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除了往生极乐世界真实视频和六道轮回就没有其他去处了吗?

谦和法师:西方极乐世界与六道轮回--学佛网
&谦和法师:西方极乐世界与六道轮回
发布:信愿持名&[ &]&& 日期: 13:58:00&&
谦和法师有着一颗充满智慧和仁爱的心灵,他饱读诗书,语言诙谐流畅,引经据典,讲得活灵活现,深刻而动人。每次当他的目光与我的眼神相交接的时候,我都感觉象一股清泉侵入心脾。真的感谢他……南无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究竟有多大?他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假如我们这个地方不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不是就少一块呢?这个地方到底是不是极乐世界?其实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但为什么你感知这是娑婆世界,是因为你有贪、_、痴、慢、疑、邪见,所以你感觉这就是娑婆,是你把极乐变成娑婆的。因而我们要转换心念。当一个人有贪欲的时候,这个贪欲就使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活在饿鬼道里。饿鬼的特点就是他的占有欲非常强烈,但他没有办法实践,没有办法获得。要贪,极乐世界是最好的,但他不贪这个。他要贪极乐世界的话,他就能把贪_痴慢全放下,他自然当下就活在极乐世界了。所以众生执迷不悟,只为占有。其实一个人的富有,不是他占有的多,是他需要的少。当你需要少的时候,你会活得很安乐。你总觉得你房子没别人大,薪水没别人多,长相没别人漂亮,这个时候你就活在饿鬼道。你不能拥有别人的福德,却总想占有和别人一样多。人家那么多是人家的福德,是人家的功德;而你不修功德,不修福德,不修智慧,你永远也得不到。在得不到的时候,就痛苦,痛苦就是饿鬼,饿鬼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不是死后去饿鬼道,是活在饿鬼道。 & &地狱有很多刑罚,地狱更苦。什么造成的?是_恨别人产生的。恨别人产生了地狱形象。比如别人做一件事情,你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抓住不放,总是较真,这个时候你就等于抱个烧红铜柱在那儿活受罪。就是炮烙之刑,柱子烧红了让自己抱。你的怒火你的不满,形成了一个炮烙。你抓住这件事情不撒手,你不肯原谅,你就等于抱着铜柱在那儿遭罪。没有小鬼拉你抱,是你自己要抱,所以地狱是自己造的,是你的_恨心造的。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瞅这个有毛病,瞅那个有毛病,哪儿都是刺儿,都是别人对不起你,你就活在刀山上。总觉得环境不好,社会环境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水深火热,你只能活在油锅里。所以说人的_恨、嫉妒、抱怨、颠倒使人活在地狱里,那你死后去哪儿?自然而然形成习惯就得去那儿。 & &孔子在世的时候,子路来问孔子:“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你没活明白,你怎么能死明白呢?你活在极乐世界,你能死到哪儿呢?所以佛在《弥陀经》里说得很清楚,我于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没有说我在极乐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他在五浊恶世,思想得到了解脱。他是怎么解脱的呢?他把贪、_、痴、慢、疑、邪见放下了,他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在五浊恶世得到的。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他计较的少,他有正觉,他计较的多,往往迷失了自我。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计较,少贪,才有福。古德说:“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将食饱又思衣,诸般衣食都具备,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了高楼与大厦,床上缺少美貌妻,娶了娇妻生贵子,恨无田园少根基,买得良田数千顷,出入行门无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恨无红袍少官职,时来运转当知县,埋怨官小职位低,尚书阁老还嫌小,终日欲想要登基,当朝一品登龙位,终日梦想当玉帝,良辰吉日已选定,即刻命人造天梯,天梯一日未造好,阎王降旨来催逼”。