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延迟退休政策政策性的破产56退休吗

政策性破产中企业职工的安置- 赵永泉律师 - 110法律咨询网
&&热门省份:
我的位置:
政策性破产中企业职工的安置
发布日期:&&& 作者:
政策性破产中企业职工的安置
赵永泉、魏英
&在我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始于1994年,国家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统计数据显示,仅仅1994年到2004年底10年间,全国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项目共有3484户,核销金融机构债权共计2370亿元,安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共达7万人。中央财政在2006年的中央预算中又安排了338亿元,用于推进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和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6]3号)中研究制订了全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总体规划,并就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和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期限为2005年至2008年;2008年后不再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重点是:继续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军工企业改革脱困和资源枯竭煤矿关闭破产;继续做好有色金属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的收尾工作。也就是说,2008年是政策性破产和市场化破产的分界线,此后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将从政策性破产转化为依法破产的方式;但是《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二条也规定:“在本法施行前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的特殊事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因此政策性破产的影响力也不会立即消失,它仍会在2008年后对相关破产事宜产生效力。
经济体制改革之初,计划经济体制还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关系也没有市场化,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破产企业职工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于是,在国有企业破产实践中,国家采取了“政策性破产”方式,“政策性破产”的出现对弥补“依法破产”的欠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94年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以来,这项影响范围广泛、涉及问题复杂的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平稳有序地退出了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也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调整经济布局和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政策性破产的涵义。
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不同,政策性破产是指经国务院同意,由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领导小组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计划调整的国有企业的破产,国家对破产财产认定和债务清偿顺序作出特殊规定,企业清产核资后的所有资产首先用于安置职工,并给予财政支持。依法破产则是企业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法院根据企业或债权人的申请,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宣告破产,将企业资产变现偿还债权人的法律行为,在清偿债务过程中担保债权优于劳动债权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的区别:(1)适用目的不同:政策性破产中倾向于职工权益的特殊保障,并制定了特别的优惠政策;而依法破产中则倾向于有担保的债权人权利的维护,并无相关的优惠政策规定。(2)适用依据不同:政策性破产的企业主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进行;依法破产的主体主要依据《企业破产法》等法律进行。(3)债务清偿顺序不同:实施政策性破产的清偿顺序为:①清算费用,②职工安置费用,③拖欠职工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④有财产担保的债权,⑤欠缴税款,⑥一般债权;实施依法破产的清偿顺序为:①清算费用,②有财产担保的债权,③拖欠职工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④欠缴的税款,⑤一般债权。(4)职工安置不同:职工安置是政策性破产的首要任务,国家对此项任务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从破产预案起草到破产宣告后工作,整个破产程序都需要考虑职工安置问题,破产财产优先用于安置职工,并且具有政府财政方面的支持;而依法破产中更多的考虑债权人的利益,职工不享受安置方面的优惠政策,只能在企业破产财产的范围内领取经济补偿金、失业救济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5)破产经费来源不同:国务院《通知》及《补充通知》规定,按国家计划实施政策性破产的企业,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首先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不足支付的部分从处置无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所得中依次支付,破产企业财产拍卖所得安置职工仍不足的,按照企业隶属关系,由同级人民政府负担;破产企业未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统筹,或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不足支付的,破产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和医疗费也从破产财产中支付。因而,在政策性破产中政府财政承担企业破产的费用缺口。依法破产的企业,其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中支付,财政不承担破产企业的费用缺口。
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在安置方面依据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可以享受到特殊待遇,是由于职工安置问题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具有重要意义,是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难题,需要制定相关的原则、措施和程序。
