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育运动调查问卷社会调查的程序

当前位置: >>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第 14 卷第 2 期 2007 年 3 月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Vol.14 No.2 Mar.2007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方千华,黄汉升34(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摘 350007) 要:对全国 15 所高等院校的 157 篇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其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方法运用的特征为:根据论文需要选择方法,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 用;形成以主体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多元方法体系;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提高学位论文的科学化;重视 问卷调查方法的运用,提高学位论文的实证水平。 关 键 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研究生;研究方法;中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7)02-0127-04中图分类号:G80-32Survey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degree theses by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in China FANG Qian-hua,HUANG Han-sheng(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157 doctor and master degree theses by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in 15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sorted out and summariz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students selected th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n the students had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 multi-method system based on a major resear the students had paid attention to combining qualitative methods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make their degree th the students had showered att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uplift the demonstrative level of their degree theses. Key words: sports
graduate student; China 科学方法的进步必然带来体育科学的突破, 正确地运用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将更能有效地提高科研质量, 更有效地 解决体育科学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 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门综合性 学科, 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 包括了几十门已经成熟和接近 成熟的学科,和数十门正在发育成长的新兴学科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几乎都是应用文献资 料和逻辑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方法, 少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研究,且总体水平不高。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问卷调查和 数量统计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问卷调查在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中应用更多 。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3] [2] [1]量与日俱增的 21 世纪,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的规模 不断扩大, 在过去 5 年中全国招收了近千名体育人文社会学 的硕士研究生和近百名博士研究生[2]。 截至 2006 年, 我国体 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有 8 个, 占总数的 32.0%, 硕 士学位授予点有 65 个,占总数的 27.3%。因此,在体育人 文社会学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 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学 位论文的研究方法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有利于促进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运用的创新,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华南师 范大学等 15 所高等院校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学位 论文 157 篇为研究对象,其中硕士论文 114 篇,博士论文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方千华(1976-) ,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28体育学刊第 14 卷43 篇,对论文中具体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 新时期研究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研究方法运用的情况, 归纳和总结其特征。殊研究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用于收集资 料与实事的方法 (例如文献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等) 和分析资料与实事的方法(例如理论分析、统计分析、系统 分析等)[4]。根据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频数统计(表 1) ,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 数最高的前 5 种相同, 依次为文献资料法、 调查法、 数学法、 逻辑法和系统法。其他还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1研究方法总体运用状况体育科学中的具体研究方法是指针对某一领域运用的手段和技术。 根据其运用的范围又可分为基本研究方法与特表1学位 论文 硕士 博士 文献法 篇数 109 43 % 95.6 100 调查法 篇数 95 41 % 83.3 95.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统计观察法 篇数 7 9 % 6.1 20.9 实验法 篇数 8 3 % 7.0 7.0 篇数 47 23 逻辑法 % 41.7 53.5 教学法 篇数 64 29 % 56.1 67.4 篇数 12 9 系统法 % 10.5 20.9 其他 篇数 8 12 % 7.0 27.9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统计可知, 文献法 被运用频数最多,排在研究方法的首位, 114 篇硕士学位 在 论文中运用频数为 109 次,95.6%的论文运用了这一方法, 所有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文献法, 这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学科性质是分不开的。 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与研究课题有 关的期刊、图书、图片等资料,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来源进 行鉴别、分析整理,运用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方法进行逻辑推理, 阐明所要研究的问题, 以弄清事实的真 相,把握事物的相互关系,概括出某种规律性的认识,提出 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基本思路。 文献资料法所具有的这些 性质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相吻合的, 所以在各类 研究方法中运用频数也是最高的。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 往往为了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系统严 密的调查, 一般可通过座谈、 询问、 填表、 观察统计等方法。 在 114 篇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调查法的频数为 95 篇,占硕 士学位论文总数的 83.3%。