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给阿富汗 伊拉克 利比亚,利比亚送去民主吗

美国总在发动战争你准备送给美国总统什么花木_百度知道
美国总在发动战争你准备送给美国总统什么花木
美国总在发动战争你准备送给美国总统什么花木
我有更好的答案
美国鬼子把人家伊拉克 叙利亚 利比亚 打残了
说什么民主自由 其实就是为了抢人家的石油可恨国内很多脑残还整天 美国民主自由
像这样的战争贩子送他个狗屎蹶子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没个好东西
看英国搅屎棍子 美国战争贩子
还有犹太吸血鬼
采纳率:9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客观看待美国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土地公问答
如何客观看待美国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
如何客观看待美国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
我老爸老是说美国霸权主义,有没有更加客观一点儿的?
谢谢邀请。战争很少是因为某种单一考量。美国打伊拉克、阿富汗,有没有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有没有想要推翻糟糕的政权推进民权的考量?大概是有的。但是,为什么是伊拉克、阿富汗?为什么不是索马里?为什么不是津巴布韦?美军在索马里阵亡的人员还不到伊拉克的零头,为什么就立刻放弃了索马里?如果美国这么在意国家体制,为什么美国一直和君主独裁国家沙特阿拉伯交往甚密?埃及军政府上台为什么不会导致美国的抵制和制裁?更进一步问,为什么美国当年颠覆智利民选政权扶植独裁者上台?为什么美国当年颠覆伊朗民选政权扶植独裁者上台?可见,意识形态、民主自由,并不是美国对外行为的主要考量。自身利益才是其首先考量的问题。————————————————————————————————分析了这些大体的情况以后,我们回头再来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具体情况。这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说阿富汗。911以后,美国立刻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并驱逐基地组织。塔利班则回应说,仅在美国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本拉登是元凶的情况下才会递解。而本拉登则宣称他与911无关。于是美英联军于10月7日发动了进攻。总体上说,这是美国在受到攻击时的一个决定。在做出决策时,未必有非常强烈的其他考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不符合美国的地缘战略考量。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场的“美誉”,英国、苏联都曾经入侵过阿富汗。这个地方,虽然本身非常贫瘠,却处在接近欧亚大陆中心的位置。因此地缘战略价值非常高。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在伊朗旁边插下一根钉子,在中国背后打入一个自己的行动基地,在俄罗斯最为重视的中亚地区放置一个能够释放自己影响力的灯塔。这次对美国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美军自然势如破竹。只不过随后的占领并不顺利。美国之前其实很少碰到极端宗教主义。这类思潮大致可以分类为极端民粹主义。极端民粹主义对民众的发动能力是极其强大的。与极端民粹主义的对抗,是很难胜利的。最终只有三种,要么是用经济手段实现普通人的良好生活,拖垮极端民粹主义生存的土壤;要么是自告失败,退出战场;要么,是实施大屠杀,杀光所有敌对平民。现代国际社会,实施大屠杀已经不可能了。因此可行的道路只有前两条。美国极力想促成第一条道路,但是至今仍不成功。美国无法从这里撤军的主要原因是,扶植的本地政权恐怕不具有可持续性。次要原因可能是不想放弃在这个地区施加影响力的一个支点。另外,如果现政权崩溃,阿富汗也会重新变成一个恐怖分子的天堂。中、俄也不想这种事情发生,毕竟自己家门口出个恐怖分子巢穴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尽管这两国和美国处于竞争关系,这两者也没有在阿富汗给美国下绊子。中国反而还积极在阿富汗投资,除了经济利益之外,可能也希望能稳定当地形势。——————————————————————————————————伊拉克战争就是另一回事了。在911之后,布什等人很快就开始考虑进攻伊拉克。伊拉克和基地组织实际上没有联系。萨达姆是偏向世俗的、反对政教合一的一个领导人,他天然与基地组织代表的极端原教旨主义者相互看不顺眼。要把他和基地组织联系起来,是非常困难。其实,看看美国政府对武力进攻伊拉克和阿富汗时的态度,就可以发现美国的思路。在进攻阿富汗前夕(9月30日),美国新保守主义在政府的代表人物之一,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经提出,美军并不擅长钻山洞抓恐怖分子,因此觉得应该拓展思路,寻找武力打击之外的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办法。