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坦克亮相 哪些军工概念股龙头值得关注

至燃至爆的中国军工装备:“王炸级”坦克、逆袭的中国无人机、炸不垮的防雷车......
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建军90周年,与解放军一起发展壮大的还有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打仗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唯武器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武器的科技水平对战争结果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当下,我们的军工制造处于怎样的水平?有没有让人看了就至燃至爆、兴奋不已的军工装备?
库叔从庞杂的装备中真就发现了这么几件:“王炸级”坦克、彩虹无人机、PHL03式远程火箭炮、中国防雷车以及防弹头盔、迷彩服等等。
这里面既有代表中国军事尖端科技的“大杀器”,又有把高品质凝聚在一针一线中的“小装备”,形态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仅武装了我国国防,还在国际市场上大受赞誉,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国,有很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军工制造水平的提高无疑也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今天,库叔就带你来看看这些行销海内外的中国尖端军事装备。
本文由瞭望智库综合。
纯正中国血统的“王炸级”坦克
说起陆地作战,就不得不提坦克这种重要的武器装备,它甚至有个极具震慑力的绰号——陆战之王,主战坦克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一个国家陆军战斗实力的象征。
从1959年第一款59式坦克首次公开亮相开始,我国又先后推出了69式、79式、88式和96式,到最新型的99式坦克,可以说,平均每隔十年,就有一款新型坦克问世。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中国坦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研发能力也是“节节高”,不断迈向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坦克渐渐成为了国际军贸市场上的“抢手货”,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一款名为VT-4的新型外贸坦克以其特有的高颜值、高性能吸引了众多军迷的目光。
先说高颜值。看这霸气侧漏的外型,坦克轰鸣而过,履带卷起阵阵尘土。
奔跑起来却身轻如燕,驰骋、穿梭、转向……一气呵成,无论底盘还是炮塔都充满了流线感。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把这样一个“大杀器”设计得如此惊艳,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VT-4外贸坦克的执行总设计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一机副总经理曹福辉说:“以前我们搞坦克设计,都是在前苏联理论的基础上,对外型、造型都不太关注,一般只关注指标,比如说这个装甲需要多厚,发动机应该放哪,重量应该怎么怎么控制等,而VT-4从一开始就走了汽车设计这条路,首先考虑怎么样好看,光外型就做了6个造型,这6个造型各种各样,有很古典的,有很前卫的,也有很折中的,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来了这个设计。”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然而,高颜值的VT-4也并不只是“靠脸吃饭”,它还有妥妥的高性能:
——125毫米的大口径滑膛炮,炮弹初速高达1800米每秒,超过音速5倍,可以轻易射穿1000毫米以上厚度的均质装甲。
——行驶状态中可以向5公里以外的目标开炮,命中率达到80%。
