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职业对付削球能对付长胶吗里面,没有人在下降期去兜球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削球手_百度知道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削球手
如何让我从一名新手迅速成为一名优秀 的削球手 我目前打了一个星期的乒乓球,已经可 以和一些打了几年的业余朋友进行一些 对抗了,嘿嘿。反正的拨球和弧圈球已 经会了,但不稳定。正手相当薄弱。 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削球手(削攻打法 ),请问我目前应该着重练...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1、全面的技术
削球很难练,在现今的乒坛,除了要掌握削球必备的防守技术外,还需要有很好的削中反攻能力,比如朱世赫和丁松。否则很难和弧圈高手、攻球选手进行周旋。2、充沛的体能
削球只有具备好的体能,才能够完成各种防守动作,并在防守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反攻。3、拖不跨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在对付弧圈或攻球选手的进攻时,要具备必胜的信念,真正成为“不倒翁”,从精神上拖垮对手,实现不利局面下的逆转。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我也是削中反攻打法的,打削球是很辛苦的,削球手要练的你要练,攻球手要练的你也要练。我目前的胶皮配置是反手长胶,正手反胶(海绵比较软)一、球拍配置我把球拍配置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要选用适合自己特性的胶皮才能发挥出威力,注意是胶皮特性,而不是追求高配置的球拍!!!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别的了,它的随意性很大,完全是根据个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的。你可以用两面反胶,也可以用一反一长,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两面生胶,一生一长,一防弧一长......等等,只要你削起来攻起来觉得顺手就完全可以!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削球最好采用两面异质胶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胶。因为这样两面削出的球旋转不同,更易迷惑对手,而且反胶一面可以控制旋转,并有利于进攻。目前比较常见的组合,首推一反一长的搭配,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制造反差很大的旋转,同时可以利用长胶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长胶一面利守难攻,旋转变化较死,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同时由于两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来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倒板时对手感要求很高;另外还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这种配置也可以制造两面不同的旋转,同时生胶正胶一面比长胶更易进攻,并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转,缺点是削球的稳定性比起长胶来要逊色不少;两面反胶的组合也比较常见,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转,使对手难以摸清规律,同时正反手的攻击性都比较强,可拉可打,回旋余地大,美中不足在于削球的稳定性较差,面对连续的高质量弧圈球和重扣,较难稳定削接。另外还有一反一防弧的组合,我个人感觉这种配置的性能与一反一长的组合比较接近,但是防弧胶一面在攻球时比长胶更难于控制,同时削球的稳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飘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转不是很强(对手攻球下网也多是因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为它的旋转有强),因为防弧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时很容易打滑。至于海绵问题,也要依每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较厚较硬的海绵吃球好,利于拉球,加转削,但是控球难度较大;较薄较软的海绵比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转,但攻球拉球后劲不足,威胁较小。