换句话说,在拉姆斯菲尔德看来,即便已经有了对阿富汗开战的理由,也不应该开战,而应该试试其他解决方案。而在伊拉克问题上,拉姆斯菲尔德却在2001年11月专门写了一篇报告,提出美伊战争的设想。在报告中,有整整一个章节讲述该如何为美伊战争寻找理由。拉姆斯菲尔德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这种迥异的态度,从侧面体现出新保守主义者关注的重点。进攻阿富汗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打击911的元凶,而进攻伊拉克,才是地缘战略的真正需要。1951年默罕默德-摩萨台当选伊朗首相,他推行的油田国有化政策侵犯了美国的利益,因此1953年被美国颠覆。美国扶植了巴列维独裁政权,维持对伊朗石油的控制。结果最终伊朗推翻了巴列维政权。从此伊朗自然和美国冲突不断。萨达姆趁伊朗革命之际想要控制一片有争议的油田,两伊战争爆发。美国由于和伊朗的关系,自然是大力支持伊拉克。在战争中,伊拉克耗尽了资金,并欠下巨额外债。伊拉克试图说服科威特取消债务,未果。伊拉克试图说服欧佩克提升油价,却被以科威特为首的一些国家否决了。在此过程中,美国无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困境中,伊拉克开始考虑攻击科威特。此时美国与伊拉克仍然关系良好(长达十年的紧密外交关系,伊拉克也是当时接受美国援助第三多的国家),而萨达姆对美国探听的口风则有互相矛盾的情况。然而萨达姆反美的言论日益增加,还用化学武器威胁以色列。有人认为,此时美国已经开始考虑要算计萨达姆,因此放出了美国不反对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信息。也有人认为美国内部有着不同看法,这都反映到了萨达姆那里,而萨达姆自我催眠,以为美国其实是不会反对的。总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然后海湾战争。对于美国来说,石油产区的稳定,以及有效地控制,是极为重要的。首先,美国经济受石油影响非常明显。如果中东不稳定,影响了产油,进而导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那么美国的经济将遭受重挫。仅仅由于伊朗一国的石油输出中断,就导致了1979年石油危机。可以想象这个区域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经过了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美国逐步开始加强对中东产油国的控制。而伊拉克则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因此,海湾战争中,美国当然想要一次性解决伊拉克,但是欧洲盟国却不赞同。老布什在为当时决策辩解中说,继续进攻伊拉克本土可能造成联盟解体和更多的生命损失。如果不厚道的揣测一下,恐怕法国在阻止美国继续进攻时出了很大的力。要知道后来石油换食品的过程中,法国获得了伊拉克出口原油的15%,仅次于俄罗斯的30%。美国有可能认为制裁和颠覆也能解决萨达姆,因此并未一意孤行。随后,就是长期的制裁。然而伊拉克并没有在制裁中倒下,反而在石油换食品中越活越旺。萨达姆将大量石油卖给了中法俄,还掉了一定的外债。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核查,但是美国仍然不放心。伊拉克恰恰坐落在几个主要产油国中间,其军力仍然足以威胁周边产油国。因此美国对萨达姆政权仍然耿耿于怀。从1991年开始,美国就不断试图颠覆萨达姆,或煽动叛乱。但是始终都无法成功。尤其是,2000年,萨达姆与欧洲合作,开始用欧元为石油计价,并接受欧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这已经挑战了美国的最大的底线。到2001年时,911给予了美国政府一个开战的机会。五角大楼甚至有一个“特殊计划办公室”(Office of Special Plans),专门为寻找对伊开战的借口而收集情报。遗憾的是,没有任何情报能说明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任何联系。最后美国情报机构不得不自欺欺人地搞了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幌子,给予布什当局开战的理由。最后证实,当时的情报都是虚假的。即便不是刻意造假,情报人员也是在上级强大的“激励”下选择相信一些单方面的信息。总之是开战了。美军还是势如破竹,然后还是被极端信徒炸得欲仙欲死。然而,伊拉克比阿富汗的最大优势在于,伊拉克有油田。因此,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有一个可持续的金来源。这就导致,美军在伊拉克可以更容易采用前述第一条道路来赢得对极端民粹主义的战争。很大程度上,这一点使得美军可以撤出伊拉克,但却还不能撤出阿富汗。战争的结果使得伊拉克对周边国家失去威胁。而且原油开采也很大程度上要用于偿还外债、修复民用设施等等。可以说短期内,伊拉克对中东局势已经没有大的威胁了。有的人认为美国入侵伊拉克单纯是为了石油。实际上伊拉克石油出口之中发往美国的并不多。2012年,伊拉克输出石油中仅有12%是卖给美国的。对于美国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伊拉克出产的石油。毕竟1990年代中,美国几乎没有收到多少伊拉克出产的石油,而经济发展也很好。美国更看重的是中东的稳定和可控。中东的稳定,能够保证美国经济的稳定。