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迁移后54表格填写家庭住址址应该填哪里的

户口簿英文名:Household Register。户口簿是指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内容的薄册。
一、基本信息
中国的户口簿,是全面反映住户人口个人身份、亲属关系、法定住址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基本户政文书。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常住人口登记簿》,户口登记机关留存备用,是整个户口登记管理最基本的准据文档;一种是《居民户口簿》,由户口登记机关加盖&户口专用章&,户口个人页加盖&户口登记章&之后颁发所登记的住户居民自己保存备用。财政部和发改委日联合下发通知,自日起,取消和免征户口簿工本费。
二、注意事项
1、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本户成员应主动交验居民户口簿。
2、户主对居民户口簿应妥善保管,严禁私自涂改、转让、出借。如有遗失,须立即报告户口登记机关。
3、居民户口簿登记权属于户口登记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簿上作任何记载。
4、本户如有人员增减或者登记事项发生变动,应持居民户口簿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
5、全户迁出户口管辖区的,应向户口登记机关缴销居民户口簿。
三、填写说明
(一)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填写说明
1、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应使用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字填写,民族自治地区可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或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填写。
2、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可用计算机填写,也可用手工填写。凡用手工填写的,应使用黑色或蓝黑色墨水钢笔书写,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得涂改。
3、填写内容相同的,要将内容都写上,不得以&同上&或其他符号代替。
4、有关登记项目的填写
(二)常住人口登记表的填写
1.户别:分&家庭户&和&集体户&。以家庭关系为主的公民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或单身居住独立生活的填&家庭户&;相互之间不存在家庭关系的居住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寺庙等单位集体宿舍的公民,填&集体户&。
2.户主姓名:填写户口登记立户的户主姓名。户主应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担任。
3.与户主关系:本人是户主的,填写&户主&。户内其他人员按本人与户主的血亲或姻亲关系等写明具体称谓。具体排列顺序为:户主,户主的配偶,户主的子女,户主的孙女,户主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户主的兄弟、姊妹,户主的旁系亲属和其他亲属等。
4.姓名:填写本人姓名的全称。少数民族和被批准入籍的公民,可依照本民族或原籍国家的习惯取名,但应在本栏中填写用汉字译写的姓名。如本人要求填写本民族文字和外文姓名的,可同时在本栏中填写。
弃婴,可由收养人或收养机构按照上述原则为其取名。
5.性别:填写&男&或&女&。
6.曾用名&&填写本人过去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7.民族:用国家认定的民族的名称填写全称。本人是什么民族就填写什么民族。新生婴儿填写父母的民族,如父母不是同一民族的,其民族成份由父母商定,选填其中一方的民族。弃婴,民族成份不能确定的,应按照收养人的民族成份填写或由收养机构确定一个民族。外国人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如本人的民族成份与我国某一民族相同,就填写某一民族,如&朝鲜族&;没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么民族就填写什么民族,但应在民族名称后加注&入籍&二字,如&乌克兰(入籍)&。
8.出生日期:按照公历,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本人出生的具体时间,如&日8时20分&。本人只记得农历日期的,须换算成公历后填写。
弃婴,如果出生日期不详,应由本人或收养机构确定一个日期。
9.监护人:新生婴儿申报出生登记以及16周岁以下的公民补建常住人口登记表时,户口登记机关应为其填写或补填父亲、母亲等监护人的姓名。
弃婴,应填写收养人姓名或收养机构名称。
