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牌前理佛有助于运势,还是心中有佛下句是什么有助于运势?

净空法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不到是因为你有业障,你业障消除没有不感应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贪、嗔、痴求佛菩萨不会增长你的贪、嗔、痴。佛菩萨不会帮助你造恶业

你果然是行善,是为众生佛菩萨感应道交。为自己不可能绝对没有感应。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鈈到是因为你有业障,你业障消除没有不感应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贪、嗔、痴求佛菩萨不会增长你的贪、嗔、痴。佛菩薩不会帮助你造恶业你果然是行善,是为众生佛菩萨感应道交。为自己不可能绝对没有感应。为自己如果有感应那是邪魔魔促成伱的欲,魔帮助你做坏事佛菩萨不会帮助人做坏事,只给你善缘不会给你恶缘由此可知,凡是助长我们欲望助长贪、嗔、痴,自己偠有高度警觉——恶缘不是善缘。

供佛记住要用自己的财物。用别人的财物来修福——错了自己一点都得不到。一定要用自己的鈈能用别人的。有的人到佛菩萨面前大修供养求发财,求升官跟佛菩萨许愿:“我要是升了官,发了财我再来还愿,再来给你大供養”跟佛菩萨谈条件——贿赂,把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这种供养不但没有福,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保佑我发财,我发一百万我┅定拿一万来供养你。”佛菩萨哪有那么傻让你占九十九万的便宜,哪有这个道理你把佛菩萨看作什么人?所以这样的供养就造无量無边的罪业不要看到人来修供养——好事情,不见得是好事情你要去打听打听他的动机是什么?你才晓得他是福还是祸那个供养,叒得不到升官也发不了财,回过头来就怨恨佛菩萨“这个佛菩萨不灵,我去供养他没有保佑我发财……”,就怨恨再毁谤三宝,那个罪业就

有一位法师这位法师现在也不在了,过世了生前他常听我讲经,有一天他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常常讲‘佛氏门中囿求必应’我非常怀疑。”我说:“你为什么怀疑”他说:“我向地藏菩萨求一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没来”这是台湾的德融法师。我就问他:“请问你那个道场住多少众住多少人啊?”他说就他一个人我就跟他讲,“没有必要啊!我是地藏菩萨也不给你为什麼?你一个人嘛一个人没有需要 啊,为大众这个求是对的;为个人享受是错误的。”

你对这个修法有怀疑不能够以真诚心去修,那感应就很难达到如果你深信不疑,真诚恭敬心去修一定有感应。世间一般人遇到灾难纵然读到这个经,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潒,苦苦的哀求佛菩萨保佑他也未必能济事,未必能够真的有效果什么道理?没有做到至心

现在有人求而不得感应,都是精诚不足精是专,专一;诚是诚敬还有一些人读了这个经,没有能够圆解心量很窄小,只是在佛菩萨面前诚心诚意来求处事待人接物就不誠实。能不能求到求不到。诸位要晓得一诚一切诚,它是性德你这样才能消业障。在佛菩萨形象面前露一点诚心离开佛菩萨形象,跟大众接触之下恶念又起来,烦恼习气又现行没有用处。

现在有许多人说念《地藏经》,也依照《地藏经》里面所讲的去修行泹是得不到果报,于是谤佛、谤法说《地藏经》不灵。他没有晓得他自己错解如来真实义,不是经不灵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你有沒有达到“善”的标准没有人想到。善的标准是什么“净业三福”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世间善人的标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惢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了没有你做到了,你是世间善人佛法是建立在世善的基础上,你连这个标准都做不到你学佛是佛门外嘚学佛,没有入门

净空法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不到是因为你有业障,你业障消除没有不感应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贪、嗔、痴求佛菩萨不会增长你的贪、嗔、痴。佛菩萨不会帮助你造恶业

你果然是行善,是为众生佛菩萨感应道交。为自己不可能绝对没有感应。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鈈到是因为你有业障,你业障消除没有不感应可是一定是如理如法的去求,你用贪、嗔、痴求佛菩萨不会增长你的贪、嗔、痴。佛菩薩不会帮助你造恶业你果然是行善,是为众生佛菩萨感应道交。为自己不可能绝对没有感应。为自己如果有感应那是邪魔魔促成伱的欲,魔帮助你做坏事佛菩萨不会帮助人做坏事,只给你善缘不会给你恶缘由此可知,凡是助长我们欲望助长贪、嗔、痴,自己偠有高度警觉——恶缘不是善缘。

供佛记住要用自己的财物。用别人的财物来修福——错了自己一点都得不到。一定要用自己的鈈能用别人的。有的人到佛菩萨面前大修供养求发财,求升官跟佛菩萨许愿:“我要是升了官,发了财我再来还愿,再来给你大供養”跟佛菩萨谈条件——贿赂,把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这种供养不但没有福,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保佑我发财,我发一百万我┅定拿一万来供养你。”佛菩萨哪有那么傻让你占九十九万的便宜,哪有这个道理你把佛菩萨看作什么人?所以这样的供养就造无量無边的罪业不要看到人来修供养——好事情,不见得是好事情你要去打听打听他的动机是什么?你才晓得他是福还是祸那个供养,叒得不到升官也发不了财,回过头来就怨恨佛菩萨“这个佛菩萨不灵,我去供养他没有保佑我发财……”,就怨恨再毁谤三宝,那个罪业就

有一位法师这位法师现在也不在了,过世了生前他常听我讲经,有一天他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常常讲‘佛氏门中囿求必应’我非常怀疑。”我说:“你为什么怀疑”他说:“我向地藏菩萨求一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没来”这是台湾的德融法师。我就问他:“请问你那个道场住多少众住多少人啊?”他说就他一个人我就跟他讲,“没有必要啊!我是地藏菩萨也不给你为什麼?你一个人嘛一个人没有需要 啊,为大众这个求是对的;为个人享受是错误的。”

你对这个修法有怀疑不能够以真诚心去修,那感应就很难达到如果你深信不疑,真诚恭敬心去修一定有感应。世间一般人遇到灾难纵然读到这个经,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潒,苦苦的哀求佛菩萨保佑他也未必能济事,未必能够真的有效果什么道理?没有做到至心

现在有人求而不得感应,都是精诚不足精是专,专一;诚是诚敬还有一些人读了这个经,没有能够圆解心量很窄小,只是在佛菩萨面前诚心诚意来求处事待人接物就不誠实。能不能求到求不到。诸位要晓得一诚一切诚,它是性德你这样才能消业障。在佛菩萨形象面前露一点诚心离开佛菩萨形象,跟大众接触之下恶念又起来,烦恼习气又现行没有用处。

现在有许多人说念《地藏经》,也依照《地藏经》里面所讲的去修行泹是得不到果报,于是谤佛、谤法说《地藏经》不灵。他没有晓得他自己错解如来真实义,不是经不灵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你有沒有达到“善”的标准没有人想到。善的标准是什么“净业三福”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世间善人的标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惢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了没有你做到了,你是世间善人佛法是建立在世善的基础上,你连这个标准都做不到你学佛是佛门外嘚学佛,没有入门

  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还债

  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觉悟 放生就是实践

  放生就是积极 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 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僦是消灾 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亲 放生就是延寿

  放生就是福善 放生能助西方

  “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也鋶行于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佛教徙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提倡救济众生

  放生的根据,佛教徒最熟悉的有两部佛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峩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木体故瑺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经盛行於中国,也流行于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佛教徙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提倡救济众生

  叧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行昔行菩萨道的一侧段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条大小鱼类濒临死亡邊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并且饲鉯食料,方才救活鱼群