中东可控,就保证了石油美元的地位。只要石油基本只能用美元来买,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就不会遭到颠覆,美国就仍然可以利用美元和通货膨胀来从全世界“收税”。中东地区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最重要的基石。伊拉克战争,正是保证这一基石稳固的重要举措。至于利比亚,美军并不唱主角,那是欧洲国家的动作。美国自己其实没出多少力。此处就不说了。————————————————————————————————从美军角度讲,长期干占领军的活儿,导致美军训练、作战风格和装备,都越来越倾向于治安,而不是战略决战。在以色列、二战日军等等诸多军队的例子上都可以看出,长期担任治安军的角色,将导致军队与正规军作战的能力大幅下降。很多花费甚巨的装备(比如反伏击车),其实是单纯的治安装备,在真正的大国战场上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这两场战争,实际上削弱了美军的作战能力。————————————————————————————————那么有人说美国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民主。我认为这种民主是比较难以持久的。现代民主有两大基石,一个是人口众多的中产阶级,二是林立的资本势力。中产阶级是发动民主改革的生力军,也是维护投票制度有效性的生力军。富豪阶层人太少,而贫困阶层由于生活所迫,对自己下一步的生存极度关心,而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视野去为政务投出理性的一票。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就没有有效的民主制度。印度的民主制度从来无法控制腐败,也不能改进司法体系,就是因为太多的选民都是贫困人士,由于他们一直要担心明天晚上的晚饭如何解决,就会轻易地接受贿选,放任任何有资本的政治势力上台,胡作非为。(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贫富分化会伤害民主制度的原因。)林立的资本势力,是民主延续的最终保障。当军事或政治人物企图颠覆民主制度,转向专制时,中产阶级是没有能力阻挡的。只有资本势力能够运用金钱,组织反对派,打击对手。而民主又是林立资本的势力之间最有效的议事、妥协途径,因此资本势力对民主有着本质的需要(少量的资本势力会走向寡头政治,而不是民主)。因此林立的资本力量是维护民主体制最重要的力量。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和林立的资本势力,无论当时有多么想要一个民主体制,最后都要沦于失败。没有强大中产阶级的,其民主制度就会像印度一样缺乏实际的政治效用(但是由于印度有着林立的资本力量,因此这个贫弱的民主制度却不会垮台)。没有林立的资本力量,民主制度很快就会走向寡头政治,甚至独裁。从这个角度看,伊拉克可能建立像印度一样破败的民主,而阿富汗,脱离了美国支援,恐怕没有长久维持民主的可能性。—————————————————————————————————最后,为什么石油美元对美国那么重要。这是因为现代国家都免不了要用到石油。这是一个经济运行的必需品。买石油必须用美元,那么美元自然就会成为国家交易通行的货币。如果仅储备人民币,是买不了石油的,而又没有什么只能用人民币买的必需品。因此显然储备美元更方便。一个国家要获得美元,一般要把东西直接或间接卖给美国。要是美元花光了,买不了必需品了,经济就会受到重挫。为了避免国际支付危机,各个国家都要储备美元。这个储备,随着美国通货膨胀和贬值,是会相对变少的。尽管有美国国债可买,但是那个利率并不高,总的来说,储备在贬值。因此,这些储备最后能够买回的货物,比起当年卖给美国的货物,就缩水了很多。正是利用这种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国能够像收税一样,从世界各国获取利益。这就是世界霸主的红利,也是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的存在,完全基于美国掌握中东,强制把石油交易限定在美元之内,这样一个现实。再考虑到石油价格稳定对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美国对中东的高度重视,也就完全不奇怪了。伊拉克接受欧元作为结算货币,也许是美国下定决心消灭萨达姆的重要原因。而伊朗和委内瑞拉先后接受非美元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敌意在一定程度上就来源于此(当然,这也是他们对美国敌对态度的反击)。话说美国早已把这两个民选政府国家打成独裁专制国家,可能也是为未来在适当时机下动武做好了舆论准备。
谢谢邀请 关于美国是否霸权主义,请移步7360,里面有相当成熟的观点和讨论,就我个人而言,是不认同美国霸权主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可以参考我的回答(我个人认为真正的霸权主义当属19世纪的大英帝国,现在的美国和当年大英帝国比起来实力差不多,手段差远了),这里就不再贴一遍了。 回到问题,【客观】这两个字让人伤透脑筋,这也是接到邀请一直到现在迟迟无法作答的主要原因,只就个人观点发表意见,欢迎专业人士拍砖捧场一、美国攻打伊拉克(默认你说的是2003年的那场战争,而不是之前的【沙漠xx】系列战争)个人的【客观】看法那是布什家族的家恨。 二、美国攻打阿富汗个人的【客观】看法那是美国的国仇。 三、至于此次的利比亚战争,个人的【客观】看法是美国纯粹是来打酱油的(具体移步7227)
