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菩萨戒是受的受持”》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很多学佛人并不清楚_突袭网
当前位置&:&&&&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很多学佛人并不清楚
热门标签:&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很多学佛人并不清楚
编辑:王亮
一、大众对受持菩萨戒的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误认为菩萨戒高不可攀,所以望而却步。事实上,《梵网经菩萨戒本》同于净土法门,即不是单一的佛力,也不是单一的自力,是将自力与佛力融为一体,是合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一乘圆教,契理契机,念佛与受持菩萨戒相辅相承,合则双美,分则两亏。依据《梵网经菩萨戒本》以及《璎珞经》,受戒的对象应该分为两类:(一)、普遍受戒的对象――六道一切众生,种当来成佛之因;(二)、受戒且得戒的对象,是但解法师语者。所以,《梵网经菩萨戒》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谁发愿受持,谁就契机。"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受戒使我们浊恶凡夫成为第一清净者。第二个误区:误认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此乃是套用了世间法"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这本是歪曲了佛法。佛在三藏十二经中说:"一切无非因果"。但没有说过罪加一等!佛、菩萨慈悲处处呵护众生,从不加罪于众生。而还在许多经典中告诉我们犯戒忏悔的方法,我们依教奉行,可重获清净。加之受戒之人,临犯错造恶之境,生惭愧心、迟疑心皆得减罪。不要听从只了解佛法、不了解戒律的人把世间法随便套用于佛法之上。二、授持菩萨戒之犯戒与失戒持戒功德:菩萨虽持一戒,要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持一戒,即在一切众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众生之数无量,持戒的功德也就无尽了,所以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之大,大得无法比喻。所以璎珞经卷下说: "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又说:"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又说:"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可知,教化他人出家受菩萨戒的功德是很大的,自己受菩萨戒的功德,那就更大了。犯戒罪过:有人以为受戒固然功德很大,犯戒的罪过也是很大,唯恐受了戒不能坚持不犯,所以没有勇气受戒。但在这里却明白地告诉你:"有而犯者,胜无不犯,"为什么呢?这就是菩萨戒的功德作用了,因为持戒是对一切众生持的,所以在一切众生中有功德,犯戒则绝不可能对一切众生而犯。比如犯杀生戒,即使天天杀,时时杀;也不可能杀尽一切众生,杀一众生,仅于一个众生身上得罪,杀生有罪,却没有在一切众上身上得罪。所以又说: "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所以又称菩萨戒为"四十二贤圣法",四十二个阶位的菩萨(三十贤位加十二圣位),是由于受持了菩萨戒而得。所以《华严经》要说:"戒是无上菩提本;"《梵网经》要说: "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失戒情况:菩萨戒不是"尽形寿"受持,而是"尽未来际"受持,所以命终不舍戒,菩萨不拒性别与变性(男女身互转)之人;所以二形不失戒。菩萨戒只有在两种情形下失戒:一是犯了重戒,二是故意舍去大菩提心。犯重戒有两种:一是破重戒,是以上品烦恼缠犯(如故意杀人;二是污重戒,是以中品烦恼缠犯(如过失杀人,不加注意而误杀人)。舍大菩提心,即是对人宣布不做菩萨了,或者不相信有菩萨行了,或者以为大乘不如小乘好而不学大乘法了,乃至不信佛法而信外道了,这都成为舍菩萨戒的因缘。有犯不失: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从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远随逐的,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象的无漏色法(物质体),当它一经熏上了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只有被遮没的可能,却没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谓犯了重戒失戒,那只是因受恶法阴影的遮没而失去了戒体的功能,并不即是戒体从我们的本性理体上失落,这是应当明白的。