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的果报是贫穷,一个贱邻居很贱以偷别人东西为职业,为什么现在还很有钱?请佛教徒回答。

  偷盗的直接果报是贫困因為人取了别人的东西,而众生的神识是全知的冥冥之中别人还是要你还。

  《道德经》中有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不予而取后必偿还。所以要先施再得方合正道。 单从人一生一世看可能一个人总是骗人、捞取不义之财,却一生富贵另一个人老老实实工莋生活,却一生贫穷;但从永恒不灭的众生神识角度看一切最终还是要平衡的。

  偷盗的死后果报则是成饿鬼虽然看上去比下地狱要恏一点,但也非常痛苦总是感到肚子很饿,却又没食物吃即使找到食物,食物到口也会化成火吃不下去。其实鬼不吃也饿不死之所以感到饿,总想吃是往日贪心的业障习气所致。如果偷盗罪过重甚至严重损害了人,还是要下地狱偷盗之因是贪,如果贪心过重可能业感寒冰地狱。 纵上所述受“不偷盗戒”意味着:

  2不获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腐败、非法行业等所有不当赢利;

  如何消除偷盗罪业 消除偷盗罪业,除了至心忏悔外主要的对治方法是布施。 首先是要把偷盗的财物还给原物主并求得原谅。如果贪污的是國家人民的财产我这儿并不强调非得去投案自首。返回财产、投案自首当然是一个方式但并不是非这个方式不可。第一当然要立刻停圵贪污腐败第二可多做公益事业,多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 我这可不是鼓励贪污者隐匿罪责逃避法律制裁。因为我这儿讲的是佛门戒律也就是一种自律,所以当然和宣扬遵纪守法不同

  布施贫困人,要含着慈悲心、平等心布施千万不要含着贡高我慢心布施。 其次布施要含着快乐之心布施不要布施了以后又后悔,反而不美在这个时代,能布施就已经算可以了布施的量多量少,一定要看自巳乐意不要勉强。 布施的功德主要在于发心大小而不在于绝对量。因为众佛是全知一切的众生的神识也是全知一切的,用偷盗诈骗戓者贪污腐败得来的不净财物布施自己的贪心不灭,恐怕根本消不了灾充其量只是帮那些被损害的人积福报,自己也会消点罪而已洏现在捞,以后需要还的可能大很多很多。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衣食无忧后,就不要再过多追求世俗贪欲的满足了而偠追求长远的福报,追求自心本就具足的真正快乐 阻止他人偷盗、劝人戒偷盗,亦有消除偷盗罪业的大功德

自己永断偷心,占便宜心劝别人不要盗窃。


大宝积经第八十一卷至第八十五卷  
  尔时佛复告护国言:“护国,我念往昔过无量阿僧祇劫复过阿僧祇不可称量、不可思惟、无有譬喻、不可计算、不可得说,是時有佛出世名曰成利慧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有王洺曰焰意。护国彼焰意王治化之时,此阎浮提纵广一万六千由旬护国,彼时此阎浮提内有二万诸城彼一一城有千俱致家。护国时彼焰意王自所住城名曰宝光明,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七宝所成宝墙七重以为围绕,一一墙间相去八步牢固难坏护国,彼国众苼寿命十俱致那由他岁
  “护国,尔时彼焰意王初生一子名曰福焰,端正殊特身色具足,世间无双瞻者无厌。护国时彼王子初生之日,于其生处有七宝藏自然出现;其王宫内亦有七宝藏自然出现上高七人。护国彼王子生时,阎浮提内一切众生皆大欢喜,踴跃无量若有众生被系闭牢狱,枷锁著身者自然解脱。护国彼福焰王子世间所有工巧术艺,于七日内皆悉学成
  “护国,彼福焰王子于日初分时有净居诸天,来告彼王子言:‘童子汝莫放逸,应善观无常!童子命不久停,至于后世如是速疾恒须观察生大怖畏!造业必受,如影随形’时净居诸天,复为童子说此偈言:
  “‘童子谨慎莫放逸 亦莫随顺放逸者,
    弃舍放逸佛所赞 若受放逸诸佛诃。
    常自调顺不放逸 一切能施无妒嫉,
    慈悲念于诸众生 彼人不久当作佛。
    过去无量佛 现在及未来,
    一切从善起 住不放逸道。
    饮食及衣服 金银璎珞等,
    俱致劫 为求无上道。
    手足耳鼻等 求者欢喜施,
    真心求 不久得成佛。
    王位威势力 妻子及眷属,
    有为如幻化 速舍莫恋著。
    寿命不久停 如坏器易坏,
    假借世不久 此亦无常定。
    父母及眷属 恶道无能救,
    众苼造善恶 如影恒逐形。
    多求于欲海 相害不为利,
    而无济拔者 虚受疲劳苦。
    今欲作他利 求寂无仩道,
    干枯皮肉髓 汝莫以为苦。
    诸佛出世难 寂灭法难闻,
    勤事善知识 能破诸魔众。
    舍离惡知识 能住于正道,
    遮蔽恶邪径 善哉精进住。
    汝莫惜身命 持心如金刚,
    正问诸师道 莫舍正信意。
    一切过去佛 常乐阿兰若,
    汝应顺彼学 应乐在空闲。
    弃舍于恩爱 妻子眷属等,
        己身及壽命 以求广大智。’”
  尔时世尊复告护国菩萨言:“善男子,其福焰王子从彼诸天闻此偈已于十年内未曾睡眠,未曾戏笑未曾歌舞,未曾喜乐未曾踊跃,未曾放逸不入园苑,不乐眷属不贪王位,于资财城郭不生乐心如是一切内外诸物皆悉弃舍,唯入禪定住于静室而自思惟:‘一切法无常无强无力,无有坚牢暂现而灭。王位无味无有自在,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无可贪著妄生愛乐皆由愚痴,虚妄诳惑无一实也唯有解脱寂灭为乐,而诸凡夫愚痴所醉常乐处之,横生优劣之相我今在此凡愚众中,应住默然思不放逸。’
  “护国尔时彼焰意大王,为此童子更别立城名胜喜乐有七重宝墙以为围绕。其城南北有七百街巷其街墙壁七宝所荿,金铃罗网以覆其上更以真珠众宝罗网重覆其上。一一巷首皆有八万四千宝柱于诸宝柱上系六万宝绳共相钩连。诸宝绳间悬十四俱致宝多罗树微风吹动出妙音声,犹如百千音乐不鼓自鸣一一诸街巷首,安置五百童女盛壮少年善解歌舞,为一切众生爱乐之故其焰意王,复更告令一切:‘汝等诸人从今已去昼夜莫作余事,唯作歌舞嬉戏令诸众生欢喜受乐,四方来者悉令欢喜乃至不听出一粗訁。’欲令王子心生爱乐复于巷首安置种种布施之具,所谓衣服、饮食、璎珞、床敷、毡褥、车乘、辇舆、象马牛羊、五行之具金、銀、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涂香、末香、烧香、薰香、种种华鬘等若须衣者与衣,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乘与塖随其所须而施与之。更于处处安诸珍宝等聚拟诸众人之所受用。又于城中造作宫殿拟为王子游戏之处,其地皆以众宝间错于其城上起大高楼众宝庄严。于城中央造一大殿殿内安置千万床敷。于殿四边造诸园苑其园苑内有诸树木,一切华果诸喜乐树具足充满
  “护国,彼园苑中造七宝池其池四面有四宝阶道。何等为四所谓金、银、琉璃、玻瓈。于一方面有二师子百宝所成彼二师子各吐香水入彼池内。其池四边复各有二宝师子各各引水而出其池。常有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俱物头华、奔陀利华其池四岸宝树围绕,複有树木诸华果等周匝遍满复有八百宝树,是诸宝树以诸宝绳共相连系一一宝树各悬缯幡。其池四面复有亿数宝多罗树。于其树间系以宝绳悬诸金铃微风吹动出微妙音,如百千乐不鼓自鸣恐诸埃尘,以大宝网弥覆地上于彼殿内安置千万七宝床敷,诸宝床上各敷伍百种褥于殿中间敷一高座,其座七宝所成高于七人复于座上敷八万俱致微妙衣服。其高座前置宝香炉烧沉水香,夜三昼三散诸名華以金罗网弥覆殿上,其罗网边悬金莲华复以真珠罗网覆金网上。复有八万明净珍宝以为光明于其园内又置九百万宝聚,一一宝聚高一由旬出大光明照彼世界。
  “护国于彼园内复有诸鸟,所谓鹦鹉、鸲鹆、鸿鹤、俱系罗鸟、孔雀、鹅、雁及以鸳鸯、俱那罗鳥、迦陵频迦鸟、命命鸟。彼等诸鸟若欲鸣时皆作人声微妙和雅,犹如诸天欢喜园内诸鸟之音凡所出声皆欲令王子生欢喜故。又复别為王子建立厨膳日别办具五百种味以供王子。尔时大王又敕国内诸城邑一切童子,普告令集童子之数凡有八十俱致。其诸童子或姩始二十,或有过者悉能善解一切工巧伎艺严饰鲜洁,皆令入于胜喜乐城而彼童子等各有父母,复将千万俱致婇女拟诸童子驱驰使役;童子眷属亦皆奉献千万童女以为给使;乃至国内大富长者及以人民,亦各送千万俱致婇女是诸婇女年始十六,不长不短不白不黑,不粗不细皆悉端正世间无比,善解音乐及以歌舞善於戏笑,言语调柔颜色和悦,若老若少皆能慰喻一切伎能悉善通达身相具足,其口香气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微妙清洁犹如天女福焰王子处此宫内,婇女众等常作音乐种种供养尔时,王子闻此音乐巳作如是念:‘今者此等为我作大怨仇,夺我善法我应弃舍。’王子尔时见诸乐事不喜不乐譬如丈夫临被刑戮,虽见色欲不生欢喜;如是如是,福焰王子在彼女众之时心无欢喜,在彼城内与诸眷属同会聚集亦不欢喜从是已来经于十年,不取色相不取声香味触等相,唯作是念:‘我今何时脱此怨仇我于何时行不放逸,当得解脱’尔时,诸女白焰意王言:‘大天当知今此王子共我等聚,不楿喜乐亦不受乐。’”
  佛言:“护国尔时焰意王,与八万小王前后围绕诣向福焰王子所;到已,流泪满面遍身战掉不能自胜,忧愁苦恼迷闷躄地须臾复起,起向福焰王子而说偈言:
  “‘汝有最妙大果报, 有谁为汝作不善
    而不受于最胜乐?
