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一次汉服的主题班会,不知各位前辈对公司有何意见和建议

【图片】同袍宣传汉服的时候,千万不要让人感觉自己很偏激_汉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3,236贴子:
同袍宣传汉服的时候,千万不要让人感觉自己很偏激
汉服与影楼装的混淆
汉服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实用性。总体上说,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绳结、平面剪裁。汉服形制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而演变,但是基本特点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最近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有新闻报道称12月24日湖南大学生穿“汉服“高举标语抵制圣诞节,把劣质影楼装当汉服,再次引起了国人对中国人过不过洋节日的争论,同时也引起同袍的一致声讨和担忧。12月27日,又一场影楼装当汉服的闹剧上演。重庆武隆第六届仙女山冰雪童话节开幕并为99对新婚夫妻举行“汉式”雪地集体婚礼,还有外国友人, 而且还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所用婚服都是影楼装。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又是纷纷转载,同袍又是痛心不已,深感无奈。
然而,明眼人一看之下,他们所穿的“汉服”,都是临时从古装店租来的影楼装,与汉服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两个事件都有几个相同点。(一)、当事人都不是同袍,对汉服缺乏正确认识;(二)、当事人都知道“汉服”这个词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适合活动宣传的亮点,把汉服作为噱头,提高媒体曝光率;(三)、他们的衣着都是从古装店临时租来的,活动一结束,就归还影楼装,而真正的汉服是在生活中或正规场合用的,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不是为了表演准备的。(四)、这些新闻事件都造成了一个严重的负面影响,误导大众的认识,混淆了影楼装和汉服的概念。
那么这些打着“汉服”噱头进行着与汉服复兴无关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听说过汉服这个词,大概知道点含义,但是又缺乏深入了解,有什么现实需要就把“汉服”这个名头拿过来服务于其他现实需要的人,他们也是普通人。
很多媒体都把影楼装当成汉服进行报道,无疑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同时,同袍们的抨击和口诛笔伐,甚至偏激言论,也招来许多同袍圈外人的不解甚至驳斥。我想汉服吧的人多少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主观上没有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关于汉服,还有绝大多数的人不以为意,没有重视她,可能我们没有多研究一些方法。我想这是一件值得深思并亟待解决的事情。我也在想应该怎样做会更好。
以下都是我在空间上和同学朋友讨论的对话,我们是很有礼貌地讨论的,唇枪舌剑在所难免,但没有任何人身攻击和乱喷乱骂,我觉得这一点很好:
(其中毓秀华章是鄙人,和我讨论的尤同学是我高中同学,许同学是我你,我们的观点都难免有偏颇之处,有不好的地方,欢迎同袍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争论12月24日,一则题为《大学生穿汉服闹市区抵制圣诞节》的新闻报道迅速蹿红网络,各大媒体争相转载。据报道中说“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等标语,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而劣质影楼装当汉服的举动,更使同袍愤慨不已。这是在我转发同袍的说说时,由此吸引了尤同学与我讨论。
在说说的评论下讨论开始了。毓秀华章 : 真正的民族自信,来自于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肯定,来自于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唯有如此,方能有盛唐之包容开放的胸襟和气度。尤同学:真正的包容,不止是自己本民族的,还有外来优秀的。毓秀华章:连本民族文化都没守好的民族,前景堪忧。尤同学:你说没守好就没守好啊!乱说,如果没守好,你怎么知道有春节,元宵,端午之庆。 再者,中华有五十六个民族,切以汉多,就单方面以为保护汉文化就是保护中国文化。毓秀华章:光有放假吃喝的节日和文化传承是有差距的。比如端午节,不只是赛龙舟、吃粽子,还有挂艾草、驱五毒、雄黄酒多少人知道?还有上巳节、寒食节、中元节,等等。什么是单方面?汉族做汉族的事情还要考虑少数民族的感受了?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作为主体的汉族不努力传承保护,还要怎么做?尤同学:所谓的弘扬不单纯是守旧,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发展,比如你不能认为一到端午节,人人都要划龙舟,这是不可能的。毓秀华章: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好像。尤同学:你的论点与论证的问题有关吗?论证的问题弘扬中国文化就是弘扬汉文化?毓秀华章:我的论点是:与其花心思去抵制外来文化,演所谓的“中国人不过洋节”(新闻图片上有商家宣传牌子,证明其实只是是商家炒作,是商业利益驱动行为,和文化无关),不如用心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性创新。这样自然就能以开放的胸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了。你看我原来的评论是:真正的民族自信,来自于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肯定,来自于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唯有如此,方能有盛唐之包容开放的胸襟和气度。尤同学:所谓的弘扬文化不是简单的保存,也需要发展,对于无法大规模推广的习俗,只在象征性的地方得以保存,还要创意,运用新技术,比如动漫龙入文化元素,像日本动漫在这方面就很好,还有秦时明月中间就有许多中国文化在里面。 毓秀华章:发展文化产业当然好。何况过传统习俗就是简单的保存?
