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提了相关意见 老板不怎么给老板提改善意见认同,求教

求指教!做了个PPT,希望G吧绅士们提点意见!【galgame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38,161贴子:
求指教!做了个PPT,希望G吧绅士们提点意见!
因为下周咱要对着全班众开一节班会课介绍一下关于ACG图片来自: 明确下他们几乎全部都不是二次元众,对这些可能有些抗拒,压力颇大所以在此放出基本完成的版本(咱第一次制作PPT),希望各位绅士能给点修改意见!神秘代码:JaqbBwKpLgCr23VR783恋0那页的DEMO PLAY是运行游戏的(大概玩3分钟左右,不敢太长)PPT内有两个视频:一个是《CLOVER CLUB》,另一个是天依的《前尘似梦》使用:
整整一节课的,赞~!
爪机无力 我刚刚才在班上介绍ab站来着
建议是介绍点大众化的民工漫之类 神马gal和新番大多数人都不懂的 当然你要有一个年轻的老师 我在别班有个基友介绍acg被那个一介绍完下课后被拉去谈话-_-||(绝逼不要用穹妹震楼-_-||)
看楼下怎么说!
继续看楼下=_=笑~
介绍?主题明确,路线清晰,轻重得当,倾向合理,多了我也不知道了,总之做科普要亲民就对了。
干八爹.。。
先问下,这种介绍是老师允许的,对班级的活动?
开头不错,有些个别地方走板了,要时刻以正式、大众角度来谈呀。比如名词解释去掉bl、猎奇改成分镜、立绘、kuso、捏它之类,gal部分的话以视觉小说为切入,例子用剧情向的比较好,比如用悬疑故事举例分支,用温情故事/一条恋爱线而不是后宫类的说明感动,这样就从那啥青年变文艺了;对大众可以介绍动画和漫画、制作流程,整体内容线索既然从产业链展开,就最好从产业链继续,比如同一部作品,可以有A、C、G、小说、广播剧、画册、设定本、ost、手办、萌化周边、画师、cv、脚本、国内汉化圈、国产gal、实地旅游风光、文化饮食习俗,把例子嵌入,目的是说明其特点,而不是以“你喜欢的”例子为主,像lolita和秦始皇连圈内的都不全认同,容易让初次受众戴上有色眼镜产生反感;总体说来,“杂志体”给人看精选的并列主题,并不适合介绍式演讲,具体的需要一定审美程度来理解的内容过多。字体先放大后定型的视觉效果不好。整体以清淡色调的cg为背景不错,现场不会看不清字。下载的ppt似乎没有音乐播出来。演示游戏的话,先说说剧情,比如描述一下人物纠葛和世界观,再演示秽翼跳悬崖、皇冠内的花环这些名场面,最后归到gal表达情感上,效果一定不错。以上皆为个人碎碎念,请不要在意……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不可不看!提高理财效率的12个建议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不可不看!提高理财效率的12个建议》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不可不看!提高效率的12个建议》 精选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都有了的意识,那么如何才能在理财的过程中排除其他因素,尽可能的提高理财效率呢,小编搜集了一些小方法,一起来看看吧。1.养成规律的作息网络上一度很流行这种文章,说一些最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往往早上5点以前就起床,在无人打扰的清净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此倒不推荐大家一定要那么早起,但建议大家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相对固定的时间睡觉,一则可以维持一天活动所需要的体力,二来不会因为作息不规律而忽视了每天应该做的一些基本功课。2.给自己列一份每天的必看清单列清单的意思不止是怕你少看了什么,同时也是提醒你:不要多看。不要把时间无休止地用在看盘、看文章和看股评上。时间是宝贵的,而头脑是要维持相对独立的。与其每天看上一大堆不知所云的分析和指引,还不如只看有限数量但比较核心、关键的内容。3.快速浏览自己的各对账户的现状有个了解就足够了,不必动辄对着亏损伤春悲秋或者看到盈利就要奔走相告。当然,如果对着亏损多看5秒钟能够增加你全天工作的动力,那多看5秒也无妨。4.只做非做不可的操作比如结束一个已经到了止盈点的;又或者卖出某只非卖不可的。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是非做不可才去做的。而不是想到哪里就试试看。我们并不是实验的实验员,而盲动则一向是为人诟病的散户特性。5.把犹豫了太久的决定做完和上一条不同,本条是写给那些过程中总是首鼠两端,一直到了不得不处置的时候,才承受着更大的损失去解决问题的人。毕竟及时止损很重要。6.少谈八卦,少听小道消息股市上的小道消息,亦真亦假大家都是知道的,再看整个理财市场上的小道消息,能够产生积极效应的都是少数。相反,误信小道消息而蒙受损失的人数更多。7.不到年底,不要和人比收益晒收益这件事,一年最多做两次,年中一次,年末(或者次年初)一次。不管当年斩获再多,没有兑现之前,都只是浮盈。拿出大家考核的劲头,放长眼光来看自己的收益,3年5年不算长,8年10年也寻常。不和别人比拼收益,也有助于维持自己的合理心态,减少“头脑一热”这种场景的出现。8.如果可以,只替不管是帮朋友还是帮家人理财,你都免不了要向对方解释、说明甚至汇报,出发点或许只是抹不开面子或者经不住夸奖和央求,但到了最后,能赚固然是好,不赚甚至亏损就不免遭受感情甚至是人际上的损失了。为了挽回人际上的损失,你又打算额外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呢?9.留出读书时间,但少读成功学和股经读书时间,不纯是为了增加个人的见识和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帮你主动隔绝电子器材干扰(用手机看书的不算)的时间段。越是习惯了过一会就要刷一下手机的人,越需要这种被动镇定时间。哪怕你看的是小说,能从信息的洪流中暂时脱身,享受一下换换思维也是好的。10.重要的文件,读三遍不是“重要的话说三遍”那种俗套,而是所有涉及到要签署你大名的文件,需要点下“我同意”、“我接受”的按钮,在同意和确认之前,你最好把它读三遍。第一遍,快速浏览;第二遍,圈出你认为的要点;第三点,把最有疑问的部分拿出来刨根问底。不管是理财还是贷款,都要看清楚违约条款,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不要怯于提问,也不要害怕搜索,更不要害怕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内容。11.再牛的导师都只能在你的决策中居于次位居于首位的,一定是你自己的判断。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独立的,就一定要学会培养以自己的判断为准。不管是50块钱还是500块钱还是5万块钱买来的专家建议,都只是参考而已,不能替代你自己的判断。12.别懊悔看到错失的目标,或者没有把握住的时机,不少人都会感到深深的懊悔。懊悔本身只是情绪而已,但情绪却有可能引导你作出非理性的决策。没买到心仪的手机尚且会令人懊悔,更何况是没买到一只或者错失某个呢?有人会在没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时选择一个略次于之的替代,但投资理财却未必适合这么做。理财是成年人的活动,而理财的你,理应心智成熟。《不可不看!提高理财效率的12个建议》 精选二理财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巧,但最关键的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毕竟别人的经验是在很多他本身拥有的条件下才成立的。那么怎样让别人的也适合于你呢?今天小编就通过三大部分从道理至理念再到实际操作告诉你怎样培养理财能力!第一部分:理财必须明白3个道理理财思维能帮助一个人从消费端节省资金和从投资端积累资金:消费变得理性了——减少了不必要消费,了——投资获得了回报。具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谈之前还有3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需要明确,因为理财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很多人忽略了这点。理财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理财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手头没钱的时候关键是努力工作积累原始资本。手头也就几万块钱,想靠理财来一夜暴富那是不现实的。风险可控的、、什么的最多也不能给你超过年8%的收益水平;股票能赚50%你已经是股神了,但亏损50%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什么的有机会能翻个好几倍,但经常摆脱不了强制平仓的厄运。手头没钱的时候要获得财富增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工作,拼命工作,积累原始资本!试想就算把你放到2005年以前,如果你连买个小房子的资金都拿不出来,即使判断对了房价行情那也必然会错失房地产的投资机会。所以先得积累原始资本,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了,通过理财、投资是有可能带来比工资更高的收益,那个时候就可以获得锦上添花的体验了,所以有必要清醒地认识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不沉迷于理财,学习更重要一定不要沉迷于理财,对大部分人来说花同样的时间学习比花同样的时间理财收获要大得多。主要是针对还未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的人群,其实也是大部分人的状况。经常有人在上班时间,在休息时间讨论股市,特别是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比如工程师、老师、程序员等等,是很不值得花这些时间的,除非有人真的能从中获得乐趣,但事实上不少人都是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参与其中,期望能够有朝一日搞到内幕消息拿到一支大赚一大笔钱。能赚多少钱呢?没多少,亏钱的偏多。影响工作和生活吗?影响,涨了激动,跌了失落,一个跌停能影响一周心情。但是很多人却不愿在工作和生活中花时间学习和提升,花100个小时盯着大盘和花100个小时学习一门新技能或者把工作做到极致,哪个效用更大?除非你以后就想从事证券工作,否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后者的效用要大得多,能够带来长期的超的回报!理财不等于投资理财不等于投资,理财包含的范围要广得多。大家有时候容易把理财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投资就是理财的全部,但远不止如此。一个人的理财规划应该匹配自己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利用合适的产品将的同时逐步实现生活规划,比如旅行计划、买房买车计划、子女教育和自身再教育计划等等。第二部分:理财必须明白3个理念理财要与生活规划结合理财要与生活规划结合起来,不要盲目理财。你要时时明白,你不是为了理财而理财,你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活而理财!所以理财之前你至少要有一个大概的生活规划,然后按照生活规划来制定自己的。比如何时买车,买什么价位的车;何时买房,计划买多大的房;何时婚育;何时想做大额的投资;何时想出来创业等等。有了规划你才能最有效地为自己理财,记住:理财是为生活服务的!要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方式。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年多的未婚小伙和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大叔必然适合不同的理财模式,因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未婚小伙没有太多生活压力,可能家里还有一定支持,可以选一些收益较高的产品。