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我对未来22岁感觉迷茫好迷茫。

日期: 来源: 中国医学人才网 作者:龙龙 点击:883

退回十几年,我依然记得毕业之初的我,是如何的青涩与迷茫,可以这样说,温饱是最基础的问题。一觉醒来,总得解决吃喝拉撒吧,在一个跟4个人挤在一起的大开间里,只能用拉个布帘做遮挡的日子,就那么一点点的空间,我都觉得很知足。

  1. 毕业之初,我从未听过“职业规划”,也完全不懂这些

  退回十几年,我依然记得毕业之初的我,是如何的青涩与迷茫,可以这样说,温饱是最基础的问题。一觉醒来,总得解决吃喝拉撒吧,在一个跟4个人挤在一起的大开间里,只能用拉个布帘做遮挡的日子,就那么一点点的空间,我都觉得很知足。

  临到月底会盘算着什么时候交房租,什么时候平摊水电费,实在没钱了,特别不好意思地跟同屋的姑娘借上100块钱,都觉得是好大一笔钱,可以用好久。

  不舍得去小饭馆,经常是下了班从市场路过,买个馒头,淘点性价比高的菜,回家炒好大一份,能吃上一天。每天都会盘算着兜里还剩多少钱,真的,每天都会数一数,因为太少了,一眼都能望到头。

  因为毕业,选择了远方,便没有了回头路。

  倔强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出人头地,大学里曾经渡过的诗情画意,真的在毕业之后的日子后,在残酷的现实中,被涂抹地一塌糊涂,现实的血淋淋与无可奈何,如同无处安放的青春。

  偶然的伤感,也会随着街头的叫卖声、疾驰的车尘,无助的风雨而吹散,来不及念一念过往,只能昂着头朝着太阳奔跑。

  赤脚奔跑的孩子,哪里有头顶的雨伞,哪里有舒适的皮鞋,你不努力,就没有生存。我告诉自己,这或许就是人生。

  为了留在这个城市,在最初,哪那么容易找到薪酬高、体面正派的单位,因为没有经验,很多门槛高的大单位是不愿接收的,因为毕业的不是211、985,没有响亮的招牌,对于一个普普通通通高校毕业的人来说,有时候踮起脚尖触摸的天花板,也仅仅是别人脚下踩着的地板而已。

  当时,临时马马虎虎的找了一个先混口饭的工作,销售岗是招聘最多、门槛最低的,所以我也匆匆忙忙搭乘了这班车,应聘的是广告牌、灯箱、户外擎天柱等户外媒体销售平台,底薪是800+提成,三个月试用,不合格淘汰。

  在日复一日的电话直销、邮件传递,甚至登门拜访了几十个客户之后,我谈成了一单,结果客户没有那么多广告费用,硬是拿物品抵了费用,所以我的提成也兑换了成了物品,本以为可以拿到手的2000块,就这样泡汤了。

  我做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很痛苦,我不愿意取悦、迎合,甚至被客户一个又一个无情的拒绝、挂电话之后,我特别的难过。我决定我不能再做这份工作了,它不适合我,我也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后来,思来想去,因为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像很多同学一样,觉得应该找专业对口的行业,一是大学倾付了这么多时光在本专业上,不能这样浪费,二是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也不认识什么人,唯一的资本只能靠这个专业知识了。

  所以,我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奔波到求职大军中,开始找英语相关的工作,最后面试上了一家服装出口公司,先去郊区的工厂实习3个月,目的是熟悉服装制作的各个流程,从踩缝机做起,画图纸、裁布片,再做各个环节组装缝纫,开扣眼、锁线、订纽扣,再到后期上的剪线头、熨烫平整、安检达标、装箱贴条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学问。

  我跟着老师傅一点点的历练出来,每次看到灯光辉煌的后车间加班大厅时,我都会问自己:你爱这个行业吗?有多爱?你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你未来的路在哪里?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曾深深的追问自己。可是那个时候真的很无奈,觉得一份工作好不容易做上了,难道重新调回人海茫茫的求职中,再重新选择吗?吃饭,就是眼下生存最基本的问题。难道忍心再跟千里之外的父母伸手要吗?