——7.2米长,53吨重(相当于38辆家用轿车)的VT-4坦克以每小时71公里的速度驶过,这样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世界范围内装甲车辆的最高水平,全世界能与其匹敌的只有三个国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一机试车队队长张宇说:“国际标准要求坦克的加速时间是12秒0到32公里,但是咱们这个车能达到9秒多一点。”
——装配有世界最先进的自动装弹系统,省略了装填手的位置,驾驶舱成员从原来的四人减少到三人,能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目前全球只有两个。曹福辉说:“如果要靠人工装填发弹用20秒,等你瞄准了敌人把你击毁了。”
(图片来源: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除了这些性能上的优势,VT-4更为强大之处在于,它跳动着一颗“中国心”,是纯正的中国血统!这也是我国第一代自主研发的动力舱,而就在5年前,中国还不具备研发和制造坦克动力舱的能力。
以前我国的外贸出口坦克无论是防护能力还是火力,都不逊色于同时代的其它对手,但其动力舱还依赖进口的事实,始终如同一颗刺扎在我国军工工作者心里。
当中国坦克的“心脏”还在沿用苏联提供的老式固定轴变速箱技术时,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换装全新的液力综合传动舱,解决一个庞然大物行进的问题,成为了横在我国军工制造面前一道绕不开的坎儿。
显而易见,迈过这个坎儿困难是极大的:要让一个53吨重的钢铁车身急起急停,动力部件不仅要求绝对的精度,而且每一个零件的抗压能力也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也不单只靠军工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实干,更需要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强力支撑,检验的是国家工业体系的完备程度,稍微有个漏洞,零配件上就会出现误差,“千里之堤就溃于蚁穴”,动力舱的问题暴露无遗。
而想要制造高品质的坦克动力舱,首要的前提,就是能生产符合特殊品质的特种钢材。这样的要求,对于已经在冶炼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的中国工业制造体系来说,并不是一个难题,强大的中国制造,今天已经能够冶炼出这辆坦克所有需要的特种材料,国家强大而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给予了军工生产最坚实的基础。
航展公开的VT-4坦克配备的1300马力发动机
今天我国生产的外贸型主战坦克,除了性能之外,还在考虑着其他的问题。
比如说一旦动力舱被击中,在野外给坦克做手术更换一个全新的心脏,决定了“陆战之王”能否满血复活再赴杀场。这也是现代军事装备必须具备的性能。
曾经,在坦克“满血复活”上,中国坦克是被狠狠地吊打,在一次国际坦克比赛中,中国代表队用了一夜的时间更换动力舱,而西方国家的代表队只用了45分钟,试想,如果是真实战争,这样巨大的差距可能就会直接影响战争结果。
中国军工工作者痛定思痛,制定了在1小时内完成换装的目标,设计上不断进行推敲,把由上千个零部件组成的动力舱和坦克车身的连接点改成了简单的三个,如今,在日常测试中,原定动力舱换装时间是1小时,却只用40分钟就完成了,也就是说,VT-4原地满血复活只需40分钟!
也有人说,TV-4坦克即使再厉害,空中发射的反坦克导弹还不是可以让它瞬间人仰马翻?
一直以来,坦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它的天敌只有一个——俗称“坦克开瓶器”的武装直升机。直升机可以在空中发射反坦克导弹,攻击坦克最薄弱的顶部和发动机后部。
曹福辉说:“美国人做过一次统计,就是一般的武装直升机,对地面坦克的这个损失交换比,它可以1:24,也就是一架直升机被损失的时候,它可以打掉24辆坦克。”
但这一弱点也随着中国工程师的最新研究而发生改变,VT-4的125毫米的滑膛炮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攻击范围高达5公里。炮射导弹不光插上了翅膀还长了眼睛,用以清扫空中障碍。也就是说,坦克可以成为一个移动的导弹发射器,战场适应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这样来看,VT-4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捍卫国家的有力武器!