中年大叔需要考虑家庭的稳定,不可能允许理财失败影响家庭安定,所以更倾向于稳健的理财手段。理财贵在坚持理财贵在坚持。在确定了自己的理财规划以后,要坚持下去,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比如购买大金额奢侈消费品等)而打破了原有的计划。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一定能够看到自身财务状况的改变,也能够因此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你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第三部分:理财规划五部曲认清自身状况认清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自身情况主要考虑以下问题:1、目前有多少资产,各类(如房产、汽车等)、(存款、证券、理财产品等)的存量;2、未来的预期收入如何,正常情况下收入会以何种趋势增长;3、负债情况如何,有多少房贷、分期付款、其他借款等;4、自己的合理消费需求如何。把这四点理清楚了就大概能算出自己能拿出来进行理财的资金了:每月产生的可理财资金=劳动收入+资产收入-个人消费-。总的可理财资金=已持有的资产+每月可产生的理财资金。评估个人风险偏好很多人会忽略这一步,但不可否认评估风险偏好是必须。严格讲,个人风险偏好不等于个人风险喜好,在考虑风险喜好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网上有一些测试风险偏好的工具,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当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我评估,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我列几条对风险承受能力有明显影响的特点,供参考。承受更高风险的:年轻、未婚未育、父母收入稳定有保障、自己收入较高、已有一定财富积累、具备较强投资能力;承受更低风险的:中年、已婚已育、父母无保障、收入偏低、财富积累较少、投资能力较差。确定好风险偏好才能明确哪些理财手段是适合自己的。明确理财目标有目标了你才知道自己需要如何行动。要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规划制定理财的目标,而且目标最好要能够比较明确或者量化。举个例子,一个不好执行的理财目标:30岁前买房买车。虽然时间、物质等要素都包含了,但太笼统,不具有指导性。一个好执行的理财目标:28-30岁时,能买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首付30%左右;30-31岁时,能买一辆16万左右的车;有一定供小孩读书用,同时家庭还能保持一定的以备不时之需。总之确定一个比较明确而且可行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同时不要忘记,大部分时候理财只是达到目辅助手段,努力工作赚钱才是王道。进行资产配置是实现理财目标和控制风险的关键。这里谈两个问题,一是有哪些可以选择的资产,二是我们如何做到合理配置资产。普通大众都能选择的产品很多,按风险大致可以分类如下:低风险低风险:国债、、存款、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来说国债、存款、货币基金基本没什么风险,放心把钱投进去就行了。保险类产品分为投资连接型(型)的和纯保障型的,建议不要想着利用保险赚太多钱,收益一定低于,要买就买纯保障型的。容易被很多人忽略,但是在一个合理的理财计划中保险一定是不能少的,他能为你有效避免“黑天鹅”事件的发生。银行理财产品有保本、非保本、浮动收益、保证收益,开放式的、半开放式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一般风险较低。中低风险中低风险:、。基金定投在目前整体估值偏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介入,长期定投一是可以强制将资金积少成多,二是能够平滑收益的波动,享受股市整体上升的红利。对于每月有的人群,可以多考虑基金定投。中等风险中等风险:、互联网活期理财、、房地产。股票型基金具有有一定的市场波动性,适合具有市场的人参与。互联网活期理财可以适当参与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一定要寻找正规的、有保障的平台,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有投资基础的能看懂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和的人,可以做一做,一般人不建议投资。房地产在中国曾经是一类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但是时过境迁,在一些泡沫比较大的城市,其风险不可忽视。高风险高风险:股票、、期货、。这四类投资都需要较高的市场水平,一般人切忌配置过大的比例在这上面。股票、外汇相对来说风险还稍低一点,期货和股权类投资则风险很高,如果行情没看准或企业看错了,很可能本金一分不剩。但不可否认,高水平的投资人也完全可以靠这个赚到第,能力不同。了解了可以选择的资产池子,现在就可以配置资产了。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身的特定需求,比如买房、教育、保险等。第二,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第三,自身投资能力和经验。第四,所的收益、风险和。根据变化调整理财计划不可能一成不变,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你用钱摆平,或者有在理财计划执行一段时间以后你可能会发现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前的规划做得并不合适;亦或你的并不理想,遭受了损失,打乱了原有的计划,等等。这其实就是一个对原有计划的检验过程,检验之后如果发现了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最终目标是让自己的理财规划匹配自身状况和生活规划。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知乎作者丨邓文龙转载自微信平台,仅供参考《不可不看!提高理财效率的12个建议》 精选三------↑点击蓝色“”轻松关注-------01投资遵循最古老的赚钱法则低买高卖。当然若要把时间因素也考虑进来,就更复杂一点。这就说到理财了。理财和投资最大的不同是,理财总的来说是把你现在的钱留给未来花。所以你做的事情是在投资未来,而衡量的尺度是以年为尺度的“”,而不是一次两次的暴赚暴亏。02投资第一忌借钱应该用什么样的钱投资?借钱投资是第一忌,借钱投资会比用自己的钱让你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赚钱时还好,亏钱时往往会落入越来越亏的恶性循环。而投资是周期性的,涨跌循环,你用来投资的钱要保证投进去亏几年可以不用,无论是借来的钱,还是着急要用的钱,都不要用来投资,心态不好,判断就会出错,结果往往是赔钱,进而影响到你正常的生活状态。03投资前问自己五个问题你要做个还是者?你该遵循什么方法去投资?你的预期收益是多少?你能承受多大风险?你要为投资用多少时间?这五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让你走向不同的道路,要搞懂投资,先搞懂自己。04股票频繁交易好,还是长期持有好?频繁交易有高昂的交易手续费,如果你不能保持胜率,可能一次的失利,就会将你所有积累的利润冲刷个干净。国际上大的,长期投资的多,短期投资的少。因为从概率上讲,判断对一次的概率比连续判断对好多次的概率要大得多。当然不是说股票拿了不能卖,顺应市场的趋势和自己的情况,调整你的,否则在中国这样10年不涨的市场中,长期持有不赚钱、甚至赔钱的概率不是一般的小,短期也好,长期也罢,适合你的方法才是最好的。05保守比激进可以生存得更长久就像很多体育比赛一样,中的防守往往重要于进攻,就如在世界杯比赛中,防守类型的球队要比进攻类型的球队的成绩好很多。激进的投资策略的运用要比保守的投资策略的难很多。这是因为激进的投资更加依靠投资人的主管判断。而面对非常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往往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干脆什么都不要做。06放大你的“倒霉”有两种人。一种人因为大概率事件而倒霉,比如他们会酒后驾车或者吸毒;另一种人会因为小概率事件而倒霉,他们往往由于运气不好。投资也是这样,有的人是因为太蠢破产,而有的人是因为太聪明能干。你听说过长期资本公司的约翰·麦利威瑟么,他的创举有两个:一是把精算数学引入到;另一个是他把赌博引入到工作午餐中,谁赌输了谁来付账,所以没有人敢和他们吃饭。麦利威瑟创办了着名的“倒霉”公司长期资本,最后这家公司很快死于小概率事件,而且险些造成全世界范围的。如果你的经验错了,那你可能是因为大概率事件倒霉;如果你的方法对了,可能是因为小概率事件倒霉。总之,杠杆交易太容易让人运气不好了。07应该卖掉赔钱的股票还是应该卖掉还在赚钱的股票?在中国,大概80%以上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卖掉赚钱的股票。这种行为在学上称其为“处置效应”。卖掉账面上已经获利的股票能够使投资者享受决策正确带来的成就感。但是,如果卖掉已经赔钱的股票,账面损失会变成现实的亏损,由此就会产生自责和懊悔的痛苦情绪。在大多数人看来,投资带来的心理感受比正确的决策还要重要。但如果是现实中你所开的店铺,一个赔钱一个赚钱,你卖哪一个?答案显而易见。如果考虑到长期的,卖哪个股票和这个股票暂时的收益没什么关系。投资者更该考虑的是手里的股票是不是有足够的价值,并值得继续持有。08理财该靠自己,还是找专业人士?投资实质上是门“伪科学”,这是必须先提醒你的。虽然每每讨论投资的时候,我们总是要面对一大堆数字、一系列图表、一连串趋势,说真的,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的事。搀和了运气后的数字游戏,就不能用科学二字一言以蔽之了。能够理解的是,没时间理财,把钱交给谁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也有跑不赢市场的时候。当然,我们很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个非常科学的风险管控体系横空出世,可以帮助解决困扰已久的问题。关于这样一种几乎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公司,唯一肯定的就是:它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但以此来做招牌就意味着它是用自己不相信的东西吸引你。09热爱你的钱爱钱,并不可耻。金本家们需要到处告诉别人,“看,我的多好, 把钱交给我,我来替你赚钱。”热爱金钱是致富的一个先决条件,不过过于热爱也会有问题。就像《教父》中的维克多·科利昂说的,“别恨你的敌人,那样会影响你的判断。”过于恨或者过于爱某种东西都会影响人们的判断。10要有自己的,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一位在千思万想之后终于决定卖出手上的股票,但当他打开一片喜气的行情图并听到人们对后市的乐观预测后,又立刻改变了想法。市场中80%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根据什么在投资,有自己的法最起码从心理上胜出了这些人一大截。同时,如果这份自大能让你在面对狂热的群众情绪(它常常在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间剧烈摇摆)时保持固执,那么你至少该为自己的独立思考感到自豪。而要不要坚持自己的投资方法不动摇,首先,的确没人能保证某套方法一定有效。也许那套从来只亏不赚的山寨秘籍会让我一夜暴富?理论上有这种可能。不过,亏损到底“是真实的”。假如你的投资方法已经让你遭受了太多损失,为何不暂时放下自大调整一下?