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驱逐美国外交官为什么被集体驱逐外交官

登录节目美国与欧盟14国集体驱逐俄外交官 俄陷空前危机
所属专辑: 主播: 中国之声播放: 11.2万次最近更新: 13小时前时长: 06:33播放分享下载评论还没有评论哦该专辑其他节目蜻蜓FM网络收音机,囊括了国内外数千家网络广播,并与全国各大地方电台合作,将传统电台整合到网络电台中,为用户呈现前沿丰富的广播节目和电台内容,涵盖了有声小说、相声小品、新闻、音乐、脱口秀、历史、情感、财经、儿童、评书、健康、教育、文化、科技、电台等三十余个大分类。蜻蜓FM是多年来用户喜爱的音频应用,手机必装的应用!你想听的我们都有,听音频用蜻蜓就够了!沪ICP备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 0911603 食品经营许可证: JY4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203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U6911号 公安备案号: 856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手机端下载微信公众号本站隶属于 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回到顶部驱逐上百外交官 欧美“群起”对俄罗斯施压_中国江苏网
&&&&&&&&&&正文
驱逐上百外交官 欧美“群起”对俄罗斯施压
美国等西方国家26日至27日集体对俄罗斯外交官下逐客令,驱逐上百人,就俄前特工在英国“中毒”事件支持英方立场。【跟风】澳大利亚27日“站队”美国等其他英国盟友,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官,指认两人是“不公开身份”的情报官员,要求7天内离境。澳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在一份声明中说:“与英国和其他盟友一道,澳大利亚回应英国索尔兹伯里市发生的神经毒剂袭击事件。
  美国等西方国家26日至27日集体对俄罗斯外交官下逐客令,驱逐上百人,就俄前特工在英国“中毒”事件支持英方立场。
  【跟风】
  澳大利亚27日“站队”美国等其他英国盟友,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官,指认两人是“不公开身份”的情报官员,要求7天内离境。
  澳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在一份声明中说:“与英国和其他盟友一道,澳大利亚回应英国索尔兹伯里市发生的神经毒剂袭击事件。”
  澳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说,澳方考虑采取其他措施,如抵制即将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
  美国26日宣布驱逐60名俄罗斯人,指认他们以外交身份作掩护、实则从事间谍活动,包括俄驻西雅图领事馆48名“已知情报官”和12名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同时下令关闭俄驻西雅图领事馆,理由是领馆位置靠近美国一座潜水艇基地和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
  同一天,德国、波兰和法国等至少16个欧洲联盟国家宣布驱逐俄方外交官。加拿大、乌克兰、挪威、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等国跟随。
  截至27日,加上英国,至少23个国家对超过130名俄方外交官下逐客令,是1991年“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集体驱逐事件。美联社报道,预计更多国家会效仿。
  【和声】
  欧美国家驱逐俄外交官的缘由,是英国指认俄罗斯是唯一说得通的俄前特工“中毒”事件制造方。英国首相特雷莎&梅26日欢迎欧美国家“展示团结”。
  她告诉议会,各国联手向俄方发出“强烈信号:不能继续无视国际法”。
  特雷莎&梅说,英方证据显示,俄方企图在暗杀行动动用神经毒剂。“我们估计,索尔兹伯里市超过130人可能接触这种神经毒剂。”
  本月4日,曾为英国充当间谍的原俄方情报官员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女儿在索尔兹伯里街头陷入昏迷。英国政府认定两人中了苏联研制的“诺维乔克”神经毒剂。特雷莎&梅14日认定那相当于“俄罗斯对英国非法使用武力”,宣布驱逐23名俄外交官。
  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26日在社交媒体说,“我们的盟友作出非同寻常的国际反应,大规模集体驱逐俄罗斯情报官员,帮助维护我们共同的安全”。
  美国白宫发言人拉杰&沙阿说,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想与俄方共事,但对方的行为有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英国‘中毒’事件导致美方今天的决定。这是一种鲁莽和厚颜无耻的行为”。
  【反击】
  俄罗斯外交部26日说,西方国家驱逐俄外交官是“挑衅”,在“犯错”。
  俄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说,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友善”的做法“令人遗憾”。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说,俄方将本着“礼尚往来”原则回应欧美国家的举措,最终决定将由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作出。
  俄罗斯新闻社以不愿公开姓名的俄外交部官员为消息源报道:“我们将对每个(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国家作出对等回应……”