首先我推荐你看一部影片,从新闻学的角度是如何看穿美国、英国等国是如何对待伊战的,片名为看不见的战争。影片主要讲述的是独立新闻人约翰菲戈尔,参访美英帝国尖端人士对于处理伊战的方法。美帝是一个对全球控制欲极强的国家,因为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帝本身资源并不充裕,尤其是石油,这就是为什么美帝多年以来要对中东地区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约翰在片中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质问BBC为什么帮助英国政府宣传虚假信息,隐瞒事实真相还有禁播英军美军虐杀、虐待平民。从这几点看的出,和古代的中国相似政府想要发动一场战争,必定要通过媒体来制造舆论,萨达姆是合法取得伊拉克统治权的,且与美帝合作非常烂。所以美帝在发动伊战之前在联合国声称,伊拉克存在大量核武器,要派人前往调查并拆除。在大会上给出了详细的坐标和卫星地图,以做到以假乱真,而细心的记者则前往该坐标调查发现此坐标根本不存在建筑物,也没有核武器,与卫星地图完全不符。最后这个记者受到美国所以媒体封杀穷困潦倒,其原因也不言而喻,就是因为他把这条重要的消息报告给了美国各大日报。作为新闻理应将新闻三要素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英美帝的国家这方面甚至不如天朝,特别是这种重大消息对民众隐瞒,严重影响了媒体的信誉,这种缺乏事实根据的新闻,显然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操控,至于原因,就是这场战争是以帝国主义掠夺资源为目的的,泯灭人性的非正义战争
我发现上精神美国人还真多啊!囧司徒都知道嘲骂小树丛的伊拉克战争,的黄皮美国人至今还坚定地跟共和党过气领袖站在一起。美国要真是为了伊拉克,利比亚的民主和人权去的,这两个地方的人民应该已经沐浴在自由民主的光辉下过上顿顿牛排的生活了才是,你们这些自由斗士赶紧用脚投票去嘛,中东办移民应该比美国容易多了。还有,如果说萨达姆,卡扎菲,巴沙尔罪无可赦,那沙特的王爷们呢?海合会侵犯也门内政,出兵狂轰滥炸,美国爹爹怎么哼都不哼一声。
美、苏飞机在中国上空狂轰滥炸,中国人民一片叫好;为什么法、美、英在利比亚上空精确打击,会有愤青反对?的确,轰炸目标不同:一个是日本鬼子,一个是利比亚鬼子。在某种意义上,利比亚鬼子比日本鬼子可坏多了:日本鬼子从未将枪口对准供养他们的日本人民,而卡扎菲用军机、坦克和自动武器对付本国百姓,吃屎的把屙屎的炸得血肉横飞。反对轰炸卡扎菲,是比反对轰炸日本鬼子还要可恶的行为。在自然界要找这么下贱的为暴君辩护的生物都不可能。人权与主权:人们建立、供养任何团体、军队、监狱、国家政权等工具的目的,不过是让这些工具为人民服务;一旦这些工具异化为践踏人权、施行独裁,那就必须摧毁、重建这些工具,美国独立战争,国人推翻满清统治,可以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在最初都具有一定的正当性才有爆发的可能。人权高于主权,就像人有鼻子眼睛、人不吃东西就要饿死一样不言而喻、不证自明和天经地义。没有人,国家怎么可能建立得起来?不为人服务而是害人、折磨人,建立国家干什么?入侵军国日本纳粹德国的正义性\必要性又从何体现?轰炸利比亚、打击邪恶势力是替天行道,就像美军核爆日本一样正义。独裁暴政付出的任何代价,都不如一个平民绝望无助的眼泪。没有暴君的审判台,就没有民众的安宁。==============================国家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法律意义上的为保障公民权利必不可少的暴力机器;一个属于伦理和文化概念:生养你的父母亲和故乡的山山水水,以及使用同一语言文字的先辈留下的灿烂诗章。爱国先要搞清楚爱的是哪个国,爱法律意义上的国,就是努力让政府及其暴力机器为保护民众权利更好地运转,而不是相反。义和团大师兄、纳粹和日本军阀的可耻下场,以及蔡锷将军发动的护国战争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只有为了自由民主才具备正当性和正义性,否则很容易沦为毒害民众的鸦片和对罪恶的蒙蔽,将国家和民族推向灾难的深渊。======================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被自由战士从地洞里挖了出来,经过长年累月的审判后被执行死刑,是伊拉克民选政府顶着美国的巨大压力(担心局势恶化)做出的决定,全球伊拉克人狂欢庆祝正义的胜利--- 先有人,后有国,先人权而后有主权。无人权,主权何益?主权不为人权张目,何益之有?陈独秀云: “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 萨达姆的丧钟为一切独裁者敲响!头脑僵化或沉浸在冷战思维里的人们却对这个经过旷日持久的审判、表达了伊拉克人民正义呼声的判决感到疑虑----一个伊拉克政府高官悲愤莫明: “这些表示遗憾的国家和人权组织在萨达姆大肆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用化学武器、几十个万人坑对付我们的时候,跑到哪里去了?” 从伊拉克的男女老幼向横渡底格里斯河的美英解放军投掷鲜花,到他们不顾恐怖分子的威胁涌向投票站推选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民主政府---伊拉克战争固然是美国自身的安全需要,但在客观上也为那里的人民带去了希望。美英解放军的历史功绩和对人权高于主权的全新阐释,以及对人类争取自由民主的开创性贡献将永载史册。
