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哪些公司股东清仓减持在清仓式减持

103家公司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长江商报新闻热线:027-
当前位置: > 103家公司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
103家公司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
长江商报消息 今年限售股解禁数量及减持数量双升,551家公司净减持64.32亿股
□本报记者 沈右荣
随着新股发行提速、限售股解禁高潮来临,市场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减持格外关注。
长江商报记者依据Wind初步统计发现,近三年,A股共发行新股732家,发行股份552.69亿股,募资4815.66亿元。同期,限售股解禁的数量为3931.36亿股,重要股东减持663.91亿股,几乎占解禁股数量的两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共有783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为906.63亿元。同时,有527家公司净增持,551家公司净减持,其中,有103家公司几乎是清仓式减持。
三年1694家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
上一轮牛市自2014年下半年启动,那么,从日至昨日的三年时间,A股公司重要股东增减持情况如何?
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共有902家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了净增持,共计增持380.90亿股,增持市值4369.49亿元。同期,有1694家公司净减持,共计减持663.91亿股,减持市值9226.74亿元。
在此期间,限售股解禁的数量达到3931.36亿股,减持数量接近解禁数量的两成。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近三年,新股发行稳步推进。2014年全年发行125家,2015年、2016年分别为223家、227家,今年以来的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发行209家。如果按照上述的时间段计算,近三年共计发行新股736家,发行股份数量为552.69亿股。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5年IPO募资1576.39亿元,限售股解禁减持4566亿。去年IPO募资1496.08亿元,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减持规模超3600亿元。近两年,二者合计从市场抽血1.12万亿元。
今年以来,不仅新股发行提速,限售股解禁数量以及减持数量都有上升趋势。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783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为906.63亿元。同时,今年共有527家公司净增持,551家公司净减持,共计减持64.32亿股,市值781.59亿元。
122家公司减持数超过1000万股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A股市场上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开始增多。
上述551家公司重要股东减持中,有122家公司减持数量超过1000万股,约有180家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套现金额过亿元,12家公司减持套现金额超10亿元。其中,绿地控股减持套现57.39亿元居首,其次是世纪游轮,为38.03亿元,排名第三的是冀东水泥,减持套现金额达到31.39亿元。另外减持金额超10亿元的分别是山东钢铁、大华股份、中润资源、同力水泥、美的集团、尔康生物、银泰资源、和邦生物和欧菲光。
绿地控股减持数量和金额居首,其重要股东平安共计减持了5.98亿股,其持股比由9.91%降至5%。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重要股东减持中,有103家公司几乎是清仓式减持。在这些清仓式减持中,有的是资管计划到期退出,有的是员工持股计划到期,还有的是公司易主,原大股东减持退出。
月初被交易所问询的庞大集团就在5月18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庞庆华控制的长城资管计划1.07亿股全部减持。去年六七月间,庞庆华通过长城资管计划增持,目前已经到期。大股东清仓式减持 这些股票你要小心!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大股东清仓式减持 这些股票你要小心!  彭友 俞菁菁 &#x &#x-20  彭友 俞菁菁  进入6月,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加速减持,部分公司大股东更是祭出“清仓式”减持的大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潮中,许多上市公司往往选择在股价反弹相对高位进行减持,减持时间掐得无比精准。与此同时目前A股估值依旧较高,成为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主因。  市场人士指出,“在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这些大手笔的减持将对市场造成持续的‘抽血’。”  加速减持  近期以来,随着市场的逐步稳定,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热情骤然升温,尤其是6月以来,大股东、高管大肆频频减持套现。这一时期恰好刚过去年的禁售期,减持潮的到来与“禁售”期的结束密不可分。  6月 15日晚间,三六五网(300295.SZ)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邢炜于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2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本次减持后,邢炜持有1718.02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8.95%,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根据wind资讯统计,6月1日到6月15日,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交易总变动方向为“减持”的有207家,减持市值高达180亿元。