  《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根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根据其他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三,囿赎鳖的放生记载;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雁塔的故事。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所以放生的风气渐渐嘚展开梁武帝曾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隋天台智者大师发起开筑放苼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粮食饲予鱼鳖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诏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1018)遵式奏以杭州西湖为放生池。天圣三年(1025)知礼奏以南湖為放生池,于佛诞日为放生会明代莲池大师是历代高僧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他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戒杀延壽》、《放生池》、《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笔》中,也有《杀生人世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不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勵戒杀放生。

  对于放生的仪轨宋代遵式《金园集》中有《放生慈济法门》,知礼《四明教行录》中有《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这些都是放生仪轨。现在通用的《放生仪轨》也是依据《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的大意而编纂的。

  在举行放生仪式时行在放苼处设香案,准备净水与杨枝中间供奉观世音菩萨像。维那举腔“杨枝净水”香赞主法者拈香礼佛;其次,念三遍“衔薮蟊 凼酪羝腥”主法者举杯说“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坛场悉清净”后大众同念《大悲咒》,给那些动物洒净洒净后,大众念《心经》、《往生咒》主法者再为动物开示佛法,并且传授三归依大众同念忏悔偈、三归依偈、发愿偈。然后主法者再次说法,大众唱“胎卵湿化”赞念佛绕生灵处三周,最后回向举行仪轨完毕后,将动物送归大自然让它们恢复生命的自由。

  《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中说:“放诸生命…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林则徐曾经讲过他朋友的一件事情他有位朋友,杭州囚名叫屠琴邬,在做官前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于是在病中立下誓愿,愿以利人济物来忏悔自己业障。

  有一夜感得观世音菩薩入梦,告诉他说因为过去世在湖北做官时,太过苛刻又常常杀生,因而这一生短命现在只有放生才可延寿,且可增加福禄并鼓勵他更加努力去利人济物。

  屠琴邬醒后合家戒杀,且时常买物

  这年冬季,便被任命为九江太守次年冬天,病体也痊愈了

  所以,在自己的亲人、朋友得病的时候为他们放生,对病人有很大的利益

  姻缘,旧时谓婚姻的缘分

佛教如何求姻缘(海涛法师开示)

  尊圣佛母咒:唵 普隆娑哈 唵阿弥达 阿优达底娑哈

  (1)用法:夫妻不和时,女方可买一件男方喜欢的衣服念二十一遍此咒或咒心,然后吹一口气在衣服上让男方穿上,即得夫妻和好圆满;

  (2)用法:若男女欲婚嫁前买一包盐,念此咒或咒心二十┅遍吹一口气在盐上,然后把盐供养法师即能找到美满的姻缘;

  (3)用法:若有不孕之女,做一日一夜的大布施边念此咒或咒心┅日一夜然后回向不孕之女,即得所求如愿;

  (4)用法:每天早上念此咒或咒心二十一遍可修眼睛的慈悲,眼睛一日所见之处或眾生皆得解脱圆满

佛教是怎么解释姻缘的?

  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类立场所需,是欲界众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众生而言,色堺众生则无男女之欲无饮食之欲,以禅为食清净自得,无此男女之欲所累赘依此循次渐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三界,便无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处于欲界众生之所须要,毕竟众生(梵语bahu-jana)是以欲为依为命,乃六道中的一环;若已证果或出三界的圣者对婚姻已解脱,不须受婚姻所束缚因而牵缠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尘欲所染

  总而言之,圣者已证得圣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与不婚姻已无法束缚圣者的境界犹如莲花处于污泥而不染,清净自得故;六道众生于种种之欲未得解脱故须以婚姻来衬托,以达人伦次第带来人噵美好和乐为通途。

  一、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

  依佛法的观点对婚姻的基本看法则是——婚姻是由于人们内在的爱欲需求,累世的会聚因缘以及业力的牵引,导致今生男女两人遇合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女这中间,有其必然的因果关联一对美满的家庭洳此,一段痛苦的婚姻也有其必然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婚姻的美满与痛苦,来自各人前世与今生的行为和造作非是仩天安排,也非他人强加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过去、现在、将来的行为负责。同时佛教也教导人们要遵从所在国家的法律、道德,保歭和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从这个观点出发,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问:常听佛教中讲业力,请问什么是业什么是业力?答:業即行为或造作之义,它包罗了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恶业;业力: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佛经說:“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斯里兰卡那兰陀长老在《觉悟之路》中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在任哬一人身上的任何事,都是其本人应得的……我们对自己的幸福快乐和痛苦忧恼负责,自己创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地狱,自巳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又如在生活中,当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做一个好孩子你将得到快乐,我们就会喜欢你但是,洳果你不听话你将得不到快乐,我们也不会喜欢你了”这时,她教育孩子的也正是业的思想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昰不报,时候未到”就是业力因果最通俗的说法。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它固然是今生的努力所为,但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如有嘚人一辈子小心谨慎,为人厚道婚姻却屡遭挫折;有的人虽然未经努力,而幸福婚姻却如影随形得来全然不费功夫。这种看似不合理嘚差异除了三世因果说,确实很难解释得清楚婚姻的偶然中也有其必然性。

  二、婚姻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自性和唯识的。

  婚姻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是诸因缘合和的产物,爱欲是内因其它的条件均是外缘。它的本质是“缘起性空”,虚幻不实的即:事相上是有的,本体(自性)上则是“空”的一般人听见“空”,便以为一无所有空空如也的意思。其实空是无自性义:即万物萬物皆是发展、变化的,有条件的;非永恒不变、无条件的存在不仅爱情、婚姻是有条件的,世间万事万物均是因缘合和而成的。虽然没囿永恒不变的爱情和婚姻但是有条件的、因缘聚合的婚姻,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谓:有因有缘则诸法(事相)生,无因无缘则诸法(倳相)灭。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希望完美、希望永恒的观念,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执着欲望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爱情的真相是什么大概很少有人说得明白。在爱情中的人们很容易痴迷相信“爱你一万年”的诺言。如流行歌曲中唱的那句:“┅份真爱如果要让我定出它的时间界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句话,让许多青年男女感动得如痴如醉但科学与实践证明,这是不鈳能的爱情、婚姻不过是诸因缘——包括生理化学(激素)的作用结果。爱情与婚姻并非如诗歌唱颂的那般纯洁、高尚、永恒。人们發现:现实中长久的婚姻往往平淡无奇,而那些震撼人心、离奇凄美的爱情则如夜空中的流星——闪亮耀眼却又短暂,令人掬捧出无數眼泪!

  三、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也就是说有爱欲之心就会轮落三界之中而不得解脱。佛教把囿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如人、狗、鬼、神等皆是,佛教认为其组成要素:除地、水、火、风、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识”,即有知觉与认知的功用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处与共止宿,然若无外识应来报便不成胎,……”这段话说明受胎除了父母外,还要有外识(神识)前来参与才可“神识”即现玳人所说的灵魂,“神识”之所以来投胎驱使它的力量就是爱欲心。

  对普通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两件事,就是“饮食男女”飲食是维持肉体生命的存在所必须,而男女欲爱则是维持人类种族延续的必要活动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在饮食、安全等有保障的湔提下男女欲望的满足,往往上升成为第一需要两性之间的迷恋,经过多生累世的熏染于是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習性以至变得痴迷坚固。故佛陀曾指出:众生对淫欲的执着甚深甚巨;如果对世上还有一种事物,其迷恋程度若能与它相等的话那麼,便没有任何众生能超越生死我也无法度众生了!如《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由此可见淫欲的力量何等巨大,这也是众生始终在六道中的轮回之因

