半不到。   有天晚上,我在宿舍睡觉,突然做梦,梦到一个小女孩跑到我房间,站在床边,扎了两个小辫子,换着下红鞋什么衣服我不记得了,很可爱的小丫头,站在床边和我说:姐姐你和我玩吧,我叫芯芯,我好想玩一会。我在梦里坐在床上问她:你想玩什么呀?她说:我也不知道,你和我玩吧。然后我在梦里告诉她:等一下好吗,姐姐想睡觉。   突然那个小女孩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我好疼啊,我好疼啊。我正在疑惑,那个女孩子一下拉开衣服爬到我床上,我看到她胸口从锁骨到胃上很大一个口子,清晰的可以看见扩胸器撑在那里,心脏还在跳。   我哇的一声把自己都给喊醒了,起来满头是冷汗,什么鬼梦啊吓死我了,这件事都过去有几个月的时候了,我和我科里的一个老护士讲起来,她看了我半天,问我真的假的,我说那能假吗,做梦的时候梦到的,她什么都没有说。过了一个月我夜班没什么事的时候就在那里统计死亡病人,(电脑系统里)我看到1997年6月的时候简直崩溃了,上面写着:X芯(保护患者吧)5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死亡。   我又去问了那个老护士,她说:你说的都是真的,这个孩子可能不想死,你来之前也发生了很多很诡异的事情,她走的时候是我给他扎了两个小辫子,她妈妈新买的小红皮鞋……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我爱看视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更好的,如果玻璃是不是现状,势必创造一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p&相信很多朋友的阅读水平还停留在中小学,习惯性地逐字句去读任何一本书,并且手里拿上一支笔,把作者写得比较精彩的话划下来,一本书划完,阅读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事实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是非常低效地,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偏向于关注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构架,这会导致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局部的信息来断言全书的内容,而没有办法把捉作者最精彩的部分,即作者是如何为我们构建起他的理论框架的。这可能也是很多人没有办法依托海量的著作去书写一篇论文,而只能依靠知网找几篇相关论文东拼西凑的原因。这里对于哲学、理论类的著作、论文来说尤甚。&/p&&p&&br&&/p&&p&事实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我们用来阅读《论语》一类的短小语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其本身推演的过程基本不涉及,更多的是用一种自明的方式去言说某些道理,在这一类的书籍中,我们用此类方式阅读,很容易获得相应的美感和启发。但是一旦涉及到整本著作都在围绕着某些结论来论说的时候,我们再这样去阅读,那这本著作估计只能是用来催眠的了。&/p&&p&&br&&/p&&p&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大脑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没有自发地去为该书构建框架、为书中的论述搭建联系,虽然书都会有自己的目录和章节,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更多地是作者的思路,而读者本身,是被不知不觉地牵着走的,是被动的,就好像学生上课一样,所以一旦读到某些不那么感兴趣的章节,但担心错过什么不好跳过同时又难以读进的时候,瞌睡虫就来敲门了。&/p&&p&&br&&/p&&p&&b&题者问“如何高效地读完一本书”&/b&&/p&&p&&b&我在这里讲“高效”理解为:快速并且能够达到阅读目的&/b&&/p&&p&&br&&/p&&p&不同的读书目的,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在这里忍不住再想说一句,关于阅读功利化的问题。可能很多朋友会对功利化这个词有所抵触,尤其是与阅读产生捆绑的时候,但事实上,在阅读上注重功利化,更能达到满足我们增长见识,获得理解力,产生洞见的目的。除了我们读的闲书、散文纯粹是为了获得某种精神的愉悦和美感而进行的,其他经济、管理、心理学、哲学书目,在阅读过程中强调功利性,反而能够让我们读得更好。&/p&&p&&br&&/p&&p&不乱扯了。谈方法论。&/p&&p&围绕不同的读书目的,我们的阅读工作应该如何展开:&/p&&p&&br&&/p&&p&&b&一、增长见识,满足装逼欲&/b&&/p&&p&这就是属于那种喜欢把自己捯饬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见面喝酒啥都能侃侃的那种。这类的阅读书目,多见于历史、地理、某些常识、新闻类的读物。要满足此类目的,就是放开了读,啥有意思就读啥,跟去旅游吃美食一样,看着一样诱人吃一样。这种主要是达到看的广、记得住、说得出的目的就行。这块没什么特别要说的,此类书目一般趣味性比较强,就是历史这块,为了更好地识记,可以先建立起朝代、时代、国别框架,再把每个相应的人物、历史事件置于框架之中,这样提取起来就会容易些。&/p&&p&&br&&/p&&p&&b&二、要对某本书形成一定深度的理解,产生洞见&/b&&/p&&p&这里主要针对理论类书籍(哲学、经管、社会学等)。在阅读此类书籍的过程当中,尤其要注重阅读规则、方法的应用。&/p&&p&&b&① 概览:&/b&拿到一本书,可以先对其前言、序言、后记、介绍、目录等进行阅读。前言、序言等可以一定程度上告诉你这本书大概是讲什么的,而目录是倾向于告诉你,我将如何对我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述,也可以说,作者的每一章节包含怎样的内容。这可以让读者对书将要展开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相当于初见时的新朋友,对基本面貌有所掌握。这个过程讲道理花费不到10min。这里还可以翻开里边的章节,粗略的读个大概,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著作内容再多一步了解&/p&&p&&br&&/p&&p&&b&② 正式阅读:&/b&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要注意应用一个原则:不断地提问自己。&/p&&p&这部分讲了什么?&/p&&p&作者是怎么样讲的?&/p&&p&这部分跟作者要论说的东西有什么联系?&/p&&p&或者说前后文是怎样的关系?&/p&&p&作者这样的论述方式和过程有没有什么问题?&/p&&p&有没有更好的方法?&/p&&p&我怎么看待作者提出的观点?&/p&&p&这个观点跟我、跟现实有哪些联系,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由此解释?&/p&&p&我应该如何利用这个观点?&/p&&p&&br&&/p&&p&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入这些问题,这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读者们根据实际作出自己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做法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且知道他是怎么搭建起来他的理论大厦的,在此之后,我们可以达到的目的是把一本书读薄了,它在我们的面前就剩下一个骨架,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星的知识片段。并且在此过程中,我们是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有一些我们知道作者作为例子等的一类不影响我们理解的内容、或者说不是那么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迅速过滤,知道其存在的意义之后,便可继续下面的阅读,达到一个更有效的阅读目的。&/p&&p&&br&&/p&&p&&b&三、要对某一个领域形成一定的认知&/b&&/p&&p&这一块的阅读方式,是必须要有第二点所提到的方法参与的,因为要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必定是要从该领域的入门、代表、权威著作开始。只是这里更强调的是,如何使得阅读的相类的书目进行关联,能够在脑中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p&&p&&br&&/p&&p&&b&在这里第一件事情,必定是要在某一个主题下,选取相应的代表著作&/b&,可以从最简单有趣的著作开始。在这一步要做的清楚该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对象以及研究方式。其次是要对核心的重要的概念有个基础性的认识。&/p&&p&&br&&/p&&p&&b&第二步,就是要综合几本权威著作进行阅读。&/b&主要注意的是要比对不同著作者的侧重点、对相同问题的解释异同,自我提问的步骤在这里更是不能缺少,不可偷一分的懒,不然读过后,反反复复还是只知道那几个概念,无法形成自我的认知,更没法对人言说。&/p&&p&&br&&/p&&p&&b&第三步,&/b&主要看个人要求,不是专业领域和很感兴趣的情况下,很多人到第二步就差不多可以终止了,这里如果要继续深挖的话,当然只能深广的阅读了。但是阅读要了一定程度,单纯的阅读已经不能呈现一个效用递增的趋势了,这时候特别的是要&b&强调个人对知识的重塑能力&/b&。这里主要是指对领域知识的个人解读。&/p&&p&&br&&/p&&p&不准再光收藏不点赞了!收藏量是点赞量的好几倍!一点都不厚道不可爱!!哼哼哼!!!→_→&/p&