如果你的底板较软,那么选择较厚较硬的海绵可以在保证削球稳定性的同时弥补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较硬,那么选择较薄较软的海绵可以在保证攻球质量的同时增加削球的稳健度;如果你反攻时以拉冲为主,那么厚海绵可以使你的冲球更有威胁;如果你反攻是以击打扣杀为主,那么较薄的海绵会帮你在击打时不易吃转,保证命中率。二、模仿对象削球手也有不同的风格,朱世赫、丁松、松下浩二,看准一个适合自己,我觉得朱世赫比较适合你,然后多看他的视屏,加以练习,比如47届世乒赛朱世赫削倒马琳的经典战役。三、步法之所以把步法写在各项技术前面,是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灵活的步法对一个削球手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比赛中,削球手的移动范围之大,可能要远远超出其它打法的运动员,这全靠敏捷的步法在支撑。很多时候,我们削球失误,并不全都是手上没有控制好,而是因为脚下没有跑到位。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没有调整到最佳,全凭手上的调节肯定会影响削球的质量,并增加了失误率。我在正反手削球/搓球时,多用单步,救短球时多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碎步调整,具体步法详解大家可以看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每打完一场球,我并不像攻球手那样觉得手臂疲劳,而是觉得双腿,双脚很累,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球手是靠腿和脚来打球,所以请千万别忽视了步法的练习。七、发球/接发球发球和接发球是比赛的开始,这两项技术的好坏与否密切影响着比赛结果。可是很多削球手都不太重视这两个环节,发球比较单一,接发球也不太讲究控制,总是觉得“反正我防守好,就算自己发球不太好,或者接不好对手的发球,他打过来我不是还能削嘛”,这是非常错误的。高质量的发球/接发球不但对攻球手来说很重要,对削球手也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发球/接发球好的削球手,可以得到更多的得分机会,同时也为自己下一板的防守减小了难度,看看丁松大家就明白了。一般来说,以稳削为主,或正反手攻削能力比较均衡,或反手能力较强的削球手多采用站在中间位或偏反手的位置用反手发球,这样发完球不用做很大移动就可以直接正反手削球或攻球;削球不是很稳,或正手能力强于反手的削球手,多采用侧身位正手发球,这样便于发球后用正手抢攻。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多掌握几种发球,比如高低抛发球,正反手交替发球,侧上侧下与转不转发球,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的朋友可倒板发球,尽可能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干扰。另外,如果觉得自己的发球在旋转上控制不是很好,旋转差别不大,这时可以考虑练习以变化落点,节奏,线路为主,辅以旋转变化的发球。同样是下旋球,短球和急长球的效果就不一样;同样是不转球,慢而飘的和快而急的对对手的影响也大不相同。发球一定要针对对手的薄弱环节而定,对手接下旋好,接不转差,那就多给不转;对手接短球好,接长球差,那就主动发长球。总之要让他觉得别扭才行。接发球也要改变以前单一的,短球搓,长球削的套路。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干扰手段,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们,一定要多多利用两面胶皮的不同性能去干扰对手。关于接发球时的站位,如果你以两面稳削为主,那么一般是站在中间位,右脚稍前,左脚稍后(以右手执拍者为例),重心落于右脚上,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稍抬起,这样便于启动,并有利于削两个大角和追身的长球以及接台内短球。如果你正手攻击力较强,那么最好站在中间偏反手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这样便于正手接发球抢攻及侧身进攻。我的发球以站在中间位,反手的高/低抛发球为主,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发球,关键时刻会改用侧身位正手高低抛发球,同样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变化,并准备正手抢攻。其实我发球的旋转并不是特别强,但是我以落点,节奏,线路变化为主,所以威胁也还比较大。接发球时,我时常倒板,正手反胶可搓可摆,可挑可削,也可劈长,轻拉或直接抢攻,长胶在正手时可以挑,拱,撇,摆,削;反胶在反手时主要使用搓,削,拉,长胶在反手时花样最多,削,搓,摆,刮,拱,挤,撇,拨,或直接弹击。个人感觉,这些手法的确可以帮助削球手在发球接发球阶段占据主动,为自己的下一板球减小难度。八、削球削球技术是削球手们的看家本领,也是为反攻创造机会的前奏。