关于影楼装当汉服对错的讨论12月27日,又一场影楼装当汉服的闹剧上演。重庆武隆第六届仙女山冰雪童话节开幕并为99对新婚夫妻举行“汉式”雪地集体婚礼,还有外国友人, 而且还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所用婚服都是影楼装。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又是纷纷转载,同袍又是痛心不已,深感无奈。这是在我转发同袍的说说时,由此吸引了许同学与我讨论。在说说的评论下讨论开始了。许同学:挺好的。在有可行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增加相关元素,毕竟是商业活动。毓秀华章:不好。那也要称为“古装”“影楼装”才对。汉服有指定的含义和对象(汉民族传统服饰),严肃而规范,不是什么衣服弄一下,都可以称之为“汉服”的。就像现代人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想穿的话也会穿上当地出租的民族服饰。影楼装是什么?影视剧表演用的,就好像把戏服穿到大街上,或者当做平日里的礼服一样可笑。婚礼这么隆重的仪式是用来表演的么许同学:你是重视婚礼还是重视汉服呢?这就是个商业婚礼活动,谁管它衣服正规不正规,“婚礼”搞成这样已经得到足够重视了,其中的“汉服”只是宣传中一点对于宣传有益而与婚礼无关紧要的小噱头,不能以衣服像不像汉服来判断婚礼有没有被重视。至于说误导大众,这样的活动会促使更多人去了解汉服的,没人会把他们当教科书的,自然也不会被误导。活动挣钱,婚礼隆重,还促进了汉文化传播,很成功的一个策划。毓秀华章: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毫无疑问,汉服,别人的婚礼怎么办,旁人无权过问。《左传·定公十年》([唐]孔颖达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把服饰作为民族名称(古代汉族称为华夏族)足见先人对服饰制度的重视。然而就像中华经典少有人问津,传统文化少有人关注,传统道德(良好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缺乏一样,作为民族传统服装的汉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它,重视它(汉服淡出汉族视野是明末清初剃发易服政策而来),“管他衣服正规不正规”,正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你说的情况跟中华名人故居过度商业开发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将传统文化当成现实经济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尊重和崇敬。这就是我们反对把影楼装当做汉服的原因,本身出发点就不对。(当然汉族要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也是)。古代中国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现在呢?还没有人能做出肯定回答。许同学: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形而上没有意义,明显是他们更关心这个社会。你终于即将进入社会咯,最近要多记录自己的思想,因为你也要慢慢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了~
毓秀华章:这不是形而上。对,对我们个人来说,谈衣食住行要比去谈文化、谈民族要现实得多,也要实际得多。但,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就在于我们的民族有许多仁人志士,会为了家国重任、民族大义舍生忘死。杜甫有云:位卑未敢忘忧国。诸葛亮、范仲淹、于谦、毛主席、周恩来、王安石、张居正、阎应元、邹容、秋瑾、向警予、溪山琴况等等。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如今社会上出现的某些道德乱象、崇洋媚外、贪腐问题、国民信仰普遍缺失等问题,难道不需要我们思索点什么吗。当然,话讲重了。这么说吧:个人来说,人生不止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我们要有点追求。民族国家来说,当今中国许多社会问题,是能够通过汲取先贤智慧,弘扬传统文化创新运用得到解决的。 嗯,我空间就是我用来表达思想和价值观,传播些正能量的。我实在看不惯某些新闻报道的屌丝作风。许同学:那你要小心了,是别人感觉到正能量,而不是自己认为是正能量。 有没有想过我们刚出社会时的模样,其实就是自己所骂的教育所塑造出来的。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解决的技能,而且还要为别人的不足之处发表消极评论。其实我们只是被书本毒害太久了,出来还不清楚社会就是这样的,而且它不这样还不行。何为对错? 我觉得谁的行为对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有用是基本判断标准,先不谈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对谁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凭什么觉得自己是对的。你觉得呢。。毓秀华章:嗯,因此我们就要努力奋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人跟我说过:只有当你成功了,别人才会把你的话当回事。我想你会认同这句话的。我呢,是自娱自乐。当我成功了。有很多人会来翻我的QQ空间,还会有许多感慨。如果我泯然众人矣,那我依然是自娱自乐。虽然我不是为了这个目的。不过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可不是我说的,是许多前辈通过大量文献和实物考证出来的。我觉得虽然学校教育大家都在批评,但这几年我没有白读书,收获很大,因此我才会有这样的信心。所谓的成功是需要机遇的,那是不可控的。出了学校我想我的思想不会怎么变化,只是为人处世会变得更圆滑,更世故而已,生存所需。希望你也是这样,保有自己心中的一份天地。
许同学: 我看到你还在谈汉服,这是这次谈话中多么不重要的一个词语。 我完全可以扮演你的角色,说一样的话,很多人都可以,但凭什么觉得这是正能量,是帮助别人的话?这些话对任何人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批评别人而不顾别人所处的境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又不见得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个记者,他写出了好文章,做出了成绩,帮助了报社,养活了家人(其中可能就包含了一个骂着“乱用汉服”的学生)。你是在一个很偏激的角度在批判的,你认为他造成的不良影响,仅仅是“你以为”而已。因为懂得多了,不会再这么单纯看一件事情。这样的评论非常不负责任,是什么让学生很容易就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高度去审视别人呢?毓秀华章:是的,我这条说说包括全部评论都是围绕汉服和传统文化的。关于你说汉服是多么不重要的一个词语,我很无奈。也许你谈的是现实人生更重一些。新闻报道是记者的职业没错,是谋生的手段,他做的对。但是问题在于没有调查研究,如果你有搜一下汉服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就会知道为什么汉服不能和影楼装混同。