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呀,新教路德教是传教还是容忍

无耻的基督教传教人员【中国新教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贴子:
无耻的基督教传教人员
去年暑假,跟爱人一起回到她乡下老家,看望她父母,岳母是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农家妇女,如今是一个虔诚且愚昧的基督徒,我们坐下没五分钟,就喋喋不休的动员我们信教,我们委婉的说,信教是大事,岂能如此的霸王硬上弓?晚饭后,家里突然来了将近二十个人,把小小的厅堂坐的满满当当,原来岳母从教会里找来他们给我们讲圣经,和宗教。我看了看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容痴呆,腹无诗书的乡下人。开始以后,他们异口同声的唱起了赞美诗歌,接着动员我们信教,还说,西方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信教的人多;什么什么教授,什么工程师,什么医生,那么高的文化,也是教友。如果不信教,等到下一次火灭世界,等等一连串的恶毒的诅咒和恐吓。我们说,宗教多了,基督教仅仅是各种宗教里的一种,他们马上用极其歹毒的语言诋毁佛教,伊斯兰教等,说那些都是异端,都是假教,只有上帝和耶稣才是真神。我说,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禁止强迫人家信教,业禁止不让人家信教,宗教自由。他们说,父母让孩子信教,是不受法律制约的,还说,什么县长,市长都来教会里做礼拜。我的爱人知道其中一个人的孩子今年高考,就问他,如果试卷上问,世界是神创的么?你让孩子怎么回答?他理屈词穷的说,先说物质的,考上大学了只要神在你的心里就行了。经过反复辩论,他们调转枪口,对我的岳母冷嘲热讽,搬弄是非说,谁家几个孩子都去做礼拜,你几个家孩子,没有结一个果子。我岳母难过得掉泪。夜深了,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看看屋里的陈设和设施,电暖气,电饭锅,红外灯,手机,电话,躺椅,好多都是我们给买的,包含漏雨的房顶,都是我们寄钱翻修的,在他们眼里,这都是神给他们带来的福?
我虽然是个无神论者,多年来对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毫无诋毁和不敬之意,然而,看看他们的丑态表演,我更坚信了,基督教才是大大的异端!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基督信仰也有不同的层次。我也是基督徒,很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热切地给你们传教,请相信我,他们爱你。
传教不当也是很多教徒苦恼的地方。我告诉楼主,基督教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宗教,是你的传教者还没有吃透他自己的信仰才会造成这种局面。但希望楼主不要因此误解基督教,多到高规格的教堂了解,相信会对你有帮助的。
暖贴,西方国家富是信天主教的多,信基督教的少,你还是信天主教吧,我们天主教好
我们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一贯坚持三自方针,保护信众的信教权利,也保护非信众的不信教的权利。现在在很多农村里,宗教活动已经变味了,很多信众整天忙于教会事务,家里的田地撂荒了,孩子玩野了,锅灶不洗了,光景过穷了。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你家人肯定是被新教洗脑了,新教很极端认为不信耶稣基督的全部下地狱,天主教很人性化和慈爱没有那么极端的思想!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英国人罗伯特?马礼逊: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
罗伯特?马礼逊
澳门著名的马礼逊教堂
  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200年前,他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典》。他还第一个把《圣经》译成中文,以自己的医学知识在澳门开办了第一个中西医合作的诊所。他展开了基督新教在中国的宣教历史。
  日,马礼逊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的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里,在他之前已有七个兄姐,他排行最小,家境极为贫困。马礼逊年青时在学校就读医学,知道神感动他前往中国,所以1804年便申请成为一名传教士。从那时起,马礼逊开始自学中文,并修习天文及医学。因为他深知当时清朝并没有开放,不具有传教的自由,想要进入中国要有其他的切入点,而医学和天文是当时西方较先进的方向,因此他希望接着这个做为交流的媒介以顺利进入中国。
  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
  1807年时马礼逊自英国启程来到中国,当时他是二十五岁的青年,未婚,独自一人首途赴华。在纽约换船的时候,纽约船坞公司职员知晓其将前往中国,便以轻视的口吻对他说“马礼逊,你以为靠你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中国过去5000年来对于偶像的崇拜吗?”,那时马礼逊回答一句有名的话:“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他以这样的信念与信心抵达中国。
翻译《圣经》与中国文化经典著作
  1810年他来中国才三年,就已开始翻译《使徒行传》、《路加福音》、《约翰福音》。美国纽约圣经公会博物馆仍藏有马礼逊翻译的中文圣经,其他地方难以见到。 1813年将《新约》全部翻译完毕并在广东出版,1819年完成《旧约》的翻译,在马六甲出版,到1823年,新旧约圣经合并出版。马礼逊所翻译的中文圣经是第一本中文圣经,在此之后还有麦都思翻译的中文圣经(1843年),但马礼逊的翻译本因为时间最早和翻译严谨、贴切,所以他这部中文圣经后来被大部分人使用。
  马礼逊在翻译、编排和出版《圣经》的同时,也进行了中国文化经典翻译。他认为翻译中国经典将有助于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他是比较系统地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1812年马礼逊翻译出版了中国的《三字经》(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大学》(The Great Science)、《三教源流》(Account of FOE)、《太上老君》(Account of the Sect TAO-SZU)等。
出版《华英字典》
  1823年12月更正教信徒梁发被马礼逊按立为中国第一个更正教的牧师。他协助马礼逊来做印刷工作。梁发在1832年用中文写了一本《劝世良言》。这本《劝世良言》就是日后太平天国开国者洪秀全的思想根据。
