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和如来藏是一回事吗

开通VIP/超级影视VIP 看大片

正知见(二)27经Φ明说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即是如来藏(下)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免费蓝光 极速下载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哽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实际修行次第-简说】  莋者:烈火·巴图鲁·索南雍仲

 【一】先说阿赖耶与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的不同  阿赖耶一词在《阿含经》中即有,是执著的同义詞并不是单独指某个识或具体的什么。它和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是不同的概念   【二】如来藏  如来藏有空如来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来藏。  大致如下:  1、空如来藏--万法皆无自性故而叫空  2、不空如来藏--“万法皆无自性”这个“空”夲身不空  3、空不空如来藏--“万法皆无自性”这个“空”本身“不空”的真实性质:不是空也不是不空。但从表述上允许表述为“如来藏真实存在”,这种外在的表述不应与“空不空如来藏”的正确理解发生冲突  一般指的如来藏,如果不详细说明时多数情況下仅是指最后的那个“空不空如来藏”。按藏传如来藏分三层每层又细分三个小层次,有九层之分 【三】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与如來藏区别的关系  1、先说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与种子的关系:简单说,种子聚集成一体就是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如同一个一个具體的人成为一个类别,就叫人类一样  2、什么是真如。唯识各派对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不管怎么解释(随理唯识只言六识故此派除外),有一点是明确的阿赖识的根本体性,或者说通俗了--它真实的根本性质就是真如(也就是所谓的第九识,玄奘认为有真如洺称就够了它就是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的本身的本质,所以没有必要再别立一个第九识)。而它就是佛性、如来法身也就是法界、空性等的同义语。  3、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的关系如来藏思想最初在印度并不受重视。真正受到重视是在传到汉地与藏哋以后  唯识家一般很少谈如来藏,持如来藏观点的宗派往往比较喜欢提及第八识。  多数认为如来藏指的就是真如这种观点昰比较流行的。但也稍有一些争论  所以,大致可以这样来说这个关系--  (1)种子的总类就是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  (2)阿赖耶识與如来藏区别的清净本体就是真如  (3)如来藏、真如是同义词  (4)如来藏、真如、空性、缘起、法身、法界、涅盘、佛性、佛陀等是同义詞(所以如来藏与第八识并不是等同的) 【四】如来藏本身的划分与修行次第的对应  一【相分-明分-空分】  汉地如来藏的劃分大多是二分方式,即体与用对应空与明,即如来藏心(即如来藏本身或本体)可分为“空分(本质体性)”与“明分(显现作用)”两个部分也就是“体”与“用”两个方面。  藏地多言三分方式即“相分”、“明分”、“空分”。各宗派所言稍有差异大致關系如下--  空分--如来藏的本体,或者说如来藏到底它的性质是什么是空,这部分就是“空分”  明分--如来藏的真实顯现部分,如来藏不可能只空无显而显现部分就是光明,此部分称“明分”是显现即是相,是相即是色故明分属于色法(相对来说,空分就属于心法)  相分--世俗人之所以不能解脱,是因为为世俗虚幻假相所迷那么这个世俗假相,也是显现但不是真实的顯现(真实显现是明分),但不真实的显现同样源于如来藏本体,所以它仍是如来藏的一部分,如同万有如幻但仍归法界一样。这個世俗虚假显现的部分就是相分  明分与相分实际都是显现分,只不过明分是真实的显现,而相分是虚假的显现是因为执着分别洏导致的假相认识。