从站位上,削球分为近台削球和远台削球;从来球性质上,分为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圈,削轻拉球,削追身球,削突击球(也就是俗称的顶重板);从削球性质上,可分为削加转球,削不转球,削侧旋球,削逼角球。先简单说一下削球时的步法,正反手削离身体不太远的来球时多用单步;削稍远的来球时,多用并步;削角度很大的来球时,要用跨步;从远台上前救台内短球时,要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跳步或碎步调整。步法种类比较多,大家可以看书上的说明,在此限于版面就不再赘述了。注意:以右手为例,正手削球时,要右脚在后左脚在前;反手削球时,要左脚在后右脚在前,这是最基本的削球站位。这个姿势是削起来最舒服的,两脚的位置绝不能颠倒,否则会直接影响削球和攻球的质量!近台削球 站位离台1米左右,多用来削接上旋不是很强的轻拉球,一般选在下降前期或高点期削球,回球速度快,多用于逼角。削球时拍型水平,向前下方发力削接。远台削球 站位离台2米-3米,如果对手力量很大时,最多可以退至4米左右,但不要再向后退了,因为离台过远会给上台扑接短球带来困难。远台削球多用来削接各种弧圈球,顶重板。削球时拍型要随来球性质而定,但发力时向前的力一定要大于向下的力,也就是要有一个向前送球的力,以保证回球上台。削高吊弧圈球 一般选择下降中后期击球,如果来球上旋过于强烈,有时甚至要降至接近地面的位置削球。反胶削球时,将手引至肩膀高度,以增加挥拍距离,提高击球时的瞬间加速度;击球时拍型竖直,先压后削再送,一定要有一个压球的动作,同时瞬息加速挥拍,以抵消来球的强烈上旋,并压低回球弧线,向前送的力可以不用太大,一般借来球上旋的反弹力就足够把球削上台面了。长胶削球时,由于长胶的性能特殊,击球点可以不用像反胶那么低,可以适当提高击球点,拍型也不必过于竖直,可以适当后仰一些,同时要减小向下压球的力,增加向前送球的力,海绵越薄,胶粒越软,向下压球的力要越小,向前送球的力要越大。削前冲弧圈球 击球点一般在胸腹的高度,由于来球速度很快,要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并加速挥拍向前下方切削。反胶削球时,拍型稍后仰(一般呈45度角),向前下方发力将球削回,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因为来球冲力已经很强了,这时如果再过多地向前发力的话,很容易把球削出界。长胶削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向前的力也可适当增大一些,如果拍型过于竖直回球容易下网。削追身球 这是最难处理的一个环节,它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移动让位削接。以右手为例,如来球偏反手位,则快速向右让位用反手削球,如来球偏正手位,则向左移动用正手削接。削球时的拍型和发力大家可以参考削前冲弧圈时的说明。削突击球 俗称“顶重板”,这也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因为来球的节奏反差很大,所以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快速的移动和良好的手感。对手重扣时,来球一般会弹跳较高,所以击球位置大多会在胸甚至肩的高度。反胶削球时,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拍型接近水平,向前下方发力削接,向前的力要大于向下的力。长胶削球时,拍型几乎水平,以向前发力为主将球削回。因为顶重板时一般离台已经很远了,所以不要担心向前发力会回球出界,实际上,如果向前的力不够的话,回球是很容易下网的。转与不转削球 削加转球时,拍型后仰,要用球拍中下部击球,以增加摩擦距离,同时瞬间加速挥拍,增强回球的下旋强度;削不转球时,拍型较竖直,要用球拍中上部击球,拍触球时不要向下发力,要有一个向前的力,近似将球“碰”出去,这样回球旋转就会减弱;削侧旋球时,击球侧下部,回球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拐弯,但注意控制回球角度,因为削侧旋球很容易飘出边线。削侧旋球 这项技术现在削球手运用的并不多,专业运动员削出的侧旋球大多是在位置不好的情况下顶大板被迫削出的的。其实,业余削球手用侧旋削球作为干扰手段之一还是十分有效的。当对方攻追身来不及让位时,直接反手削一板右侧下旋压低弧线其实效果往往好于勉强让位削接(业余削球手受步法局限)。当然,由于侧旋削球本身的下旋不强,所以切忌多用,以免被对方适应招致冲杀。具体实战中,我的体会是,削球要以逼角为主,辅以旋转变化,如果单纯变化旋转而角度逼不开的话,对手在很舒服的位置去进攻,他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判断削球的旋转,失误就会减少,而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他没有太多时间判断,失误就会大大增加。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最好能练好倒板技术,而且最好是不论长胶反胶倒到正手还是反手,都可以熟练削接,这样对对手的干扰会很大,就算对手不会直接失误,但由于判断不清旋转而不敢发力攻,这样就减小了自己防守的难度并且带来了反攻的机会。控制逼角可以在削轻拉球,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圈甚至顶重板时运用,但控制旋转时,最好在削轻拉球和削高吊弧圈时运用。