1、职工安置的意义。
(1)保障职工基本生活,确保职工合法权益。政策性破产政策倾向于保障职工,对职工的权益予以特殊的照顾,例如:年龄较大的职工只要符合提前退休条件即可提前退休,符合一次性安置条件的可以一次性安置,符合社会保险条件的可以获得社会保险;职工可以选择通过转向社保、提前退休、自谋职业、参加资产重组或者到社区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实现安置。因此,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可以妥善职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协调关系,促进和谐发展。
2、职工安置的原则。
为做好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妥善安置职工,主要是要求政府、企业和相关组织依照国家现行政策和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遗留问题,采取多渠道分流,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安定。
国家政策确立了职工安置的原则。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 [1997]10号)规定:“各试点城市人民政府要积极推广上海市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经验,结合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当地的具体情况,从上到下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拓就业门路,关心破产企业职工生活,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保持社会稳定。”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规定:“一、实施企业破产必须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 。各有关城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通知,在实施企业破产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首先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保持社会稳定。……五、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破产企业所在地的市或者市辖区、县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转业培训、介绍就业、生产自救、劳务输出等各种措施,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在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虽然政策性破产更多地依据政策,但是也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法律也对职工安置原则作出了规定,《企业破产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应当依法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追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这一规定为当事人和人民法院提出了一个职工安置的基本原则,即必须妥善安置员工、保障职工权益。在企业破产过程中,职工享有包括作为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的权利、监督管理人、参加债权人会议、监督重整与和解、享受优先清偿以及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等实体和程序方面的权利。因此,政策与法律均规定职工安置应采取妥善安置、保障职工权益的原则,我们也可以将职工安置的原则总结为以下几点:&
(1)统一指导原则。根据国务院总体规划由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省有关部门指导、协调配合下共同负责实施,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职工安置工作。
(2)依法规范操作的原则。在实施破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各省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组织实施、规范操作,使职工安置工作有序稳妥进行。
(3)确保稳定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公开、公平、公正妥善安置职工的原则。实施过程中,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企业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按照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多渠道分流安置办法,使所有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3、职工安置措施(方式)。
国有政策和法律对于政策性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措施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由企业破产财产承担职工安置;由收购破产企业的企业负责职工安置,由政府财政承担职工安置等方式。但无论是何种安置方式均不能违背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现有的政策和法规对职工的安置措施中的安置主体中包括企业人员和其他需要安置的人员,由于安置措施较多涉及的是企业在职职工的安置,同时非因工伤残职工的安置在现实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这两方面的安置措施。
(1)对于在职职工安置,许多企业采取划分全民所有制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私营企业职工以及固定工、合同工的身份,并按职工的身份发放相关费用。
例如某煤矿企业在政策性破产时规定:1986年9月30日前(含1986年9月30日)参加工作的全民所有制职工,一次性发放相当于企业所在地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3倍的安置费;1986年9月30日后参加工作的合同制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按照在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其1个月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对于伤残职工的安置,企业一般采取划分因工伤残和非因工伤残的标准,并依照不同的标准来支付破产安置费用。
例如某煤矿企业在政策性破产时规定:1-6级工伤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根据财企[号文测算10年经常性费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此外,破产企业也会对退休人员、离休干部、职工家属的工资收入、保险费用、补助费等措施作出规定,但对于非因工伤残人员安置费、职工住房补贴、拖欠工资保险费等事项一般不作规定。
4、职工安置程序。
