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进口关税增加关税对消费者的影响能得到什么实惠?

中国降低187项进口商品关税 消费者能得哪些实惠?
图片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商品 图片来源:齐鲁财富网
中国财政部日前发布消息,从12月1日起,中国将进一步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这一消息的发布,让不少热衷海淘的消费者欢呼雀跃。 那么,这次降低进口关税的消费品有哪些、消费者将得到什么实惠、会对商家乃至中国消费产生什么影响呢? 哪些产品降幅最大 唇膏、眼影、香水等化妆品关税由10%降至5%,咖啡机、智能马桶盖由32%降至10%,矿泉水由20%降至10%……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婴儿尿布、尿裤以及部分配方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均降为零。 不难看出,此次降税产品的一大特点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覆盖面广、降幅明显。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消费品,共涉及187项商品,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 其实201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3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分别是2015年6月、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主要选取了中国居民在境外购买意愿较强、关税税率较高消费品。到2017年11月,中国已对152个税号的消费品实施了暂定税率,平均降幅为50%,涉及一般贸易年进口额109亿美元。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部分消费领域,中国有效供给能力与人民消费需求的不适应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而适当扩大国外特色优势消费品的进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说,此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国内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进口产品同国内产品开展竞争,引导我国供给体系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变化。 “从过去的高新产品到如今的消费品,降低进口关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这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中国外贸思路转变的表现,有助于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同时也能让国际市场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降税对各方影响几何 进口关税的调整意味着今后消费者在国内即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进口产品。 这一政策的直接影响就是有助于将大量外流的消费留在国内。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消费达到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中国游客是世界上境外旅游消费最多的游客。 国内外产品的差价,成为消费外流的主要原因。专家指出,中国居民每年在境外的消费若有1/3或2/3回流,就能拉动消费增长一个百分点。消费品进口关税降低力度加大,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进口关税的调整对跨境电商平台是一个直接利好,将减少海淘税收监管的盲区,促进更多国外产品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从而实现消费留在国内,税收留在国内,也会让商品的品质和供应链管控更有保证。 化妆品集团欧莱雅此前两度响应中国对化妆品下调关税以及消费税等政策。欧莱雅(中国)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调整将有利于丰富消费者选择,促进市场活跃。企业将尽快进行内部评估,加大对产品研发与创新、生产、服务及人才培训等领域的投入,以作出对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相应调整。 “这一举措将加剧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对国内生产形成一定压力,对国内相关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作用,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赵萍说。 除了降税还有什么招 降低进口关税,发挥其正向引导和调剂余缺作用,已成为中国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扩大消费品进口来说,关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抽样显示关税额在商品零售价中实际占比仅为0.5%至7%,对缩小商品境内外价格差异直接作用有限。降关税对扩大消费品进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商品进口量和国内售价变化最终还是要市场决定。 中国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并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尽管进口商品能填补国内市场不足的空白,但国内需求的满足要更多依靠国内供给。”赵萍说。 曹磊表示,真正解决消费外流、促进中高端消费要多措并举,一方面要推动跨境电商在通关、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便利化,方便消费品进口;另一方面要致力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中国制造”,做大做强民族品牌,这才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立足的根本。 (据新华社电 记者于佳欣 申铖 周蕊)page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降低进口消费品关税有“一石数鸟”之效
关注新华网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我国将自12月1日起,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据悉,此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范围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衣着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各类民用消费品,共涉及187个8位税号,平均税率由原来的17.3%降低到7.7%。