因为这两种来球速度不是很快,削球手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板型,搞转不转;而在削前冲弧圈,削追身球和顶重板时,由于来球速度很快,这时如果硬要去搞转不转的话会大大增加难度,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这时的削球最重要的不是去搞旋转变化,而是要注意压低弧线,遏制对手连续进攻,旋转上应主要以加转为主,增加对手的回球难度。同时在顶重板时要专心防守,不要胡乱反攻,我想我们都没有朱世赫那样超强的正手弧圈球,如果盲目反攻搏杀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耐心地先把球削上台,等对手攻势减弱而自己位置也调整好了以后再去反攻效果会更好。九、反兜上旋球反兜上旋球分为主动反兜和被动反兜主动反兜多在离台稍远,来球上旋不是特别强时使用,目的是为了变化旋转和节奏,干扰对手。反兜时一般选择下降前期或中期,如果近台反兜时,选择高点期也可以,但难度要大一些。根据来球的旋转和弧线调节板型,击球中上部,也可击球的侧上部,这样会球会有一定的侧旋。发力时动作不要太大,以借力借转为主,稍加一些向前的力将球送回就可以了。被动反兜一般用于对手攻球质量很高,或自己步法不到位,拔不出手来削球时,兜扣杀球可选在下降前期或中期击球,兜高质量的弧圈时最好选择下降中期或更晚一点的时候击球。兜球时自己基本上不用发什么力了,全凭对手的力量和旋转已经足够回球上台的了,而且在兜弧圈球时还要有一个向下压球的动作,以压低回球弧线。我不太建议在下降后期去兜球,因为这时借到的力量和旋转比较少,自己发力的比例要加大了,而且如果击球点过晚的话,为了保证回球上台,需要制造一个很大的弧线,这个弧线很难控制,弧线高了会出界或被冲,低了又会下网,而且就算能上台,因为回球速度慢,旋转弱,对手只要轻挡一下就可以了,对对方威胁不大。看看侯英超的正手低点兜球就明白了。所以为了保证兜球的质量,击球点一定不能太晚,建议大家看看金景娥的比赛,她的兜球是很不错的。十、台内球的处理处理台内球的手法应该来说是最丰富的了,包括从远台扑救台内短球,快搓/慢搓,摆短/劈长,搓加转球/不转球,撇,挑,拱,刮,拧,弹,磕......等等,在此限于版面恕不能一一细述,我会挑一些我认为削球手比较常用的台内技术加以说明。扑救台内短球需要良好的意识,准确的判断,迅速的移动和细腻的手感。首先要说意识,这点非常重要,你要能预判出对手的意图,你要能提前预知对手何时要放短球。因为有时削球手离台已经非常远了,如果看见对手放短球了再向前移动,这时其实已经晚了,必需要在对手将出手未出手时就要向近台移动。一般来说,当对手进行了一连串的猛攻,或削球弧线较低,落点在中台或近网时,就要提防对手放短球了。同时由于扑救短球时,削球手们一般是在移动中接球(从远台跑到近台时的惯性作用),而且击球点有时已经不是非常合适了,这就要求要有细腻的手感,才能稳定地控制住回球的弧线,落点,速度等因素,控制好这些因素,才能遏制对手下一板的进攻。扑救短球时要用交叉步迅速向近台移动,以右手为例,来到近台后右脚伸到台下,右手伸进台内,触球时手腕用力要柔和,根据球的旋转来决定板型。切记手腕一定要放松,柔和触球,如果手腕僵硬发死力的话,很容易接出高球或直接失误!另外在用反手长胶扑接质量很高的短球时,我建议最好用搓或磕回接,尽量少用拱,刮,挤,拧等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对击球点要求很高,最好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才能保证最大的威力,可很多时候,削球手们来到近台时,球已经开始下降了,已经错过了使用这些技术的最佳时期,这时如果硬要使用的话,不但没有很好的效果,还会增加失误的几率。除非你有一双飞毛腿,能抢在高点期击球,或是你有超强的手感,可以自如地在下降期进行高质量的拱,刮,拧,并且自己不失误,否则我建议大家不要冒险。当然,面对台内短球,如果机会合适的话一定要起板反攻,这是最好的方法。快搓/慢搓,快搓要在球的上升期击球,回球速度快;慢搓是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回球较慢。交替运用快搓/慢搓可以在节奏上扰乱对手。摆短/劈长,这两种技术在来球上升期或下降前期都可使用,但我一般在上升期使用较多,感觉效果更好一些。摆短时手腕要放松,轻柔触球,一般不发力,视来球下旋强度来调节拍型,拍子有一个很轻微的上抬的动作,借来球的下旋力将球回到对方近网处;劈长时,也要视来球下旋强度来调节拍型,触球时手腕瞬间发力,加速向前下方抖动,将球切向对方底线。交替运用摆短/劈长,并控制好落点的话,可以充分利用球台宽度调动对手,遏制对手的攻势并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搓加转球/不转球时,手法其实和削加转/不转球是非常相似的,搓加转球时,拍型水平,用球拍中下部触球,击球瞬间加力磨擦;搓不转球时,拍型稍竖直(不能太竖直了,否则容易回球下网,并且因为拍型反差较大易被对手识破),用球拍中上部触球,不要发太大力磨擦,要有一个“碰”的动作,将球送到对手台面上。以上说的是反胶的技术,其实长胶也可以运用这些技术。没有海绵的长胶,回台内短球时旋转差别不是很大,加了海绵的长胶,如果击球时控制好发力的话,回球的旋转差别也是很大的。我的长胶有1MM海绵,在处理台内球时,随手上的发力变化,同样可以控制出加转球和不转球。