毕竟,等待秘籍灵验是一件多么遥远的事啊。11“阅读”一切有读者说每次和女朋友约会,陪她逛街时他在想百联股份,烛光晚餐时在想张裕A,送她回家时想到的是申通地铁,听到地震时想的是江西水泥,开车时想的是上海大众,穿衣服时想的七匹狼,回家睡觉想着万科A……总之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股票。股票即生活,生活即股票。一切事物都可以和投资扯上关系,投资的秘诀之一就是“阅读”一切,而“阅读”一切正是为了培养你理清对“一切”和股票的复杂关系的能力。你生活中无意的一件事情,可能就会让你联系到赚大钱机会,这不是传说。12统计数据、报表都是过去约翰·邓普顿在二战开始后不久就买入了大量价格超低的股票,因为他深信战争会使美国经济走出大萧条,而这些价格超低股会获得超高额回报。这些股票在4年后上涨了3倍,有人称邓普顿为“全球投资之父”。还有一种叫投资时钟的理论。它显示了不同经济周期下资产配置的最佳顺序。比如经济从底部开始复苏时,表现最好的是股票,其次是债券、商品和现金;经济加速阶段,收益最好的是大宗商品;而到了滞胀时期,政策收紧,企业增长速度回落,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手握现金,诸如此类。这是一种典型的根据宏观经济投资的方法。但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现在处于哪个时期?的确,我们能看到的宏观经济数据,就是统计局每月发布的那些,基本都是滞后的。所以才有了领先指标这个东西,例如我们提到的CPI与增速差。但无论怎么领先,数据和真实的经济世界总有一个时间差。你要做的是比数据走得更快。美国的大萧条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生产的东西没人消费。战争的爆发会刺激需求,导致经济回升。分析这个,靠的不是数据而是逻辑,如果约翰·邓普顿等到战后GDP公布的那一天再投资,恐怕就没有这么高的回报了。真要看数据的同步性的话,上市公司每季度公布一次的财报并不比统计局每月发布的宏观经济指标更领先。无论财报还是宏观经济指标,都是投资的辅助工具。真正领先的东西,嗯,上面已经说到了。13贵金属不是低品贵金属可不是什么低风险的。具有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并不适合以小博大的造富。因为黄金、白银、铂、钯等是具有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其价格受国际经济形势、美元、汇率、相关市场走势、**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然而,这些因素对金价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不成熟的投资者在市场操作中难以全面把握,加上信息采集渠道不明确、信息的不对称性,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较高。其中的低保证金和高的投资让你能快速盈利,也能快速亏损。14保本投资品,不一定都保本保本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型和保本浮动型。两种产品都由银行保障本金。前者有固定的,后者的收益是浮动的。总体来说这样的投资品本金是安全的。而只有在发行时就申购持有到期才保本,中途买入不保本。投资品是否保本,关键还是看产品合同,购买前要仔细研读,别被人忽悠无风险高收益。15小心银行推荐给你的产品不管是基金、保险、理财产品,为什么银行的人都不让你把钱存在自己银行的定期存款,而推销别家的产品?因为无论是银行还是其工作人员都可从中赚更多的钱。所以被推荐时,要一百个小心,比如,银行多会推荐给你管理费高的、新发行的、和银行关系好的。常把保险说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过保险有7天冷静期,可以反悔,投资者遇到银行欺骗,应该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银行要是有错在先,自然会息事宁人。16经济低迷时你应该做这些事01把能用的现金都准备好。02别太着急把钱都投入到你认为便宜的东西里去。03注意分辨什么是真正便宜货。04不要轻信经济反弹。05但也别以为世界末日就要到了。06尽量不要做投机交易。07不要因为过低而买。08不要错过。09别让你的太复杂。10读一本好的。17只有存钱最安全?还是该做些“风险投资”不同年龄可以开支和所承受的的风险不一样,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刚工作的青年、正值壮年的中年、退休后的老年可以承担的风险按顺序是从大到小,所配置的资产风险也是从大逐渐变小。事实上风险承受能力与时机、空间、历史投资收益、财产来源、家庭状况等多因素相关。你可能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如何调整资产配置才是你最应该关心的。18投资最大的敌人——和你自己客观上投资的最大敌人就是通货膨胀,甚至可以说没有通货膨胀的话,投资者根本不必进行投资,只要像古人一样把银子放进罐子,再把罐子埋在后院就可以了。投资的另外一个敌人,就是投资者自己。一个投资者可能拥有一个非常棒的和投资逻辑,但是最重要的是,总有破坏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侵蚀。在一个人们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的市场中,其实那个市场先生就是投资者自己。?------------------------------------------------------------------------------------------【京城贷】九月,新标发布,强势回归,敬请关注。让投资变得简单;放大投资人资金价值,建立诚信、安全、高效的信息平台。【京城贷】www.jingchengdai.com《不可不看!提高理财效率的12个建议》 精选四作者:段永平,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来源:投资研习社(ID:tz_yxs)段永平,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本文讲述段永平如何在网易、腾讯赚取百倍收益,文章总字数高达2万,真知灼见,干货中的干货,建议收藏这文章!什么人都可以投资老实讲,我不知道什么人适合。但我知道统计上大概80-90% 进入股市的人都是赔钱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话,赔钱的比例还要高些。许多人很想做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或来的比较快。作为既有经营企业又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经营企业还是要比投资容易些。虽然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经营企业总是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犯错的机会小,而投资却总是需要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和不确定性,而且投资人会非常容易变成投机者,从而去冒不该冒的风险,而投机者要转化为真正的投资者则可能要长得多的时间。投资和投机其实是很不同的游戏,但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就是投资者,而赌客就是投机者一样。赌场之所以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的原因,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赢钱的总是比较大声些。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可我真是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啊。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机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这是我不太懂的领域,也不打算学了,有空还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几场高尔夫吧。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所以,如果你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我个人的理解是缺什么什么重要。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公司)。我对所谓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高。一个人是否了解一个公司能否赚钱,和他的学历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学历高的人一般学习的能力会强些,但学校并不教如何投资,因为真正懂投资的都很难在学校任教,不然投资大师就该是些教授了。不过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如何做财务分析等等,这些对目标会很有帮助。无论学历高低,一个人总会懂些什么,而你懂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让你发现机会。我自己抓住的机会也好像和学历没什么必然的联系。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理解,这种理解学校是不会教的,书上也没有,财报里也看不出来。我也曾试图告诉别人我的理解,结果发现好难。又比如我当时敢重手买GE,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很多年,我从心底认为GE是家伟大的公司。我说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投资”的意思是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资”的定义。但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1、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情况来决定。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当然,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好像我对投资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但这个“简单”其实并不是太简单,事实上这个简单实际上非常难。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在这里有很多问题是关于估值的,所以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个人觉得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利润的投资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好像芒格也说过,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一家企业,我好像也没真正用过计算器做估值。我总是认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里最难的东西。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正是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按按计算器就觉得很便宜的时候,比如巴菲特买的中石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特例。