生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上不来,你能占有什么?这个皮囊、躯壳都不是你的,你能占有什么?所以说人永远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 &当人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能驾驭自己的时候,人就生活在六道之中,处在六道轮回。他得到了,乐一乐,天堂坐一坐;得不到,愁一愁,地狱游一游。所以心念的转换就是轮回。如果你没有贪、_、痴、慢、疑、邪见,你的心地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那你每天都生活在极乐世界。你看谁都是佛,看什么都是依正庄严,那你就已经往生了。你看什么都有恭敬心,你对一切众生都能理解,你看一切众生的毛病都能谅解,你就活在极乐世界。佛为什么能在娑婆世界活在西方极乐世界呢?心念的转换就是空间的转换。我们怎样转换呢?一念转换,不贪,就离开饿鬼道了;不_,就离开地狱道了;不愚痴颠倒就离开畜生道了。所以我们转换心念,才能转换空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没去。假如我坐在这儿,我想一个对不起我的人,心里痛苦,脸上表情面目狰狞,非常气愤,这个时候我坐的位置就是地狱。来一个善知识劝导我,劝化我,我想开这件事情了,一念之间,我想开了,我何苦钻这牛角尖呢?这个时候我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往生则决定生,去,去了没有呢?没去,还在这个位置上,空间没有转换,只是心念转换了。所以佛在《华严经》中说: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毫端。天堂跟极乐,天堂跟地狱没有毫端的相隔,就在这儿,我一动没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而且是活生生地往生的。就坐在这儿想开了,心清净了,平等了,所见都是善知识。他对我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对我不好,对别人伤害,是我反省的资粮,他现苦恼相来教化我,而且扮演得真实不虚,没有一点假的成分,他也是我的善知识,他正在那儿教化我。平等心使我们活在极乐世界里。自己内心庄严,你看他人也依正庄严,他也是大菩萨、大善知识,如此就往生了。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查看: 47472|回复: 74
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能干什么?
很多人都念阿弥陀佛,相信往生后就是去西方极乐世界吧?如阿弥陀经记载,那里一切都很好,但是一般凡夫去到那边能干什么?去到那边就能不在六道轮回了吗?
除非是大修行人就另当别论。一般人能做到下品下生就不错了。
有人都说去那边继续修行,但我的疑问是修什么?怎么修?肉身都没了,怎么修?那里不是物质世界,也没有佛经印刷品,除了心经之外,还有谁会背什么大部经的?
又有人说你就修就对了,哪来那么多问题?
试问:你到餐厅吃饭,服务员说你只要付钱就一定会有东西吃,哪来那么多问题?那么你会想付钱吗?
若是到那边只是继续念佛号,那世尊干嘛还讲那么多的法呢?
若是继续修大乘的六度四摄,那恐怕有点难了!简单讲布施好了,那里不需要用钱,所以财施没用,法施呢?我们只是下品下生,只能听人说,没能力对别人说。无畏施呢?那里一切都很好,远离一切邪见及怖畏。所以无畏施也很难吧?
修忍辱?既然是极乐世界,也不需要忍了吧?因为没人给你坏脸色看啊!
请修净土的先进给后进一些指引吧!
烦请诸大德用白话文讲,别用文言文解释文言文,小弟看不懂!
ESCPKUO 大德您好,阿弥陀佛!
无量寿经里面说到,「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不再堕三恶道,而且不管是什么品位,只要一往生到西方,绝不再受轮迴之苦。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的身不同於人道眾生的肉身,就像欲界天人、色界天人,他们的身也不是肉身,没有肉身,还是一样在修行。而西方极乐世界人的身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可见这样的身绝非六道凡夫之身可以比拟。