汉服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物,许多专家学者也支持,还出现08年奥运时百名学者联名上书将汉服作为奥运礼服的事情。我们没有批评他做错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只想澄清一些事情。关于“传递正能量”的事情,是我在说另一些新闻报道,不是这个,不要误会。许同学:“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谈对错”,我确实没跟你谈汉服,而是谈如何对待所有出现过或还没有出现过的主角叫做汉服或者主角不叫汉服的事情。小孩才争对错,因为但凡成人都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有人都知道汉服重要,谁都知道最正统的汉服不应该是长这个鸟样。这个记者百分百了解过你认为他不了解的东西,甚至引用了相关的文字。谈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跟你说了半天,你还是在小学生引经据典修改病句,那我不知该做何感想。感谢你提醒我在社会应保存好一些好的东西,我们都是这样想的,而且我恰恰就是在对你提出建议:你应该让你做的事情更有现实意义。我完全知道你的意思,无兴趣争对错,只是希望你能够提前站在一个带有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一个角度去看待事情。你的思想跟行为将在最大程度保留你认为正确的那部分的前提下,更能实际性地去发挥作用,对改变这不合理现象真正有促进作用。毓秀华章:现实中,我也很努力的。一个不努力奋斗的人,根本没资格谈理想、谈文化复兴、民族什么的。其实,希望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这个事实会深入人心,这就够了。许同学:这个事情太不重要了,我怎么想的又有啥要紧的,几分钟后就忘了。也许是因为你对它太了解,以至于太过重视了。汉服再重要,这次把汉服宣传出来的还是这个被你批评的记者。而他在宣传这个事实的贡献上做的比你多,反而被你瞧不起了。毓秀华章:可能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吧。我没有瞧不起任何人,也没有批评是非对错,只是在澄清一些事情。许多时候,传递不实的消息远比没有消息可传递还要可怕。我批评的是另一种新闻,和这个无关。
(接下来有些话可能同袍会不是滋味,其实现实就是这样)许同学:我觉得你离社会太远了。毓秀华章:也许吧。实际上,我更适合当一个学者。虽然现实中学者有数不清的科研任务和政治要去打理是吧。许同学:我觉得自己是能改变一些东西的,因此我是现在犯错者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才能得到有实际改进意义的观点。而你内心深处似乎没有这种自信,你的评论也只能在私下评论。毓秀华章:不,我想把我们的评论发在网络上,发在百度贴吧里。现实复杂我知道,那我就想说,关于汉服,是我工作之余的活动。就像你有参加公益活动一样。许同学:如果你是站在犯错者的角度去思考的,那得到的观点才有意义。如果你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那别人处的环境跟你不同,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毓秀华章:哦,你是说,那个记者犯错了?许同学:没有谁对谁错,你还在纠结这种事情?毓秀华章:这不是你要我给犯错者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吗。意思是这样,或者说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那个记者,我会怎么办。许同学:对,我要你别说着玩,你要说有用的话。你要为了改变它而说话,连对方都觉得有用。但是你没现在他的角度说话,那对他没有帮助,于事无补,说来干嘛毓秀华章:如果你能联系他。我会这样想:1.网络上的言论只要低调处理,对自己没什么影响,息事宁人最好;2.。知道了这样报道会引起这样的反响,下次避免,不要惹麻烦。你看那个记者连一句话都没说,也没人要求他要干嘛。所以我对那个记者的建议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就像政府公关一样。你觉得这样的建议是否有实际意义?许同学:没有问题也没有建议,你又问建议有没有实际意义,这是在挑衅吗。我闪了。毓秀华章:错!对于网络热门事件,只有三天热度。几天过去之后,很少有人还会提它。不久,大家都快忘了。如果那个记者此时出来澄清、辟谣,那样的话,这又是另一个网络热门事件,反而对他不利。只管上班、吃饭、睡觉。就当没发生过一样。谁也碍不着。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干。不好意思,你好像在问有没有问题?我不明白。明白了。我没觉得那个记者有什么问题。我只是觉得汉服复兴者需要制造舆论,澄清事实,压过这样的新闻报道对社会的影响。可能就像你说的。没有对与错,只有人去做。许同学:你们太重视汉服了,所以这个报道里汉服的成分被你们严重放大了。我可以理解,不过现在公众的角度,我只能说,这个报道里,几乎没人会在意汉服,也不会被误导。因为这个报道去了解汉服的人也许还会不少,其中还有的会加入成为你们的同伴,这也是好事。你看到了不好的一面,其实我看到的是很多人因此开始了解汉服,许多新人因此更进一步了解汉服文化,很多人借此良机进行了交流与认识。毓秀华章:已经讲这么深了,你应该不会再把我看成“只会分对错的小孩子”了吧?许同学:更多的是我这种毫不关心的,汉服一词看一眼图看个大概就过去了。受到影响的是汉文化研究圈子里的人(会被误导吗?),要嘛就是对汉服起了兴趣的人(你们增加了许多新人)。像冰桶挑战,也许许多人诟病,但是就连干旱地区抗议的那些人,也因此得到关注并受益了。毓秀华章:嗯,眼球经济。。。。。毓秀华章: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福州新闻,师大社历院在三坊七巷举办“汉服”(影楼装)成人礼,误导大众,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也影响师大声誉。同袍费了很多力气也没法挽回这些负面影响。这次在师大共青团的成人礼,就是师大的汉服社联系校团委和福建汉服天下办的。很正规,效果也很不错。现在的人做事很容易浮躁,急于求成,不考究,如果当时有多注意一些细节,就不会活动结束后发送那么多的事情了。现在中国就连学术研究也浮躁,闹过笑话。以上就是两个讨论了,语句通顺上略有修改。希望不会影响大家阅读。
关于如何区别汉服与影楼装的问题,我就不啰嗦了。链接奉上: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贴子,看了它们之后,你会对汉服、汉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汉服吧导读】 【汉服百科网:各种形制知识解说】【野生同袍找组织】【汉服组织地图】【这是不是汉服—汉服吧官方汉服鉴定贴】【购买汉服请搜索】 【汉服运动理念】溪山琴况文集【汉服运动大事记】 【汉服是怎么消失的】?【如何区分汉服和影楼装】【汉服复兴之路-改良还是还原】【现代汉服体系2.1版 】【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汉服统一”问题】【伪唐装的前世今生+真正的唐代服饰】 【关于元清问题】汉服吧官方立场
→_→真正穿汉服走在街上被说古装穿越。但一群影楼就被说成汉服
第一楼的第三张图片从左往右第二位带红领的那位是不是小将老前辈吧主啊!?