所以梵网经许可犯了十重的人,于佛像前忏悔过恶而取相重受;璎珞经则直言:"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瑜珈也是直说:"以上品缠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此所以"重受"或"更受",乃是以外在的佛菩萨(他)力,为引发先前曾熏受的戒体,使之恢复其戒力功能而已。三、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要做菩萨就要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来学佛,先对无我对出离方面要有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小乘是把自己的漏给堵住,轮回的业把它结束掉,你的生命这样才会充实,才会大而有光。所以你看这个画像也是,凡夫就光是一个人,如果圣者头上就有光圈,这样行起菩萨道来菩提心才会非常强大有力。现在想受菩萨戒,往往以前就有这样的善根,但是来到地球上投了胎之后,我们在这个境界当中会迷失掉自我,迷失了自我之后有时候就变得没有力量了,我们的生命都迷惑在这个业力的世界里面。就好像飞在云雾里面,靠感官完全没有办法看到,这时候只有看仪表盘。所以佛陀的经是真理的指导,它叫规则。这个就像仪表盘一样,你只要看着它,跟着它的指挥,你参照于真理你才能超越出这个迷雾,六道轮回的状态。那个迷雾就好像众生业力一样,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业力的环境,如果没有佛讲的真理就完全迷失在里面了。四、菩萨戒的行持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宁可受菩萨戒,犯了重戒下地狱,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为什么呢?因为结上了缘分,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永远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无量劫还要轮转,也还是要下地狱。受了《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的,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它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更何况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有这个戒体,就有佛力的加持。如果不受这个戒,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就一定会犯。如果你有戒体的话,遇到对境,戒体马上产生作用,你就不会去犯。所以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受戒对自己有好处。五、授持菩萨戒的开示(一)希望大家第一要懂得戒的意义;第二要知道怎样要如法受戒;第三要知道受戒的功德;第四要知道失戒的罪苦;第五对受戒的道理要正解深信;第六要发大愿求上品戒;第七要至诚禀受净戒;第八要精明戒法;第九得戒后要善能护持,少有亏损当从速忏悔;第十当知处处都可以持戒的,不一定要出家住寺院才能受戒的。希望戒子得戒后,当如法精修,毕生严持不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才能达到受菩萨戒的目的,获到殊胜功德DD圆满菩提,究竟成佛。则上不负世尊制戒利人之盛德,并且不负发起传戒诸同仁的厚情,和你们这次受戒的胜缘。六、授持菩萨戒的开示(二)你想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佛经里有个比喻,你受了菩萨戒,你的这个碗就是一个金碗了,这个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还是金子的。不受菩萨戒,受其它戒,你的这个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只完整的碗,但还是泥巴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受菩萨戒。关于菩萨戒,对十重戒要很好地去受持,不能丝毫违犯;对四十八轻戒,尽量去受持,能受持多少就受持多少。关于持午问题,如果确实持不了,那就晚上吃一点,作服药想,但是要生惭愧心。我们在这个世间只能粗持戒律,这也说明我们在这个时代,只靠持戒是没办法得解脱的。如果以自力的法门修行,对持戒的要求就非常高,但如果再以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以其愿力令我们行持圆满。七、受菩萨戒者有八种殊胜功德一者道场殊胜,菩萨发心,受此大戒,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二者发心殊胜,若人一念,发起大悲大智,受菩萨戒,即超二乘。三者福田殊胜,假使有人供养满世界大阿罗汉,不如供一受菩萨戒者。四者功力殊胜,受小乘戒,譬如萤火,受菩萨戒,譬如日光。五者灭罪殊胜,受戒破犯,犹胜外道,以戒威力,设堕恶道,受罪轻微。六者受胎殊胜,受菩萨戒者,若有胞胎,常为天龙善神,共守护故。七者神通殊胜,受菩萨戒者,能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八者果报殊胜,受菩萨戒者,当生莲华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常,永不退转。受大乘菩萨戒,既得如是广大功德,因此奉劝诸善男信女,凡是信仰佛法皆应求受大乘菩萨戒。既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本文分别节选自佛教大乘经典,以及高僧大德开示。