在西方极乐世界,是情与无情,同宣妙法。情是指有情眾生,无情是无情眾生。在极乐世界,除了西方三圣说法之外,随时随地,一剎那之间便可以到十方世界听恆沙诸佛说法。
如果你喜欢鸟,立即便有你喜欢的样子的鸟来为你说法。喜欢鱼,便有鱼来为你说法。甚至树木花草,宫殿楼阁,清风流水,皆说妙法。在极乐世界,一切色声香味触五尘,皆说念佛念法念僧。佛是觉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见,僧是清净。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的一切法,无一不使人的身口意三业与觉正净相应。如果不想听,便了无所闻,一切随心而现。
学法门,是为了度不同根机的眾生,眾生不信净土,喜欢参禪,那就教他参禪,喜欢持咒,就教他持咒,喜欢研究经典,就教他研究经典。所以学各种不同的法门,是为了度无量无边不同根机的眾生。自己受用的,则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在极乐世界学无量法门,是为了到十方世界度无量眾生用的,是为他受用,自受用则是自己所专学的法门。
感謝回覆,小弟受用無窮。
给楼主先打个比方,比如楼主想干一项事业,比如这事业是水利工程,那么楼主每天就念“某某水利工程。”这个念头始终保持,即使吃饭休息都没有忘记,甚至连梦中都在念。如此,念水利工程是一念,但一念要有方法去,要学习很多知识,召集人员,排除不利因素。如此,一念而统万念,万念不出于一念。
念佛也如此,念阿弥陀佛是为想念往生极乐,以此一念为纲,那么具体要落实,先要排除障碍烦恼,那么要学戒律,学不净无常观,学各种经典以对治。要往生西方,则要合于弥陀四十八愿,则要学六度万行。以阿弥陀佛一念为统,领佛八万四千法门,领三藏经律之论,此为念佛大意。但一念无非如此,先断烦恼是为除障碍,再学八万四千法为度众生。开始以除障断贪嗔痴为先,根本固才能学众法门而度众生,所以先自度再度他。
另外,弥陀为易行法,也就是说是依佛力而度的。但易行并非真易,念佛一法得信不容易。
信根是随念根、精进根及慧根等增长而一同增长的
所以,专注于信字,同时也专注于精进、念、定、慧五根,所以不可小看一信字
這位先進,還是你〝明理〞,小弟不是沒接觸淨土宗,只是對一些修淨土的人,它們想法很奇怪,初接觸淨土時我也是一天20000遍西方三聖的聖號在念,後來開始接觸其他法門,我也覺得不錯,四聖諦、十二緣起、六度四攝、止觀都有在學習,總覺得佛法是相輔相成的。
對於不同法門的相異點,也知道是佛說法時對不同根器所說的權法,本質上是不衝突的。
但是那些同修〝它們〞覺得其他法門那是多餘的,只要一心念佛就好了。
所以我開始疑惑,為何會變成這樣?
& & 我们现在念佛诵经求生净土是修有为法,到了极乐世界就要破相离相修无为法证不退转,然后分身尘刹广度有情。
念佛法门实在难以用言语能说得清,持名而与各种法门融合在一起,这需要自己去悟,似乎没有一定的法,因为这是属于慧用
一些执著,以念佛心提起正念,能把四念处等法精义契入而破烦恼,由迷而转觉需要平时多去关照
比如有居士持金刚经而念佛,把经典之义能透悟过来,如此念佛之力量就会大很多
因此,不可小看经典,不可小看佛法中任何一法,能融入念佛则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
所以,应该参研经典,不需要很杂,能悟透一二句都有无穷益处
要想上个好大学,必须上个好高中,
要想证得佛果,必须到好的环境。
说白了,就是去极乐世界进修,那里有阿弥陀佛和很多很多的菩萨,都是我们的老师,而且极乐世界的众生寿命无量,所以时间不成问题,在那里只要经过刻苦的修行就能成佛悟道。这个方式最方便
南无阿弥陀佛
感謝!簡單明瞭。終身受用。
謝謝你的回覆,看諸大德的解釋,令小弟受益良多。
去成了,就比较容易实践当初的誓言:
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边誓愿度。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边誓愿度。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若是继续修大乘的六度四摄,那恐怕有点难了!简单讲布施好了,那里不需要用钱,所以财施没用,法施呢?我们只是下品下生,只能听人说,没能力对别人说。无畏施呢?那里一切都很好,远离一切邪见及怖畏。所以无畏施也很难吧?
修忍辱?既然是极乐世界,也不需要忍了吧?因为没人给你坏脸色看啊!
往生净土后如何修六度?
仅供参考!