战争是美国的国策,其实美国是一个战争殖民主义国家,随时随地的要进行军事对抗是美国的一贯宗旨,这样才能长久地维持美国的强盛。来算一算,一战-经济危机-二战-朝鲜-越南-冷战-海湾1-海湾2-阿富汗。。。美国习惯于在战争中某的自己的最高利益,这是美国长久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这个问题看法:1、当今世界秩序需要不需要一个超级力量来维持2、如果需要,为什么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譬如中国3、美国的动机和行为是否能代表正义,或者是人类发展的趋势4、怎样限制美国,尤其是限制他可能存在的滥用力量的可能我以为脱离以上这几个问题,光谈美元霸权石油什么的,尤其是谈纯粹利己的动机都是毫无意义的。好比警察,警察需要吗?权利哪里来,怎么限制?他维护的是什么,打击的是什么?你抽开这些,单纯看警察,那他会使用暴力,他会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也有自己的阴暗面……所以我不能同意类似@冷哲那样从动机上推导的答案,甚至包括单一事件效果上的判断。这种国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千年乃至更久远的,要放在更大的历史尺度上判断。
我想我的回答达不到客观的标准,以平民百姓得知的信息量逻辑自洽就可以了。不过我挺喜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呢,把美国攻打他国贴上利益霸权等标签我是听腻味了,一个大国动不动为了石油霸权什么的打仗总有点黑社会的味道,至少事情做的可以优雅一点。如今欧美强国对他国的军事干预,一定程度上我想是由于几次大战后得到的经验教训。当初西方对纳粹的绥靖,却换来自身更大的牺牲和更恶劣的人道灾难。如今强国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者,维护现有的游戏规则,眼见世界散落的独夫民贼时不时的干掉一个,损失不大又能巩固自己的国际地位,外交上拥有更多筹码,至少是软实力上升。打仗就是为了土地和资源这种真金白银那是上个世界的思路。只要现今的秩序还维系,欧美还会强下去的。我不认同战争是美国国策之类的言论,一个民主国家要发动战争,不是政府一句话就能通过的。伊拉克有前科,独裁国家即便受制裁,捣鼓出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不是难事,小小的朝鲜都可以,伊拉克更不在话下了。难道等他真搞出来?那你就真不敢动手了。阿富汗这事美国政府得对国民有个交代吧。利比亚也许本来就是欧洲的传统地盘,美国总强出头也没道理,何况奥巴马的政策一开始就和小布什那种单边的外交政策不同。上面有说美国出兵的3个条件,国家安全,人道灾难,国际秩序,我很赞同。
首先,美國並沒有攻打利比亞,利比亞是國內革命,北約有空襲卡扎菲,但帶頭的也不是美國是法國。利比亞跟伊拉克、阿富汗不是一回事。而阿富汗和伊拉克也不是一回事。阿富汗可以看作是對911的報復,打伊拉克就是純粹入侵了。推翻了一個對國內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絕、家族控制國家經濟、高壓統治的獨裁政權,誰能說不是好事?但戰爭中數十萬人喪生、戰後恐怖活動頻繁這些代價誰能說物有所值?美國霸道地在世界各地推翻專制政權建立民主政權,長遠來看不是壞事。一個國家一旦開啟了民主化進程,即便原本是傀儡政權(也沒看見美國扶植了哪個傀儡政權)也會隨著民主化程度提高慢慢變成真正的民主國家。相比專制國家,民主國家更傾向於用非武力方式解決問題(即便美國也是如此),民主國家之間開戰的機率更小,所以可以說民主國家增加對世界和平是有貢獻的。
美国的出兵理由无非三个:1、有人入侵了别的国家,破坏了世界秩序。2、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必须进行干预。3、直接对美国的本土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三个条件适用于昨天,今天和明天,请根据事实各自对号入座。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要多方面看的. 你要说美国人为了石油去打, 那纯粹是扯淡. 因为美国人战后没分到多少石油. 你要说美国人去学雷锋了, 那更扯淡, 他总统花几万亿美刀去学雷锋还不要等着被弹劾啊. 从美国这角度看, 美国出兵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 战略利益. 冷战之后乘胜追击打着传播价值的旗号争取更多的盟友和共鸣, 打压不同价值观的对手. 当然, 也是抢夺远程战略资源的手段.从阿富汗等国的角度看, 首先战争是残酷的. 这点不容置疑. 但往好的方面看, 美国人传播的价值, 恰恰是他们社会进步所需要的, 普世价值. 所以美国人拿着枪开着坦克来却很容易的跟当地人民产生共鸣, 而不单纯的是利用关系. 美国人来了, 打了, 扶持了同盟政权(当然你也可以称他是傀儡政权, 如果偏激的看), 然后有了自己的军事基地. 但是当地老百姓又得到什么呢? 选票! 比起援助的资金, 武器, 粮食. 这是美国人带来的最好的财富! 选票即是武器, 选票即是制衡强大政府的武器. 所以综合看, 其实是双赢的结果. 当然要说谁失败了, 那就是独夫民贼独裁者咯!