长沙圣诞那次本来就是几个影楼为了吸引眼球增加顾客弄的,那些举牌的本来就是兼职大学生
我感觉偏激的同袍们都快磨尽我对汉服的爱了……
先收藏写完作业慢慢看,顶楼主,虽然我不过外国的节日但我也没抵制的意思,先过好自己的节日,别又成了华夏的败家子。
同意!!!
第一张姑娘 好美哦~
仔细看完了对话 你的同学都已经长大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各位前辈,问个问题,汉朝有裤子了吗?【汉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3,236贴子:
各位前辈,问个问题,汉朝有裤子了吗?
新人一枚,想起三国名将如果没有裤子穿,哭死,来问问,突然明白了为啥他们都跪着坐,是不是因为没裤子?
有啊,不穿裤子如何骑马打仗
→_→为什么要问汉朝→_→
那年,我见到你你如那古画中的脑子优雅 飘逸似回到那汉唐盛世绝世 独立后来才知你的名字汉服那一年是1644那一年无数人在历史长河中迷失那一年 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那一年数千万人的离去也没能挽留你离去的宿命那一年 1644从此江山易主 山河变色文字狱 剃发令……如刀般磨去对你的悠思直到如今 马褂旗袍仍是 中国印象汉服 你在哪里万千汉民仍记得依稀你的交领右衽你的背影清丽有人未曾忘记你他们传承手工技艺将你重新复兴哪怕走上街头被误认为和服韩服依然执着不已纵然你曾经的子民不识你视你为古装穿越将那些先驱视为大汉族主义可是 总有一日你会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翩然归来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你从未离去彻底你名为 汉服
有裤子没有松紧带
欢迎新同袍~~~~~\(≥▽≤)/~ 链接由曹长同学精心整理。~\(≥▽≤)/~【汉服】(汉衣冠,华服,华夏衣冠)是汉民族(华夏族)民族服饰,传由黄帝创制,一直延续四千余年至清初血腥的剃发易服。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配有圆领,对襟等做补充。汉服不是古装哦,也不是cosplay哦,也不是汉朝服装哦,旗袍马褂伪唐装也不是汉服哦,新同袍们也不要把影楼装当汉服了。穿上汉服,我们更要学习华夏其他优良的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在这里准备了一道美味的汉服大餐,祝新同袍用餐愉快^O^ 【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宣传·汉服吧导读】
【汉服百科网】
【汉服基本形制图文速览】
【★新人必看★】【我们的民族服饰是怎么消失的】
【★购买汉服★】【汉服购】
【汉服组织地图】
【制作汉服】请移步【汉服制作研习吧】垂询~ 【如何区分汉服和影楼装】
【为何汉服要坚持形制,不能改良?】
【这是不是汉服—汉服吧官方汉服鉴定贴】
【汉服“统一”问题】
【汉服运动理念】溪山琴况文集
【伪唐装的前世今生+真正的唐代服饰】
【关于元清问题】汉服吧官方立场
没有小尾巴,没有小尾巴,没有
听他们说的女的没有男的有
古人穿衣都是劲量不束缚身体的,裤子咋会没有,我们的祖先在古代可是很聪明的,要不然咋骑马作战。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装,不是汉朝服,汉朝有裤子,袴褶欢迎新同学
正坐是因为没裤子??正坐是华夏礼文化的一种,在日本和韩国正坐之类的礼节仍旧存在
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来源于百度百科)
——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怎样评价百度汉服吧?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9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分享邀请回答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求各位前辈帮忙【汉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3,236贴子:
求各位前辈帮忙
我最近才加入汉服吧,对汉服不是很了解,最近想买一套,但又是苦逼初三党,攒不了多少钱,准备上衣下衣一起买。怕被骗,所以把图贴上来各位请鉴定下
没人帮下忙么
衔泥家的还行
怎么啦?买什么?
我也第一次买,打算买兰夜心家的,你可以去看看……
同初三握爪~
怪怪的可以确定的是裤子不对
不过,我更推荐来料,然后商家吧潜水三个月不过如果是汉纸的话,在商家吧有些好商家淘宝东西少的很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为好东西要敲打然后就是被抢完了…………
反正慎重考虑就对了我觉得领子什么的都怪怪的
看起来挺好看的,可是没有前中缝……我不知道那玩艺是不是必须的,不过最好问问店家有没有后中缝,后中缝是必须的。
这不是衔泥的辰逸一么。上个礼拜刚入手,料子不错,手感很好。穿起来嘛有点怪,至今没搞懂带子应该怎么系。
前中缝则是用来区分襟和衽的。具体看下图。就是BE中间那条线。是要用两块衣料缝起来的。不过这个有的款式不需要,我也没弄明白……后中缝就是背后是由两块布缝成的,有一条缝线……这个必须有,因为象征为人正直,中庸之道。就是那条白线。能看出来吗?