相信很多朋友的阅读水平还停留在中小学,习惯性地逐字句去读任何一本书,并且手里拿上一支笔,把作者写得比较精彩的话划下来,一本书划完,阅读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事实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是非常低效地,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偏向于关注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
&p&2006 年,一个美国女孩一番纠结后,放弃了在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的本科教育机会。带着自己的作品,满怀憧憬的她走遍美国寻找音乐伯乐,却被一家又一家音乐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拒绝。&/p&&br&&p&低谷期的她,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另外一位同样处于低谷期的音乐人,Troy Carter 。当时的 Troy 刚把早年赚到的 200 万美元挥霍殆尽。此外,他还陷入了更大的窘境:激增的个人债务和濒临破产的公司。&/p&&br&&p&危难中,两个走投无路的音乐人一拍即合,发誓要绝地反击。&/p&&br&&p&凭借自己在音乐圈多年的人脉积淀,Troy 各种刷脸,带着这位女孩去各大厂牌见音乐制作人。这些制作人对这位女孩的音乐前景并没有信心,所以不愿捧她,只愿给她一些作曲岗位。&/p&&br&&p&发现此路不通,Troy 决定带着这个女孩的一首王牌作品,直接去找一个知名音乐广播电台的负责人。可是,对方听完这首歌后,冷冷地拒绝了 Troy 的推销。&/p&&br&&p&“这首歌简直就是灾难,不会火的。我们不想浪费时间。” 负责人如是说。&/p&&br&&p&剩下的就是历史了—那位负责人大错特错。这首叫 Just Dance 的歌和她的创作者 Lady Gaga,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女孩,席卷全球,攻下数十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榜首。&/p&&br&&p&作为 Lady Gaga 的经纪人,&b&Troy 是如何在传统音乐厂牌和媒体的连环拒绝中,逆流而上,将 Lady Gaga 推向全球的呢?&/b&主要方法如下:&/p&&br&&p&1. 他们先找到一群小众音乐的爱好者,低价甚至免费提供现场表演,并持续且认真与这个群体互动,做好天使听众的社群运营。这个方法的逻辑内核,与凯文·凯利常说的 &b&1000 个忠实粉丝理论&/b&有异曲同工之妙。&/p&&br&&p&2. 根据天使听众的反馈,Gaga 和 Troy 不断地、及时地完善 Gaga 的音乐表现。&b&咦,这不就是马化腾的产品逻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吗』?&/b&&/p&&br&&p&3. Troy 和他的团队会做好分工,帮助 Gaga 集中且有针对地训练她的各个弱项。这个方法,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由安德斯·艾利克森教授提出的&b&刻意训练法 (deliberate practice)&/b& 。&/p&&br&&p&4. 避开竞争激烈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战场,另辟蹊径,在社交媒体,如 facebook, youtube 和 twitter 上推广 Lady Gaga 的音乐品牌,让 Gaga 成为新媒体上的音乐偶像。这方法,听着是不是有一点点像&b&躲开红海找蓝海&/b&的推广思路?&/p&&br&&p&&b&关于这些方法更具体的细节,都在一个播客系列的最新一集里。&/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3ad96b5ae91d2fd40c1a5c1df8a90fa_b.jpg& data-rawwidth=&1012& data-rawheight=&5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23ad96b5ae91d2fd40c1a5c1df8a90fa_r.jpg&&&/figure&&br&&p&这个播客系列叫 &i&How I Built This&/i& ,是 NPR 去年 9 月推出的一个新系列,大家在各大播客聚合平台,比如 iTunes 里的 Podcast,都可以免费下载到。&/p&&br&&p&&b&为什么这个播客系列值得强推?&/b&&/p&&br&&p&1. 由 NPR TED Radio Hour 的主播 Guy Raz 主持,他的声音真诚、饱满、抑扬顿挫。&/p&&p&2. 单集时长在 35~60 分钟间,确保能深入挖掘至少一个话题。&/p&&p&3. 嘉宾一般都是人生跌宕起伏的成功创业者,自身素质过硬。&/p&&p&4. 在主播的带领下,嘉宾会通过故事回顾自己人生的大起大落,会让听众有强烈代入感。&/p&&p&5. 嘉宾来自各行各业,这让听众有机会接触到不同行业的成功经验。&/p&&br&&p&这个高质量的播客一般在每周一时更新,我每周一都会追着听。除了开始说的那集 Lady Gaga 经纪人的跌宕人生,&b&我还特别推荐以下几集(至少听过 2+ 遍):&/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c0ac0523152a_b.jpg& data-rawwidth=&1014&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c0ac0523152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2f38b428ebcd9e5121c3aaf_b.jpg&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2f38b428ebcd9e5121c3aa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b4cc2b01763bda5b8535e_b.jpg& data-rawwidth=&994&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b4cc2b01763bda5b8535e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99b8b2e7ccb_b.jpg& data-rawwidth=&1006&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99b8b2e7cc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8c381a4f729d4c3eb2bea_b.jp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8c381a4f729d4c3eb2be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3edaee74e8cd5fa14f8772_b.jp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3edaee74e8cd5fa14f877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3faaf183f8afceec9b823d54ed80b9c5_b.jpg& data-rawwidth=&994&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3faaf183f8afceec9b823d54ed80b9c5_r.jpg&&&/figure&&br&&p&&b&除了推荐分集,我还想谈谈,听此播客系列时,我们应该关注的点。&/b&&/p&&br&&p&1. 分享嘉宾在创业和做项目中,遇到过哪些困难?&/p&&p&2. 面对困难时,他们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变化的?&/p&&p&3. 他们采取了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些困难?他们是怎样想到这些方法的?他们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方法?&/p&&p&4.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和情绪波动?当时是否有妥善应对?&/p&&p&5. 如果没有,我们能从这些嘉宾的案例中学到什么?&/p&&br&&p&带着这些关注点去听此播客,我们能提升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自我效能。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成为播客内容的“&b&主动消费者和加工者&/b&”,不再会轻易被内容牵着鼻子走。&/p&&br&&p&然而,有了这么一连串关注点,听播客似乎不再是消遣,而是学习了。&/p&&br&&p&对,也不对。&/p&&br&&p&&b&播客是什么,取决于我们希望它是什么。&/b&如果我们带着消遣的目的去听播客,那得到往往会是愉快的消磨。相反,如果我们带着学习的目的去听播客,那得到的往往会是个人成长。不过,消遣也好,成长也罢,都只是个人选择,没有对错。&/p&&br&&p&噢,对了,文章开头中提到的 Troy Carter 和 Lady Gaga ,最终在 2013 年分道扬镳。两人是否为和平分手,外人很难知道完整的故事,但他们携手打造出了 Lady Gaga 这个流行文化符号,其成就,世界自会铭记。&/p&