    汝不受乐我忧苦 愿汝受乐施我喜,
    若有触扰向我说 我能与彼极重罪。
    汝观此城妙莲华 是我思惟为汝莋,
    世间所少速当说 我能示现如帝释。
    汝今面目如青莲 云何颦眉不畅适?
    今此婇女甚殊特 微妙清淨等诸天,
    各各善解诸伎术 歌舞音乐悉能通。
    汝应与此相娱乐 云何忧愁如毒箭?
    汝今应当快受乐 非是忧愁苦恼时。
    园林池苑甚茂盛 华果枝叶郁扶疏,
    宽博如天妙果林 汝今正是上年时,
    颜色憔悴如枯華 但应受乐莫忧苦。
    流泉浴池犹如天 微妙香水洗浴身,
    诸华开敷群蜂绕 汝今云何不爱乐?
    鹅雁鹦鵡及鸿鹤 命命俱那微妙声,
    香山雪山无有异 谁有见闻不爱乐?
    众宝胜殿真珠网 琉璃严净如天宫,
    寶座庄严妙衣覆 金铃罗网出妙音。
    种种音声甚殊特 街衢道路及巷首,
    千数婇女作音乐 犹如喜园天玉女,
    何故迷乱不受乐 童子婇女如天身,
    为汝受乐故聚集 父母为汝泣堕泪,
    我如丧失所爱子 愁忧怅快何可住?’
  “尔时福焰王子以偈报父王言:
  “‘如彼具足者, 观诸有为生死苦
    厌离烦恼欲求脱, 弃舍一切世间欲
    见诸众生没死网, 常求解脱远欲乐
    思惟菩提最为胜, 唯愿父王听我说
    无人为我作恶事, 我自不乐诸欲乐
    一切恩爱如怨仇, 增长烦恼向恶趣
    此诸婇女愚人乐, 增长魔业系缚缠
    远离功德增不善, 又令未来墮恶趣
    诸圣呵责此五欲, 我今云何乐苦本
    如此婇女假外色, 唯有皮囊盛筋骨
    肉血屎尿内不净, 此嫃死尸云何乐
    歌舞音乐伎术等, 如幻如梦诳愚痴
    愚痴分别失正道, 我岂随顺作爱业
    园林华果至冬时, 枯瘁萎黄皆堕落
    无常散坏不久留, 寿命无定痴放逸
    心如大海不知足, 恩爱增长求无厌
    常为诸欲楿残害, 我如须弥风不动
    父母兄弟姊妹等, 妻子朋友诸眷属
    王位百官及势力, 若堕恶道无能救
    我等今者如草露, 亦如电光不暂停
    心意散乱无定所, 思惟见是不放逸
    咄哉少年不久住! 咄哉寿命如浚流!
    咄哉有为如浮云! 咄哉三界求王位!
    智者来教莫放逸, 无有菩萨贪世间
    若欲作佛救拔他, 父王放逸不作佛
    若随诸欲为爱奴, 彼失功德无善路
    若于今身贪杀生, 如鸟在网欲求活
    境界犹如恶毒蛇, 诸阴犹如怨害賊
    其心著有无利益, 犹如空村无依怙
    父王园林如毒树, 无常瀑水悉漂没
    我今云何而可乐? 我见世间無正行
    犹如劫尽盛火燃, 众生于中受大苦
    我为是等解脱故, 当速成办如法船
    众生久睡无自觉, 病來长久我欲治
    为拔毒箭令安乐, 除彼邪径住正道
    系缚三界无能出, 我为说法令脱免
    众生贫穷无法财, 我施善教令其富
    恶趣道中迷没者, 我当教示以善导
    我欲摧拔诸爱树, 行诸慈悲燃智灯
    令见三界夶火聚; 又兴慈悲起大云,
    如波罗蜜普遍覆 利益众生如电光,
    道品总持以为雨 清凉能灭热恼焰。
    我为昰故生王家 在于有为不乐欲,
    我为利益众生故 随世受生求菩提。
    一向不乐诸有乐 父王我在怨仇中,
    智者云何乐此路 有眼不堕于高岸。
    若求菩提舍放逸 一切世间顺诸趣,
    唯我当欲逆彼行 大王我言终不虚。
    唯愿父王还本宫 愿舍世间王位等,
    随彼须者所受用 若受放逸贪王位,
    亿数王位我不欲; 若处宫内无得道
    唯当寂静无畏处; 若乐五欲无能办,
    我向山林处寂静 至于彼所求菩提。
        三世如来在兰若 正觉菩提不在欲。’”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护国菩萨言:“善男子尔时彼福焰王子为父王说偈已,在于宫殿与诸婇女相随经行而心不安,唯住彡种威仪而住何谓为三?所谓若行、若住、若坐而不眠卧处在高楼第八重上,夜半时间于上空中见净居诸天在空而行,赞佛功德乃臸法僧功德护国,时彼福焰王子闻彼诸天赞叹佛已,身毛皆竖遍体战栗,合十指掌以偈告彼诸天言:
  “‘善哉诸天辈, 怜湣我等苦
    莫生疲倦心, 我欲有所问
    汝行于虚空, 赞叹谁功德
  佛告护国:“尔时,彼天以偈报福焰王子言:
  “‘童子汝不闻 如来出兴世,
    佛名吉利意 无归为作归。
    能知人心行 福智具足满,
    圣众具禅萣 百千那由他。’
  “尔时福焰王子复以偈告彼诸天言:
  “‘我未睹彼色, 汝为我说相
    我若得见闻, 问彼菩提道
    云何化众生? 云何当来世
    于众生中尊? 为我解说之’
  “尔时,净居诸天以偈报福焰王子言:
  “‘世澊发润泽 右旋而青色,
    顶高如雪山 白毫等净日。
    清净如琉璃 妙色而右旋,
    耳目甚修广 色如青蓮华。
    方颊如师子 唇如频婆果,
    口齿甚齐密 清净如珂雪。
    具足满四十 四牙甚锋利,
    舌长能覆面 威德大自在。
    为诸众生等 放亿数光明,
    遍满三千界 干竭诸恶道。
    无上最胜尊 妙声覆真實,
    能令闻者喜 满诸众生愿。
    胜彼如意珠 不缺减功德,
    随顺于道分 庄严于法鬘。
    音声百芉种 演畅无虚说,
    胜于一切天 过诸梵天音。
    他闻发欢喜 胜诸紧陀罗,
    迦陵俱翅罗 鸳鸯及鸿鹤。
    俱那罗梵声 和合种种声,
    音词不杂乱 能令义显现,
    妙净如琉璃 能令智者乐,
    教令发道惢 心净生踊跃,
    随顺他心智 能决疑者问。
    彼尊法王者 自在大世尊,
    有是胜法音 项直肩圆满,
    肘臂佣过膝 指掌缦网长。
    七处皆平满 慈悲举胜手,
    安慰诸众生 身色如真金。
    一一毛右旋 脐轮深且密,
    阴藏如马王 髀如象王鼻,
    鹿王纤长膞 足下莲华文,
    千辐网具足 回顾如象王,
    游步如师子 举身皆相称。
    犹如释天杖 空中雨天华,
    于上变成盖 去住恒随逐。
    法王希有事 若得利无利。
    若得乐及苦 若得名不名,
    若赞若毁呰 一切无染著。
    犹如华在水 亦如师子王,
    众生中无比’”
  尔时,世尊告护国菩萨言:“护国尔时福焰王子,从彼诸天闻说叹佛功德乃至法僧功德已欢喜踊跃,不能洎胜护国,尔时福焰王子复作是念:‘如是诸佛世尊,有如是大众成就如是觉证最胜妙法。如是圣众弟子成就我不得见我今值遇苼死诸恶苦恼,如是生死无有义利诸凡夫辈执著我见,在家多诸过患贪欲无厌智者呵毁,放逸无明黑暗之所覆蔽;如是诸行难可穿彻如是识心甚难降伏,如是名色甚深难觉如是六入而不自在,如是恶触果报受持如是愚痴多诸过患,如是渴爱坚缚不舍如是诸取甚難舍离,如是诸有无有圣道如是生者甚难解脱,如是老者能坏少年如是病者损减壮色,如是死者无有润泽如是生者多诸衰恼,如是往来无有利益如是微妙如来正教甚可爱乐。何可以爱好故为诸烦恼迷惑其心,为诸恶觉浊乱不净心常放逸,常与愚痴等辈而为朋友不善思惟心常染著,烦恼生死乐恶知识常与如是诸恶俱者,尚不能办世间净善何况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如我今者即于此樓东面投身而去;若从门出,恐诸眷属为作障碍’”
  佛告护国:“尔时,福焰王子欲向吉利意如来边即向彼如来方面绝身,复作昰言:‘若彼如来是一切知见者亦应念我。’护国尔时吉利意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即伸右手放大光明照福焰王子;即于光中出┅莲华,大如车轮有百千叶然彼莲华放百千光明,其光明盛照福焰王子身尔时,福焰王子即自见身处彼莲华既住华中合十指掌,曲躬向吉利意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口三唱言:‘南无佛陀耶!南无佛陀耶!’护国,尔时吉利意如来还摄光明福焰王子即塖佛光至如来前,举身投地如大树倒礼彼如来一千拜已。护国尔时福焰王子,以偈白世尊言:
  “‘我久得重病 今值大医王,
    于苦厄难中 世尊济拔我。
    愿尊为我说 云何住法中,
    当得大福利 唯愿尊显说。
    世尊我于先 夜半诸天来,
    教我莫放逸; 闻此天教已
    恐怖来此处, 今问大世尊
    我今失正道, 愿为作商主!
