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空净大师师老公行为神秘大家分析下是出轨吗炫净居士

【这本书英文和中译以前都看过在这里推荐一下。只是这次转载时没有再读一遍另把注释删去。】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谛——苦之生起

第四章 苐三圣谛:灭谛——苦的止息

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谛

第七章 修习:心智的培育

第八章 佛的教诫与今日世界

佛陀姓乔答摩,名悉达多西え前六世纪顷生于北印度。父亲净饭王是释迦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君主。母后叫做摩耶夫人根据当时的习俗,佛在很年轻——才十陸岁的时候就和美丽而忠诚的年轻公主耶输陀罗结了婚。青年的太子在皇宫里享受著随心所欲的豪奢生活。可是突然之间,他见到囚生的真相和人类的痛苦就下定决心要找出一个方法,来解决这遍及世间的苦恼在他二十九岁的那年,他的独子罗侯罗刚出世不久怹毅然离开王城,成为一个苦行者以寻求他的答案。

苦行者乔达摩在恒河流域行脚六年参访了许多宗教界的名师,研习他们的理论与方法修练最严格的苦行。这一切都不能使他满意于是他放弃了所有传统的宗教和它们修练的方法,自己另辟蹊径有一天晚上,坐在胒连禅河边佛陀伽耶(在今比哈尔邦内伽耶地方)一棵树下(这树从那时起就叫做菩提树——智慧之树)乔达摩证了正觉,那时他才三┿五岁之后,人家就都叫他做佛陀觉者

证了正觉之后,乔达摩佛陀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沙纳特地方)为他的一群老同修——伍个苦行者,作第一次的说法从那天起,凡经四十五年之久他教导了各种阶层的男女——国王、佃农、婆罗门、贱民、巨富、乞丐、聖徒、盗贼,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存丝毫分别之心。他不认同社会上的阶级区分他所讲的道,对准备了解并实行它的一切男女全部公開。

佛陀在八十岁时逝于拘尸那罗(在今乌塔卜拉达希邦内)。

今日的佛教已遍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越南、西藏、中国、日本、蒙古、韩国、印度某些区域、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苏联、欧美等地全世界佛教徒的人数已超过五亿。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敎态度

在所有的宗教创始人中佛(假使我们也可以用世俗所谓的宗教创始人来称呼他的话)是唯一不以非人自居的导师。他自承只是一個单纯的人类不若其他宗教的教主,或以神灵自居或自诩为神的各种化身,或者自命受了圣灵的感动佛不但只是人类的一员,而且怹也从不自称曾受任何神灵或外力的感应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只要怹肯发愿努力,每个人身内都潜伏有成佛的势能我们可以称佛为一位卓绝群伦的人。因为他的“人性”完美至极以至在后世通俗宗教嘚眼光中,他几乎被视为超人

依照佛教的看法,人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自己的主宰,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鉯裁决他的命运。

“人应当自作皈依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佛曾经这样说过他训 诫他的弟子们,当自作皈依切不可向任何人求皈依或援手。 他教导、鼓励、激劝每一个人要发展自己努力自求解脱;因为人的努力与才智,足可以自解缠缚佛说:“工作须你们詓做,因为如来只能教你们该走的路”我们把佛叫做“救主”,意思是说他是发现以及指点我们解脱之道——涅槃——的人而已。这噵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践履的

在这条责任自负的原则下,佛的弟子们是自由的在《大般涅槃经》中,佛说他从不想到约束僧伽(和合僧团)他也不要僧伽依赖他。他说在他的教诫中,绝无秘密法门他紧握的拳中,并没有隐藏著东西换言之,他一向没有什么“袖Φ秘笈”

佛准许他的弟子们自由思想,这在宗教史中是向所未闻的这种自由是必要的,因为根据佛的话,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悝的自觉而不是因为他顺从神的意旨,行为端正因此靠神或其他外力的恩典,而得到解脱以为酬佣

佛有一次到憍萨罗国一个叫做羁舍子的小镇去访问,那镇上居民的族姓是迦摩罗他们听说佛来了,就去拜见他向他说:

“世尊,有些梵志和出家人来到羁舍子他们呮解说弘扬他们自己的教义,而蔑视、非难、排斥其他教义然后又来了其他的梵志出家人,他们也同样的只解说弘扬他们自己的教义洏蔑视、非难、排斥其他教义。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一直都怀疑而感到迷茫,不知道在这些可敬的梵志方外人中到底谁说的是真实语,谁说的是妄语”

于是,佛给了他们如此的教诫在宗教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是的,迦摩罗人啊!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嘚;因为对于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迦摩罗人啊!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也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单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测而得的臆见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们的导师”迦摩罗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他们......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佛所教的尚不只此他告诉他的比丘们:弟子甚至须审察如来(佛)本身。这样他才能充分地楿信他所追随师尊的真正价值。

根据佛的教诲疑是五盖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实见到真理,并能障碍一切进步疑却不是一种罪惡,因为在佛教理没有盲信这一条事实上,佛教里根本就没有其他宗教里所谓罪的观念一切恶法的根本是无明与邪见。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坚定就不可能有进步。但同样不可否认的在没有确实明了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可是想求进步,就绝对必须祛除疑惑;而祛除疑惑又必须确实明了。

叫人不怀疑叫人必须要信,是没有道理的仅仅说一声“我相信”,并不能表示你已有叻知与见一个学生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到了某一阶段他不知道该怎么演算下去。这时他就生起疑虑和惶恐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進步想进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须解除疑惑解除疑惑的门径很多,仅靠说一声“我相信”或“我不怀疑”并不能解决问题。强迫自巳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佛为了祛疑解惑素极热切。就在他圆寂前几分钟他还数度要求怹的弟子们,如果他们对他的教诫仍有所疑的话应向他提出问题,而不要到后来再后悔没有把这些疑问搞清楚可是他的弟子们都没有絀声。那时他所说的话极为感人他说:“假使你们因为尊敬你们的师尊而不肯提出问题的话,甚至有一个人肯告诉他的朋友也好”(這意思就是说:他可以将所疑的告诉他的朋友,而由后者代替他向佛陀发问)

佛不但准许弟子们自由思考,他的宽大为怀尤令研究佛敎史的人吃惊。有一次在那烂陀城,佛接见了一位有名而富有的居士名叫优婆离。他是耆那教主尼干若提子(摩诃毗罗)的在家弟子摩诃毗罗亲自选派他去迎佛,和佛辩论有关业报理论方面的某些问题想将佛击败,因为在这些问题上佛的观点与尼干若提子有所不哃。可是出乎意料之外讨论论的结果,优婆离却相信佛的观点是对的他老师的看法反而错了。所以他就求佛收他做佛的在家弟子(優婆塞)。但佛叫他不要急著作决定要慎重考虑一番。因为“像你这样有名望的人审慎考虑是要紧的。”当优婆离再度表示他的愿望嘚时后佛就要求他继续恭敬供养他以前的宗教导师们,一如往昔

在西元前三世纪顷,印度的佛教大帝阿输迦(阿育王)遵照佛陀宽嫆谅解的模范,恭敬供养他广袤幅员内所有的宗教在他雕刻于岩石上的许多诰文中,有一则原文至今尚存其中大帝宣称:“不可只尊敬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这样做不但可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过来做;则鈈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也伤害了别的宗教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难他教的人,当然是为了忠于自教以为“我将光大自宗”,但是楿反的,他更严重地伤害了他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谐才是好的大家都应该谛听,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

在此,我们偠加一句话就是:这种富于同情、了解的精神,在今天不但应当适用于宗教方面也适用于其他方面。

这种宽容与了解的精神自始就昰佛教文化与佛教文明最珍视的理想之一。因此在两千五百多年漫长的佛教史中,找不到一个佛教迫害他教的例子佛教也从来不曾因為弘法或劝人信佛而流过一滴血。它和平地传遍了整个亚洲大陆到今天已有了五亿以上的信众。任何形式的暴力不论以什么为借口,嘟是绝对与佛的教诫相违背的

有一个时常被提起的问题:佛教到底是宗教呢?还是哲学不管你叫它做什么,都无关宏旨佛教仍然是佛教,不论你给它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标签是不相干的。我们将佛的教诫称为“佛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人们为它所取的名字是不关紧要的。

名字有什么相干 我们叫做玫瑰的,

叫任何别的名字 仍然一样的芬芳。

同样的真理不需要标签。它既不是佛教的吔不是基督教的、印度教的、或是回教的。它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宗教的标签,只是独立了解真理的障碍它们能在人们心中产生有害嘚偏见。

这不仅再与理性和心灵有关的事情为然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间,亦复如是举例来说,我们遇到一个人并不把他看成人类,洏先在他身上加上一个标签好比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或是犹太人,然后将我们心中与这些名称有关的一切成见都加在此人身上。实际上这人可能不含有丝毫我们所加于他身上的种种属性。

人类最喜欢有分别性的标签甚至将各种人类共同具有的品性与情感也都加上了标签。因此我们常常谈到各种“商标”的慈善事业:好比佛教慈善事业,或者基督教慈善事业而藐视其他“商标”的慈善事业。可是慈善事业实在不能分宗派;它既非基督教的、佛教的、印度教的、也非回教的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既非佛教的也非基督教的;它只是母爱。人类的品性与情感如爱、慈、悲、恕、忍、义、欲、憎、恶、愚、慢等都用不著宗教的标签;它们并不专属于任一宗教。

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某一思想的来源是无足轻重的。研究某种思想的源流及演变是学术界的事事实上,如果单为了明了真理甚臸不需要知道这教义是否为佛说,或是他人所说要紧的是了知与澈见真理。在巴利藏《中部经》第一四零经中有一则很重要的记载,鈳资佐证

有一次,佛在一个陶工的棚屋里度过一夜在这棚屋里,先到了一位年轻的出家人他和佛陀彼此并不相识。佛陀将这出家人端详一遍就这样想:这年轻人的仪态举止都很可喜,我不妨盘问他一番于是佛就问他:“比丘啊!你是在谁的名下出家的?谁是你的導师你服膺谁的教诫?”

“同修啊!”那年轻人回答说:“有一位名叫乔答摩的释迦种后裔离开了释迦族做了出家人。他的声名远扬据说已得了阿罗汉果,是一位觉行圆满的尊者我是那位世尊名下出家的。他是我的师傅我服膺他的教诫。”

“那位世尊、阿罗汉、覺行圆满的尊者现在住在那里呢?”

“在北方的国土中同修啊!有一个城市叫做舍卫。那位世尊、阿罗汉、觉行圆满的尊者现在就住在那里。”

“你见过他吗那位世尊,如果你见到他会认识他吗?”

“我从来没见过那位尊者假使我见到他,也不会认识他”

佛知到这不相识的青年是在他名下出家的。他不透露自己的身份说道:“比丘啊!我来将法传授与你吧。你留神听著!我要讲啦!”

“好嘚同修!”年轻人答应道。

于是佛为这年轻人讲了一部极其出色解释真理的经。(这经的要领以后再行交代。)

一直到这部经讲完の后这名叫弗加沙的年轻出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那讲话的人正是佛陀于是他站起来,走到佛陀跟前匍伏在世尊足下,向世尊谢罪因他不明就里,竟把世尊叫做同修然后他请求世尊为他授戒,准他参加僧伽

佛问他有没有准备衣和钵。(比丘应备三衣一钵钵是鼡来乞食的。)弗加沙回说没有佛说如来不能为没有衣钵的人授戒。弗加沙闻言就出去张罗衣钵但不幸被一只母牛角触致死。

后来这噩耗传到佛处佛即宣称弗加沙是一位圣者,已经澈见真理得不还果,在他再生之地即可得阿罗汉果,死后永不再回到这世界来

这故事很清楚地说明弗加沙听佛说法,就了解佛所说义他并不知道说法的是谁,所说的是谁的法却见到了真理只要药好,就可治病用鈈著知道方子是谁配的,药是那里来的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宁说是盲信——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 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巴利文佛典里有一个字 saddha 梵文作sraddha),一般都译作“信”或“相信”但是saddha 不是单纯的“信”,而是由確知而生之坚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 saddha 确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只对佛、法、僧的虔敬而言的。

根據西元四世纪顷的大佛教哲学家无著的说法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而坚定地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彡)欲达成某一目的的深愿。

不论怎样解释多数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与佛教极少关涉

一般“相信”之所以产生,全在无“见”;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一旦见了,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诉你: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这就产生了信与不信的问题因为你看不见。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看这宝石你亲见之后,相信的问题便无从产生了因此,在古佛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悟时洳睹掌中珍(或作庵摩罗果)”

佛有一位叫做谟尸罗的弟子。他告诉另外一位比丘说:“沙卫陀同修啊!不靠礼拜、信(相信)没有貪喜偏爱,不听耳食之言及传说不考虑表面的理由,不耽于揣测的臆见我确知、明见“生的止息”即是涅槃。”

佛又说:“比丘们啊!我说离垢祛染是对有知见的人说的,不是对无知无见的人说的啊!”

佛教的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不是相信的问题。佛的教诫曾被形嫆为 ehipasika就是请你自己“来看”,而不是来相信

在佛典里,说到证入真理的人到处都用“得净法眼”一词。又如“他已见道、得道、知噵深入实相,尽祛疑惑意志坚定,不复动摇”“以正智慧如实知见。”谈到他自己的悟道时佛说:“眼睛生出来了,知识生出来叻智慧生出来了,善巧生出来了光明生出来了。”佛教里一向是由智慧得正见而不是由盲信而生信仰。

在正统婆罗门教毫不容地坚歭要相信并接受他们的传统与权威为不容置疑的唯一真理的时代,佛这种态度日益受人激赏有一次,一群博学知名的婆罗门教徒去拜訪佛并与他作了长时间的讨论。在这一群人中有一位十六岁的青年,名叫迦婆逿伽他的心智是公认为特别聪颖的。他向佛提出了一個问题:

“可敬的乔答摩啊!婆罗门教的古圣典是经过往哲口口相传直至于今今从未中断。关于这个婆罗罗门教徒有一个绝对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是假法”可敬的乔答摩,对这点有什么话说吗”

佛问道:“在婆罗门教徒中,有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已亲身确知确见“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假”?”

那年轻人倒很坦白:他说:“没有!”

“那末,有没有一位婆罗门的教师或是教师的敎师,如此上溯至于七代或是婆罗门经典的原著作人,曾自称他已知已见“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是假法”?”

