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职场:30岁30岁 年薪40万20万是不是很失败

30岁转型期你能否成为成功人士
来源:搜狐商学院
作者:MBA中国网
第1页:30岁转型期你能否成为成功人士
第2页:30岁转型期你能否成为成功人士
  很多人由于年轻时走了弯路,到了30岁一事无成,这样的例子大有人在。但同样也有一些人,整个职业生涯都发展得很优秀,到了30岁已经成为职场的精英阶层。由于做猎头的原因,我们接触很多30岁左右的经理人,发现他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往往有很多致命的问题。在30岁之前,他们的职业生涯表现很优秀,但从30岁到40岁这一段,很多人都在做职业的布朗运动,无规则的跳来跳去。我把这些归纳了一下,首先举几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我在《千万别把自己当人才》一文中讲到,一个30岁的人应聘到一个大集团的一个管理中心当副总经理,年薪40万。他在上任前找我做职业辅导,请我分析一下,这个大集团是让他去革故鼎新还是力挽狂澜,或者去冲锋陷阵?我说这三个都不是,这么大一个集团,你去了以后第一是要学习。后来经过辅导,这个经理人转变了,详情一会再讲。
  第二个案例。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我接触了至少不下20位30岁左右的人,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当我问到未来理想的问题时,他们都会这样回答我,“40岁成为亿万富翁,50岁进政治局常委,60岁学冠全球。”我都是一句话,说按你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你去做,这一辈子你很可能是颗粒无收的。
  我见过一个小伙子非常典型。他1988年以全省第三考入北京某著名大学经济系,95年研究生毕业,毕业后进了一个半政府半企业的机构工作。用了5年时间做到业务处副处长,年薪达到20万。那时他刚过30岁,开始了职场布朗运动。布朗到现在有10年了,收入却还不到20万,还没有10年前挣得多。后来我就给他分析,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走法,30岁开始布朗运动,毫无规则的穿梭般跳槽。
  其实在我们看来,和这个小伙子一样背景出身的人,走的都是这样一种路径,他很少有选择,就是这样一种职业生涯。
  他就很奇怪,为什么像他这样很有才华的精英人士会走这样一条路径?我给他们总结了六大职业瓶颈。
  第一个瓶颈就是心态不稳,忽左忽右,忽上忽下。
  像刚才我举的第一个,冲锋陷阵、革故鼎新、力挽狂澜的那一位,其实沟通不到20分钟,他就立即变得非常谨慎、谦虚,开始拿小本记我说的入职后的六大准则。一会是非常傲慢和自信,一会却变得非常谦虚和谨慎,这种不稳定的心态其实与这个年龄段有关系。
  到了单位以后,这种不稳的心态表现在,要么过了头盛气凌人,要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结果是事情都做不好,盛气凌人做不好,小心翼翼也做不好。
  第二个瓶颈,仅聪明做事,并以此自居。
  他们做事上非常聪明、绝对够聪明,但是做人上不够精明,做领导他还缺乏智慧。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就自以为做事是一切了,并以此自居,讨厌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好多30岁的企业经理人都这么认为。
  30岁左右的年龄段心态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等他与人斗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痛苦无比。而且他们认为不应该跟人斗,与天斗地斗把事干好就行。
  30岁左右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因为心智还仅仅停留在做事层面,这世界上做事只是高端职场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层面,还有更高的层面他没有锤炼。因为他年轻,即使有意的学,也学不会,这个年龄段他有意的学更高层面的事,他会学得滑头了,那更不行了。他必须经过这一段做事的锤炼,再到更高一段精明的做人,才能智慧的去做领导。但30岁的职业经理人还没有锤炼到这一步,他还停留在最低的做事层面上,但是他认为这世上做事就够了,别的都不对。
  我见过一个200多万年薪的经理人,级别做到大总裁的位置,世界级知名公司里唯一一位非法国籍的委员。但是在委员位置上干了半年就下来了,后来我们俩见面一聊我就知道他肯定仅仅停留在做事的层面上。我给他讲,你就是一个最低层面做事的高端职员,你很精明,你是高端层面里最低层面做事的人,你就是工程师!为什么让你做委员这样一个职位你就难受?因为你不具备这种做人的能力。
  后来他到大民营集团做一个总监层面职位,做到管理层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我说主要原因是因为你层面太低,你就是工程师,你就是仅仅在做事的层面,你总看着管理层的人是在混饭吃,你看不懂的原因是组成你的要素不同。你的组成要素,就像块木材一样,你的耐高温可能五、六百度。但管理层的人就像块钢铁,他是更多更复杂的要素组成,他耐高温要两、三千度。你可能感觉拉老板、领导都是糊涂蛋,其实他能耐到两、三万度的高温。
  他总觉得别人不行,并以此自居。如果他没有意识到做人的因素,他永远只是是高端职场里的最低层面。
  第三个瓶颈,以历史英雄为偶像,并进行模仿。
  刚才讲的30岁做到副处长的经理人,他崇拜陈独秀,因为陈独秀和他是老乡。我说你要闹革命的话,可以崇拜陈独秀,那是革命家,当之无愧学习的榜样。今天是创业时代,市场经济,你还崇拜他,所以你才会这样,一直做布朗运动,没饭吃,干两天换一个地方,在职场中没位置了。