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另外,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其实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个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的话,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而且,在美国,投资交的是利得税,不卖不算获利,一卖就可能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现在0.25),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现在价)左右。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当然可能只有很少人能学会。事实上,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就很容易理解了。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理解他说得是什么。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但可以用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当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道理确实一样。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 for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如果for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创维和我们算是同行了,他们这个公司到底怎么样我们多少还是了解的。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虽然当时出了些事,但公司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因此改变。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我不太记得了,也有说20出头的),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了。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分地,呵呵。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最后我们就没有再买。一直到前两个礼拜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啥的。对创维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现在可能还剩不到最高持有量的20%了。我觉得现在买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创维的价值,后面的钱应该是他们才能赚到的。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的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虽然我认为苹果在竞争中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我还是会很关切哪些变化有可能会改变苹果的地位。如果非要我给苹果定个价的话,我大概认为苹果也许某天会到600块。理由是:以我的理解,苹果的盈利在两到三年内大概就可以达到每股40-50块/年(现在的盈利能力大概在每股25-6块/年),也就是说苹果的盈利能力会在两三年内接近double一下,再加上那时每股现金100多块(现在大概每股60多),给他个600的价钱应该不算太过分吧?当然,苹果也是有可能掉回到100多块的,反正到时大家就知道了。今年的第一个投资的大决策就是在一月二十一号买进了苹果,把去年赚的钱都放进去了。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关心苹果,但就是没认真分析过,大概是因为自己老是满仓的缘故。1.21由于股权到期日,要释放了不少资金出来,在压力下突然想明白了。买苹果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博友的提问。记得前段时间我在这用苹果举过一个什么股价叫便宜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苹果值5000亿的话,那3000亿就是便宜,虽然他曾经只有50亿的市值。其实我个人认为,苹果有可能会是地球上第一家年利润过500亿美金利润的公司(过多少不敢说)。也许苹果会是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美金的公司(这个取决于市场会有多疯狂)。说说我喜欢苹果的一些理由。这不是论文,想到就说,没有重点和先后秩序。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的用户而言)。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十亿的收入了)。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a.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苹果产品的单位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b.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 大规模带来的效益。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c.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最后下场都不太好。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a. 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b.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总而言之,我认为苹果现在其实还处在其成长的早期,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扣掉现金的话,苹果的今年的未来pe只有12-13倍啊,明年可能要到10以下了。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点中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苹果,如果有苹果的股票的话,就要留心这些变化了。我想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不过,要认为苹果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自己也很遗憾为什么以前一直没花功夫去想一想。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苹果的业务不会有大影响。长期而言,没有jobs的苹果可能会慢慢变成和别的同行一样的公司。但苹果的平台已经搭好,就像当年3大战役已经打完一样,jobs在不在影响都不大了。apple还有不少特别厉害的地方,比如:品种单一,所以效率高,质量一致性好,成本低,库存好管理等等。我从做小霸王是就追求品种单一,特别知道单一的好处和难度,这个行业里明白这一点并有意识去做的不多,我们现在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比较一下诺基亚,你就马上能明白品种单一的好处和难度了。诺基亚需要用很多品种才能做到消费者导向,而苹果用一个品种就做到了,这里面功夫差很多啊。做产品和市场,往往喜欢很多品种,好处用于不同细分市场,用于上下夹攻对手的品种。坏处搞一大堆库存,品质不好控制。单一品种需要很好的功力---把产品做到极致。难啊。因为难,大部分人喜欢多品种。就跟投资一样,价值投资简单,但很不容易。做波动,往往很吸引人。苹果现在手里有600亿现金,去年4季度的盈利已经过60亿了。如果苹果达到500亿以上的年利润,5000亿以上的市值是非常合理的。一万亿只是一个说法,要看苹果后续的发展情况。我决定买苹果以前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我不去想他现在的股价和过去的股价,尽量用平常心去看这家企业。以我的观点看,苹果年利润有一天达到800亿或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觉得我买的价钱还很便宜。苹果的上升空间当然远不如当年的网易,可当年的网易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现在就算碰上了,对我的帮助也不大。苹果这样的公司难道还要去公司看?那能看到什么?我只是somehow突然想起来要认真看看苹果,以前老觉得Jobs个人太厉害了,是个报时人,后来突然想明白其实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在未来几年里。毕竟我们是同行,虽然差距还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容易搞懂一些。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有时候你感兴趣的目标会自己跳到眼前的。如果你只有一只股票,而且还是满仓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你投资的东西的话,那下跌就和你无关了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如果一有钱就乱投的话,早晚都会碰上个亏大钱的目标的。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可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啊。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的时候。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呵呵,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宁要模糊的精确,不要精确的模糊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不然怎么搞?比如一个公司有100亿,每年能赚10亿,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大概就是你存X的钱能拿到10亿的利息(),再把x打6折。如果买200亿的收入有10个亿/年,我会花200亿去买个年利10亿的公司吗?国债是riskfree(无风险)的,所以买公司就要打折。越觉得没谱的打折要越厉害,和我们平时的生意没区别。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margin of safety的来源吧。 长期利率会变,我一般就固定用5%。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未来的玩意有点模糊。通俗的讲,假设先不谈折现率。假设我确切的知道这个企业的未来。企业的价值=+未来20年净利润之和。然后再进行折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这种算法其实把成长性也算在内了,如果你能看出其成长性的话(这部分有点难)。若买的公司PE是10,那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润(没有计算公司的增长)。利润拿来分红也好,投资也好,比国债也高多了。这样分析对不对?