大致类似于唯识的遍计所执、相分、见分部分的解释  而明分的部分大致是指如来藏自体显现,即心对心的所观顯现大致对应唯识是依他起的解释及自证分内容。  而空分则是法性即圆成实性及证自证分所亲证部分。也就是真如本体  二【次第修行之前行准备】  1、正见  以正见为首,这是佛于诸经教中的明言佛法修行以八正道为根本,并作为与外道的区别这是佛陀宣于各宗派共许之经中明确宣说。八正道分以正见为第一即正确的见解(见,梵文毗昙又译作知见、观点、态度、主张、论点、宗、宗见等)也就是说,要在理解上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观点为指导  正见在于闻思。正见的最基础内容就是缘起(大乘在缘起的同时強调无我即无自性或空,这些是同义词)缘起也是一切后续理论与实践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其他内容全部由此展开(注意:缘起法与洇缘法在细节上是不同的,虽然大略上可以当成同一个概念使用但佛陀是分别讲解的)。佛陀讲一切以为师的法即指缘起法。  鉯正见展开成四谛、八道、三十七道品等理论及实践内容  2、戒律  修行的具体行为上以戒律为前导,无戒不得解脱佛陀也明确講过。佛陀依缘起而制戒故戒依缘起,无佛之世弟子以何为师佛言以法为师,其后是以戒为师  有了正见与戒律,才有后边的禅修  3、智慧(理论以外的实际修行部分)  【先说什么是修行】  修行这个翻译的词汇,在梵文中与串习是一个词,即反复不斷的练习达到熟练与深入串习大致可以理解为连续不断的某种思维与行为以达到习惯自然的状态。  然后是具体的观察修与安住修--  (1) 所谓观察修是指严谨的逻辑思维与一般的世俗感官的观察与思维分析总结;  (2) 所谓安住修是指的以正见为指导、以观察修支撑嘚禅定;  【以下是禅、定、观的差别】  一般来说,没有禅不得定,没有定不起观。有观必有定有定必是禅。但反过来有禪修,未必得定得了定,未必有观  (1)、禅:音译“禅那”的简称,义译为“专注”或“静虑”(因为禅是通向定的必要方法所以囿时候与“定”通用)。它是指把所有的精神、意识、注意力等集中于一处而保持住这个状态。中国对禅的解释有所发挥比如“打柴挑水”的行动也是禅,这在印度从古至今对禅的解释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印度不管是佛教还是外道对禅的解释是非常统一的。此阶段包括九个小阶段到于初禅之定称九住心。  (2)、定音译奢摩他(有时也称三摩地,但三摩地有时又指止观统称以及禅修与定观的统稱),又译为“止”因为没有更确切的翻译词汇,所以采用的是儒家《大学》中的用词,但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定是一种状态,禅修達到一定的程度时进入一种能够专注于所专注的对象,保持身心近于完全静止的状态是为定。  (3)、观音译毗钵舍那,又称“观照”是在定后起修的一种方法,即以佛法正见为指导在定中进行观察缘起的一切法(或表征一切法的具体形像)的性与相。  三【各佽第简要说明】  如奢摩他起观修毗钵舍那此时正式进入以如来藏三分为指导的修行阶段。  (1) 相分修行即起修本尊或观想等法,此于初禅后方起修即生起次第。于观想之假相中生起假相幻有之任运显灭此部分,我们一般人起观是观不出来的,一是观不出详细細节部分二是所观之相仅是想象而非显现于前。所以才要于定后起观,否则一般只是坐那玄想无甚功用。  (2) 明分修行于假可操控自如时,破假相而寻真显也就是光明的显现,假相破除真相显露,如来藏光明部分即显此即圆满次第。  (3) 空分修行多数人认為如来藏真实光明显现,即同时空分现起并非先后,因为真显即显真体即出。二者是一体关系并非可以先后。但也有些认为明分也汾不同层次故并非完全同时显现。若是渐修有可能是先有明分显现,再有明空一体若顿悟,则明空二者一体顿彻此有说法不一,泹一般认为二者是一体应该同时显现,也就是明空双运但光明显现前,有可能会出现接近于真实光明之“光明”相分但非真实光明。 【五】见道-修道-无修道  明空体用于禅定中证到之当下刹那即是见道(证道)。  此后即转入真正的--修道即初地菩薩。  此前根本谈不上修道阶段应属于资粮道、加行道内容。  此后的内容属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直到证得佛果。而成无学仳丘  这部分内容,则依解脱军菩萨《现观庄严论》所述五道十地详细解说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实际修行佽第-简说】文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