强势逆袭的中国无人机
从建国后的几十年看不懂工业图纸,到自主研发生产歼20系列型号的飞机,中国已经成为能够研制生产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的四个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整体工业制造水平托起来的。
目前来说,尽管大家更关注像枭龙、歼十、猎鹰等传统有人战斗机的出口市场,但也不能忽视无人机出口这一新兴领域,无人机也是公认的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航空业差距最小的领域,而且和传统的战斗机出口相比,中国的无人机出口已经渐入佳境,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强势逆袭之感!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彩虹系列无人机。
下图是彩虹家族的“彩虹四无人机”,是在彩虹-3基础上新研发的一种侦察打击一体化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飞行高度达7至8千米,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35公里,最远航程能达到4000公里以上,是目前世界上类似的无人机当中续航时间最长者之一。
根据伊拉克国防部在YouTube上的官方频道显示,大约在2015年10月份左右,伊拉克军方接收了从中国购买的彩虹-4B无人机,装备给伊拉克陆军使用。2016年以来,伊拉克国防部公布了数段彩虹-4B攻击无人机在伊拉克境内反恐作战的视频,画面中彩虹-4B的瞄准图像清晰、稳定,显示彩虹-4B的飞行控制十分稳定,光电侦察效果相比西方同类产品也毫不逊色,尤其是一些爆炸的画面,充分证明了彩虹-4B无人机的精确打击能力,可以说是“指哪打哪”。
航展上的彩虹四无人机,可见其翼下挂载精确制导武器(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这种打击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人机导弹攻击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在视频中,彩虹-4B的攻击武器威力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除了攻击之外,无人作战飞机必须具备一定的智能,才能适应战场的要求。它的观瞄系统(眼睛)、控制系统(大脑)和通信系统(嘴巴耳朵)都需要“很灵光”。因为一方面,无人机要能够侦测到所要打击的目标,同时还需要向后方控制人员传回图像;另一方面在经过人工判定后,无人机需要接收到后方指令,然后自行发起攻击行动,或者在后方人员的操纵下展开作战行动。
根据美军的分类,无人机按照自主能力可以分为ACL-1级至ACL-10级(ACL-10为“完全自主”),像美国“捕食者”这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大放异彩的无人机,其“智商”并不高,也就是初步具有对机体故障自我诊断和修复的能力,至于对地攻击,还需要后方人员的控制,相当于ACL-2的水平,谈不上复杂火控。而彩虹系列无人机的智能自主飞行控制能力更强,或许能达到ACL-3的水平。
如果说彩虹四,仅仅是赶超了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那么彩虹五的出现则是全面碾压“捕食者”。
美国“捕食者”无人机(图片来源:新华网)
彩虹五的复合材料机身非常轻巧,起飞重量为三吨。这架飞机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达到30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7600米、最大飞行航程超过8000公里,巡航时间超过40个小时。最重要的是,彩虹五可以携带1000公斤的有效载荷。
除此之外,中国无人机还有更厉害的一面,那就是造出了太阳能无人机,可实现“无限续航”,无需“加油”,想飞多久飞多久!与其他使用燃料的飞行器相比,太阳能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重量和能量平衡,没有燃料消耗带来的重量变化。
2017年,5月24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彩虹太阳能无人机在西北某地完成了临近空间飞行试验。中国正式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世界第三个掌握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技术的国家。
彩虹系列总工程师石文说:“它不带燃料,它是在飞行过程中自我从太阳光线中吸收能量,意味着一旦我做到了足够高的系统效率和水平,就可以实现持续的飞行,理论上来讲我们叫它是具有无线航时,就是如果你的设备系统,足够的可靠不损害,那就一直可以飞下去。”
这是目前世界航空工业最尖端的科研方向,太阳能无人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应用上有着比军事装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空长时间飞行的太阳能无人机,可用于资源勘察、环境监测、交通监管、通信平台、国界巡逻等任务。这是中国在蓝天里,寻找到的更大的一个舞台。