问题是PE是历史数据。你如果相信他未来一定有10%就可以。巴菲特买的高盛以及GE的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的deal。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较多,这也是我和华尔街分析家们的区别,不然我怎么有机会啊,不能简单的单纯看数字,除非账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pe=10意味着要10年才能赚回股价,如果你想买的话,你必须认为10年内的平均年利润要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年利润。在我眼里看来,盛大游戏好像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我一般的目标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价值应该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我有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不懂不做。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话。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我基本没有,因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们必玩的。航空公司还是不碰为好。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钱。便宜就买了。如果连老巴都不信,你还能信谁?对自己觉得真正了解的公司,很少细看报表,但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以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吧。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任 何人要买的话必须自己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不然你睡不好觉的。其实当我说一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时,最希望有人来挑战而不是跟进。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我投资不限于某个市场,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机会能搞懂。如果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我也可以买。不过现在我不太了解A股。要是那时就明白巴菲特,你就已经发达了。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两个就够了。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成功?他的回答是: “rationality”(理性),呵呵,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问题是不用闲钱对生活会造成负面影响啊。我从来都是用闲钱的。老巴其实也是。至少你要有用闲钱的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的,不然真会睡不着觉。我觉得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其实没有那么考验。他们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赚多少钱不是我决定的,是市场给的。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呵呵,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关于市场:呵呵,再说一遍,我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眼睛是盯着别人的。价值投资者眼里只看,不应该看别人。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结构造成的。由于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人也往往是根据其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们很恐慌,要赎回。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股东愿意投钱进来。基金大部分是收年费的,有钱时总想干点啥,不然股东可能会有意见。不要想去赌场赢钱,但开个赌场赚钱还是可以的。我卖puts和他做的事情是一样投机是会上瘾的,不好改。这个是芒格说的。巴菲特早就不看图看线了。看图看线很容易错失机会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巴菲特,不过大部分人都拒绝而已,唉。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改的。再说,这个做法也不一定就亏钱,亏的是机会成本,所以不容易明白。我见过做趋势很厉害的人,做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小资金”。用芒格的“逆向思维”想一下,你也许就对“趋势”没那么感兴趣了。其实投机比投资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我觉得好的价值投资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会最后战胜指数。在任何地方投资真的都一样的,你不认真了解你投的是什么都会很麻烦。价值投资只管便宜与否,不管别人的想法,找自己懂的好公司,别的不要太关心。希腊发生的事和大家有点8杆子打不着吧?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反正不便宜时就可以卖了,如果你的钱有更好的去处的话。顺便讲一句,我个人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没有褒贬的意思),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不管别人怎么看)。对我而言,如果一只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润反而少,因为反弹时往往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买万科时我们就正好抄到底了,郁闷啊(其实没那么郁闷,总比亏钱好),买的量远远少于我们的原计划。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然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的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这里还没算交易费呢)分不分红和是否有投资价值无关。如果你认为公司可以长期高过,这个公司当然就可能成为投资目标。投不投取决于有没有更好的目标。实际上,我买的时候是不考虑是不是有人从我手里买的。我要假设如果这不是个上市企业这个价钱我还买不买。你如果明白这点了,价值投资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有了,反之亦然。不能单靠PE去推测公司未来的收益,不然会中招的。举个例子,GM(通用汽车)的PE一直都很低(以前老在5倍左右),但债务很高,结果破产了。你如果能想想一个非上市公司是否有价值(或价值是否能体现)可能就能明白你想问的问题。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呵呵,真是老巴说的?还是老巴说得清楚啊!我觉得这就是毛估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点精确的模糊的意思。毛估估。意思就是5分钟就能算明白的东西,一定要够便宜。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觉得便宜才买。比方说我认为ge值20,我可能到15才开始买一点,但到10块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重仓买到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运气的。天天盯住股市时好像会比较难做到。看懂了,你就投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做投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来自马克恩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就是这家企业The WholeLife能够赚的钱折现到今天,价格就是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那个过高或者过低的玩意儿。怎么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被低估,团队我认为当然是重要的,还要看你这个公司有没有很好的文化,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所以我买公司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鉴别因素就是,这家公司的行为跟华尔街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的关联度?如果关联度越大,我买他的机会就越低。华尔街没什么错,华尔街永远是对的,它永远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如果自己没了主见,你要听华尔街的,你就乱了。我的逻辑就是巴菲特的逻辑,原则上没有什么差异。差异是他熟悉的行业不等于是我熟悉的行业,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于是的。去年他投了一家公司,我看了半天都没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后,那支股票可能涨了50%、60%。人家问我是否着急,我说不着急。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能赚到的钱。反过来讲,比如我投网易这样的公司,这也不是他能够赚得到钱。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没买。因为他对这个生意不了解,不了解没有赚到钱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如果你不了解也,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次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亏光了。正因为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企业身上赚到钱,说明你犯的错误少。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资,好象行业根本不搭界,但是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就是因为我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一个好的机制,竞争对手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了,你就投。