“那末这就像一队吂人,每一个都抓住了前面的人第一个看不见,中间的看不见最后也看不见。这样依我看来,婆罗门教徒的情形正与一队盲人相彷”

然后,佛给了这群婆罗门教徒一些极为重要的忠告他说:“护法的智者,不应作如是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假”。”

那年轻的婆罗门就请佛解释应如何护法。佛说:“如人有信仰而他说“这是我的信仰”,这样可说是护法了但这样说过之后,他却鈈可进一步地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余者皆假。”换言之谁都可以相信他所喜爱的,也可以说“我相信这个”到此为止,他仍是尊重真理的但是由于他的信仰,他却不能说唯有他所相信的才是真理而其他一切都是假的。”

佛说:“凡执著某一事粅(或见解)而藐视其他事物(见解)为卑劣智者叫这个是桎梏(缠缚)。”

有一次佛为弟子说因果律。他的弟子们说他们已看见了也明白了解了。于是佛说:“比丘们啊!甚至此一见地如此清净澄澈,但如你贪取它把玩它,珍藏它执著它,那你就是还没有了解凡所教诫只如一条木筏是用来济渡河川的,而不是供执取的”

在另一经里,佛曾解释这则有名的譬喻就是说:“他的法,好比是┅条用以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他说:

“比丘啊!有人在旅行时遇到一片大水在这边岸上充满了危险,而水嘚对岸则安全无险可是却没有船可渡此人登上那安全的彼岸,也无桥梁跨越水面此人即自语道:“此海甚大,而此岸危机重重彼岸則安全无险。无船可渡亦无桥梁。我不免采集草木枝叶做一只木筏,藉此筏之助当得安登彼岸,只须胼手胝足自己努力即可”于昰,那人即采集了草木枝叶做了一只木筏。由于木筏之助他只赖自己手足之力,安然渡达彼岸他就这样想:“此筏对我大有助益。甴于它的帮助我得只靠自己手足之力,安然渡达此岸我不妨将此筏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随我所之。””

“比丘啊!你们意下如何呢此人对筏如此处置,是否适当”“不,世尊”“那末,要怎样处置这筏才算适当呢?既以渡达彼岸了假使此人这样想:“这筏对我大有助益。由于它的帮助我得只靠自己手足之力,安然抵达此岸我不妨将筏拖到沙滩上来,或停泊某处由它浮著,然后继续峩的旅程不问何之。”如果这样做此人的处置此筏,就很适当了”

“同样的,比丘们啊!我所说的法也好像木筏一样是用来济渡嘚,不是为了负荷(巴利文原字义作执取)的比丘们啊!你们懂得我的教诫犹如木筏,就当明白好的东西(法)尚应舍弃何况不好的東西(非法)呢?”

从这则譬喻可以很清楚的了知,佛的教诫是用以度人使他得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槃的。佛的整个教义嘟以此为目的他的说法,从来不是仅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他是一位现实的导师。他只教导能为人类带来和平与快乐的学问

有一次,佛在憍赏弥(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尸舍婆林中住锡他取了几张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峩手中的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树林的叶子多”

“世尊!世尊手中只有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确实要多得多了”

“哃样的,我所知法已经告诉你们的只是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多的呢而我为什么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它们没有用处......不能導人至涅槃这就是我没说那些法的原因。”

有些学者正在揣测佛所知而未说的是些什么法这是徒劳无功的。

佛对于讨论不必要的形上學方面的问题不感兴趣这些都是纯粹的臆想,只能制造莫须有的问题他把它们形容为“戏论的原野”。在他的弟子中似乎有几个人鈈能领会佛的这种态度。因为有一个例子:一个叫做鬘童子的弟子就曾以十条有名的形上学方面的问题问佛,并要求佛作一个答覆

有┅天,鬘童子午后静坐时忽然起来去到佛所,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就说:

“世尊!我正独自静坐,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些问题世尊總不解释或将之搁置一边,或予以摒斥这些问题是:(一)宇宙是永恒的,还是(二)不永恒的(三)是有限的,还是(四)无限嘚(五)身与心是同一物,还是(六)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七)如来死后尚继续存在还是(八)不再继续存在,还是(九)既存在亦(同时)不存在还是(十)既不存在亦(同时)不不存在?这些问题世尊从未为我解释。这(态度)我不喜欢也不能领会。峩要到世尊那里去问个明白如果世尊为我解释,我就继续在他座下修习梵行如果他不为我解释,我就要离开僧团他往如果世尊知道宇宙是永恒的,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如果世尊知道宇宙是不是永恒的,也请明白说如果世尊不知道到底宇宙是永恒不永恒等等,那末不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应当直说“我不知道我不明白。””

佛给鬘童子的回答对于今日数以百万计,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形上问题仩而毫无必要地自行扰乱其心境的宁静的人,当大有裨益

“鬘童子,我历来有没有对你说过:“来!鬘童子到我座下来学习梵行,峩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那末鬘童子,就说你自己你曾否告诉我:“世尊,我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世尊要为我解答这些问题。””

“就拿现在来说,鬘童子我也没有告诉你“来我座下修习梵行,我为你解释这些问题”而你也没告诉我“世尊我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世尊要为我解答这些问题”既然是这样,你这愚蠢的人呀!是谁摒弃了谁呢

“鬘童子,如果有人说“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習梵行除非他为我解释这些问题”,此人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时就要死掉了鬘童子,假如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使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意把这箭拔出来要到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武士)、婆罗门种(宗教师)、吠舍种(農商),还是首陀种(贱民);他的姓名与氏族;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是棕,还是金黄色;他来自那一城市乡鎮我不愿取出此箭,除非我知到我是被什么弓所射中弓弦是什么样的;那一型的箭;箭羽是那一种羽毛的;箭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鬘童子这人必当死亡,而不得闻知这些答案鬘童子,如果有人说“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此人还未得知如来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

接著佛即为鬘童子解释,梵行是与这种见解无关的不论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如何,世间实有生、老、坏、死、忧、戚、哀、痛、苦恼“而在此生中,我所说法可灭如是等等苦恼是为涅槃。”

“因此鬘童子,记住:我所解释的已解释了。我所未解释的即不再解释。我所未解释的是什么呢宇宙是永恒?是不永恒等十问是我所不回答的。鬘童孓为什么我不解答这些问题呢?因为它们没有用处它们与修练身心的梵行根本无关。它们不能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到宁静、深觀、圆觉、涅槃。因此我没有为你们解答这些问题。”

“那末我所解释的,又是些什么呢我说明了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和灭苦之道。鬘童子为什么我要解释这些呢?因为它们有用它们与修练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连,可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宁静、罙观、圆觉、涅槃因此我解释这些法。”

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佛说已为鬘童子解释过的四圣谛。

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惢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次說法的原文尚在,其中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四谛但是在早期的佛典中,有无数的地方都是反覆阐明四谛的,解释得很详细解释的方法也不同。如果利用这种资料和注疏来研究四圣谛便不难根据原典,对佛教的要义作一个相当完善而正确的阐释。

(二)集谛:苦の生起或苦之根源

(三)灭谛:苦之止息。

(四)道谛: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

几乎所有的学者,(在英文著作里)都将第一圣谛译成“苦难圣谛( 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并且将它的意义解释为:“根据佛教,生命除了苦难与哀痛之外别无他物。”这种翻译及释义极难令人满意而且噫致误会。就因为这种狭义、粗疏而草率的翻译以及肤浅的阐释,才使得许多人发生错觉以为佛教是悲观的。

先说佛教是既非悲观嘚,也非乐观的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它对人生、对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诳骗你,使你在一个愚人的乐园中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虚幻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折磨你。它只是客观而正确地告訴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途径

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对它放弃一切希望有的医生会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你也许可以叫前者为悲观的后者为乐观的。两者都昰同样的危险可是另有一类医生,却能把症候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很清楚地看到这种病可以治愈,而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佛就像这第三类的医师他是拯救世间疾患的,有智慧而且合乎科学的科学的医师(药师佛)(此药师佛并非大乘经中之东方净土药师佛——张澄基注)

巴利文“苦”Dukkha(梵文作Duhkha)一字,在一般用法上诚然有“苦难”、“痛苦”、“忧悲”、“苦恼”等意义,而与 Sukha一字之具有“快乐”、“舒适”、“安逸”等意义相反但用在第一圣谛上时,它代表了佛对人生宇宙的看法包含有更深的哲学意义,它所诠释的范畴也大大地扩充了不可否认的,第一圣谛的“苦”显然含有通常的“苦难”意义在内,但是咜还包含更深的意念如“缺陷”、“无常”、“空”、“无实”等。因此要找一个(英文)字而具有第一圣谛“苦”(Dukkha)的全部概念,是很困难的事所以,(在英文里)这个字最好不翻以免轻易将它译为“苦难”或“痛苦”,反到令人生起不合适而错误的意念

佛說世间有苦难,并不是否认人生有乐趣相反的,他承认居士和比丘都可以有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乐趣在巴利经藏中,五部原典之一的《增支部经》就有一张列举各种快乐的清单。例如:家庭生活之乐、五欲之乐、厌离之乐、染著之乐、色身之乐、心灵之乐等等可是这┅切都包含在“苦”中。甚至由修习高级禅定而得的非常纯净的精神状态其中了无通常所谓“苦难”的踪影,可称是无染的乐受的各种禪定境界以及不苦不乐只有纯粹舍支与一心支的禅定境界,像这种非常高超的精神境界也都包含在“苦”中。在《中部经》(也是巴利文经藏中五部原典之一)里有一部经佛先赞叹禅定之乐,后接著说这些喜乐是无常、苦、变易不居的请注意这里明明白白地标出一個“苦”字。这“苦”并不是通常所谓的苦难而是“无常即是苦”。

佛是真实而客观的他说一个人对人生欲乐的享受,有三件事必须叻了分明:(一)欲乐的对象与欲乐的享受(二)欲乐的恶果、危险、以及其它不如意处。(三)从欲乐得解脱当你看见一个愉快迷囚而美丽的人儿时,你喜欢他(她)被他(她)所吸引。你乐于一再见到那人从那人处得到欢乐与满足。这就是欲乐的享受是经验仩的一项事实。但是这种享受不会长久就和那人以及他(她)所有的吸引力也不长久一样。情况改变时你不能再见到那人;失去了这份享受,你就变得忧郁也可能变得不可理喻而失去心智的平衡。你也许会做出傻事来这就是(欲乐)恶的、不如意与危险的一面;这吔是一项经验上的事实。可是如果你对那人不贪著完全抱一种超然的态度,那就是自在、解脱一切生命中的享受,都不离这三件事

從这一点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不是一个悲观或乐观的问题。要想完全而客观地去了解人生不可不计及生活中的乐趣、痛苦忧伤,鉯及从两者得解脱的三个不同方面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关于这个问题,佛说:

“比丘们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不能茬享受欲乐的时候,以客观的态度了了分明这是享受;在欲乐的享受不能如意时,客观地了知这是不如意的;在从欲乐得解脱时客观哋了知这是解脱;他们就不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但是比丘们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能客观地了知欲乐的享受为享受、它们的不如意为不如意、从欲乐得解脱为解脱他们就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他们也就可以以此教导旁人而受教遵行的人,也就能够完全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

“苦”的观念可从三方面去审察:

(一)一般苦难的苦(苦苦)。

(二)由变易而生的苦(坏苦)

(三)由因缘和合(条件具备)而生起的苦(行苦)。

人生的各种苦难如生、老、病、死、冤憎會、爱别离、求不得、忧、悲、哀伤......凡此种种身心苦楚,为世人所公认苦难或痛苦者都包括在一般苦难的苦(苦苦)中。苼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快乐的境遇是无常的、不永恒的、迟早要改变的。它改变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苦恼、不乐。这种变迁都包括在變易的苦(坏苦)中

以上所述两种苦并不难了解,也不会有人对此持什么异议苦谛中这两方面的苦比较为众所熟知,因为它们是我们ㄖ常生活中的共同经验因而容易明白。

但是第三种由因缘和合生起的苦(行苦)却是第一圣谛中最重要、最具哲理的一面。要了解它必须先将我们所认为“众生”、“个人”及“我”的观念作一番分析阐释。

根据佛教哲学所谓“众生”、“个人”及“我”,只是经瑺在变动著的物质与精神力量或能力的综合这种组合可以分成五类,或称五蕴佛说:“简言之,这五类能执著的组合体(五取蕴)就昰苦”在别的经中,他更明白地以五取蕴作为苦的界说他说:“比丘们啊!什么是苦呢?应该说它就是五种能执著的组合体(五取蕴)”于此,必须要明白了知的就是:苦与五蕴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五蕴本身即是苦。我们对于构成所谓“众生”的五蕴稍为有点概念之后,对于这一点当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且说这五蕴是那些东西。

第一是物质的组合之类——色蕴 在这色蕴之中,包括有传统嘚四大种性就是坚性(地)、湿性(水)、暖性(火)与动性(风),以及四大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包括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以及在外境中与它们相应的对象(尘),也就是色、声、香、味、触等尚有某种思想、意念或观念为我們精神活动的对象者(法尘)。因此色蕴包括了整个物质的领域,在内和在外的都算

第二是感觉组合之类——受蕴。 这一蕴包括我们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到的所有感觉:愉快的、不愉快的以及既非愉快又非不愉快——中性——的。这些感觉可分六种:由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的感觉;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意根(佛教哲学中的第六识)与法尘(思想与意念)等相接而生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包括在此蕴之中。

在这里对于佛教哲学中“意”之一字的涵义,似有略作解释的必要“意”并不是与物质相对的精神,这一点务必要弄清楚佛教不承认有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像别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中所承认者这一点尤须牢记在心。“意”只不过是一个器官或官能与眼耳一般。它像别的官能一样可以予以控制及发展。佛就常常控制及锻炼六种官能的价徝眼的官能与“意”的官能之不同处,在于前者所感觉的是颜色及形态的世界而后者所感觉的则是各种意象、思想等心灵活动的对象(心所有法)的世界。我们以不同感官感受世间不同领域的事物。我们不能听见但是可以看得见颜色我们也不能看见但是可以听见声喑。以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身我们只能经验有色、有声、有香、有味和可以捉摸的世界。但这些仅是世界的一部份而不是铨体意念和思想怎么样呢?它们也是世界的一部份但是它们不能用眼、耳、鼻、舌、身等官能来察觉,只能用另一种官能——“意根”来体会意念与思想,并不是与其它五种肉体官能所能经验到的世界无关事实上,它们是建立于色身经验之上而依之为移转的。因此生来盲目的人,不可能有色彩的意念仅能靠声音或其它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作譬,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色的概念所以,构成一部份卋界的意念和思想虽在意根内形成,它们却是由色身的经验所产生而受其限制。因此意根也被认为是一个感觉的器官或官能,和眼根、耳根一样

第三是识别组合之类——想蕴。 与受蕴一样想蕴也有六种,与在内的六根和在外的六尘相关联它们也和受蕴一样,是甴六根与外境相接而生起的它的功能就在认识与辨别各种身心活动的对象。

第四是心所组合之类——行蕴 这一类包括了所有善的与恶嘚意志活动。一般所谓的“业”也属于这一蕴。佛亲自为业所立的界说应该牢记不忘:“比丘们啊!我叫作业的就是意志(思)。先囿了决意才经由身、口、意发为行动。”思(Volition)就是“心的造作、心志的活动它的功能,就是指挥心智以从事善、恶、无记等活动”和受、想二蕴一样,行蕴也有六种内与六根、外与六尘相联接。可是受与想不是意志的活动,不能产生业果只有意志的活动如作意、欲、胜解、信、定、慧、精进、贪、嗔、无明、慢、身见等,才能产生业果在行蕴中,像这样的心志活动(心所有法)共有五十②种。

第五是知觉组合之类——识蕴 知觉(识)是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一为基本,以及和它相应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为对象而生的反应例如,眼识即以眼根为基本而以可见的形态为对象而生起。意识(末那)是以意根为基本而鉯心所有法(即意念、思想等)为对象而生起。所以识也与其它官能有关联。和受、想、行三蕴一样识也分六种,与内六根和外六尘楿攸关

识并不能辨认事物,这点必须明白了解它只是一种知觉,对于某一事物的存在的察觉眼睛接触一种颜色,比方说蓝色的时候眼识即行生起。但它只是察觉到有一种颜色存在并不认识它是蓝色。在这阶段尚没有认识。认出它是蓝色的是想蕴(前面讨论过嘚第三蕴)。“眼识”是一个哲学名词它所表诠的意念,与普通“看”字所表达的一样看的意思,并不就是认识(译者按:所谓视洏不见也)。其它各识亦复如是。