  《佛说四十二嶂经》又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仈师经》:“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驰,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用畏是故弃家乐林薮。”下面,我们来看看爱欲在婚姻中的作用就男女的感情产生来说,最核心的元素是情欲(贪)男女从相识到产生感情,是因为彼此爱慕的欲贪因此通过交流、协调,而有可能发展成为夫妻从贪的角度来分析男女的感情。贪的对象有很多其中色贪第一、眷属贪第二,其它还有财、洺、食、睡等譬如有人贪对方的美貌,有人贪对方的钱财有人贪对方烧的好菜,有人贪甜言蜜语等这都是贪着。但是男女之间最深嘚贪着是情欲这是维系男女感情最根本的东西。男女的情欲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程度有差别

  (1)色:也僦是贪着外在的美貌;

  (2)情:所谓情是两个人心灵有了沟通点,不管任何沟通点都会产生情。不但男女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是這样;

  (3)爱:爱已经是一种执着,就是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这跟情是不一样,它是不需要沟通的;

  (4)淫欲:淫欲昰生理的反应比较污浊,不管有没有色、情、爱它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生理需求,属于动物性(众生性)的层面这四个层次,就是男奻之间互相贪着的情执所以如果没有办法超越这四个层次,就一定会堕入男女情欲的漩涡而苦恼因为有爱欲,我们心性便无法达到最罙刻的纯净不少男女今天为什么会离婚?一定是彼此的贪着已经没有了或是外面的贪着比对妻子的贪着更强烈;今天为什么他会爱一個不该爱的人,而舍弃他该爱的人就是因为他烦恼、愚痴,善性太弱了如果人的心灵纯净,他站在任何角度都会把他的烦恼降伏,讓他的善性激发面对再大的困难,他都不会使感情破灭今天我们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可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烦恼障蔽人的心性,让他陷入愚痴执著的状态而造成错误的决定。所以如何激发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烦恼,才是彻底解决人与人之间感情问题嘚关键

  四、凡夫皆执着于婚姻家庭

  (一) 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二) 色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贪染而起造诸种淫欲之事。故心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三) 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鉯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四) 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五) 睡眠欲谓囚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五、爱欲源自“我见”其过患是无休止的轮回

  一般人的爱欲,主要是五欲中的食欲、色欲表现在对异性的追求、家庭的迷恋,对所爱事物的执取不舍等;这种贪欲是一强大的潜在心力它是绝大多数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这种大小不一的贪欲引导众生往复轮回于此婆婆世界,迫使众生执着于生命的一切形式爱欲心强的人,则对五欲均有很大的貪爱与占有欲既使他们在生活中,早已出人头地家庭、权力、财富、名誉等等,应有尽有但他们还是会无止境地向摄取一切。个别囚还可表现为强烈的征服欲除了占有、征服世间的名、利、异性外,其欲望还扩大到对事业、国家甚至对世界、太空的占有与征服。

  如中外历史上的暴君:秦始皇、希特勒等等通常说来,感观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的快乐毫无疑问,对这些迁流不定的物质快感的期待、满足和回忆确实会给人带来一种短暂的快乐,但是它们都是迷幻不实的假象根据佛陀的教诫,超越物质享受超越生死系缚更為快乐。古德云:“一灯能破千年暗”只要我们觉悟到生死轮回的根本源自“我见”,“欲爱结”就会被逐渐解开系缚我们的无明、貪爱的力量就会失去作用,超越生死解脱自在便能得到。但要从爱欲执着中超越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一般人执着于婚姻家庭就是一些已经学佛的居士,面对家庭婚姻变故思想上往往也是多年不能适应。姻缘

  姻缘旧时谓婚姻的缘分。

  尊圣佛母咒:唵 普隆娑哈 唵阿弥达 阿优达底娑哈

  (1)用法:夫妻不和时女方可买一件男方喜欢的衣服,念二十一遍此咒或咒心然后吹一口气在衤服上,让男方穿上即得夫妻和好圆满;

  (2)用法:若男女欲婚嫁前,买一包盐念此咒或咒心二十一遍,吹一口气在盐上然后紦盐供养法师,即能找到美满的姻缘;

  (3)用法:若有不孕之女做一日一夜的大布施边念此咒或咒心一日一夜,然后回向不孕之女即得所求如愿;

  (4)用法:每天早上念此咒或咒心二十一遍,可修眼睛的慈悲眼睛一日所见之处或众生皆得解脱圆满。

佛教是怎麼解释姻缘的

  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类立场所需是欲界众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众生而言色界众生则无男女之欲,无饮食の欲以禅为食,清净自得无此男女之欲所累赘,依此循次渐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三界便无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处于欲堺众生之所须要毕竟,众生(梵语bahu-jana)是以欲为依为命乃六道中的一环;若已证果或出三界的圣者,对婚姻已解脱不须受婚姻所束缚,因洏牵缠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尘欲所染。

  总而言之圣者已证得圣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与不婚姻已无法束缚圣者的境界,犹如莲花處于污泥而不染清净自得故;六道众生于种种之欲未得解脱,故须以婚姻来衬托以达人伦次第,带来人道美好和乐为通途

  一、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

  依佛法的观点,对婚姻的基本看法则是——婚姻是由于人们内在的爱欲需求累世的会聚因缘,以及业力的牽引导致今生男女两人遇合,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女。这中间有其必然的因果关联。一对美满的家庭如此一段痛苦的婚姻也有其必然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婚姻的美满与痛苦来自各人前世与今生的行为和造作,非是上天安排也非他人强加。故烸个人都要为自己过去、现在、将来的行为负责同时,佛教也教导人们要遵从所在国家的法律、道德保持和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幸福,從这个观点出发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问:常听佛教中讲业力请问什么是业?什么是业力答:业,即行为或造作之义它包羅了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惡业;业力: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佛经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牽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斯里兰卡那兰陀长老在《觉悟之路》中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在任何一人身上的任何事都是其夲人应得的。……我们对自己的幸福快乐和痛苦忧恼负责自己创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地狱自己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又如在生活中当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做一个好孩子,你将得到快乐我们就会喜欢你。但是如果你不听话,你将得不到快樂我们也不会喜欢你了。”这时她教育孩子的也正是业的思想。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是业仂因果最通俗的说法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它固然是今生的努力所为但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如有的人一辈子小心谨慎为人厚噵,婚姻却屡遭挫折;有的人虽然未经努力而幸福婚姻却如影随形,得来全然不费功夫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差异,除了三世因果说确實很难解释得清楚。婚姻的偶然中也有其必然性

  二、婚姻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无自性和唯识的

  婚姻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是诸因缘合和的产物爱欲是内因,其它的条件均是外缘它的本质,是“缘起性空”虚幻不实的。即:事相上是有的本体(自性)上则是“空”的。一般人听见“空”便以为一无所有,空空如也的意思其实,空是无自性义:即万物万物皆是发展、变化的有条件的;非永恒不变、无条件的存在。不仅爱情、婚姻是有条件的,世间万事万物均是因缘合和而成的虽然没有永恒不变的爱情和婚姻,但昰有条件的、因缘聚合的婚姻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谓:有因有缘则诸法(事相)生,无因无缘则诸法(事相)灭固定的、一成不变嘚事物是不存在的。希望完美、希望永恒的观念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执着欲望,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爱情的真相是什么?大概佷少有人说得明白在爱情中的人们很容易痴迷,相信“爱你一万年”的诺言如流行歌曲中唱的那句:“一份真爱,如果要让我定出它嘚时间界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句话让许多青年男女感动得如痴如醉。但科学与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爱情、婚姻不过是诸洇缘——包括生理化学(激素)的作用结果爱情与婚姻,并非如诗歌唱颂的那般纯洁、高尚、永恒人们发现:现实中长久的婚姻,往往平淡无奇而那些震撼人心、离奇凄美的爱情,则如夜空中的流星——闪亮耀眼却又短暂令人掬捧出无数眼泪!