刮,这是个长胶技术,我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其他的长胶技术大家可以参考置顶帖中的技术文章。刮多用于反手长胶的选手接近网短球,在反手,中路和正手均可使用。在接正手位近网短球时要侧过身来用反手刮(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在接正手位球时要多用正手接,不要太依赖长胶而侧过来用反手接),具体大家可以参考陈卫星和福冈春菜的比赛,他们使用这项技术很频繁。使用刮这项技术时,可根据来球旋转调节拍型,从水平到接近竖直都可以,刮下旋球时拍型水平,刮不转球时拍型竖直(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不转球最好还是直接弹打或挑,不要为了球稳而一味刮接),以右手为例,发力方向可以水平从左向右,也可以从左下向右上方发力,第二种发力手法回球的侧旋要更强一些,球体的晃动也更明显一些。以上是一些我觉得比较常用的台内球技术,供大家参考。我在实战中的体会是,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并配合倒板,会给对手带来非常大的干扰,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形成“他攻我削”的局面时,对手已经失误了,或回出机会球被我反攻。十一、攻球技术我这里所说的攻球技术,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并不是单单指弧圈球,扣杀,弹打等狭义上的攻球,我认为只要是带有攻击性的击球手法,比如长胶加力推拱,台内短球挑打等,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攻球技术。下面我挑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常用攻球技术加以说明。反手长胶加力推拱,这个技术多用于回接反手位或中间位的下旋短球,或不转球。击球时手腕一定要放松,接不是特别转的下旋球时,拍型一般呈45度角,在高点期触球中下部,向前上方发力将球击出;接比较转的下旋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约30度左右,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向上发力要大于向前发力;接不转球时拍型要竖直,接近90度,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击球时手腕要有一个发力后瞬间停滞的动作,这样回过去的球会更加飘晃,落台后下坠更明显,比一般的拱有更强的攻击性。这个技术多在接发球,或自己发球后对手回到反手位短球时使用。正/反手台内短球挑打,这个技术反胶长胶都可以使用,但反胶挑打时较易控制,长胶挑打难度较高,需要很好的手感才可以。从来球旋转上说,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均可挑打,但较常用于挑打上旋和不转球,挑打下旋球难度较大,对业余爱好者来说较难掌握,特别是来球下旋较强时,我建议大家采用别的手法回接。来球上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前倾,在上升期击球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长胶击球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下的力。来球不转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稍前倾或竖直,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或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和向前的力基本持平;长胶击球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下的力。来球下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后仰,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发力时有一个翻腕的动作,形象点说,即先托住球向上发力,将球托起后再翻腕向前发力挑打,但注意不要再向下发力压球了,否则容易下网。这是个很细微的动作,请仔细体会。反胶击球时,向上托球的力要大一些;长胶击球时,向上托球的力要小一些,向前的力要大一些。最后再提醒一下攻球是一定要练的,记得中国以前某个很NB的削球运动员说过,攻球练的是对于球的掌控而后手感,正手最好能拉弧圈球,练弧圈球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当削球手来降低要求,要知道朱世赫的正手弧圈球是能拉过很多攻球手的,而且最好有连续拉、侧身拉的能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削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乒乓微课堂》史上最全!乒乓球技术汇总数据库!图文讲解+GIF动图+48分钟教学视频!一张图片学会全部乒乓球技术!必须收藏!
