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为人质外交什么意思扣押美国人

朝鲜接连释放所有被扣押美国人 均衡对外关系格局
&&来源:&&&&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记者邢斯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把视线投向朝鲜,上个月21号,朝鲜释放扣押了6个月的美国公民杰弗里-福尔,时隔不到20天,当地时间8号,美国政府证实,另外被扣押的两名美国人也获得释放,目前已经回家。
  至此,牵动了朝美两国政治神经的朝鲜扣押美国人问题算是解开了一个结。朝鲜接连释放所有被扣押美国人之后,朝美关系将如何发展?朝鲜又在传达怎样的信号?
  当地时间日,美国华盛顿州.曾被朝鲜扣押的46岁韩裔美国人裴俊浩以及24岁的马修-米勒抵达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在朝鲜的监狱里分别度过了两年和七个月时光之后,两人终于与家人欢笑相拥。
  画面显示,裴俊浩和马修?托德?米勒乘坐的飞机于当地时间8日晚间9点多抵达。裴俊浩走下飞机时随身携带旅行箱,并微笑和亲友拥抱。马修?米勒紧随其后走下飞机。
  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证实了这一消息,表示祝贺之余他也舒了口气,算是给了一直在向华盛顿施压的家属们一个交代:
  奥巴马:对于获释的两名美国人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是美好的一天。我们对于他们能够平安返回心存感激,我很欣赏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所做的伟大工作,她完成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据报道,克拉珀和朝鲜当局进行直接对话,促成这次的释放。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说,克拉珀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私人特使”,向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带去奥巴马的信件。这名官员说,奥巴马给金正恩的信“言简意赅”,克拉珀此次朝鲜行并未见到金正恩本人。
  至此朝鲜已释放了所有扣押的美国人。美国国务院对此举表示欢迎。再加上上个月21号,获释的在朝扣押6个月的美国公民杰弗里-福尔。那么对于短短20天内,朝鲜接连两次“爽快”的放人行动,美国舆论如何评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美国记者张旭: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联合国指控朝鲜滥用权力,朝鲜正在通过外交行动应对这一指控。朝鲜政府在9月时曾允许美国CNN电视台和美联社采访被扣押的裴俊浩和米勒,这一举动曾被看作是朝鲜试图与美国开启对话的信号,现在,朝鲜接连释放被扣押美国公民,可能意味着美朝关系有转暖的趋势。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奥巴马政府目前还没有像接触伊朗那样拓展与朝鲜的关系。不过随着伊朗核谈判未来两周可能结束,将为美国与朝鲜启动新一轮核谈判打开大门,奥巴马有机会在剩下的两年总统任期内在改善与朝鲜关系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此外,美联社引用一名匿名的美国政府官员的话称,朝鲜释放裴俊浩和米勒不会改变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朝鲜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履行朝鲜无核化和改善人权的义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观察:从要求美国捞人到无条件释放,朝鲜以此释放着灵活的姿态。
  杨希雨:朝鲜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外交攻势,制造缓和、制造接触的攻势,这次也可以讲是没有收到任何美国的条件,他就都给放了。为什么这样大的灵活条件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他就不像以往必须得有回报我才做什么事情,这次为什么要做呢?我想朝鲜在追求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要集中精力打开对韩、美、日这三个主要敌对国家的关系,来均衡自己的对外关系格局。就是在朝鲜这种布局的情况下,对整个地区特别是对半岛会带来什么影响,目前缓和的攻势能维持多久,他会走向更好的缓和还是说缓和不成我再回到危机,这些是值得我们密切观察和认真思考的。
编辑:张乔作者:为什么仍有美国人冒险去朝鲜?
编辑:给力英语新闻
更新:日 作者:纽约时报王霜舟 (By AUSTIN RAMZY )
2月,平壤,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雕像。与金正日掌权期间相比,在其子金正恩治下,外国到访者被扣押的时间更长一些。Statues of the former North Korean leaders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in Pyongyang in February. Detentions of foreign visitors under Kim Jong-il were shorter than they are now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his son, Kim Jong-un.
美国国务院一直建议美国人避免去朝鲜,但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人执意前往。不是每个到了那里的人都能离开。
朝鲜于周日宣布,已逮捕一名经确认为金学松(Kim Hak-song)的男子――目前被扣押在朝鲜的美国公民由此增至四人。在朝鲜的导弹发射、潜在的核试验以及发生武装冲突的危险导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级之际,美国公民遭扣押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美国人为什么要去朝鲜?