比如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所以,你作的投资都是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要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投资的定义在我来讲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拥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钱,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你会买吗?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你就会买。这就叫投机。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我没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这么讲过,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就像我当时买网易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量),因为NASDAQ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出来。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因为他们怕下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怕呢?这就是我投资的道理。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荒唐,你说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我自己懂一些基本财务常识,觉得大致够用。本分即自然,道法自然。克制不了自己的人如果不玩游戏也会玩别的的。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向下或向上)。我记得巴菲特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投资的话,你不应该借钱。如果你了解投资的话,你不需要借钱。反正你早晚都会有钱的。投资不需要勇气,也就是说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做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而且,长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价值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做空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芒格也许真的心里素质好,传说曾经因为用margin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大概70年代的时候)。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可以算富过一次半的人了。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一次来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一眼,然后擦擦冷汗,然后把能投进去的钱全投进去。千万别借钱哦,因为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有多疯狂。巴菲特追求的是产品很难发生变化的公司,所以他买了后就可以长久持有。但他也说过,如果你能看懂变化,你将会赚到大钱。他说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付高一点的价格去买未来成长性好的公司,据说芒格帮了很大的忙。我们也不负债。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反正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在理解的安全边际内,如果还有钱,当然可以再买。要注意的是,加码和想买的人多了(股价涨了)没关系,只和价值和机会成本有关。我认为Buffett花钱买BNI好过把钱放在长期国债上。BNI有很好的现金流及一定的成长和大片的地产,长期而言年回报应该能超过8%。我非常在乎企业管理层的人品!刚刚进他们网站看了一眼。居然一家中国公司没有中文网站,好像是给投资人设计的。另外,也没找到任何有关企业文化的描述。由于我不太懂这个行业,前面两点看完我就不会再往下看了。我可能又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般而言,太把“华尔街”当回事的公司我都很小心。好企业在哪儿的经营理念都是很相近的。美国急功近利的公司也很多,中国公司也不都是急功近利。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对没事加班加点的。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的头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呵呵。我终于找到巴菲特说的傻瓜能经营的企业的说法,其实是Peter林奇说的,巴菲特在讲话时引用过,为的是说明时还是要买信得过的管理层。江湖传言好厉害啊。头几年到处讲讲没啥坏处,企业文化是要不停的宣讲才能慢慢深入到大家的骨髓里的。当年尼克松好像讲过类似的话。现在好像马云出来的机会已经少多了。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我们小时候不敢愤青啊!能愤青就是社会的大进步。你要觉得随和吃亏那可就说明你骨子里不是随和的人,世界上哪里都一样,最后成事的人都还是正直的人。这也是我喜欢GE的原因。GE的integrity是在所有东西之上的。我记得去上中欧的第一天,前院长张国华训话里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个著名商学院(我不记得名字了)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想知道非常成功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特性,结果发现什么特性的人都有,但他们唯一共有的特点就是integrity。阿里文化不如步步高文化的地方是,阿里要成为最大,步步高要本分。一百年老店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活到101年。这就像不能用pe去预测明年的利润一样。曼好像就有150多年的历史。但你只要注意到雷曼后期的企业文化都变成什么样了的话,你就不会对他们的结局感到惊奇。把“企业文化”真正印到企业上上下下的干部的骨子里又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了。韦尔奇的《赢》里讲了不少GE是怎么做的阿里巴巴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是一项几十年或更长的工作,应该和企业的寿命一样长,是一项重要但往往不那么紧迫,常常被人忽略的工作。巴菲特的意思是,如果生意模式好的话,庸才都不怕(老巴自己是很看重管理层的),出入总是有的。我在公司里是个反对派,几乎做什么我都会提反对意见。如果连我的反对意见大家都不怕时,做什么我都会放心一些。我最怕的就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时公司就危险了。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我认为我们同事很多都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如果认为自己是公司里最聪明的人的“老板”是很难认同我这个观点的。其实是不是第一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并不在乎谁是第一,他们在乎的是买的东西是什么(消费者导向)。我记得当年我们买万科时就有人问过我,说万一万科假账怎么办。我说,以我认识的王石而言,他绝不是会关在房间里和财务商量个假账来蒙股东的人。其实那时和王石不熟,现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觉而已。从做实业与投资是有很大差别的,做事情就是要做对的事情,从做对的事情的角度来看,首先你要确定你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再就是做对一件事情还要看你的能力,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无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投资要想取得成功的基本法则是做事情不求快,但关键是找到对的事情,把它坚持下去。发现错,马上就改。比如,有的事情现在有钱赚,但本身是错的,那你就得马上改,如果不改,那你赚的越多最后损失也越大。广告是效率导向的,就是把产品本身用尽可能高的效率传达给你的目标消费群。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靠这种广告的公司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消费者长期来讲是个极聪明的群体。广告能影响的消费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余全靠产品本身。营销对公司来讲只能锦上添花,千万别夸大其作用。怎么打广告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你的目标消费群在哪里。其实瞄得最准的广告大概就是搜索类的广告了,阿里巴巴这方面好像现在也挺厉害的。本分和最大本身并没有任何矛盾!事实上,我们公司做的产品大部分最后都是国内“最大”的,只不过我们罕有提起而已。我们不提的原因是认为这不是我们用户关心的东西,但这往往是我们关心用户而产生的自然结果。我个人认为,追求最大确实有点问题,因为他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方向,而且有可能和核心价值观产生矛盾(比如有时可能不符合用户导向等)。不过,阿里巴巴作为公司还比较新,等他真到了第一以后才能明白我说的问题何在,那时再改也来得及。“敢为人后”的经典例子很多:苹果的iPod算是吧(之前mp3早就满大街了)?iPhone算是吧(手机不用说了)?Xbox算是吧(之前有任天堂,PlayStation等等)?Playstation算是吧(之前有任天堂,世家等)?微软的几乎所有产品,国内的例子就不举了,太多了,相信你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了。(有多少人真明白了?)品牌溢价我觉得是一种误解。品牌只是物有所值而已。当一个品牌想当然认为其有溢价时,会很容易犯错误,大多数人买有品牌的东西时肯定不是冲着“溢价”去的。所谓品牌其实就是某种(些)差异化的浓缩。早年我开的车就是属于特别便宜的车,觉得都是代步,没必要多花钱。后来偶尔有一次试了一下“好车”,第二天就去买了一部,因为发现确实差别好大。我们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意思是从长期来看的,套用一句俗语叫“童叟无欺”。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不然的话,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会有不道德行为。和成本无关,不知道当时的pe,也不知道什么是pb,想的就只有所谓未来现金流的概念(连折现都好像没算过)。只有能看懂公司和生意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买股票时会有个基本判断,就是最少值多少钱(有点像巴菲特评中石油),到了以后应该看看到底应该是多少钱。这些年有经验也有教训。以前网易每一次到目标后我都认真重新评估一次,不然不会拿了8年多,正好一个抗战。万科到了基本价以后就没有重新评估就卖了,少赚了很多。