点开上面图片,可用两只手指放大图片查看
一、击球时期/击球时间/击球时机
这三个词从表面意义上来看好像是一个意思,但其实略有相同,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说明。
击球时期:指的是,乒乓球在球台反弹过后的运行时期,接发球一方选择其中一个时期进行击球。如:教练会说,处理下旋球的时候,注意在球的下降期。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不同技术处理球的时候,要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乒乓球飞行的时间区域。
击球时间:指的是处理球的时候,上手时间快和慢的意思。如:教练说,小张你这个球摆短的时候,击球时间太晚了,再提前一点。
击球时机:不强调在球的哪个运行时期击球,而是强调击球时机选择的合理性,针对不同情况击球时机的选择不同。如:教练说,小王,这个半出台的球,你击球时机处理的不恰当,要么你就早点出手干脆点,要么你就等球走稳了再摩擦稳点。
所以,上面这3个词要表达的意思,其实都是指的是在什么时间段去处理球的问题,只不过在使用环境和侧重点上有所区别。湿父觉得,你搞不搞的清楚这几个词什么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乒乓球的运行时期阶段,以及在什么时期可以运用什么乒乓球技术。
在网上也有类似的图解,但真正全面和准确的介绍还没有过,下面我们将针对乒乓球的不同运行时期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乒乓球击球时期
击球时期分为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选择恰当的击球时机能够使技术发挥的更加合理。
也有将击球时期分的非常细的,如上升前期、上升中期、上升后期、高点前期、高点期、高点后期、下降前期、下降中期、下降后期。湿父个人觉得分这么细的意义不大,也没有必要,只要在这几个大的时期内,把技术的运用合理就够了,时间分太细反而会把人掉入一个纠结的怪圈。
上升前期:摆短、防高吊弧圈、侧拧
上升后期:快搓、劈长、快弹、、反撕、反带、爆拧、侧拧、全拧、挑打、挑拉、翻挑、反振弧圈
高 点 期:前冲弧圈、快撕、快带、反撕、反带、反振弧圈、爆拧、爆弹、爆挑、挑打、发力打、侧切、侧拧、劈长、削球
下降前期:前冲弧圈、加转弧圈、拉半出台球、侧拧、全拧、侧拉、挑拉、正手拧拉、慢搓、削球、放高球
下降后期:高吊弧圈、加转弧圈、削球、放高球
三、全部乒乓球技术解释
攻球技术:正手攻球、反手拨球、摆速、反手推挡、正反手发力打、弹击/弹打
攻球技术是所有乒乓球技术的基础,打好稳定的动作框架后,学习其他技术就如鱼得水。
正手攻球:转腰带动前臂进行挥拍击球的中上部,主要以借力使力为主,控制好球的弧线,加快速度则为正手快攻。
反手拨球:拨球主要指的横拍,肘关节支撑好,前臂转动1/4个圆向前挥拍。加快速度则为快拨。
反手推挡:推挡主要是指直拍推挡,肘关节与身体贴合较近,并带动前臂进行前后推送,手指手腕控制拍面角度。主动加力则为反手加力推,减力则为反收减力推,以及快推等。
摆速:摆速就是正反手快攻快拨的一种呈现形式,主要是在中近台进行连续的相持和进攻,在不断的借力、加力中进行转换,在比赛当中近台摆速是非常常见的。高水平运动员摆速的过程中不但有速度,还有旋转,其中往往会伴有快撕、反撕、快带的小动作。
正反手发力打:即正反手的主动发力,以主动加力为主,需要瞬间的爆发力非常好,拧腰带动手臂进行瞬间制动,但是要注意重心调整,重心不易过高,否则难以连续发力。
弹击/弹打:主要是指的生胶或半长胶的反手弹击技术,反胶也可以弹击,但是风险相对较大。弹击在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快速振动前臂提高撞击力,弹击对于手感要求非常高,一般弧线高点的球可以考虑,下旋不强的球也可以弹击。
搓球技术:慢搓、快搓、劈长、摆短、削球