傲视全球的中国远程火箭炮
论到远程火箭炮系统,中国不是第一个研发的,但中国却是发展最快的,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远程火箭炮系统。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不仅以强大的制空权剥夺了伊拉克地面部队的机动权利,还将神秘的美制M270多管火箭炮投入实战,约200门M270火箭炮共发射了9600多枚227毫米口径火箭弹,这些火箭弹对伊拉克地面目标投送了约600万枚M77双用途弹药。因为这种火箭炮在一个连齐射时能覆盖并摧毁标准军用地图上一英里方格上的所有物体,被多国部队称为“方格终结者”,而伊拉克人对这种射程45千米的火箭炮的形容更贴切,那就是“钢雨”。
由于海湾战争的刺激,以及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寻求射程大于60千米的火箭炮武器系统成为中国陆军的紧急要务。
在我国83式273毫米火箭炮诞生之前,国产火箭炮均是中程或近程火箭炮,而83式火箭炮最大射程40千米,该炮小批量装备部队后进行试用,但由于精度不足、火力密度不够等原因,该炮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
上世纪80年代末,新一代远程火箭炮的需求日益凸显,引进苏联“龙卷风”火箭炮系统成为中国的可能方案之一。“龙卷风”火箭炮系统1983年设计定型,1987年入役,是苏联当时最大口径的火箭炮,主要装备军属远程火箭炮兵旅。据台湾《尖端科技》杂志称,20世纪90年代初,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的厂商相继向中国提供了“龙卷风”火箭炮的相关技术和资料,内容涉及发射系统、弹道控制系统、火箭弹、多种战斗部等。中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并博采众家之长基础上,研制出PHL03式多管火箭炮系统。
PHL03式火箭炮系统2005年左右开始服役,同时向国际军品市场进军。
PHL03式火箭炮所配备的弹种包括杀伤爆破弹、杀伤破甲双用途子母弹、反坦克子母弹、末敏弹和云爆弹,基本型火箭弹最大射程70千米,最小射程20千米,一次齐射时间38秒,再装填时间20分钟。03式火箭炮定型之后,相关单位又研制出了改进型火箭弹,火箭弹最大射程超过一倍,在150千米左右,远程打击能力进一步增强。每辆车可连续发射24枚火箭弹,而一个作战单元可连续发射火箭弹96~144发,覆盖大约2平方千米范围。
(图片来源:中国网)
与俄罗斯“旋风”多管火箭炮、美国M270“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相比,由于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我国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无论在总体设计上,还是在射程、密集度、威力、生存力和机动性等具体指标上,较传统火箭炮都有一系列重大突破,达到或部分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PHL03式火箭炮的服役大大提高了陆军炮兵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并且随着我国火箭炮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箭炮的作战性能也会不断提高,成为陆军不可或缺的远杀火力。
24公斤TNT当量地雷轰炸毫发无伤的中国防雷车!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世界总体趋于和平的态势下,各地争端和冲突连续不断,简单爆炸装置已经成为了反恐战场的致命威胁,防雷车应运而生。上个世界60年代末,在南非发端的防雷车技术已经发展得炉火纯青,到了本世纪初,美国从南非引进技术后,生产了新型防雷车。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中,美国大量应用了防雷车(MRAP),在保护乘员免遭地冒和简易爆炸装置袭击方面成效显著。
美国防雷车(MRAP)(图片来源:中国网)
有资料表明,在针对防雷车的150多次袭击中,只有7名乘员死亡。美军认为,在伊拉克战场上使用MRAP的伤亡率为6%,使用M1主战坦克的伤亡率为15%,而使用无装甲“悍马”的伤亡率为22%。当10000辆防地雷反伏击车部署到战场时,驻伊拉克美军遭受爆炸装置袭击的伤亡率也随之陡然下降。2007年11月,防雷车开始投入伊拉克战区使用时,爆炸装置袭击造成的伤亡比例约为总伤亡数的60%;在10000辆防地雷反伏击车部署到战区后,爆炸装置造成的伤亡比例下降到只有5%,尽管武装分子曾利用简易爆炸装置对防雷车进行过针对性的攻击。
虽然我国的防雷车从2009年才开始研究,但却发展迅速,到日,在中国第一辆防雷车爆炸测试试验的现场,8公斤当量的TNT地雷被埋在了汽车底盘下部,16公斤当量的TNT地雷被埋在了车轮下方,随着一声巨响,防雷车车体几乎完好,安装在车内替代人体模拟装置上的各传感器测试结果均满足安全指标要求。
中国军工历史上第一辆防雷车试验成功
而真正让中国防雷车“一鸣惊人”是在日,在非洲某国的一次武装行动中,一辆防雷车遭遇大约30公斤TNT当量的爆炸装置,车辆翻转180度,前桥、前轮胎等被炸飞,但车内6名士兵却安然无恙,这辆危急时刻大显身手的铁甲装备正是中国制造!