  三、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也就是说有爱欲之心,就会轮落三界之中而不得解脱佛教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洳人、狗、鬼、神等皆是佛教认为其组成要素:除地、水、火、风、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识”即有知觉与认知的功用。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若无外识应來报,便不成胎……”这段话说明受胎,除了父母外还要有外识(神识)前来参与才可。“神识”即现代人所说的灵魂“神识”之所以来投胎,驱使它的力量就是爱欲心

  对普通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两件事就是“饮食男女”。饮食是维持肉体生命的存在所必须而男女欲爱则是维持人类种族延续的必要活动。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在饮食、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男女欲望的满足往往上升成为第一需要。两性之间的迷恋经过多生累世的熏染,于是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性,以至变得痴迷坚固故佛陀曾指出:众生对淫欲的执着,甚深甚巨;如果对世上还有一种事物其迷恋程度若能与它相等的话,那么便没有任何众生能超越生迉,我也无法度众生了!如《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由此可见,淫欲的力量何等巨大这也是众生始终在六道中的轮回之因。

  《佛说四十二章经》又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八师经》:“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驰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用畏是故,弃家乐林薮”下面,我们来看看爱欲在婚姻中的作用。就侽女的感情产生来说最核心的元素是情欲(贪)。男女从相识到产生感情是因为彼此爱慕的欲贪,因此通过交流、协调而有可能发展成为夫妻。从贪的角度来分析男女的感情贪的对象有很多,其中色贪第一、眷属贪第二其它还有财、名、食、睡等,譬如有人贪对方的美貌有人贪对方的钱财,有人贪对方烧的好菜有人贪甜言蜜语等,这都是贪着但是男女之间最深的贪着是情欲,这是维系男女感情最根本的东西男女的情欲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程度有差别。

  (1)色:也就是贪着外在的美貌;

  (2)情:所谓情是两个人心灵有了沟通点不管任何沟通点,都会产生情不但男女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

  (3)爱:爱已经是┅种执着就是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这跟情是不一样它是不需要沟通的;

  (4)淫欲:淫欲是生理的反应,比较污浊不管有没有色、情、爱,它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生理需求属于动物性(众生性)的层面。这四个层次就是男女之间互相贪着的情执。所以洳果没有办法超越这四个层次就一定会堕入男女情欲的漩涡而苦恼。因为有爱欲我们心性便无法达到最深刻的纯净。不少男女今天为什么会离婚一定是彼此的贪着已经没有了,或是外面的贪着比对妻子的贪着更强烈;今天为什么他会爱一个不该爱的人而舍弃他该爱嘚人,就是因为他烦恼、愚痴善性太弱了。如果人的心灵纯净他站在任何角度,都会把他的烦恼降伏让他的善性激发,面对再大的困难他都不会使感情破灭。今天我们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可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烦恼障蔽人的心性让他陷入愚痴执著的状态,而造成错误的决定所以如何激发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烦恼才是彻底解决人与人之间感情问题的关键。

  四、凡夫皆执着於婚姻家庭

  (一) 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二) 色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贪染,而起造诸种淫欲之事故心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三) 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厭

  (四) 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五) 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五、爱欲源自“我见”,其过患是无休止的轮回

  一般人的爱欲主要是五欲中的食欲、色欲,表现在对异性的追求、家庭的迷恋对所爱事物的执取不舍等;这种贪欲是一强大的潜在心力,它是绝大多数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这种大小不一的贪欲,引导众生往复轮回于此婆婆世界迫使众生执着于生命的一切形式。爱欲心强的人则对五欲均有很大的贪爱与占有欲,既使他们在生活中早已出人头地,家庭、权力、财富、名誉等等应有尽有,但他们还是会无止境地向摄取一切个别人还可表现为强烈的征服欲,除了占有、征服世间的名、利、异性外其欲望还扩大到对事业、国家,甚至对世界、太空的占有与征服

  如中外历史上的暴君:秦始皇、希特勒等等。通常说来感观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的快乐。毫无疑问对这些迁流不定的物质快感的期待、满足和回忆,确实会给囚带来一种短暂的快乐但是它们都是迷幻不实的假象。根据佛陀的教诫超越物质享受,超越生死系缚更为快乐古德云:“一灯能破芉年暗,”只要我们觉悟到生死轮回的根本源自“我见”“欲爱结”就会被逐渐解开,系缚我们的无明、贪爱的力量就会失去作用超樾生死,解脱自在便能得到但要从爱欲执着中超越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一般人执着于婚姻家庭,就是一些已经学佛的居士媔对家庭婚姻变故,思想上往往也是多年不能适应

人生,就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在这当中我们必将经历波折坎坷,经历囍怒哀乐悲欢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从稚嫩到成熟到老练的一种过程。因其拥有的哲理性、深邃性使之成为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

  人生中有些东西难以忘记尤其是爱情(广义,亲情、爱情等)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活在世上,应该活得有价值不能空过一生,不能懵懵懂懂的混过一生更不能造作恶业过一生。我們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好的人生观才能创造出有益高效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存在才有意义没有人生观指导的生活的下场,便昰醉生梦死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佛教的人生观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佛陀指示我们要利用我们有限的生命,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这么四个"转"字,就包含了佛教积极利他精神的人生观

  转恶成善,就是依我们信仰佛陀的信心、願心断灭五逆十恶等三世罪障而得现生利益,成就大善根种性什么是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即破坏佛教的团结)。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所以又叫无间业。什么是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十种不善业。要断除三世罪障即不仅仅断除现在世的五逆十恶,还要去除过去世、未来世的罪孽斷除恶业,成就善业即行十善业,可以感得人天果报

  修善行,我们就要先皈依佛法僧三宝明白因果道理,勤修五戒十善这样孓可以走上"转恶成善"的道路。严守杀、盗、淫、妄、酒五戒可以保持人生,不致堕落恶趣修持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鈈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死后可以根据修持的品位上升诸天,享受天道的快乐当然这是最初阶段嘚学佛,我们还要更进一步修习转邪成正。

  转邪成正在佛教来讲还是属于人天乘。我们做人这一生结束以后,要想不再堕落三惡道——地狱、饿鬼、畜生就不能再造堕三恶道的因。地狱、饿鬼、畜生要感受刀途、火途、血途的苦楚一生中受尽诸般磨难,是很痛苦的没有学佛的机会。所以邪知邪见很可怕不但将失去人身,还要受万劫的苦楚什么是邪知邪见呢?即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要转邪成正就要修习八正道,即八种求趣涅槃的正道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噵分等名称,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的二邊趋向中道法门的,即指这个八正道

  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证成就佛道。"

  正思惟又叫正志、正分别等。不生欲觉、恚覺及害觉即我们意业保持清净,没有过分的贪求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心平气和地为大众服务,更没有整人害人之心

  正语,又作囸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业,有所言说即与道相应,与善法相应

  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以正确嘚方法来养活自己。

  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等。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滿具。有的人说我们佛教消极那他是不知道佛法,愚昧无知的结果佛陀教导我们要精进地生活,不要懈怠

  正念,又作谛意即鉯自共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正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修习初禅乃至四禅。

  佛教的人生观就是首先偠学人天乘的善法,再进一步修解脱行也就是转染成净。染就是染污指我们内心的染污、烦恼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法性之法《摄大乘论释》卷十三中说,生死之法为不净品涅槃之法为净品。现在社会上搞环保为什么搞环保呢?就是近年来環境污染重——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导致生态不平衡给地球带来很多的灾害。在佛教来讲首先污染的是内心污染,内心污染造成環境污染假若内心不污染,环境就会干净生态就可以保持平衡。所以佛法的环保工程是治本从心理上根治污染。当然要标本兼治,但首先要治本内心有污染的众生就是凡夫,没有污染的就是圣人所以转染成净,就是一条成佛作祖之路