从表 2 可见,问卷调查法是学位 论文最常用的调查法, 59.6%的硕士学位论文和 72.1%的 有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这一方法, 说明问卷调查法在体育人 文社会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42.2%的硕士学位 有 论文和 55.8%的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 法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个别访谈、座谈、函询等,其主要特点 是通过直接与调查对象的访问谈话来收集其课题所需要的 研究材料, 并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36.0%的硕士学位 有 论文和 50%以上的博士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 在专家调查法 中, 大部分研究生运用了特尔菲法, 专家相互隔离和匿名填 答问卷, 使专家能充分独立地发表意见, 在体育发展战略和 体育管理决策的学位论文中较多运用这一方法。 同时, 部分 研究生论文还运用了实地考察、 个案分析等调查法。 近年来, 个案研究受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的重视, 通过某种行为 或事物单一案例的深入调查, 可以探索行为或事物之间的因 果关系, 特别在研究优秀体育教师、 奥运冠军等个体成长过 程,可以体现这一方法的价值。可见,调查法受到研究生的 青睐, 他们可以根据具体研究课题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调查方 法,以保证学位论文的有效完成。表2学位 论文 硕士 博士 问卷调查法 篇数 68 31 % 59.6 72.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调查法运用状况访问调查法 篇数 47 24 % 42.2 55.8 专家调查法 篇数 41 22 % 36.0 51.2 其他调查法 篇数 9 16 % 16.7 37.2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常用到数理统计方法, 尤其在调查问 卷法中,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调查中发现有 67.4%的博士学位论文和 56.1%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数理 统计方法, 特别是推断统计的运用, 有效提高了体育人文社 会学学位论文的科学性。 逻辑法也是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中常 用的一种方法。 从某种意义而言, 逻辑思维能力是研究工作 者科学素养的标志之一,研究生运用逻辑法进行科学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研究对象, 41.7%的博士学位论文和 有 53.5%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了这一方法。调查中发现,研究 生主要运用了比较与类比法、 抽象与概括法、 分析与综合法、 归纳与演绎法等具体的逻辑方法。 特别是分类法在学位论文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把一些杂乱的技术资料加以整理 成各自的系统, 从而发现之间的联系, 以探索其内部的规律 性。 第2期方千华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129在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多样化的趋势下,系统 法、 实验法、 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 位论文中也有出现, 为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 证。还有部分研究生从课题实际出发,运用了软件工程法、 预测法、生命周期法、行动研究法、社会测量法和教育人种 志方法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方法, 为学位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 要支持。 随着体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发展,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体现多样性,表现为 3 种、4 种 或 5 种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据统计,有 97 篇硕士学位论 文运用 3~5 种方法,占被调查硕士论文总数的 85.09%,最 多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了 7 种研究方法,但也有 12 篇硕士 学位论文只运用了 2 种研究方法;有 36 篇博士学位论文运 用了 4~6 种研究方法,占被调查博士论文总数的 83.72%, 其中还有 2 篇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 7 种研究方法, 由于博士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 因而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明显比 硕士学位论文更多样。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多种方法的组合分 析, 发现 2 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法结合为主, 3 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合 为主,四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 法、数理统计法结合为主,5 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 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为主。总 之, 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法时, 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灵活 运用,以期达到研究目的。的综合化和多样化趋势。 总之,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从运 用单一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到运用综合的方法描述或解释 复杂现象, 揭示变量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反映了在研究方法 运用上的进步。 (2)以主体研究方法为基础,体现方法学的创新。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析,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 硕士学 位论文主要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 法为主体, 其中文献资料法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 从论 文选题、 提出假说到验证假说都离不开一定的文献资料, 通 常贯穿于科研的全过程。 从某种意义而言, 体育人文社会学 研究过程,就是文献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研 究生学位论文要在情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和创新。另 外,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也是研究生选择的主 要研究方法, 成为学位论文完成的方法学基础。 在当今科学 研究不断交叉和综合的趋势中,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不断 吸收跨学科的知识, 把其他学科的前沿理论、 先进的研究方 法运用到学位论文中, 从方法学上体现学位论文的创新。 还 有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从课题的实际出发, 运用了 在以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较少使用的软件工程、预测、 生命周期、 社会测量、 教育人种志、 层次分析法、 内容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路径分析等研究方法,体现 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新思维,使得学位论文显示出独特的个 性。 总之,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不断吸收其 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注重在方法学上的创新, 提升学位论文 的质量, 对于完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学体系具有重要 意义。 (3)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提高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 由于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出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呈现出兼容与统合的趋 势[5]。由于体育现象既涉及到广泛的社会领域,又涉及到人 文的各个方面,因而体育现象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这给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的使用带来一定的难度。 但是, 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是当代体育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研究方 法提出的更高要求,重视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定量研究, 能较准确用数量来揭示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较 精确地描述研究成果与规律。 