用美元结算虽然有坏处但也是有益处的,规范稳定的体系可以节省交易成本,过多的货币参与全球的货币贸易会增加交易麻烦。而破坏原有体系,势必会增加不稳定。就像通讯软件,做一个软件简单,活下来的就只有QQ,和其它的。这是赢者通吃和规模效应。但是我们并不会说QQ霸权或。其它的facebook霸权。至于说QQ和facebook会不会通过非法手段打击其它企业来维护自己利益,貌似有个3Q大战。但是我认为中间还是充满争议的。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人如果只为利益做事,势比会被许多人鄙视。一个国家如果在国际上之追求利益的话,势必也没人欢迎。美国的这两次战争在国际上 并没有引发太多争议。所以西方国家大体也不认为美国只是为了利益发动战争。而且此次战争也有其它国家的参与。我认为与获得利益相同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信仰和逻辑。获取利益只是物质方面的。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求是分精神和物质的。我觉得国家也是,除了物质层面(利益,石油),还有安全感 认同感,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当然做一件事包含着多种需求,如果只为利益的话,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何况一个国家。所以,将心比心,中国为什么当初打越南,打印度,和苏联发生纷争。是争面子,是保证安全感,也有可能是证明自己。
发现很多人已经陷入美国一定正义,美国说的就是真理,我只信美国新闻,我只听美国报道,美国人说的话都是为了我们好,他打人了肯定是哪个人不好这种种天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想法,完全无法认识到大国与大国之间利益的冲突和制衡。
现在叙利亚人口买卖猖獗,未成年少女一个6000欧元,很多阿拉伯人都跑去买了,这也是美国带来的福利吗?真是好人啊,伊拉克战前战后死了多少人,其中多少是平民百姓?美国军队在全世界有几百万私生子,那可都是美国军队对异国妇女的“美好”慰问和“灵肉”交流啊,你为什么能去向她们取证美国人的友好?你试试让他们以后不用美元结算石油,改用欧元或其它试试,看看美国是温和的赞许还是用枪指着他?
都是自己作死去搞别人 ,然后美国有理由接入,所有我特别鄙视某些铁血论坛的言论
首先,肯定是为了利益!这个利益肯定主要不是石油。大陆无脑货才会认为美帝是为了石油而战。那么这个“利益”是什么呢?个人觉得有一部分是考虑到美国的国家安全,毕竟恐怖分子让美帝很头疼。然后还有一部分是地区影响力,战略考虑,阿富汗靠近中俄,伊拉克地处中东,利比亚身在非洲,拿下他们对美国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有好处吧。其次,有一部分推进民主的考量,但绝不是全部。多一个民主国家肯定比多一个独裁国家对美国有好处。当然,像沙特,埃及,新加坡这些亲美的独裁国家对美国来说,亲美的关系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它自身独裁对美国的伤害。尽管如此,相信美国还是希望这些国家既亲美,又民主。为什么有些独裁国家又和美国水火不容呢?因为独裁和独裁也是不一样的。老蒋的独裁和老毛的不一样,朝鲜的独裁和新加坡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人家至少不会天天挑唆国民仇恨美国,最关键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亲美的独裁国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打心底认同美国的。再次,这些国家实力有限,美国有绝对把握不费劲就能打赢,就算打输了也不伤身。如果俄国不是这么强壮,只怕俄罗斯是美国最想收拾的国家,当然,美国的收拾,基本上是收拾国家的政府,不是平民。收拾平民有啥好处?人家又没打算抢平民家那头牛。然后,可以实战练练兵。打打小战,让自己的军队有机会实战操练,有好处。现代化的武器和战术不能总是靠演习来提高吧。最后,答案有待补充和修改。
在上的朝鲜大讨论,最后变成了美国扶植道路利与弊的大讨论。争辩双方最后都有一个绕不开的例子: 伊拉克。 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之后,算不算成功? 伊拉克人民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是不是走上了民主,快乐幸福的道路?我在相关的网站上没有查到很多有关于伊拉克经济的中文资料,所以只好自己动手翻译一些。我的目的很明确, 用数字说明几个问题:--------------------------------------------------------------------------------------------------------------------------------------------1 美国打伊拉克并不是为了石油,是为了结束独裁。传播民主。2 萨达姆是独裁者,穷兵黩武,因为他一个人的想法,全国人民受苦。3 在萨达姆倒台后,虽然恐怖事件不断,但是现在美军已经全部撤离,伊拉克有了自己的国防军,议会,全民选举的总理。民主政治已经初见雏型,但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4 希望大家在参考一下我翻译的另一篇文章朝鲜真的制造毒品销往中国吗?5 同意的点赞。好同志,握手!-------------------------------------------------------------------------------------------------------------------------------------本答案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南方周末对于现在的伊拉克政治试验,以及伊拉克和利比亚对比的一些文章,第二部分是伊拉克本地电视新闻网在2012年六月21号的一篇新闻 翻译第三部分是在wiki百科上的词条econmy of iraq 的翻译,我没有完全翻译整条词条,只是重点的段落。 