  原因是什么?首先是教育的原因。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教育、父母的教育,都是刘胡兰式的英雄典范教育。他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的英雄不是建设的英雄,而是革命英雄,但今天的社会已经是建设时代,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鲍春华)
11-12-21·
11-12-21·
11-12-17·
11-12-16·
11-12-15·
11-12-09·
11-12-01·
11-11-30·
11-11-28·
11-02-05·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该文章内容可能包含未经证实信息如您已证实,请点击举报
《30岁年薪没有20万,我们该怎么办?》
微信关注公众号(manqiantt)
第一时间推送独家内幕消息
Copyright (C) 2017 toutiao.manqian.cn 粤ICP备号30岁了在职场中还是基层,人生迷茫,何去何从_职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3,982贴子:
30岁了在职场中还是基层,人生迷茫,何去何从
亚洲城市大学新与成商学院资讯:现在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在做时,都将升职加薪、晋升高管,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为的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气势。但是大多数都会在工作几年后遭遇职业瓶颈,学历不够,能力欠缺,人脉单一......
殊不知要想做到管理层读在职免联考是职场提升的最有效路径。MBA是培养能够胜任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
课程设置,包括商务、管理会计、、运营管理、、 、商务资讯学、、、战略管理等13门核心课程。在一个大的里,复合型人才才是企业想要的员工。单一型人才如何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实施技能储备,使价值“保鲜”是关键。“技多不压人”,“充电”和“敬业”不该有任何冲突,“充电”是为了更好地“敬业”,这该是职业人警醒的一面。
!亚成大薛老师:1·59·01·45·55·52!
30岁的年纪,大多数都是职场中高层了,建议你去自我提升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MBA职场:30岁以后的你一定要做哪些改变|职场|MBA|年龄_新浪教育_新浪网
MBA职场:30岁以后的你一定要做哪些改变
  30岁,是我现如今最惧怕说出口的年龄,打出租车时,每每遇到司机问:“小姑娘,你多大了?”我会下意识地撒个谎:“二十多”。显然,我知道司机并不会打探我的底细,可以谎报年龄,只为了让自己能小小宽慰一下。
  在职场,说自己二十多岁,也许并不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年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代表着青春资本,另一方面又表示你经验不足,说出的话并无分量,你永远是在打下手,常常都是站在一旁倾听,你知道走到领导那个位置需要年龄需要资历。有时候为了让自己在客户面前显得稍有底气,会刻意打扮得像三十多岁老成的样子,这似乎又是另一种自欺欺人。
  终于,站在2015 年的尾巴,大部分80后集体迎来了三十岁的成熟季。我们已在职场打拼了4-8年,学历不差,经济独立,业务熟练,心智成熟,在公司或多或少已经成了一个基层管理者。一切都如二十多岁时渴望成熟那样,三十岁悄然而至,如愿以偿,可是内心却是另一番百味杂陈的滋味。
  我们所面临的职业之惑
  步入三十后,年岁增加,精力不济,再也做不到像二十多岁刚毕业那会儿永远充满激情,可以连续加班不觉疲惫,可以频繁跳槽不知胆怯,可以畅想不切实际的一切然后大胆去尝试。三十后的我们会发现,工作以外的事情带来大量的负担,改变何其困难。做出任何抉择都需三思后行,向前走更加步履维艰。
  身边30以后的朋友这样告诉我:
  “20岁的时候,我觉得30岁的自己肯定有房有车有家庭有孩子,一切都会是想要的样子。可是30岁了,工作了5年,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可光靠工资没办法没房没车,想去创业,又怕年纪大了,折腾不起。”
  “28岁的时候,我的职业遇到了瓶颈,想去国外读MBA,可是身边的朋友说,如果你去深造,你什么时候才能结婚?可是,五年时间过去了,今年我33,我没有去读MBA,也没有结婚,工作还是老样子不好不坏,晋升无望,我感觉自己现在每天就是在单位混日子。”
  “我以前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律师,毕业后为了拿到户口,我选择了去一家国企做法务。去年我结婚了,贷款买了房,又有了孩子。当我想再去跳槽做律师的时候,有很多现实的因素让我不得不选择放弃。”
  我想,三十后是一个夹心层的年龄阶段。不如二十多岁时那么一无所有却无忧无虑,但也不如四十多岁时那么事业有成却沧桑乏力。三十后的我们渴望的更多,职位晋升、薪水增加,职业价值凸显,未来前景可观。但真正让我们困惑迷茫的是——自己的能力无法支撑这些渴望,亦或是自己职业发展的前景无法和现有的年龄同步前行。
  三十后应有的转变
  三十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人脉资源。拥有了这般种种,职业心态应该有哪些转变呢?