謝謝提點,受益良多。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理由:
1.敢于对传统认识提出真实的质疑。
2.启发别人不要盲目念佛。
3.探讨学习为主,而不是抬杠打嘴仗。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无法证实,这好比两只蚂蚁讨论变成人能有什么好处?对于极乐世界,我们都是蚂蚁,如果以现有的欲望和认识去想象他的样子,这是挺荒谬的一件事情。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极乐世界的描述都不一样,尽管佛经中已经描述过,但大家还是会主观的按自己的意识去描述。
正因为大家的极乐世界都不一样,所以去极乐世界做什么?回答肯定是各做各的了。
基于此,我倒认为,去极乐世界干什么?就是去真正的认识极乐世界,或者说认识真正的极乐世界。就好比还是那个蚂蚁,变成人能干什么?只有变成了人才会知道。
至于那些说“问这么多干嘛?只管去修”,诸如此类的回答,我是分而视之,如果是高僧大德说,我一定照办,如果是旁人说,我会嗤然一笑不加理会。
这并不是我势利眼,我专门发帖谈论过这个问题&&
很多人只是学着师傅的口气去说,历史上这类公案很多,有高僧比喻,这就是鹦鹉学舌,我很受教。
另外我始终能够认为,如果真有极乐世界,绝不是念几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获得门票的,念阿弥陀佛和念上帝保佑有什么区别呢?而西方人也早就认识到,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者。
如果阿弥陀佛真这么大方,直接把大家都搬过去就是了。
另外,参禅讲究离字,那还有什么阿弥陀佛可念呢?
本帖最后由 ESCPKUO 于
02:17 编辑
& & 謝謝你!你的回應很中肯,也很實在。有機會再向先進求教。
修佛法的法門太多了,有南傳、漢傳、藏傳,再加上各宗派,各有各的說法。
別人的藥方相信很管用,所以當事人才會大力的推薦。但卻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使用,可是也不能因為對我們不適用,就懷疑推薦人的心態。 論壇中有些說法也許未必洽當,〈包括我自己的發帖〉加上有些人是護法心切吧?結果是唇槍舌戰此起彼落,修行之人也許法門不同,但是慈悲心是共通標準吧?少了包容與寬恕,那還學什麼?
佛陀一直要我們去二執,結果眾生卻是我執沒去掉多少,卻一直強化了不少法執。
小弟相信佛法是具有可發展性,並不是說只有佛親口說的才是佛法,在《》卷十:「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就提到三法印的標準,符合標準皆可視為佛法不是嗎?
當大家在爭論高深精妙的文言文時,為何不回頭想想佛法的原始〈最低〉標準?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小弟學佛的時間不長,還請諸先進多多指教 。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去那里学习,然后成佛(学出成就来了),然后,慈航倒驾(回来救度其他人...)
我觉得是这样的,只要明心见性,慧眼生,慧烛常在便能眼见西方极乐。心内一片安然,此时心已无碍,当下便是西天。西天本为一真实幻象,到一定境界,闭眼则来。无所谓佛号不佛号了,因为都处在一片安然的境界之中。现在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都是刻画出来的西天形象。我倒是觉得,只要我们心安然,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行为端正,正知正念,那么在世界上有一颗快乐幸福的心,何必苦苦追求西天?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去了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
),链接地址为:
世人,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界’。
  如果您想知道往生的人身心世界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同样的,只要根据佛的四十八愿和净土三经之所说,便不难得其梗概:
  ●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
  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了。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生佛不二,真实平等。
  ●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次第初门》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依于佛愿,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国,不待花开,即生即得此相。
  ●形貌皆跟佛一样,没有美丑的差别。
  如果形貌有美丑的差别,则长得美的易生傲慢,长得丑的便生自卑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难免发生纠纷。因此,极乐世界的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
  ●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
  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幻无常,所以,寿与佛齐。
  ●有宿命通。
  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证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
  宿命通是一种能知自、他过去世所作种种善恶的能力。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的事,而往生的人,却能知道过去无量劫中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有天眼通。
  天眼通是一种超感官的、不论粗细远近都能看见的能力。阿罗汉最多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事;往生的人却跟佛菩萨一样,能见无量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有天耳通。
  天耳通是一种不受远近限制能够听到一切声音的能力。往生的人,不但普闻十方世界的音声,且能听到十方诸佛说法。
  ●有他心通。
  他心通是一种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清楚知道十方世界众生之心想。
  ●有神足通。