10.监护关系:按监护人与新生婴儿及16周岁以下公民的血亲关系或收养关系写明具体称谓,如&父亲&、&母亲&等。
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弃婴,此栏不填。
11.出生地:填写本人出生的实际地点,城市填至区或不设区的市,农村镇至乡、镇,但须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或通用简称。如&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河南省邓州市&。
弃婴,如果出生地不详应以发现地或收养人、收养机构所在地作为其出生地。
12.公民出生证签发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公安机关签发公民出生征的具体日期(从颁发公民出生证之日起填写)。
13.住址:填写本户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的详细地址。住址前须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或通用简称,如&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二区206楼2单元308号&。集体户口须填住所的详细地址名称,不能写单位名称。如北京汽车制造厂某职工住该单位集体宿舍,其住址应为&北京市朝阳区延田西里7号楼2门301号&,不能写成&北京汽车制造厂宿舍7号楼2门301号&。对省会市或自治区首府所辖范围的住址登记,可不在住址前冠以省、自治区的名称或通用简称。
14.本市(县)其他住址:填写本人常住户口所在地以外的本市、县其他住所的详细地址。
15.籍贯:填写本人祖父的居住地。城市填至区或不僵区的市,农村填至县,但须冠以省、自治丧、官范市的。又称或通用简称。
弃婴,如果籍贯不详,应将收养人籍或收养机构所在地作为其籍贯。
外国人经批准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填写其入籍前所在国家的名称。
16.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就填写什么宗教的名称,如佛教、道教、天主教等,不信仰宗教的不填。
17.公民件编号:填写户口登记机关为公民编定的个人身份证件编号。
18.居民身份证签发日期:填写公安机关签发居民身份证的具体日期,如&&。
19.文化程度:依据国家正式承认的学历等级,按本人现有学历根据学历证书填写。如&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中技)&、&高中&&、&初中&、&小学&毕业(肄业)等等。
正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填&上大学&、&上小学&等。
12周岁或12周岁以上未受过学校教育但能认识字的,其中认识500字以下的填&不识字&,农村认识500&1500字、城市认识500--2000字的填写&识字很少&。已达到脱盲水平,或读完六年制四年级、五年制三年级的,应根据县级教育部门颁发的脱盲证填写&小学&。
对有学位的人的文化程序,应按其获得学位前的文化程度填写,如在大学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的,其文化程序应填&大学&。
20.婚姻状况:根据本人的情况,已结婚的填&有配偶&,结婚后配偶死亡的填&丧偶&,结婚后离婚的填&离婚&,离婚后再婚的填&有配偶&,未婚的不填。
21.兵役状况:按本人情况填写。系退出现役的,填&退出现役&;服预备役的,据情填&士兵预备役&或&军官预备役&;未服兵役的不填。
22.身高:16周岁以上公民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填写本人登记时的身体高度,如&170厘米&。
23.血型:根据本人的血液类型,分别填写O、A、B、AB或卫生部门规定的其他血液类型。
24.职业:填写本人所做的具体工作。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填具体职务名称,如&中医师&、&记者&等。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是负责人,应注明具体职务名称,如&局长&、&处长&、&科长&,如果是一般工作人员,可填&科员&、&办事员&等。
商业,服务人员,可填&售货员&、&厨师&等。
农林牧副渔劳动者,要填&粮农&、&棉农&、&菜农&、&渔民&、&牧民&等。
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可出&钳工、汽车司机&等。
个体劳动者,在所登记的职业前项冠以&个体&二字,如&个体修理皮鞋&、&个体卖菜&等。
没有固定职业做临时工作的,在所登记的职业前须冠以&临时&二字,如&临时瓦工&。
无业的人员,填写&无业&。
25.服务处所:填写本人所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具体名称,应写全称。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营业的个体劳动者,填写&个体户&。