  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是我国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后的一个具体行动,自2015年来已经实施过多次。它的直接目的,自然是为了满足民众的消费升级需求。过去数十年,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粗放型投资过热,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一些民用消费品总是落后于国外。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这些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高端民用消费品可以通过进口渠道进入我国市场,但国家为了支持国内企业,对这些进口产品设置了较高的进口税率。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显然不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近几年,国内消费者借着出国旅游的机会,在国外市场“海购”各种民用消费品,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反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国在近几年开始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但是这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很快达成目标,因此需要通过降低民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举措,来填补国内创新产品供应不足所形成的消费缺口。
  这一举措应该能够收到“一石数鸟”的效果。一方面,进口关税降低后,大量日常消费品就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供国内消费者选择,消费者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这无疑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选择,也能够引导国内供给体系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降低进口关税,还能够对我国相关企业形成倒逼效应。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目标已有好几年,但是不少企业仍然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上,一些产品明明在市场上已经少人问津,但仍在按部就班地生产,导致效率低下。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在于市场供应不均衡,导致消费者失去了消费选择可能,如果有大量进口消费品进入,在消费者的选择下,势必会对落后的消费品形成挤压作用,倒逼这类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改革。
  降低进口民用消费品的关税,还有利于缓和日渐紧张的对外贸易矛盾。我国对外贸易长期表现为顺差结构,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这对于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本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但引起了部分世界贸易经济体的不满。降低进口民用消费品关税,会促进我国的进口,实现中外贸易平衡。
  降低进口消费品关税,在消费者获得更多消费选择机会的同时,一些企业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我国民用消费品产品的一个现状是,一方面一般性产品产能过剩,一方面是人民需求的优质产品稀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才能适应这种挑战,跟上市场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周俊生)
责任编辑:中国降低187项进口商品关税 消费者能得哪些实惠_网易新闻
中国降低187项进口商品关税 消费者能得哪些实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降低187项进口商品关税 消费者能得哪些实惠)
图片来源:好农资招商网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商品 图片来源:齐鲁财富网中国财政部日前发布消息,从12月1日起,中国将进一步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这一消息的发布,让不少热衷海淘的消费者欢呼雀跃。那么,这次降低进口关税的消费品有哪些、消费者将得到什么实惠、会对商家乃至中国消费产生什么影响呢?哪些产品降幅最大唇膏、眼影、香水等化妆品关税由10%降至5%,咖啡机、智能马桶盖由32%降至10%,矿泉水由20%降至10%……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婴儿尿布、尿裤以及部分配方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均降为零。不难看出,此次降税产品的一大特点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覆盖面广、降幅明显。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消费品,共涉及187项商品,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其实201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3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分别是2015年6月、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主要选取了中国居民在境外购买意愿较强、关税税率较高消费品。到2017年11月,中国已对152个税号的消费品实施了暂定税率,平均降幅为50%,涉及一般贸易年进口额109亿美元。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部分消费领域,中国有效供给能力与人民消费需求的不适应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而适当扩大国外特色优势消费品的进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说,此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国内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进口产品同国内产品开展竞争,引导我国供给体系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变化。“从过去的高新产品到如今的消费品,降低进口关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这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中国外贸思路转变的表现,有助于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同时也能让国际市场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降税对各方影响几何进口关税的调整意味着今后消费者在国内即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进口产品。这一政策的直接影响就是有助于将大量外流的消费留在国内。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消费达到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中国游客是世界上境外旅游消费最多的游客。国内外产品的差价,成为消费外流的主要原因。专家指出,中国居民每年在境外的消费若有1/3或2/3回流,就能拉动消费增长一个百分点。消费品进口关税降低力度加大,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进口关税的调整对跨境电商平台是一个直接利好,将减少海淘税收监管的盲区,促进更多国外产品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从而实现消费留在国内,税收留在国内,也会让商品的品质和供应链管控更有保证。化妆品集团欧莱雅此前两度响应中国对化妆品下调关税以及消费税等政策。