从减持市值来看,从今年3月至5月份,重要股东净减持分别为86亿元、18亿元、43亿元。6月半月的减持市值已经超过了前三月份净减持的总和,减持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  近期减持趋势与解禁期的到来密切相关。去年,A股发生大幅度调整,监管层鼓励增持,大股东增持时代随之到来。而今年伴随着一年“禁售”期的结束,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减持禁令解除的当下就选择落袋为安,迫不及待大肆抛售股份。  6月 15日晚间,国轩高科(002074.SZ)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宋金保因个人资金需求,于日通过交易系统以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5万股,占总股本0.0285%,减持均价39.18元/股。而去年5月15日,宋金保先生承诺,其认购的股份自日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今年5月15日禁售期到期,如今禁售期刚过一个月。  申万宏源表示,2015年6月股市巨幅调整前,解禁市值与市场表现的相关度并不高,相对而言,减持金额与市场表现高度相关。股市暴跌后由于“减持新规18号文”和1月减持新规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调控,减持金额与市场相关度降低,而解禁市值与市场表现相关度提高。  兴业证券指出,今年解禁压力相比去年提升20%左右,提升部分主要集中在发行股份收购资产的1年期股份解禁上,这与2015年上市公司大量进行外延式并购密切相关。统计显示,收购资产发行股份(锁定期12个月)在2016年的解禁金额为2800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近5倍。  精准套现  从此次减持的规模来看,不少上市公司减持股份的数量均超过5%,大有“清仓抛售”之势。音飞储存(603066.SH)6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股东良亿有限公司拟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日至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等方式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6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75%,减持价格视市场价格确定。  上接 10版  同样,6月14日,阳谷华泰(300121.SZ)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传华计划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六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220万股,占比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7.6758%。对于减持原因,阳谷华泰称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及投资需求”。此外,6月13日晚间,厚普股份(300471.SZ)和维力医疗(603309.SH)也公告称,股东计划分别减持占总股本的10.48%和5.355%。  大规模“清仓抛售”一时间似乎成为了主流。Wind资讯显示,在6月减持的上市公司中,计划大规模减持堪称常见。在207家已经公布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套现金额过亿的有58家,其中,奥瑞德(600666.SH)凭借着套现13亿成为6月至今以来的套现王。此外,大洋电机(002249.SZ)、慈星股份(300307.SZ)也分别被减持高达5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潮中,许多上市公司往往选择股价反弹相对高位进行减持,减持时间掐得无比精准。 &#x日,国光电器(002045.SZ)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公司股改限售股股东的通知,PRDFNO.1L.L.C(以下简称“PRDF”)于6月7日、8日,通过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45万股,该部分股份之前均为股改限售流通股,PRDF此次减持的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4.66%,此次减持完成后,PRDF还持有133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32%。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的两个工作日正好处于5月以来公司股价反弹的最高点。 &#x日,PRDF以15.93元的交易均价减持1378万股公司股份,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3.31%,成交金额约为2.2亿元。此日公司股价以涨停告收,而前一日,即6月6日,公司股价同样也涨停;6月8日,公司股价继续走高,PRDF又以17.07元的交易均价减持567万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1.36%,成交金额约为9679万元。  踩点同样精准的还有奥瑞德。6月9日,奥瑞德公告称,上海泓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祥禾分别于6月3日、6月6日和6月7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8,354,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本次减持后,上海泓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持有公司11.14%的股份。减持的三个交易日同样为公司股价近期相对高位。  而从大宗交易数据来看,减持小高潮发生的时点都踏准了大盘弱势反弹的节奏。根据Wind统计,四、五月以来,大宗交易平台日均减持规模为21.29亿元;但5月31日,上证综指猛涨3.9%,当天大宗交易平台减持便突然激增,成交额攀升至51.23亿元,随后在6月1日达到减持顶峰——61.68亿元。