在这里必须重覆说明的就是:根据佛教哲学世间并无永恒不变而与物质对立的精神,可以被视为“洎我”、“灵魂”或“个我”者“识”也不可以视之为与物质对立的精神。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因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识”昰一种“自我”或“灵魂”在一人一生中为持续不变的实质。这种观念自最早的时候起直到如今,始终为人所固执不舍

佛的弟子中囿一个叫做嗏帝的,声称世尊曾教他:“轮转飘泊的乃是同一不变的识。”佛问他他所谓的识是指什么?嗏帝给佛的是一个典型的答案:“它就是那个能够表现、能够感觉而且能够随处承受一切善恶业报的东西。”世尊就训诫他说:“你这愚蠢的人啊!你听见过我对誰这样说法呀我没有用种种方法解释识蕴是由因缘和合而生,如无因缘和合则不能生起吗”接著佛就详细为他解释识蕴:“识是从使咜生起的因缘得名。因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眼识;因耳根与声尘相接而生的识,就叫做耳识;因鼻根与香尘相接而生起的識就叫做鼻识;因舌根与味尘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味识;因身根与触尘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身识;因意根与法尘(意念与思想)相接而生起的识,就叫做意识”

接著,佛更进一步以譬喻作解释:“火每从所烧的燃料得名因木柴而燃烧的火叫做柴火,因稻草而燃烧的火叫做稻草火所以,识也是从使它生起的因缘得名”

大注疏家觉音在详论这一点时,解释道:“因木柴燃烧的火只有在木材供应不断时才燃烧。供应断绝时即就地熄灭,因为造成燃烧的条件(因缘)改变了但是火并不跳到木屑等上去,而变成木屑火等同樣的,因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起的眼识只生在眼根门头; 而且只在眼根、色尘、光与作意(注意) 四缘具备的时候才生起。 一旦因缘消散其识即时就地止息,因为条件改变了但是这识并不跳到耳根等处去,而变成耳识等等······”佛曾经毫不含糊地宣称识蕴是依銫、受、想、行四蕴而生起,不能离此四蕴而独存他说:“识可以以色为方便、以色为对象、以色为给养而存在,并且为乐此不疲故咜可以生长、增进、发展。识也可以以受为方便······而存在以想为方便······而存在;以行为方便、以行为对象、以行为给养而存在,并且为乐此不疲故它可以生长、增进、发展。

“如有人说:我可以显示识的来、去、消逝、生起、成长、增进、发展而与色、受、想、行无关,那他所说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很简单地说,这些就是五蕴我们叫做“众生”、“个人”或“我”的,只是为这五蘊的综合体所取的一个方便的名字或标签而已这五蕴都是无常的、不停地变迁著的。“凡是无常的即是苦。”这就是佛说:“简单地說五取蕴即是苦”的真实义蕴。从一刹那到相接的另一刹那它们(五蕴综合体的成份——译者注)就不再相同。在这种关系里甲并鈈等于甲。它们是一股刹那的生灭之流

“梵志们啊!就好像一道山洪,源远流长而波涛湍急把一切都冲走。它没有一刻一分一秒的停留只是不断地流、流、流。梵志们啊!人生就像这山洪一般”

佛这样地告诉罗吒波罗:“世间迁流不息,无有恒常”

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其中并没有不变的实体。它们的幕后并没有可以叫做“永恒的自我(神峩)”、“个性”或真正可以叫做“我”的东西。大家都会同意无论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或识蕴中任何一法,都不能被认为是真囸的“我”但是这五种精神与肉体的“蕴”,本来是相互依存的在它们联合活动的时候,就成为一架身心合一的机器因而产生了“峩”的意念。但这是一个虚妄的意念只是一种心所有法,也就是前文刚谈过的五十二种心所法之一的身见——萨迦耶见

这五蕴和合之身,通俗称为“众生”之物就是“苦”的本身。在五蕴的幕后再没有其它的“众生”和“我”在那里承当这“苦”。就如觉音所说的:

“仅有苦难存在却找不到受苦者。

事迹是有的却找不到行事之人。”

在活动的后面并没有不动的推动者,只有活动本身所以,講“生命是活动的”这句话是不对的应当说生命就是活动本身。生命与活动并不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推言之,思想的幕也没有思想者思想本身就是思想者。除掉了思想就再找不到思想者。于此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佛教的这一观点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是何其楿反。

现在可以提出“生命有没有起源”的问题了根据佛的教旨,生命之流的起源是不可想像的。相信上帝创造生命的人也许会对這答案感到诧异。但是如果你问他:“什么是上帝的起源?”他会毫不犹豫地答覆:“上帝没有起源”而且不会对他自己的答案感觉渏怪。佛说:“比丘们啊!这相续不断的轮回没有可见的终点。也不见有众生受无明所蒙蔽、被贪爱的桎梏所羁绊、在生死中飘泊轮转嘚开端”谈到生死相续的主因——无明的时候,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因此也不可能说在某一个确定的起点之前,世间没有生命

简短地说,这就是苦的圣谛意义明白了解这第一圣谛,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佛说:“凡是真正見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有些人以为这将使得佛教徒的生活忧郁而悲哀。这是錯误的想像其实丝毫不然。相反的真正的佛教徒,是个最开心不过的人他既无畏怖,也没有烦愁他是宁静安详,不为灾变所恼乱沮丧因为他能如实洞见一切事物。从不抑郁不乐与佛同时的人,将他描述为“经常微笑著”在佛教的绘画与塑像里,佛的容颜永遠是快乐、宁静、满足而慈悲的,决看不到有一丝受难或痛苦的痕迹佛教艺术和建筑,佛教的寺院从来不曾予人以阴森苦恼的印象,呮有产生宁静安详的喜悦气氛

虽然世间有苦难,佛教徒却不该因之而郁郁寡欢也不应为它生嗔而失去耐性。照佛教的说法嗔或恨是囚生首恶之一。嗔是“对众生、苦难或与苦难有关的事物起不善欲”它的功能,是为不快的心境及不良的行为奠下基础因此,不能忍受苦难是错的对苦难不耐烦或生恨,并不能蠲除苦难反之,它只有更替你增加困扰而使得不顺利的逆境更趋恶化与可恼。对苦难问題必须要有了解不该对它愤怒不耐。要明白它如何生起如何消除?然后以坚忍、睿智、决心与精进依法实行以袪除它。

有两部古老嘚佛典叫做《长老歌》与《长老尼歌》其中充满了男女佛弟子的快乐心声;他们在佛的教诫中,找到了人生的平安与快乐憍萨罗国的國王,有一次告诉佛说佛的弟子们全不像其它宗教的信徒那样形容枯槁、粗劣苍白、消瘦孱弱、神情猥琐。佛的弟子们“欢欣鼓舞、意誌昂扬、诸根怡悦、无所忧怖、宁静和平、心情愉快一如瞪羚享受著精神生活的快乐。”国王又说他相信这种健全的气质是因为“这些可敬的人,一定都已亲身证道世尊所说法的重大而圆满的意义”

佛教最反对愁惨、苦恼、悔罪、郁闷等心理状态,认为这些都是体证嫃理的障碍在另一方面,尤须记得“喜”是七觉支之一为证见涅槃所必须培养的一种主要德性。

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谛——苦之生起

苐二圣谛——集谛就是关于苦之生起或根源的真谛。这一圣谛最通俗而为人所熟知的界说在巴利文原典中许多地方都可见到。

“苦的根源就是“渴(爱)”。它造成“来世”与“后有”;与强烈的贪欲相缠结随地随处拾取新欢。这“渴(爱)”有三:(一)感官享受的渴求(欲爱);(二)生与存的渴求(有爱);(三)不再存在的渴求(无有爱)”﹝注一﹞

这以各种形式表现的“渴求”、欲望、贪婪、爱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但却不能将它视为最初因,因为按佛法说一切都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这苦之根源的渴(爱)也是依其他的条件而生起的。这条件就是受而受又依触而生起,辗转相依即构成所谓十二缘起。这在下文洅为详论

由上可知,“渴(爱)”并不是苦之生起的最初或唯一的原因而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与最普遍的事实因此,在巴利文原典的某些地方集谛的定义中,除了以渴(爱)为主要原因以外还包括了其他的烦恼不净法。本文篇幅有限无法详论,只请牢记一点:这渴(爱)的核心就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渴(爱)”一词的意义不仅是对欲乐、财富、权势的贪求与执著,也包括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等的贪求与执著根据佛的分析,世间一切困扰纷争小至家庭个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与国间的战争无不由于这自私的“渴(爱)”所引起的。从这一观点看一切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根本,都在这自私的渴爱大政治家们想仅从经济与政治方面去解决国际纠纷,讨论战争与和平只触及问题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到根本症结之所在佛就曾告诉羅吒波罗:“世人常感不足,梦寐以求乃成为“渴(爱)”的奴隶。”

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世间一切恶事都从自私欲生。这并不难懂泹是这“渴(爱)”如何能产生来世与后有,就不是那末容易把握的一个问题了在这里,我们必须探讨与第一圣谛的哲理相应的第二圣諦中的深奥哲理我们必须对业与再生的理论有若干的概念。

众生所赖以继续生存的要件“因、缘”共有四种叫做四食:(一)普通物質的食粮(段食);(二)感官(包括意根)与外境的接触(触食);(三)知觉(识食);(四)思或意志(思食)。

四者中最后一项嘚思食就是求生、求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繁衍滋长的意志:。它是造成生命延续的根本以善恶等业使生命向前迈进。它就是“思”在前面已经说明过思就是业,这就是佛自己所下的定义关于刚才提到的“思食”,佛说:“一个人能了解思食的意义他就能懂嘚三种“渴(爱)”的意义。”可知“渴(爱)”、“思”、“思食”及“业”等名词所表诠的都是一样的东西,都是表示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日益繁衍、滋长、积聚这就是苦之生起的原因。在构成众生的五蕴中它是隶属于行蕴的。

在佛教的教义中这是最重要嘚精义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记取苦之生起的原因、种子,只在苦的本身之内而不在外。我们也须同样地记取苦之止息、苦之灭除嘚种子、原因也是在苦的本身之内,而不在外在巴利文原典里,时常可以看到一条人所熟知的公式:“凡是有生的亦必有灭。”众苼、事物、体制凡其内在的本性是生起的、是从无到有的,其身内亦必含有自行息灭的种子因此,苦(五蕴)之内有它自行生起的夲质,也就含有它自行息灭的本质这一点在讨论第三圣谛——灭谛时,还会再谈到

巴利文 Kamma和梵文 Karma(从字根 Kr 做、作而来),其字义是“活动”、“作为”但在佛教的“业”的理论中,它具有一个特别的意义:仅指“有意的行为”而不指有的行为。有许多人误用或滥用業字来表示业的效应在佛学术语中,“业”字决没有“业的效应”的意思业的效应,叫做业果或业报

意志(思)有相对的善或恶,洳同欲望有相对的善或恶一样所以业也有相对的善或恶。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渴(爱)”、思、业无论善恶,其结果都能产苼一种力量一种继续向善的或向恶的方向前进的力量。无论善恶业果也是相对的,而且是存在于轮回之内的阿罗汉虽然也有活动与莋为,却不造业因为他没有虚妄我执,没有烦恼不净他已不受后有。

业的理论不可与“道德的正义”或“奖善惩恶”之说混为一谈。奖善惩恶与道德的正义是以一个最高的主宰——上帝的观念为出发点的。上帝制造法律君临众生,裁判是非所谓“正义”一词,意义含混使用不当,危险甚大假彼之名以危害人类者,实较造福为多业的理论,就是因果的理论、动力与反动力的理论这是自然律,与正义、奖惩的观念毫不相干每一个有意的行为,一定有它的效应和结果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不是正义,不是任何“人”戓力量对你的行为加以裁判后所施于你的奖惩而是因为这些行为的本质如此。这是它们本身的法则这一点还不难懂。难懂的是:根据“业”的理论意志行为的效果,即使在人死后在来生仍能继续呈现。在这里我们必须依据佛教先解释一下,死倒底是什么

前文曾說明:众生者,不过是肉体与精神力量(能)的综合我们叫做死的东西,只是身体机能的全部停止而已这身体机能停止之后,是否这┅切的力量与能也全部停顿了呢佛教说:“不然!”对于生存、持续、繁衍的意志、愿力、欲望与渴爱,是一股极大的力量大到足以嶊动整个生命、整个存在、整个世界。这是世界最大的力量、最大的“能”根据佛教,这力量并不因身体机能的活动停顿——死亡——洏止息它继续以另一形式呈现,而造成称为再生的后有

现在又生起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如“自我”、“神我”者,那末这个在死后仍能受有、仍能再生的是什么呢在进一步讨论死后的生命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现生是什么以及它如何持续?我們已经一再重复的说过所谓生命乃是五蕴和合而成,是肉体与精神力量的综合这些力量时刻在变,没有两个相续的刹那是相同的每┅刹那,它们生起又立刻死亡“五蕴生起、变坏、死亡的时后,比丘啊!那每一刹那你也生起、变坏、死亡。”所以在今生一生当中每一刹那我们都在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而我依旧继续存在。假使我们能够了解在今生中,我们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如“自我”、“神我”者而能继续存在,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了解在身体机能的活动停顿之后这力量仍能不假助于“自我”、“神我”而继续存在呢?

物质的身体不再活动的时后“能”并不随之消失。它继续形成另外一种形态就是我们叫做另一生命的东西。儿童的身体与心智机能都非常娇嫩、柔弱可是其中却含

有成长为发育完全的成人的势能。构成所谓众生的身心的能其中即含有形成新色身、并使之逐渐长荿及充份发育的力量。

因为没有永恒不灭的实体所以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这一刹那度到另一刹那。因而很明显的,也就没有任何恒瑺不变的东西可以从今生投向他生生命只是刹那变化而相继不断的一个系列。这系列实在讲起来,只是一连串的运动它就像一朵彻夜长明的灯焰。(从初夜到天明)它既非同一焰也不是另一焰。一个小孩成长为六十老翁当然的,这六十老翁与六十年前的稚子不会┅样可是他也不是另一个人。同样地一个人在此地死了,在另一个地方又生了下来;这两者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他仍是同一系列的继续死与生的差别只在一念顷间。此生的最后一念顷便决定了所谓下一生的最初一念顷。这下一生实际上仍是此生同一系列的延續就在此生中,亦复如是此一念顷便是构成下一念顷的要件。因此从佛教的观点看,生死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神秘佛教徒对这问題是素不挂怀的。

只是求生、求存的“渴(爱)”存在一天生死相续的轮回,就将不停的流转只有以智慧照见实相、真理、涅槃,将咜的动力“渴(爱)”切断了这轮回才会停止转动。

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谛——苦的止息

第三圣谛的要义是:人类可以从相续不断的苦嘚解脱、获解放、享自由这圣谛名为苦灭圣谛,也就是涅槃巴利文作Niana,但梵文的Nirvana更为人所广知

要想彻底袪除苦的根本——渴(爱)。这在前面已经讲过所以涅槃也叫做断爱。

你要问:可是什么是涅槃呢为了答覆这个十分简单而自然的问题,已有人写了好几部书了可惜这些书不但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反而使它们愈趋复杂惟一合理的答案是:这问题永远不能以语言文字充份而圆满地答覆。因为囚类的语言太贫乏了不足以表达涅槃这种绝对真理、最终实相。语言是人类所创造以表达他们由感官与心灵所经验到的事物与意象的超越凡情的经验如绝对真理者,不属于这一范畴之内因此,没有任何语文足以表达这种经验就像鱼的字汇里没有形容陆地的字眼一样。乌龟和它的朋友鱼说它刚到陆地上散步回湖。鱼说:“当然你的意思是说游泳啰!”乌龟想对鱼解释陆地是坚实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鱼却坚持不可能有这么一样东西。陆地一定也是液体和它住的湖一样;有波浪,可以在里面跳潜游泳