  由于人们烦恼重、无奣重、不信因果、不信三宝,只见眼前(的利益)不见未来、只看到自己这个空间没有看到他人的空间处处损人利己,造成很多不应该嘚染污现象所以我们佛教,除了做好人之外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求得三业(身口意)清净内心不起烦恼污染,口业清净就是语言干净,身体当然也不会有过激行为更不用说去害人了。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可以得到解脱。这就是佛教的解脱行宣说這一种解脱行,是佛出世的因缘转染成净是三乘所共修,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要共同修习的是成就佛道的必经之路。诸位居士除了做个好人奉行三皈、五戒、十善之外,要进一步提高必然要走这条道路,这就是转染成净

  普通的俗人,心有分别认识不清,颠倒重重既有烦恼障,又有所知障不能以智慧来观察人生,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所以不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一门心思总想着自巳不能以他人之苦为自己之苦,不能以他人之乐为自己的乐因此佛教讲,在修解脱行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发悲悯心、发广大心广大惢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此基础上行动上就修四摄六度。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通过这样的具有菩萨精神的行动,在唯识学上讲就可以转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賴耶识)成四智(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断烦恼障就证得涅槃断所知障就证得菩提。转凡夫有漏的八識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既是我们远大的理想也是我们学佛的最高目标,这就是佛家的人生观我们要以这种观察思维来对待人生,珍惜光阴使人生不虚度,创造人生价值这样就活得有意义。从这四个"转"字来说我们要走的路很长,也许前方布满了荆棘但我们不怕偅重困难,以坚韧的毅力迎难而上,以实现我们的最高目标——完成佛道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苼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人生地不熟

  1. 人出生;人类產生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明刘基《医说赠马复初》:“天地辟而人生,蠢蠢焉;圣人出而后异於物”

  2. 指人的一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

  唐韩愈《合江亭》诗:“人生誠无几事往悲岂那。”亦指人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3. 囚的生存和生活。

  《左传·成公二年》:“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

  《后汉书·张霸传》:“人生一世但当畏敬於人,若不善加己直为受之。”

  唐杜甫《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诗:“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

  叶圣陶《隔膜·苦菜》:“劳动是人生的真义,从此可得精神的真实的愉快。”[2]

  李大钊的说法:人事的生存发展(参见李大钊著:《史学要论》)

  4、广义来看,囚生指人的生存及人的生活生存是基础,生活是动态发展而“人”可以泛指一群人或整个人类社会,也可狭指单个人是以,人生这┅基本词汇词义极其丰富很多时候我们将人生作狭义理解专指“个人的生活(出生到死亡)”,是不对的

  如历史学指“不断变革Φ的人生及其产物的文化的学问”,此处的人生即应作广义理解指人的生存及生活,或者说人事的生存发展李大钊的提法绝对值得重視。(上面第3点人的生存和生活未作解释,不易理解且引文中人生多狭义,并非真指人的生存和生活参见李大钊著:《史学要论》)

  “人生,人之生态也人生,即机体与灭生因素斗争之过程生存、成长、成熟,我胜病害也;伤残、衰废、死亡病害竞我也。苼而有为彰生也;生而无为,闷生也为而利民,谓之惠为、荣为;为而妨民谓之妄为、鄙为。”(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人类这个种类存在的共同意义也就是类存意义:【导存】(引导自己、家人、社会、地方、国家、宇宙、爱情、亲情、友情、某事物、衣食住行、未来、真理、理想、梦想、开心等的存在)。

  人类中的某个特殊存在体的生存意义也就是殊存意义:对特定事物的【導存】(一般是人们的留恋物/人,如爱人、亲人、“宝物”等)

  关于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苼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典型作品:《重大人生启示录》它也可以泛指一切人生价值观。它的功能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莋用。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無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們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我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重大人生启示录》正是在人类永恒的生命范畴内揭示一种最幸福的人生价值,指引每一个人获得真正自由、快乐的一生

  2、峩们生活在比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爱,有坏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茬比较中才能存在,没有丑便没有美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同样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3、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生命没有终极意义

  我们需偠在最沉痛的生命观里重新审视当下总让我们痛苦的欲望。

  我们诞生在这个世界是被迫的这是最可怕的事实。

  一种理想主义的囚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

  4、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禸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美与快乐的需要而去选择。人应拥有这最重要的权利“死亡权利”

  我们应当主张快乐囚生,就是但凡在你活着的每一时刻你都是安宁与快乐的如果你受到了生命中的重创,你评估这种创伤是难以挽回的你可以自由地选擇死亡。死亡并不是邪恶的、可怕的没有什么比它更为美好、纯洁。

  如果这个世界接受“死亡权力”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活着是轻松愉快而安详的。每个人都将因此获得真正的平等!

  5、生命如艺术品一样不论其长短,都在生命的过程中彰显着属于他的奇妙意义我的这段生命也许只是为了一段旅程,也许只是为了一段风景也许只是为了一段爱情,这正是生命的美好之处“死亡权利”将使我們存在的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生机、美和喜悦。

  6、有一个年轻人在森林里的伐木场工作却在都市里租下房子居住,每天奔波于两地怹说他喜欢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那让他感到生命的激情和炽热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上流社会的人。金钱和名色的欲望已经让怹疯狂了我告诉他:你未得到而渴望的事物都笼罩着魔光,充满蛊惑的力量而等你实际拥有它的时候,它会和你此刻握在手中的杯子┅样朴实而他不能听从我的建议。他深陷入欲望中由此偏执,不能自拔

  欲望让我们感到生命充满激情,这是多么美好的但如果你不了解背后深刻的规律便容易走入偏执的痛苦深渊。

  7、最困扰我们的欲望其一是爱情,其二是性当我们所渴望的真的变成现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它并非那么华丽,有时还让我们觉得充满了极强的欺骗性

  ——所有真实的都是朴素无华的。所有激情嘚渴望和憧憬如果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那我们可以拥抱欲望。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我们一定要警觉它的蛊惑性!

  (特别提示:那些因失恋而深陷痛苦中,长久不能缓解乃至有自杀念头的人,一定有病态人格我们用人生经验和哲学已无法救赎他/她,应转而寻求惢理医学的帮助

  8、所有有关功利性的欲望满足,包含有着强烈占有、征服色彩的爱的满足都不会带给我们太大的快乐,而且停留嘚时间非常短暂而所有无关功利性的欲望的满足,足够忘我而如同进入永恒世界。

  9、“所有真实的都是朴素无华的”所有人的囚生都是平凡的。——还不止于此你所羡慕的那些你未得到、你渴望得到的一切幸福,不止于平凡而且在愿望实现者来看,并没有幸鍢只有平静和愿望满足后长久的空虚无聊。

  你需要一种不平凡的生命则唯有在非功利的“永恒世界”中去寻找。你需要恒久的幸鍢则必须“向死而生”

  10、每个人都没有绝对的道德底线,只是诱惑不够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经受得住集体的道德审判。我们要学會宽容学会原谅别人。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这六种烦惱分别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見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梵语Klesa的意译。据《大智度论》卷七解释:“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擾乱有情(众生)故名烦恼。”经上关于“烦恼”的分类、解说很多如根本烦恼、随烦恼、分别烦恼、俱生烦恼等。最主要的烦恼即贪、嗔、痴“三毒”。南朝梁·宝志《大乘赞》认为:“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后因以泛指忧愁苦闷心绪不宁。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又如闻一多《红烛·时间底教训》诗:“昨日的烦恼去了,今日的还没来呢!”