欧莱雅(中国)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调整将有利于丰富消费者选择,促进市场活跃。企业将尽快进行内部评估,加大对产品研发与创新、生产、服务及人才培训等领域的投入,以作出对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相应调整。“这一举措将加剧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对国内生产形成一定压力,对国内相关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作用,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赵萍说。除了降税还有什么招降低进口关税,发挥其正向引导和调剂余缺作用,已成为中国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扩大消费品进口来说,关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抽样显示关税额在商品零售价中实际占比仅为0.5%至7%,对缩小商品境内外价格差异直接作用有限。降关税对扩大消费品进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商品进口量和国内售价变化最终还是要市场决定。中国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并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尽管进口商品能填补国内市场不足的空白,但国内需求的满足要更多依靠国内供给。”赵萍说。曹磊表示,真正解决消费外流、促进中高端消费要多措并举,一方面要推动跨境电商在通关、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便利化,方便消费品进口;另一方面要致力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中国制造”,做大做强民族品牌,这才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立足的根本。(据新华社电 记者于佳欣 申铖 周蕊)《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日 & 第&09 版)
责编:宋鹏
(原标题:中国降低187项进口商品关税 消费者能得哪些实惠)
本文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8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时政热点:消费品进口关税降低,实惠能否入消费者口袋
15:11:49 来源:
7月1日起,我国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关税税率,降低1449个税目日用消费品关税税率。此次日用消费品降税涵盖食品、服装鞋帽、家具用品、日杂百货、文体娱乐、家用电子、日化用品、医药健康等八类日用消费品,共计1449个税目,占到《进出口税则》中消费品税目总数的七成,平均降幅达55.9%。
由于降税税目达到了《进出口税则》的七成,且平均降幅高达55.9%。因此,此次降税的力度之大,可见一斑。按照理论测算,广大居民在进口消费品方面得到的实惠,将是非常大的,对进口消费品的消费,也是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同时,我国对进口消费品降低关税,对我国消费品的出口,也会起到积极作用。相关国家也一定会在进口中国消费品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实现双赢。
需要注意的是,降低进口消费品关税,只是降低进口消费品价格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到底迈得是否扎实,降税带来的实惠,是否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入广大居民的口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纵观过去进口商品降税的经验和教训,某些商品在减税降低的情况下,消费者却未必能够得到充足的实惠。譬如汽车,就曾出现过关税降低、价格不变,甚至价格更贵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经销商从中做梗,把本应进入消费者口袋中的实惠,变成了自己的实惠。尤其是比较紧俏的商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给商品加价。如维护保养费、VIP客户会费等,反正就是一句话,降税不降价。如此一来,国家层面创造的实惠,就无法真正进入到消费者的口袋,降低关税,就变成了少数人的福利。
由于此次降低关税的范围很广,涉及的产品品种很多。如果经销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一些不太规范的变通、交易等方面的手段,很有可能会让政策的实施遭遇很多障碍,会使政策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会让广大消费者无法真正享受到实惠。所以,很多人担忧,消费品降低关税的实惠,真的能够到达我们的口袋吗?
事实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进口消费品,由于价格的制定权完全控制在经销商手中,不同城市的价格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经销商的价格自由裁量权很大。也就是说,进口关税下调后,有没有按照下调的金额同步下调,下调多少,有没有下调到位,消费者并不矫情,也无法矫情。如此一来,关税下调增加的收益,就很有可能在经销商环节被消化,而进入不到消费者的口袋。如果单纯按照调税税目去测算消费者获得的&实惠&,就很有可能是一笔虚账,消费者实际得到的实惠并没有这么多,甚至根本就没有得到。如此,就给有关方面和市场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常情况下,这次调降关税,是通过直接调降&最惠国税率&的方式来实施的。因此,更应当能够比较直观地体现在相关商品上。那么,有关方面是否能够对现有的涉及降税的进口商品价格做一个明确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所降税收也公布一个明细目录,从而让消费者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到某种商品应当降价多少,从而有效防止经销商在降税与价格上做文章,把降税带来的实惠转移或截留。
由于对外开放的力度会不断加大,进口商品的关税也可能会继续下调,降税的商品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如果降税以后不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真正转化成广大消费者的实事,降税的效率和效果就会打折扣,就会影响广大消费者对降税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从而对降税政策失去信心。尤其是与广大居民关系密切的消费品,更应当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
更重要的,如果进口消费品关税下调后价格不能同步下调,还有可能影响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会让广大消费者继续到国外购买商品,使消费外流。同时,不能激发国内同类商品生产企业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没有达到降低进口关税的目的。反过来,国内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竞争力不强,竞争意识不浓,产品缺乏品牌效应,要想出口到其他国家,难度就更大。形成国内市场丢失、国外市场占领不了的不利局面。所以,决不能让政策在经销商手上滥用,让经销商左右降低关税后进口商品的价格,而必须通过一定的市场监管、价格监管,让降低减税带来的实惠全部进入广大消费者的口袋。
更多信息请访问
关注临沂中公教育微信linyizhonggong,政策问题实时答,考试信息不漏看。(责任编辑:临沂中公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近期主推课程:
今日头条:
你可能感兴趣:中国降低187项进口商品关税 消费者能得哪些实惠?