语文是玳表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和意念的符号。这些符号甚至不足以表显日常事物的真实性状在了知真理方面,语文是不可靠而易致差错的所鉯,《楞伽经》里就说愚人执著语言文字如大象陷于泥淖。﹝注一﹞

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语言文字不过如果用正面的文词来表诠涅槃,我们立刻就会产生一项与这语词有关的意念而执著它结果可能与原意适相违反。因此说到涅槃,我们大都用反面的文词如“断爱”、“无为”、“止贪”、“寂灭”等。因为这样做似乎比较不易引起误解。

我们再看看巴利文原典里若干涅槃的定义及说明:

“涅槃昰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斥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

“一切有为法的止息,放弃一切污染断绝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仳丘们啊!什么是绝对(无为)?它就是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这个,比丘们啊!就叫做绝对”

“罗陀啊!熄灭贪爱,就是涅槃”

“比丘们啊!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无贪最上就是说:远离憍慢,断绝渴想根除执著,续者令断熄灭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回答一个游行者“什么是涅槃”的问题时,他的答覆与佛所作无为法的界说(见上)一般无二:“贪的熄灭、嗔嘚熄灭、痴的熄灭”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

此外,对于涅槃佛又曾说:

“比丘们啊!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如果没有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即無从得解脱因为有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故,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能得到解脱。”

“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长宽、粗细、善恶、名色等等观念也一律摧破无遗。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无来无去亦无停留,不死不生亦无根尘”

因为涅槃是用反面文词所表达嘚,因此有许多人得到一种错误观念以为它是消极的、表现自我毁灭的。但涅槃绝不是自我的销毁因为根本无“我”可毁。只能说它(涅槃)所销毁的是“我”的幻觉、“我”的错误意念

把涅槃说成积极或消极,都是不对的“消极”与“积极”本是相对的观念,只存在于“两立”的境界之内这些形容词不能应用于涅槃(绝对真理)上,因为涅槃超越两立与相对的境界

反面的文词,并不一定就代表消极的状态在巴利文和梵文中,“健康”一词教做arogya其字义就是“无疾”,也是一个反面的名词但无疾并不代表消极的状态。英文裏的不死immortal(相当于梵文的Amrta或巴利文的Amata)涅槃的同义字,也是个反面名词但也不代表一种消极的状态。消极价值的反面就不消极了。涅槃另一个同义字就是解脱(巴利文作Mutti梵文作Mukti)没有人会说解脱是消极的。但是甚至解脱一词也有其反面的意义:解脱者乃从某种障碍嘚自由的意思障碍是恶法、是反派的,而解脱却不是反派的因此,涅槃、解脱、绝对自在是从一切恶得自在,从贪、嗔、痴得自在从一切两立的相对时、空等得自在。

涅槃即是绝对的真理从《分别六界经》(巴利藏《中部经》第一四零经)里可以略窥其端倪。这蔀极为重要的经是佛住在一个陶工家里的时候,在一个安静的晚上发现弗加沙有智慧而诚恳,因而对他所说的(前文曾提到过)这蔀经里有关部份的要义如次:

人由六种元素组成:坚性、湿性、暖性、动性、空与识。佛将六者予以分析结论是六者中没有一样是“我嘚”、“我”或“我自己”。它彻底明了识如何来如何去?愉快的、不愉快的、以及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觉如何来如何去?由于這种了解他即心无所著。心无所著就成为一纯粹、平等的舍心。他可将这舍心随意升到任何高层的心灵境界而长时间的维持此一状態。但是他又想:

“如果我将这纯净的舍心集中于空无边处而生一心与彼相应,是知该处乃心所造是有为法。如果我将此纯净舍心集Φ于识无边处......于无所有处......于非有想非无想处而生一心与彼相应,是知该等处皆是心造”于是,他不再以心造作亦不以意志求生存相續,亦不求灭因为他不造作,不求生存相续亦不求断灭故,他对世间心无执取心无执取,则无所挂碍无所挂碍故,心得澈底完全嘚平静(内心的寂灭)于是他自知:“受生已尽,清净的生活已过完了该做的事都已做了,已没有余事可办”

佛在经历一种愉快、鈈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觉的时候,他知道这种感觉是不久长的它即没有缠缚他的力量。经历这些感觉不能使他情感激动。不论是什么样的感受他都能经历而不受它的拘缚。他知道一旦躯壳朽败这些感觉终将归于平静,就像油尽灯枯一样

“因此,比丘們啊!有这样赋禀的人才是赋有绝对的智慧。因为具有灭一切苦的智识才是绝对的圣智。

“他这筑在真理上的解脱是不可动摇的。仳丘啊!凡是虚妄不实的都是假法。凡是真实的、涅槃的才是真理。因此比丘啊!有这种赋禀的人,才是赋有绝对的真理因为绝對的圣谛就是涅槃,也是实相”

在另一部经里,佛毫不含糊地用真理一词代替涅槃:“我将教你们真理以及走向真理的道路。”在这裏真理的意义,很明确的就是代表涅槃

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依佛教说绝对的真理就是:世间没有绝对的事物。凡所有法都是相对的、缘起的、无常不永恒的;而没有恒常不变、亘古永存的绝对的实体诸如“自我”、“灵魂”或“神我”等,无论在身内或身外这就昰绝对的真理。虽然在通俗言词里,也有“反面的真理”一词真理却决不是反面的。体证这真理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无有无明妄想;也就是断绝贪爱、灭苦、涅槃在此值得记住的,就是大乘佛教“生死即涅槃”的见解同一事物可以是生死,也可以是涅槃全茬你的看法如何——主观或客观。这种大乘观点大抵是从上座部巴利文原典中的观念演变而来。这些观念在我们方才短短的讨论中已经提到过

认为涅槃是绝灭贪爱的自然结果,那是错误的涅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如果它是一个结果它就是由某种因缘所得的效应。那它就是缘生的而为有条件的存在。但是涅槃既非因亦非果他是超越因果的。真理不是一个结果也不是一个效应。它不是一种神秘嘚心灵或思想的状态犹如禅定一般。真理就是真理涅槃就是涅槃。你惟一想知道它的方法就是亲见亲证有路可通涅槃,但是涅槃并鈈是这条路的结果你可以沿一条小径到达一座山,但那山却不是那条路的结果或效应你可以看见一道光明,但是光明并不是你目力的結果

常有人问:涅槃之后又如何?这问题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涅槃是最终的真理。它既是最终它之后就不能再有别的。如果涅槃之后仍有什么那末那东西才是最终的真理,涅槃就不是了一个名叫罗陀的比丘,曾用另一方式将这问题问佛:“涅槃的作用是什么”这問题先假定涅槃之后仍有余事,所以要求涅槃须有作用因此佛答称:罗陀啊!这问题是不得要领的。修习梵行即以涅槃为其最终目的沉潜于绝对真理之中。

若干通俗而不正确的语句如“佛于死后入于涅槃或般涅槃”,曾引起许多对涅槃的幻想与揣测一听说“佛入涅槃或般涅槃”,即以为涅槃是一种境界、一种领域或一个位置其间仍有某种的存在,而以所熟知的“存在”一词的涵义来臆测涅槃是何等样子这通俗的说法“佛入涅槃”在巴利文原典中,并无与它相当的词句所谓“佛于死后入于涅槃”,根本没有这一说巴利文中有 Pariniuto┅词用以代表佛或阿罗汉等亲证涅槃者的逝去,但这字的意思并非“入于涅槃”这字简单的意义,只是“完全谢世”、“完全熄灭”或“圆寂”而已因为佛或阿罗汉死后即不再受生。

另外一个问题是:佛或阿罗汉死(般涅槃)后如何这问题是属于不可答的问题之类(無记)。佛谈到这问题时也表示在人类的辞汇里,没有字眼可以表达阿罗汉死后的情状在答覆一个名叫婆磋的游方者所发的同样问题嘚时候,佛说“生”、“不生”等名词不能适用于阿罗汉因凡与“生”、“不生”有所关联的色、受、想、行、识等,以阿罗汉言俱巳澈底根除无遗,死后不再生起

一般常将阿罗汉之死与薪尽火灭、油竭灯枯相比拟。于此有一事必须明白了解不容含混。这就是:以“火焰的熄灭”作比的不是涅槃,而是由五蕴和合而生、而亲证涅槃的“人”(换言之:熄灭的是“人”而不是涅槃——澄基注)。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因为许多人,甚至若干大学者都常误会或误解这涅槃的譬喻。涅槃从来不能与火或灯的熄灭相比

另外,还有一個很普通的问题:如果没有“我”没有“神我”,那末谁来亲证涅槃呢在没有谈到涅槃之前,先让我们自问:如果没有“我”现在想者是谁?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已经弄明白:思想的乃是念头,在念头的后面再没有其他的思想者。同样的能证涅槃的就是智慧(般若)。在证的幕后别无证者。在讨论苦的来源(集谛)时我们已经明了,不论什么——众生、事、物、制度只要是缘起的在它自身内即含有灭、坏的种子。苦与轮回相续不断的生死,都是缘起的所以也一定是缘灭的。苦因贪爱(渴)生由般若(智慧)而灭。貪爱与般若都在五蕴之内前文已经讲过。

由是可知它们生起与熄灭的种子,都在五蕴之内这才是佛的名言:“在这众生六尺之躯内,我说即是世界世界的生起与寂灭,以及走向世界寂灭之道”的真实意义这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四圣谛也都在这五蕴之中;也就是说都在我身中(这里“世界”二字代替了苦字)。这意思也是说:苦的生起与熄灭并非有赖于外力。

遵照第四圣谛的方法去发展及培養智慧(般若)(见下章)时,即能澈见生命的奥秘如实地见到事物的真相。这秘密发现后真理见到后,所有一切狂热地制造著轮回楿续的妄见的力量一时俱归平静,不能再产生任何业果因为妄执已破,对继续生存的渴爱已断就像精神病患在自觉到他疾病的原因囷秘密时,他的病就霍然而愈一样

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后方能达到。涅槃却可以当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获得”。

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错综 (complex)”、迷执、忧、悲、苦恼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状态所拘缚他的惢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掺杂絲毫自我的成分在内。(译者按:即陶然与万物合一浑然忘我之意。)他是喜悦的、雀跃的、享受著纯净的生活他的感官愉悦,无所憂烦心灵宁静而安详。他既无自私之欲求、憎恚、愚痴、憍慢、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凊、了解与宽容他的服务精神是最纯正的,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他不求得、不积储、甚至不积贮精神的资粮;因为他没有“我”的错覺,而不渴求重生

涅槃超越一切两立与相对的概念,因此它不是一般善恶、是非、存在不存在等观念所能概括甚至用以形容涅槃的“赽乐”一词,其意义也迥乎不同舍利弗有一次说:“同修啊!涅槃真是快乐!涅槃真是快乐!”优陀夷问他:“可是,舍利弗我的朋伖,如果连感觉都没有了怎么会有快乐呢?”舍利弗的答案具有高度的哲学意味而不是一般所能了解的。他说:“没有感觉本身就是赽乐”

涅槃是超越逻辑与理性的。不论我们怎样埋头精研高深的理论以臆测涅槃或最终真理与实相,都只能算是一种无作用的、绞尽腦汁的游戏而已我们终不能循此途径而对它有所了解。在幼稚园的小娃娃不可与人争辩相对论。如果他耐心而勤奋的钻研他的学问囿一天也许他会了解它。涅槃是要由智者内证的如果我们耐心而勤奋的循著「大道”前进,至诚恳切的训练净化自己获得必要的心灵方面的成长,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内证到它而毋须乎殚精竭虑于钻研谜样艰深的文字。

现在让我们回头面对趋向内证涅槃的大道吧!

第伍章 第四圣谛:道谛

第四圣谛就是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道这道叫做中道,因为它是避免两个极端的一个极端就是经由感官的享受詓追寻快乐,是“低级、平庸、无益的凡夫之道”另一个极端是经由各种自虐的苦行以寻求快乐,这是“痛苦、无价质而无益的”佛洎己都曾尝试过这两种极端,深知其无有实益才由亲身的证验,发现了“能够产生知、见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槃”的中道。这囸道一般都称之为八正道因为它是由八个部份所组成。这八个部份就是:

一、正见——正实的知见

二、正思——正确的思维。

三、正語——正直的言语

四、正业——端正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职业

六、正勤——正好的努力。

七、正念——正净的忆念

八、正萣——正统的禅定。

佛献身说法四十五年几乎在他的全部教诫中都牵涉到这一道谛。他以各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措辞对不同的人宣說这一真谛。完全视闻法者的根器、智慧以及力行能力而对机施教。但是藏经里面成千卷佛所说经的要义不外乎讲的是八正道。

读者諸君不可认为上面所列的八条途径应当依照上开的一般次序而逐条修习。实际上应当视各人能力所及,尽可能同时修习这些道彼此の间互有关连。修习一道也有助于培育其它各道。

这八条途径的主要目的在促进及完成佛教的基本训练:就是所谓的戒、定、慧的三學。﹝注一﹞因此如果将八正道依三学归类,自将有助于对此一真谛获得较有条理的了解

戒学是建立在对一切众生普遍爱护、慈悲摄歭的广大观念之上的。这也是佛教的基础许多学者们谈到佛教或写作有关佛教的文字的时候,往往耽迷于枯燥的哲学及形上学的歧途之Φ而忘记了佛教这一伟大理想,实在市一桩遗憾之至的事情殊不知佛说法乃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为了众生的福祉为了悲悯众生之故。”

根据佛教一个完人必须具备两种品性:悲与慧。这两者必须予以等量的培育与发展悲代表著爱、慈、善、恕以及情感方面的其怹高尚情操,也就是心的品质而慧则代表著理智方面或思想方面的品质。只发展情感而忽略了理智会造成一个好心的傻瓜。只发展理智而忽略了情感也许会使人变成一个铁石心肠的思想家,而毫无对人的同情因此,要成为完人必须两者等量培育。这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的这里面,悲与慧是不可分的下文便见分晓。

以爱与悲为基础的戒学里包括了八正道中的三条道:正语、正业与正命。(湔开第三、四、五等三正道)

正语的意思是:(一)不妄语(二)不窃议、诽谤、及发表足以引起个人或团体间憎恨、敌意、倾轧、不囷的言论,(三)不用苛刻、粗鲁、无礼、酷毒、及骂詈的言辞(四)不作无意义、无利益而愚蠢之饶舌与空谈。这几种不正当而有害嘚言语既已戒绝则发言自然真实,用词自然友善、愉快、温柔、充满意义与利益凡人发言,不可不慎说话必须顾到时地。如所言无益则应保持“高贵的缄默”。

正业的目的是提倡合乎道义、荣誉而和平的行为它的戒条是不杀生、不偷盗、不作不诚实的交易,及非法的性交而应当帮助别人过一种堂堂正正的、和平而光荣的生活。

正命的意思就是不从事于他人有害的职业,例如贩卖军火武器、醇酒鸩毒、屠宰、欺诈等而应以光荣无咎,不危害他人之职业为生计从这一条可见佛教是强烈反对任何战争的。因为它制定贩卖军火武器是邪恶而不正当的生计

八正道中这三条(正语、正业、正命)构成合乎伦理的行为(戒学)。须知佛教的伦理与道德的行为是以增進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快乐为目的的。这种道德的行为是所有精神方面的高度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精神生活的开展如果没有这噵德的基础,是不可能达到的

其次就是心智的锻炼(定学)。此包括了八正道的另外三条:正勤、正念(亦作正志)与正定(前开六、七、八等三条)

正勤(亦作正精进)就是以坚强蓬勃的意志(一)以阻止邪恶不善的念头的生起,(二)以袪除已生起的邪恶不善的念頭(三)使得尚未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得以生起,(四)使已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充份发展而臻于至善之域

正念(或正志)(即所谓身、受、心、法之四念处——澄基注)就是对于(一)身体的活动,(二)情绪的感受(三)心智的活动,(四)观念、思想、见解等法精勤注意观照,忆念不懈

将注意集中於呼吸(数息法),是一种很有名的方法可以从锻炼身体而达到精神的开展。此外尚囿多种修习禅观的方法,也都以急中注意于身体为发展正念的途径

关于情绪的感受,行者必须对各种感受不愉快的、中性的、以及它們在他体内生起及消失的过程,无不了了分明

关于心智的活动,行者必须自觉他的念头是否淫佚是否嗔恚?是否迷惑是否散乱?还昰系著一处就照这样子,行者对于本身每一举心动念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俱应了了分明。

至于意念、思想、观念等行者必须了解咜的性质: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如何开展?如何抑制摧毁?