  同年,马礼逊出版了一部重要的汉英对照字典:《华英字典》。当时大部分的欧洲人都懂英文,因此懂英文的传教士就可以根据这部字典来学习中文或从事翻译工作。所以《华英字典》和基要真理的小册,是马礼逊的重要贡献。在这项奠基性的工作中他得到梁发和其他一两位中国助手的帮助。
创办杂志《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马礼逊于日在米怜的协助下,于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这份月刊主要是介绍基督教的教义,也有少量的介绍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让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有些了解,同时也对圣经的教义有些了解。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1832年,马礼逊又和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合作编辑英文《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
开办“洋学堂”英华书院
  1818年马礼逊在澳门创办“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英华书院当时盖得相当有规模,类似大学,以教育华人青年及儿童为目标,是中国第一所洋学堂。该校也是近代传教士开办的第一所中文学校,以培养中国的教牧人才。校内以中英文施教,课程有神学、数学、历史、地理等,马礼逊曾任该院牧师。1825年,该校开始招收女生。传教士在中国办学,为日后创办基督教大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一种跨文化的教育事业。
开设中式诊所
  1820年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了一家中式诊所,聘请中西医师,以免费医疗服务作为传教的媒介。1827年又增设一家眼科医院。六年以后,又在广州开设了一家眼科医院,眼科医生聘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师担当。
马礼逊教堂
  日马礼逊病倒在床,到8月1日晚10点钟逝世,享年52岁。遗体就安葬在澳门前东印度公司的墓地,安葬在他的前妻玛丽身旁。为了纪念他,澳门兴建了著名的马礼逊教堂,它位于东方基金会新会址边的永久墓园内,墓园中安放了五十个英国及美国人的墓碑。马礼逊教堂的门窗为别致的拱形设计,门前亮着很有特色的小圆灯,教堂内只有十张长椅,顶部保持着年代久远的屋梁、屋椽以及两台长吊扇。四周的环境清幽脱俗。曾于1922年重修,是澳门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北方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该店铺的此商品已下架或删除,我们为您推荐其他店铺的该商品。
为您找到其他店铺的该商品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北京市朝阳区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东正教+$head_words:天主教+$head_words:新教+$head_words:传教士+$head_words:态度","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1917年前俄国在华东正教传教士与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
&&&1917年前俄国在华东正教传教士与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
1917年前俄国在华东正教传教士与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
The Attitudes of Eastern Orthodox Missionaries in China towards Catholic and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before 1917
<input type="hidden" class="share_summary"
value="1917年前来华的东正教传教士与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共存共生过程.东正教传教士对后者的态度和对策反映了俄国政府对于侵华利益的现实追求.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传教士刻意淡化教派差异,维持与留京天主教传教士的和睦关系,在获取中国情报、汉学研究、宗教文献翻译以及来华人员构成方面利用后者的影响或经验.俄国尽管通过获得在华传教特权,但慑于中国人民对其侵华行径的愤怒,没有在传教方面积极跟进英、美等国.直到清廷推行联俄政策以及签订之后,俄国政府才决定推动在华教务.庚子之变后,俄国在华设立主教区,进入全面效仿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积极扩大在华宗教影响的时期."/>
1917年前来华的东正教传教士与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共存共生过程.东正教传教士对后者的态度和对策反映了俄国政府对于侵华利益的现实追求.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传教士刻意淡化教派差异,维持与留京天主教传教士的和睦关系,在获取中国情报、汉学研究、宗教文献翻译以及来华人员构成方面利用后者的影响或经验.俄国尽管通过获得在华传教特权,但慑于中国人民对其侵华行径的愤怒,没有在传教方面积极跟进英、美等国.直到清廷推行联俄政策以及签订之后,俄国政府才决定推动在华教务.庚子之变后,俄国在华设立主教区,进入全面效仿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积极扩大在华宗教影响的时期.
摘要: 1917年前来华的东正教传教士与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共存共生过程.东正教传教士对后者的态度和对策反映了俄国政府对于侵华利益的现实追求.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传教士刻意淡化教派差异,维持与留京天主教传教士的和睦关系,在获取中国情报、汉学研究、宗教文献翻译以及来华人员构成方面利用后者的影响或经验.俄国尽管通过获得在华传教特权,但慑于...&&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教和清教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