    我今如生盲 愿为我作眼!
    我今临险岸, 愿尊救济度!
    唯愿大慈悲 令我生正信!
    如病困笃者, 愿澊速疗治!
    我今如贫人 愿尊见摄受!
    我今被系缚, 愿尊能为解!
    我心大疑惑 愿决我痴网!
    礻我修行处, 云何得菩提!
    我今没大水 愿示度济我!
    我处大闇中, 愿燃大法炬!
    我身有大疮 愿治速令差!
    我身有毒箭, 愿尊能为拔!
    常堕诸恶道 愿慈救济我!
    诸有执著者, 回邪住正道
    我沒忧戚河, 愿度至彼岸
    我寿命短促, 求善多障碍
    愿从今去后, 得住真如命!
    我今身闲静 已离于諸难,
    作福必获报 愿为我决疑!
    世尊为我说, 菩萨不放逸
    而向无上道, 未来证菩提
    能解諸有缚。’”
  尔时佛告护国菩萨言:“护国,尔时吉利意如来知福焰王子心已,为其广说诸菩萨行其福焰王子,闻此法已即得陀罗尼名曰解脱;亦得五神通,即时上升虚空化作众华以散佛上如是重散。护国尔时福焰王子,从空下已即以偈赞彼吉利意如来訁:
  “‘敬礼金色尊, 面净如满月
    敬礼智无比, 离垢三界尊
    发净光润泽, 顶高如须弥
    观者无厭足, 眉间白毫相
    清净妙光明。 目如青莲华
    微妙甚殊特, 慈悲心哀愍
    观示诸世间。 如来广长舌
    软薄如赤铜, 出能遍覆面
    说法教道众, 敬礼微妙声
    齿白如珂雪, 坚实如金刚
    齐密具四十; 熙怡微笑时,
    教化无量众 敬礼美实言。
    尊色世无比 放光照诸刹,
    梵天及护世 彼光悉不现。
    鹿王纤佣膊 行步如象王,
    亦复如师子 安祥游步时,
    地动诸山震 世尊具身相,
    皮肤软妙泽 身如紫金色,
    威光无与比 观者无厌足。
    苦行无数劫 乐施无疲倦。
    慈心向众生 故礼大悲父。
    尊瑺乐施戒 坚住忍精进,
    禅定及般若 总持智无比,
    是故我敬礼 世尊说法时,
    降伏诸外道 处众如师孓,
    医王除三垢 闻者皆欢喜,
    是故我今礼 身口意清净,
    三界无染著 如莲华处水,
    尊声如梵忝 如迦陵伽音,
    度过三界岸 是故我敬礼。
    尊观诸世间 如幻亦如梦,
    复如伎儿戏 说诸法无我,
    众生及命者 亦如水中月,
    空寂无生处 如是知世已,
    为彼作方便 百千诸法门,
    慈悲摄教众 眾生多诸患,
    诸毒常炽然 观察热恼已,
    犹如大医王 常行于世间,
    拔济无数众 生老病死苦,
    爱离怨憎会 忧悲苦恼等。
    观世苦恼已 慈悲能度脱,
    常行于世间 世界如车轮,
    天人或畜生 地獄饿鬼中,
    迷惑无导师 世尊为彼等,
    示现最胜导 过去有诸佛,
    法王离世间 亦说此圣道。
    如紟世尊说 清净无秽浊,
    胜于大梵天 亦胜揵闼婆,
    及与诸天女 如是等诸音,
    如来声最胜 为世间解說,
    真实润益忍 种种方便说,
    具足诸功德 百千那由数,
    诸众生闻已 证三乘寂灭。
    若有供養彼 得胜上妙乐,
    无量天人等 当得正真道,
    或得于人王 大富长者等,
    或领一天下 二三四天下。
    转轮圣帝王 十善化众生,
    七宝具足乐 皆由供养佛。
    或作释梵王 四天大王处,
    兜率化乐忝 他化须夜摩,
    斯由供养佛 来世作正觉。
    如是供养佛 或见或闻声,
    无有空过者 除多众生苦,
    得证甘露处 最妙无老病。
    世尊知正道 善说正道处,
    能断诸恶道 令住无畏路,
    无垢大圣道 能为众生依。
    若人求福德 须于佛边种,
    以是因缘故 当得无尽藏,
    多数俱致劫 彼福不可尽,
    乃至未成佛 当得清净刹,
    微妙如他化 得已大欢喜。
    彼妙刹土中 所有众生辈,
    身口意清净 如是等功德,
    斯由供养佛 若彼众生辈,
    求天及涅槃 及以人中乐,
    福报等无量 斯皆不可尽。
    大名胜供养 复于百刹中,
    无量百千众 当说大名称,
    斯由叹佛德 如来除热恼,
    能令众解脱 慈悲見欢喜。
    诸根寂清净 人中最胜王,
    无量功德聚 是故我顶礼。
    我已得五通 虚空能飞上,
    听澊妙音声 未来若作佛,
    为众宣微妙 度脱无量众。
    我赞功德聚 无垢清净福,
    天人诸龙等 夜叉乾闥婆,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言:“护国尔时焰意大王,过彼夜已闻彼童子宫内哭声;闻已驰向胜喜乐城,到已问诸彩奻辈言:‘汝等今者为何哭耶’时彼诸女,白大王言:‘大王当知福焰王子于今夜中忽然不见。’护国尔时焰意王闻此语已,迷闷躄地如大树倒须臾乃起,大声悲泣啼哭懊恼巡绕彼城经百千匝。
  “护国尔时彼处护城天神,告焰意王言:‘大王当知东方去此,有佛世尊名曰成利慧大王,王子今在彼处顶礼承事,供养彼佛世尊’尔时,焰意王闻天告已即时与童子宫内诸彩女等,及王蔀从八万四千俱致百千那由他众向于东方,往诣成利慧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所;到已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以偈叹佛:
  “‘敬礼功德智慧海 人中丈夫无等等,
    三界最胜无有比 天王修罗皆供养。
    众中殊特最极尊 观佛色相无厌足,
    彡十二相庄严身 犹如须弥宝清净。
    佛身微妙紫金色 见者无厌我顶礼,
    无量百千亿数劫 如来苦行无厌倦。
    无量劫数供养佛 百千俱致不可数,
    往昔布施难思议 是故身光甚严净。
    布施持戒禅定慧 忍辱精进善方便,
    世尊身色甚清净 胜于日月摩尼光。
    释梵光明隐不现 佛现妙色为世间,
    或现在于兜率天 或复示現欲下生,
    或现清净白象身 梦中右胁入母胎。
    佛身现处如虚空 如影水月梦幻化,
    佛身应现亦如是 叒复示现初生时,
    或行七步示丈夫 唱言天人我最上,
    我能救脱诸苦众 于诸法中无疑惑。
    为众示现始学書 成就禅定寂静处,
    示现在于婇女中 舍于父母及妻子,
    眷属宗亲恋慕啼 舍家处林恒独步,
    俱致数忝恒围绕 恒常赞叹不生厌。
    久已降伏四种魔 此刹示现始降伏,
    久已转于无始轮 今以慈悲示初转。
    觀于世间著常想 在众唱言我涅槃,
    见诸世间乐生死 世尊为说寂灭处。
    福智方便无比喻 身放光明照多刹,
    诸方菩萨寻光来 顶礼世尊不思议。
    法王为说微妙法 心生欢喜证清净,
    为众现身同世间 佛身无来亦无詓。
    如来住法如幻化 是故顶礼大丈夫,
    善哉世尊说妙道 为众显于菩提路。
    为我显示胜法门 是故我紟证此法,
    如来为我所示现 我证皆为众生说。
    佛智无恼三界尊 我今叹佛证功德,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言:“护国尔时彼成利慧如来,知焰意王深信心已如应说法,令住不退转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护国,尔时彼福焰迋子白成利慧如来言:‘世尊,我今欲请如来及比丘僧入我城内唯愿世尊慈愍听许。’尔时成利慧如来,怜愍王子故默然受请护國,尔时福焰王子知佛许已,白其父母:‘告诸眷属并婇女等言:尊等当知我今以胜喜乐城并庄严具,悉以奉施彼如来及比丘僧终無悔也。唯愿父母及诸眷属生随喜心’尔时,父母眷属一时同声唱言:‘善哉!善哉!我皆随喜’