搓球是一项控球技术,主要处理台内球,通过手腕的细微调节控制球的弧线,搓球并不是一味求转,而是追求弧线足够低。
慢搓:主要用于练习手感,比赛中运用很少,主要是削球手前期用来体会摩擦和控制弧线。
快搓:击球时机较早,前臂带动手腕快速抖动摩擦,回球速度快。
劈长:以撞击为主,将球劈到对方白色端线,线路越长,速度越快,威胁越大。劈长和搓球动作差不多,但是前臂向前下方抖动砍劈的发力比较充分。
摆短:是比赛中运用频率最高的,在球的上升初期快速触碰球,控制球的弧线,保证球过网后不出台,弧线越短越好。摆短几乎不主动进行摩擦,以借旋转,调整拍面为主、下旋球,拍面平一点,向前托过去即可。上旋,拍面立点切过去。
削球:削球其实就是搓球的放大版,在中远台削球步法的调整很重要,主要利用前后步法,左右步法调整身体位置,尽快把球的弧线削低,建议使用生胶或长胶削。削球的动作主要是依靠前臂带动手腕削,转腰带动前臂画半弧,根据来球旋转和弧线调整拍面角度和用力方向。一般前冲过来的球,拍面立多一点,在上升期削,抖动前臂借助对方冲击力。加转或高吊,如果用反胶削,则可在下降后期削,尽量等球下降低一点,如果用长胶生胶击球时期可以提前。
弧圈球技术:加转、高吊、前冲、快带、快撕、反撕、反振、反拉(相持对拉)
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现在很多球都是以弧圈球技术为主,接发球第一板,机会不好的摆短几板,搓几板,机会好的,直接上手拧了,拧完进入中近台相持,然后到中远台相持。拧拉、起板、近台相持、中远台对拉,全部用到的都是弧圈球技术。
加转弧圈球:你可以想象为正手攻球的放大版,在下降中后期,蹬转顶右胯,髋关节拧腰发力同时带动前臂快速向左上前方发力挥拍,并在触球瞬间进行发力的快速制动,从而对球体边缘进行快速打磨,制造切向力,从而对球体形成强烈的摩擦。
高吊弧圈球:高吊其实并不是把球拉的很高弧线才叫高吊,其实高吊就是加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我们喜欢把摩擦非常薄,非常转的球称为高吊弧圈。最具威胁的高吊弧圈球是半出台的,弧线非常低,非常转的球,这种球直接反带不好上手,出台了又不好拉。
前冲弧圈球:前冲弧圈球是目前比赛当中使用最多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拉的再转,没有速度,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前冲则是以撞击为主的发力方式,通过斜撞击力来制造旋转提高上台率,所以拉过去的球速度快,弧线低。前冲弧圈球你可以想象为正手发力打的过程中加入了摩擦力,把纯粹的撞击,变为在球体边缘制造一个切向力,从而撞击保证了速度,切向力保证了弧线提高上台率。
快撕:快撕指的反手主动进攻技术,相当于快拨中加入了摩擦,特别相持过程中,纯粹快拨没有什么速度和质量,但是手腕内曲大一点,加力的时候,前臂带动手腕进行快速发力,拍面适当向前压拍进行打磨,那么就可以制造出旋转,同时速度也出来了,保证了过网的弧线。现在女子比赛中,反手相持的连续快撕用的非常多,速度极快。
快带、反撕:这两个技术指的是对方拉过来的弧圈球,在近台反拉回去的技术。由于在中近台球速特别快,快带、快撕要很大程度借助来球的速度和旋转,在来球的上升期快撕收前臂反拉回去。正手的快带有点类似于正手攻球,但是不用主动转腰,来球上升期,前臂向上前方快收,同时身体重心压低,借力发力,质量非常高。反撕类似于快撕,在来球的上升初期,拍面向前压好,从左向右,放松快收挥动前臂,接球的速度和旋转,反撕回去。
反振:这个技术其实用的非常少,除非对方拉的球质量比较低,弧线不高,那么正反手有点类似于弹击、弹打的动作,快速抖动前臂,纯粹撞击回去,速度非常快。
反拉: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远台相持对拉,其实和我们一般拉弧圈球动作差不多,就是要预判好球的落点和弧线高低,适应对拉的这种节奏和借力使力的感觉,提前预判完成引拍,才能更充分的进行发力。