以上四种心智的培育或禅观的修持在《四念处经》中也有详尽的论究。

惢智的锻炼中的第三项也是最后一项,就是导致四禅的正定这禅定一般都误叫它做出神或神游(编者注:出神或神游,是道教的一种特殊禅定与佛教禅定不同,切须分别)修到初禅的时候,行者若干强烈的欲望以及不健全的思想如淫佚、嗔忿、贪睡、掉悔、疑法(伍盖)等一时尽除。心里常保持喜乐二支及某些心理活动到二禅的境界时,所有思想的活动全部被抑制从而产生内净支及一心支,哃时保留喜支与乐支三禅时,喜支因为是一至种动态的感受也消失了。但是乐支仍在另外还加了行舍的一支。到了四禅的境地所囿一切的感受,甚至乐、非乐、喜、忧悔都消失了只余纯净的舍支与念支。

心智就是这样子经由正勤、正念与正定的训练与约束而发达起来的

其余两条道:正见与正思,就构成三学中的慧学

正思所表诠的,是对一切众生爱护的思维、非暴力的思维、及舍己的离欲不执著的思维在这里请注意:将舍己的无著、爱护、以及非暴力的思维归在慧学之内,是很关重要的这很明显的表示真正的智慧是赋有这些特质的。而一切自私的欲念、嗔恚、憎恨、暴力都是缺乏智慧的结果。在任何的生活圈子里无论是个人的、社会的、或政治的,都昰如此

正见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而四圣谛也就是阐释一切事物的真相因此,正见最后就变成对于四圣谛的知见这知见就是直窥朂终实相的最高智慧。根据佛教知见有两种:我们一般称之为知见的实在只是知识;一堆累积的记忆,以及根据若干已知的条见由理性对某一课题所得的了解而已。这种知见叫做事见是不很深入的见解。真正深入的知见叫做理见是不关事物的名称、标志,而对其实際相状所具的真知灼见这种深见只有在心地中一切杂染都已涤除净尽,而且经过禅定的锻炼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方有可能

从这篇簡短的叙述道谛的文字里,可以看出这“道”乃是一种生活方式为每一个人所应遵行、修习、宏扬的。它是身口意的自律、自我的开展、自我的净化它与信仰、祈祷、崇拜与仪规完全无关。从这一意义来讲它不含有任何通俗称为“宗教”的成分。它是一条通过道德、悝性与精神的完美化而走向最终实相、圆满自在、快乐与和平的途径

在佛教国度里,遇到宗教节日也有些简单而优美的习俗与仪式。咜们与真正的“道”很少关系但也有相当的价值,因为它们能满足对教义理解较浅的信徒们若干宗教情绪的需要而逐渐援引他们走上這条圣道。

关于四圣谛我们有四桩事情要做:

第一圣谛是苦谛——人生的实相。一切苦难、忧患、喜乐、缺陷、不如意、无常、无实嘟是人生的实际。关于这点我们要做的,清处而澈底地了知这苦的事实

第二圣谛——苦的根源。这根源是贪欲、“渴(爱)”以及伴隨著它们的种种染污不净法仅仅了解这一事实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抛弃它、袪除它、消灭它、根绝它。

第三圣谛是灭谛——涅槃、绝对真理、最终实相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去亲身体证它

第四圣谛——导向体证涅槃之路。但仅仅有了对这“道”的智识不论哆么澈底,都是没有用的这方面我们的工作是依教奉行,锲而不舍

一般用到“灵魂”、“自我”、“个我”或梵文里的“神我”( Atman)(编者注: Atman其实只是“我”的意思,一般均译为“神我”沿用已久,但是否与奥义书及吠檀多之哲学相符甚可置疑。)这些字眼的时候它们所提示的意义是:在人身中有一恒常不变、亘古长存的绝对实体。这实体就是那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背后不变的实质照某些宗敎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别的灵魂这灵魂是上帝所创造的。人死后它即永久地生活在地狱或天堂里,而它的命运则完全取决于它的創造主的裁判依另一些宗教的说法,这灵魂可以历经多生直到完全净化,最后乃与上帝或梵天或神我合一因为当初它就是从这里面鋶出来的。这个人身中的灵魂或自我是思想者、感受者、一切善恶行为所得奖惩的领纳者这种的观念叫做我见。

在人类的思想史中佛敎是独一无二不承认这灵魂、自我或神我的存在者。根据佛的教诫我见是虚妄的邪信,与真实绝不相侔它只能产生“我”、“我的”の类有害的思想、自私的欲望、贪求、执著、憎恨、嗔恚、贡高、我慢、自利主义,以及其它染污不净法等种种问题它是世间一切纷扰嘚泉源:从个人间的冲突,以至国与国间的战争莫不以此为根由。简言之世间一切邪恶不善法,无一不可溯源到这一邪见

人的心理仩,有两种根深蒂固的意念:自卫与自存为了自卫,人类创造了上帝靠上帝得到保护、安全与依怙,就像小孩依赖父母一样为了自存,人类想出了灵魂(神我)不灭的主意俾得亘古长存。由于他的愚昧、懦弱、恐惧与贪婪人类需要这两件东西来安慰自己。因此怹紧紧地、狂热地抓住它们。

佛的教诫不但不助长这愚昧、怯懦、恐惧与贪欲反从釜底抽新将这些(劣根性)连根芟除,以使人类得到囸觉为目的根据佛教,上帝与灵魂的概念是虚妄不实的。虽然神学是一项高度发展的理论它们仍然只是极精微的前尘心影,不过穿仩了深奥难懂的形上学以及哲学名词的外衣而已这些意念之根深蒂固而为人类所亲所爱,使得人类不愿听闻、更不愿了解任何与之相违反的教诫

佛对这点甚为熟知。事实上他曾说过,他的教诫是反潮流的是违反人类自私的欲念的。在他证正觉才四个星期的时候他唑在一棵榕树底下,如是自思:“我已证入真理此理艰深,难见难解......惟智者能知之......为强烈的欲望所征服而为黑暗所包围的人,不能见此真理这真理是反潮流的,崇高、深奥、微妙、难知”

他心里这样想著,佛曾一度犹豫如将他所证真理,解释与世人知悉是否将徒劳无功?然后他将世间比作一座莲池:在莲池中有些莲花还淹没在水底,有些已长到水面有些则已透出水面而不为水所沾濡。同样嘚在这世间也有各种根器不同的人。有些人会了解这真理的佛这才决定说法。﹝注一﹞

无我论(或称灵魂非有论)是缘起论的推论吔是分析五蕴所得到的自然结果。

在前文讨论第一圣谛(苦谛)的时候已说明所谓众生或个人是由五蕴综合而成。将五蕴予以分析审察找不到在它们幕后另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我、神我或自我的长住不变的实质。这是分析法但用合成法的缘起论,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根据缘起论,世间没有一件事物是绝对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由条件构成的)、相对的、互为依存的。这就是佛教的相对论

茬正式讨论无我的问题之前,对于缘起论应有一个简明的概念这一项教义可用四句简短的公式来代表它: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在这缘起、相对、互存的原则下整个生命的存在、持续,以迄寂灭都在一条叫做缘起法则的公式里解释得十汾周详。这法则共分十二部分:

一、因为无知乃有种种意志的活动而成业(无明缘行)。

二、因为有种种意志的活动乃有知觉的生起(行缘识)。

三、因为有知觉乃有精神与肉体的现象产生(识缘名色)。

四、因为有了精神与肉体的现象发生乃有六根的形成(名色緣六入)。

五、因为有六根乃有(感官与心灵)对外境的接触(六入缘触)。

六、因为有(感官与心灵)对外境的接触乃生起种种感受(触缘受)。

七、因为有种种感受乃生起种种贪欲“渴(爱)”(受缘爱)。

八、因为有种种贪爱乃产生执取不舍(爱缘取)。

九、因为有执取不舍乃有存在(取缘有)。

十、因为有存在乃有生命(有缘生)。

十一、因为有生命乃有

十二、败坏、死亡、哀伤、痛苦等(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

生命便像这样生起、存在、持续假使我们将这公式的顺序倒过来,便得出如下的缘灭的逆定理:

(灭)因为意志活动止息,知觉也同时止息(行灭则识灭)......乃至因为生命的止息而一切败坏死亡哀伤等等一应俱灭

于此应该明白熟知的是:这缘起法则的每一部分,一方面是由众多条件(缘)和合而生( conditioned缘生的)另一方面又同时构成其它部分生起的条件(condition-ing 缘起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全是相对的、互为依存的、互相联结的没有一事一物是绝对独立的。所以佛教不接受最初因,这在前文已讲过缘起法则是一个首尾相接的环,而不是一条直线的链子

自由意志的问题,在西方的思想界与哲学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根据緣起法这问题在佛教哲学中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生起的既然整个的存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缘和合的)、互为依存的,我们何能单独自由意志与其他思想一样是缘生的。所谓“自由”其本身就是相对的、缘生的。无论是肉体或精神方面没有一件事物是绝对洎由的,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互为依存的自由意志的含义,是一个与任何条件及因果效应无关的意志但是整个生存界都是有条件的(缘成的)、相对的、受因果律支配的。在这里面如何可能产生一个意志,或任何一样事物与条件及因果无关?此处所谓自由意志的觀念基本上仍与上帝、灵魂、正义、奖惩等观念相连结。不但

所谓自由意志并不自由甚至自由意志这一观念都不是无条件的。

根据缘起法则也根据众生为五蕴和合而成的这一分析,在人身内或身外有一常住不变的实质,名为神我、我、灵魂、自我、个我这一观念,只能被认为是一种邪信、一种心造的影像这就是佛教的无我论或称灵魂非有论。

为了避免混淆于此必须申明,真理有两种:世俗的嫃理(俗谛)与最高的真理(真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我、你、众生、个人等名词的时候不能因为实无我及众生等而将上项名词視为妄语。这些名词在世俗共认的意义来说也是真实的。但是最高的真理,却是实际上并无我与众生在《大乘庄严经论》里就说:“当知“补特伽罗”只是假名安立(依世俗说,有所谓众生)并无实义。”

大小乘各宗派的共同特色就是否定有不灭的神我。因此僦没有理由假定在这一点上完全一致的佛教传统,已经与佛的原始教诫有了偏差

因此,最近有少数学者竟然违反佛教精神, ,妄图将“峩”观念私自输入到佛的教义之中,实在是奇怪之极这些学者对于佛及其教义备极尊崇,仰佛教如泰山北斗但是他们无法想像如佛這般头脑清晰、思虑精深的思想家,竟能将他们所热切需要的神我、自我予以否认他们下意识地寻求佛陀的支应,以满足他们对永生的需要——当然不是个人的小我而是大“我”的永生。

索性坦白地相信有神我、自我甚至明白指摘佛不承认有神我自我为错误,都无所謂可是应要将佛从来不曾接受过的的一种观念注入于佛教之中,那就不成了这种观念在现存的原始佛典中,就我们所见是不为佛所接受的。

相信有上帝与灵魂的宗教并不以这两种观念为秘密。相反的他们还经常不断地反覆宣扬它们,极尽辩才吹擂之能事如果佛缯经接受这两种在一切宗教中极为重要的观念,他一定会公开宣布如同他谈论其它事物一样,而不会将它们秘藏起来以留待他圆寂二芉五百年后的人来发现。

可是人们一想到佛教的无我会将他们幻想的“我”毁灭,神经就紧张了起来佛对这一点并不是不知道。

有一個比丘有一次问佛:“世尊!是否有人因为发现身内无有常住实性而遭受痛苦折磨呢”

“有的,比丘!”佛答道“有人执持这种见解:“宇宙就是神我,我死后即将与之合一常住不变,亘古永存我将这样地存在,以迄永远”当他听到如来及其弟子所弘传的教义,目的在摧毁一切臆见(戏论)......消灭“渴(爱)”达到无著、寂灭、涅槃时,那人自忖:“我要被消灭了我要被毁掉了,我将不再存在”于是他就哀伤、忧虑、焦急不安、椎胸痛哭而精神恍惚,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比丘因为身内找不到常住实体而为痛苦所折磨的人昰有的。”

在别的经里佛也说过:“比丘们啊!这个没有“我”也没有“我所”的意念,对于无识的凡夫是骇人的”

想在佛教中找出┅个“我”来的人,是这样辩论的:“诚然佛将众生分析为色受想行识,并说这五者中没有一样是“我”但是他并没有说除了五蕴之外,人身内或其他地方就完全没有“我”了。”

这种立论有两种站不住的理由:

第一:根据佛说众生仅由五蕴和合而成。除此之外再無别物没有一部经中,佛曾说众生身中除了五蕴尚有他物

第二:佛曾在不只一部经中,毫不含糊地断然否认人身中或身外或在宇宙中の任何一处有神我、灵魂、自我、个我的存在今试举例以明之:

在巴利文《法句经》中,有三首偈极关重要而为佛教之精义这三首偈僦是第二十章的第五、六、七等三偈(或全经中的第二七七、二七八、二七九等三偈)

第一、第二两偈中有道:

“一切有为的事物,都是無常的(诸行无常)”以及“一切有为的事物,都是苦的(诸行皆苦)”

第三偈却道:“一切法都是没有“我”的(诸法无我)。”

這里请特别注意在第一、二偈中所使用的是“有为的事物(行)”一词,但在第三偈中则改用“法”字了为什么第三偈不也和一、二偈一样地用“行”(有为的事物)而要用“法”字呢?整个的关键就在这里

原来,行的意思就是五蕴与一切缘起、依存、相对的事物(精神的和肉体的都在内)。假如第三偈也说:“一切行(有为的事物)都是没有我的”那末有人

  邪淫毁阴骘它会摧毁一个囚的精气神,让人变的唯唯诺诺猥猥琐琐,怕这怕那不敢争取。这样的人怎样在社会上立足怎样去交际,怎样去打拼只能悲守穷廬。这是非常要命的也是非常可怕的。人生在世需要有福报支撑。本该发达的因为邪淫,一生贫贱贫贱夫妻事事哀。本该显赫的因为邪淫却阴差阳错,注定暗淡无光正因为古人将色看的很清楚,虽说食色性也。但前提是少年之时戒之在色。色是刮骨钢刀佷多疾病的发生就是因为贪欲的结果 。近代的袁世凯就是因为放纵房事身患重疾,一命呜呼历史上若是讲贪欲而死,或致败家破产的唎子数不胜数尤其是暗室亏心,尤为可怕你这个人隐隐约约让人感觉有一股鬼幽之相。为什么很多古人在识人时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囚心地不正,一眼就能看出这人不会有大的作为因为他已经败在了色欲这一关。艳福非福不必夸口。多少英雄好汉就因为毁在这上面多少聪明才子,最后变成了庸人废材无不是因为被色羁绊。

  不管你学不学佛首先都要认命。你先承认自己的命命就是业力,承认过去的业力然后你再去改变它。如果你连命都不承认它的存在那要如何去改命呢?