更多精彩 >>>佛历2559年 五月廿九
大愿大和尚传授四种居士菩萨戒
发表时间: 来源:禅文化网
迎请法师传戒大愿大和尚为戒子们传戒大愿大和尚担任得戒阿阇黎、曙晏法师担任羯磨阿阇黎、贞福法师担任教授阿阇黎。传戒法会在庄严的华严塔下进行传戒法会现场  恰逢2013·浙江国际华严文化节到来之际,浙江丽水龙泉——大愿方丈重建华严道场崇仁寺,应十方善信祈请,于日上午在新建的华严莲花广场,隆重举行首届由大愿大和尚向500多名在家居士传授优婆塞菩萨戒、天台圆顿菩萨戒、梵网经菩萨戒、瑜伽虚空藏菩萨戒四种菩萨戒法会。法会礼请大愿大和尚担任得戒阿阇黎、曙晏法师担任羯磨阿阇黎、贞福法师担任教授阿阇黎。  28日早上8:30分,戒子们身着海青,在庄严肃穆的华严莲花广场,虔诚恭迎。10多名戒子代表手捧鲜花、长幡、灯笼等,在两位引领法师的带领下,前往方丈室迎请大愿大和尚授戒。在戒子们的虔诚祈请下,身披红袈裟的大愿大和尚率三师十七尊证步入庄严的坛城传授在家四种菩萨戒。坛城香烟袅袅,梵呗声声。  菩萨戒是三皈、五戒、十善之展开的提升,同时三皈、五戒、十善是一切大乘戒律的基础。受菩萨戒是现在始,至尽未来劫,皈依三宝。  《菩萨璎珞经》云:受持菩萨戒者,“有而犯者,剩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是说有人受了菩萨戒之后,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即使犯戒,也原由本人受菩萨戒的情况,更胜外道。  传戒法会前的27日下午,戒子们礼请登觉法师讲解《菩提宗道菩萨戒》,并虔诚地向佛菩萨启白忏悔发愿,礼请仁果法师、妙嵘法师等16位法师引领戒子们忏摩,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得戒和尚,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和尚,弥勒菩萨为教授和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尊证阿阇黎,十方三世一切菩萨为同学伴侣。  法会经过得戒大愿大和尚“问遮”等仪轨后,戒子们祈求受清净菩萨戒戒体,在佛前共同发愿,从今始至无尽际永不退失菩提,为一切众生修行成道。法会功德圆满,大愿大和尚祝贺大家成为大乘佛教初发心菩萨。(图、文/周七彩)  [责编:小苏]
2017春季问禅之旅
第二届禅文化大学堂第四次学修营圆满结营
2016湛江母亲节
佛教文化传播学修营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如何受持菩萨戒--学佛网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如何受持菩萨戒
发布:净山&[ &]&& 日期: 22:04:00&&
  一切有心者皆应受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梵网经》  众生受持菩萨戒,说明他当下发了菩提心,有菩萨的种性,跟成佛结了因缘。  《梵网经》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最主要是把前面的十重戒受持好,四十八轻戒尽量受持。受持越多,功德越多,争取四十八条轻戒都守得清静。  末法时代众生往往只能是粗持戒律,但也比不受持要好。所以受菩萨戒后天天要想到你是念佛行人,将持菩萨戒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作往生资粮。  不要抱持颠倒的想法。不要老是想着我今天犯这个戒,明天犯那个戒,我是要到地狱里面去的。你天天想着到地狱里去,还真有可能到地狱里面去。  虽然我们造作的某些行为按常规要下三恶道,但是阿弥陀佛太慈悲了,只要我们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我们去那里做菩萨,我们要随顺弥陀的召唤,要作得生想,要经常观想自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嘉宾。  附注:&菩萨是“菩提萨省钡穆猿疲庖胛熬跤星椤薄V敢灾悄苌锨笪奚掀刑幔源缺禄磺兄谏拗畈廾坌校谟谖蠢闯删头鸸男扌姓摺  如能立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心,则人人皆可成为“菩萨”。实践菩萨道为成佛的正因。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菩萨戒。  《梵网经》云:菩萨戒为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菩萨戒不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摄善法戒: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受持菩萨戒五种利益:1、十方诸佛愍念守护;2、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3、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4、功德多聚,戒度成就;5、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  备注:庐山东林寺每年在农历四月初八、九月十九左右传授菩萨戒。今年下半年授菩萨戒的时间为阳历&日至10月31日。具体安排可询问东林寺客堂:。&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2015年大悲古寺菩萨戒传授法会报道