  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种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自在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在一想念间同时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想到那里,立刻就到那里。有了这种神足通,想遨游太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遍供诸佛。
  极乐众生,因有神足通,故能于极短之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佛国去遍供十方无量诸佛。此亦显示极乐众生,个个超越时空,他们可以一念之间遍及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或普度众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极乐世界,听经修道。
  ●远离分别,诸根寂静。
  分别者,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此乃妄心所生的妄想。往生的人,获得弥陀威神的加持,远离妄想分别执著,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的诸法实相。
  诸根者,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凡夫的六根,常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寂静者,杜绝烦恼叫做‘寂’,脱离痛苦叫做‘静’。换句话说,没有了心理上的烦恼,也没有了生理上的痛苦,叫做‘寂静’。往生的人,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经没有了痛苦,这种境界也就是所说的‘涅槃’。
  ●定成正觉,证大涅槃。
  定成正觉,就是一定成佛的意思。大涅槃,是指证得大乘的涅槃。大乘的涅槃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小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一德而已,故释迦佛说小乘涅槃如中途站,不是究竟之目标。
  这是四十八愿中第十二‘定成正觉愿’。净空长老说:‘此愿等于阿弥陀佛为我们授记,也是阿弥陀佛给与我们的成佛保证书’。
  ●女身转男。
  可以由女身转为男身。善导大师解释说:‘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
  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积一大阿僧祇劫的勤修,始渐离女身而为男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易事。今只须执持弥陀名号,便能蒙佛本愿加持,转女成男,往生极乐,如此殊胜机缘,岂可错过?
  ●莲花化生。
  往生极乐的人,都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
  ●住正定聚。
  正定聚,乃三聚之一。聚是聚类的意思,一切众生分为三类,叫做‘三聚’。必定证悟的一类,叫‘正定聚’;毕竟不证悟的一类,叫‘邪定聚’;介于上二类之间,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的一类,叫‘不定聚’。
  往生的人,皆住于正定之聚,必定成佛。
  ●远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热恼者,身热心恼。往生的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
  清凉者,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往生的人,入于极乐世界的大清凉池(喻大涅槃)中,故皆心得清凉。
  漏者,烦恼的别名,漏尽比丘即烦恼断尽的比丘,指阿罗汉。因阿罗汉已断尽见思惑,于诸世法,不执不著,虽受快乐而心不染著。‘犹如漏尽比丘’,就是形容极乐众生心地清净,虽受快乐而不染著。
  ●不贪计身。
  贪计身,即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我而贪著计较,亦即我执。凡夫妄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著计较,处处为我著想,顺者生爱,逆则生嗔,以致造业受轮回。往生的人,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已断我执,我的念头不会再生起来,正如《》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泯。
  ●得金刚那罗延身。
  金刚者,即金刚石,至坚至利,可破一切,一切不可破它。
  那罗延者,天上之大力士那罗延神,其力大无比。
  这是形容往生的人,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大如那罗延,等同如来之金刚不坏身。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光是智慧的象征,显示他已成就一切智慧(指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智)。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诸佛菩萨说法的辩才叫做‘四无碍辩’,或‘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
  ●善说诸法秘要。
  秘者奥秘,要者精要。往生的人,因有智慧和辩才,故能善巧演说一切佛法之奥秘和精要。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者,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后身等觉菩萨的别号。凡是往生的人,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教化随意。
  往生的人,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有的菩萨,欲返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他便能蒙佛愿力加持,再回娑婆,救度众生,来去自如。
  ●衣食自至。