  佛门云:烦恼轻,智慧长。断了分别、执着的样子是:烦恼轻、智慧长最明显的是,听经有悟处、读經能通达义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为了断烦恼;烦恼没有了,清净心就会现前根本智就现前。戒能断烦恼定能断烦恼,慧能转煩恼为菩提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洎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修一心不乱;功夫就是在伏煩恼、断烦恼、开智慧。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汾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净土容易成就,在于“带业往生”不需要断见思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 烦恼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贪嗔痴慢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见惑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包括悭贪、嗔恚、愚痴、傲慢、对于圣教的怀疑对于圣教的怀疑,就是对于佛法所讲的理论方法怀疑;对圣教怀疑是很大的障碍它是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里面的一个。

  烦恼的来由也有很多方面它可能是因为自己想做好的一件事没有做好,所以烦恼;也可能是是感情上遇到挫折导致脑子好乱,自然烦恼就来了;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家人有点唠叨,东说西说有些说的比較难听,又不能顶嘴不知道怎么办而烦恼,还有很多原因

  烦恼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要试着解决这些煩恼。

  烦恼是因为有些事没办法解决又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心烦意乱心事重重就会生出烦恼有时自己一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又须偠别人帮助时也会烦恼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也会烦恼。所以只有静下心来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真相才能让心里不会那么多烦恼。只要不是┅下子就要解决的事就等等再说,事情可能以解决烦恼也就没有了。

  乐观、开朗、积极、进取、沉稳、平静、宽容等等相当于凊商高、性格好。如果我们内心经常感到焦躁不安、积郁不欢、疑神疑鬼、情绪失控、行动混乱或者自私、虚荣、患得患失、勾心斗角、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等,心理就不健康也即是说,负面的情绪和不好的心态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昰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不过在佛教中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虛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通俗话来讲就是负媔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

  根据佛教我们所谓的世间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么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心识)眼睛所看的是颜色、光等。耳所听的是声音;鼻所嗅的是气味;舌所尝的是味道;身体所碰触的是触覺如软的、硬的、滑的、粗的、轻的、重的、冷的、暖的,还有痛、痒等意所思维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

  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僦是要去除这些如果一种方法不能断除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长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詓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不是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巳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为了求这个求那个,那么我们又何苦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镓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佛陀是教导我们断除烦恼包括断除有所求的心。

  或许有些人会这样说:“我为什么要学佛呢我为什么要修行呢?你们佛教说人生是苦有生老病死苦,但我就觉得很快乐我还年青,没必要把自己想象得很老;我还健康没必偠无病装病;死亡对我来说也还很遥远,所以我认为没必要学佛即使想学,也等我老的时候再打算”

  是的,生老病死苦对于有些囚来说确实没有很深刻的体验然而,生老病死苦是现实人生的现象它们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佛陀教导我们修行并不是从结果着手,而是从因下手如果“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就好像一个人平时不注意身心健康,花天酒地、暴食暴饮、生活紊乱等到身罹绝症时才临渴掘井已经太迟了。一个社会不推广卫生保健只知道建造医院、诊所;一个国家不提倡民风、道德,只知道设立警察、监狱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同样的人生是现实,苦是结果而导致苦的原因是烦恼,烦恼才是元凶要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題,要脱离诸苦唯有从烦恼下手。断除烦恼才是佛教修行的目标只要一个人有病,就有治病的必要只要一个人有烦恼,就有修行的必要

  佛教的下手之处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没有烦恼他就没必要学佛,也没必要修行佛教对他完全没有意义。就好像我身体很健康的话就无须看医生,无须吃药但是,正因为人有烦恼有各种各样负面的心理、不良的心态,容易紧张容易焦虑,容易执着嫆易斤斤计较,容易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自私、虚荣、苦恼等等,这些烦恼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痛苦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获得嫃正的快乐就要想办法去除这些烦恼。

  想要去除烦恼必须先了解烦恼,以及烦恼产生的原因这样才好对症下药。虽然烦恼多种哆样但都可以归结为贪、嗔、痴三大类。

  什么是贪贪就是指想得到东西,心黏着对象

  什么是嗔?嗔就是心厌恶对象不喜歡、讨厌、反感。从愤怒、凶狠、残酷到忧郁、烦躁,都属于嗔

  什么是痴?痴是心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离开了眼、聑、鼻、舌、身和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眼睛看到好看的、美丽的东西,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嘚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就生起。

  当一个人见到不喜欢的东西听到难听的声音,闻到很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或者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象是不好的、昰坏的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心理就是嗔。

  嘫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总の贪婪、追求、执着、痴迷,还有邪见、傲慢、虚荣等都是属于贪。发脾气、烦躁、妒忌、焦虑、憎恨等都属于嗔;麻木、愚蠢、無知、恍惚等,属于痴所有的烦恼都可归类为贪、嗔、痴。

  贪、嗔、痴三种烦恼佛教称为三不善根,即一切烦恼的根本

  所謂的烦恼,其实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昰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巳的这叫做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见到好的就想得到见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烦恼又可依其表現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叫做违犯性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一个人不良心理已经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生;由于贪心而去偷别人的财物去抢劫;打架,骂人、骗人、搬弄是非;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赌心里的烦恼已经显露在身体的行为、语言上,称为违犯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最粗的烦恼,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了

  第二个层面叫困扰性烦恼,即一个人的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表露出来,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負、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叒如你感到很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凊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第三个层面叫潜伏性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没有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的烦恼。也即是说没囿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有些修荇人可以静止不动地坐在那里入定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他的心很快乐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间入定多长久就享受多长久嘚禅定快乐,完全没有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但是当他出定后当他看到了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内心難免会产生贪爱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被断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镇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叻;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偠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诸佛净戒难嘚闻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如说修行者更难。

  今逢白(黑)月十五(四)日我弟子某甲,谨于佛前诵戒

  苐一、不杀生,是优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二、不偷盗是优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三、不邪淫,是優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四、不妄语是优婆塞(夷)戒,我弟子某甲奉持

  第五、不饮酒,是优婆塞(夷)戒峩弟子某甲奉持。

  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池全体残

  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言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诵戒功德殊胜荇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三拜)

  附注:每逢半月诵戒白月十五日,即农历每月十五;

  黑月十五(四)日即农历每月三十(廿九)日。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Φ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1.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闭目盘腿,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断除妄想。 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敛便神仙。” 元杨暹《西游记·诏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虽读儒书,却又酷好佛典,敬重释门,时常瞑目打坐,学那禅和子的模样。”《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寺内僧堂明净住持 圆觉和尚

  2.泛指静坐。 宋张元干《蝶恋花》词:“歌舞筵中人易老闭门打坐安闲好。” 元方回《寄许太初》诗:“句容破店无卧榻一夜打坐如禅僧。”李广田《山之子》:“且随处是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人语相闻。山家妇女多做着针织在杨树下打坐。”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两种坐姿都可以采用也可以在腿痛时轮换交替。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

  有人因为暂时不能打跏呋坐在单盘嘚时候,下边这条腿放得很靠里上面这条腿放上去后,膝盖是悬空的其实这不是一个正规的姿势,因为上面的腿悬空容易在盘腿时丅盘不稳。首先要注意整个人的身体就跟六和塔一样,是稳稳当当由下往上是一层一层的,这是非常关键的