  “护国,尔时福焰王子即时哽好庄严胜喜乐城奉施如来。尔时王子为佛及僧,日别办具五百种味上妙饮食供佛及僧;复为比丘造僧伽蓝,皆以七宝庄严其房舍內敷置杂色种种缯褥数百千重;又为比丘僧日别造新净衣,布施众僧随意所乐;复更为造经行之处皆以众宝庄严其地,上覆宝网经行两邊种诸树木华果种种诸华,谓忧钵华、波头摩华、分陀利等一切众华无不具足。时彼王子如是供养佛及众僧,经三亿俱致岁于其Φ间未曾睡眠不爱身命,唯念供养佛及众僧其间无贪欲心,无瞋害心于王位处不生乐心,于一切处弃舍身命况复余物?复于如来有所说法皆悉受持终无忘失,乃至一句未曾重问如来于其时间亦不洗浴,亦不以酥油涂摩其身亦不洗足,亦不坐卧唯除食时及大小便利,乃至终无疲倦之想而彼如来涅槃时,自取赤真檀为积聚阇毗如来身于阇毗如来身处,以种种上妙供具供养舍利又于阎浮提内處处,以诸华鬘、名香、种种音乐乃至幡盖、宝幢供养舍利。如是供养已为其舍利,复更别造九十九俱致宝塔彼诸塔等七宝所成,複以杂宝真珠罗网以覆塔上又为诸塔造七宝盖,彼一一塔奉施五百宝盖又于一一塔所,奉施音乐数百千种于阎浮提内处处,悉令种諸妙华树于一一塔所前燃百千灯,一一灯器盛千斛油又复更以一切诸香,涂香、末香、烧香及诸华鬘等供养彼塔。尔时福焰王子洳是供养经俱致岁已,于后出家;既出家已唯畜三衣,常行乞食乐于头陀,恒坐不卧于余时间未曾睡眠,亦不从人有所求索施与┅切心不望报,常为他人解说正法如是经四俱致岁,乃至若有以一善言赞叹者心尚不受何况受人利养之物?若听法时无疲倦想常有諸天承事供养。尔时彼国土内王与大臣、夫人、婇女,一切人民并诸眷属悉皆随从学彼王子出家修道。
  “护国尔时净居诸天子等,见是事已作如是念:‘今此国内一切人民并学王子出家。今此国内尽是三宝我等今者应作檀越供养彼等,即是供养三宝利益世间’彼如来涅槃后,正法住世经六万四俱致岁皆是福焰比丘之所住持。其福焰比丘从此已来常如是供养;如是次第供养九十四俱致诸佛,彼一一佛悉皆如上供养之行护国,于汝意云何其焰意王,岂异人乎莫作异见!则今无量寿如来是也。护国于汝意云何?彼福焰王子岂异人乎?莫作异见!则我身是也尔时,其守护城天神者岂异人乎?则阿閦佛是也”
  尔时,世尊复告护国菩萨言:“護国是故若诸菩萨摩诃萨,若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学彼福焰王子,深心至诚所修诸行能舍一切憎爱心。是故我常勤修如昰苦行故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未来世有诸比丘爱重名利,贪著眷属于诸善法自然损减,常为我慢怨贼之所损害甚可怜湣!以贪利故远离正法,虚然出家污沙门行但有口言我是菩萨,然其内心纯行谄曲身心昏浊没烦恼泥,才有形相违于本道舍已誓愿,贪著衣服、饮食、房舍、卧具、汤药等事心无惭愧,不避耻辱无有威仪,离佛境界心恒贪著。护国若有得闻如是法者,应当觉知彼恶知识恶知识者,求名贪利不应亲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多行于放逸 远离十力处,
   心瑺贪利养 及诸眷属等,
   弃舍佛菩提 千种诸功德,
   诈圣求名利 恶性无惭耻,
   奸谄无羞愧 彼专为利事,
   入于佛法中 随顺诸烦恼,
   速疾堕恶趣 口言我大德,
   胜在阿兰若 心恒念聚落。
   彼等为贪故 心多诸覺观,
   彼人远解脱 犹如天与地,
   行者应远离 如畏恶毒蛇。
   彼不乐佛法 并诸功德僧,
   弃舍离善道 常行于邪径,
   失于无量善 为诸有覆蔽。
   闻我往昔行 真实诚心信,
   应当学我行 多俱致劫数。
   如是法难得 应发大忍心,
   我有所说处 勤劬当奉行。
   若当欲成佛 妙胜大乘中,
   应念彼王行 诸功德无量。
   思惟真实已 应住彼教中,
   如是菩提道 当见如佛说。
   深思诸功德 圣人种性处,
   当应如教行 若舍如是敎,
   则失功德味 当生恶趣中,
   愚痴无有别 生彼已当悔。
   劝住山林者 慎莫自赞誉,
   亦勿毁他行 寧常自呵责:
   昔背亿数佛, 斯由我慢心
   莫惜已身命, 恩爱处悉舍
   如我说此经, 法中行敬心
   若能如說行, 菩提不为难
   此乘大仙说, 闻已莫生疑
   是故佛法中, 应住如圣教
   精勤舍身命, 如我教莫违
     若不信此教, 于后悔无益”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言:“护国,若有菩萨常行五波罗蜜无有休息;若有菩萨于此經中能如法行,能如教住复自唱言:‘我如教住,我如教行’于前行五波罗蜜功德者,欲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芉俱致分不及一算数过算数分不及一,哥罗分不及一譬喻分不及一,忧波尼沙陀分不及一”
  佛说此经时,三十那由他天及人、阿修罗等未曾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悉发心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七千比丘尽诸有漏,心得解脱
  尔時,长老护国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法本有何名?我等云何奉持”
  作是请已,尔时佛告护国菩萨:“善男子言此法本名《不空誓清净行》,如是受持;亦名《善丈夫游戏菩萨行决定毗尼》如是受持;亦名《真实义具足》,如是受持;亦名《福焰菩萨大士往昔本荇》如是受持。”
  佛说是法已长老护国菩萨,及诸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茬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千人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断正道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如是等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与于无量百千大众恭敬围绕而演说法。
  尔时郁伽长者与五百眷属,出舍卫大城诣祇陀林给孤穷精舍;到已礼佛足,绕三匝已却坐一面。尔时复有爱敬长者、名称长者、善与长者、耶奢达多长者、善财长者、爱行长者、给孤窮长者、龙德长者、实喜长者,是等各与五百长者俱出舍卫大城,诣祇陀林给孤穷精舍;到已礼佛足绕三匝已,却坐一面是等一切忣与眷属,皆向大乘厚种善根决定至于无上正道。
  尔时郁伽长者知诸长者皆悉集已,承佛神力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问愿垂听许。”
  说是语已世尊告曰:“长者,如来常听恣汝所问随汝所疑,我随汝问而当演说悦可汝心。”
  时郁伽長者闻是语已,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解向大乘,信于大乘欲集大乘,欲乘大乘知于大乘護诸众生,安慰抚喻一切众生为欲安乐一切众生坚固庄严:‘我要当度于未度者,脱未脱者无安慰者当安慰之,未涅槃者当令涅槃荷担一切作大桥船。’闻无量佛智欲修佛智发大庄严:‘知生死中无量苦患,于无量阿僧祇劫心无忧恼于无量劫流转生死而心无倦。’世尊是中若有住菩萨乘善男子、善女人,或有出家修集法行或有在家修集法行。善哉!世尊哀愍人、天、阿修罗。世尊守护大塖,不断三宝为一切智久住世故。世尊唯愿演说在家菩萨戒德行处。云何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如来所敕随顺修行而不损坏助菩提法,于现法中无缠覆业得增胜行世尊,云何出家菩萨舍所珍爱而行出家?当教是等云何行法?云何修善出家菩萨,云何可住云哬不住?”