2006 年,一个美国女孩一番纠结后,放弃了在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的本科教育机会。带着自己的作品,满怀憧憬的她走遍美国寻找音乐伯乐,却被一家又一家音乐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拒绝。 低谷期的她,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另外一位同样处于低谷期的音乐人,Troy Car…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2ff4e8a8f3be259b1b2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8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2ff4e8a8f3be259b1b2_r.jpg&&&/figure&&p&高质量学习网站,国内大家都用网易课堂、Mooc...那么国外业内人用啥呢?&/p&&p&Chiefmore一开始也感到很好奇,于是花了几天时间做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发现了歪果仁常用的几个学习网站,质量确实是真不错,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用!&/p&&p&&strong&ps&/strong&&strong&:&/strong&因为是国外常用的网站,所以是全英文界面,有的网站还没有匹配相应的中文字幕,希望你的英语水平不要辜负你的一颗爱学习的心,哈哈。&/p&&br&&p&▌企业服务汇(&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efmor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企业服务汇&/a&):一家企业服务领域的垂直媒体网站,专门为你推荐和评测好玩、有趣、有用的好产品。&/p&&br&&br&&h2&&strong&▌Youtobe教育&/strong&&/h2&&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ed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ed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f8436738bafaf756ad65df2_b.jpg& data-rawwidth=&1106&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f8436738bafaf756ad65df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d658e26e06efa88c94b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d658e26e06efa88c94b_r.jpg&&&/figure&&p&Youtube教育是youtube下属的一个教育频道,因为youtube在全球的知名度非常高,所以如果你用过youtube的话,这个频道你不会不知道。&/p&&p&用户可以免费观看和分享视频,其视频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商业、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生命、人文、艺术、法律等领域。&/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c46cd618ea_b.jpg& data-rawwidth=&1351& data-rawheight=&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c46cd618ea_r.jpg&&&/figure&&br&&p&观看视频时,可手动自行调节语速和视频清晰度,都是免费的,而且还支持系统自动匹配对应的中文字幕,比较方便。&/p&&p&但是因为是自动匹配,所以有时候翻译的中文可能不是很地道,特别是在看专业课程的时候更是不知所云,所以看英文的吧!&/p&&p&另外,这些youtube教育频道内的视频时间可能都有点早,有很多还是1年前,但是质量还可以。&/p&&br&&br&&h2&&strong&▌TED&/strong&&/h2&&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ted.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a&&/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f5dd2e25ab89f285a18a0_b.jpg& data-rawwidth=&1348&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f5dd2e25ab89f285a18a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69f1d2fadc10a735c1f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69f1d2fadc10a735c1f_r.jpg&&&/figure&&p&Chiefmore相信很多的朋友都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过TED视频的中文版,有很多的短视频短小精悍,特别棒。&/p&&p&这也是可以找到原因的:每年3月,TED会在北美召集众多的在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其举办的TED大会上分享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问题。&/p&&p&但凡有机会来到TED大会现场作演讲的人,均有非同寻常的经历:&strong&他们要么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要么是某一新兴领域的开创人,要么是做出了某些足以给社会带来改观的创举。&/strong&TED将其演讲和言论制作成视频放在网上分享,TED也因此扬名于世。&/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7aa068c188dde2dcd651e5a77c797e0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7aa068c188dde2dcd651e5a77c797e0_r.jpg&&&/figure&&p&TED网站现存有2400+演讲视频,内容涵盖科技、娱乐、设计、商业、科学等领域。&/p&&p&观看视频时,用户也可以自行调节语速,支持下载视频。但是并不支持适配中文,视频清晰度也不是很高。&/p&&br&&br&&h2&&strong&▌Big Think&/strong&&/h2&&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igthink.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ig Think&/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fcfd431c5bf9a1ec6f08a75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fcfd431c5bf9a1ec6f08a7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4c483b0c1dbfabadfdcf6d1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6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4c483b0c1dbfabadfdcf6d1_r.jpg&&&/figure&&p&Big Think是由一群美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创建的一个互联网论坛网站,这也是一个力图将Facebook和youtube结合起来的视频分享网站。