第四部分是Iraq在2003年以后的失业率统计。第五部分是wiki百科上2012年伊拉克的经济状况总表接图。 --------------------------------------------------------------------------------------------------------------------------以下四篇是有关现在伊拉克政治局势,和民主形态的报道伊拉克, 一个新的国家诞生 南方周末 - 伊拉克一个国家的新生伊拉克:尚未看清楚未来的实验 南方周末 - 伊拉克:尚未看清楚未来的实验伊拉克:“民主”不容易 南方周末 - 伊拉克:“民主”不容易革命之后,利比亚的未来会更好吗——利比亚与伊拉克的转型对比 南方周末 - 革命之后,利比亚的未来会更好吗——利比亚与伊拉克的转型对比---------------------------------------------------------------------------------------------------------------------------下面进入 翻译文章的正文Iraqper capita incomerises to $4000, unemployment drops to 11%伊拉克人均收入步入四千美元,失业率降至11%。伊拉克发展委员会称到星期四, 伊拉克的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中国在2012年的人均收入水平是5432美元,译者注)。 失业率降到11%, 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政府给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市政服务。“在过去的几年里,伊拉克在国家的不同领域, 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在伊拉克发展署长AliAI Shukri 递交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总署的报告里,如是说。“伊拉克的人均收入水平,从2004年的人均100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人均4000美元; 失业率由2004年的28% 降到了2011年的11% 。 ”shukri 同时指出,在伊拉克的市政服务方面,包括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以及农村供电的指数,都通过了一些绿色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并且有一个完整的两年发展规划。......在2010年九月,伊拉克民政部指出,从2003年到2009年, 伊拉克累计失业人数到达150万(这句话说得没头没脑。。。不知道是积累数字,或者是当年的数字 译者注)在2007年的数据显示,伊拉克在农村地区的贫困率是39%,城市的贫困率是16%(贫困线的标准是每天的收入少于1.25美元。译者注)-------------------------------------------------------------------------------------------------------------------------------------Economy of Iraq-From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Economy of Iraq伊拉克经济因为篇幅太长,我只是精简了一些内容介绍请大家注意的几点,1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印度,从伊拉克进口石油的第三国家,占到伊拉克石油出口量的美国打萨达姆,中国乘顺风车,还不遗余力地谴责美国。中国就是这么聪明 !2伊拉克的经济 是以石油产业占主要地位的。石油出口为本国提供95%以上的外汇收入。在80年代,历时八年的两伊战争(伊朗 伊拉克战争)大大增加了国库开支。同时破坏了很多石油生产设备。 萨达姆政府为此大举借债。据相关统计,两伊战争中, 伊拉克遭受的经济损失达到了800亿美元。在1988年战争结束后,石油生产量才逐渐恢复。3 2009年, 伊拉克的石油生产水平恢复到了2004年黎明行动的水平。2011年此国的石油生产是在每日190万到240万桶原油之间。伊拉克最近和各个大型石油公司签署的协定极大的刺激了石油出口收入额, 但是伊拉克在石油加工,和管道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4 两伊战争的爆发固然是两国多年的矛盾聚集,但是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和强硬态度才是将伊拉克带上战争列车的罪魁祸首。 八年战争,死亡百万,两个国家的国界线丝毫未变,伊拉克因此背负了大量的债务,拖欠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近800亿美元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伊拉克还向巴黎俱乐部中许多成员借了债,不过数额相对较少(这些债务,在萨达姆倒台后,巴黎俱乐部已经宣布不予追偿)。 90年萨达姆武装入侵科威特,导致了后来的海湾战争,联合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石油禁止出口,同时也禁止进口各种生活物资,药品。至此之后伊拉克的经济一落千丈,温饱都成了问题。1996年12月,鉴于伊拉克本国发生饥饿和缺少药物的人道危机,联合国批准伊拉克可以石油换食品药品, 被称为 石油换食品计划。一直到2003年萨达姆倒台,经济制裁解除。大家可以看出一条主线,伊拉克拥有富可敌国的石油资源,但是因为萨达姆一个人的独裁野心。 从1980年到2003年,战火不断,石油禁运。可见独夫野心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有多大。美军在2003年进入伊拉克,伊拉克人民夹道欢迎,军队纷纷倒戈,军官放弃开枪投降,三个礼拜,解放伊拉克全境。 民心向背,不言自明。