大多数人都是被一个与普通旅行路线相去甚远的目的地所吸引的游客。他们乐于忽略越来越严厉的警告。
国务院于周二了自己的旅行警告,在措辞中用“强烈警告”取代“强烈敦促”,更有力地告诫美国公民避免前往朝鲜。这份旅行警告把相关危险描述为:“在朝鲜的执法体系下遭到逮捕和长期羁押的严重风险。”
国务院并未记录有多少美国人前往朝鲜。北京高丽旅行社(Koryo Tours)的总经理西蒙?科克雷尔(Simon Cockerell)表示,每年有四五千名西方游客前往朝鲜,其中约20%来自美国。
他说,大多数人都了解潜在的风险。
“我认为去那儿的人知道,它不是那种供你随意旅行的地方,”科克雷尔说。“人们是要深入观察它。我们可以合情合理地假设,去那儿的人对朝鲜有所了解,他们会浏览关于它是什么样的地方的信息。”
在别处算不上犯罪或者只会让人受到轻微惩罚的一些行为,在朝鲜却可能招致重刑。2016年1月,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学生奥托?F?瓦姆比尔(Otto F.&Warmbier)在旅行进入尾声之际被捕。他因试图窃取一张宣传海报被判15年苦役。
自从两名记者――凌志美(Laura Ling)和李丽娜(Euna Lee)――因朝鲜人所说的非法入境于2009年被捕以来,至少有14名美国人遭朝鲜羁押。最近的两人分别是金学松和金盛德(Kim&Sang-duk)――又名托尼?金(Tony Kim)――他们均为韩裔美国人,曾任职于平壤科技大学(Pyongy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所面向朝鲜精英阶层的私立大学,是用来自福音派基督徒的资金创办的,以英语授课。
尽管没有确切的数字,但在朝鲜做生意的美国人很少,因为很有可能会违反针对朝鲜的制裁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代表一度构成了在朝美国人的很大一部分,但随着一些援助组织被迫缩减业务,他们的人数大幅下降。
“不论什么时间点,在朝美国人的总人数与以往很多年相比都下降了,”研究美朝关系的非营利组织朝鲜问题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North Korea)的执行主任基斯?卢斯(Keith Luse)说。
“举个例子,现如今不存在由美国出资的食品援助,也就没有相应的监督人员,”他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此外,制裁影响到了美国以及其他人道主义NGO的运营环境,有时还影响到了其业务范围,”他继续写道。NGO代指非政府组织。
卢斯说,共有20至25个来自美国的教育、环境、人道主义和科学团体在朝鲜运营。
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不能派美国人常驻朝鲜,而是要倚重不时进出朝鲜的代表。“朝鲜人不愿看到美国团体派人常驻朝鲜,”他写道。
被扣押的美国人别指望得到什么保护。美国在朝鲜没有大使馆,由来自瑞典的外交官为美国人提供领事服务。但瑞典人常常在很长时间里无法见到被扣押者。瓦姆比尔被逮捕两个月后,才见到了一名瑞典代表。
“朝鲜负有提供见面机会和相关信息的国际义务,他们渐渐地连这一点都不认可了,”曾为若干被朝鲜扣押的美国人的释放事宜而奔走的前首席副助理国务卿李维亚(Evans J. R. Revere)说。
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un)治下,目前被扣押的四个人的未来前景似乎每况愈下。2011年12月,金正恩在其父金正日(Kim Jong-il)去世后掌了权。
“自从金正恩上台以来,最近被逮捕的人似乎会被扣押更长时间,”曾任国务院朝鲜人权事务特使的罗伯特?R?金(Robert R.&King)说。“金正恩的父亲当政时,扣押时间往往更短一些。”
瓦姆比尔和去年因间谍罪被判10年苦役的商人金东哲(Kim Dong-chul),都已被羁押了一年多。
于2012年被捕的肯尼斯?裴(Kenneth Bae)获释前在狱中待了两年多,这让他成为了被扣押时间最长的美国公民。他和另一名美国人马修?托德?米勒(Matthew Todd Miller),在奥巴马政府的国家情报总监小詹姆斯?R?克拉珀(James R.&Clapper Jr.)于2014年到访朝鲜后被释放。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记者。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Despite Arrests, Americans Continue to Visit North Korea
The State Department has long advised Americans to avoid North Korea, but every year hundreds visit. Not all of those get to leave.