为了确保职工安置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了在职工安置过程中必须实行“公示制度”,其目的在于保障职工权益、实现妥善安置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破产企业成立破产组织机构,由破产清算组和企业各层次职工代表组成工作小组,进行企业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工作,负责安置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清算相关安置费用,办理职工社会保险转移和接续事宜。
(2)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大会公布职工安置及各项费用的测算方法和总体测算情况,就公布情况中的有关事项进行解答,并听取、记录、反馈意见。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破产预案,审议通过职工安置方案。确定职工安置的类别及情况;明确职工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用工性质、参加工作时间、从事特殊工种及年限、伤(病)残等级及工资标准等。《云南省国有企业破产实施办法(暂行)》(云政办发〔2004〕100号)第二十八条规定:“省属企业破产职工安置方案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书;州市及县属企业破产职工安置方案由所在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后,出具审核意见书,并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安置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破产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二)离退休人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落实情况;(三)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四)社会职能移交人员情况;(五)工伤职工和工亡遗属情况及保障计划;(六)职工安置渠道、措施、费用来源、经济补偿办法及执行的政策依据。凡职工安置方案和社会保障办法不明确、资金不能到位的企业,不得进入破产程序。”《企业破产法》也对此作出了规定。
(3)将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破产预案及审议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报财政部驻省专员办初审后,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银监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
(4)向全国企业关闭破产和职工再就业领导小组申请启动政策性破产。
(5)向当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法院审查后宣告企业破产,进入破产清算期。
(6)召开债权人会议,处置破产资产。
(7)按相关政策分别办理提前退休、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工作、离退休人员的移交手续、续接各种社会保险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8)处理安置中的遗留事项,安置工作阶段性结束。
5、维护稳定的措施。
为保障政策性破产顺利实施,政策法规除了规定了职工安置的程序,还制定了维护稳定的措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及下放的煤炭、有色金属企业关闭破产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00]32号)规定: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全国领导小组)负责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有关省、直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政策衔接和协调服务;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企业所在地(市)政府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和集团公司负责同志参加的企业关闭破产工作领导小组(中央企业关闭破产,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和集团公司负责同志也为副组长),统筹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号)第五条规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各地要继续把做好破产企业的稳定工作放在突出地位。企业关闭破产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的,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关闭破产所需资金不落实的,不能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切实维护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实施关闭破产期间,企业的党组织、工会组织不能撤,工作不能停,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化解各种矛盾。各地协调小组要对关闭破产企业的稳定工作负责,对突发的重大事件要按规定程序上报全国领导小组。”例如某煤矿企业规定:
(1)成立破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化解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施关闭破产期间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破产工作顺利实施。
(3)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加强思想动态的收集与分析,建立信访接待制度,及时了解职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按法律、法规及政策做出合理解释。
(4)突出重点、综合防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针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社会性事件,制定应急工作预案,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
(5)认真做好企业破产的善后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号)文件第一条。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 [1997]10号)文件第五条,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文件第二、三条。
《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 [1997]10号)文件第五条。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文件第一、五条。
《云南省国有企业破产实施办法(暂行)》(云政办发〔2004〕100号)第二十八条。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及下放的煤炭、有色金属企业关闭破产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00]32号)文件第一条。