其实你只买上衣就可以。短褐可以配牛仔裤。短褐配牛仔裤逛街很合适。
很不好看诶,觉得是汉元素,个人觉得直裰比较好看
楼主别急着买汉服……多潜水几天
衔泥家的要注意,他家的短打上衣和裤子绝对不会同色,要买的话要考虑清楚。而且他家短打上衣和裤子一定要分开卖。
衔泥么 我不推荐,不过只买上衣还不错我觉得裋褐+牛仔裤很贴近生活,上学的时候我经常这么干
关于正确的男裤有三个形制楼主要做的话可以去找图然后找小商家来料定做
楼主;给我qq吧,我也是初3党,也没钱。我们是同僚哟
划下水。裤子真心不好看
衔泥小筑的汉服还是很不错滴
上衣还可以吧
同苦逼初三党路过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理性讨论】汉服运动的错误_汉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3,236贴子:
【理性讨论】汉服运动的错误
小弟只是一个文化程度低下的高一生,看了很多关于汉服运动的评论,在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先发一下自己认为不错的文章】我为什么要批判汉服运动?[转贴]-来自汗中王的博客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连在博客上面发表多篇反思汉服运动现状的文章,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而上周我在猫扑大杂烩以铲铲队名义发表的铲文《今天我狠狠的教训了一群穿汉服作秀的年轻人》,结果毫无悬念的引起了某论坛的奋力反击,跑来猫扑大肆踢馆,直指猫扑不厚道、过分,双方在猫扑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那帮“捍卫汉服声誉”的人群里面,不了解我的人张嘴就问候别人的母亲,熟悉我的人则纳闷起来:你自己不也是个汉服爱好者吗?你写这篇文什么意思啊?吃碗面反碗底!是的,我承认我的的确确是蛋疼了。换在半年前,我会为了让汉服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而签名,会不厌其烦的给路人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汉民族服装”,会在论坛上面对那些“影响恶劣”的言论大加批判指责……但随后的几件事情,让我越来越对汉服运动产生了反思与批判。一是五月份在广州大学给一群历史系的同学做讲座,当谈及到文化弘扬的问题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见识实在缺乏得很,以至于有点语无伦次了。试想,要教育别人,首先自己就必须要有内涵,否则你拿什么去教训别人呢?二是端午前几天,我们到广州小洲村游览,他们的端午活动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个村的青年人,都踊跃的报名参加龙舟队,锣鼓声声震天响,大家都在刻苦锻炼划船技能,以期在端午那天争得好名次。晚上全村人聚集在村祠堂里,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餐快乐的龙舟饭。这是很纯朴很自然的民俗,没有造作,只有真正的对民俗的继承和发扬。三是前些天出席的佛山古琴研究协会发起至今10周年的雅集,社会各界的文化人士都出席其中,而我作为汉服运动的代表也参与进来。整场雅集,我印象最深的是虽然大家背景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是充满实实在在的文化底蕴的,比如有位搞文字工作的女士就把孔子说的头头是道,比如何老师对国学的种种忧虑和想法,比如他们都能弹得一手好古琴。没有邀请媒体,没有大肆宣传,大家集在一起,完全就是一种真正的文化境界,无需刻意的张扬。此后我开始反思我们的汉服运动。汉服爱好者都会说,“汉服是我们的民族服装必须传扬下去”“民族文化不可丢”“重要的不是这件衣服而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大道理谁都会讲,一讲一箩筐,但实际真的和言论所讲的一样吗?这一年来,随着自己对汉服运动的不断接触和认识,我逐渐发现了现在的汉服运动存在着以下几个不可忽视的甚至是严重的问题。第一,乱。都说汉服运动“是复兴不是复古”,但在真正的队伍中我似乎没看到有什么区别和体现。比如说服制,从夏商周到唐宋明的各种朝代的服制,都被他们穿出去招摇了。如果说复兴汉服的原因是“汉服的消失不是自然淘汰而是一场人为灾难”,那么已经被“自然淘汰”的汉服你又复兴起来干嘛呢?他们可以振振有词的告诉你,汉服的发展是个自然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不应该用朝代的眼光去看待汉服,否则你那就是片面的“朝代论”,把汉服等同于古装。甚至还有人撰文声称汉服就是体现自由的,还写有一些称颂魏晋“人性自由”的散文。可我认为,其他民族的服饰也会经过历史的发展变迁的,为什么人家就不会去穿戴秦汉时期的服饰呢?这样乱穿汉服和古装作秀有何区别?说的不好听,这种自由主义简直就是强奸历史!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带了一万元上街,买东西花了一百,然后被小偷抢了你的钱包,当小偷被抓了时候,你是否会让他把你自己的花掉的那一百元也要回来呢?很明显是无赖思想。这种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长期以来对汉服复兴的损害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体现出来,但确实很严重。除此以外,袒胸装、透明装、影楼装也到处肆虐,还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穿!我的天啊,这就是我们的复兴的汉服?第二,缺乏真正的文化底蕴。这一点我在以前说过很多了,在我的上一篇铲铲队文章里面更加是明确指出这一点,至于某些人看不明白我的用意还横加指责,那是他的事情。现在的汉服运动无非就是组织几个人,跑去公园游园、照相,吸引一下媒体和群众的注意--这样就能复兴汉服吗?我看未必,反而给人带来作秀的效果。