The announcement Sunday that a man identified as
brings the total to four American citizens now held in North Korea. At a time when tension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have been elevated by North Korea’s missile launches, a potential nuclear test and threats of armed conflict, the detentions add another complication.
So why do any Americans visit North Korea?
Most are tourists intrigued by a destination far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itineraries. They are willing to overlook warnings that have grown increasingly strident.
The State Department
its travel advisory on Tuesday with a more forceful admonishment for American citizens to avoid North Korea, replacing the language “strongly urges” with “strongly warns.” The danger, the advisory continues, is “the serious risk of arrest and long-term detention under North Korea’s system of law enforcement.”
The State Department does not keep records on how many Americans visit North Korea. Of the 4,000 to 5,000 Western tourists who visit each year, about 20 percent com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aid Simon Cockerell, general manager of Koryo Tours, a travel company in Beijing.
Most have a sens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he said.
“I think people who go there know it’s not the sort of place where you just show up,” Mr. Cockerell said. “It’s people who look into it. We rightly assume people who go have knowledge of North Korea, who are doing reading about what kind of place it is.”
Acts that are not criminal or would result in light punishments elsewhere can lead to severe sentences in North Korea. 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tudent,
at the end of a trip in January 2016. He was sentenced to 15 years’ hard labor for trying to steal a propaganda poster.
Since the 2009 arrests of two journalists, , for what the North Koreans called illegal entry into the country, at least 14 Americans have been held by North Korea. The two most recent detainees, Kim Hak-song and Kim Sang-duk ― who is also known as Tony Kim ― are Korean-Americans who worked for the Pyongy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ivate university was founded with money from Christian evangelicals and offers English-based teaching for North Korean elites.
While no exact figure is available, the number of Americans doing business in North Korea is small because of the risk of violating sanctions against the country. Representatives of nonprofit groups once made up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Americans in North Korea, but their numbers have declined sharply as aid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forced to curtail operations.
“The overall number of Americans in North Korea at any one time is down compared to years past,” said Keith Lus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North Korea, a nonprofit group that researches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North Korea.
“For example, today there is no U.S.-funded food assistance and accompanying monitors,” he said by email. “Plus, sanctions have had an impact on over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U.S. and other humanitarian N.G.O.s, influencing the scope of operations in some cases,” he added, referring t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wenty to 25 educational, environmental, humanitarian and scientific group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perate in North Korea, Mr. Luse said.
But most of those groups cannot permanently place Americans in North Korea and instead rely on representatives who make travel in and out of the country intermittently. “The North Koreans have been reticent for U.S. organizations to have someone on the ground at all times,” he wrote.
Americans who are detained can expect few, if any, protections.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have an embassy in North Korea, and diplomats from Sweden handle consular services for Americans. But the Swedes have often been unable to meet detained American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Mr. Warmbier was only able to see a Swedish representative .
“North Korea ha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to provide access and information, something they increasingly do not even recognize,” said Evans J. R. Revere, a former principal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who worked on the release of several Americans who had been held by the North.
The prognosis for the four now held appears to be worsening under Kim Jong-un, the North Korean leader who took over after his father, Kim Jong-il, died in December 2011.
“The ones arrested more recently, since Kim Jong-un came to power, seem to be held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said Robert R. King, a former State Department special envoy for North Korea human rights issues. “When Kim Jong-un’s father was leader the length of time tended to be shorter.”
Both , a businessman who was sentenced last year to 10 years hard labor for an espionage conviction, have spent more than one year in custody.