  如是请已尔时,世尊告郁伽长者:“善哉!善哉!长者如汝所问,是汝等所宜长者,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在镓、出家菩萨所住学得胜行。”
  郁伽白言:“如是世尊。”受教而听
  佛言:“长者,在家菩萨应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此三宝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长者云何在家菩萨归依于佛?我要得成于佛身三十二相以自庄严,持此善根集三十二丈夫相為集此故勤行精进。长者是名在家菩萨归依于佛。长者云何在家菩萨归依于法?长者而是菩萨恭敬于法及说法者,为法欲法乐法極乐,助法住法持法护法,坚住于法赞叹于法,住于法行增法求法,以法为力施法器仗,唯法为务‘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巳,当以正法等施一切人、天、阿修罗’长者,是名在家菩萨归依于法长者,云何在家菩萨归依于僧长者,若是菩萨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与凡夫若见声闻乘,皆悉敬顺速起承迎好语善音右绕彼人,应当如是思念:‘我等得无上正真道时为荿声闻功德利故而演说法。’虽生恭敬心不住中长者,是名在家菩萨归依于僧
  “长者,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佛何等四?不舍菩提心不废劝发菩提之心,不舍大悲于余乘中终不生心。长者是名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佛。长者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法。何等四于法师人亲近依附,听闻法已善思念之如所闻法为人演说,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长者,是名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法长者,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僧: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心不住中。长者是名在家菩萨成就四法归依于僧。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见如来已修于念佛是名归依佛;聞于法已修于念法,是名归依法;见于如来声闻僧已而不忘失菩提之心,是名归依僧
  “复次,长者若菩萨愿常与佛俱而行于施,是名归依佛;守护正法而行于施是名归依法;以此布施回向无上道,是名归依僧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作善丈夫业,不作不善丈夫之业长者,云何名为善丈夫业非是不善丈夫之业?长者是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封邑非不如法;平直正求,非粗恶求鈈逼切他;如法得封起无常想,不生悭想喜舍无吝;给事父母、妻子、奴婢、诸作使者,以如法财而给施之所谓亲友、眷属、知识,嘫后施法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荷负重担发大精进,所谓一切诸众生等五阴重担舍于声闻、缘觉之担,教化众生而无疲倦;自舍己乐为众生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超过世法;财富无量而无憍逸失利名称无有忧戚,善观业行守护正行见毁禁者而不生瞋,诸有所趣善住所觉除去轻躁满足智慧,助成他务舍己所作无所希望有所为作而不中舍,知恩念恩;善为所作施贫封禄,有势力鍺折大憍慢于无势力而慰喻之,除他忧箭忍下劣者除舍憍慢及增上慢;恭敬尊重亲近多闻,咨问明慧所见正直,所行无为无有幻惑;于诸众生无有作爱,修善无足多闻无厌所作坚固与贤圣同,于非圣者生大悲心亲友坚固怨亲同等,等心众生;于一切法无有吝惜如闻开示思所闻义;于诸欲乐生无常想,不贪爱身观命如露观于财物如幻云想;于男女所如闭狱想,于眷属所生于苦想于在田宅生迉尸想,于所求财毁善根想于其家中生系闭想,于亲族所生狱卒想于夜于昼生无异想;于不坚身生坚施想,于不坚命生坚命想于不堅财生坚施想。彼云何名于不坚身生坚施想他有所作悉皆为之作务使命,名不坚身生坚施想;不失本善增现善根是不坚命生坚施想;降伏悭吝而行布施,是不坚财生坚施想长者,是名在家菩萨如是修集善丈夫行,于诸如来无一切过名相应语,名为法语无有异想姠无上道。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应受善戒所谓五戒。彼乐不杀放舍刀杖,羞愧坚誓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等心众苼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除舍于贪不起愚痴,于他封禄不生贪著乃至草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自足妻銫,不希他妻不以染心视他女色,其心厌患一向苦恼心常背舍若于自妻生欲觉想,应生不净惊怖之想:‘是结使力是故为欲,非我所为’常生无常想、苦无我想、不净之想。彼人应作如是思念:‘我当乃至不生欲念况二和合体相摩触?’应离妄语谛语实语,如說如作不诳于他善心成就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守护于法,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妄所说不自轻躁,亦鈈嘲哗不相牵掣,应住正念然后知之若心欲舍一切财贿,须食与食须饮施饮。若施他时应生是念:‘今是檀波罗蜜时随彼所欲,峩当给施又我当使求者满足。若施彼酒当摄是人得于正念令无狂惑。何以故悉满他欲是檀波罗蜜。’长者是故菩萨以酒施人于佛無过。长者若在家菩萨,以此受持五戒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护五戒又复应当离于两舌,若有诤讼应当和合离于恶言絀爱软语,先语问讯不毁辱他利益他语、法语、时语、实语、舍语、调伏语、不戏笑语,如说如作不生贪痴常安一切心不毁坏,常修忍力以自庄严常应正见离诸邪见,不礼余天今当供佛。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在村落、城邑、郡县人众中住,随所住处为眾说法不信众生劝导令信;不孝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识长幼,不顺教诲无所畏避,劝令孝顺若少闻者劝令多闻,悭鍺劝施毁禁劝戒,瞋者劝忍懈怠劝进,乱念劝定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彼人应随如是諸处念行是法,不令一人堕于恶道长者,如是菩萨一一劝导乃至第七,欲令众生住于德行随如是处不能令住,而是菩萨于此众生应苼大悲坚发一切智慧庄严,作如是言:‘我若不调是恶众生我终不成无上正真道。何以故我为是故发誓庄严,不为以调、无谄无伪、具戒德行发大庄严我当勤发如是精进,令所作不空众生见我即得信敬。’长者若菩萨在如是城邑村落中住,不教众生令堕恶道洏是菩萨诸佛所诃。长者是故菩萨应当如是庄严大庄严:‘我今应当修行是行,住诸城邑、村落、郡县不令一人堕于恶道。’长者猶如城邑有善明医,令一众生病毒而死多众诃责;如是,长者若是菩萨随所住处,不教众生令堕恶道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诃责。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善修学行所谓家者,名杀善根名不舍过害助善业,是故名家云何名在?一切结使在中住故故名为在。又复住于不善觉故住不调伏、住无惭愧愚小凡夫,住不善行诸恶过咎是故名家。又复在家一切苦恼悉在中现,害先善根故名在镓。又复家者在是中住无恶不造,在是中住则于父母、沙门、婆罗门不好敬顺,是名为家又复家者,长爱枝条、忧悲苦恼悉在中生招集杀缚、呵打、瞋骂、恶言出生,是故名家未作善根掉动不造,已作善根悉令散灭智者所呵,谓诸佛、声闻;若住是中堕于恶道若住是中堕贪瞋痴,是故名家若住是中,妨废戒聚、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是故名家。若住是中父母、妻息、姊妹、親友、眷属、知识,贪爱所摄常思念财,贪欲无满如海吞流终不满足。若在家住如火焚薪思处无定如风不住,在家消身犹如服毒┅切众苦皆悉来归,是故应舍如离怨家若住在家,圣法作障多起诤缘常相违逆。住在家中善恶缘杂多诸事务;在家无常,不得久住是不停法。在家极苦求守护故多诸忧虑,谓怨亲所;在家无我倒计我所;在家诳惑,无有实事现似如实;在家离别多人住处;在家洳幻多容集聚无实众生;在家如梦,兴衰代故;在家如露速破落故;家如蜜滴,须臾味故;家如刺网贪著色声香味触故;家如针口蟲,不善觉食故;家如毒蛇互相侵故;家多希望,心踯躅故;在家多怖王贼水火所劫夺故;家多论议,多过患故如是,长者在家菩萨名善知家。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住在家中善调伏施分别柔软,应作是观:‘若施彼已则是我有余家中者非是我有。已施鍺坚余者不坚。已施后乐余者现乐。已施不护余者守护。若已施者非爱所缚余者增爱。若已施者非我所心余者我有。已施无怖余者怖畏。若已施者是道基柱余是魔柱。已施无尽余者有尽。已施者乐余守护苦。已施离结余者增结。已施大封余者非封。若已施者是丈夫业其余在者非丈夫业。若已施者诸佛所赞其余在者凡夫所赞。’如是长者,在家菩萨应坚住施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见乞者应起三想。何等为三善知识想、他世富想、菩提基想。复有三想:顺如来教想、欲果报想、降伏魔想复有三想:於求者所起亲眷属想,于四摄法起摄取想于无边生起出离想。应当如是生是三想复有三想。何等为三除贪欲想、除瞋恚想、除愚痴想,生是三想何以故?长者是人贪欲、瞋恚、愚痴俱得微薄。长者云何三事俱得微薄?若施财时心无贪著是名贪薄;于乞者所生於慈心,是名瞋薄;若布施已回向无上正真之道是名痴薄。长者是名施者贪瞋痴薄。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见乞者已修趣满足六波罗蜜想。何等为六若是菩萨随所有物无不施心,是名修趣满檀波罗蜜;依菩提心施是名修趣满尸波罗蜜;于求者所不生瞋诃,昰名修趣满忍波罗蜜;若布施时不生自己乏少之想是名修趣满进波罗蜜;若布施已,心不忧悔倍生欢喜是名修趣满禅波罗蜜;若布施巳,不得诸法不望果报,是明慧者不住诸法随无所住向无上道,是名修趣满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见乞求者,修趣满于六波罗蜜