  中国财政部日前发布消息,从12月1日起,中国将进一步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这一消息的发布,让不少热衷海淘的消费者欢呼雀跃。
那么,这次降低进口关税的消费品有哪些、消费者将得到什么实惠、会对商家乃至中国消费产生什么影响呢?
哪些产品降幅最大
唇膏、眼影、香水等化妆品关税由10%降至5%,咖啡机、智能马桶盖由32%降至10%,矿泉水由20%降至10%……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婴儿尿布、尿裤以及部分配方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均降为零。
不难看出,此次降税产品的一大特点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覆盖面广、降幅明显。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消费品,共涉及187项商品,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
其实201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3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分别是2015年6月、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主要选取了中国居民在境外购买意愿较强、关税税率较高消费品。到2017年11月,中国已对152个税号的消费品实施了暂定税率,平均降幅为50%,涉及一般贸易年进口额109亿美元。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部分消费领域,中国有效供给能力与人民消费需求的不适应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而适当扩大国外特色优势消费品的进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说,此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国内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进口产品同国内产品开展竞争,引导我国供给体系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变化。
“从过去的高新产品到如今的消费品,降低进口关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这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中国外贸思路转变的表现,有助于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同时也能让国际市场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降税对各方影响几何
进口关税的调整意味着今后消费者在国内即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进口产品。
这一政策的直接影响就是有助于将大量外流的消费留在国内。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消费达到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中国游客是世界上境外旅游消费最多的游客。
国内外产品的差价,成为消费外流的主要原因。专家指出,中国居民每年在境外的消费若有1/3或2/3回流,就能拉动消费增长一个百分点。消费品进口关税降低力度加大,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进口关税的调整对跨境电商平台是一个直接利好,将减少海淘税收监管的盲区,促进更多国外产品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从而实现消费留在国内,税收留在国内,也会让商品的品质和供应链管控更有保证。
化妆品集团欧莱雅此前两度响应中国对化妆品下调关税以及消费税等政策。欧莱雅(中国)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调整将有利于丰富消费者选择,促进市场活跃。企业将尽快进行内部评估,加大对产品研发与创新、生产、服务及人才培训等领域的投入,以作出对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相应调整。
“这一举措将加剧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对国内生产形成一定压力,对国内相关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作用,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赵萍说。
除了降税还有什么招
降低进口关税,发挥其正向引导和调剂余缺作用,已成为中国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扩大消费品进口来说,关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抽样显示关税额在商品零售价中实际占比仅为0.5%至7%,对缩小商品境内外价格差异直接作用有限。降关税对扩大消费品进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商品进口量和国内售价变化最终还是要市场决定。
中国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并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尽管进口商品能填补国内市场不足的空白,但国内需求的满足要更多依靠国内供给。”赵萍说。
曹磊表示,真正解决消费外流、促进中高端消费要多措并举,一方面要推动跨境电商在通关、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便利化,方便消费品进口;另一方面要致力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中国制造”,做大做强民族品牌,这才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立足的根本。
(据新华社电记者于佳欣 申铖 周蕊)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税最终消费者买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