股票掉的时候也是一个动力去重新评估自己持有的股票,看看买的理由是不是有变化(比如买过UNG,认真看过后发现买错了,就斩仓了,不然的话,留到今天要多亏几千万。)一般来讲,“市场形势”很好时,大概就是卖股票的时候了。不过,如果真是特别好的公司,稍微贵一点未必应该卖,不然往往买不回来,机会成本大。我不知道老巴是怎么判断的,但我判断的是一般来讲,当我买一只股票时,一定会有个买的理由,同时也要看到负面的东西。当买的理由消失了或重要的负面东西增加到我不能接受的时候,我就会离场。太贵了有时会成为离场的理由。如果所有的理由不变而只有价格掉到10%的话,当然是个好机会。但如果理由发生巨变的时候,也许有可能是要离场的。我也不是很理解他这话是啥意思。我猜他大概是认为没有人会真的出个夸张的价格的吧?我觉得如果有人出个Google的价格买步步高的话我就说服卖给他了。不过我还没出过价呢。有一次在BUffett的brunch上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有人问我如果巴菲特要买你公司你卖吗?我说我不卖,因为价格高了对不起巴菲特,低了对不起我们股东。卖的都是因为对公司还不够了解。买的时候认为至少值得价钱,到了以后应该很认真地再研究一下。创维我们赚到不错利润的原因是因为不太好卖涨的还挺快。现在吸取教训,开始好好研究一下GE和Yahoo,看看是不是可以永远持有的股票。(YHOO换了新的CEO后其实风险增加了,我自己的策略还是继续卖option,但不会增加投入,实际上是慢慢在减少YHOO)当时还在想的就是可能买银行的机会到了。可惜对银行业务不太懂,下不了重手。下次如果有机会再和老巴吃饭,一定专门请教这类问题,怎么才能搞懂银行和。老巴当年好像就是谁指点了下就明白了。有时买之前花得多时间,有时买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尤其是当目标的已经达到基本目标价以后,对其价值的判断还是挺重要的。比如,我对网易后来的发展就花了很多时间,不然没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卖。我认真研究了网易,发现它股价在0.的时候,公司还有每股2块多的现金,当然面临一个官司,也可能被摘牌,这里面有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多做一些咨询。就官司的问题,我咨询了一些法律界人士,问类似的官司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得到的结论是,后果不会很严重,因为他们的错误不是特别离谱。很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在运营上没有大问题。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动用的钱全部动用了,去买它的股票。敢大量买入网易的股票最重要的是对企业花了足够的工夫,对公司、产品都有深刻了解。我在美国买了一家做租车业务的公司,当时它的股价跌到了,我花了半年时间去调查研究,发现这家公司有50多美元。我算了一笔账,就算把净资产打5折,还有,最后我们买了100多万股,这只股票最高到过100多美元。能够取得投资成功在于对巴菲特的理解,更在于坚持执行巴菲特的理念。“0.8美元买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的就不多,所以发现价值有时候要靠运气。”投资不在乎失掉一个机会,而是千万不要抓错一个机会。在投资的对象价值大于价格时出手,这不叫大胆,而是理性。花5元钱去买10元的东西,能说是大胆吗?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缺乏的是理性,而不是胆量。投资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公司,然后把你的钱投入进去。既然你认为最好,不把钱投到这样的公司里,而把钱投到不好的公司里,在逻辑上就是错乱的。投机和投资很大区别就是:你是在动用大笔钱还是小笔钱;其二,当股价下跌时,投机和投资的态度正好相反,投资者看到股价下跌,往往很开心,因为还有机会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而投机者想的是这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赶紧走人。问巴菲特如果他买的股票一路买一路涨怎么办?如果的话,还可以找到钱再去买,但后来它涨上去了,这样你就买不到更多了。他甚至认为投资的时候买到底部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你买到底部后,股价就会一路买一路涨,这样你就买不到最多的量。”真正的投资者,其实是希望,在允许的价值波动范围内,在股票一路下跌的时候一路跟着买进,也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当年1块钱左右买的创维,之后3年之内一直不涨,最低时只有0。29元,就是说最大的浮亏有三分之二。但09年到现在涨到10块钱。由于我们已经买了近5%(差一万股),当时不想让别人以为我们想去收购,就决定不再加了。如果我们能晚点动手,这个价我肯定会更高兴多买些(如果没到5%的话)。只能说我运气好,我当时真没想过创维会到10块。我觉得怎么着两块多总是会到的。买了以后就没管,觉得怎么着也得等他出来后再说了。掉到一块以下是知道的,但不太关心。不要比较啊。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到2011年中?,我们的创维基本已经都卖了。卖价5-10块吧)创维到底值多少钱?每个人的看法可能很不一样。我觉得200亿以上就不便宜了,到300亿就有点贵。对这种公司我可能有点优势。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可以比较冷静地去分析这类公司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我觉得问题不是要命的,但价格已经是要命的情况下,我可能就会买。买这种公司要小心掉入价值陷阱。高成长的公司比较难买,必须要了解更多。我错过了腾讯和苹果,但买了些Google。说错过的原因是我当时曾经非常想买,但最后没动手。(终于在2011年一月想明白了苹果,最重要的是想通了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到底是什么。现在苹果可是我的最大仓位哈,基本都是2011年上半年买的。)我买万科时万科的市值大约在150亿左右,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大概在股改前半年到一年的时候?)当时就觉得万科一年赚个几十个亿早晚能做到,不到200亿确实便宜。同时觉得我看到的万科的帐肯定不会是假账,因为王石不是作假帐的人。当时买的理由都在这儿了。注:当时万科5-8亿利润。大概说下如何分析yahoo:(都是大概数,没细算过):每股现金3,yahoo以外上市部分属于yahoo的部分(包括yahooJapen约30%和阿里巴巴B2B香港上市部分约30%)4.6+2.1=6.7。 yahoo本身现在的现金流大概有每股1.4/年,估计盈利大概在0.8左右,在Internet这样一个成长的市场里,yahoo的广告总量还是有很大可能成长的,所以我给这部分12倍的pe(这里给多少都可以,看每个人对他们业务的理解),这就是9.6。以上总和是3+6.7+9.6=19.3。所以我认为yahoo现在的市场的fairvalue大概就在18-20块之间,所以我认为yahoo不贵另外,yahoo拥有40%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所有没上市部分,包括淘宝,支付宝还有他们的妈妈等),我也不知道那一块到底值多少钱,反正是送的。如果整个阿里巴巴上市这块值到500亿的话,yahoo就一定在30块以上了。如果值200亿的话,yahoo大概值25-6块。不管大家对淘宝的前景怎么看,我对美国大部分投资者的理解是他们根本还没开始看淘宝呢。也许这才是yahoo可以便宜的机会吧。等个几年之后,也许大家就慢慢注意到那一块了。(现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越来越清晰了。2012-1)准确讲是过去常常满仓,还特别集中。很长时间里80%都集中在一只股票上(网易)。现在没那么集中了,也许有时可以到30甚至40%,但不容易再高了。(现在有些账号里苹果过50%了)卖option的前提和价值投资一样,你一定要对的足够了解并打算长期持有(或者可以考虑卖)。在打算长期持有的前提下做一些短期可以让投资没那么无聊。对你认为上涨空间大的股票,最好还是不要卖call的好,或者只卖一点点(为了好玩)。我觉得卖call最好是在所谓股价差不多时,既不怕,又不舍得在眼前价钱全部卖掉,卖caveredcalls是个很有意思的做法。其实我的网易就是这么卖的。当网易到接近30时我就开始卖30的calls,后来一路涨我就一路卖,从30一直卖到了50. 现在剩下的股票都是没有被call走的。由于前段时间长的快,绝大部分都被call走了。好像最高的是40多被call走的。买网易时我觉得有点孤独,好像这个世界就我一个人再买。买GE时我很平淡,略微有点兴奋。我想可能是我有进步了。一个公司如果固定资产很大,300个亿的固定资产(都是地皮和房子,不是厂房设备那一类无法变现的),但是财务现状很不好,有100个亿的债务,那您愿意花60个亿把这个公司买下来吗?我觉得怎么看都是划算的,就算停掉这个公司的业务把资产卖出去还掉债务以后也还赚140亿啊,这个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如果法律健全又没有债务黑洞的话,也许可以考虑。不知道变现的机会成本大不大。还有就是,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可能会为了走出困境而铤而走险,有可能把你认为值钱的东西很快亏掉(这是我目前最担心yhoo的地方,就怕新的CEO为了“雅虎的复兴”而铤而走险,到处乱买公司。巴茨在的时候我没有这个担心。2012.1)。总的来讲,这种情况要小心,但可能是机会。我当时买Uhal有点像,但我的margin of safety比你说的case要高很多倍。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折现。这里现金流折现指的是净现金流折现,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是3年,也不是5年。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有些人把自己生意中有限的资金投到股市里实际上往往是不合算的,因为其自己的生意获利往往比股市里的平均回报高。当然,多余资金投入无可非议(听说国内某网络公司买了很多苹果的股票,这属于无可非议型的)。可我确实看到不少公司贷着款还要买股票,看不懂啊。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折现(做对的事情)。所谓未来现金流折现只是个思维方式,千万不要去套公式,因为没人可以真的确定公式中的变量,所有假设可能都是不靠谱的。个人观点:其实区分所谓是不是价值投资的最重要,也许是唯一的点就是在投资者是不是在买未来现金流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时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比如呵呵,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我有时会面带微笑看看cnbc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说着满嘴的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啥。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在巴菲特这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意模式。以前虽然也知道生意模式重要,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混在一起看的。当年老巴特别提醒我,应该首先看生意模式,这几年下来慢慢觉得确实应该如此。护城河实际上我觉得是生意模式中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宽的护城河。