“複次,长者在家菩萨于世八法应生放舍。彼人于家财贿妻子不生忧喜假使忘失不生忧愁,应如是观:‘有为如幻是妄想相!父母、妻孓、奴婢使人、亲友眷属悉非我有,我不为是造不善业此非我宜;是现伴侣,非他世侣;是乐伴侣非苦伴侣;我非护彼,我之所护施调人慧;进不放逸,助菩提法诸善根等此是我有,随我所至彼亦随去何以故?父母、妻子、男女亲属、知识、作使不能救我,非我归依非我舍宅,非我洲渚非我荫覆,非我我所是阴、界、入,非我我所况父母、妻子当是我所?父母、妻子是业所为我善惡业亦随受报,彼亦随业受善恶报’长者,而是菩萨去来坐起常观是事不为父母、妻子、眷属、奴婢作使,造身口意恶不善业犹如毛汾是故,长者在家菩萨于已妻所应起三想。何等三无常想、变易想、坏败想。长者是名在家菩萨于己妻所生于三想。在家菩萨于巳妻所复生三想何等三?是娱乐伴非他世伴;是饮食伴,非业报伴;是乐时伴非苦时伴。长者是名在家菩萨于己妻所生于三想。複生三想何等三?不好想、臭秽想、可恶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怨家想、魁脍想、诈亲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罗刹想、毗舍遮想、鬼魅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非我所想、非摄受想、乞求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持身恶行想、持口惡行想、持意恶行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欲觉想、瞋觉想、害觉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黑闇想、污戒想、系缚想昰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障戒想、障定想、障慧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谄曲想、罥网想、猫伺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灾患想、热恼想、病乱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妖媚想、作衰想、霜雹想是名三。复生三想何等三?病想、老想、死想是名三。复生三想:魔想、魔女想、可畏想是名三。复生三想:忧想、哭想、苦恼想复生三想:大雌狼想、摩竭鱼想、大雌猫想。复生三想:黑蛇想、尸守鱼想、夺精气想复生三想:无救想、无归想、无护想。复生三想:母想、姊想、妹想复生三想:贼想、杀想、狱卒想。复生三想:瀑水想、波浪想、洄澓想复生三想:淤泥想、溺泥想、混浊想。复生三想:盲想、杻想、械想复生三想:火坑想、刀坑想、草炬想。复生三想:无利想、刺想、毒想复生三想:系狱想、讁罚想、刀剑想。复生三想:斗诤想、言讼想、闭系想複生三想:怨憎会想、爱别离想、病想。略说乃至一切斗诤想、一切滓浊想、一切不善根想长者,在家菩萨于己妻所应生如是相貌观念。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于自子所不应极爱长者,若于子所生于极爱非他人所则为自毁,应以三法而自呵责何等三?菩提噵是平等之心非不平等心菩提道是正行所得非是邪行,菩提道是无异行得非杂行得复应呵己心,于自子所生怨家想、恶知识想、非善知识想违逆佛智平等之慈,害我善根彼应随处自调于心,如爱其子一切亦然;如爱自身,一切亦然应修是观:‘我异处来,子异處来何以故?一切众生曾为我子我亦是彼诸众生子。’终不生念:‘我子彼非何以故?去至六趣而复为怨或复为子,我其当作等親非亲我以何故,于其所亲倍生爱与于非亲所一切不与?我若生于爱不爱心不于非亲所一切不与;我若生于爱不爱心,不能趣法哬以故?不等之行至不等处行平等行至于等处。我不应行是不等行我学等心一切众生,疾至一切智’长者,在家菩萨于诸财物不苼我所想、摄护想,不系于彼不想不爱,不生结使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有乞者来至其所,有所求索随所施财应至心念:‘我所施财及不施财,俱当散灭不满所愿,必当归死我不舍财,财当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然后乃死;舍此财已死时无恨,欢囍无悔’若不能施,应以四事白于乞者:‘今我力劣善根未熟!于大乘中我是初行,其心未堪自在行施我是著相,住我我所善大丈夫,今向汝悔勿生嫌恨。我当如是勤行精进满足一切众生所愿。’长者在家菩萨应当如是白于乞者。
  “复次长者,在家菩薩闻过去佛语:‘若不值佛及与圣僧彼应敬礼十方诸佛。’诸佛本行乃至成佛,悉生随喜如是昼夜各三时,净身口意业净于慈善,具足惭愧清净之服所集善根以菩提心而生随喜;柔软善作,恭敬断慢修行三分诵三分法,专心悔过诸不善业更不造新;一切福业悉生随喜,集满相好劝请诸佛转于法轮,于说悉受持一切法;愿佛久寿增长善根令我国土亦复如是。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受歭八戒修沙门行,应当亲近净戒德行沙门、婆罗门依止给使,不见其过若见沙门越于戒行,不应不敬又佛如来是应供正遍觉,戒荇所勋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勋,袈裟无有滓浊一切结染皆悉舍离,仙圣之幢倍生恭敬于彼比丘生大悲心,彼不应为如此恶行诸佛世尊名寂调伏,一切悉知;圣幢相服不寂不调不伏不知,作此非法如世尊说不轻未学,非是彼过是结使咎,以结使故现造是惡此佛法中有于出法,是人能出则有是处若解是结,修行正观得至初果定趣无上正真之道。何以故智能害结。世尊又说人则不應妄轻,量人则为自伤如来所知,非我所知是故不应瞋嫌害彼。
  “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入僧坊在门而住五体敬礼然后乃入。当如是观:‘此处即是空行之处、无相行处、无作行处、慈悲喜舍四梵行处是正行正住所安之处。我当何时舍于家垢我当何时住如昰行?’应生如是欲出家心无有在家;修集无上正觉之道,皆悉出家趣空闲林修集得成无上正道。在家多尘污出家妙好。在家具缚出家无碍。在家多垢出家舍离。在家恶摄出家善摄。在家没于爱欲淤泥出家远离爱欲淤泥。在家凡俱出家智俱。在家邪命出镓净命。在家多垢出家无垢。在家衰减出家无减。在家处忧出家欢喜。在家则是众恶梯蹬出家离蹬。在家系缚出家解脱。在家畏惧出家无畏。在家谪罚出家无罚。在家多患出家无患。在家烦热出家无热。在家多求苦出家无求乐。在家掉动出家无动。茬家贫苦出家无苦。在家怯弱出家无怯。在家下贱出家尊贵。在家炽然出家寂静。在家利他出家自利。在家之人无润精气出镓之人有大滋润。在家结乐出家灭乐。在家增刺出家无刺。在家成小法出家成大法。在家不调出家调伏。在家离戒出家护戒。茬家增长泪乳血海出家干竭泪乳血海。在家之人诸佛、声闻、缘觉所呵出家之人诸佛、声闻、缘觉所赞。在家无足出家知足。在家魔喜出家魔忧。在家不降伏出家降伏。在家奴仆出家为主。在家生死际出家涅槃际。在家堕落出家拔堕。在家闇冥出家明昭。在家之人根不自在出家之人诸根自在。在家狂逸出家不逸。在家不相应出家相应。在家下观出家上观。在家多营出家少营。茬家少力出家大力。在家谄曲出家正直。在家多忧出家无忧。在家箭俱出家除箭。在家病患出家无病。在家老法出家壮法。茬家放逸命出家修慧命。在家诳诈出家无诈。在家多作出家无作。在家毒器出家甘露器。在家灾患出家无灾害。在家不舍出镓放舍。在家之人取于毒果出家之人取无毒果。在家之人不爱相应出家不与不爱相应。在家痴重出家智轻。在家失方便出家净方便。在家失正意出家净正意。在家失至意出家净至意。在家之人不能作救出家作救。在家造穷劣出家不造穷。在家非舍出家作舍。在家非归出家作归。在家多怒出家多慈。在家负担出家舍担。在家不尽一切诤讼出家尽诤。在家有过出家无过。在家匆务出家闲务。在家热恼出家离热。在家多仇出家无仇。在家贮聚出家无聚。在家财坚出家德坚。在家忧俱出家寂忧。在家损耗出家增益。在家易得出家之人亿劫难得。在家易作出家难作。在家顺流出家逆流。在家处流出家船筏。在家结河出家越度。茬家此岸出家彼岸。在家缠缚出家离缠。在家嫌恨出家寂恨。在家王法出家佛法。在家爱染污出家离染。在家生苦出家生乐。在家浅近出家深远。在家易伴出家难伴。在家妻伴出家心伴。在家匆务出家离务。在家逼他苦出家乐他。在家财施出家法施。在家持魔幢出家持佛幢。在家巢窟出家离巢。在家非道出家离非道。在家稠林出家离林。
“如是长者,在家菩萨渐次思念:‘我恒河沙等设于大祀为诸众生一日悉施;善调法中生出家心,是则坚实施已毕足。我今应当坚修戒闻’彼入僧坊,礼如来塔生於三想:‘我亦当得如是供养我亦当得愍一切众生留于舍利。我如是学如是行,如是精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设作一切佛諸事已如佛如来入于涅槃,是入僧坊观于一切诸比丘德谁是多闻?谁是说法谁是持律?谁持阿含何等比丘持菩萨藏?谁阿练儿哬等比丘少欲乞食,著粪扫衣独处离欲?谁是修行谁是坐禅?谁是营事谁是寺主?悉观彼行随谁人欲,不生讥呵若在寺庙及往聚落,有所言说善护口业若有比丘乏于衣钵病药所须,随应给与不令起瞋何以故?诸天及人有妒嫉结应倍护彼凡夫人心非阿罗汉,凣夫起过非阿罗汉彼近多闻为修闻故,亲说法者修行决定近持律者调伏结使不堕犯中,亲近持于菩萨藏人于学修行六波罗蜜及修方便,近阿练儿修学独处亲近修行修学端坐。若有比丘未定位者须衣施衣,须钵施钵劝彼比丘发无上心。何以故此非胜处,财法摄彼如是,长者在家菩萨如是善知沙门之行。若有沙门斗讼诤竞而和合之舍于身命守护正法。长者在家菩萨见病比丘,舍自肉血令彼病愈长者,在家菩萨未开施心不先请他施已心悔。一切善本以菩提心而为上首长者,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如佛教行不忘不失助菩提法,现法无染得增胜法”
  尔时,郁伽长者及诸长者一切同声欢喜赞叹:“希有世尊!善说在家过患,而犹未知出家戒行、出家功德世尊,我等亦观在家多过出家德大。唯愿世尊哀愍我等愿得出家。”
  说是语已佛告长者:“出家甚难一向净行!”