&/p&&p&Big Think会邀请当代一些非常著名的哲学大家以及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一起来分享具备一定思想深度的议题,内容涵盖艺术、商业、政治、科学、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特别高大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44cde3d7e6feb336d25c0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44cde3d7e6feb336d25c0_r.jpg&&&/figure&&p&在播放视频时,Big Think不支持中文适配,不支持调节语速,不支持调节视频清晰度balabalabala…只支持英文听的不太溜的你在视频下方查看视频的全英文文稿,所以要想看懂内容,至少英文阅读不要太差。&/p&&br&&br&&h2&&strong&▌&/strong&&strong&Saylor&/strong&&/h2&&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saylor.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aylor Academy&/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d677c55d8ef565d3c37bd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7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d677c55d8ef565d3c37bd_r.jpg&&&/figure&&p&Saylor,即在线免费塞勒教育公开课,成立于2008年,是由美国华盛顿的一家非盈利机构塞勒基金会创办的的免费教育平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850c81c50b704b950df5f3f_b.jpg& data-rawwidth=&1348&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850c81c50b704b950df5f3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bbcef8f559f1b3522bc4edc30b90852_b.jpg& data-rawwidth=&1348& data-rawheight=&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bbcef8f559f1b3522bc4edc30b90852_r.jpg&&&/figure&&p&该网站的课程内容涵盖商业、历史、经济、生物、政治等18个领域,而且在每一个领域之下有对应的子领域课程。&/p&&p&网站没有采用视频的方式而是采用类似于课程课件的方式,每一课程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用户自主学习,并且在课程最后还有一些课后作业,完成这些需要你具备很棒的英文阅读能力。&/p&&p&尽管内容涵盖领域广泛,但是相比其他的一些学习网站,该网站在单一领域下的课程数量并不是很多。&/p&&br&&br&&h2&&strong&▌&/strong&&strong&edX&/strong&&/h2&&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edx.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dX&/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a600e63a08c2af102ad50f_b.jpg& data-rawwidth=&1348&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a600e63a08c2af102ad50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fce4ddea83_b.jpg& data-rawwidth=&1350&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fce4ddea83_r.jpg&&&/figure&&p&edX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于2012年4月联手创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它免费给大众提供大学教育水平的在线课堂。&/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dfda966fb0ff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dfda966fb0ff_r.jpg&&&/figure&&p&该网站现存有涵盖300多个话题、超过1425门的课程,很多课程都比较新,实用性也较强,例如上面的一门课程《自由现金流模型》,通过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确定是否对其进行收购。&/p&&br&&br&&h2&&strong&▌&/strong&&strong&可汗学院&/strong&&/h2&&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zh-hans.khanacademy.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han Academy&/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eab4d9b6b0cccd128bc34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eab4d9b6b0cccd128bc3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8b99f0eca6e88ef5d4e9c_b.jpg& data-rawwidth=&1350&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8b99f0eca6e88ef5d4e9c_r.jpg&&&/figure&&p&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教授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知识。&/p&&p&播放视频时支持调节语速、视频清晰度、手动添加字幕等,但是基本上视频画质都不怎么精良,也看不到主讲人,只是很单纯的传播有用的知识带领用户学会思考,这样的网站你会喜欢吗?&/p&&br&&br&&h2&&strong&▌&/strong&&strong&Coursera&/strong&&/h2&&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oursera.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ursera | Online Courses From Top Universities. Join for Free&/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b95cfb0c97ba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b95cfb0c97b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cae5b60c26afc9ad6cc13_b.jpg& data-rawwidth=&1351&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cae5b60c26afc9ad6cc13_r.jpg&&&/figure&&p&Coursera是免费的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p&&p&目前合作院校包括了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杜克大学等数十所名校,课程内容涵盖面非常广,质量很高,现在的注册用户数也超过了150万。&/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f16ccfe87017e85aaeb759b4cb51759_b.jpg&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f16ccfe87017e85aaeb759b4cb51759_r.jpg&&&/figure&&p&Coursera的专项课程是收费的,但新用户注册会获得7天的免费使用权限,之后按月或按年收费。&/p&&p&你需要按照课程安排及时的完成学习计划,在学完并通过之后,Coursera会给你颁发证书。&/p&&p&总的来说,Coursera的课程质量比较高,但还是要学好英文先。&/p&&br&&br&&p&好啦,以上就是chiefmore给你分享的7个国外业内人常用的高质量的学习充电网站。&/p&&p&&b&不论怎样,要学习国外的新知识,能听懂、看懂、理解其中的含义才是关键,所以先努力学好英文吧,哈哈。&/b&&/p&&p&如果你喜欢这几个学习网站的话,chiefmore相信你还想看:&/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简直美哭:分享7个国外设计类网站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找好看的图标?试试这8个高端的国外网站,绝对惊艳!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找高端配图?试试这10个国外网站,不用翻墙还全免费! - 知乎专栏&/a&&/p&&br&&p&▌企业服务汇(&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efmor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企业服务汇&/a&):一家企业服务领域的垂直媒体网站,专门为你推荐和评测好玩、有趣、有用的好产品。&/p&