  作为从农村读大学走出来的我,嚼着牙鼓励自己,“农村的孩子都能吃苦,天下没有吃不了的苦”,再也不能让渐染白发的父母操劳,本来供着读完大学已属不易,而他们一年到头,辛苦的田间劳作,打回来的粮食能卖几个钱?

  于是我每次电话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我以为电话那头的父母也是欢喜的,后来才从妹妹的话语中得知,父母最惦念的是远走他乡的我。

  那个时候,我不懂职业规划,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职业规划”这个名词,遥远而陌生。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后来,你可以从最底层一步一步做到地产的企划总监,我想告诉你的是,在摸索了4份工作之后,在一遍又一遍折磨与煎熬后,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职场定位——就是,我决定做我做擅长、最感兴趣的,也就是把我的优势建立在职业生涯路径上。

  是的,当初我就想试一试,因为不试你永远不知道你行还是不行,后来从层层的文案面试中,我脱颖而出,踏上了房地产之路,一走,竟是10年。

  如若从毕业之初,我就能明确自己的优势,我知道自己的成长路径,那么现在的我会不会更优秀呢?但生活,永远没有假设。

  我很感恩做地产的职场10年,自己的成长与历练,除了我能发挥我自己的优势,我还用更多的责任、踏实、敬业、热情,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培养过很多部门下属,帮助过很多同事,也成长了自己。

  2.一路摸爬滚打,但愿今天的经验带给你不再迷茫

  在从房地产行业转行做职场以来,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职业规划从来都不是你走投无路时的救命稻草,也深深的理解了很多人的无奈与无助。

  当然,这些年,我遇到过很多不愿意对自己下狠手、不愿救赎的人,无论是周围的朋友、同事,还是曾经的同窗。

  在一个有目标的人和一个没有目标的人,这种差距一定会随着时间,拉开很大的一条裂痕,但很多人并不知,一如温水煮青蛙般,实则在一步一步中,日渐焦虑、迷茫困惑,走向堕落。

  所以,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得足够好,你必须清晰地知道:

  我要干什么?我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对自己下怎样的狠手?

  你可以看看你身边那些职业发展得比较成功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如何获得。而那些失败者,则是成天迷茫困惑、浑浑噩噩过日子,并且还在不断抱怨这个社会不给他们机会。

  毕业第1年:初始期

  走弯路的损失:1年的工资

  第一年,大家刚起步,唯一的区别在于,有目标的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而没有目标的人则只能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或者是随波逐流。

  有目标的人很快找准了自己位置,并且以此为基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经过一年锻炼,初步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而没有目标的人,暂时的安稳难挡焦虑的心态,实质上是自己给自己埋下了定时炸弹,接下来,会在第二年频繁跳槽,乃至为更迷茫的未来埋下炸弹。

  毕业第2年:探索期

  走弯路的损失:2年的工资+1年的机会成本

  有目标的人,此时经过一年职场历练,在基础专业能力方面已经构建得差不多,工作能够上手。有部分表现优秀的人,会被提拔为主管或者副职。

  无目标的人,第一年埋下的炸弹会在此时爆炸。有的人会思考: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不感兴趣,完全没有动力,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办?会有少部分人积极寻找自己的方向,正如当初的我,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想想而已,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改变现状。此时,没有目标的人与有目标的人相比,差距已经拉开了两年。如果心态消极的话,要想弥补这个差距,可能会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毕业第3年:转折期

  走弯路的损失:3年的工资+2年的机会成本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会在这一年开始决定。

  有目标的人,此时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由于职业发展没走多少弯路,整体心态比较积极向上,更有利于职业发展。多数人会走上主管或者中层经理的位子,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而自身价值也会越来越明显,前期的积累开始有了回报,工资待遇也会大幅提升。

  有少数,第二年积极思考人生方向的人,虽然起步晚了一年,但此时也会找到适合的机会,职业发展开始走上正轨。

  而那些始终没有行动、或者从一开始就频繁跳槽的人,此时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折磨。他们想改变现状,但却没有力气。心态上,已经变得非常消极,这是一个很坏的信号,决定了你无法积极看到未来,对生活几近失望甚至绝望。