  往生的人,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缝,乃至一切用具,莫不称心如意。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在凡圣同居土的带业往生者,因多生多劫饮食的习气未忘,故有此种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寂光),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又极乐众生的吃相与此界不同,一嗅即饱,故无大小便溺,弄脏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
  ●应念受供。
  众所周知,若论修福,供佛第一。往生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普令十方诸佛,应念受供。这种八地菩萨才有的功夫,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证离生法。
  往生的人,皆证得永离六道轮回生死之法,即使随缘示现于三界六道之中度众生,也不会再有生死轮回这一回事了。
  ●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能时刻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等觉菩萨在一处,讨教佛法,修行佛法,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圆证三不退。
  菩萨修行,要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
  极乐众生得不退的原因有五:一、佛力加被。佛四十八愿中最后一愿说:‘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往生的人,因有佛力加被,故有能力不退转。二、佛光常照。往生的人,佛放光明,摄受其人,如日月照著暗途,不堕坑堑,故能不退转。三、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六尘均能说法,皆说苦空无常无我,时常熏习,故能不退转。四、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邪魔,内无烦恼,故能不退转。五、寿命永劫,极乐众生,寿与佛齐,可长期修,譬如远行,寿命长便无顾虑,终有到达目的地之一日,故能不退转。
  ●圆净四土。
  一切佛国,皆有四土,即一、凡圣同居土,为未断见思惑之凡夫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现身说法之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辟支佛和还未证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三、实报庄严土,为佛的报身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地上菩萨,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四、常寂光土,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无明一共有四十二品,统统断尽,即生此土。
  其他诸佛世界,四土隔离,唯独极乐世界,四土圆融。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可见往生的人,一到西方,即能同时享受四土的境界,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综上所述,往生的人,依正二报,无尽庄严,若欲细说,穷劫难尽。
  极乐众生依正皆庄严,在‘事’上讲,那是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才能样样皆美好、微妙;在‘理’上说,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未往生前,因妄想分别执著而迷失了,往生之后,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即逐渐恢复过来。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一连说了五句‘何期’,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他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如此的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生灭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自己圆满具足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动摇的!没有想到自性自能生出万法来!
  近代的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曾经解释此五句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
  由此可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正是人人本具之佛性的‘全体大用’,亦即由自性本体中所显露出来的大作用。
  这样的大作用,一般人要像六祖大师一样,要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证得;而我们只要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立刻就能享有,那是何等便宜的事啊!
  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便宜事,所以本师,和十方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极力的劝导其国众生快点去极乐国;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也无任欢迎十方众生快一点到来。由此可见,十方诸佛的心思是一样的,即希望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净空法师:极乐世界的美好殊胜
《无量寿经》云:“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
  极乐世界之美、极乐世界之善,说之不尽。世尊在“净土三经”中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仅以众生心识所能解者,举其大概,令十方众生,起欣羡之心。