Kenneth Bae, who was arrested in 2012,
before his release, making him the longest-held United States citizen. He was released with another American, Matthew Todd Miller, afte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intelligence director, James R. Clapper Jr., .美国为何禁止公民赴朝鲜旅游-反海外谣言中心美国为何禁止公民赴朝鲜旅游作者:反海外谣言中心 / 公众号:anti_rumor发表时间 : 近期,两家旅行社透露,美国政府准备发布官方的限制令,在2017年8月下旬,禁止美国公民进入朝鲜旅游。以其它目的入朝的美国人,则需要向政府申请许可并持特殊护照。不遵守的人将受到吊销护照的处罚。尽管只是提案,并不是正式行政命令,但瑞典驻朝鲜领事馆已开始统计入朝美国人并予以告知(由于美国在朝鲜境内没有外交机构,所以长期委托瑞典驻朝鲜领事馆负责代理美国对朝外交事务),实施的可能性很大。这是美朝关系紧张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月,朝鲜在美国时间7月4日和28日连续成功发射洲际导弹,这类导弹有能力携带核弹头,射程相当于以往朝鲜导弹射程的10倍,足以威胁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在28日的导弹发射后,韩国当晚宣布部署所有此前暂停的剩余的萨德系统。美国限制公民出境地点的情况极其罕见,近代历史上仅有古巴等少数特例。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人通过第三国中转的方式去这些地方旅游。这些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刺激”,美国媒体越是渲染对方的危险和专权,越是能增加这些国家的“神秘感”,吸引着国内那些百无聊赖的年轻人。2016年1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Otto Warmbier,与朋友随青年先锋旅游团赴朝鲜旅游。该旅游团承接欧美客户前往朝鲜的旅游业务,宣传口号是“到你妈妈不让你去的地方”。数天后,Otto在出境时,于平壤顺安国际机场遭到逮捕。3月份,他被朝鲜最高法院以“阴谋颠覆国家罪”判处15年劳教(英文译为苦役),判决事由是窃取羊角岛国际饭店一张写着“让我们用金正日的爱国主义武装自己”的标语政治海报。日即将离境时被朝鲜当局拘留。Otto出席了朝鲜主办的新闻发布会,念了一段明显经官方润色后的悔过书,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背后受到“美国恶棍”的指示,要把这标语偷取送给美国教会的朋友,“换取一台二手车”。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他失声痛哭。随即被两个穿着军装的朝鲜人架出。当时收看发布会的美国人除愤慨外,多认为Otto轻狂鲁莽,也许会被判几年,然后通过外交干预放出,“吃个教训”,有个谈资。他的朋友在机场看见他被抓,与之告别时,还戏谑道:“好吧,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你。”[1]然而,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在关押19个月之后,被朝鲜放归的Otto已经昏迷了一年多,成了植物人,尽管没有发现外伤,但他部分脑组织早已缺失。家人的陪伴并没有唤醒他,他数天后在医院里死亡。朝鲜声称,昏迷的原因是他在狱中不幸“食物中毒”,但美国方面当然不可能接受这个解释。Otto的家属愤怒地批评了奥巴马,说他们不如川普政府努力,一直向他们灌输朝鲜政府会善待Otto的信念,让他们沉默并等待消息[2]。这些批评很快转化为网络上的一场政治攻击,奥巴马又“丧心病狂”、“不顾美国公民死活”了。奥巴马团队随后发表声明说,在总统任期里,解救被朝鲜羁押的美国人,一直排在相关外事工作的最高优先级,成果是让朝鲜释放了10人。很遗憾Otto先生不在这群人之中。[3]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例外”。奥巴马的说法有事实基础吗?属实。在奥巴马执政期间,总共有13人被朝鲜羁押,除在朝鲜公益分发食物和药品的Sandra Suh扣押不足一天就被驱逐出境以外,其它人均在朝鲜监狱里度过1个半月到两年半不等。在奥巴马政府及其它政要的努力下,这12人中的10人已经被释放,包括朝鲜主动赦免的Arturo Pierre Martinez,1人依然被羁押,而唯一遇难的就是Otto Warmbier。