在统计中发现, 大部分学位论 文运用了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 从简单的数据描 述到复杂的统计分析,其中包括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因子 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推断性 统计方法的运用, 有效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提 高了学位论文的科学性。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基于不同的认 识论, 因而具有不同的假设和研究范式, 它们之间虽有歧异 却并不排斥和矛盾,事实上,定量研究回答的是“有多少” 的问题,定性研究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定量研究与 定性研究对于体育社会科学具有不同的向度和贡献, 两者相2研究方法运用的特征(1)根据论文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研究方法的运用必须与研究课题的内容一致, 才能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 157 篇博士、 从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分析, 大部分论文能够从课题的实际出发, 选择适合研究课题的方 法,例如学校体育、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等研究领域的论文 主要以调查法为主,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专家调查等 具体调查法,收集了大量论文需要的实证资料;而体育史、 体育社会学等领域的论文主要以逻辑分析法为主, 通过比较 与类比法、抽象与概括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等 具体逻辑方法,探索内部的规律性;特别是近年来,部分研 究生的跨专业、 跨学科选题, 在学位论文中运用了自然科学 常用的实验法、 观察法等方法。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 不断创新,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科研方法、 手段也在不断 更新, 使研究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问题, 寻求多视角 去解决问题。 特别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大 部分论文采用了 4~6 种的研究方法,改变了 20 世纪 90 年 代初期博士学位论文运用较单一的逻辑思辨研究方法对课 题进行理论层面探讨的状况, 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硕士 学位论文主要以 3~5 种研究方法为主,也体现了方法运用 130体育学刊第 14 卷结合是提高学位论文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 但是, 有些研 究生忽略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偶然性和独特性, 有时为了 定量而定量, 过分依赖统计分析结果, 从而得出了相对肤浅 的分析和解释。 (4)重视问卷调查方法,提高学位论文的实证价值。 问卷调查法是具有实证性质, 采取定量手段、 依据客观 验证来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方式, 受到社会科学 界学者的青睐, 特别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 研究者们也比 较普遍使用这一方法。 根据统计可知, 问卷调查方法是我国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的主要方法,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具 有重要价值。 在对硕士学位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的统计分析 发现具有以下特征: 运用问卷调查法的涉及学科有学校体育 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 体育社会学等, 体现问卷调查法运用的广泛性; 在运用问卷 调查法论文中,有 73.5%的论文经过信度、效度检验,可见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的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 性和准确性; 就抽样方式而言,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 文概率抽样以分层抽样为主,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就样本规模而言,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样本量一半 在 300 个样本以上, 其中主要集中在 500~1000 个样本之间, 符合社会科学研究对样本规模的要求; 在问卷数据的统计方 面,描述性统计运用最多,还运用了多种推断性统计,体现 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总之,研究 生已经认识到问卷调查法的重要地位, 但是在具体运用问卷 调查法时, 必须深入了解其基本性质, 遵循严谨的调查程序, 从而有效地利用问卷调查法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提高学位 论文的实证价值。位论文的量化水平; 科学运用问卷调查法, 采取定量的手段、 依据客观的验证来认识和说明体育社会现象和人文现象, 提 高学位论文的实证水平。 同时, 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运用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位论文主要以理性思辨方 法为主, 忽视了其他有价值的研究方法的运用, 有些研究生 自身的科研素质较薄弱, 出现了问卷调查方法没有信、 效度 检验、 没有随机选取调查对象以及小样本推断大总体等方法 学的具体问题。 面对现代科技的挑战, 研究生必须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素养, 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解决学位论文的实际问 题,从而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参考文献:[1] 黄 汉 升 . 现 代 体 育 科 学 研 究 的 方 法 学 特 征 [J]. 体 育 科 学,):6-10. [2]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学概论高级教程[J].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3:71. [3] 胡 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览[D].北 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4] 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26. [5] 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 歧异与整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5-28. [6] 王文生,李 军. 体育方法学研究引论[J].首都体育学院 学报, ):120-123. [7] 周登嵩.体育科研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91. [8]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小结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综合性的学科群,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 [9] 风笑天.方法论背景下的问卷调查法[J].社会学研究, 1994(3):13-18. [10] 田麦久,马启伟,张力为,等.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 学问题[J].体育科学,):13-18. [11] 吴叶海,邵伟德,陈最新.对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 文研究方法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5-17. [12] 张力为.个案研究可以做成体育科学的博士论文吗?[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641-643. [13] 于世浩,刘喜友,任保国.论面向 21 世纪体育科学研究方 法的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 ):11-13. [14] 杨 毅,王秉彝.体育科学研究应用数学方法的思考[J]. 体育科学,):14-15.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其他学科知识利用的程度及 科研成果价值的大小。与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相比, 新时期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 不断 发展创新, 为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 支持。 通过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 博士学位论文研究 方法运用状况的分析, 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从运用单 一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到运用综合的方法描述或解释复杂 现象,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形成了文献资料法、调查 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的主体方法,不断引入其他学 科先进研究方法, 从方法学上体现学位论文的创新, 显示出 其独特的个性, 提升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对于完善体育人文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简单的数据描述 到复杂的统计分析, 特别是假设检验、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推断性统计方 法的运用, 有效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提高了学[编辑:邓星华]