  日(农历三月二十三),大悲古寺在家菩萨戒正授法会在观音讲堂隆重举行,本次授戒法会礼请上果下殊律师为戒和尚、上本下超法师为羯磨阿阇黎、上觉下照法师为教授阿阇黎,来自全国各地及大悲古寺的部分常住居士报名参加了此次菩萨戒传授法会。
一、修学佛法&以戒为基
  经戒是佛陀的教诲,苦口婆心教导我们,不要随心所欲,亏负了经戒的教诲,在人后也,别人先往生了,早作佛了,你还在六道搞轮回。亏,缺的意思。负,欠的意思,欠缺。经指经教,戒指戒行。此处特劝持戒,以戒乃万行之基也。戒律重要,是佛法的基础。好像我们盖大楼,这是地基。没有地基,决定没有大楼能成就。所以戒为无上菩提本。
  学佛是以戒为始基的,《菩萨璎珞本业经》中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佛法修学最重要的纲领为&戒、定、慧&三学。在小乘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在大乘说:&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又有《大般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当然,真正得解脱和证菩提的,尚有赖于无漏智慧,但最初的基础,不能不说是戒学,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
  《月灯三昧经》中这样显示戒的重要说:&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一个人在世间,其地位的高下,不在他的种族尊贵,不在他的色相端严,不在他的博学多闻,而全在他有无崇高的德行,就是佛法所说的净戒。做人,不论是做个普通人,不论是做个学佛的人,戒行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假定没有戒生及智慧,纵然有着高贵的种族,端严的色相,广博的学问,智者看来,真真假假是所谓&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反之,假定能够修持净戒,做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尽管他的地位处在极为卑下,尽管他的见闻极为孤寡缺少,但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的恭敬尊重,所以戒学为做人之本、为佛法之本。
二、受持菩萨戒&悉发菩提心&圆满菩提行
  菩萨戒是三皈、五戒、十善之展开和提升。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为中心,即摄律仪戒(持一切净戒)、摄善法戒(修一切善)、饶益有情戒(度一切众生)。也就是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属于菩萨重要的禁戒,应该谨慎持守。摄律仪戒又称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大小乘律仪的止恶门。《梵网经》云:&菩萨戒是佛陀成道时,一时顿制,非待缘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说,菩萨戒是众生本自具足的。
  菩萨戒,是发大乘心的菩萨所受持的戒律。发菩提心的核心是慈悲,所做的一切发心要为众生着想。菩萨要有无我的精神。《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行持,与&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持名念佛引导众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佛。
  《梵网经》宣说的是&孝顺&两字。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明代蕅益大师在《梵网经合注》中进一步解释说:&孝顺父母等者,戒相虽多,孝顺摄尽,故总提孝顺二字,以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师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三宝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须孝顺也&。又说:&如理作意观察名孝。如理证入无背名顺也。繇斯事理二种孝顺。决至无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孝即名之为戒。亦即名为制止。以孝则自不作恶故也&。
  因孝道本身即含摄一切戒相,故尽孝即是持戒。把孝提到戒律这样的程度,就能止一切恶。恶止住了,孝在你的心性中就能显发。每一个众生都有如来佛性,我们要了解心性的不可思议。自心觉悟名佛。自心理体名法。理智一如名僧。众生在轮回中迷失心性,贪婪、嗔恨、分别、嫉妒、造作了诸多的恶业,所以沉沦六道,苦不堪言。诸佛不忍众生受苦受难,所以要来救度我们。