  同时,毕业3年却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经验的人,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已经是难上加难。要想改变现状,非常困难。

  毕业第5年:差距明显期

  走弯路的损失:5年的工资+4年的机会成本

  此阶段,人与人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地看出来。

  有目标的人,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更深一步发展,可以达到较为精通的地步。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多数人已经成为中层经理,开始步入管理层,为职业发展奠定更好基础。

  而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此时几乎完全丧失了“目标”这个词的概念。比如对工作提不起任何兴趣,痛苦,却无力改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从事自己并不适合、也不喜欢的工作,而且迫于经济、家庭等各方面压力,不得不坚持下去。

  此时,面对日渐增大的家庭压力——马上要结婚生子养家的问题,因为没有目标变得更加沉重。甚至,会遭受家人的埋怨,害怕参加同学聚会……

  毕业第8-10年:两极分化期

  走弯路的损失:8-10年的工资+8年的机会成本

  这个时候,如果按大学毕业时22岁,第8年,就是“三十而立”。

  有目标的人,无论是专业知识、行业认知,还是人际沟通、管理技巧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会成长为公司总监级人物,能够带领团队,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与运营。在大城市,他们的年薪有可能达到25W+以上。

  而那些没有目标的人,由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迷茫,此时已经对工作和生活十分麻木,每天只能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以前频繁跳槽的状态结束,开始有了一份稳定、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发自内心地想改变,但客观现实的压力让他们不敢改变,而只能永远是一个梦。

  毕业10年以后:定型期 走弯路的损失:你的后半生(因为你将很难再看到希望)

  救赎难度:无穷大。

  有目标的人,此时已经成为职业经理人,或者去创业,或者有了其他方面的投资,无论工作、生活,都会越来越顺利。而没有目标的人,此时已经完全适应了那种没有目标的状态。或者已经被现实同化,再也没有任何力气去改变。

  你周围的环境对于处处不利,就好比一堵墙围着你,把你的思想给禁锢了。

  写下这些,只是希望今天的你,能够更早的意识到自己眼下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要面临的更大的问题,及早的下手,解决问题,不要再浪费更多时光,甚至未来无法改观的职业生涯之路。

  特别喜欢的一段话,是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仔细想一想,作为我们的父母、家人,也不是要求今天的你我有否成就了什么,获得怎样大的成功,而是真切的希望打拼职场的我们从心底快乐、充实、有意义!

  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令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的确,职场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它是柴米油盐的来源,也是支撑起我们人生之路能走多远的食粮。

  生活也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到黑,你可以转弯,你可以掉头,你也可以踩下油门奋力前冲,永远以最饱满、最昂扬的姿态,应对职业生涯成长的每一个坑坑洼洼,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张开双臂拥抱每一次的蝶变成长!


22岁穷,并不意味着23岁、24岁穷,并不意味着未来会一直穷,只要有心改变并付诸行动,穷的状态会得到改变的。

你适合什么工作,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只有根据你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喜好、市场需求等等因素来综合分析,我们只能给你提建议,说大方向,具体的还得你自己好好考虑。

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迷茫是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感觉迷茫。要摆脱这种境况,建议你根据自己的能力、市场未来的需求,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也就是规划.然后定一些阶段目标,只要自己跳一跳就能实现的那种.等实现后,再定下一个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这样一步一步就达到最终目标了.目标切忌过大,要可望又可及,那样不至于使你迷茫和气馁,如此下去,你就能从实现目标的成功中获得快乐.

目标可以是任何方面的,比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或确定一种你需要的技能培训,之后制定一个工作/学习目标,让自己每天有点小进步,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学习,积累经验,这样一定会有收获;之后再定一个新的阶段目标,再努力......尝试一下吧,与其迷茫和纠结,不如做点对自己将来有益的尝试。

感觉自己好失败好迷茫啊都22岁的人了还一事无成!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啊... 感觉自己好失败好迷茫啊都22岁的人了还一事无成!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啊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26了,你还年轻矮?还有很多很多年呢,人生总会遇到许多瓶颈的,只要你努力,活得开心就好!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呵呵!这样的生活感觉好难过!很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2岁感觉迷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