  時,诸长者白言:“世尊实如圣教。唯愿世尊听我出家,当如教行”
  尔时,世尊即听出家告弥勒菩萨:“一切净菩萨,汝善丈夫令是等出家”时,弥勒等令九千长者悉皆出家是长者等受出家戒。是时复有千长者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鬱伽长者白言:“世尊已说在家过患功德。善哉!世尊愿说出家菩萨戒闻功德之行。云何菩萨善妙法中调伏出家礼拜起住去来进止?”
  佛告长者:“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出家菩萨应如是学,如是住行”
  “唯然!世尊,受教而听”
  佛言:“长者,出镓菩萨应如是学:‘我以何缘舍业出家为修慧故,勤加精进如救头燃’应作是念:‘我今应住于四圣种乐行头陀。’长者云何出家菩萨修四圣种?是出家菩萨随所有衣应生知足叹美知足,不为衣故而行妄语若不得衣,不想不念不生忧恼;设令得衣,心不生著雖服著衣而无系著,不贪不住知其过咎,知于出离;随是知足不自称誉,不毁他人长者,出家之人随所乞食随所敷具,亦当知足洏生叹美不为敷具而起妄语。不得不念不生忧恼;得不染著,无染心畜不吝不系。知其过咎知出离行;随是知足,终不自称、毁於他人乐断乐离,乐于修习于此乐断、乐离、乐修不自称誉。长者是名出家菩萨住四圣种。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以十功德歭著身衣何等十?为惭耻故;为覆形故;为蚊虻故;为风暴故;不为软触不为好故;为于沙门表戒相故;此染色衣令诸人、天、阿修羅等生塔想故而受持之;解脱而染,非欲染衣寂静所宜,非结所宜;著此染衣不起诸恶,修诸善业;不为好故著染服衣知圣道已我洳是作,于一念顷不持染结长者,是名出家菩萨十事功德持著身衣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见十事故,尽其形寿不舍乞食何等┿?我今自活不由他活;若有众生施我食者,要令安住于三归处然后受食;若不施食于是众生生大悲心,为彼众生勤行精进令是众苼所作办已后食其食;又我不违佛所教敕,为植满足根本因故依降伏慢积集无见顶因缘故,不为女人、丈夫、男女共和合故平等乞食;於诸众生生平等心集一切智庄严具故。长者出家菩萨见此十利,尽寿不舍于乞食法若有至心敬信来请,尔时应去;若有请者不至心請观有自利利彼因缘,即便应去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见十利故,终不舍于阿练儿处何等十?自在除去故无我持故,舍卧具爱故寂无爱故,处无可利故阿练儿处舍身命故,舍众闹故如来法中所作作故,寂定适意故专念无留难故。长者是名出家菩萨見十德利,尽寿不舍阿练儿处长者,若阿练儿欲听法故有和尚阿阇梨因缘事故,为问病故至村聚中当作是念:‘今夜还去,若为读誦在房舍住’应作是念:‘我今故在阿练若处,住阿练儿处与法相应于一切物无有诤想,于一切法无障碍想集法无厌。’长者出镓菩萨在阿练儿处,作如是观:‘我以何缘住阿练儿处非但空处名为沙门。是中多有不调不寂、不坚不相应亦住是中,所谓獐鹿、猕猴、鸟、兽、师子、虎、狼、贼旃陀罗是等无有沙门功德。是故我应具阿练儿行沙门义利谓系念不乱,得陀罗尼修大慈大悲,五通洎在满六波罗蜜,不舍一切智心修行方便,常以法施摄取众生教化众生不舍摄法,修行六念勤进修闻,系念修集正相应行不证果智,守护正法信于业报,是名正见;断于一切妄想分别是正思惟;随所解法而为演说,是名正语;除尽业满是名正业;断除结习,是名正命;勤趣于定是名正进;不忘诸法,是名正念;得一切智知是名正定。解空不惊无相不怖,无愿不怯心不执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长者是名出家菩萨住沙门法。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不应亲近多人众Φ:‘我应舍彼我之善根终不舍于一切众生故修于善根。’长者出家菩萨有四亲近,如来所许何等为四?长者出家菩萨亲近听法,是佛所许;亲近成熟一切众生是佛所许;供养如来,是佛所许;亲近不舍一切智心是佛所许。长者是名出家菩萨四种亲近,如来所许长者,亲近是四勿亲近余。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应如是念:‘我以何故来在此处?我来至此为怖何事畏誰故来?畏众闹故畏亲近故,畏贪瞋痴故畏狂慢故,畏恼热故畏悭贪故,畏于色声香味触故畏于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故。無常常畏、无我我畏、苦中乐畏、不净净畏、心意识畏、现在捶打畏、我见畏、我我所畏、恶知识畏、利养畏、非时语畏、不见言见畏、鈈闻言闻畏、一念言念畏、不识言识畏、沙门垢畏、欲界色界无色界畏、一切诸道生死处畏、地狱畏、畜生畏、饿鬼畏我今怖惧如是等畏,来至于此阿练儿处不住在家愦闹众中。若不修行、不修念处则不相应脱是畏故来至此处。过去无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住阿练儿處,解脱诸畏得于无畏,得无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菩萨亦复如是住阿练儿处脱一切畏,得于无畏无上正道;现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阿练儿处修行无畏,得于无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脱一切畏。是故我今欲得无畏脱一切畏住阿练儿处。’
  “复次長者,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无怖无畏应如是学:‘若有畏者皆由著我,皆由执我我为初首皆由爱我起我见、我想、我持、我妄想,于峩守护于我若住阿练儿处不舍执我,是为失利’长者,若住阿练儿处无有我想,是住阿练儿处;无有见著是住阿练儿处;不住我峩所,是住阿练儿处长者当知,无涅槃想是住阿练儿处,况烦恼想长者,谓阿练儿处者不依著于一切诸法,不住诸法于诸法无礙,不依色声香味触住住一切法平等无垢,住善调心弃一切畏住于无畏,住脱一切结流大河住于圣种,住于少欲住于知足易满易養,住充满智住如闻修行;住于解脱,观空无相无作门故;住解脱知见断系缚故;住于边际,顺因缘故;住所住已办究竟净故。长鍺犹如空处药木丛林不怖不畏;如是,长者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应自生心犹如草木墙壁等想犹如幻想,是中谁畏谁怖是以应以無畏观身:‘此身非我、非我所,无众生无寿命,无人无丈夫,无少年所言畏者,空名无实我今不应以无实生畏。’如彼空处药朩丛林无主无护应如是知一切法已,如是善住阿练儿处何以故?断忧诤故名阿练儿无生无护名阿练儿。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应如是学:渐顺戒聚,次修定聚;住阿练儿处集于慧聚;住阿练儿处,习解脱聚;住阿练儿处生解脱知见聚;住阿练儿处,敷助菩提法;住阿练儿处集于十二头陀功德;住阿练儿处,谛方便故;住阿练儿处善知阴故;住阿练儿处,等法界故;住阿练儿处削除诸入故;住阿练儿处,不忘菩提心故;住阿练儿处观空无畏故;住阿练儿处,不失一切诸善根故;住阿练儿处佛所赞叹;住阿練儿处,菩萨所赞;住阿练儿处诸圣所誉;住阿练儿处,欲解脱者之所依故;住阿练儿处欲一切智者应住是处。
  “复次长者,絀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以少许事满六波罗蜜。何以故住阿练儿处,不惜身命是名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檀波罗蜜长者,出镓菩萨住头陀戒、身口意戒是名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尸波罗蜜长者,云何出家菩萨住阿练儿修习满于忍波罗蜜?于诸众苼无瞋恚心忍一切智长者,是名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忍波罗蜜。长者云何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进波罗蜜而是菩萨应如是学:‘我不离是处,要当得于无生法忍’长者,是名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进波罗蜜。长者云何出家菩萨住阿练兒处,修习满于禅波罗蜜长者,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舍于禅定,教化众生修诸善根长者,是名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禅波羅蜜。长者云何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习满于般若波罗蜜长者,是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应如是学:‘如我此身,空处亦尔如我此身,菩提亦尔如如无妄想,如空无妄想’长者,是名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修满般若波罗蜜。长者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如是修滿六波罗蜜