  佛法就是孝道与师道,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自称是佛的学生,那我们就要向诸佛菩萨学习,受持菩萨戒、悉发菩提心、圆满菩提行。
三、难陀出家的公案&&莫只做表相上的持戒修行
  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娶白莲花(班扎日嘎)为妻,两人感情非常好。有一次佛陀入城乞食,来到难陀家中,正好遇到他给妻子化妆。难陀想出去拜见佛陀,白莲花说:&你快去快回,我的妆还没有干之前,你必须给我回来。&难陀非常听话,规规矩矩地出去了,接过佛陀的钵盂,回家盛满食物端给佛陀。但佛陀不接钵盂,转身走了。难陀又把钵盂给阿难,阿难也不接受,说:&你从谁那儿拿来的,就还给谁。&难陀无奈,只好端着钵盂,跟随佛陀去了精舍。
  到精舍之后,佛陀安排一个剃度师给难陀剃发。难陀不肯,愤怒挥拳要打人,并对剃度师说:&你凭什么剃我的头发?要剃我的头发,全国所有人的头发,你要统统剃光才行!&剃度师去佛陀面前说:&我不敢剃,他特别凶。&佛陀听说后,同阿难一起来到难陀身边。难陀因害怕佛陀,不得不让剃度师剃发,只好披上三衣出家了。
  难陀虽然剃发出家,但常思念家中的娇妻,因佛陀总带着他一起出行,他无法脱身回家。后来有一天,轮到难陀看守房子,他暗自高兴:&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等佛陀与僧众都外出化缘,我就立即回家!&佛陀和眷属离开之后,他想:&我应当为佛陀和僧众打好洗澡水,把澡瓶都盛满,然后再回家。&(那个时候洗澡,每个僧人用一个瓶子。)难陀这样一想,立时动手打水。谁知刚把一瓶盛满,另一瓶又打翻了,一直耽误了很长时间,总不能把澡瓶的水盛满。难陀想:&算了,就让他们回来后,自己打水吧。但我离开之前,要把僧房的门窗关上。&可他刚关好这一扇窗户,那一扇窗户又开了;刚关好这一间的门,那一间的门又开了&&因为佛陀的加持,让他耽误了很长时间。后来他想:&既然关不了,那就不关了。即使僧众的东西丢了,我也有很多钱,我来赔吧!&
  难陀想好后,立即走出僧房,准备回家。但他转念一想:&佛陀必定从这条路上来,我就从另一条路回家。&佛陀知道难陀的心意,也从这条路上回来。难陀从远处看到佛陀,急忙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谁知树神把树举起来,难陀露地而立。佛陀见到难陀后,又把他带回精舍。
  佛陀问:&你想念家中的娇妻吧?&难陀回答:&实在想念。&佛陀就把他带到山上,指着一只又老又瞎的母猴问:&你妻子与此母猴相比如何?&难陀十分恼怒地说:&我的妻子貌美无双,这只母猴怎能与她相提并论?&
  佛陀又把他带到天界,观看一个个天宫。后见一天宫有五百天女,却无一天子。难陀感到奇怪,前去询问,天女答言:&佛陀的弟弟难陀,被逼出家,以出家学道的因缘,将来命终转生于此,会成为我们的天子。&他特别高兴,忙对天女说:&我就是难陀啊!既然已经来了,我就不走了。&说完想进入天宫。天女们说:&你的戒律还没有圆满,不能呆在这里,你先回人间,命终后才可以来。&难陀只好回到佛陀身边,佛陀问:&你妻子美丽,还是天女美丽?&难陀说:&我妻子同天女相比,就如瞎眼母猴一样。&
  难陀回到人间,为了转生天上,特别精进地守戒。阿难看后,给他赠言一首:&譬如羝羊斗,将前而更却,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嘲笑他表面上守持清净的戒律,内心却被欲望所牵,发心不清净。
  佛陀为了教导难陀,又把他带到地狱去。见到各个油锅沸滚,都在煮人,只有一口大锅空着。难陀感到奇怪,就问佛陀。佛陀说:&你自己去问吧。&难陀便去问狱卒,狱卒回答:&佛陀的弟弟难陀,生天命终后,就会堕入地狱。我们现在烧油锅,便是为他准备的。&难陀听后,惊恐万分,拔腿就往回跑。但狱卒把他拦下:&你已经来了,就留下吧。&他立即高声叫道:&南无佛陀,请您把我带回人间!&
  依靠佛陀加持,他回到了人间,由此真正生起了超离三界的出离心。佛陀为他讲说圣法,他随即远离一切贪欲,获得阿罗汉果位,在佛弟子中,被誉为&调和诸根第一&。原来他是&贪心第一&,后来不贪著任何人了,守护根门非常清净。
严是爱,松是害。不紧不松不懈怠。
散乱心,生妄想。着相修,造业障。
除我法,戒先当。我法除,真佛现。
心作佛,莫外张。念佛是,别瞎忙。
心本空,物莫装。原来啥样归啥样。
戒是佛,苦是师。持戒离苦证真实。
附:&求受菩萨戒&的小狗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菩萨戒传授法会期间,大悲古寺的一只小狗菩萨停留在观音讲堂外,虔诚地合十双爪、眼里闪烁着泪珠,仿佛也在&求受菩萨戒&。
本文分类:
本文链接:http://www.dabeigusi.com/2015pusajie.html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0|回复: 5
关于受持菩萨戒与八关斋戒的几点疑问
师父好,弟子虽已受了在家居士菩萨戒,但是对戒条的内容还有几个不明之处, 恳请师父慈悲教导:
1,关于二十八轻之一的“残食施四众”戒,我媳妇也是受戒弟子,吃饭时她碗里吃不了的饭我可不可以主动替她吃掉?如果我们师兄们一起聚餐,有师兄迟到了,而我们已经开餐了,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2,我所从事的是一家蔬食餐厅的采购工作,我们餐厅在售一种酒精含量0.5度的葡萄汁,是不是我连这样的产品也不能采购?可是我们餐厅在售卖,我有没有共罪啊?