对此,台湾《中时电子报》以“中国制造无懈可击”为题报道,盛赞这辆在危急时刻大显身手的铁甲装备。
但更让人惊讶的是,中国防雷车的设计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它的总设计师郑旭阳是位“80后”,他说:“必须把产品的质量做好,不管是从维护生命的角度还是维护和平的角度来说,都很重要。”
“大有玄机”的中国军事装备
除了上面介绍的“大杀器”之外,中国军工力量的进步还体现在士兵的防弹衣、军靴、迷彩服还有“粮草”上,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细枝末节的装备其实却能时刻关系着士兵的安全,对其战斗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今天,一个战场“超级战士”吃什么、穿什么背后都折射出科技的力量!
先来看中国士兵的军靴。
1950年,中国的橡胶工业刚刚起步,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物资保障,第一家胶鞋生产基地依洞庭湖畔而建。
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列装的第一双军鞋就出自这条生产线,在没有硝烟的大后方,就是在这个略显局促的车间里,为雄赳赳跨过鸭绿江的将士们,生产了几百万双解放鞋。
时任远东美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对志愿军的胶鞋印象非常深刻,他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战线上又四处响起狂乱的军号声和粗野的吼叫声,中国的步兵则穿着胶鞋悄悄地爬上黑暗的山坡,渗入我方阵地。”在美国军人那一年的记忆里,这些穿着胶鞋,走路悄无声息的中国士兵,像丛林中的美洲豹一样可怕。
后来,随着作战环境的不同,中国的军鞋种类也不断增加,比如1979年为了解决丛林中对付竹签埋伏的问题研发的防刺解放鞋,1985年生产的防滑解放鞋,2001年研发的登陆作战靴等。
而为了更加便于士兵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战斗,且能够保证士兵的脚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不受伤害,提高作战效率,我国于2007年配发全军07作战靴,这款靴子到底有多牛呢?
看看出厂前的测试就知道了:连续弯折4万次,没有裂纹也不开胶,还可以抵挡相当于120公斤力量的穿刺!
再看中国的防弹头盔和防弹衣。
现代战争的战伤统计资料表明,破片和直射弹对头部的伤害是战争减员的主要原因,一顶能够保护士兵免受流弹和弹片伤害的头盔是单兵装备中最重要的装备。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第一代防弹头盔GK80虽然防弹效果不错,但却容易发生划弹,子弹往往从钢盔划过伤及战友。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第一顶QGF02芳纶头盔研制成功。
后来又研制出国产QGF03头盔,在2017年6月单兵防弹装备实战测试中,92式手枪、9mm手枪弹、5米射距垂直入射,这顶头盔的抗弹率达到了100%。如今,中国的防弹头盔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中国国产防弹衣更是占据了全球防弹衣市场的70%。
还有迷彩服。
迷彩作战服,能够为士兵在从事特定活动或者隐蔽待命时提供伪装效果,为作战人员提供保护,是单兵综合保障系统的核心。布满花纹的迷彩布,其中的色块分别和颜色变化,每一毫米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
战争形式的变化和侦查技术的进步让此前大色块的迷彩服失去了作用,现在战争的要求是一身迷彩要实现远中近三重距离的多种伪装效果。
际华集团单兵综合保障系统工程中心总设计师李嘎说:“迷彩服的风格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而进行变化的。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八十年代美军的迷彩,八十年代美军的迷彩它是大花块。那个时候就是冷战,东西方对峙,华约和北约对峙,那个时候讲的是大兵团对战,他们的交战距离是非常远,所以他们那个时候是要从远距离进行身形的破开。现在战争都是低烈度的战争,局部小冲突,近距离为主。
近距离为主就需要近距离伪装的效果,如果你太大的花,近距离伪装效果几乎为零。”