这也难怪汉服运动红红火火搞了这么多年,还是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在一年两年前,活动就是将汉服穿出去宣传,或许会有宣传效果,也的确有效果,让很多路人和媒体关注到了汉服的存在;但目前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前了,穿汉服走上街宣传的这一种形式,其局限性已经其过时。要让汉服运动继续下去,必须对活动的形式做出更新,要更有文化品味在里面。于是大家开始寻思着祭拜各种先人了。但是难道穿着汉服整天想着拜祭这位祖先,祭祀那位神灵就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如此,还不如多排几场《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类的话题到各大社区为群众义演,通过戏剧的方式来展示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比作秀更有意义?我并非说穿祭拜先人不可取,只是这样的活动一旦没有真正的文化根基在里面,和“古装作秀”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是不是刚才还在穿着汉服像模像样的举行一个仪式,完了以后回到现实生活,一看到《论语》《诗经》就又头疼呢?会不会没有汉服可穿的文化交流活动就不会出席参加呢?脱离了文化传承的“汉服复兴”运动永远只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这就好像你从来不过万圣节也不了解万圣节的含义,却非要摆一个大南瓜放在家里一样,拿无知当个性。前面我提到的端午节和古琴雅集的例子里面,人家毫不张扬,也没有穿汉服,却很好的把自己的民间传统文化给保留并继承下去了。对比之下,难道我们现在复兴汉服仅仅只是为了一件衣服?为什么我们连自己身边最基本的民间文化都不去接触认识,却刻意追求汉服所带来的“文化含义”?汉服圈子普遍认为,因为汉服是我们的民族服装,所以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把汉服穿出去,还要想其他那么多干嘛。实际上,“民族服装”越来越成为一个口号而已,现在的汉服圈子谁不知道“这是我们的民族服装”,问题是有几个人能用这种心态去穿汉服?如果有,也不会出现影楼装、露胸装之类的奇装异服,也不会出现“改良派”“现代派”的观点了,更不会出现那种“我为什么要把汉服和汉民族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类“要行不要神”的无知而且犯傻的言论了。在如今这个裸奔也能成为行为艺术的代名词的今天,“民族服装”四个字还无法让大家能够真正全面的去接受汉服,不给他赋予真正的文化内涵在里面,永远只是一场古装游街的秀场而已。在我看来,越来越多的汉服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型cosplay运动了,只不过人家是cos动漫人物,我们是在cos古人的意境而已。汉服所代表的文化和心态,今天大部分汉服运动者都是没有的,因为今天汉服运动的人大多数都是冲着汉服去的,根本不会理会什么文化什么道理,而且也情愿如此。想不承认这点都不行!转载一段来自猫扑的批评:维:丁亥年五月二十,一干人等,虔具清文之奠,致祭于汉服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想我汉服,源远流长。尚书益稷,以正典章。束发右衽,汉家儿郎;断发文身,蛮夷之乡。变通则达,遂有灵王。胡服骑射,复我北疆。秦汉为裾,隋唐作裙,宋着褙子,明穿深衣。世易时移,上衣下裳。如今小子,借尔荣光。沐猴而冠,断发着装。身无佩饰,也谈汉妆!弃其菁华,取其糟糠。貌似神离,大言乱邦。诗经离骚,表面文章。兼容并蓄,方能图强。呜呼汉服,死而不僵。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尚飨!相信真正有心复兴汉服的人都不难明白这段话的意思了。看到这里,别急着骂人,看完下面第三点再说。第三,汉服运动已经走向盲目化,允许不了批判。就在我的《今天我狠狠的教训了一群穿汉服作秀的年轻人》一文在猫扑发表并被其他论坛转载以后,意料之中的引来广大愤怒的汉服爱好者的唾骂、恐吓与攻击。这样的反驳有何意义呢?只能给那些本身就对汉服运动持保留态度的人更加反感而已。看现在的汉服爱好者的表现,实在叫人心寒,不管是谁贴了张汉服活动的照片上去,总是引来一片叫好声,也不管人家穿着是否得体,行为是否文雅;一旦有媒体或者个人对汉服运动提出质疑或者是反对,则马上引来骂声一片,给人家扣上“汉奸”“蛮夷”“伪中华”的帽子,然后又说什么汉服爱好者都是好心的,你凭什么批评人家。热血就不能批判了?有句话不是叫“好心办坏事”吗?摘录一段回击我的文章的评论:“我忽然发现,嘲讽复兴汉服的人都沒什么素质!这从他们的文章的语言就可以看出!想想也觉得开心--一件事物只能引来小人嘲讽,卻沒有什么高人提出中肯的反对。无疑证明了它的美与正确!所以,这种小人的嘲笑恰恰可以告訴我们,我们做的是对的!”天,我承认我那篇文章的确是在YY,但你们这种YY我还是甘拜下风啊!不敢接受批评的人们,你们想过没有,没有空穴来风,人家为什么会质疑你们呢?有多少人面对这样的质疑,能够冷静的分析自己的原因并总结经验的呢?很可惜,我几乎没看到多少。就说我那篇铲文,摆明是讽刺那些穿汉服作秀却内心空虚的行为艺术者,但有多少汉服先锋们可以读懂理解并且加以反思呢?倒是那些从来不搞汉服的人看明白了。难道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绝对不是战斗。当汉服运动只能是孤芳自赏,却容不下砂子,接受不得异类的声音,面对批判,没有反思,只有谩骂和反击的时候,所谓的汉服运动还能有发展吗?我们就靠这样的人来复兴汉服?天!都是汉服运动目的在于复兴汉民族的精神,可我们现在的继承者们连最基本的汉人自古以来的博大胸襟都学不来,你还复兴个啥呢?我们就这样复兴汉服?这样的“汉服复兴”,无非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的YY意愿而已,所谓的“复兴”永远只是一个小圈子的人在打打闹闹,永远成了媒体借鸡生蛋的道具,永远只是外人眼里一群钱多了的人卖弄国学的烧包把戏,永远无法真正复兴推广,永远只是黄梁一梦!