好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好的未来现金流折现的保障。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我觉得margin of safety 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在自己能力圈内的生意自己往往容易懂的多,对别人的不确定性往往对自己是很确定的。比如当年我投网易时,市场不看好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游戏这个市场不是很大。而我自己由于在这个行业里时间很长,所以很确定这个市场非常大(但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事实上最后的结果比我看到的还要大)。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比如有的朋友跳进印度市场,有的朋友跳进日本市场。我总是假设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聪明的,除非我发现市场确实错了。(这句话是针对逆向操作说的。逆向思维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随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多人说很难看懂未来现金流折现。其实绝大多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我也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就不碰。一年两年或许更久的时间里总会有目标出现的。有些公司的生意模式很好,但股价有时候太贵,那就只能等了。好在这些年来一直如此,每隔些年就来个,往往那时好公司也会跟着唏哩哗啦的。对于大多数不太了解生意的人而言,千万不要以为股市是个可以赚的地方。长期来讲,股市上亏钱的人总是多过赚钱的人的。想赌运气的人还不如去买彩票,起码自己知道中的机会小,不会下重注。也有人说股场就是赌场。事实上,对把股场当赌场的人们而言,股场确实就是赌场,常赌必输!用我这个办法投资一生可能会失去无数机会,但犯大错的机会也很少(但依然没办法避免犯错)。我经常听见有人在讲哪只哪只股票赚了几倍的故事,可他们就是不说总的成绩,你懂的。随便感谢一下自助餐先生。凡是觉得我写的这点东西有帮助的人都应该多看看他老人家的东西,我能讲的他都讲过好多次了。想到哪写到哪,主要是为了能随时提醒自己。有人问如何避免以为看懂实际又错了的问题,个人观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内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格上财富:在登记的,十年深度研究,甄选、PE/VC、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不可不看!提高理财效率的12个建议》 精选五关于G20期间放假公告尊敬的用户:当好东道主,喜迎G20!2016年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召开,为响应市**号召,就G20杭州峰会期间平台放假的安排通知如下:放假7天,9月1日(周四)至9月7日(周三)假期温馨提示:一、放假期间,平台注册、交易、回款、活动等正常运行(周六周日到期产品循例顺延至周一回款);二、放假期间,暂无在线客服,如有问题可在线留言,客服人员会在9月8日(星期四)上班后尽快回复;三、818活动奖金及奖品派发根据活动所示时间,顺延7天;四、银子商城实物商品及第三方券码兑换/0元夺宝奖品派送,根据兑换规则及兑奖说明所示时间,顺延7天。以上,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银狐财富2016年8月今天中雨哦!很快会被抢完哦!明日会有超级大福利放送,不容错过!全文3000字左右,阅读时间预计8分钟。曾经,这个世界上是没有 KPI 的。上帝说,要有狗。于是
发出了 JD:招运营专员,月薪两千。在接到面试通知的那天,你把盒饭放在了键盘边上,心里想着就这一次,就得他妈改变个世界给别人看看。你决定慎重的面对这次面试。你发微信给你从知乎上认识的朋友,说自己大学毕业到现在还没有穿过西装和衬衫,有没有便宜又不跌份儿的牌子推荐一下。你朋友说,朋友,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穿衬衫的都是傻逼啊朋友。朋友,你就去优衣库就好了。到了优衣库你觉得很高兴。你感叹全北京最出名的景点不光不收门票,周边都是良心价。400 块钱买了一整身衣服!国际大品牌!童叟无欺!去面试的时候,你发现 HR 姐姐很漂亮。你决定就来这家上班了,虽然她说「因为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可能加班比较严重,周六可能也得上班」。拿到 Offer 的那一天,你第二次来到了 XX SOHO。你觉得自己来到了这个国家的科技中心。【红包雨兑换码:lcrb60735】可你的爹妈 Disagree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他们十年前告诉你孩子网上的东西你可不能信!十年后他们又会跟你说「朋友圈里有人说了……」你是一个开发你最喜欢公司发的文化衫。你说穿着舒服最重要,还不用心疼钱。你还说了,不穿怕老板认不出自己是他的员工。公司最关心你们的人是产品经理,但你知道他关心你饿不饿只是为了让你加班,关心你身体健不健康只是怕你请假完不成进度。他可能买了不少零食点过不少次外卖,但他给你的需求比他上的班还多。每次发新版本之前你在迪卡侬买的单人帐篷就用上了,帐篷里放着一个塑料苹果或者绿色机器人,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的你还得花五分钟对它祷告,就差烧高香供起来了。你妈特别担心你的终身大事,帮你安排了几次相亲。你总是瞧不上那些看不懂代码的姑娘,认为她们不管胸大不大都无脑,【红包雨兑换码:lcrb48343】提不起兴趣来的你总是想早点结束回家多写两行代码。结果你的无礼还惹怒了姑娘,被挂在了知乎上:「我的相亲对象号称年薪六十万,可穿着拖鞋和工作服坐地铁来见我,我是不是遇到了感情骗子?」有命挣钱没命花钱说的就是你。一年写的代码加起来绕地球 28 圈,干到三十六岁好不容易熬成了 CTO,走上了人生巅峰。找了个 18 岁的姑娘谈恋爱,三年后留给她一大笔遗产,猝死于凌晨四点的办公室。你是一个产品经理你天天分析需求,画原型,熬夜写 PRD 写到头发都白了。你抱怨天天找技术提需求就跟找借钱一样,哥再给加个功能呗哥,哥讲道理这次真的很简单。不改!这次保证不改了哥!身为女产品经理就更苦逼了,跟开发哥哥们的关系真是不好维护,对每个开发得雨露均沾。没有人看见你通宵分析了多少竞品写了多少文档,只会问你一句「程序猿鼓励师好玩吗?真的天天卖萌就能赚五位数吗?」运营同学每天不定时来找你提需求,新版本上线之前忙的跟狗一样,天天陪着技术加班。这功能老板挺喜欢效果不理想也不能随便砍,今天面了两个 iOS 都不靠谱啊。用户增长了功劳是运营的,用户没留住错误都是产品有问题。上班时候为了清净躲着运营,下班路上为了生命安全得躲着开发。好不容易回到家里了,你妈说你好歹是个经理,怎么会找不到女朋友呢?你是一个运营你每天早上 9 点出门,双肩包习惯背在胸前因为地铁太他妈挤了。拿出手机打开昨天的文章,一看九百二十八个阅读。你安慰自己:不错了朋友!马上就要一千了!离十万加又近了一步!看了上午别人家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怨念着现在的人可真好忽悠,low 逼的心灵鸡汤和装逼的成功学的拼凑成文就可以让所有人对号入座集体高潮,可真他妈 low 啊,可真他妈 low 啊。滑倒最后又看到灰色的100000+。嘁!我要是自降逼格……你看见别人做投票,送红包涨粉丝长的飞快,骂街骂了两个月。好不容易老板给批了几百块钱预算,想着也能做个活动骗点粉丝了,又因为诱导分享帐号被封禁了。你看见别人做自媒体拿了几千万投资,自己因为 KPI 不达标还要被扣工资。做了一年新媒体运营的你,感觉自己已经是老江湖了。也有些莫名其妙的人加你微信:「互推好伐朋友?我们粉丝六千七百八」。你一边嫌弃着对方比自己少了一万粉丝,一边想着什么时候能找个大号给自己推一下。一天一篇原创挡不住你时刻都在蹦腾的心,为了写出十万加你已经开始琢磨年轻的 CEO 和扫地大妈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故事了。开始码字之前你会花几个小时四处看新闻,和公司其他人。茶水间里有很多八卦,你恨不得在饮水机后面装个窃听器。码农和新来的运营总是穿T恤牛仔裤,隔壁部门的总监每天都是西装制服,老板总是穿的很随意。然后他们都幻化成了 Mary、Tony 出现在了你的文章里,没关系,反正公司的人从来不看你的公众号。又有一个什么什么**建了一个运营群,刚刚进去的时候大家都急着冒泡发表情包,备注统一是上海—xxx-运营,北京—xx—产品,看了一圈还是熟悉的那几个。看见不认识的就赶紧加好友,你好我是xx公司的运营xxx,加个好友万一以后有机会合作呢?三天以后不再有人说话,就剩下几个发小广告甩链接的,求大家帮我投个票的,义愤填膺你发广告为什么不发红包的,还有他妈一个问有没有需要短信验证码的。你觉得心好累,你发朋友圈说微信药丸。于是你说必须过一天没有微信的日子了,约了几个朋友去线下见面。不管是在车库咖啡还是在西部马华,都在讨论上千万的生意。你见到大公司的老鸟都觉得是大神,看到穿的整洁的小鲜肉都觉得是基佬。碰见不认识的人第一反映是加个微信,付款结账抢着用支付宝。你是一个市场作为运营狗们最羡慕的部门,你有苦说不出。运营们总抱怨领导要求自己不花一分钱拉来五千个用户,而你的领导会给你五百块钱的预算,然后让你找五十万的用户。除了死皮赖脸求着别人免费提供场地办活动以外,公司需要 BD 的时候你就得去做 BD,需要销售的时候你又得去做销售。做了一年多的市场狗,别的不行但是帐总算的清清楚楚,这个月要报销多少钱,上次那个活动平均拉一个新花了几块钱。只有你知道你的领导不是市场出身,做市场的经验可能还没你丰富。他最常跟你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是创业公司,要竭尽所能的帮公司省钱」。你是一个 HR只有你知道,HR 也是有 KPI 的。你到处搜集简历交给领导,为了招个 Ruby 连前女友的小舅子都问过了。什么?几个网站交了几万块钱你告诉我一个 PHP 你都招不到?你发了几千个面试通知出去,来面试来面试的人总是不能让总监们满意,资历太少怕出不了活儿,背景太差怕不靠谱,活儿好的又工资要的太高。好不容易招进来了,出了问题你得负责。新人总迟到是你没通知到位,新人资料没提交全是你督促没到位,新人来了三天就不见了,这还不是你的错?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招到一个颜值爆表活又好的女产品经理,领导嫌她胸太大怕影响程序猿们的工作效率。你问这太不女权了不太好吧,领导说你自己看着办,反正,不要。于是为了 KPI,你研究了各个部门领导的性格和喜好,学着像产品一样把需求列出来。可以,这很互联网。创业公司员工那好,我们先不聊工作。你天天吐槽自己是单身狗,嘲笑自己没有性生活。明明找不到对象偏偏说自己是独身主义者,买不起房子就说自己是丁克。好不容易脱单你也别找另一个做互联网的,单身时你说你是干互联网的,脱单了你依然是干互联网的。然而大家本来都是加班狗,你还有可能同居六个月依然只过了两次性生活。每个月发了工资第一件事儿是,外卖约车都是最高级别会员。牙龈出血大便干结,天天跟合租室友说要约洗牙体检,但周末到了依然得写方案和推送。加班多,挣得少。中午想着吃个牛肉面吧,拿起手机先看看饿了么和美团哪家满减更多,谁起送费低。点了一大堆到了结算页面的时候没有红包了,赶紧打开微信里的
红包群。挨个点开外卖红包,诶,运气不错这个拿了 4.2,赶紧下单。于是你开心的打开了消消乐,买手机送的耳机里放的,除了宋冬野还有周围人的叽叽喳喳。谁谁谁的项目又融到钱了,某东某宝都是屌丝经济,我特么那么好的项目投资人看不懂。你听见这是最好的时代,你也听见这是最坏的时代。整个公司你最喜欢的不再是漂亮的 HR,因为她每个月计算打卡时从来不肯忽略你的迟到。你发现公司前台总是穿的很性感。茶水间在你的幻想下已经出现了新的意义。你想约她好多次了,可你找不到任何理由。她朋友圈里经常去的工体你去不起,她每天都去的健身房你觉得没意义。她隔三差五还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老板提意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