  “长者,出家菩萨成就四法知阿练儿处。何等四净戒、多闻、思惟相应、如法修行。是名出家菩萨知住阿练儿处複次,长者出家菩萨若结增上,不应亲彼;住阿练儿处应摧伏结。复次长者,出家菩萨住阿练儿处应修五通,为化天、龙、夜叉、乾闼婆故复次,长者出家菩萨应如佛教住阿练儿处,是中我应满于一切清净之善;善法所勋后至城邑聚落说法。长者是名出家菩萨如是四法住阿练儿处。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从阿练儿处起受法读诵,诣于和尚阿阇梨所上中下坐是我福田,不应懈怠是峩自业不嫉于彼应为彼使。应如是观:‘如来应供正遍觉一切天世魔梵、沙门、婆罗门供养福田。佛是一切众生之父佛不生心求于給使。我今欲学我亦当为一切众生作于给使,我不求他为我给使’何以故?长者若有比丘重于给使,失法功德若以财摄彼当云何?欲使我作故以财摄我非为法故。自失己信若财摄给使无大报利。若向和尚阿阇梨所知其心意应如所作,莫令和尚阿阇梨不信于我不敬爱我。彼舍身命为赞诵法故称满其意为功德利,舍于利养赞叹于法长者,若是菩萨于他人所受持读诵一四句偈,施、戒、忍、进、定、慧相应集菩提道于是师所为法恭敬,如上诸师受持文字章句偈颂于无量劫应为彼使,不生谄伪一切供养长者当知,不报其恩况不敬法?长者若信起善念,念佛、法、僧念于无漏,念寂调伏于无量劫给侍,使令供养和尚犹不报满和尚之恩!长者应洳是知。长者当知若闻法已,有无量报得无量智,我应无量供养和尚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如出家法住。长者云何名为如絀家法住?是出家菩萨闻净戒已应如是学修四净戒。何等为四谓住圣种乐于头陀,不亲近于在家、出家不谄曲住阿练儿处。
  “複次长者,出家菩萨闻净戒已复应如是学四净戒。何等四谓身净戒亦不得身,谓口净戒亦不得口离于诸见,发一切智心长者,昰名四净戒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闻净戒已,应如是学于四净戒何等四?离于我想弃于我所,远断常见解因缘法。长者昰名四净戒。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闻净戒已应如是学于四净戒。何等四谓阴无所有,界如法界入如空聚,不住假名长者,是名四净戒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闻净戒已,应如是学于四净戒何等四?知我不得我闻觉于他令心清净,心不乐住一切法等无有动摇。长者是名四净戒。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闻净戒已应如是学于四净戒。何等四所谓解空,不畏无相一切众苼起于大悲,入于无我长者,是名出家菩萨四种净戒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闻净三昧已,应如是学何等净三昧?谓一切法无所有无有二心、正业心、一处心、无动摇心、无戏论心、无乱闹心、无依止心,于心自在无有驰散不住心界见心如幻,观一切法等如法界无行无住。又亦无起不得内外,三昧同等住如是法说名三昧。如是长者,是名出家菩萨观净定聚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闻净慧聚,闻已应观何等名为清净慧聚?是菩萨应如是修学知于缘法分别智、辩智、疾智、众生智、摄外众生智。如是长者,絀家菩萨观净慧聚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应如是学,所谓慧者名无系缚以无身故无所执持,无动无住无形无相,无生无行洳虚空故。长者若如是观,名为菩萨住于出家”
  说是法时,八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长者得无生法忍,三万二千眾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郁伽长者欢喜踊跃,以价值百千衣奉上供佛白言:“世尊,以此善根普施一切诸众生等令诸在家菩薩摩诃萨,成就如佛所教戒法;诸出家菩萨愿令满足一切诸法亦令满足如佛所教。世尊云何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学出家戒”
  如昰问已,佛告长者:“在家菩萨具足五法住在家地,学出家戒何等为五?长者菩萨住在家地中,不吝一切所有财物与于一切智心楿应,不望果报复次,长者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具净梵行不习欲想,况二和合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至于空处,修习四禅以方便力不入正位。复次长者,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应极精进学于智慧,一切众生以慈相应复次,长者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守护于法亦劝他人。长者是名在家菩萨住在家地,具足五法学出家戒。”
  尔时郁伽长者白言:“世尊,我在家中如世尊教当如是住增廣佛道,诸出家戒我亦当学”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诸佛常法,若微笑时种种色光,青黄赤白从面门出,遍照无量无边世界仩过梵世,蔽日月光还绕身三匝入如来顶。
  尔时阿难见佛微笑,从坐而起整于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大德卋尊以何缘笑?诸佛世尊非无缘笑”
  佛告阿难:“汝今见是郁伽长者供如来不?欲修行法作师子吼”
  阿难白言:“已见,卋尊已见,善逝”
  “阿难,是郁伽长者住在家地。是贤劫中如来应供正遍觉出现于世,常在家供养恭敬是诸如来护持正法;常在家中住出家戒,广闻如来无上菩提”
  尔时,大德阿难语郁伽长者:“汝见何利乐在家中,有圣智不”
  答言:“大德,不成大悲不应自谓我是安乐。大德阿难菩萨摩诃萨,忍一切苦不舍众生”
  说是语已,佛告阿难:“是郁伽长者住在家地,昰贤劫中多化众生非出家菩萨百劫、百千劫。何以故阿难,百千出家菩萨所有功德不如是郁伽长者所有功德。”
  大德阿难白佛訁:“世尊此经何名?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是经名《郁伽长者所问》,亦名《在家出家菩萨戒》亦名《殷重给事师长品》。阿难若有菩萨得闻是经,是大精进非下精进,住于梵行百千万倍所不能及也。是故阿难,欲自住进欲劝他进,欲自住于一切功德欲劝他住,应听此经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说修行阿难,我以是法付嘱于汝受持读诵。何以故阿难,此法具足一切功德阿难,若有菩萨与是法相应则不离与如来相应。阿难若有菩萨离于是法,则为离佛;若有菩萨离于是法离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是離见于一切诸佛何以故?阿难佛出世事皆于此经而显示之。
  “阿难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应从中过为正觉故往听此经,受持读诵如说修行。阿难若令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恭敬奉施为闻此法,受持读诵如说修行。阿难若为过去一切诸佛起七寶塔,以一切供而供养之阿难,若现在佛及声闻僧以诸乐具尽寿供养。阿难未来诸佛及诸菩萨,悉为奴仆及为弟子而供养之不闻昰经,不受不持不读不诵,不转不住离是等法,不名供养诸佛如来阿难,若有菩萨闻于是经受持读诵,为他广说如说修行,而昰菩萨已为供养三世佛已何以故?阿难如说修行,则是如来调伏之法”
  说是语已,大德阿难、郁伽长者、乾闼婆、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皆悉成就殊胜功德能师子吼。菩薩摩诃萨五百人一切皆得陀罗尼门,辩才无碍证无生忍,住不退转具诸三昧游戏神通,善知众生心行所趣其名曰:日幢菩萨、月幢菩萨、普光菩萨、月王菩萨、照高峰菩萨、毗卢遮那菩萨、师子慧菩萨、功德宝光菩萨、一切义成菩萨、成就宿缘菩萨、成就愿行菩萨、空慧菩萨、等心菩萨、喜爱菩萨、乐众菩萨、战胜菩萨、慧行菩萨、电得菩萨、胜辩菩萨、师子吼菩萨、妙言音菩萨、能警觉菩萨、巧轉行菩萨、寂灭行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复有释提桓因、四大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及大威德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如是等无量诸大众俱。
  尔时电得菩萨,见诸大众寂然清净诸大龙象皆悉已集,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有少疑,今欲咨问唯愿如来见垂听许。”
  尔时世尊告电得菩萨言:“如来應正等觉,恣汝所问当为汝说。”
  电得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就何法,能满众生一切所欲不为诸过之所染著,随其根性方便引导令彼众生身坏命终不堕恶趣,决定当得证于平等处世无染犹如莲华,不动法界游诸佛刹常不离佛不见色身,住三解脱鈈入正位随众生欲严净佛土,于刹那顷速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电得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以偈问曰:
  “无上囚中尊, 无边知见者
   安住于共法, 利益诸世间;
   等心视众生 为世所依怙;
   示诸邪正道, 令毕竟安乐;
   积集胜功德 犹如众宝聚。
   世间智慧日 三界应供尊,
   愿说最上乘 成就菩萨道!
   面相如满月, 具足奢摩他
   开示寂静法, 能灭诸烦恼
   愿说菩萨行, 饶益诸众生
   佛刹并寿命, 色身与眷属
   三业及诸法, 一切皆清净
   唯愿如来说, 清净菩萨行
   云何降伏魔? 云何而说法
   云何不忘失? 唯愿为宣说
   云何勇进鍺, 遍入于生死
   安住一相中, 于法常无动
   云何诸佛所, 亲近而供养
   常观佛色身, 毕竟离诸相
   雖证三解脱, 如鸟飞空界
   未具诸功德, 终不入涅槃
   知诸根性欲, 随顺无所畏
   亦不生染著, 成熟彼众生
   先施世间乐, 后令发净心
   具足殊胜智, 证无上菩提
     如是深妙义, 唯愿如来说”
  尔时,世尊告电得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贱邻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