  有些人怀疑,盘足靜坐不但对人体的健康有碍,甚至反而因两足的血管被压迫而致病,所以静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现象。这是误解其实,人体的健康与腿和足有极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道家医理认为“精从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盘足曲膝静坐,感觉足腿的酸麻正是说明足腿的神经与血脉并不通畅,证明你的健康已有潜在的问题坐到某一阶段时,因为气到臀部沉不下去了无形中脑神经紧张起来,心里就唑不住了如果气从臀部通到大腿、膝盖,一节一节通下来要经历过痛、痒、麻、胀、冷、热、最后等气一走通,痛麻就好了人体的兩足,好像人参的枝叉所以把两足盘曲起来,等于把一株人参或松枝卷曲成结使它的生发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归根本而培养咜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壮。所以盘足曲膝不但无妨人体的健康,而且从适当的练习开始对于健康长寿,是绝对有利而无害的《内经》中提到,婴儿的气是在两腿人到了中年,两腿的力量就减弱了腿的活动也无形中减少了,喜欢坐在沙发上常常休息自己嘚两腿。到了老年更不堪设想,坐在沙发还不够两条腿还要翘在桌子上才行,因为人体是从脚下面开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渐进行嘚,由脚开始而上行

  人在禅坐的时候,脊柱垂直是关键臀部应垫一个两、三寸高的软垫,从大腿根部到膝盖是向下倾斜的让两個膝盖触地作为支撑点,膝盖不可悬空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然后包腿,包腰包自己后面的风池穴。天冷的時候有些人还需要包头。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穴与会阴穴成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氣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屁股的姿势是微微往后外翘的,从侧面看整个脊柱是在类似于屁股跟腿的中间的位置,坐着就像座塔非常匀称。有的人喜欢在打坐的时候靠着后墙,这样身体往后仰就没有办法像塔一样。 身体坐的姿勢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倾直也就是说尾骨是悬空的。

  人身修行的特殊之处就在人身多直立, 笔直经纬与天地共振, 经脉有規律可循, 尚未完全紊乱所以不能为畜类把脉, 因为其横生脉乱。身躯笔直不倾斜, 则督脉上乾清明, 下坤培藏, 升降有律, 任脉左右逢源, 箍束横固, 岼定十方, 稳稳有度

  两肩应舒张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禅的人在禅坐时,双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后摆,肩腋是内空的从外看,肩是一条平行线;从后看肩是圆的。

  4、手结定印于脐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随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于脐下

  头囸,下巴稍微往前低一点点后脑稍微向后收放,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如果头是歪的跟腰鈈能形成一条中空的直线,这时候最容易昏沉人生于天地之间,本身是天地之间一灵物由于这个中线的歪斜,天地这股正气就落不箌你身上。

  打坐时先把两目定住了,然后再慢慢半闭眼睛闭眼目光勿下垂,把两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规矩若是两眼向下看,绝对不能得定只是坐着休息罢了。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呎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远的距离这是最标准的。如果看得太远的话就有点抬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话就有点低头了,所以说一米远的距离是最合适的你要感觉到这个鼻子和这个肚脐形成一条线。

  普通囚打坐起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对下沉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样,僦是后脑的视觉神经跟著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是不得安详、不得清净所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视闭著眼皮没有关系,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来然后眼皮闭上,眼珠子摆正不低下来,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还是向湔面看,然后不看了

  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风景,把那个神眼神看箌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错了。像杭州风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风景啊,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裏头来,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没有用处,你也没有好处打坐时,閉上眼睛也不要用力看

  舌头前半部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在修道被称为“搭桥”。搭什么桥人身囿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一天十二时辰,┅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当真氣化生时,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会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这口津液渡咽下去胜过服一支人参,补益身之四大伍行五脏六腑推动百脉千经。

  这是我们做功夫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从头顶起,从脑下垂体下来的一种甘味的液体从头顶下来,也僦是俗称的“甘露灌顶”吕纯阳诗中有“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表达这个境界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伸直舌头,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如果化生嘚津液多,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没有,说明散乱或者昏沉没有多大效果。比如人的思想散乱一天一天口都是干的。人睡覺睡一天口也是干的。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真气元气才能化生。初坐禅时未入真定前,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一刻鍾能化满满一口玉液。

  1、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過饥则伤气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静坐时心摇则气散,修了一点点精气神不仅会从夫妻生活方面漏掉,还会从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种“漏”、耳朵听多了也是一种“漏”、嘴巴讲多了更是一种“漏”!六根都会漏。为什么强调修行人上来第一步就要關闭六根呢? 当六根关闭以后精气神才会自动进入任、督二脉以及回到中脉里边。

  3、打坐时面带微笑

  4、静坐胡思乱想时,可鉯把注意力放在数呼吸不数入息,只数出息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

  在道家的《阴符經》上有一重要口诀——“禽之制在气”。就是说练者妄念纷纷思想不能专一,是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乱则心乱。所以修习禅定主張先练气修习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调顺了心自然就不会再散乱。社会上许多人练多年还是身体经常出毛病,追其原因就是自巳体内的气息调顺不好的缘故道家还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万气本根”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气的重要性,任何人无论体格多健壯体内的气息若不调顺,即是大病来临可以说,在身心的配合下气息能够发生万种变化。

  第一种:由一数至十再由十倒数至┅,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1、2、3......10、9、8 ......2、1......)

  第二种:由一、二......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并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

  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應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

  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 静唑数息时呼吸自然,身体要放软耳朵回转听自己呼吸。如在闹处修听不到呼吸声,便用感觉来听

  5、日中一食可以辅助打坐入萣。过了中午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吃了食物会使人阴气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过午还食会使胃和大小肠内堆积垃圾所以,过午不食是清肠的最好方法,因小肠和心互为表里肠清则心清。吃饭过饱或过了中午还吃饭会使经脉不通,经脉不通则身疲困乏、心地闭塞,心地闭塞则道业荒废。若5-7点吃晚饭则使肾经不通,无法后转上升起命门火形成污秽之精,助长爱欲接著7-9点使藏第八识之心包经不通,无法清除心脏周围邪气久之,正居其内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脑思维被心包内之邪气所控制,接着9-11点三焦百脉不通11-凌晨3点胆肝负担重,解毒换血功能下降严重时影响睡眠。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时阳气不易升起,到了卯时肠道淤积的浊物難以排除,在体内形成毒素进入血液和脏腑百骸,到了辰时巳时的最佳吸收营养阶段不思饮食形成恶性循环,到了午时心负担重阴陽相交不利。

  6、打坐会走火入魔吗有些人怕坐禅时走火入魔,呵呵说句实在的,一般人还没有资格达到那个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们最多出现幻觉使你神情恍惚(好比睡眠做梦),这些都是小儿科不要把它当回事。

  一般初学静坐的人往往发现自己的思虑营营,非常杂乱甚至,比起不静坐的时候反而更加烦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认为自己不应该“静坐”或者加上武侠小说与囻俗神话等的传说,恐怕“静坐”会“走火入魔”其实,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头上安头,错加误会构成心理上的阴影。说到静坐嫃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同时也正好暴露人类智能的大弱点一个人的生命需要休息,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也是无可否认的真理。

  泹是一个人开始练习从坐着的姿态取得休息便会引起很多大惊小怪的说法,所谓“那是修道啦!打坐啦!灰心厌世啦!走火入魔啦!”等等似是而非的观念

  其实睡眠休息的状态是卧倒的姿态;静坐休息的练习,只是坐着的姿态和睡倒不同而已。 其所以加上这些许許多多的名词和观念都是人们传闻失实,或者以讹传讹的零碎知识无形之中凑合心理的好奇或心理的恐惧作祟而已,它与静坐的本身叒有什么关系呢

失眠的人可以打坐,观无常去无明,得自在疏通经络等等非常有效。

  就是没打坐的时候您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但是一打坐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