引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号)文件第五条。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无锡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知识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范围仅限定为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和3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但此项规定与前款规定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名职工。
什么是111个“优
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范围仅限定为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和3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但此项规定与前款规定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名职工。
什么是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橡胶厂算不算?
破产后又当了很多年的出租车司机,不知道能不能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相关的事情应在哪个部门办理?
如果这个橡胶厂在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内,并且是国有破产企业则算。由试点城市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办理。
具体的城市名单见
根据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而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距国家规定...
所谓“破产政策”对于退休来说,就是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前办理退休,这个条件比正常退休条件要宽松。退休后的工资由劳动保障部门发放,与企业没有了关系,所以收入有了...
这个问题应该由国家劳动保障局给个明确批示。全国退休年龄到底是统一的,还是各行其道,各自为政?
我母亲和你家的情况差不多,她是身份证大档案小。当时她单位负责人说是按身份证的算,因为档案里也有身份证号码。如果你要按档案算的话,就要去公安机关查询档案记录,并改...
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性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职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出境定居人员...
答: 随着民间借贷活动的日益活跃,由民间借贷引发的民事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纠纷,在借贷前后应注意以下事项。
借贷前需了解的事项
(一)借给什么人。
民间借贷,最忌...
答: 200元/小时,
答: 莫名其钞(连莫名其妙都不够格)!
1、无工资?你与什么单位是什么关系?
2、"只有只发放 10个月奖学金每月300元。每年交纳300元上网费和2520元房租。我...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西安煤矿机械厂政策性破产弄虚作假诈骗国家财政资金_建设机械(600984)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西安煤矿机械厂政策性破产弄虚作假诈骗国家财政资金
我曾于今年元月7日起就一事分别向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省国资委纪委、陕西省纪委、陕西省第五巡视组组长、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并于5月3日、4日两次到中纪委信访室当面举报),近5个多月没有处理结果,而我却因为相关部门只调查不处理泄露身份而成为领导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受打击报复直至被撤销中干职务,现在连工作岗位都无法落实,国法何在,天理何在啊?事到如今,我已无法承受越来越凶猛的重重打击,忍无可忍,也就无须再忍,只有将违法犯罪行为公之于众,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他们是怎么样捏造职代会决议,欺上瞒下,虚假破产,诈骗国家财政资金的,希望国法总会大于权势,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请求对王增强在西安煤矿机械厂破产改制中弄虚作假及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查处的报告》尊敬的各级领导:西安煤矿机械厂破产改制中存在一系列弄虚作假行为,有些可能已经触犯了国家法律,现将相关情况举报,请予以彻底清查:一、颠倒程序,捏造职代会决议。真实的情况是:日,西安煤矿机械厂第11届19次职代会听取讨论《破产职工安置方案》,意见很多。然而:厂里日上报给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文件《西安煤矿机械厂关于企业政策性破产职工安置方案申请审核的报告》(西煤机劳字【2007】61号)中却捏造这次职代会已于日已经召开,并形成了决议,欺上瞒下骗取省厅的审核,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颠倒程序的事件发生:1、真正的职代会没有召开,而法院的批准破产裁定书【(2008)西民四破字第06-1号】却于日提前职代会召开3天下达。2、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16号)关于同意西安煤矿机械厂进入破产程序的批文就已经下达。3、日,财政部驻陕西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企业破产费用的审核意见书就已经下达。严重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3号):“企业关闭破产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的,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关闭破产所需资金不落实的,不能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和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工作的通知》(陕劳社发【2007】32号)的审核程序:“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正式报审前,要充分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沟通,听取修改完善的意见,按政策规定认真修改并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后,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讨论通过后,正式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报审时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同时出具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及欠费清偿情况说明”。人为捏造职代会决议,逃避职工监督,严重颠倒程序,欺上瞒下,欺骗政府,欺骗职工。二、弄虚作假,篡改相关数据。1、篡改财政部驻陕专员办审批职工人数,蒙骗省社保局,套取职工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财政部驻陕专员办审批:①执行提前5年退休人员:51人;②一次性安置职工1513人,安置费:×3=11352.95万元③合同制职工197人,经济补偿金197×个月=734.32万元实际情况却是:《西安煤矿机械厂政策性破产办理提前退休人员的报告》(西煤机破清字【2008】21号),提请省社保局办理提前退休人员605人,仅此一项就多套取财政资金:(605-51)×25012×3年=万元2、虚报拖欠职工工资。