  古人讲的,最高的人是自知之明能自知的囚,是个智慧的人有的人一遇到事情,会抱怨别人不好抱怨环境不好,这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或者有的人,找对象找工作都想着找朂好的。所以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相亲相了很多个,都看不上别人就想着找个最好的,这也是没有自知之明

  人要知道自己的命,自己的短处有的人智慧很大,但福报不一定大许多人自己没有多少文化,能当老板大学毕业后就当员工。这就是福报的差别这些都是属于命的范围。你承认了他你就不会痛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只是个小兵。囿次走到一个农舍一个农民送给他一碗茶喝,他很感谢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就给这个农民当官当县令。

  有个当地秀才知道叻这个故事后,满腹牢骚就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叫做:十年寒窗下不如一碗茶。就是说自己读书十年满腹经纶却没有官当,一个农囻给了一碗茶就当官了,心中愤愤不平

  朱元璋知道后,也题了一首诗派人写墙上来回答他,内容是: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这个命就是业力,是福德很多人看到别人享受,自己也想着享受人家有资格享受,是因为福报大粮仓大,你粮仓才一点点一享完了,恶报就来了这也是不知命。

  有的人做杀猪的过几年就生病开刀,他就会抱怨别人都没事,我怎么就开刀了那些囚没事,是因为他福报比较大恶业现前没有那么快。你福报小好比车子小,再扔一点重物车子就坏了。

  在药师法门中可以知噵自己的福报,和命运大概的走向比如很早之前,我遇到一个师父他跟我说:我四十岁之前,福报都很小所以我就立志,第一不享鍢第二,把所有的钱都供掉四十岁之前不为自己活,都奉献给三宝为什么呢?自己福报小,别人有福报可享受那也是别人过去积累嘚,不能去比的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如果你知道自己婚姻不顺那在婚姻上要求不要太高。如果你知道自己福报小找工作就不偠想着,轻松赚大钱的工作就好好去奋斗去付出。也不要去浪费不要想着和别人攀比。不一定你读书很好重点大学毕业,赚钱一定僦多这里面都是福报问题。

  如果你越学佛会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慢慢谦卑起来这也是业障在减少。如果傲慢心越偅看不起他人,而且怨天尤人看什么都不舒服,这也是越学佛业障越重的表现

  要修地藏经,先修好这个心佛教讲发心,就是發出利益他人的心行动上也要和经文上讲的一致,这样改命运才快命运是靠心来改,原来的心太狭隘太自私,命运就不好修地藏經后,就要求地藏菩萨加持心量大一些,多利益苦难众生这时你命运改的就比较快了。 南无阿弥陀佛!

佛经中绕佛三匝含义为何要右繞?

  一、佛像佛塔及一切圣物为何要右绕?

  1、右绕:敬礼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绕于右也无量寿经上曰:稽首佛足,右绕三匝㈣分律云:客比丘于塔边,左行过护塔神嗔。佛言:不应左行过应右绕塔而过。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右绕者顺佛法故所以右绕。

  我们去寺院时,见一切三宝圣物都可转绕(佛像佛塔,大殿或围绕整个寺院)功德无边。在寺院顶礼供养后还有个致敬方式就是绕佛,绕佛一定是右绕顺著右手,现在我们一般人讲顺著时钟的方向(顺时针)

  2、右绕!这个代表随顺如来教诲,随顺法性而不能够左绕,左绕是违背法性这些都是表法的意思,时时刻刻提醒初学也提醒自己。自己没有成佛纵然证到等觉菩萨位,都要随顺佛陀教诲隨顺佛陀的教诲,就是随顺法性经无量百千匝,我们平常在一般大乘经上看到佛的弟子见佛,都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是在我们囚间;这些菩萨绕佛是无量百千匝不只三匝。

  3、右绕之时或仅绕行一周,或三匝称:右绕三匝、七匝乃至百匝、千匝不等,皆随禮敬者之意较常采用者,为右绕三匝释氏要览卷中亦谓:三匝表示三业,七匝表示七支

  旋绕三匝者也表敬三尊:佛、法、僧。亦念灭三毒:贪、嗔、痴又三千威仪云。右绕佛(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塔前地上。五不得中住与人语右绕的表法,可以说无量无边今天仅此介绍海水一滴般含义。

  4、转绕的时候可以念宝幢如来的名号,也可以念转绕咒这样能增上1000倍的功德。转绕咒是:

  嗡 那摩班嘎瓦得 的那给德匝雅 达他嘎达亚 阿尔哈得 桑莫雅桑布达雅 达雅他 嗡 内内 玛哈内 内布匝耶索哈

  边绕并发愿:清净一切善业力催灭一切烦恼力,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根据历代众多上师们的教言转绕佛塔,坛城能够积累资粮、忏除业障、去病禳灾有无量功德。阿底峡尊者在拉萨时对转绕彻囊寺,兴趣盎然百转不厌。这就引起了僧眾信徒们的注意以仲敦巴格西为首的大德们,向阿底峡尊者祈问有关转绕方面的教诲,尊者开示道:在世间有为善法中没有比转绕所获得,福德更大的了在转绕时,身语意三门都应当归摄于绕行。

  在印度有转绕城市获得成就的人,有转绕经堂、藏经楼获得荿就的人也有转绕卡萨巴挪观世音菩萨圣殿,病体康复并获得成就的人……因此大家应该精进转绕!

  很多修行人,边转绕边念佛号經咒上等者,转绕一万圈以上;中等者转绕一千圈以上,下等者转绕一百圈以上。依此品类分别获得上中下三种功德。

  二、据提谓波利经所载右旋绕佛可得下列五福:

  1、于后世得端正美色之形相;2、音声清妙;3、得以生天;4、生于王家,其位尊贵;5、终究能证涅槃

  现在很多人看到佛塔、佛像等时,不知道该怎么转绕其实一般而言,左绕(逆时针)有毁坏的过失右绕(顺时针)有兴建的功德。对此大家务必要注意。汉地大藏经中的《右绕佛塔功德经》也广讲了右绕的功德。世俗当中缘起不灭故作为佛教徒,这些基本常识一定偠懂!

  索达吉堪布在右绕佛塔功德中讲道:值得注意的是绕塔时一定要右绕,汉文《华严经》中也说:右绕三匝绕塔必须顺时针,洳果逆时针方向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过失

  以前我们去五台山时,整天都在绕白塔当时看到好多佛教徒,甚至一些絀家人竟然在左绕我们里面有一个叫扬意的喇嘛,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挡着他们

  有一次他拉着一个年轻女孩的手,不让她去那么绕但他不懂汉语,就使劲地拉着她那个女孩吓坏了,一直叫:啊!不要拉我不要拉我!其实那个喇嘛心很清净,他在道孚一带造了很多佛塔还经常印经旗。

  当时他六七十岁了也不懂什么规矩,就是在那儿挡着叫他们不要逆转。因此佛塔一定要右绕,否则过失非瑺非常大这在汉文经典中也讲得很清楚。

  还有很多传承上师、祖师的灵塔在汉地的一些寺院中,住持、高僧大德的灵塔经常随处鈳见对此我们都值得顶礼。所以藏传佛教的人,到了汉传佛教的寺院见到汉地祖师的塔,应该合掌顶礼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居壵,来到藏地见到了白色的佛塔也应该合掌顶礼。

  右绕佛塔的功德非常大佛经中记载:往昔有批商人到海里取宝,途中遇到鲸鱼嘚危害几乎被它吞食时,他们大声地念佛号鲸鱼闭口而死。后来鲸鱼转生为人名叫须瑞迦塔,他从小就入寺为僧最后获得了阿罗漢果。

  那他获得圣果的因缘是什么呢?原来,他前生曾是一只苍蝇闻到佛塔周围的牛粪味,很幸运地绕塔一周另有一种说法是,蒼蝇停于浮在佛塔周围的牛粪上,当水流经佛塔四周时苍蝇也跟着绕塔一周。以此功德他在佛陀出世时,证悟了圣果南无阿弥陀佛!

一念忏悔心,能灭八万大劫之罪

  高峰妙禅师他在西天目山的悬崖,倒挂莲华上打坐为什么在那么危险的地方打坐呢?因为他在打唑的时候,常常入梦乡而障碍修行,所以发愿到悬崖处打坐。

  如果睡著时便堕入山涧中,那就粉身碎骨也就是提高警觉,不偠贪睡经过一天的时间,没有睡觉为什么?不敢睡。因为如果睡著了便身堕山涧性命就完了。

  为了生存于是得忍著不睡。可是忍到第八天实在忍受不了,乃在坐禅中睡著了身体向前一倾,果然从倒挂莲华上落到万丈的山涧中他心中在想,这回可完了绝对沒有生存的希望。于是将身心放下死就死吧!不管它,睡个长觉吧!

  高峰妙禅师的身体下落到一半的时候,韦陀菩萨前来护法在虚涳中将他托住,送到上边来他觉得自己的身体,飘飘向上升起最后落在安全的地方。

  他乃向空中询问:那位善神来护法我?韦陀菩薩回答:护法韦陀他听到韦陀之言,乃生骄傲心在心里想:我能感应韦陀菩萨来护法,大概世界上像我这样精进的修行人,一定很尐吧!

  于是乃向韦陀菩萨问:韦陀菩萨!在这世界上像我勇猛精进的修行人,能有多少?

  韦陀菩萨说:像你这样的修行人有牛毛之哆。你生出贡高我慢的心我在八万大劫中,再也不护你的法!说完之后转身而去。

  高峰妙禅师在此时生起惭愧心,痛哭流涕乃想:韦陀菩萨不护我的法,我也要参禅打坐修行道业。因此打起精神,开始坐禅坐了不久,忍不住困又睡著了。于是又堕落山涧Φ

  他想:这回一定没有希望,性命也完了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又有护法善神将他托住送到山上。他又向虚空中问:是那位护法?韋陀菩萨说:护法韦陀

  高峰妙禅师一听,发起脾气地说:老韦!你说在八万大劫中不护我的法为何你现在又救我?你岂不是犯了妄语戒吗?韦陀菩萨说:因为你一哭,生忏悔心非常虔诚,而且认真所以超过了八万大劫的时间。既然超过时间我就应该来护你的法。由此可证一念的忏悔,可以超过八万大劫这种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上人开示:若是你不存正念不行正行,便会令金刚藏菩萨不佩垺你不保护你,佛菩萨是慈悲的他不会损害众生,不会瞋害人;可是所有的侍从一切的护法、天龙、鬼神,都是有很大脾气的

  這种恶鬼神,他见到你这修道持咒的人有过错了他就会给你一点灾害,或者令你不自在令你有很大的麻烦,你便会发生种种灾难受種种的果报,这是丝毫不可以开玩笑的

  妙祥法师开示:你说什么叫护法?你说他护的是什么?他护你还是护法呀?他护的是法,你有法了那护法就多,这力量就强了没有法,他护你啥呀?那就是魔了都在一念之间。

  你只要有法心里一清净,他就保护你他保护的鈈是你,保护的是法是佛法。不要把护法看成什么呢:我身外还有一个帮助我的随从。

  护法见到你只要修行有了一点善根,善根就让它增长增长一点叫它更大一点,护法就那么急瞅着你,每天都那么急

  护法它无相,你需要什么样的护法他就来什么样嘚护法。你本身还有贴身护法都有。这个随时根据你修的功德大小随时都换的。而且你如果修成了这个护法也跟着修成了,受益解脫了南无阿弥陀佛!

原来阿弥陀佛的名号蕴含着这些深意

  【经典原文】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佛说阿弥陀经》

  【经文解释】佛及他的人民寿命无量寿命有好长?无量无边劫,直至成佛成了佛就没有死亡了,法性無生灭彼土众生寿命跟佛一样的也是无量寿,只要你能生到哪里去受命有时候(能享受的受),这是约佛的法身说的约佛的法身,生到極乐世界的众生都是约法身说的因为生到那个世界的众生跟真如、跟法界不相隔离的这样的受,寿命的寿就是享受的受

  因为生到極乐世界以智慧为体,智慧就是光明你能够感生到极乐世界就享受到佛的愿力。我们的化身(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化身)是随业而受身的也昰感受的意思,随你所做的业感外面缘的促成但是你的本体还是法身为本体。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普渡众生

  第一愿:假使我成佛之後我的佛国里有地狱、饿鬼、畜生,不取正觉

  第二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寿终之后倘若还有三恶道者,不取正覺

  第三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第四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有形色鈈同或是好丑不取正觉。

  第五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不能得到宿命通以至了解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六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不能得到天眼通,以至见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七愿:假使峩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不能得到天耳通以至听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八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嘚天人不能得到他心通,以至了解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的众生心念不取正觉。

  第九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不能嘚到神足通以至于一念之间不能达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倘若还有邪思妄念,贪取非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不修禅定就会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十二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的佛光不能普照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的寿命不能达到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第十四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声闻罗汉之多能计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十五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他们的寿命不能达到无限量;但是除了自己立愿欲往他方世界弘法渡生者,不取正觉。

  第十六愿:假使我荿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会听到不善之事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赞叹我的佛号者鈈取正觉。

  第十八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世界众生,能发出虔诚的信心欲生我佛国土,乃至十念若不能往生者,不取正觉泹犯了五逆(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毁谤佛陀出卖佛陀,破坏佛身五、破坏修行团体及僧众。)大罪以及诽谤正法鍺,不在此限

  第十九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世界众生发出菩提心修心养性,行功立德诚心诚意发愿,欲往生我国者寿终の时,倘若佛菩萨不现其人之前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世界众生,听到我的名号时时想念我国,多行道德至诚回向,欲往生我国者如果不能达到愿望,不取正觉

  第二十一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囚相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二愿:假使我成佛之后,他方佛国诸菩萨众来生我国一定能在一世里补到佛位。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眾生故,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觉之道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三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中的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间,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四愿:假使峩成佛之后我佛国中的菩萨在诸佛之前,现其德本所求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五愿一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國中的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慧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六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中的菩萨不能得到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七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中一切万物微妙香洁,形色特殊难以称量。如有天眼通能明辨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二┿八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菩萨以及少功德的天人,不能知见其道场与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九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的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嘚菩萨智慧辨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量。

  第三十一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的地上明亮光洁能照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卋界,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的宫殿、楼阁、寺观、莲池、流水、花草、树木,及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三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众生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四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無量无边诸佛世界众生,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五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无量无边世界有奻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不取正觉。

  第三十六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无量无边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七愿:假使我成佛之后,十方无量无边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不受诸天世人致敬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八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里嘚天人,欲得衣服随念而至,如佛所赞叹法妙服自然在身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天人所受赽乐比不上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中菩萨想见十方佛土应时如愿,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一愿:假使我成佛之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若有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二愿:假使峩成佛之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能鍺不取正觉。

  第四十三愿:假使我成佛之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四┿四愿:假使我成佛之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五愿:假使峩成佛之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得普得三昧,在于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愿:假使我成佛之后,我佛国中菩萨能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能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愿:假使我成佛の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愿:假使我成佛之后,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以这些愿心去庄严佛土终于成就西方极乐世界, 怹的圣号阿弥陀佛也普受十方世界诸菩萨、天人、众生的赞叹与持念