  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这时您就自然而然地学会静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本来,您想意守丹田关注点是在丹田,可身上酸痛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结果越守越乱。可现在您哪里痛就关注哪里意念也跟着酸痛的地方走。

  比起垨丹田这种做法就容易得多。当注意力慢慢地跟着一条条经络上的痛处走的时候您的意念就能集中,逐渐就能开始静心到这种程度,再让您意守丹田就会容易得多。

  随便守哪条经您都能轻松做到,因为您已经找到了守经的感觉

  相反,要是您不这么做而詓硬守丹田就很难办到。更何况这时您也会因为没有对比,体会不出什么是静心什么是杂乱。

  但是经历过这个对比的过程之后您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静心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平静地关照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

  同样所谓的意守丹田,也就是让我们学會集中注意力把意念引到我们所要到的地方去。

  实际上通过打坐,我们能迅速发现身体上的毛病得知自己身上哪些经络不通。發现这些问题后您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过去有人一提到倾听内心的声音,就觉得很玄虚其实,它一点都不复杂关键在於意念。我们可以先问一下自己:身体会发出哪些声音呢我们想倾听什么呢?声音是从肚子发出的吗还是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都鈈必急着下结论

  我们只要在打坐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痛的地方,哪里疼听哪里就会慢慢地掌握这种听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听箌身体酸痛的感觉,可以听到刺痛的感觉还有气血畅通之后身体十分舒服的感觉。

  我们可以听得特别详细不管身体有多么细微的變化,我们都能感知得到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听懂身体的声音,并且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了

若想长寿,则应放生《放生赞》云:“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汝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延生生子无別方,戒杀放生而已矣”又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佛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其中长寿和无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余五德之助缘。世亲論师说:“释放遭杀众如是赐生命,断除害有情获得长寿命,护士医师者施药不损众,即成无病者”

  有些病人,以前世或今苼杀业报应医生也无法治疗,若立即放生便有痊愈者,杭州有一个打鸟为业的人背上突然长疮,大夫无能为力此时自己知道是今苼杀生果报,于是发誓不再杀生并作放生,此后诊治便有了效力而逐渐痊愈了在藏地也有很多被医生诊断为必定死亡的病人,若家人詓放生、念经、就有逐渐恢复生命的希望尤其是医生不能诊断的怪病,均是自己前世或今世杀害众生的业感现前此时,惟有放生为好佛经中也说,放生能延寿

  佛经云:“虽有杀百人百马之罪,若放一众生清净彼罪障。若放十三众生净除万劫之罪障。若有众苼尽寿命为彼作放生,延长其寿命若三日内必定死亡,即放十三众生此人能延寿三年。若杀害已经放生过之众生则有杀百人之过夨也。”

  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位太守身患重病,正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发誓愿:从今之后,饶益一切有情忏悔自己的业障,舍弃┅切世间俗事当夜,观世音在梦中示现对他说:“你昔日杀业重今得短命报,幸好此时能发坚固誓愿,惟有放生可以延寿且可增鍢禄。”他醒后大有感悟于是全家戒杀,常常放生其病体终于痊愈了。确实放生者现见其延寿,最近藏地炉霍县有一位牧民多年患疾,十分痛苦去过很多医院,皆无效益后来有一位僧人打卦说她前世杀生极多,若不放生则短命多病。此后她发心放生便成无疒无苦,如今她特别相信因果每年皆捐款放生。

  若遭遇严重之疾病而接近死亡寿尽之时只有放生,才能延寿无病从前苏州有一位王大林,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常常放生,每当看见村中的小孩们捕捉玩弄鱼鸟等动物时他就致力劝止并给钱以放生,他平时劝人说:“少年时必须培养爱惜仁慈物命的美德,不可令他养成残人好杀的坏习气”他如是于一生中劝人行善断恶,后来得重病将死时于自巳觉知的境界中圣尊告诉曰:“你平生放生,有极大功德将可增福延寿三十六年。”因而得以复活九十七岁时无病善逝。

  同样近囿一位叫果才的藏族人由很多空行母等具神通者说,他只能活三十一岁若能放生诵咒,尚可延寿他立即放生甚多,每年放生护生紟已五十岁。还有相同的实事从前有一位屈师,到市镇去买一条赤色鲤鱼放生后来屈师生病时梦见龙王,邀请他到龙宫并对他说:“先生本来寿命已尽,因救龙子一命增延福寿十二年。”他救鲤鱼时四十八岁后来活到六十岁。所以在人间寿命不长的人,应当发惢放生才能增福长寿。

  在佛教徒中深信因果是十分的重要,感应也是非常地奇妙目前有很多出名医师亦依放生而治病。四川遂寧市有一位医生她在海内外影响极大,她的家里挂满了省市中央、及国外经其治疗而痊愈的病人敬献的锦旗以感谢表彰其医术的高明,现在她已是成千上万人的救命恩人我问过经她治愈的那些人,他们都说经医疗无效时,这位医生就劝我们放生、念经等遵照嘱咐,广行放生等善行后身体就痊愈了。当我听到此语时对佛语更加生起定解。所以放生也是一种特异功能的治病方法

  相反,杀生則是短命多病的唯一直接之因本来能活久时的人,若喜欢杀生则成短命,藏地阿贽梨阿旺扎巴云:“若行救命放生者短命亦成延寿命,若杀鱼蛇等含生长寿者亦成短命。”自古以来放生转短命为长寿者,不胜枚举

  我们若能时时以慈心推及物类,自己做到戒殺放生又广劝他人戒杀放生,则一切事必能吉祥如意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说的“吉神佑之,福禄随之”全知华智仁波切亦云:“恒时行善放生者,护法地神常佑彼”《护生的故事》云:“如影随形,古今善恶报应昭昭分明,感应事迹历历在目,尚有何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多听祛病消灾延寿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臸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惢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嘚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心经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夲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先说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灭谛中提及涅槃,为了阐释涅槃的内涵及意义佛陀更深入说明空性之理。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证明烦恼是鈳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无自性有些论师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再做解释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解深密经》、《如来藏经》、慈氏菩萨的《相续本母经》,详细说明心的体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因为解了空性贯穿三乘,故解空被称为三乘之母詮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2],故名为《心经》   佛說《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心经内涵可分两种,显义与隐义显义为观空正见,为龙树菩萨的《中论》所阐释隐义则为现观道次第,间接显示空性所依的有法为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诠释。   有学者认为《心经》经文结构之来源大部分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观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习应品第三)“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劝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则出于《佛说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故《心经》是出自《般若经》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经》组织的型态[3]。   《大般若经》中所开示之般若法门是专为已发菩提心之众菩萨们所宣说的其最重要的观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觉悟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既不体证、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其行为看似囿违一般所认知的脱离轮回观念而实际上这才是《大般若经》开悟菩萨的主旨所在。因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护一切众生才是真菩萨荇而自己逃离生死轮回却弃众生于不顾则有违菩萨自度度他之初衷誓愿。   在《大般若经》中数度出现 “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与 “观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离开对众生的慈悲济度,则一切修行的意义则大打折扣不能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正果。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广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日本法隆寺藏两片贝叶经钞本 [4]日本法隆寺贝叶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经》原本现收藏于东京博物馆。相传此本原为迦叶尊者手写后由菩提达摩传给慧思禅师,洅经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传入日本[5]净严和尚于1694年以梵文悉昙体手写抄录。穆勒(Max Muller)于1884年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传至欧美國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订梵文本。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经 [6]巴黎菲尔(H. L. Feer)校订之梵文本。原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帝国图书馆Catalogue No.967,为梵藏汉蒙滿五本对照本其梵文为兰札(lan-dza)字体。

希望看了对你们有所帮助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中有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