财政部驻陕专员办审批:拖欠职工工资:5889.79万元。实际情况是:煤机厂拖欠职工工资仅仅发生在1998年7个月和2002年3个月,这之后一直到企业破产改制,职工工资一直按月发放,从没有出现新的拖欠,并且在2003年间企业情况好转时还补发了2002年9月份拖欠的1个月工资,最多拖欠职工工资9个月:1200万元。虚报套取财政资金:0=4600多万元。3、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西安煤机厂政策性破产打着“破产不停产,重组谋发展”的旗号,企业也确实没有停产,职工甚至还加班加点,并按月领取工资。从2007年成立西安煤机公司后老厂的业务逐步全面转移到新公司,职工为新公司干活,从新公司领取工资天经地义。在破产费用里列支清算期间留守人员1883人的工资费用(并且这个人员名单中竟然将已经死去的人员和当时根本不在职的人列入其中,可实际上企业当时的在岗人员最多也就1100人左右),也就是说职工为新公司干活,却要由破产企业承担工资,简直是无耻之极。仅此一项,虚列破产费用:×6个月×(1+31%)=2338.46万元。4、另外,企业破产所报的所有材料,包括会计帐表、会计凭证全部为篡改、重新制作,并非当年经济业务和事件发生时的原始记载,也并非简单的复印而成。三、虚假报废企业资产,严重缩水存货变现价值。1、存货资产严重缩水:财政部驻陕专员办审批:存货变现:3238.65万元;实际情况是:厂里先后于2002年时审批报废3800万,2005年报废658.87万元,破产改制审批时,企业当时存货账面价值:18693.46万元,又要扣除不良资产4038.4万元(陕国资发【号文件批准),待变现14655.06万元,可以说这个数字已经将存货中的不良资产水分挤干殆尽。如果说2003年、2005年报废存货是为了盘活可用资产,当时已经将技术过时,不能再用的资产报废变现,.40万元存货的报废是为了使企业破产后轻装上阵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最后的这次待变现存货14655.06万元,竟然变现价值仅有3238.65万元,再次缩水(8.65)11417.59万元,不仅要问这些存货资产怎么这么不值钱,当初是谁让购进的,究竟是决策失误还是另有猫腻,如果是决策失误,谁该对此事负责啊。2、应收债权管理混乱,无人催收,肆意报废,严重践踏企业权益。2005年,报废损失:3116.95万元,(其中:应收账款:2020.12万元,预付账款:454.77万元,其他应收款:642.06万元)2006年破产改制前夕,又报废损失:9518万元,(其中:应收和预付账款:9210.88万元,其他应收款:308.02万元)(陕国资发【号文批准)改制审批资产变现时,再次严重缩水:5189.90万元应收及预付账款待变现5770.47万元,变现价值1852.04万元,再次缩水:3918.43万元,其他应收款待变现1638.63万元,变现价值367.16万元,再次缩水1271.47万元。触目惊心啊,两次报废一次变现,1.8亿元国企债权轻而易举化为乌有,是谁如此胆大妄为,谁应该为此承担责任啊,不知这些债权现在有没有被人私下要回,请彻查。 四、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严重低估。东二环路修通后,企业所处位置交通四通八达,不再偏僻,企业周边的土地大幅增值,商品房住宅区遍地开花,房价不断创出新高,而企业所报的土地转让变现价值仅仅每亩20万元,总值4495.56万元,至少缩水10倍以上,并且少报126亩(351-224.778)。五、政策性破产改制后,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与《西安煤矿机械厂政策性破产宣传提纲》中承诺的不一致。破产改制已经3年多了,改制中继续聘用的职工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仍未发放,约1亿元;国家实行货币化购房政策后,应当给予职工的住房补助1708.76万元,已经列入破产费用,未发放给职工,但无人理睬,无视职工权益。六、破产改制后的新公司只是表面繁荣,昙花一现。不到一年多的时间,迅速滑入高存货(4个亿)、高应收账款(3.8个亿)、低回报(年利润不到2000万元)的怪圈,(不知这回又是谁的决策,有钱了,大把采购,难道又要报废成一堆废铜烂铁才心甘吗),职工住房公积金(网上可以查询到)已形成新的拖欠,欠账10个月(此为日数据,在得知举报信息后咬牙补缴)。为了维持虚假繁荣,本届高管们可谓煞费苦心,竟然用虚列套取来的拖欠职工工资来发放职工奖金,让新进厂的大学生伪造不在职的职工签名继续洗黑钱。综合以上情况,西安煤矿机械厂政策性破产最少虚列破产费用2亿元,严重缩水少报变现资产最少4亿元,在职职工安置费分文未付,最少1亿元,未清欠应当发放给职工的货币化购房职工住房补贴1708.76万元。可以这样说,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破产改制,西安煤矿机械厂发展情况非常好,产品订货和生产经营一年好过一年,职工工资逐年提高没有拖欠,国家政策性破产只需要免掉所欠金融机构的债务,不用掏一分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和中煤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完全可以使企业重组成功。这样的政策性破产改制,难道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假破产、真逃债的阴谋。政绩乎?弄权乎?钱财乎?请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执法部门能够彻底清查,别冤枉一个好人,也别让那些胆大妄为、肆意欺上瞒下、践踏国企权益之徒逍遥法外!
这么干就对了,经济学家厉以宁出的点子往饭锅里吐吐沫,这是必须的。
[原帖]这么干就对了,经济学家厉以宁出的点子往饭锅里吐吐沫,这是必须的。作者:119.114.71.*&& 16:13:01支持!
这个人应该是财务主管
[原帖]这个人应该是财务主管作者:125.76.215.*&& 09:41:01支持!
建议楼主去中纪委告去,在这儿成天逼持什么呀,有意思吗?大家能给解决吗?是不是受刺激了,下岗了吗?我看煤机场现在不错啊?神经病
[原帖]建议楼主去中纪委告去,在这儿成天逼持什么呀,有意思吗?大家能给解决吗?是不是受刺激了,下岗了吗?我看煤机场现在不错啊?神经病作者:117.36.37.*&& 09:33:10支持!
你可别告状,和谐社会亚克西。
政策性破产有好多政策、我不了解,但是作为煤机厂的老员工、破产给煤机厂带来了重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认为王增强厂长功不可没。樊润君
在这说没用、到中纪委告去、别把你憋出病了
我是原来的老员工,08年下岗后没有去上岗,作者所列举的是事实,这里面有很大的利益输送,赶紧查!
?,?,?,?
你所说的是真的吗?为何改制的时候不说出来?改制完后也不讲?都过了七八年才说?不明白
你所说的是真的吗?为何改制的时候不说出来?改制完后也不讲?都过了七八年才说?不明白
你所说的是真的吗?为何改制的时候不说出来?改制完后也不讲?都过了七八年才说?不明白
应该到有关部门检举.煤机厂在西北地区设备最全.当年红红火火.如今这个地歩这硕鼠&确实功不可未“!得了他好处或和此鼠有瓜葛.有关系的才替鼠说话.没鬼不怕查!!!..
上海网友 : 建议楼主去中纪委告去,在这儿成天逼持什么呀,有意思吗?大家能给解决吗?是不是受刺激了,下岗了吗?我看煤机场现在不错啊?神经病
你是不是这个厂里面领导的亲属,你他妈的还是人吗?也许有一天你也遭遇到这种情况,到时候看管你…………………!!!!!!!
楼主是煤机厂干什么的?过去的职位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上级纪委不回答你?你是否在改制后没有滿足你的职位?或你是真心为职工办事?
支持楼主向上级纪委反映煤机厂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刚才说的评论给的结论是审查,再看什么都没有了,那去了r
哦是陕煤机。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退休政策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