  从个人驱动转变为组织驱动。三十后不能再甘于做一名基层小兵,而应该向管理方向转型。带领团队,为团队的成长发展解决各种问题。
  从主动找工作转变为让工作来找你。除了转行跳槽,三十后如果寻求职业更好的发展,不应该还去和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一样去投简历面试基层工作,而应该树立业内口碑,让工作找上门。
  从频繁跳槽转变为扎根一个位置稳定长期发展。三十后已经过了频繁试错的年纪,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且考虑到已经有家庭有孩子有责任,应以稳定发展为主。
  从泛泛学习到专业化精耕细作。三十而立,不仅代表着年龄的增加,更代表知识阅历见识的提升。职场三十后应该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中流砥柱,有较深的技术和专业储备,这样才能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可以说,三十后正是机遇最垂青的人群,三十后也正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年龄段。把握机遇,提早规划,成功转型,才是克服职业焦虑的关键所在。
  保持自我价值的四件事
  想做的事情,现在就赶紧去做
  我们永远会觉得自己老了,其实三十后,不早不晚,刚刚好。
  偶尔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一段留言,心头蓦然温热:
  “我38岁那年,琢磨着要不要读两年的放射线照相术学位。然后我跟朋友说这件事,‘我觉得我自己太老了,等拿到学位时我都40岁了。’朋友说,‘如果你不读,你还是会40岁,一个没有学位的40岁’。我现在已经60岁了,那个学位证书改变了我整个生活。”
  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谁说不是呢?
  三十后已经过了犹豫的年纪,也过了口袋空空无法为梦想买单的阶段,趁着现在小有积蓄,阻力尚小,克服困难赶紧去做一些能让自己未来增值的事,虽然回报来得会慢一些,但现在做永远都不晚。
  找准一个方向,专注聚焦
  “你做过的事情太多太杂,说好听点是才华横溢,说不好听点是‘三心二意’”。
  朋友戏谑地调侃我三十岁之前的职业轨迹。的确,我做过记者,做过编辑,做过广告文案,做过品牌宣传,做过咨询,写过话剧,翻译过四本书,跟朋友做过活动策划……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喜欢去尝试。那个时候觉得年轻,有机会去试错,时间大把。
  三十岁以后,我干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你还有时间去折腾杂七杂八的事情吗?你还要在一个不喜欢的位置上耗费自己的时间吗?答案是“No”。
  我知道跳脱自己的舒适区需要勇气。但是职业追求的最佳状态不就是一直在不舒服中寻找自我价值吗?
  三十后需要找准一个方向,学着聚焦,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也许,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也有可能会面临转行的短期收益受损,可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即便绕一些弯路,也比在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错道走到黑要好很多吧。
  不要拒绝应有的责任
  几天前,中学同学的父亲得癌症去世了。同学毕业7年,工作刚刚做的有些起色,小家庭也组建不久,马上有能力让家里人享清福的时候,辛苦劳碌一辈子的父亲却溘然长逝了。
  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触动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三十后,我们有的人已经成家,却没有真正的而立。有的人还未婚嫁,也在父母家人的殷切期盼中无知所错。
  结婚,生子,照顾父母……这些随之而来的责任,也许会让三十后的我们感到压力山大,也会让我们奋力打拼职业前途的过程中感觉步履艰难,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职业发展和责任的冲突。但是,不要拒绝应有的责任,它们也是三十后人生应有的必修课,也是我们生活的亮点。
  永远保持学习状态
  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但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也已经好多年没有加薪了。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他说,“没有”。“从来没有吗?”“从来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
  关于自己的学习与成长,对三十后也许更为必要。25未满30不到的年纪,我们还可以仗着年轻,无知无畏。但是,三十后的我们处在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状态。
  也许三十后的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与一年前相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假如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搞定,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厚度决定高度。一个人之所以会有厚度的积累,原因在于不断强化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如果原地踏步,很快就会被年轻人赶超追。所以,学习是能让我们的心智与年龄匹配的最佳方式。
  三十后的我们,可以念念不忘过往,可以对未来怀有危机意识,但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在迷茫中浪费生命,那才是人生的转机。
  本文转载自《》的新浪博客,点击。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166人已测试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10被浏览1,14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岁年薪3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