3,受了菩萨戒之后是不是所有的软件必须使用正版的?之前电脑上装的盗版软件还可不可以继续使用呢?
4,受了菩萨戒之后还可以说方便妄语吗?
5,当着这位师兄的面指出这位师兄的过错属于犯不说四众过罪吗?
6,有些食品中的配料中有白酒或食用酒精,比如说腐乳等,这些食品可以食用吗?
7,耽乐饮酒戒中的耽乐主要指哪些内容呢?听音乐、看电视娱乐节目、在手机上玩游戏、唱卡拉OK算耽乐吗?
8,我们看到在路边的乞讨者要主动过去施予还是如果乞讨者不主动向我们乞讨我们也可以不理会呢?
9,我媳妇的公司要求员工上班时要化淡妆(商务礼仪),在六斋日受持八关斋戒可不可以化淡妆(只是涂一点无香味的乳液)呢?
10,不坐卧高广大床,请问师父“高广大床”的定义是什么呢?两个人也不可以睡在一张大床上是吗?
11,物价令平戒,现在有些网站都有七天无理由退货,请问师父如果网购之后发现不想要的话可以退货吗?
12,犯国制戒中,违反交通规则算不算犯戒?
弟子的问题较多,恳请师父慈悲教导,感恩师父。
师父好,刚刚又遇到一个问题:我原来的同事现在在一家卖酒的公司工作,他们公司要招聘一个销售的职位,今天让我帮忙介绍人选,因为这个职位也是从事酒类的销售工作,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帮他介绍人选?
1.可以吃掉。这不算是残食施四众。
2.若似酒色酒香,而无酒味,饮不醉人,不犯。
3.作为一个佛教徒,不但要严格遵守佛教的戒律,而对于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同样不容忽视。在佛门中,能遵守佛教的戒律,固然是一个好弟子;在社会上,能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必是一个好公民,这样,才能在人群中起到优秀模范的作用。若是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必定违背了佛教的戒律。这样就等于犯了双重的罪恶了。即使所犯是轻微的,既有损佛教徒的清誉,当然也就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了,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对于国家所制定的有关法律知识,实在也要有充分的认识才可以。
4.不可以。
5.不是有意揭露他们的罪过以损害他们的名誉不算。但也要善巧方便,最好私下沟通为好。
6.最好不要。
7、耽乐,即耽著迷恋于世间种种欲乐,譬如沉迷于歌舞声色,酷爱诗酒玩乐,喜好对棋打牌等。此等无益的消遣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意志,养成一种好逸恶劳懒惰的心理,甚至于不务正业,贻误大事。
8.应主动多多少少给予帮助一些,以表同情和怜悯。佛制这条戒说:优婆塞受了菩萨戒后,若是愚见贫穷乞者,如果不能随分随力,多少给予周济,让这位乞者空手而去,那么这位优婆塞或优婆夷就是犯了失意罪。
9.可以。为了工作需求不是为了迷恋美容化妆品等可以。
10.不坐卧高广大床。西域过去的床包括了椅子、凳子在内,高广大床我们从现在来解释是指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床上用品也不要太奢华,太讲究了。为什么呢?这些东西容易影响我们,使我们身心不清净,我们既然要种出世的善因,就必须看淡物质享受。只有物质享受看淡了,你的精神境界才能提高。所以要习惯于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我们修行。两个人可以睡一张大床。
11.可以。但最好购买前慎重,以免退货。
12.见第3题。
13.最好不要去做。
感恩师父慈悲教导
4.小妄语,若是菩萨慈悲为了要救脱众生免于危难,或者好意思想劝解别人远恶就善,不得已才从权善巧说一些方便妄语,此不犯。如《瑜伽戒本》云:“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囫囵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刖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作妄语,自无染心,惟为饶益有情故。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为了救人危难,帮助他人,不得不善巧方便说一些小小的妄语,原是佛法所许可的。但若是意图名利贪便宜,或故意要使人吃亏上当生烦恼,那就要论后果轻重而结罪了。
感恩师父慈悲教导。阿弥陀佛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士菩萨戒的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