这是中国军队装备的历史上第一款制式迷彩——87迷彩,后来是07数码迷彩。看似简单的迷彩设计,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从最早的棉布到07作训迷彩服更耐穿、耐用的涤棉或维棉布,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军服面料的材料和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正在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变。从材料、斑点、到色块图案,一件迷彩作战服能否让士兵与各类不同的地貌植被融为一体,对抗红外、夜视各类探测仪器,实现伪装隐蔽的效果,最终考验的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和工业制造的能力。
最后是炊事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士兵上前线必须要先保证粮草充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战争的“粮草”也早已被赋予新的含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陆军的野战炊事装备,都还是套在马拉车的底盘上,通过烧煤的方式用蒸箱做饭,俗称“埋锅造饭”。炊事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战士们背上背的那口大锅。
而现在,一台最新研制的主食加工方舱,六名操作人员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加工制作一千份主食,这台主食加工方舱,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野战炊事装备。只要炊事班事先调好食材放进蒸箱,按下按钮,这台炊事车就可以在行进过程中自动蒸煮,一个小时后到达营地,战士们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了。
应对战争,保卫和平的军事装备,有着独特而苛刻的制造要求。拥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实际上依靠的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制造体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这就是 中国坦克
装甲车 火炮
我笑了_内蒙一机(600967)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这就是 中国坦克
装甲车 火炮
全通教育都能上 4.5百 这就是中国陆军装备军工股票 全世界 都笑了
不至于吧一根K线就改变信仰了?
关键是真的恶心到人了
那是巨量大阴棒打死中国武器装备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中国兵器工业:坦克总装整体上市 兵器集团资本运作加速_行业研究_新浪财经_新浪网
  10月27日,兵器集团旗下12个上市平台之一公告拟以85%股份支付+15%现金支付形式收购作价77亿元的一机集团核心资产(坦克等),同时拟定增募集配套资金30亿元。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投资要点
  北方创业此次注入核心主战坦克资产,验证了此前子集团优质资产整体上市逻辑,为后续集团核心军工资产上市打下铺垫。
  兵器集团仍有1000+亿元非上市军工资产等待上市,包括多种型号坦克装甲、火药炸药、光电夜视等,余下9个未运作的上市平台重组加速可期。参照子集团优质资产整体上市模式,、弹性最大。
  重申兵器集团证券化率低(仅20%)资产注入空间大的观点,看资产弹性集团是10大军工集团配置首选。集团是我国陆军装备龙头,收入4000亿居10大军工集团前列,资产3000亿证券率化率仅20%,仅有12个稀缺上市平台,资产证券率化率低于10大38%的平均水平,远低于中航工业60%的水平,资产注入空间巨大。
  4季度国企改革之风将逐步加强,推进兵器集团无禁区改革。国内经济进入下行通道、跨入新常态已成共识,经营效率低、盈利能力差的国企面临着迫在眉急的国企深改。国改东风近期加速明显,8月24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顶层设计出台,9月24日国务院又外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4季度我们预期国改各类细分改革细则会加速出台,有望推进证券化率较低、效益一般、承担着我国陆军装备重任的兵器集团加速无禁区改革。