--------------------------------------------------------------------------------------------------------------------------------------------伊拉克失业率的统计表格Nationwide unemployment rate since May, 2003[22][23]MonthUnemploymentRate2003-5 MayN/A2003-6 June50-60%2003-7 JulyN/A2003-8 August50-60%2003-9 SeptemberN/A2003-10 October40-50%2003-11 NovemberN/A2003-12 December45-55%2004-01 to 05 (January - May)30-45%2004-06 to 11 (June - November)30-40%2004-12 December28-40%2005-01 to 10 (January - October)27-40%2005-11 to 12 (November - December)25-40%2006-01 to 12 (January - December)25-40%2007-01 to 12 (January - December)25-40%2008-01 to 12 (January - December)25-40%2009-01 (January)23-38%%201211%-------------------------------------------------------------------------------------------------------------------------------------------伊拉克经济概况总表
你懂什么?美国是人类的正义民主自由的象征...美国从来没有入侵伊拉克 阿富汗 和利比亚 美军是把生活在独裁统治下的平民解救出来 战争爆发前 那些地区的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连被茶叶泡过的软子都吃不起 美军一来 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其实纵观近几十年美国的对外战争,其根本点只有一个:经济利益。就美国的国家战略来说,政治和军事是为其不断扩张的经济利益而服务的。据此来理解美国为什么会频繁的发动对外战争也就十分的简单了。在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政权的支持者之一曾经就是美国!没错,可能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你翻翻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的历史就会发现,美国人对于“个人利益”这四个字的解释简直是登峰造极。如今令西方时刻坐立不安的“基地”组织圣战者,正是当年美国所花重金培养的,它曾经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抵抗苏军的入侵,不过自苏联人89年走了之后,它便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老东家美国。(卡扎菲前些年跟西方特别是英法美的关系也不错,但后来也成了他们的打击对象,可以说以老美为首的西方世界一向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准:今天可以把你捧上天堂,明天就可以让你下地狱)跑题了= =,言归正传。美国当年扶植萨达姆,其实是为了制衡比它大好几倍的---伊朗,在巴列维王朝垮台的1979年之后,伊朗的最高领袖霍梅尼开始推行伊斯兰革命,期间并有支持他的学生绑架了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看看《逃离德黑兰》就知道了)。革命声势越来越大。美国坐不住了,他必须做点什么------从地图上来看,伊朗地处西亚、北非、南欧三块之中,是十分重要的战略咽喉之地,而霍梅尼上台之后便向苏联示好,如果一旦伊朗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就好比在其心脏正中央扎入一刻钉子,那么美国在中东几十年的辛苦经营将会付诸东流。巧合的是,与之东邻的伊拉克大独裁者-----萨达姆 侯赛因正对其恨之入骨(霍梅尼什叶派,萨达姆逊尼派,可以说是教派意见不合)于是在美国的怂恿之下,于1980年向伊朗正式宣战,长达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由此拉开帷幕。战争到最后不了了之,肯定的是,伊朗已经元气大伤,而伊拉克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大增,为其90年入侵“城国”科威特埋下伏笔(科威特虽然只有北京大小,但其石油探明储量却有整个中国那么多)而此时美国却发现它的石油利益受损,同时一个强大的伊拉克并不是它所期望看到的(万一也像伊朗一样,怎么办?话说当年的巴列维王朝就像是美国的傀儡一样,最后还不是霍煤泥一挥手给干掉了?)于是当萨达姆宣布“科威特将是伊拉克的一个省”之后,美国便集结多国部队攻打萨达姆的老巢。然而令世人所不能理解的是:离首都巴格达仅几十公里时,美军的坦克却停止了前进,随即美国官方便宣布战争结束!?不过我认为,美国做得恰到好处。既达成了目的,又不至于陷的太深。
政治家除了自己和国家利益之外都会有一个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抱负,所以对于看不过又打的过的都想打,况且还有好处,至于我们经常说美国霸权主义,其实是害怕被打脸,因为中国现在不管怎样名义上还是共产,而且出于另一种心理,我们更希望削弱美国的力量
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回答,突然有种民智未开的感觉。欢迎对号入座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总统发动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