6月2日,6月3日以及6月6日亦保持较高的减持规模,分别为38.60亿元、47.36亿元、55.61亿元。“今年上半年A股都处于调整期,没有合适的时机减持,因此,在此次市场情绪恢复之时才会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蜂拥而上,迅速减持,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未来股价看低的预期。”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上海知名私募人士扬韬评论说:“在市场环境一般的时候,只要解禁股数量多一点,市场几乎必跌无疑。而今年5-7月是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的最高峰。5月1日到7月底,解禁市值高达5804亿元。市场要如何才能好起来?”  难言见底  虽然此前大盘跌幅不小,但从绝对估值来看,目前A股依然处于高估值阶段。上述上海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产业资本出逃量大的板块均为估值较高的板块,尤其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个股估值较高,部分次新股也有高估值问题。”数据显示,在6月这些减持的207家上市公司中,中小创股票占多数,有172家,占比83%。而与此同时,中金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从行业层面看,资本品相关行业、TMT行业及部分原材料个股的减持金额居前,这些行业的平均估值目前在市场上相对偏高。  广发证券陈杰团队指出,去年6月以后A股“泡沫”破裂已是既成事实,本次“泡沫”的最高估值与前几次“泡沫”相比水平相当;但“泡沫”破裂后的最低估值水平却远高于以往——A股剔除金融后,目前的PE(TTM)为41.2倍,而前几次“泡沫”破裂后,最低估值水平都在20倍。因此现在谈“见底”还为时尚早,只不过这次是“慢熊”,估值向下修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中金公司王汉峰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除了特殊的政策干预期间外,一般在市场阶段性顶部,高管及大股东净减持力度会增大而当高管和大股东减持减少、甚至出现净增持,往往预示着市场短期的底部。未来高管及大股东等公司内部人的行为值得高度关注,如果6月初以来的趋势在接下来几周延续,有可能会对市场形成短期压力。  国泰君安乔永远指出,行情快速轮动的背后,市场潜在矛盾正逐步显露苗头,现金持有者在赚钱效应下蠢蠢欲动,但产业资本却在难得的市场热情中迎来新一轮减持潮,部分公司大股东更是祭出“清仓式”减持的大招,二级投资者在与产业资本的博弈中似乎难占优势。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基建投资不可持续,工业投资也在萎缩,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房地产投资。我并不否认目前房地产是一个泡沫,但如果现在房地产出现重大问题,将对中国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尽管我们债务总体风险可控,但还是要客观理性分析,要重视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的问题,也要关注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传统金融业态和新型金融业务风险交叉传染的问题。
如何把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业结合起来,需要一个高手,这个高手既要懂得互联网,也要懂得金融运作的逻辑和模式,还要能够管理金融风险,从这一点来说,张旭阳是最佳人眩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个理由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非常高,远超过我们的邻国越南等国家;第二个理由是,劳动力成本的改变和需求的改变会引发一系列的改变,我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曹中铭:大股东清仓式减持背后暗含利益输送
腾讯“证券研究院”特约 曹中铭 财经专栏作家今年三季度,上市公司减持潮再次来袭。统计显示,三季度有逾700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套现金额高达350亿元,其中、、等10家公司成为本季的十大减持王。像集团抛售民生银行股份就超过2.1亿股,套现超过20亿元。如今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大肆减持套现已出现“新气象”,除了像上述新希望集团大手笔式的减持外,某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还出现了清仓式的减持行为,或者相关大股东将持股减持至剩下零头。而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其大肆减持的“壮举”,影响是多方面的,危害亦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那些出现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有必要保持一份警惕。如8月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黄文帜计划以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其名下的全部1.2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8.99%。此后,黄文帜便开始其减持之旅。从8月31日到9月28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黄文帜分六次减持了所持吉艾科技股份,减持均价13.77元/股~15.89元/股之间,共计套现超过18亿元。至此,黄文帜所持吉艾科技股份,已经全部清仓。再如10月10日公告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德群及其一致行动人刘晓庆女士等的减持事项,刘德群于当日通过深交所大宗系统减持35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7%,减持均价为7.7元/股。此前,刘德群持有壹桥海参3.46亿股,持股比例为33.38%。经过8月份与9月份的连续减持,截至9月30日,刘德群持股数量已经降至2.49亿股,持股比例则降至26.23%,其减持堪称疯狂。