  北方国际停牌重组印证集团重组加速预期,集团人事变动多亦兆示资本运作或超预期。北方国际21日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母公司北方工业旗下从事民爆的奥信化工等公司,兑现重组加速逻辑;北化股份近来人事变动频繁:,母公司中国北化集团财金处处长出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母公司中国北化集团董秘丁燕萍进入公司董事会,母公司中国北化集团监事会主席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公司董事、总经理魏光源辞职。人事频变常为重大重组前兆,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北化股份、
  从军品注入、子集团整体上市、质地优质3 条投资主线出发,重点推荐整合市场预期相对不充分和弹性较大的北化股份(002246)(母公司北化集团净资产是上市公司10倍)、凌云股份(600480)(母公司凌云集团净利为上市公司2倍),其他推荐北方国际(000065)、(600184)、(600148)、北方创业(600967)。
  风险提示:兵器集团整合低于预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军事机器人指日可待?机器人格斗大赛惊现中国 99 坦克军工科技-ZAKER新闻
军武次位面
99 坦克的履带、战列舰的隔舱、神舟飞船的外壳、登月车的电路,这些设计做出来的机器人,就问你怕不怕?机器人从来不止活在电影中,而是 21 世纪真真正正值得研究和展望的领域。军用机器人早已经在世界各国展开研究,无人机、无人战车等等将会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要力量。俄罗斯就曾在叙利亚使用无人战车掩护地面部队进攻恐怖分子。夺回大片失地。虽然军事方面还在起步中,但日常中的机器人却是越来越多,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也越发得到重视,但中国的机器人制造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尚不明朗。而最近,机器人格斗风潮终于吹向中国,使中国机器人走向国际舞台。▲《铁甲雄心》机器人格斗比赛这次有咱们军武的激情支持,快看看一台 110kg 重的机器人和几吨重的坦克相比或许技术含量有限,但如果一台机器人集航天飞船、坦克、登月车技术于一体,那就非常值得关注了。《铁甲雄心》这档节目,军武菌上周就有提到过,虽然是一档综艺节目,但实质上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全球性机器人格斗比赛,也算是中国造机技术在世界面前的首次亮相。第一期节目中已经出现了中国大学生打败世界冠军的 " 奇迹 ",第二期又出现了一支实力更强大的大学生队伍——哈工大战队。哈工大的机械制造技术是国内顶级的,是为数不多可以为军事国防领域提供技术的高校之一。在举世瞩目的 " 神舟 " 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 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等多项技术难关,在国防领域也多有贡献,或许是历史渊源,这个学校的学生造出的机器人浑身上下都是浓浓的 " 哈工大风格 "。哈工大参赛机器人名叫 " 深海巨鲨 ",据参赛成员李蕴洲介绍,这台机器人采用了 99 式坦克的履带结构设计、" 神舟 " 号的外壳材料、" 玉兔 " 号登月车的电路和哈工大的机械制造技术组成,听起来也是有点厉害。总体来看,主体理念还是来源于 99 式坦克,从外形到内在,是以这款坦克的理念为骨架," 神舟 " 号的外壳材料做强化盔甲," 玉兔 " 号登月车的电路系统做心脏。先从 99 式坦克说起。这一系列坦克自建国 50 周年阅兵式亮相起,问世已近 20 年,非常经典,号称 " 中国籍最强陆战之王 ",是中国主战坦克技术的代表。而哈工大机器人在驱动设计上正是借鉴了这款坦克的设计理念,并根据机器人格斗的条件加以改造。就陆地格斗来说,坦克可以称之为陆战之王。以坦克为原型并加以改造的机器人,战斗力也必定不差。从设计上分析,用履带代替轮子是一种十分巧妙、聪明的做法。履带本身对地面环境适应性好,足以克服机关重重的格斗场地;而 " 深海巨鲨 " 采用的是并联式磁性履带,对钢制场地具有吸附能力,满足机器人双面行走和减震的需求。同时,将履带悬挂系统优化,采用小型扭杆悬挂,提高机身减震性能,减小机器人对抗中对机身内部结构的冲击;履带驱动轮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的驱动轮设计,履带部分受损断开的情况下依靠驱动轮独立驱动仍然能保证机器人的行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强化内外履带之间的连接,保证行驶的稳定性。▲克里斯蒂悬挂,坦克履带断了可以跑的更快此外在装甲上," 深海巨鲨 " 采用了类似于我国 682 复合装甲结构的钢 / 聚氨酯玻璃钢 / 钢的装甲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火力,机动,防护这三点上,更侧重于机动和防护。