简单总结两句:汉服之复兴,与民族之复兴,相去甚远。原帖子写的再清楚不过了,是甩了穿汉服作秀青年的耳光,而非剑指汉服。一套服装,何罪之有?倘若用一套服装来包裹自己,掩饰自己的无知,正如方鸿渐用一纸文凭来遮羞。真正的汉族,正是要像盛唐那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积极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容纳不同的声音,学会反思自我与改进。只有我们自己真正强大了,自然有倭人、棒子、老美这些外族以穿汉服而荣。那时,才是汉服的复兴、文化的复兴。伟大的民族的复兴,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提升自我素养,而不是穿几件衣服就复兴了的。【我一个高中生的心声】身为一个中国人,而且还是一个汉人,自然希望自己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但是,如果汉服运动真的只是像上文一样,只知道作秀的话,那倒不如将她忘掉。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这说的好听,但是做起来又是何等的艰难。各位兄长你们是否想过,在现在的中国,公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而个人素养更是远丟天边。堂堂的礼仪之邦,现在却是人人唾弃的冒牌国家。在如此的环境中,我们又该如何宣传自己的文化呢?难道还只是穿一穿,走一走,作作秀吗?想当年,梁思成接到父亲梁启超寄来的对他来说宛若天书一般的《营造法式》一书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放弃,他花了一生用来解读这本书,同时他踏遍大江南北,寻找现存的古建筑进行考察。可是诸位兄长呢?是否像上文所述“一看到《论语》《诗经》就又头疼呢?”同时,我想说:想要人们接受一个将要被遗忘的记忆,首先是要让人们去了解她,而不是让她突兀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还有,我们也该思考,一个文化的进步,不只是自己民族的独自发展,她还需要借鉴外来文化。中国的旗袍,佛塔便是例子。还有,我们更应该思考,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文化又该如何发展,如果只是一味的将以前的服装拿出来而不去改进,那这个和复古有何区别?盘如现在新兴的古风歌,她们就进行了尝试,将中国古典词律与现代音乐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政府不愿支持汉文化的复兴主要是担心,那段记忆的复苏,担心引起民族矛盾,在此我想对各位兄长说:那是上十几代人的恩怨了,我们还掺和什么?况且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应当以和为贵,执手共建新华夏,再复天朝昔日荣光。一样各位兄长能认真的阅读并思考,我们下一步要如何去做。在此,小弟我感谢你们为祖国文化做出的贡献。
我居然看完了
什么都结合,什么都改进,最后就什么也不是了。而且现代化主要就是西化。再说,复兴必须要推广,所谓的淳朴,不声张,什么时候别人也不会知道
我们复兴我们的,管别人什么事。
这是说汉服运动根本就错了,不该搞,还是说汉服运动搞的过程有问题呢?如果说根本错了,这是不对的,汉人回复自己的文化传统天经地义,没有任何错误,这是选法规定的每个民族都有的权利。如果是过程中的问题,这个在所难免,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这是前进中暂时的问题,在复兴中出现,也在复兴中解决。另外,感觉这文的作者有些不够客观,比如说“那帮“捍卫汉服声誉”的人群里面,不了解我的人张嘴就问候别人的母亲”,好像复兴汉服的都这个德性,可是你看看这个吧里有几个这样的人呢?怎么能用少数几个打到一大片呢?汉服复兴从第一天开始,其实就不乏反对的声音,可以肯定以后还会不断出现反对的声音,但是,复兴的势头毕竟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明显了。我们会坚定不移的搞下去,这是我们的事业、也是我们的使命。
看起来很有道理,就像革命也会在走错过几次路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一样,汉服运动也是在错误中发展的,这种事急不来,总要循序渐进,给大家一个接受理解的时间
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没事穿穿漢服上街,向周围亲朋好友同学发小普及普及漢服的历史和现在就行。
我同意楼楼的看法,高一的时候我便喜欢上了汉服,以后一直在关注汉服,以前只是肤浅的了解汉服,然后渐渐的了解更多。然后之前都在关注汉服吧的动态,然后渐渐的看到了一些令我很迷茫的东西,例如穿着各朝各带的衣服,在街上乱窜,在本地的群里如果你问他汉服复兴的目的是什么?汉服社是干嘛的?他还回答不上来。我越来越迷茫,汉服运动是不是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更多的将衣服表现出来,已经不是复兴,穿着各朝各代而是作秀打着复兴的旗号,如果你说唯明论他们会说你是囧冰当。
写的不错。
共勉 现在初中 懂的不多 好在有一颗还算爱国爱民族的心 愿复兴汉服 更复习汉文化 正努力学习 志在写文 以学得一丝鲁迅文章里的现实意义与抨击 愿以微薄之力 宣传汉文化 重振礼仪之邦
没看完,太长
文章写的不错,正确指出了汉服运动中的一些问题,但很多问题并不意外,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汉服运动内部也肯定会良莠不齐,本来支持的人就不多,其中多是年轻人,难道还指望他们全是圣贤?另外文章中很明显因一部分支汉服激进者,低素质者,就否认全体汉服复兴者,还说没有几个真正有意识的人,否则就不会出现影楼装坦胸装等,这跟明显在片面地打到所有汉服复兴之人!