其实,像吉艾科技、壹桥海参这样大股东疯狂减持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见,、等上市公司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且,某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减持股份后,亦开始拍屁股走人。刘德群在减持套现超过10亿元资金后,立即以个人原因宣布辞职,而像刘德群这样减持后辞职的案例还有许多。增持股份能凸显出大股东或董监高对上市公司未来的信心,也能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者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手中的股份,至少表明其对上市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此举必然会波及到投资者持股心态的稳定,也会影响到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最终,大股东或重要股东高位套现,赚得盆满钵满,而中小投资者将成为埋单方,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某些上市公司清仓式减持的背后,还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比如壹桥海参今年3月9日开始停牌筹划重大事项,8月29日复牌后其股价大幅上涨,而在此情形下,其大股东也开始了大肆减持套现。毫无疑问,该上市公司有通过筹划重大事项,为大股东高位减持提供便利的可能,本质上涉嫌利益输送。不仅如此,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大肆减持行为,还涉嫌违规违法。如因减持股份达到5%时,未按照规定履行报告、披露义务,并继续超比例减持,控股股东张学阳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每增加或减少5%时,都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期间还应停止其增持或减持行为。精伦电子大股东的违规行为,明显有利于其高位继续减持股份,实际上也涉嫌操纵股价。因此,证监会对其立案调查,完全是咎由自取。在合规的情形下,减持是上市公司相关股东的权利。不过,作为大股东或重要股东,在大肆减持特别是清仓式减持时,是否也应该顾及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如果个中还夹杂着违规违法行为,则更不可接受。笔者在此建议,对于违规减持的大股东,应责令其“回购”相关股份,如果产生收益的,上缴上市公司;如果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的,则应对投资者进行赔偿。如此,大股东违规式减持才有可能收敛。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微信扫一扫,关注最专业的资本市场智库平台——腾讯“证券研究院”公众号:(QQ-StockViews)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dianaxi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多家公司遭股东清仓式减持---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B01版:财经新闻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聚焦
第A03 : 聚焦
第A04 : 要闻
第A05 : 关注
第A06 : 综合
第A07 : 区街
第A08 : 公司
第A09 : 专题
第A10 : 专题
第A11 : 行业
第A12 : 聚焦
第A13 : 专题
第A14 : 广告
第A15 : 国内
第A16 : 国际
第B01 : 财经新闻
第B02 : 证券资讯
第B03 : 证券市场
第B04 : 都市新闻
第B05 : 城事
第B06 : 万象
第B07 : 娱乐
第B08 : 文化广场
多家公司遭股东清仓式减持
【深圳商报讯】(记者 詹钰叶)仁和药业周二晚公告称,其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在未来的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9%的股份。同日,乾照光电第一大股东也宣布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55%的股份。实际上,上月以来已有不少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了减持,其中出现了数家清仓减持的公司。 除仁和药业、乾照光电外,珈伟股份公告称大股东拟在未来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69%的股份;鲁亿通大股东计划本月20日起,在未来6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354%的股份。 记者使用同花顺数据发现,本月以来,已有18家上市公司公告称其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了减持。不过据记者统计,减持比例非常低,其中黔源电力被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减持了0.45%,且减持后该股东不再为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九鼎新材被减持0.04%,晨光文具与科达股份被减持0.02%和0.01%,其余14家公司被减持比例不足0.01%。另外,本月初壹桥股份公告称,其控股股东通过深交所大宗系统,减持了流通股3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7%,套现近10亿元。 记者统计发现,从9月至今,冠豪高新被减持比例最高,股东林广茂减持比例为2.14%。此外还有43家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清仓式减持,其中包括华峰超纤的实际控制人。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稹认为,大股东减持隐含着对公司股价高估的判断,大量公司集中减持对市场也会产生抽血效应,对存量博弈的市场存在明显压力。但他同时表示,数据显示,减持开始时股价越低,超额收益越明显;同时,若大股东减持比例适中,超额收益将更显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