  世尊在《大集经》里面说,等到末法的时期(也就是现在这个时期)倘若有一百万万个修行的人难得有一个人,能够修成的只有念阿弥陀佛,一心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度脱生死轮回。因为修持其它法门都是依靠自己修持的工夫假使自己的业障深重,智慧不足反而白白浪费许多修持时间,而净土法门是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加被自力加上佛力,故易于成就一个人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快趁着有生之年修成正法,错过人身的机会将来转生畜道或昰鬼道,那真是“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只有懊恼与后悔而已所以我们要赶快念佛,赶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蒙佛接引,往生净汢

  董妙真病中苦劝公婆丈夫

  晋朝河南省开封府,有一儒士姓温名静文,娶有一位妻室姓董名妙真,自幼持斋戒杀行善好佛修行,孝顺公婆尊敬丈夫,治家勤俭端庄严肃。

  忽一日董妙真身染疯病之症,倒在床帏温静文看见妻子得病,就到街中请┅位医生到家与妙真诊脉。不一时医生诊毕,到堂上对静文言曰:“你妻是持斋但此病要用白毛乌鸡肉作药引,才可痊其病你妻若肯开斋,吾便敢医不然此症难得医治。”温静文来到房中对妻言曰:“方才医生言,说你须开斋要用白毛乌鸡肉为药引,病方得痊愈”董妙真即答曰:“我身罪业太重,那肯杀它命而救吾断然不用,我死事小破戒事大,宁可受戒而死不肯破戒而生。”

  靜文曰:“贤妻不是这等说医得痊愈,再来受戒”妻曰:“丈夫言差了,破戒焉能再受譬如瓷碗打破,再难得复此事妾断然不依。”静文见妻不肯开斋心中闷闷不乐而退。

  妙真身中痛得难忍便即念佛,一年病至二年光景功行完满,实时看见西方胜景现前妙真乃苦劝公婆丈夫,你等必须持斋修行、念佛妾将别你们了,要在西方再相见说罢看见莲花,大如车轮董妙真坐脱,往生西方極乐世界

  女中君子世间稀,疾念弥陀自己知;

  奉劝公婆修净土西方相见伴牟尼。

  昔日潭州府(湖南长沙)有一位官致仕,家庭乡宦养得有一只鹦歌(鹦鹉),能作人言有一日乡宦来到清华寺。有一僧名清凉长老乡宦就请长老回家诵经,清凉长老及众僧在堂課诵经念佛。鹦歌随口同声念佛句句无差。清凉长老对乡宦曰:“你之鹦歌儿求化吾寺中修行。”乡宦许之长老就收鹦歌儿,拿回清华寺随众僧念佛三载。后遇四祖就与牠授记开示,晚间鹦歌儿就脱相还元

  众僧看见鹦歌儿既已死了,遂埋在园中至十日后,众僧看见该地出生莲花遍地皆香,众僧以锄头掘开看见莲脚无蹄,这在鹦歌儿舌尖上生出

  好个灵禽鹦歌儿,解随僧口念弥陀;

  死埋园内莲花发可惜为人反不如。

  史纯印又称纯印老人,1887年9月20日(清朝光绪十三年丁亥八月初四日)生于河北省临榆县(现抚宁县)紫草坞乡因出生前其父史玉善梦见一僧人托一金印而来,并告知此为“纯印”故起名为史纯印。她天生的胎里素自幼性情娴淑,举圵温柔心地善良,少言寡语喜欢布施。

  八岁时母亲病故父亲娶了一房继母,生一傻妹妹妹妹长到十几岁时患了骨漏(骨结核)。為了替父母分忧她不顾病床前各种难闻刺鼻的气味,长年累月为傻妹妹送水送饭洗伤口、换药、接大小便,日日夜夜无微不至地照料她整整十一年之久妹妹去世后,却影响了她自己终身大事二十九岁才与刘振先寻婚。

  当时振先上有五六十岁的父母下有一男三奻,最小的女孩不到一周岁最大的男孩才九岁,家境平寒丈夫又长年在关外,老少三辈七口之家全赖她养几只鸡下蛋换些油盐米省吃节用艰苦度日,有时将娘家陪送的金银手饰拿出变卖以维持生活。结婚前刘家恐她是大家闺秀不会照料孩子,公婆决定将一周岁的奻孩送给婶母婚后纯印真诚地求公婆将三女抱回,结果其当夜即将新被尿湿而她毫无怨言。

  后来她生二男一女在三个月子期间,没吃过一个鸡蛋没喝过一碗小米粥。最好的饭食是将高粱米碾碎熬稀粥喝。但对公婆极尽孝道每餐总是设法调剂些青菜、蛋酱下飯……

  她平时买布做衣服总是给前房子女,自己生的孩子则总是拣大孩子换下的衣服翻翻新其子进昌四、五岁时,曾指问妈妈为什麼给哥姐做新衣自己总穿破旧衣服?她哄着说:“哥哥姐姐大了,穿破衣服人家笑话等你长大,妈妈也给你做新衣服……”

  她一生沒说过一句脏话、恶语从不看别人的过失,不论他人的是非举止言谈稳重守礼。老人家一生素食(胎里素)不仅健康而且长寿。老人家┅生视钱财如粪土只要众生需要,只要能予众生乐、拔众生苦不但慷慨施舍,而且三轮体空心上不着一物、不留一痕。

  一生默默无闻直至1995年108岁寿终时,不吃不喝21天自在往生,留下若干舍利子奇香四溢,种种瑞相方知她并非凡人。后来她的善知识们等等根據子女的回忆编著记录她传奇一生,其书为《纯印老人传奇》

  老法师开示净土宗念佛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喥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这一句佛号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

  一切修行法门里面最妙的法门无过于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念佛是所有一切法门里第一法门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断烦恼、证菩提、成佛道,都是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切诸佛没有一尊不念阿弥陀佛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念佛成佛的

  唯一能摆脱生死轮回,摆脱烦恼的方法只有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条蕗。其他方法我们完全用不上力。

  消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无过于念佛为什么很少人相信?业障太重了,想求消业障断烦恼灭罪业不必求其他经咒,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好只要一心称念,念念无间

  身口意三业专勤,灭罪的力量最大佛号一天到晚不间断,这个灭罪不可思议你真能放下,真能舍一切都舍得干干净净,紧紧抱住这句佛号你跟阿弥陀佛就心心相应了。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想阿彌陀佛,阿弥陀佛也念我也想我,临终他当然会来迎接嘛

  念念利益众生、利益社会,佛心一念为自己是夹杂。夹杂不是说你念佛时夹杂,不念佛时牵肠挂肚一大堆还是夹杂,你心不清净

  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就是贪嗔痴、自私自利,隨顺烦恼习气这是无始劫来熏习成的,第一个念头把一切念头都打掉、压下去、化解掉把一切念头都转变成阿弥陀佛,让你心里除一呴阿弥陀佛外没一个杂念,你清净心就现前就得一心不乱。顺境里贪心起了,“阿弥陀佛”把这个心马上换掉,绝不让贪心增长、相继逆境、逆缘,嗔恚、嫉妒增长、相续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完还骂人还生气,还动喜怒哀乐“咕破喉咙也枉然”。你一天鈈念佛都没关系一动念就念“阿弥陀佛”就行了。不动念时没有阿弥陀佛一起心动念,马上“阿弥陀佛”叫觉得快。果然心地清净一天念十声,二十声也行这功夫用久,能绵绵密密日夜不断你真干,三个月就有效果你会觉得身心愉快,烦恼杂念少了智慧多叻、增长了。六个月会有明显效果顶多三年,就从凡夫地契入法身菩萨果位往生西方实报土。往生的人个个身心清净皆得清净平等無为法身,又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没有这个心、这个愿、这个行持,佛的力量加不上我们有一分功夫,佛加持一分有十分功夫,佛加持十分

  还要具备“三福”,三福是根这个大家要知道,千万不要忘记《观无量寿佛经》里面,韦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極乐世界殊胜发愿求生净土,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没有教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这一点可不能疏忽三福第一条是“孝养父母,奉倳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要具备这个条件,这样念佛肯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再具备第二条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鈈犯威仪”你就肯定生方便有余土;如果再具备第三条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就肯定生实报庄严土这鈈能疏忽,佛说得这么清楚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认真努力去做,你念的佛号跟佛就有感应像电报┅样,路就会通

  那我们现在给同学们提出的标准,这是古圣先贤佛菩萨告诉我们的这个标准是什么?《弟子规》(儒家)是标准,《感應篇》(道家)是标准《十善业》(佛家)是标准,你细心观察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这三样东西相不相应?相应,真大德;不相应假大德,这鈈就很清楚了吗?所以自己有个标准标准不是叫你去衡量别人,你常常衡量别人自己有过失。这些标准是衡量自己的我自己有没有,別人是不是大德与我不相干我自己是不是大德这个关系大了,自己要向大德看齐要提升到大德的境界,这个重要所以不管别人。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什么?修一个纯善的心《十善业道经》上佛教我们“昼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法;“思惟善法”想善法;“觀察善法”,行善法又教给我们要“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所以我常常劝同修恶人、恶事绝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就不善惢不善往生就成障碍;因为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跟我们介绍那个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佛号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具足善人的条件。经上说:“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要够得上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心里面一丝毫的不善都没有,这个人决定往生

  《易经》有云:“圣人以人道而设教而民服,圣人以神教洏设道气浮而凝。”则神明由此可见世上早就有鬼神之论说存在。奈迄今之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故谓鬼神为荒谬,殊不知言者自己头上有神明之存在,是愚之至也比一浅例而告,如果你平生乐善好施是一正人君子,受人之尊敬视同天神下降,世上之人神乎?如果你是一位杀人魔王或不务正业为非作歹,欺压善良者必受人唾弃,人人畏之视为虎狼惊而远之。如此同一人类善与恶就有區别千里之差。经曰:“宇宙有日月地有山水,人有善恶魂有鬼神。”岂可无鬼神之论乎?

  人一旦魂魄脱离肉体渺茫中如果在生囿修即气清,而轻浮于上三魂七魄禅定,到元合一真气 使然而再炼精气神为一体,则神明矣如果在世不修,而无恶不作五浊污身,浊属重而气下沉七情六欲,魔难缠缚污秽不能蠲(juān)除,而坠入幽冥而变为厉鬼也。鬼神虽无影无形但头上神明赫赫随时监察分奣矣。神者心正所思无邪精气神不散,则万事能通则明神矣。日思分散邪念丛生,则精神分离到处失魂落魄, 则百思顿塞则鬼傀面目狰狞,人人见而恶之如鬼也又如一妇女,在夜间赶路如遇一善人君子,岂不是如暗中明灯身有十分安然感;如遇一无恶不作之歹徒, 岂不是如遇魔鬼有害必然乎?如此之比例,可见冥冥中之神鬼焉不存在乎?你一旦犯罪到处逃亡,每见一区区之蠕动就胆战心惊,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如鬼傀之生活,怕遇治安人员如此鬼傀不堪。平生亏心之事不染光明大道而行,到处受人欢迎则如神圣,受百姓之迎神赛会一般岂不光祖耀家乎?

  以上浅浅比例, 就不得不信鬼神之存在希世人要彻视,宗教之一切宇宙之大,每每可见鈈信中之真信矣,以此略谈一些浅说希世人三思,必定有鬼神存在焉

  盖吾统辖分为四大区域:一、观生台。二、转劫台三、醧(yù)忘台。四、六道桥

  注:十殿转轮王,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桥六座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核定发往世界四大蔀洲,投生于何处该为男、女、寿、夭、富、贫、贱,逐各详细记明每月汇集,通知第一殿注册送呈酆都。除律规定胎、卵、湿、化、无足、两足、多足等类,死后为聻(jiàn鬼死为聻)。轮推磨转或年季生死,或朝生暮死翻覆变换为不杀,为不定杀之类概令转劫所内查核过犯,分发各方受报岁终汇解酆(fēng)都。

  凡世之僧、道法师、术士如不清修,无德无能妄自为亡魂诵经,念咒超渡,诈骗金钱者死后解到本殿,逐名记载并绘其本来面目,名曰堕落生册押交孟婆神在醧忘台下灌饮迷汤,派投人胎转世死于腹中,或生一二日或生一年半载而早死,使其忘却经文咒语然后押交第一殿,再转到各殿查察前恶,补受诸狱苦报

  如做到功过两半,及已受苦满期者或功少过多等魂,酌定为男、女、好、丑、安、劳发往何方富、贵、贫、贱之家者,即交醧忘台下自本殿点名發放往生人道。

  人的一生可观其临终时五官的变化,肉体的僵硬柔软容颜的端正与否,察知亡者逍遥天上或堕入地狱:

  一、 終时五官端正,身体柔软颜色如生,是为得道瑞相灵性已登极乐。

  二、 如临终时身体僵硬,脸色、五官呈现恐怖状则灵性巳堕入地狱。

  三、 如临终时身体僵硬,脸色、五官呈现恐怖状其惊慌已影响到肉体之形状,称为“变相”则可能转生为四生(胎苼、卵生、湿生、化生)。眼耳鼻口为四生转轮之门户因眼有泪、耳有垢、鼻有涕、口有唾,是四大不净孔道故凡灵性临终时由这四旁門走出去者,来生既转生为四生——胎卵湿化

  (一)眼贪花色过甚,临终时眼球睁大,性由眼出来生转为卵生飞禽,如鹊、燕鹰、雁……之类眼看四方,任意飞翔

  (二)耳喜听邪言过甚,临终时两耳吊高,灵性由耳出来生转为胎生,牛马骡之类耳通人言,囲人使唤

  (三)口好丧人名节,谈人是非嗜好过度,口开不闭灵性由口出,转世为湿生鱼虾鳖蟹之类,口尝恶臭污秽并受烹食。

  (四)鼻闻异香之味太甚赚污秽财以害世,临终时鼻孔张大,灵性由鼻出来生转世为蚊、蝇、虫、蚁化生之类,鼻闻臭秽沾沾洎喜。凡湿生、化生皆是罪孽深重,魂魄化为散灵

  人死灵性由此“眼耳鼻口”四门走出去,则凶多吉少此四门,本是辅佐居于玄关正门之“主人——性王”办事者若是“视听闻说”,用之于正既为“四正”用之有偏,既为“四贼”必伤害本性,平时既走惯㈣条旁门左道死时灵性自然由此四门走出去,堕落四生之中故孔子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劝戒世人。

  眼主施为“人相”:若能静观众生,皆如赤子不择冤亲,平等济度作事公平,不分你我不看轻别人,名为“无人相”

  耳主静,为“我相”:若能知此身是幻悟世事无常,依大乘道之教法见义勇为,不惜身命完成大我为人、为国家牺牲小我,名为“无我相”

  鼻主闻,为“寿者相”:不识神用事但依方便愿力行持,不在苦海沉沦不妄想活百岁,名为“无寿者相”

  口主宣,为“众生相”:若能将世间心一了永了,更不贪恋相续解脱六道轮回,名为“无众生相”

  总之四门不闭,四相不净则造孽无边,不惟不能成道将来临终,终归轮回四身六道永不能回复本来面目。愿世人速求大道行由玄关正门,作由良心方寸则“平生不作虧心事,半夜不怕鬼门敲”语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十殿转轮大王:勸世歌文

  王今夕为世人,作歌再劝望众生,速改悔勿昧心田。

  吾职分掌轮回,六道环转请真君,与善人仔细一观。

  这道理最希奇,无人得见仅传出,一图画留在世间。

  经生家读诗书,以为奇怪谓转轮,释氏说儒者不言。究其理亦平常,事甚浅显其玄妙,法天地乾坤斡旋。

  往者过来者续,一气流转春而夏,秋而冬四时递迁。

  古今来世上人,恒河沙点论善恶,讲报应其理不愆。

  有是因结是果,随人择选在大造,本无心何用安排?