  一、国无恶道: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悭贪是饿鬼的因,嗔恚是地狱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极乐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变化所作,自然具足,无贪。极乐世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彼此尊重,和睦爱护,无嗔。生到极乐世界,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见佛闻法无间断,心开意解,智慧明达,无痴。在西方极乐世界,无贪嗔痴的恶因,所以无三恶道。
  二、黄金为地:极乐世界人住的房子是七宝宫殿,地上是琉璃地,路上铺的是黄金,黄金为地,宽广平正,光明透亮。地面上有七宝行树,在行树之间,就能见到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宝树空间没有放大,十方刹土没有缩小,这种境界居然在眼前,不可思议!
  三、莲华化生:十方世界众生发一个愿心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中就长出一朵莲花,莲花上还有自己的名字。念佛的功夫愈深,莲花就愈大,有一由旬、十由旬、百由旬、千由旬,可见大小不同,光色不一。我们想要莲花很大、很殊胜,要真干才行!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拿这个莲花来接引,莲花不是阿弥陀佛种的,是我们自己的净业变现出来的,七宝莲池、八功德水都是阿弥陀佛提供给我们的修学环境。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彻底觉悟的人,应当一切放下,认真念佛。
  生到极乐世界,从莲花中化生,和极乐世界其他人一样,都是金刚不坏身,相貌庄严,寿命无量,神通德能几乎和佛相同。那里气候的变化是随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愿。天乐空鸣,有美丽的花纷纷落向地面,处处散发著奇妙的芳香。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没有不善的人事物,快乐无比。
  四、空中庄严:风吹著树,花瓣会飘下来,空中雨花,这是空中的庄严。花落在地面上,自然就铺成地毯像花毯,自然拼成图案,柔软光洁。我们这个世间的七宝都是很坚硬的,西方世界的七宝是柔软的,可以织成衣服。“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你踩在上面,它会陷下去,脚抬起来,又恢复了。时间过了,自然消失了;过一会儿,又落新的,六时雨花。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昼夜,没有年月日,人人无量寿,不衰不老。
  知道了极乐世界的殊胜,应当深信发愿,依教修行,我们这一生就是在这个娑婆世界六道轮回里面的最后身,来生不再轮回,超越六道了。因此,要将往生视作第一大事,世间其他事都不值得一提。我们无量劫以来,这一生遇到净土法门,要是不认真把握就空过了。这一生空过,将来再遇到这个机缘,不晓得要等到哪一劫,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什么念头都要放下,只把握这一句佛号,你最亲爱的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你就有能力度化他。不能把握这个机缘,在六道里永远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为什么不把握宝贵的光阴好好念佛?把所有的妄念统统念掉,就是真念佛。净土法门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没有妨碍,行住坐卧都可以念;闲时可念,工作时也可以念,在一切修行法门里,确实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如此方便。
  我们过去世没闻到佛法,对无量众生做出了惨酷的行为,今生庆幸闻到净土法门,要把所修学的功德统统回向冤亲债主,希望我们念佛,他们不要来扰乱,我们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先度他们。同时也劝他们与我们一起共同发菩提心,放下嗔恨,放下冤冤相报的念头,一起真诚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共证无上菩提。
  我这一次在香港讲经,遇到有一位同修,他写了一个纸条给我:虽然学佛多年,所遭遇的环境非常恶劣,苦不堪言。回到新加坡,也遇到同修跟我讲类似的这些遭遇。
  我想这样遭遇的人,不止一、两个,在社会上非常之多。于是对于佛法的修学,消灾免难,转变业力,生起疑惑。这桩事情,我在早年讲经,为什么首先劝同学把《了凡四训》读三百遍,道理就在此地。许许多多人实在是不明究理,以为自己学佛学得不错,以为自己很善良,能够持戒,每天诵经念佛,为什么不能转业报?时间久了,疑虑重重,对佛法、对经典丧失信心。这种情形自古以来就很多,现在社会更多,不但在家学佛有,出家学佛的也不少。所以我们想到这桩事情,就想到《俞净意遇灶神记》,想到这一篇文字里面所说的,他们一切遭遇跟俞净意先生没有两样。所以这一篇文章很值得大家做参考,也值得我们自己反省检点。我们自己的业障有没有消除,我们自己现前在这个世间是不是都能够心想事成,事事如意。如果做不到,原因究竟在哪里?要把它找出来。
  《俞净意遇灶神记》这一篇是我们最好的指引。他也自以为是个老实人,自以为是个善人,可是他的环境一年不如一年,非常艰苦。他求灶神,写上疏文,求灶神帮他转呈给我们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叙说他自己生平读书积行,所谓积功累德,为什么功名不能成就、妻子不全、衣食不继,遭这样凄惨的果报?年年干。
  这一天真的灶神化身示现了,腊月三十敲他的门。进来之后,看到一位老先生,这个老先生说我对你们家的事情知道已经很久了,这个人是灶神化身。他说你的意恶太重,专务虚名,你搞的都不是真的,假的。古时候读书人惜字纸,这是对于圣贤人的一种尊敬。字是智慧、学问、经验传达的工具,古时候“文以载道”,所以对于字纸不可以轻易糟蹋,路上遇到字纸,都要捡起来焚化。俞净意是个读书人,当然提倡,路上遇到字纸,他也会捡起来焚化,可是他自己家里面,还是拿著这些写字的纸去糊窗、擦桌子。口里面说不要污秽字纸,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做到,只是在外面表面做给人看看而已;没有人看见时,完全没有在意,这有什么用处!这是做表面功夫,没有真心去做到。
  灶神又跟他讲,譬如放生,你是因人成事,有人提倡放生,跟到后面一起去;没有人提倡,你不会发心,你不会主动去做。所以你那个慈悲的念头,并没有真正发出来。
  再说口过,这就非常严重了。他是读书人,很聪明,很会说话,而且说话非常刻薄,常常取笑于人;事后他也知道自己有失厚道,换句话说,还有这么一点良心。所以灶神来劝他,这个毛病习气改不了,喜欢说别人过失,还自己以为自己很老成,很厚道,你这是自欺欺人。这是说出他的过失,你全都是假的,没有一处是真的,你在没有人见到的时候,你的贪念、淫念、嫉妒念、偏激念、贡高我慢念、希望将来的念头、报恩报仇的念头,你的妄念太多太多了,这些都是属于恶意,你的心里面是这种东西。这种念头不改掉,你逃祸都来不及,你到哪里去求福?