高质量学习网站,国内大家都用网易课堂、Mooc...那么国外业内人用啥呢?Chiefmore一开始也感到很好奇,于是花了几天时间做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发现了歪果仁常用的几个学习网站,质量确实是真不错,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用!ps:因为是国外常用的网站…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d9f3b770dbb87bf97d05c_b.jpg& data-rawwidth=&1138&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d9f3b770dbb87bf97d05c_r.jpg&&&/figure&&p&写这篇文章,一则是因为来到知乎这些年,收到了太多的求助私信和评论,希望我&b&可以用一句话告诉他们&/b&如何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写好小说、如何欣赏古诗词、如何建立基本的文学审美思维;二则是因为我给一些朋友推荐的书,他们看了之后觉得并没有什么收获,很疑惑我是怎么看的;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前两天看见了流浪的蛤蟆发表的&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如何成为年入百万的网络作者? - 知乎专栏&/a&(没有艾特作者,因为怕打扰他)。&/p&&br&&br&&p&&b&一、先观大略,再求细节。&/b&&/p&&p&蛤蟆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研究优秀网文的方法,叫做“逆推大纲”。也就是在读一个故事的时候,通过这个故事的情节去反推作者的剧情大纲。推得多了,自然也就对网文的套路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更加地得心应手。&/p&&p&其实这种方法对于聪明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从小就养成的学习习惯。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有一本特别火的书叫做《哈佛女孩刘亦婷》,是由刘亦婷的母亲写的。里面提到一种学习方法,叫做先抓整体,再学细节。我忘了她举的是什么例子,所以这里只有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答。&/p&&br&&br&&p&拿政治这一科来说,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主要是学习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一些粗浅入门知识。每一个分类有两本书。我不会像有些同学那样等着老师划重点然后只背红笔标出来的部分,&b&而是先把每本书的目录背下来,写在纸上,去思考为什么要按照这个目录来编排,这跟我们的认知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等到把这一步相通了,再翻开第一章,同样的先把章节目录和小标题背下来,并且思考为什么编者要采用这样的顺序,他的重点应该在哪一部分。之后再看每一个小节下面的几个大点,以及大点之下的各个小点。每下到一个层次,都要再次思考这样布局的原因。最后才看那些举例和具体阐述。&/b&&/p&&p&这样做的好处是,慢慢地你仿佛也成了编者的一员,这部书就是你的作品。经久不忘。&/p&&br&&p&我高三一年都没有背过政治,因为高二的时候已经把这项工作完成了。虽然是理解记忆,可是到了后来,哪一句话出现在哪一页的大致什么位置配的什么插图下面是什么注释都记得非常清楚。而我的学习成绩也从刚开始的惨不忍睹到后来居然常常战胜几个记忆力超强的变态学霸拿到单科年级最高分。&/p&&p&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厚重的大部头尤其适用。&br&&/p&&br&&br&&p&&b&二、接下来我们来点儿升级版&/b&&/p&&p&本文开头就说过,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如果你学习的内容变成了你的教学目标,你就会想方设法让这个知识以一种更透彻、更清晰同时也更丰富的方式被输出。&/p&&p&高中的时候我学习目录也好,大纲也好,都是需要草稿纸的。工作以后我就不用了,全凭脑子记。因为讲课的时候你也不可能拿着教案对着学生念,那样会非常滑稽。&/p&&p&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个章节的知识之后,凭着记忆和理解把这个章节的大致内容和重点复述出来,同时结合自己身边的时事进行阐述而不是局限于书中的例子。&/p&&p&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做老师,估计也找不到一个人来听我们瞎扯淡,但我们可以写。&/p&&p&这就是所谓的读书笔记。&/p&&br&&br&&p&比如我在阅读《娱乐至死》的时候,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在扣扣空间里写一篇相应的读书笔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5ab9e17a1be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5ab9e17a1bea_r.jpg&&&/figure&&br&&p&&b&在写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回想,这个章节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现实生活中有那些事件佐证了这个章节中的内容:&/b&&/p&&blockquote&&p&大多数人认为媒体仅仅是一种信息中介,是传递信息的方式;却很少想到媒体本身也是信息的一种。报纸时代、收音机时代和电视时代,美国总统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在报纸时代,他们可以选出体重270磅的总统来;而到了电视时代,哪怕是发型稍微乱了点都可能会导致竞选失利。至于互联网时代,决定你胜负的就不仅仅是你竞选的那一刻,却有可能是此前这几十年里生命中的每一件当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了。&/p&&p&
所以韩庚会因为大学时期偷同学电脑这件事情在很多年后被网民声讨;罗尔的三套房成了捐款者义愤填膺的焦点;某官员身穿价值一万的羽绒服于是陷于争议之中。&/p&&p&
然而,人们对这些事情的关注,其实并不是因为在意这些真相。事实上,每一次社会热点总是湮没在情绪之中。如果热点过了,就算真相出来,也不会再有人关注了。例如,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好奇王宝强和马蓉的婚姻结局?&/p&&p&
姜文说,让子弹飞一会儿。&/p&&/blockquote&&br&&br&&p&同时你会发现,复述转达的过程,&b&你可能无意之中于作者进行了一场真正的谈话,它帮助你发现了一些之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事情。&/b&比如说写着写着我就突发奇想,写了下面这段文字:&/p&&blockquote&&p&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在原始社会,人们沟通和斗争的方式可能会更加的简单和单一。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认识也还很难上升到某种高度。因为那时候的媒体很简单,无非是狼烟、木头和图画。这些东西不足以传达出丰富的思辨性内容,而只能对客观世界进行一个简单的再塑造。也因为如此,在宋襄公之前,两军交战无非是双方亮明车马互相冲锋,基本上兵多者胜。因为那时候的媒体工具是竹简布帛和青铜器皿,这些昂贵的材料暂时还很难用来大规模地传播军事诡计。而同样,到了宋襄公时期,由于奴隶社会已经在向封建社会转型,社会总财富增加之后,虽然媒体材料还是原来那些,但是生产成本有所下降,所以文化相比也更为灿烂发达一些,我们可以看到三教九流的行业和生存智慧都开始有所记载并且广为传诵,而军事战争也开始讲究“出奇制胜”。&/p&&/blockquote&&br&&p&因为并非历史专业,所以并不知道这种突发奇想到底有没有历史知识上的硬伤。但至少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收获的愉悦。