更多搜索:
赞助商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作品信息/体育社会实践教程
  作者:主编
  出版日期:2006年3月
  页数:283
  分类: 文化艺术 &总论及其他
内容简介/体育社会实践教程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项目 北京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资助:本书内容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校体育调查、体育组织调查、体育教育实践、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实践、基本写作能力培养等。
章节目录/体育社会实践教程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21世纪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
  一、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二、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三、采取各种措施,落实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节 国内外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前沿概况
  第三节 体育社会实践教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一、体育社会实践教程的研究对象
  二、体育社会实践教程的研究内容
  三、体育社会实践教程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 校园人际交往
  第一节 校园礼仪的内涵及特征
  一、校园礼仪的内涵
  二、校园礼仪的特征
  三、校园礼仪的原则
  第二节 校园交往中的礼节
  一、校园日常礼节
  二、教学礼节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作用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形式与策略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与应用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基本要素与要求
  第三章 人际交往心理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四、克服人际交往的破坏性因素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认知自我
  一、影响认知自我的因素
  二、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模式
  第三节 人际关系中如何认知他人
  一、认知他人的内涵
  二、影响认知他人的因素
  第四节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际心理特征
  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二、促进体育大学生的途径,培养情感智慧
  三、在体育教学中丰富情感体验,提高人际认知能力
  第四章 学校体育调查
  第一节 学校体育调查与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题
  二、提出研究假设
  三、选定研究方法
  四、制定研究计划
  五、搜集研究材料
  六、对研究材料的加工整理
  七、撰写论文,获得研究成果
  第二节 学校体育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学校体育调查的主要方法
  一、访问调查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专家调查法
  第五章 体育组织的调查
  第一节 体育场馆的调查
  一、世界各国体育场馆的概况
  二、我国体育场馆的性质与分类
  三、体育场馆的调查
  第二节 体育俱乐部的调查
  一、体育俱乐部概述
  二、国外体育俱乐部的状况
  三、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第三节 体育社团的调查
  一、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
  二、国外体育社团的情况
  三、体育社团调查时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体育教育实践
  第一节 中学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见习
  一、教育见习的主要任务
  二、见习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三、分散见习的工作步骤
  四、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中学体育教育实习理论
  一、实习主要任务
  二、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
  三、体育技能教学的基本要素与方法
  第三节 中学体育实践课实习
  一、备课
  二、上课
  三、课后小结
  第七章 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实践
  第一节 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社区体育活动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
  三、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
  第二节 社区体育活动指导
  一、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的重要意义
  二、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的主要内涵
  三、社区体育活动指导人员
  第三节 社区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
  一、社区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方案
  二、社区体育竞赛活动的竞赛规程
  三、社区体育竞赛活动的工作内容
  四、社区体育竞赛活动组织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社区体育社团
  一、社区体育社团的涵义
  二、社区体育社团的分类及特点
  三、社区体育社团的职能
  四、社区体育社团的管理内容
  第八章 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公文文体
  一、公文概说
  二、公文的组成部分和文面格式
  三、通知 通报 函
  第二节 日常事务文体
  一、专用书信
  二、告启文书
  第三节 新闻文件
  一、消息
  二、通讯
  第九章 体育社会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创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影响因素
  一、开展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影响学生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因素
  三、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 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获取信息、识别信息的能力
  二、洞察事物及其发展的能力
  三、灵敏感觉事物发展的能力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联想能力的培养
  三、想像力的培养
  四、捕捉灵感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策划能力的培养
  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预测能力的培养
  第五节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文献分析运用能力
  二、实验及其设计能力
  三、调查及其操作能力
  四、测量及其统计能力
  五、逻辑推理及其写作能力
  第十章 毕业论文的撰写、报告与答辩
  第一节 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毕业论文的特点
  二、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写作方法
  第二节 毕业论文答辩报告的准备与设计
  一、毕业论文答辩报告的准备
  二、毕业论文答辩报告的设计
  第三节 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与注意事项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二、毕业论文答辩应注意事项
  第四节 毕业论文答辩后的修订与成果发表
  一、毕业论文答辩后的修订
  二、成果发表
  第十一章 求职应聘指导
  第一节 求职应聘的前期准备
  一、心理准备
  二、求职文稿的准备
  三、其他方面的准备
  第二节 求职面试中的学问
  一、面试技巧
  二、展示良好印象的秘诀
  三、求职时的交谈艺术
  四、情感策略
  五、求职的方式选择
  六、求职的禁忌与误区
  参考文献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19:3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调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