  俄罗斯一再否认关联“中毒”事件。克里姆林宫指认英国组织“反俄阵线”。俄方呼吁英方分享调查人员收集的毒剂样本,以便联合调查,遭到英方拒绝。
  作为对英方驱逐外交官的“对称”回应,俄方外交部先前对23名英方驻俄外交官下逐客令。(刘曦)(新华社专特稿
标签:上百,俄罗斯,驱逐,外交官,英国,国家,俄方,美国,指认,事件
责任编辑:中江网编辑 崔欣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电子邮件/用户名
包括美国、欧盟成员国在内的18个英国盟国将从各自的首都驱逐总计10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员,以回应俄方涉嫌在英国境内毒杀一名前间谍的行为。
美英法三国联盟上周末对叙利亚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他们向与叙利亚独裁者巴沙尔有关的化学武器设施发射了100多枚导弹,以回应在杜马发生的疑似毒气袭击。
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原新加坡贸工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在2018博鳌亚洲论坛上接受FT中文网采访时称,政府要打造亲商的环境,先决条件是整个运作系统必须非常透明,没有潜规则。
朝鲜问题专家、中情局前分析师特里认为,美朝双方对这次会面的期待值相去甚远,是此次会面的最大风险。
美国公布的加征25%对华关税清单中,包括机器人、铁路机车等在内的1333种中国商品;而中国周三也决定,对美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06项商品,同样加征25%关税。
FT总编辑巴伯近日在纽约举行的“新闻的未来”活动上专访史蒂夫o班农,与这位争议人物、特朗普前首席策略师探讨了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和理念、席卷全球的民粹主义,以及正在发酵的Facebook隐私丑闻。
在会面习近平时,金正恩确认将与美国和韩国领导人见面,并会考虑放弃核武计划,但朝鲜无核化并非没有附加条件。
据中共党媒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此次密访,赶在朝美高层直接会晤之前,也是金正恩接掌政权以来的首次对外访问。
美国向进口钢铁产品征收关税,只会让美国产业受损,而对改进美中贸易逆差毫无帮助。FT编辑部的观点是:关税只是失败者的武器。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
特朗普政府想来一场“酒吧群架”,但别忘了中国是武术之乡。一场贸易大战中,双方都可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特朗普依据美国贸易赤字,决定对中国开征一系列关税,中方也以可能提高农产品等关税作出回应。蒂莫西·泰勒说,一国积累财富其实是为了进口而选择做出口的,贸易战会让美国穷人日子难过。
特朗普解除蒂勒森的美国国务卿职位,任用在诸多重大问题上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中情局局长蓬佩奥,是进一步集权之举。
朝鲜国家电视台播出金正恩在平壤会见韩国高级别代表团的画面。在此次会见中,朝方对韩方表示愿意就终结其武器计划展开谈判。
这是曾任英国俄罗斯双重间谍的谢尔盖o斯克里帕尔2004年被俄罗斯当局逮捕时的视频。他2006年接受俄方审判,后在2010年的一次间谍交换中被释放。周日他在英国疑似中毒后病危。
特朗普在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钢铁关税问题上保持强硬态度,可能成为一场贸易战的导火线。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宣称,俄罗斯已经研发出一系列新式武器。这些武器将令美国导弹拦截系统形同虚设。
中共提议修改宪法,取消国家主席最多任期两届的限制,这将为习近平在2023年后继续执政铺平道路。
借冬季奥运会的契机,朝鲜政权最高领袖的胞妹金与正,成为金氏王朝家族中访问韩国的第一人,但她的“微笑外交”绝不能遮盖兄长的光芒。
英国南极调查局首次公布了2017年7月南极拉森-C冰架崩裂视频。
中国的反腐运动已经深入解放军内部。有人认为习近平主席是在借反腐肃清对立面,从而打造自身在人民解放军内部的权力基础。
金正恩的妹妹金与正,在历史性地出访韩国参加平昌奥运会前,在平壤参加了阅兵仪式。
日,840万英国女性获得投票权,成为世界女性参政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平昌冬奥会将于本周五开幕,朝鲜的参赛成为本次奥运会的最大看点。韩国总统文在寅试图以此为契机缓和韩朝关系,而这遭到了反对者的质疑。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光伏等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一场中美贸易战看似一触即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企业中民投全球专家委员会委员安格斯o迪顿在达沃斯接受FT中文网采访时说,短期内这场贸易战还不会大到冲击全球经济的程度。
特朗普于上周五结束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令主办方感到庆幸的是,他没有使这次演讲成为又一场灾难,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煽动商界人士到美国投资上。
在参加冬季达沃斯的各国政要纷纷表示将继续支持全球化进程之后,特朗普将在周五发表演讲。他会让世界看到,“美国优先”是不是正在变成“美国孤立”。
本来许多与会者已计划好周四下午或周五上午离开,可特朗普却偏偏宣布可能在周五下午发表演说。大家在权衡,多等一天究竟值不值。
IMF在2018冬季达沃斯开幕之际,预测全球经济将实现2010年来最快增速。但与会者却不无忧虑:阳光重现,但全球经济的“屋顶”还没修好。
达沃斯论坛本周开幕,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出席将成为焦点。一向抨击全球化的他,在面对全球政商精英时,会不会改变立场?