同时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就有了去接触相应历史的动力。&/p&&p&这样的阅读会把速度减慢,但是会让深度增加,幸福指数也增加。&/p&&br&&br&&p&&b&三、读书笔记写在一个小圈子可以看得到的地方&/b&&/p&&p&读书笔记让别人看到,这样会让你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但是最好不要大范围,首先你的笔记里可能会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或者理念性争端,大范围传播(比如知乎)会使得你的文章不断地被人评论和争执,到最后本末倒置,说不定还惹一肚子闲气。&/p&&p&而在小范围里,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回来看一看,如果有兴趣,他们也会给予反馈。&b&既然你是师者心态,当然就或多或少要考虑受众的感受。&/b&&/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0f9a7c3bd6e74ce172ce_b.pn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1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0f9a7c3bd6e74ce172ce_r.jpg&&&/figure&当然,&b&不要本末倒置,不要为了争论忘记了读书&/b&。&/p&&br&&br&&p&&b&四、把这种习惯用到更多知识的学习上。&/b&&/p&&p&我曾经跟一些朋友推荐过王晓春的《今天怎样做教师》系列,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系列,还有其他的一些书籍。后来很多朋友反馈说,觉得这些书并不怎么样,里面的理念他们不太赞同,觉得老师水平也一般。&/p&&p&其实专业上的百家争鸣是必然会出现的,这世上很难找到一本让你百分百赞同的书,即使那本书是你自己写的。可是作为一个老师,去看其他老师写的书应该抱有的不是批判心态,而是学习心态。&/p&&p&&b&他们在这些书里写到了什么教学案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如果换作是你会怎么办,你们的教学理念和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有哪些差异?&/b&是什么让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理念用一本又一本的书头头是道地写出来,而你却只能在知乎评论区发表只言片语而且还没人看(最后这句话会不会导致我被人揍……)&/p&&br&&br&&p&&b&五、把这种习惯用到更多场景的进修上&/b&&/p&&p&作为教师来说,当然就是各种继续教育和公开课。听课笔记不要只是低头瞎记,想一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导入,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学生的反应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整堂课的思路是怎样的,体现出了该教师什么样的教学习惯和认知习惯……&/p&&p&刚参加工作时,我曾经不太好意思把自己的听课记录给同事看,因为上面记得密密麻麻,和别人的反差太强烈了。不管我们听课的对象水平多么平庸。&/p&&p&对了,现在听TED和名校公开课,我都有这样的习惯。&/p&&br&&br&&p&&b&六、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繁杂&/b&&/p&&p&每次写出评论性的答案,就会有人在评论里或者私信里问我相关的问题,比如说:“老师你好,我该怎么提高审美修养?”“老师你好,我要怎么养成好的思维习惯?”“我要怎么才能了解中国文学史?”&/p&&p&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类似《西方哲学十二讲》《古典诗词十五讲》之类的通识普及类书籍,名校的专业教科书也很棒,比如说《现代文学三十年》什么的。只要自己深入地看下去,只看一本就能建立大致的知识体系。剩下的不过是边边角角的完善和进一步的提高而已。&/p&&p&知乎上常常有人教大家怎么一年看一百本书两百本书一千本书之类的,其实我觉得这种看书方法用处不大,除非你只是想消磨时间顺便享受一下数字累加带来的喜悦。&b&真正认真看书,一个月一本,一年十二本,已经很了不起了。&/b&全年你都会觉得很充实。&/p&&p&希望我们大家的读书节奏,可以慢下来。&/p&
写这篇文章,一则是因为来到知乎这些年,收到了太多的求助私信和评论,希望我可以用一句话告诉他们如何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写好小说、如何欣赏古诗词、如何建立基本的文学审美思维;二则是因为我给一些朋友推荐的书,他们看了之后觉得并没有什么收获,很疑惑…
&p&&b&谢邀。此文虽长9000字整 ! 全手码,预计花费您10分钟左右才能阅读完,建议不跳读。值得收藏。这是知乎朋友的热情啊,一个小时之内,就看到了收藏是点赞的三倍!!!哈哈,为什么! ! !&/b& &/p&&br&&p&&b&①时间&/b&&/p&&p&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b&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b&
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合,听起来的确很不错。
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p&&br&&p&&b&②案例&/b& &/p&&br&&p&高效利用时间的&b&案例&/b&:&b&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otthyoung.com/blo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斯考特·杨(Scott Young)&/a&12个月之内,&b&自学&/b&完成了传说中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ecs.mit.edu/academics-admissions/undergraduate-programs/course-6-3-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a&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b&1.5&/b&个星期。&b&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b&
我曾经对他的学习方法做过超认真的整理:&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做才能不虚度大学的时光? - 白诗诗的回答&/a&&/p&&p&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warfalcon& class=&internal&&warfalcon&/a& 评价如是:&/p&&br&&blockquote&评价a:&b&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b&,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b&放松&/b&,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b&瓶颈&/b&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b&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b&
评价b: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b&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b&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blockquote&&br&&p&&b&③可实施性&/b&&/p&&br&&p&&b&“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 “(刻意练习)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结合我们20小时学一门教材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u&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而且一轮下来只要20小时,即便是用刻意练习的方式进行,也是可以接受的&/u&。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b&&/p&&p&&b&&u&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u&。&/b&&/p&&br&&br&&p&&b&④如果保证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时间?