Sandra Suh(右)在朝鲜从事公益,救助饥民逾25年,日,朝鲜政府以“偷拍照片用于反朝宣传”为由将她扣押,又以“年龄太大免于关押”将其驱逐出境。获救其它9名美国公民的具体情况:★ Laura Ling(华裔)和Euna Lee(韩裔)两名网络媒体记者,多次在中朝边境调查与拍摄朝鲜跨国妇女买卖情况,2009年3月被朝鲜逮捕,被判刑12年。前总统克林顿亲自去朝鲜斡旋后救出,实际被羁押140天。★Robert Park(韩裔)系活动人士,2009年12月进入边境抗议朝鲜人权状况时被捕,受外交压力影响,朝鲜一个多月后将其释放。★Aijalon Gomes,韩国英语教师,基督徒,2010年1月从图们江进入朝鲜边境被捕,原因不明,被判刑8年。前总统卡特亲自斡旋,7个月后获释。★Eddie Yong Su Jun(韩裔)。2010年11月,朝鲜称他因从事“反朝行为”被扣押。后在国务院朝鲜人权事务特使罗伯特·金访朝时带回。实际被羁押7个月。★Kenneth Bae(韩裔)。2012年11月,被控在朝鲜从事非法宗教活动,煽动朝鲜人推翻政府。被判15年。后来他在篮球明星罗德曼访朝同月被释放,不过罗德曼否认他在这件事起到作用。他实际被关押两年多。★Merrill Newman,美国老兵,2013年5月入境朝鲜旅游被逮捕。1个月后被迫签署“为参与朝鲜战争道歉书”即被放出。★Matthew Todd Miller。美国游客,2014年4月入境朝鲜时突然撕毁自己的美国护照,大喊说要申请政治庇护,行为动机不明。他被朝鲜警方当场逮捕,并以“有敌视朝鲜行为”为由被判6年。同样在国务院朝鲜人权事务特使罗伯特·金访朝时带回,实际被关8个月。★Jeffrey Edward Fowle。美国游客,2014年5月,因为在夜店厕所里留下了一本《圣经》而被捕。经瑞典驻朝使馆斡旋,半年后美国派出一架喷气机将其接回。★Kim Dong Chul(居住在中国的韩裔)。2015年10月在朝鲜以“间谍罪”被捕,案件详情不明,目前依然系狱。朝鲜在川普上任五个月内,同样羁押了两名韩裔美国人,他们是长期救助朝鲜灾民的Kim Sang-duk 与Kim Hak-Song,关押理由是“敌对行为”。从上述情况看,尽管奥巴马政府与Otto一家在交流上存在官僚主义和沟通不畅的问题,但很难指责他或民主党对被朝鲜羁押的美国人不闻不问。各类网络媒体选择性按需要扩大或缩小。只能引发无谓争执。朝鲜政府此前扣押美国人一般仅是数月,这也是Otto的朋友们在他出境被扣押时表示乐观的理由。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2012年底的弹道导弹试射与次年初的核实验,标志朝鲜拥有中程核弹投射能力之后。朝美双方的外交政策都发生了不少变化,间接影响到了羁押者。在此之前,朝鲜扣押的美国人,主要是采访的记者,抗议的人权组织成员等,在美国施加外交压力后通常会很快放归。但此后,朝鲜开始把目标转移到在朝做慈善救助饥民的义工和美国游客身上。并羁押多人两年以上。Otto不幸成为了后者的一员。布什政府对朝鲜的外交政策一直在“威慑”和“多边会谈”中摇摆。奥巴马政府接盘时,美国因伊拉克战争负担沉重,而此时朝鲜政权交接顺利,政局稳定,威慑的条件不复存在。多方会谈这一做法则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对此,奥巴马在2012年底,提出了“战略忍耐”政策,并受到了华盛顿政治精英们的支持。其政策特点是,假如朝鲜不主动朝着六方会谈的方向努力,主动弃核,美国也就不主动接触和寻求谈判。一方面,这个政策需要中国的合作,目前看来是失败的。朝鲜游走在各国的夹缝中,坚定地执行核路线,并逐步将核威胁现实化。因此后期美国的对策是在前沿部署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削弱朝鲜的核优势。将来视情况变化,也不排除在日韩重新部署核武器或直接武力进攻的可能。另一方面,尽管白宫一直提醒公民不要赴朝鲜旅游,因为存在危险。但富有冒险精神的各类美国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地前往朝鲜。而一旦被朝鲜扣押,他们就成为人质。美国政府又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从而不得不与朝鲜对话。如今,白宫摆出严厉禁止公民赴朝的姿态,首先是杜绝源源不断地向朝鲜输送潜在人质,不愿再担此麻烦。其次也宣示美国的外交趋势,彻底孤立与排斥朝鲜政权。尽管开战的概率很小,但它可以利用朝核形式,加强美日韩的联盟。参考链接:[1] https://www.aol.com/article/news//otto-warmbier-north-korea-roommate-final-words//[2]http://www.politico.com/story//otto-warmbier-released-north-korea-humanitarian-grounds-239580[3]http://deadline.com/2017/06/obama-otto-warmbier-death-statement-/相关文章猜你喜欢强国军事萧然翡翠玉石课堂江苏侨外出国移民大華府生活通#统计代码朝鲜判处一美国人6年劳教 另一被扣者求助普京