除了借鉴坦克设计理念,这款机器人还借鉴了主力舰设计中的水密舱以实现防火和需要重点保护的隔断的设计,另外战列舰设计中的主装甲带理论也在这辆车上有显著的体现,并且可以根据作战任务不同,采用不同的防御方案对车辆进行防御。▲战舰的水密隔舱设计,可以让机器人更抗打第二个亮点是 " 神舟 " 号飞船同款外壳。在外壳上,哈工大战队采用了部分航天复合材料,主要有航天硬铝合金与强韧性钛合金材料,配合蜂窝结构设计,降低机器人整机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机器人结构强度。在承受机器人格斗产生的冲击过程中,这些复合材料通过内部结构形变吸能,保护机器人内部的脆弱结构不被破坏。另一个重点就是能源中枢设计—— " 玉兔 " 号登月车电路。作为一个兼职 " 网红 " 的登月车," 玉兔 " 号的 " 休眠 " 和彻底沉睡一度让全体中国人揪着心。而这种 " 休眠 " 模式和它的电路电路设计直接相关。为了适应月球表面巨大的昼夜温差,使 " 玉兔 " 号在温度零下 180 ℃的黑夜来临时能够存活下来,其内部设计了非常复杂的电路结构,不仅要耐压、耐流,还要对重要零件做好可靠的防护。或许是为了确保内部系统万无一失,哈工大战队选择了 " 玉兔 " 号作为借鉴。▲玉兔号登月车在能源供应上," 深海巨鲨 " 采用的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它的优点就是重量轻、容量大、放电能力强,电池组瞬时能释放 200 安培的电流,为大功率行驶电机和武器电机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在关键的电机驱动设计中,驱动器的元件、芯片选用的是航天级的,除了耐压、耐流能力强,它比一般的工业级器件有更高的可靠性,比如机械强度和可工作的温度范围(工业级 -40~85 摄氏度,航天级 -55~150 摄氏度),当然价格高出了近十倍。机器人的格斗过程激烈而难以预测,机器人整体受到的冲击、震动,与登月车在整个发射、着陆过程中受到的冲击、震动相当,不仅要保护内部系统不被破坏,还要保证遥控器与机器人通信的弱电信号不受机器人内部高电流的干扰。因此在电路设计中,哈工大战队首先提高了电磁兼容性,并借鉴了登月车电路的冗余性设计,尤其是其中关键的器件,一个坏了会有备份立即投入工作。相应的,如此复杂的空间环境对电路的绝缘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样对于电驱的对抗机器人,绝缘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每一个电路的连接处,都用航天器上用的特殊绝缘胶进行加固和绝缘。据悉,哈工大战队此次出战《铁甲雄心》得到了母校的鼎力支持,甚至开放了精密实验室和仪器使用权,这使得哈工大的学霸们宛如开挂,经过细致考虑,层层防护,再加上顶级装备," 深海巨鲨 " 这台机器人从理论上来说几近完美," 制造青史留名的机器人 " 或许不是一群稚嫩学生的空口吹嘘,军武菌热切期盼这在不久之后的将来真正实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深海巨鲨 " 在战场上能发挥几分战斗力有待考察。毕竟中国在格斗机器人方面的经验少之又少,实战中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测,即使是集顶级军工航天技术与一身的 " 工业贵族机器人 ",我们也只能给予祝福。▲《铁甲雄心》这次还有咱们 " 军武 " 支持快去看一看而对于《铁甲雄心》这档节目,军武菌的感受是惊喜颇多,高燃氛围下,更多干货有待发掘,对中国机器人的表现,军武菌也十分期待,邀请大家每周一晚 9 点 40一起关注浙江卫视播出的《铁甲雄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了解和报名参与《铁甲雄心》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观看军武精选视频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军武优选商品明日军武日历:听说最近你们在考试?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军事频道12小时前
中国陆军31分钟前
CNR国防时空3小时前
解放军报融媒体2小时前
CNR国防时空3小时前
解放军报融媒体3小时前
CNR国防时空3小时前
CNR国防时空3小时前
解放军报融媒体4小时前
解放军报融媒体5小时前
解放军报融媒体2小时前
腾讯军事4小时前
中华网军事5小时前
军事黑科技5小时前
军事黑科技5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工概念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