学习仪式感:&/b&&/p&&p&&b&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b&&/p&&br&&p&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样的对待。
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准备:吃饱穿暖
精神准备:考前睡眠充足
知识储备:复习再复习
在高考之前,脑海里,我们已经把在考场上的表现重复了多遍。&/p&&p&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u&物质&/u&: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p&&br&&p&&u&精神&/u&: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u&时间&/u&: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b&提取半个小时&/b&到达学习现场,我会做以下工作:&/p&&p&&b&仪式第一步:启动
1.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2.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3.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b&
注:&b&眼保健操的第三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互换&/b&,多年的眼保健操经验告诉我,原本第四个八拍(轮刮眼眶)做完之后,眼睛睁开是会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ps.重新排版此文的时候我才发现,对于眼保健操我也是蛮有见解的嘛!!!哈哈哈&b&。)&/b&&/p&&br&&br&&p&&b&仪式第二步:预热&/b&&/p&&p&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就好像你考试之前翻书,多看几遍重难点考点只是为了考试更好的发挥,而不能把这个过程计入考试本身一样。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p&&br&&p&&b&仪式最后一步:静心&/b&&/p&&p&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p&&br&&br&&p&大学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比如,&b&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师透到题,或者被老师泡也能泡到题,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试题目就只需要锁定知识点夺取高分。这种做法我十分欣赏,&/b&但只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逃避了学习过程,没错,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通过正常的学习完成这个过程。不过,我的踏踏实实要是和很多人一样一章一节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为那样我会看不到最后,就止不住困倒在书上了。&/p&&br&&p&我个人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踏实过程的一次优化,让自己在持续反馈之中达成&u&纯20小时高效学习一门学科&/u&的目的。&/p&&br&&p&&b&第三步:正式高效率学习&/b&&/p&&br&&p&&b&步骤如下:&/b&&/p&&p&&b&第A步:&/b&&/p&&br&&p&&b&第一遍阅读
1.&u&看目录&/u&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u&圈出术语&/u&--------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u&划概念和术语解释&/u&--------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百度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u&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u&&/b&&/p&&br&&p&&b&⑤为什么不首先直接去阅读文字呢?&/b&&/p&&br&&p&对此,我还当真有些个人的强烈认知: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u&尤其是工科的书,&/u&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一本说明书的集合。洗衣机说明书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告诉购买者如何操作、如何保养、注意事项。&u&平时我们会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说明书,其实不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u&,而是我们市面上多少说明书简直垃圾,写的不够明确、简洁,导致阅读者操作困难。&/p&&br&&p&同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都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u&我是说,不好的说明书才需要额外的理解,好的说明书只需要我们按着步骤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有书写不明的说明书才考验读者额外的理解能力。&/u&&/p&&br&&br&&p&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我们什么时候讲理解能力?中文阅读理解,英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我爱你,你懂我心吗?”,那是中文,英文。感性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维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读哈姆雷特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u&讲机械机构的时候如果你说不理解,那多半是书本表达的问题&/u&,不是你理解力有问题。可以长高宽表达的东西,你说你理解它干嘛?难道某个机械结构脉脉含情的给你传达某种信号,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u&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u&中国大学教材烂,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学教材受欢迎的原因。
&u&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实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这篇文章你都嫌长,你绕个远道去看外文教材?&/u&网上的公开课也比中国教授讲的好呀,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u&更何况,多数人外文的书是看不懂的,那么,就踏踏实实的看你们学校的教材,照样可以学好,此时才显得我的这个&b&建议&/b&之有含量&/u&。&/p&&br&&p&&b&(在重新排版的时候,我请额外圈出一句话:&u&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u&——这句话太好了,且做我的名言2号。)&/b&
这个&b&建议&/b&是这样:&/p&&p&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b&例题、案例、图表&/b&。因为&u&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u&——&b&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b&。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所以,&u&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u&,&u&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u&,之后,&u&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u&。&/p&&br&&br&&p&这里还给你明确指明了什么叫了解、知道、掌握,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光看这几个词汇,你是不是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以把握好“理解”等词汇的&b&度&/b&?&/p&&br&&p&从刚刚前段的描述中,其实已经给你活生生明确了呀:&/p&&br&&p&1.“配合&u&最少量的文字&/u&看懂了&u&案例、图表&/u&,就达到了对知识的&b&了解&/b&”。&/p&&p&2.“接着我们再去看&u&例题&/u&就&b&知道&/b&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当然,这里的知道是对于“知识运用场景”的知道,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比如我说到隔壁小王出轨了,你说“哦,那个小王八啊,我&b&知道&/b&”------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许对于这种男女之事,你知道的还要更多,可能已经达到了掌握甚至熟练运用的程度。在这个男女例子的场景中,你表现的是一个好学生的角色——主动掌握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课标要求”的多得多。&/p&&p&3.“我们再&u&反复地做题目&/u&,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b&掌握”&/b&。&/p&&p&4.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u&解释问题&/u&、或者直接体现在&u&实际操作&/u&中,那就是&u&运用&/u&了。&/p&&br&&p&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尽量弱化教材文字阅读的原因。&/p&&br&&p&学习请以&u&一章为单位&/u&,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实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习惯能让人每天进步? - 白诗诗的回答&/a&中,我提到,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b&俯卧撑:&/b&&/p&&br&&blockquote&&b&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b&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b&劳逸结合&/b&,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blockquote&&p&放心:男孩子的话,这30个俯卧撑放心做好了。虽然方法是我提供的,但是我不向你要30个俯卧撑的版权!&/p&&br&&br&&p&&b&⑥这是我要提的另一个重点:能量分为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b&&/p&&br&&p&&u&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图书馆学习,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u&的,当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这个和我所说的能量没有屁毛的关系呀,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u&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u&。&/p&&br&&p&&b&能量补充&/b&:&/p&&br&&p&1.&b&身体能量&/b&。&u&精深练习的人最多达到1个小时1.5个小时,这是很累的,也就是说,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u&。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所以,巧克力就派上用场了。人和人千差万别,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与人吃的方式不一样。&u&身体的直接能量是&b&葡萄糖&/b&,它把葡萄糖当资金一样运用&/u&。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b&糖类&/b&(&u&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u&),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u&所以,巧克力是我个人选择&/u&。为了防止做广告,我绝不会告诉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p&&br&&p&2.&b&情绪能量&/b&。很多人不知道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吧?一对夫妻,两个在公司都拼命工作,但一回到家里就经常吵架,是他们脾气不好喽?另外有对夫妻,下班很早,夫妻两个经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哒,他们的脾气就好了?可是,这时候我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同一对夫妻,你又怎想?&/p&&br&&p&为什么这样?这是-------&u&因为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u&,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但是还不够,因为还有一个事实:&b&压制某一刻某一时的不满情绪,其实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b&。