拧拉技术:反手侧拧、反手全拧、反手爆拧、正手拧拉
拧拉以前单指反手宁技术,但是现在许昕的直拍正手拧拉也多次使用,效果还不错。拧拉主要处理台内球,主动制造上旋的一项技术,可以理解为是台内拉球,肘关节作为支撑,利用手腕进行主动发力。
反手侧拧:手腕内曲引拍,引拍幅度不易过大,拍面侧着垂下来,摩擦球的左侧部,可以很好的降低吃旋转的风险,上台率高,侧拧过去的球侧拐曲度大。
反手全拧:手腕内曲向身体内引拍且幅度较大,拍面压低,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摩擦球的后侧中下部,可以最大程度的主动制造摩擦,摩擦旋转强,主动制造上旋,但是上台率低,非常容易漏球。
反手爆拧:手腕内曲幅度较大,手腕快速转动,发力充分,如果是上旋球,则加大撞击程度,下旋球则加大摩擦的同时向前发力。爆拧对于击球时机要求非常高,错过高点期爆拧的风险极大。一般选择弧线较高且旋转不强的
正手拧拉:目前这项技术只有许昕用过,横拍目前还没有人这样使用,肘关节架高,手腕逆时针转动摩擦球的右侧部,主动摩擦,直拍正手拧拉的手腕需要十分灵活,拍面也是比较侧的去摩擦球,主要是增加突然性。
挑打技术:翻挑、挑拉、爆挑、晃挑晃撇
挑打主要指正手挑打技术,直拍相对运用起来更加自如,横拍相对来说难控制点,所以现在很多正手位的小路球,也会选择用反手去拧拉,就是为了提高上台率。但是挑打的突然性强,如果有机会的球直接挑打,也更加利于还原。
翻挑:翻挑顾名思义,拍型先后仰,后前倾,主要是处理一些旋转不太强的下旋球。翻挑注意触球瞬间这个往前翻手腕的动作,要快速,慢了就成往前翻腕盖过去了。
挑拉:挑拉相当于台内的正手拉球,一般是处理下旋比较强的台内球,主要利用手腕进行转动摩擦,如果手腕爆发力不好,那么很难摩擦上台。
爆挑:爆挑一般只有当球的弧线比较高的时候才会考虑爆挑,而且还要自己的身体能够最大程度的进入台内,爆挑的时候,身体最大程度的向上提高重心,很多时候,甚至整个人会腾空,人的重心会伴随爆挑发力向前扑出去,所以爆挑不建议横拍运动员频繁使用,直拍机会好的时候可以考虑。
晃挑晃撇:主要是起到突然改变线路的作用,一个挑打的动作去迎球,但是触球瞬间突然手腕往外侧撇,把球撇到相反方向。这种晃挑撇的技术,需要手感控制极其细腻,否则没把对手骗到,先把自己晃晕了。反手也可以使用晃挑技术,也可以叫晃撇,突然改变线路,平野美宇就经常用。
其他技术:放高球、杀高球、侧切、推挤
杀高球、放高球:这个不用说,第一天拿球拍的都会放高球,但是多少人能真正放的好的不多,我见过业余比赛,纯粹靠放高球把人放死的,专业比赛中也不是不可能出现,梅兹就是放高球的高手。所以高球要放的弧线怪异,有旋转才有威胁,而且高度要越高,扣杀的人越吃力,越靠近球台端线威胁越大。杀高球也并不容易,很多人不会扣杀高球,经常软绵绵的,一定注意多等球,不要抢太急,除非你打算吸短,那球一落台你就接。
侧切:横拍也有侧切技术,但是他是一个反关节的动作,一般情况是反应慢了,来不及侧身用正手,就反手往右侧下方一撇,切除一个侧下旋来。正手也可以侧切,类似于削球的动作,拍面立的较多,向下前方切出去。
推挤:一般反胶也可以推挤,主要指传统直拍反手推挤,对方拉过来弧圈球,或者相持的时候,向下前方推挤制造一个下旋。长胶推挤也用的比较多。
本期《乒乓微课堂》图文+GIF+视频总共耗时超过38小时(共15天)时间,湿父做事情有强迫症,希望都做到完美。
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的话,不求别的,大家点右上 收藏到自己的朋友圈或推荐给他人,谢谢大家了!
阅读原文进入乒乓网官方微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超高端的乒乓球器材,绝对有适合你的!
乒乓球国家高级教练1对1免费技术指导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对付削球打法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