汉服运动有非常多不对的地方,才显示大家对自身民族的追求。如果做的完全没问题,那就是阴谋,或有统一组织了。
经过一番的思考,楼主表示,文章中的例子举的确实不是很好,对此我向大家道歉。我相信真真正正爱汉服的比那些激进者要多的多,我在此祝愿我们共同的梦想,愿她早日实现。
同意你的观点,没有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要遇到一些挫折,现在汉服也是一样,就希望汉服能努力平安度过现在这种情况
说得不错。
如果某人的视角只能看到激进的人,那说明他本身所处的环境就非常低级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文化的一部分。喜欢传统文化喜欢汉服,可以加群重庆汉风江津汉服合川汉服黔江汉服永川汉服渝北汉服 重庆汉服摄   --来自重庆汉服推广计划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汉服历时千载
期间历朝历代都有些许人性化的改良发展
甲申之耻因人祸而致汉服消失汉风断层
而今我等复兴汉服首要是为汉文化的复苏寻找一个载体
如果仅是穿上 300多年前或是前年前的汉服上街招摇一番这样的汉服复兴不要也罢
我汉文化任然岌岌可危
现今之汉服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符合时代的创新改进是极有必要的不然汉服就真的死了
当然你不管穿什么汉服
而内在毫无半点文化底蕴
无任何汉民族特征
生个人都被西方价值观念所充斥
自己的民族的精神
一点都得不到体现
穿上汉服也然并卵啊!!!作为一个汉人
至少得拥有最基本的傲骨吧!!!温润如玉却也不失坚毅果决
只指责错误,而不指出正确的前进道路。这样本来也是一个错误。
我有些人虽然没有能力把整个《古文》《诗经》都背下来,但我们可以继承古代君子的“君子如玉”的精神啊,控制好了自己的言行,就不会有楼主说的“现在很多人素质低”的情况了。多多普及类似于“汉服起源”“汉服穿戴知识”“汉服礼节”的这种知识不要总是只是推广汉服这件衣服。要始终记着“君子如玉”,共勉吧!
服饰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文化水平无关,试问难道以前我们祖先没文化就不用穿衣服了吗,衣服本身就是对外展示的一种东西,何来张扬,不要以为自己念过几天书就可以批判,这也是一种没文化的张扬!何为有文化,包容即是!
其实,中心思想是没有的。曾经有核心,现在一片混乱,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目的。盲目的复兴。所以你可以看看溪山琴况前辈的文集。我觉得总的而言也就2个方面,1(民族向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民族的凝聚力 2文化向,复兴我们的文化。而这个文化有着多重的属性,他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的国家文化,更是汉族的民族文化。当然不是完全的等同,但大体上是这样。就像说传统文化,那其他民族的怎么不算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不想讲古不古,这些事情都是分这类来的。既然有旗袍,为啥会想出汉服,因为其他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啊。我们不是与日本,与韩国,与印度做比较,而是在国内,这种差异,缺失,让我们有了其他的认识。汉服运动,他是复杂的,一开始就是混乱的。各派各意见的都有,无法形成合力。侧重于文化的,侧重于文明的,侧重于衣服的,侧重于民族的..........................
吧务迟迟不肯动手这后面肯定有
赞同你所说的,当今这个汉服能代表的东西太多了,三教九流的什么杂人也都来凑热闹,何止是人心不古那么简单。喜欢衣服的一大堆,真正喜欢文化的没几个。
我个人就是,民族向的问题归民族向的,文化向的问题归文化向的。这二者都有各自独立性的问题。也有合二为一的问题。先说文化的,这个东西在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教科书上已经叙述了太多,要复兴,要这样那样。其实并没有给出一条合理的路,也没有真的解决问题。口头上再说如何复兴文化,文化又是什么?如何复兴?造成文化落寞的原因又是什么?其实这一切都没有人告诉我们。这里就不光是满清的问题了。西化的,被迫西化的,文化倒退的,文化自身缺陷的,都有。然而我们还没有一层层的去理清这些文化的问题。接受的仅仅是过去那群要求全盘西化的人,强行灌输的逆向民族主义理论。什么丑陋的中国人,什么中国人的奴性。并把这些帽子统统的都往古人身上戴,往祖先身上戴。文化的精髓不要,文化的糟粕没有到位的批判。混混沌沌,直到像现在废墟一样的今天。文化是什么嘛,是衣,食,住,行。他可以有汉服,可以有舌尖上的中国,可以有传统建筑,地域建筑。是诸子百家,他可以是道,可以是儒,可以是墨,可以是法,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组合。他们都是文化,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也可以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哪一个高过哪一个,他们相互配合,相互繁荣,有动画,有纪录片,有电视剧,有舞台剧,各色各样我们可以用来呈现的方式。那就是文化,我们可以直接感触的到的,而不是高大上,远离我们生活的。所以文化复兴是这个意思,他还会和现代配合,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不会丢失我们的本。让这个断层,重新被接上。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s管理有何意见和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