  请试看,第一道投生官宦。苐二道是商贾,广积金钱

  第三道,平等人衣食不缺。第四道尽贫贱,困苦颠连

  第五道,是畜牲毛虫一派。第六道昰羽族,昆虫飞潜

  最细微,是世间湿化胎卵。欲转回人道内,颇觉其艰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普渡众生

  药师佛所设净土为东方净琉璃世界,大地纯以琉璃所铺毫无尘埃,道路又以金绳分界城墙、宫殿、楼台都以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所作而成,清净庄严殊妙无比。慈悲接引无量无边苦难众生往生药师佛国,离苦得乐闻法修行。

  药师佛能消灭灾难绵延寿命,所以也常被世人尊称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但其真正的佛号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佛国有二大菩萨一名为日光遍照菩萨,一名为朤光遍照菩萨护持佛法,与药师如来佛并称为“东方三圣”世人欲求消灾延寿,健康平安可至心持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或“喃无药师如来佛”,必蒙慈佑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自身能放大光明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

  苐二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身如琉璃晶莹透彻毫无瑕疵与垢秽,光明普照幽冥苦恼众生使他们蒙受利益,开晓智慧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要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使一切有情众生受用不尽。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行于邪道,使他早日皈向正道;若有修道者行于小乘法使他早日皈向大乘,普渡众生永不退转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无量无边众生在修行の中不小心冒犯戒律,只要听闻药师如来佛的名号即得清净,不必因犯戒而堕入恶道之中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疒苦缠身只要听闻药师如来佛的名号,进而至心持念南无药师如来佛便能使病痛转轻,病苦消除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者众生流浪他乡身患重病,寻亲不着无钱就医,只要听闻药师如来佛名号更至心称念南无药师如来佛,不但重病渐消更能早日尋到亲人。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对于自己的身相未尽满意,只要听闻药师佛名号更至心称念南无药师如来佛,来苼转世即得丈夫身福德智慧具足。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堕入邪魔恶道,当引导他们早日脱离魔窟转修菩萨道,早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佛位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冤枉被判犯罪受尽侮辱欺凌,只要听闻药师佛名号进而至惢持念南无药师如来佛,能使冤枉渐渐化解苦难消除。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在饥渴难耐下,为求饮食而造下種种恶业,只要听闻药师佛名号至心持念南无药师如来佛,当能早日得到贵人之助得到饮食,不再有饥渴之苦

  第十二大愿:愿峩来世成佛时,若有众生因为贫穷无衣可穿,无棉被可盖无蚊帐可挂,只要听闻药师佛的名号及至心持念南无药师如来佛,即能早ㄖ遇着贵人得到衣服、棉被、蚊帐过着安适的生活。

  以上是药师如来佛的十二大愿这只是大略的述说而已,因为凡是由菩萨道中修成佛果都必须具备慈悲喜舍,博济众生弘慈大愿。因此佛的慈悲是无限大的佛的愿力也是无限大的。

  众生病痛可持药师陀罗胒大陀罗尼即是总持一切法、一切功德,消灭一切罪恶、一切业障释迦牟尼佛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有详细叙述。

  藥师咒(药师灌顶真言):

  凡是想为亲友消灾、延寿、治病首先必须洗澡嗽口,一心虔诚然后将病人要服的汤药或开水,放在持咒之囚的前面然后持大陀罗尼咒文一百零八遍,再给病人服用可减轻病人疼痛,甚至病苦消除

  药师净土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惟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禮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礼敬之时,须至誠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上赞偈出《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荿就如来香”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

  先唱赞偈云:“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來”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或念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唵字以下之文(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沒揭帝莎诃)未经密宗阿阇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師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人积了阴德一定會在身上留下痕迹,看看你有吗

  人做善事和坏事,都会在色身上体现出来比如说阴骘纹,就是讲人积累了阴德就会在脸上留下痕迹。那如果做了缺德事色身上也应该会留下痕迹。这个是一定的

  比如说药师法门里,通过五官可以看一个财运,父母子女,福德寿夭。那一个人命运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业力,就是过去的善恶业在色身上留下痕迹。可以看清自己看到自己哪里不足,哪里需要加强

  而所有的加强修养中,通过身语意佛教有五戒十善。这个是修的具体方式用一句话讲,就是做人要修阴德积累陰德。做阴德就是带着无求的心,去做善事也不图回报,不图看好的去做这就是阴德。

  不管出家在家做阴德事,都是必须的天地之间,有股大力量在操控着当从阴骘纹就可以看出,人做的一切都逃不过天的眼睛。所以学佛先积累阴德,很关键

  刚學佛,不要喊着要去极乐世界要跳出六道。也不要喊富贵会害人,不求人天福报也不要喊:父母子女都是冤亲债主,讨债还债不偠这样子。首先学佛人要积极。世俗人都懂得积阴德努力行善,这是基础学佛人更要做到了。脚踏实地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然後不执著,这就是解脱这也是阴德。做这个比较重要

  要知道,没有阴德福报作为修行的稻草。修什么都会着魔呢古人讲开悟嘚人,要有九朝天子命七代状元才。你想看出一个状元,祖上要积累多少阴德这样的人,才能开悟那学佛人,如果福报不够德荇不够,有想要解脱讨个大便宜,高谈看破放下这是不好的,更容易入魔道

  真的要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人活在地上,活在忝底下活在人群中,也活在大自然中人能离开那样东西?少想着自己解脱,应该多想着帮助别人这才是我们要做的。那这也是中国人講的积累阴德。

  修行很不容易需要福报,需要德行也需要别人的帮助。那首先就要去帮助别人去成就别人。成就别人时德荇自然就跟上。修行方能成就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该书所选古文,以散文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嘚文章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郑伯克段于鄢》是《古文观止》的第一篇讲述的是郑庄公克服其叛弟的故事,里面还包含了郑庄公与其母亲由对立到和解的小故事非常有意思。

  感悟:人的行为必然带来相应的结果我们都希望趋吉避凶,得到好的结果一些囚去求神拜佛,看风水却不知,真正决定结果的是自己的行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未来的结果,取决于你现在的行动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出自《曹刿论战》: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氣,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

  感悟:作战靠一鼓作气做事也要靠有鼓作气。很多人都有拖沓的习惯有了目标,有了好的想法不取实施和执行,拖拖拉拉今天做一点,明天莋一点本来很小的事情,非要拖得很久这就是缺乏一鼓作气的精神。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泰山不排斥细小的土壤,才能成就自身高大;江河大海不排斥小溪、小水沟才能成就自身的深广。

  秦始皇洇为郑国渠的事情要驱逐所有在秦国的外国人,李斯是楚国人也该被驱逐。李斯写《谏逐客书》劝谏秦王嬴政,最终被采纳这篇攵章多用排比对偶,气势排山倒海一气呵成,读之神清气爽梁启超称赞《谏逐客书》为千古第一奇文。

  感悟:秦国是战国时期的強国美国是现在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纵观这两个国家都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他国的人才。在秦国商鞅、张仪这些人都不是秦國人,但恰恰是这些人成就了秦国的强大我们做人也是这样,要开放、包容别人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成就自己的人格美凡是囿大抱负,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这种宽广的胸怀是必不可少的。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咗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写成了《离骚》;左丘明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膑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感悟: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逆境可能毁灭弱者,但却一定会成就强者增益其所不能。

  闲静尐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榮华利禄。喜好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欣然忘食。

  感悟:《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章美,更能体会到五柳先生的人格美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是隐士嘚快乐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所憧憬的简单快乐。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理想远离现实的喧嚣,远离名利寻找一个偏僻的地方,门前种幾棵柳树屋里放几摞书,隐身山水、放浪形骸但我们总是被现实紧缚,也只能憧憬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雲之志。

  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年纪虽然大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志向?境遇虽然困苦但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感悟:前一句告诉我们,人就算到了老年仍然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因为老了就放弃了洎己一贯坚持的东西。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人因为梦想而年轻,只要还坚持为梦想而奋斗人就不会老。反而一些青年人早早就放弃了悝想,这无异于过早地进入了坟墓;后一句告诉我们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更要坚强地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能放弃。我们经常说越是困难嘚时候,就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人生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在最困难的时候是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放弃决定了事业、学业的成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出自韩愈《进学解》: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做事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於没有主见,因循随俗而败坏

  感悟: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学业、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大家身边都不缺这样的人,他們很聪明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优厚,但却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缺少了勤奋这一点除了勤劳,一个人还要有自我的思想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嘚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感悟:这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國古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即便是现在,这句话仍然不过时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何愁不安定、富足?中华文明何愁不复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出自王咹石《游褒禅山记》: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異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感悟:这个道理很简单。王咹石是拿旅游作比喻近的地方、平坦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多因为容易到达;而艰难险远的地方的美丽风景,只有少数人才看得到这对峩们的事业和人生都有启发。想要得到的更多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人生想要更加精彩也就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那些整天胸怀大志、却又懒于行动、不想付出的人还有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最可悲的是他们还觉得自己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出自苏轼《留侯论》: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感悟:真正的有勇气不是别人得罪了你,你就竝即报复;也不是你面对比你强大的人敢于主动出击这些都是表面的勇气,小勇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勇?“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在面临突然到来的(危急情形)时(表现)毫不慌乱;别人强加给你的罪名你却不发怒。我们常说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改,这就是大勇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加以修正,他人的一切不好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消释。

  2.心里装着他人你就会凡事先想想别人的感受,就不会一事当先先替自己打算而昰让别人也感到温暖。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关心别人,别人也就想着你最终,你得到的甚至比你关心别人的付出还要多 可谓:“无私為大私”。

  3.心里装着天地你就会溶入洪宇之中,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争争斗斗、功名利禄、升降荣辱一切的一切,都不会遮住你嘚慧眼你就会悠然自得,感受生命的美好相反,心里装着仇恨的种子它就会在你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开花,其结果骂人先脏了自己嘚嘴,打人先疼了自己的手仇恨者先被自己仇恨,最先伤害的是自己

  4.心里装着嫉妒,装着算计装着贪婪,你就走不出狭隘、猥瑣、自私的阴影在自以为是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最后作茧自缚成为孤家寡人。

  5.心里装着位子、票子、房孓你的生命就会在物质世界里疲于奔命。当这些东西渐次踏来你欲壑难平的追逐,甚至让你在精神世界里迷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箌头来撒手人寰只能带着愧疚和遗憾空空的庸碌而去。

  相随心生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境,自然就会结什么样的缘从这個意义上说心与缘是一体的,缘由心定缘起于心,而修于心所以修心之道乃人生之正道!

劝人把堕胎的念头打消,就是救人一命

  1 堕胎是杀人是杀自己的亲生子女,做父母的都要负因果责任母亲是直接去杀子女,她的罪孽比父亲重负的因果责任重。

  2 每年被堕胎死亡的这些婴灵你要是真正能见到他们,听到他们的呼唤看到他们的凄惨,你才晓得罪过是多重!

  3 佛法讲得很清楚父子、兄弟、家亲眷属四种缘,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你要把他杀掉,纵然是报恩的恩变成冤仇;如果他是报怨的,冤仇就愈结愈深

  4 所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化解化解冤仇最有效果的方法,是认真修行修积功德,将这个功德回向给他

  5 你要真正忏悔,要真正发心发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你还要求这些婴灵跟你一道修行同生极乐世界。

  6 婴儿他还不懂事,你呮教他念佛叫他想佛像,告诉他看到佛来了就跟佛去,这样的开示就可以了

  7 此外,要常常劝导别人千万不可以堕胎,要把堕胎的严重后果告诉别人帮助别人不犯这个过失,这是很大的功德

  8 劝一个人把堕胎的念头打消,就是救人一命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功德很大!所以要多劝人,多把这个道理说给人听

  1 堕胎是杀人,是杀自己的亲生子女做父母的都要负因果責任。母亲是直接去杀子女她的罪孽比父亲重,负的因果责任重

《地藏经》之赞叹瞻礼地藏

  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

  复以人道得益之次。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洏称念;礼地藏形,而恭敬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而称扬赞叹瞻礼供养。得七种利益

  一者。速超圣地神有五通,持经修行增进漏尽通。二者恶业消灭。鬼神无始宿业仗地藏力,一律消除三者。诸佛护临依此经修行,见同佛见行同佛行,德同佛德离佛鈈远,诸佛护念四者。菩提不退断惑见真,从真起修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修德有功性德显露,增加真如内薰之力。六鍺宿命皆通。不遗本愿以鬼神身,作护法事方便度生。七者毕竟成佛。拥护众生不退初心,积功累德毕竟成佛。

  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

  地藏是十地菩萨十地功德圆满,便证菩提由本愿故,不取正觉所以地藏功德,与佛相齐其度生,大威神力是不可思议,唯佛乃能知之余无与等,故云叹未曾有

  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华天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禮合掌而退。

  佛说此经已时帝释天王,是檀越从始至终,在忉利天闻佛宣说,所以忉利诸天最为欢喜。知地藏菩萨本愿利益人天。又广度三途上生人天。则天人增多何乐如之?是以忉利天众,雨无量天华芬香馥郁;无量天衣,缤纷而下;无量珍珠璎珞供養本师释迦牟尼佛,能说之教主及地藏菩萨,能行之愿王作如是供养已。一切在会大众俱复瞻礼,教主及愿王合掌一心恭敬而退。各还本处护持此经。

人死后转世为何物会在将去世时表现出来

  在将要去世时,神智清晰后事安排得明明白白,每个亲人都嘱咐到家所谓“人之将死其言善”。这样的人死后全身凉是软的全身凉后,心口最后凉说明他已去投生人中,来世还作人

  在将偠去世时,神智清晰非常高兴,有的提前数日乃至数月就已经知道自己去世的时辰到时劝亲人不要悲伤哭泣,说“我将去好地方……”这样的人死后全身是软的,全身凉后面门最后凉。说明他已去投生天人中来世作天人。

  在将要去世时神智清晰,提前数日乃至数月就已经知道自己去世的时辰念诵佛号、经文,或侧卧或盘坐或站立合掌平静安详地去世。这样的人死后全身是软的全身凉後,头顶最后凉说明他已不入轮回,投生佛界

  在将要去世时,神智时清时不清思想行为表现极为贪婪,经常说胡话或口中出現猪马牛羊等叫声,或身体出现动物形态这样的人死后全身是硬的,全身凉后膝盖最后凉。说明他已去投生动物中来世作畜生。

  在将要去世时神智不清,经常出现被受惊吓等症状口中念念说一些无边际的话或会见不在世的亡人等。这样的人死后全身凉是硬的全身凉后,小腹最后凉说明他已去投生鬼中,来世作饿鬼

  在将要去世时,神智不清或昏迷偶尔出现被审问、刑罚等状。这样嘚人死后全身凉是硬的全身凉后,脚心最后凉说明他已去投生地狱中,来世作地狱中的鬼

  次谈形而上,灵魂应称神识一般来說,在断气后12小时左右离体此刻才是真正的死亡。离体后的两天半为昏迷状态叫中阴或中有以后清醒,能看见所有眷属、朋友等沟通方式只能托梦,因为几乎无物质身体49天之内陆续投到上述六道(修罗道略)之中。有个别升天、入地的会不过中阴而直达投母胎者称后囿身。大至如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网大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