有三个地区承认2016年一些统计数据注水,但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表明,一年伪造数据远远达不到这么深远的影响。
2018开年,伊朗国内政局动荡,而美国将巴勒斯坦作为以色列首都很可能重燃巴以冲突,加剧中东乱局。
在任期第一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但2018年,他或许会寻求兑现竞选承诺——对中国经贸更为强硬。如果中国被激怒并采取报复措施,两国将陷入一场波及全球的贸易战。
朝韩举行两年来第一次正式双边会谈,朝鲜表示愿派运动员代表团和艺术团赴韩参加平昌冬运会。朝韩解冻,可能会挫伤美国向朝鲜施压的努力。
2018年,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会比2017年更有规律可循吗?朝鲜、伊朗、中国、俄罗斯、沙特……他将如何权衡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o沃尔夫认为,全球经济将实现10年来最快增长,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人们重拾信心,并愿意接受更高风险。
又到年末,盘点FT记者一年前对2017全年大事的预测,哪些对了?哪些“打脸”了?我们对2018年全球政经大事,又有什么预判?
债务高企和坏账累积,正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隐患。2018年,它们会将中国经济拖入一场硬着陆,甚至造成全球经济动荡吗?
伊朗政府在过去几天发生街头抗议的城镇组织了民众集会,打着“反对暴乱”的旗号,高喊“美国去死”。
席卷多个伊朗城市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已导致逾20人死亡。总统鲁哈尼承认伊朗经济困境是导致人民不满的主要原因,但又称是美国人促发了这场动乱,目的是报复伊朗在中东影响力的不断增长。
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表示愿派团参加下月将在韩国举行的冬奥会后,韩国方面立即提议下周举行双边会谈,议题包括冬奥会,以及改善半岛局势的措施。
即将过去的2017年,世界范围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FT带你逐月回顾。
借助后台数据,我们整理出了FT中文网视频观众最关心的2017年全球新闻大事件。2017年即将从你我的指缝间溜走,我们该拿什么作以纪念?它又留下了什么,扶助我们面对未知的2018?
一度属于禁忌的讨论话题是,美中在朝鲜政权崩溃的情况下如何合作?这种磋商本身表明中国认真对待半岛战争威胁。
2017年,特朗普的执政彻底颠覆了美国政治的游戏规则。而尽管风波不断,丑闻缠身,他短期内还不会下台,未来一年美国政局还会迎来更多动荡。
韩国请求美国将两国联合军演推迟到韩国平昌冬奥会后举行,以降低朝鲜在此期间采取挑衅行动的可能性。
欧盟承认英国在退欧谈判中已取得“充分进展”,意味着英国退欧终于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现在双方需要做出的重大决定包括贸易谈判如何展开、过渡期时长和谈判速度
美国方面援引数十年来的法律判例,并以北京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例,认为中国在市场化道路上正在走回头路。
朝鲜昨天发射的一枚导弹在飞行约1000公里后坠入日本海。但专家表示,其4500公里的最高飞行高度显示,如果以更低角度发射,射程的确能覆盖大部分美国国境。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本网络视频的使用必须遵循英国《金融时报》网站(www.FT.com)的条款,我们建议您阅读条款的全部内容。您所接受的服务仅限于个人和非商业的用途。英国《金融时报》不承诺此项服务是无误差或是连续的,同时也不给予您在任何使用(权利)方面的承诺。网络视频中非英国《金融时报》人员所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他们本人而非英国《金融时报》的观点立场,英国《金融时报》不承担由他们所表达之观点产生的任何责任。观看需Adobe Flash Player 8.0或以上版本的视频播放器。请查看与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兼容的。
FT and 'Financial Times' are trademarks of The Financial Times Ltd.集体驱逐俄外交官,西方国家为哪般?