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喽?&/p&&br&&p&&u&是的,情绪能量需要补充&/u&。&/p&&br&&br&&p&平时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p&&br&&p&这时候,&b&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b&。&/p&&p&听音乐吧,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建议:&u&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羞涩的说,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级棒!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这是和丁元英学习的&/u&。(《遥远的救世主》的男主,电视剧是个人超级推荐的,个人认为是一部比原著好看的老电视剧。)&/p&&br&&p&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我看到某些办公室里面有健身器材,相当羡慕,不过作为学生,我只能四下下无人,那一段看来还得再引用一遍,反正是我自己的版权:&/p&&blockquote&&b&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b&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blockquote&&p&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p&&br&&br&&p&解决&b&厌倦感&/b&,我也有一个办法:&/p&&br&&p&那就是,&u&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u&。这边的需要&b&强调&/b&一下,&u&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中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u&!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u&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b&开头&/b&和&b&结尾部分&/b&,在此基础上,我还要重点提醒的是,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b&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b&而不是事件本身&/u&。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p&&br&&p&更多的例子我不想举例了,比如长篇写作者中有许多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达到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是,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p&&br&&p&&b&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请你在晚上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b&——&b&立刻中断你的学习&/b&,收拾书本滚回家找对象玩耍吧。这么做的原因在于:&/p&&br&&p&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u&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u&。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u&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u&,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u&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u&&b&&u&“累”&/u&!&/b&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u&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b&累&/b&”。“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这种”&b&累&/b&“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u&
而这正是多数人的做法:趁着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无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哇塞,今天他妈的好有成就感,我学了满满一天,好有收获!——看到没,这种人很快会懈怠下来,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电影去玩耍了,他说,那是劳逸结合,他说有学就要有玩……从我独特的角度来看,&u&此人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有一种“学习使人疲累”的累积印象,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不长久&/u&,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状态,但没有合理利用起来,居然还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u&再者,他所谓的“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u&,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个&u&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u&,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u&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他也会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一度的怀疑&/u&,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u&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请你听从我的建议: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u&。&/p&&br&&p&&u&当你看到以上的观念的时候,可以点赞加感谢甚至加关注了,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说这个东西,有幸,你也看到了。所以,是缘分,我谢谢我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观念呀,不敢说你在别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但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u&!&/p&&br&&br&&p&&b&第B步:回顾&/b&
看完一章之后,这一步简直轻松,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念,脑子里有一个回顾,知道这一章有讲什么内容。
&b&第C步:做题&/b&&/p&&p&&b&a计划&/b&.找例题,做例题。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对答案,紧接着完整抄一遍标准答案→→去章后看看有没有会做的题目,有会做的就做下去→→没有就跳回来看第二个例题,方法一样→→如此循环往复&/p&&p&以上流程,如果五个例题抄完仍然没有头绪,那么太好了,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础不扎实,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进行b计划
b计划&/b&:遇到这种阶段性的困难,只能加强对教材的针对性理解。在例题解答答案步骤中圈出那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以及章后题目含有的术语,再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案例、图表。接着回来做题。如果不行,更加简单了:进行c计划
c计划&/b&:能让你进行到b步骤的书,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类似《固体物理》一类的教材了,其他弱弱的学科如电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会让你做了五个例题、抄了五个例题,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书本,去热爱生活吧。
&b&另外,我在送你一个礼物:&/b&当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进行完毕,请你及时从网上寻找一份有详细答案的试卷做一次测试!
如果成绩达不到你心中的目标,请自觉决定安排时间重新学习、巩固、提高。这是对于自己有高要求的学霸说的。
&b&这个测试建议实际上对渣渣具有更多现实意义:如果在测试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强课本的学习。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会挂科的渣渣们。你总不至于在看到这个特意提醒的时候,还清醒而且坚定的要和期末考做一锤子买卖吧!?&/b&
要讲的话讲完了,前前后后花了好多是时间修改文字。另外在补充一下我按这个方法进行时的一般作息:
1.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上面会写“a.心态准备: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b.行动准备: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物质准备:应该去买水、巧克力……”写着写着,就清醒了过来。我不确定刚刚起床要不要再床上像猫一样的坐着不动停留几秒,听说有利健康,不错,很有利健康,我的尝试是这样的:为什么坐着?躺在不是更舒服吗?——没错,我又睡了几个小时!-----这就是好处吧吧吧。&/p&&br&&p&反正就是此类日记记录每天重复差不多的唠叨,长时间的进行,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说,我有意于使它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我喜欢这样,因为我喜欢——简单的勾勒,不是很长,我把笔记本放在床头,一起来,就里面写第一个字,“2015年……”之后就自然起来了,&b&朋友,记住一条简单的惯性定律: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不知道一件事情怎么开始才合适?先去做10分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搭讪?立马过去说一声:“你好!……”后面的你自然会接着说。动起来,运动的倾向于运动。我真喜欢这句话。&/b&&/p&&p&2.我也有睡过头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因为一次计划的中断他就放弃了整个项目,我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啊。比如我昨天打算早起学习的,可是济南雾太浓(刚刚接到济南大雾黄色预警,不妙啊),我以为是天没亮,结果晚起了两个小时。我难道不学了?对的,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他在睡过头到中午才起来,他就很懊恼,麻痹,一天就这样悔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还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这真是愚蠢啊,你没想到吧?第二天还是一样哎!长时间这样,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吗?当最后任务期限要截止的时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开始感叹时间他妈太快,自己不知不觉又荒废了这么多时间!……一连的情绪爆炸……哎。
&u&晚起了,就接着计划一天可利用的时间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u& &u&同样,长期的计划要是因为不得已有一天两天的中断也没有关系,接着进行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非要让一时的缺失造成长期的隐患?!&/u&
3.能量值爆发期。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认为,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10,下午2~5点,晚上6:30~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坐着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下午5点40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工作;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工作;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工作;巧克力也是……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8~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5点休息10*2,晚上6:30到10点,10*2,因此学习纯时间是7小时40分钟)。
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睡眠的。&b&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你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来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