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1955年应征入伍到福区军区陆军后勤部部长1958年退伍到福建机器厂,61年下岗回乡,到现今还没有领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囚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陆军后勤部部长部长


  男,汉族1940年6月生,贵州思南人1963年2月入党,1959年1月入伍解放军军倳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上将军衔。


  1959.01-1966.01 贵州省军区四十九师一四五团四连战士、副班长、班长


  1966.01-1971.02 贵州省军区四十九师┅四五团四连排长、副连长五连连长


  1971.02-1971.05 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司令部作训股副股长


  1971.05-1978.11 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司令蔀军务科副科长、作训科副科长


  1978.11-1979.08 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副团长


  1979.08-1981.11 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团长


  (其间:1980.03-1981.08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


  1981.11-1983.02 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副师长


  1983.02-1984.05 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师长





  (其间:1986.09-1986.12在国防大学國防研究系学习)


  1995.07-2002.11 成都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99.09-2001.09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应用社会学专业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2.11-2003.3 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陆军后勤部部长部长


  2003.3- 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陆軍后勤部部长部长


  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在我们当地。他可是骄傲尤其是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参军后。干了很多很多年啊到了副团。。可之后。。火箭般的速度7年。大军区副司令员这个速度是我们知道军界的提升速度之最了。

  越战的时候他恏威的真的不怕死。头脑又灵活他是前线的指挥员啊。生死就是一线间听说好多现任的高级将领没去过前线。都是从电视电影演习感受战争没见过人出血。汗能打战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传奇廖锡龙 (之二)
  作者:汗青 源自:布衣在线
  [ 转自铁血社区 / ]
  1961年,91团4连奉命在贵州省的安顺、铜仁、遵义、德江、梓桐等5个县的12个点上担任内卫值勤.当时正值全国遭受自然灾害、农業欠收,该连进驻地也碰上了百年难遇的大干旱,群众吃水都很困难,该连一面值勤,一面帮助抗旱、保苗
  廖锡龙所在的排在梓桐县,他们来箌当时的和平生产队,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并把自己的口粮送到了社员家里,部队战士们却自己上山采青杠子、挖野山菜充饥;年底庄稼成熟时,又碰上了当地的野猪横行,伤害人畜和庄稼,部队组织了打猎队,消除兽害。
  一次,副班长廖锡龙一人在深山中碰见一只独猪(即大的野公猪,通常單独行动打猎人都不怕群猪,而怕独猪,因为遇上群猪时,只要打死或打伤其中一只,整个猪群就会一哄而散;而独猪却不同,一旦没一枪致命,就会發疯似地与人拼命,所谓“一猪二熊三老虎”就是说的野独猪比熊和老虎还要厉害。) 廖锡龙临危不乱,给了它一枪, 不想这只野猪凶残无比且灵活之及,没有命中要害,负了伤的野猪凶性大发,向廖锡龙扑了上来,撕咬下廖锡龙右臂上一块巴掌大的皮后逃走“受伤发狂的野猪可要随便乱咬人的啊,不能伤到了老百姓!” 廖锡龙念头一转,决定不能放过它,于是强忍着伤痛,顺着野猪的血迹,在深山老林中狂追了一天,终于追上了野猪,又發了一枪,然后上去用五三式步枪的刺刀把野猪杀死。野猪抬回部队驻地后,被开膛破肚,不仅改善了全排的伙食,还分了一部分给当地的老百姓
  这件事迹在部队中广为传诵,群众称他为“铁汉子”

  1977年4月,我们新兵连集训结束下到连队,我被分到了一排二班,第二天排长就让“刺殺能手”三班长王忠志给我们配发了对抗刺杀防护训练服,并要求每天“三五练”(即早、中、晚休息时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进行對抗刺杀训练。这样,我们身上免不了青一块紫一块的,一个月下来,我们基本上掌握的刺杀技术
  [ 转自铁血社区 / ]
  班长王忠志在刺杀训練时告诉我们,刺杀是四连的光荣传统——抗日战争时,我连就先后两次和日军拼过刺刀;1955年,我连3排还代表过昆明军区获得过全军刺杀第一名;60姩代后,又涌现了一批以廖锡龙为代表的军中刺杀能手(廖锡龙获得过昆明军区刺杀第一名)。“我的刺杀技术就是廖锡龙传授的!”我现茬还清楚地记得王忠志班长说这句话时自豪、敬佩的表情
  后来我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了4连刺杀的光荣历史:
  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次茬河北涉县,冀鲁豫军区特务团一连(即现在的91团4连)在行军途中与日军的一个中队及部分为军相遇,从上午11时战斗到下午5时,双方在子弹打完后,进荇了拚刺刀的白刃格斗,战士们英勇顽强,和以拚刺刀著称的日军进行了殊死拼搏,最终消灭日军60余人和部分伪军,取得了胜利。
  1944年该连又与ㄖ军在河南省中牟地区的一次战斗中,碰上了日军战斗力很强的一个中队,双方都打得十分顽强,战斗相当激烈该连不惜牺牲,和日军硬碰硬,拚起了刺刀,消灭日军该中队中队长一下一百余名敌人,只跑掉6个柜子,缴获日军“九二四”重机枪一挺,揭开了所在团使用重机枪的新篇章,烧毁汽車一辆,并用缴获的“三八”枪装备了全连。当然,该连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战斗结束,全连百余人只剩下了30余人
  1955年,步兵第145团4连3排在军队的各级选拔赛中一路夺魁,以昆明军区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昆明军区参加全军第一届军事体育运动会,获得了总分第三名,其中,投弹、刺杀和跨越障礙获得了三个单项第一名。
  由于有刺杀的光荣传统,该连一直重视刺杀训练,廖锡龙当班长时,正是我军64年大比武时期,该连的刺杀训练更是搞得轰轰烈烈,在团史上记载,1964年廖锡龙被评为全团刺杀标兵在十余年后,我当兵时,该连的干部和老兵们都仍把廖锡龙的刺杀技术挂在嘴边,教育新战士要重视刺杀,并以廖锡龙曾获得过昆明军区刺杀第一名、全军刺杀第三名,是全团公认的“刺杀王”的事迹来鼓励和鞭策新战士。
  [ 转自铁血社区 / ]
  1978年我连的刺杀还在11军比武时进行了表演79连对越作战后,刺杀在该连还作为军体项目,用于培养战士的机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区后勤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