▲9月14日,在平壤,托德(左)在最高法院接受审判后离开。新华社发
  朝鲜最高法院14日判处公民米勒&马修&托德6年劳动教养,理由是他进行了反朝敌对行为。托德由此成为裴俊浩之后第二个在朝接受劳动教养的美国人。今年上半年,朝鲜还拘留了另一名美国游客杰弗里&福尔,未宣布何时审判。
  称其撕毁护照求避难系诡计
  朝鲜最高法院14日对托德的庭审持续了大约1个半小时。庭审结束后,托德双手戴着手铐,被带离法庭。
  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发布一则简短消息,说托德&伪装成游客进入朝鲜境内进行敌对行为&,因此被判处6年劳教。
  托德现年24岁,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贝克斯菲尔德。朝鲜方面4月扣留托德,原因是他在持旅游签证进入朝鲜后将护照撕毁并声称要在朝鲜避难。
  美联社称,朝鲜检方说,托德所谓的要在朝鲜寻求避难其实是&诡计&;而托德先前声称其iPad和iPod上储存着涉及驻韩美军的秘密情报也不属实。
  朝鲜方面发布了托德的相关照片,包括托德撕碎的护照和旅游签证、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以及托德在法庭上、两旁站立着朝鲜士兵。托德上周接受美联社简短采访时说,他向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写信求助,但尚未收到奥巴马的回复。
  朝中社称,托德14日承认进行了反朝敌对行为。朝鲜最高法院表示,将不会受理关于当天裁决的任何上诉。
  另一被扣美国人妻子向普京求助
  现阶段已知有3名美国公民仍遭朝鲜方面扣留,分别是托德和美国游客杰弗里&爱德华&福尔以及韩裔美国人裴俊浩。
  福尔现年56岁,是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斯堡一名街道维修工。朝中社报道,他4月29日进入朝鲜,进行了与其游客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参与了&违反法律的活动&,之后遭朝方扣留。
  朝方尚未宣布将于何时审判福尔。福尔告诉媒体,他的妻子、即一名来自的发型师给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写了一封求助信。俄政府随后回应福尔的妻子,说俄方正在关注此事。
  裴俊浩英文名为肯尼思&裴,现年46岁,从事旅游业,同时传教。2012年11月,他带游客从朝鲜咸镜北道罗津港入境后遭扣留。去年4月,朝鲜最高法院认定他&从事反朝敌对行为&,判处他15年劳动教养。
  美国一直寻求朝鲜释放裴俊浩。美国国务院朝鲜人权事务特使罗伯特&金两次试图访朝寻求裴俊浩获释,但都遭朝方拒绝。本月初,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希望朝方基于&人道主义考虑&释放3人,美方将积极努力促成人员获释。
  赴朝西方游客10年增10倍
  尽管时有发生美国人在朝鲜遭扣留的事件,但是近年来赴朝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仍然显著增长。据一些旅游公司估计,赴朝鲜旅游的西方游客人数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近10倍。
  14日被判劳动教养的托德,先前是由美国尤里旅游公司安排访朝行程。这家旅游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李介绍:&尽管我们会在登记表上询问一系列定制问题,以了解游客信息及其兴趣,但我们并非总能够预见到游客在朝期间的表现。&
  &托德的登记表并无特别之处,无法令我们预见到这一不幸的结果&,李说。
  今年5月,美国国务院呼吁美国公民不要前往朝鲜,以防遭扣留和羁押。美国与朝鲜没有外交关系,由驻朝鲜使馆代理美国在朝利益。
  近年来遭朝鲜扣押或审判的美国人中,多数已被释放。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吉米&卡特都曾访朝&领回&遭扣的美国人。
  据新华社电
责编:朱马烈
环球兵器库为天下军迷,倾力打造环球第一兵器数据引擎!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朝边界友谊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