  总结你生平善言善行全是假的,全是敷衍塞责,没有一桩事情是真实的,你还想求老天爷给你好的报应,哪有这种道理!
  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我们是不是真的善?这几天我特别劝大家,这个话我讲了很多很多次,心善、念头善、行善才能转业报。绝对不是行为表面上做出来那个善,你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这个心跟念头是意恶,你不能从这上面根本改变过来,你求消灾、求福报,决定得不到。
  所以人要真干,古来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从根本修。我们有没有从根本干?真正的根本,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天天去培养,起心动念都与这十个字相应,那你就是从根本修了。起心动念跟这十个字相违背,你全是虚假的,全是自欺欺人,你不遭难,谁遭难?
  所以灶神教导俞先生,从今之后,你的贪念、淫念、客气、妄想种种杂念,你要克服自己,你要认真努力把它改掉。
  人会责备别人,自己一身过失不知道。六祖在《坛经》里面讲得好,“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这个话说得好。你见到别人的过失,你自己已经往下堕落了,“左”是往下降,“右”是往上升。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能大师他自己叙说的。他跟神会的一番谈话,他坦诚跟神会讲:“我不见他人过,只见自己过。”这是六祖说的。人家一生成就道业,真正原因在哪里?就是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见自己过就是开悟,你要不知道自己过失,你怎么能改过?改过是真功夫,真修行。
  所以灶神劝俞净意,从今往后,只向一个善这一边努力行去,尽心尽力行善事,善事是成就别人的好事,绝不障碍别人的善事。尽心尽力行善,决不求果报,决不求虚名。不管事情大小,老老实实去做,耐心的去做;没有力量去做,也要有随喜功德,见到的时候也能生欢喜心,也要能有几句赞叹。要有长远心,不能够懈怠,不能够懒惰,不能够自欺。你果然能够这样去做,将来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善果。
  听了以后,他深受感动,认真反省检点,知道自己一身的毛病。从此之后,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他都觉得天地鬼神在看著他,所以念头真的转过来,真干!
  我们一般人求佛、求菩萨,佛菩萨为什么不来?这个道理很简单,佛菩萨对你了解得很透彻,来了劝你你也不肯干,所以佛菩萨不来。俞净意为什么感动灶神爷来了?灶神爷知道这个人良心没昧,虽然做很多错事,还是有一点良心,还是有救,灶神来点化他。
  我们想想,我们不如俞净意,俞净意能回头,我们回不了头;纵然佛菩萨来了,我们还照样欺骗佛菩萨,照样干坏事。这要到什么时候佛菩萨来救你?一定自己堕阿鼻地狱,受无量无边的罪报,罪报受完之后,从地狱出来,什么时候自己良心发现真想改了,佛菩萨就来了。“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诸佛菩萨真正的大慈大悲,只要我真想改,他就来了。我还没有意思真的想改,佛菩萨不会来,神明也不会来。
  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真的想消灾免难?真的想改过自新?真想干,《俞净意遇灶神记》对我们现前业障习气深重的人,就把它当作早晚课来用功夫。早晚课不必念经念咒,你就念念这篇文字,念完之后认真反省检点就好。自己有一个纯善之心,学佛才能成就。如果心恶意恶,身口那一点善行,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最重要的是心善意善,心善意善才能够往生净土。
  西方净土佛给我们介绍得很多,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是讲心善跟意善,身口是下善。何况我们今天连身口都不善,坏透了!这样的人念佛还能往生吗?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一生当中,希求永脱轮回,亲近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学做上善之人,这个样子念佛回向求生,就决定得生。
(转自学佛网:)
&附:西方极乐世界组图:
推荐阅读:
她就这样往生了?她不是在睡觉&&更不是在禅坐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乐世界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