“摆姿态”意义或大于实质意义,部分欧盟成员国迫于压力不得已“跟风”
多国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在英国和俄罗斯相继宣布驱逐对方23名外交官后,欧盟23日宣布召回欧盟驻俄罗斯大使。26日,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在内的16个欧盟国家以及乌克兰和挪威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宣布各自驱逐一定数量的俄外交官。
美国政府26日则宣布,将驱逐约60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俄罗斯驻西雅图领馆。加拿大政府当天也宣布驱逐4名俄外交官。27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人员。
俄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英国的盟友在缺乏客观详尽调查的情况下盲目追求西方一致,而不惜损害其理智、国际对话规范和相关国际法准则,并警告说俄方将采取对等措施予以回应。
俄罗斯外交部26日发表声明,强烈抗议西方国家驱逐俄外交人员,并表示将采取回应措施。截至目前,包括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20多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逾百名俄罗斯外交官,以回应俄罗斯前特工在英国“中毒”事件。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国家此次在案件调查未有定论的情况下联合驱逐俄外交官,凸显其冷战思维,将令恶化的俄西关系雪上加霜。
部分欧盟成员国迫于压力不得已“跟风”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26日表示,欧洲理事会同意英方看法,认为俄罗斯极有可能制造了“中毒”事件,不排除欧方未来还将采取更多措施,包括驱逐更多俄外交官。
分析人士认为,在英国就“脱欧”问题与欧盟争吵不断的背景下,争取到如此多的欧盟成员支持,是英国政府的一大外交胜利。自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深陷“恐俄症”,冷战思维回潮。不少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心怀戒惧,容易对涉俄事件作出强烈反应。
但应注意到,此次欧盟国家驱逐俄外交官的“摆姿态”意义或大于实质意义。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内部在此次事件中存在不同声音,部分欧盟成员国迫于欧盟领导层和舆论压力,不得已“跟风”。
尽管芬兰政府宣布将驱逐一名外交官,但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同时呼吁欧盟各国与俄罗斯继续展开对话,弥合双方裂痕。芬兰总理西比莱更是直言说,作出驱逐俄外交官的决定对于芬兰来说很艰难,之前芬兰建议欧盟慎重考虑,采取不同于驱逐外交官的措施。
俄罗斯前特工 在英国“中毒”
据英国媒体报道,俄罗斯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本月4日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市街头一条长椅上昏迷。英官方称,两人中了一种军用级别神经性毒剂,俄罗斯“极有可能”与此事有关联。
俄方对此坚决否认,并指责英方拒绝向俄方透露详情,拒绝答复俄方就“中毒”案向英方表达沟通合作的愿望。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或苏联从未进行过英国所指责的神经毒剂“诺维乔克”项目研究。
尽管俄前特工“中毒”事件的调查未有定论,英国在欧洲和北美的盟友国相继发声声援英国,英俄外交冲突也迅速升级为西方阵营继乌克兰危机后发起的与俄罗斯之间的新一轮对抗。
我外交部:有关国家应避免激化矛盾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7日就西方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一事答问时表示,中方高度关注当前的事态,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使用化武的行为,同时认为“斯克里帕尔事件”应在弄清事实基础上通过英俄双方对话妥善处理。有关国家应切实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避免采取任何激化矛盾的举措。
(综合新华社报道)&>>&&>>& >>
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国家都有哪些?西方国家为什么集体抵制俄罗斯
日 08:46&来源:深港在线综合&
26日,英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外交战全面升级为西方与俄罗斯的新一轮对抗,包括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20多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一百多名俄罗斯外交官,以回应俄罗斯前间谍在英国“中毒”事件。
  26日,英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外交战全面升级为西方与俄罗斯的新一轮对抗,包括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20多个西方国家集体驱逐一百多名俄罗斯外交官,以回应俄罗斯前间谍在英国&中毒&事件。
  这是冷战以来西方最大规模驱逐俄外交官的行动。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都有哪些国家对俄罗斯外交官下达了&逐客令&?
  截至北京时间27号晚上8点,至少已经有25个国家共驱逐约140名俄罗斯外交和情报人员,其中包括:美国(60人)、加拿大(4人)、澳大利亚(2人),乌克兰(13人)、阿尔巴尼亚(2人)、挪威(1人)、马其顿(1人)。
  以及18个欧盟国家:
  英国(23人)、德国(4人)、法国(4人)、意大利(2人)、西班牙(2人)、荷兰(2人)、捷克(3人)、波兰(4人)、丹麦(2人)、瑞典(1人)、芬兰(1人)、罗马尼亚(1人)、立陶宛(3人)、匈牙利(1人)、爱沙尼亚(1人)、克罗地亚(1人)、拉脱维亚(1人),爱尔兰(1人)。
  首先,英国跟俄罗斯互怼,其他22个国家也搅和进来,这动机本身就值得细究嘛。
  比如作为带头大哥的美国,出手力道最大,一口气宣布驱逐60名俄外交官,其中还有12名是俄罗斯驻联合国使团人员,俄罗斯驻西雅图的领事馆也被关闭。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深港在线综合"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网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深港在线,未经本网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font colo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