26.何时何因由何地迁来本市(县):对由本市(县)以外地区迁入的公民,填写其迁入落户的时间、原因和迁出地的详细地址。世居本市(县)的,填写&久居&。
27.何时何因由何地迁来本址:填写本人迁来本户口管辖区之前在本市的常住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及迁入落户的时间、原因。世居本址的,填写&久居&。
28.何时何因迁往何地:填写本人迁出户口管辖区的时间、原因和迁人地的详细地址。
29.何时何因注销户口:据情填写注销户口的时间。原因,如&出国定居&、&应征入伍&、&死亡&等。
30.申报人签章:申报人对常住人口登记表的登记项目确认无误后,应在本栏中签字或签章。
31.承办人签章:户口登记机关具体承办人应在本栏中签字或签章。
32.登记日期:填写户口登记机关建立常住人口登记表时的具体日期。
33.登记事项变更和更正记载:除姓名的变更、更正,需重新建立常住人口登记表外(原常住人口登记表应附在新建的常住人口登记表之后),其余登记项目内容发生变更、更正,应在本栏填写变更、更正后的项目内容、时间,并由申报人和承办人签字或盖章。
本栏填满后,应在原常住人口登记表后附一张空白常住人口登记表继续填写。
34.记事:填写登记项目中需要说明的事项。
常住人口登记表由承办人按规定填写完毕后,应加盖户口登记机关的户口专用章。
(三)居民户口簿的填写
1.户号:填写户口登记机关为其编定的该户在本户口管辖区内的顺序号。
2.居民户口簿:首页套印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户口专用章。承办人按规定填写完毕后,应签字或盖章,填写签发居民户口簿时的日期,并加盖户口登记机关的户口专用章。
3.住址变动登记:填写该户在本户口管辖区内变动常住地后的住址名称、变动住址的日期,并由承办人签宇或盖章。
4.何时由何地迁来本市(县):对由本市(县)以外地区迁人的公民,填写其迁入落户的时间和迁出地的详细地址。世居本市(县)的,填写&久居&。
5.何时由何地过来本址:填写本人迁来本户口管辖区之前在本市的常住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及迁入落户的时间。世居本址,填写&久居&。
6.登记日期:填写户口登记机关建立常住人口登记卡时的具体日期。
7.登记事项变更和更正记:登记项目内容发生变更、更正,应在本栏填写变更、更正后的项目内容、时间,并由承办人签字或签章。
8.属集体户口的:&户主姓名&和&户主或与户主关系&两栏不填。
居民户口簿内其余各项登记内容的填写,均与常住人口登记表内有关各项的填写说明相同。
常住人口登记卡由承办人按规定填写完毕后,应加盖户口登记机关的户口专用章。
推荐热门词条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400-620-9008&&&&
Copyright &
www.anju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品牌服务 :
  一、学区房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买了学区房也不一定就能保证进重点学校。为了达到上附近的名校的目的,学区房需要注意以下风险:  1、开发商的虚假宣传。不少开发商把"学区房"作为金字招牌,家长在购买学区房时以为孩子能上重点名校,而实际上这个楼盘配套的只是一个普通学校。  2、二手学区房买卖的户籍迁移问题。原户主的户籍没有迁走,二手房购买者的户口是进不去的。而学区房要与户籍挂钩,所以即便买了学区房也没有意义。  3、学校招生政策的不明朗、不确定给业主带来买房风险。每个学校有各自的招生简章,其中涉及到招生名额、对户籍的要求等硬性指标,如果不符合学校规定,即使你在学区房成功落户,仍不能就读该学校,且学区划分每年都有可能调整。  二、如何防范风险?  1、了解相关概念  例如"就近入学"中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概念,而非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  2、落户是关键  对出于子女就读而购房的情形而言,尽早落户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业内人士表示,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由于产权过户与户口迁移并不是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是 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而后再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卖家将原有户口从房产所在的地址中迁出,而后买家才能将家庭成员的户口迁入。其关键问题是,户口的迁出和 迁入有前后关系,即必须是原有户口全部迁出之后,才能办理户口迁入手续。否则,即使产权属于自己,但仍有可能会面临由于房中仍有户口未能及时迁出而无法办 理迁入手续的尴尬局面。  有很多为了孩子买学区房的,最好保证孩子上学之前能够落户,省的到时候由于入住率不高等,没有办法办理过户手续。  3、注意片区调整  受生源人数影响,每所学校每年招生区域也会适当进行调整,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有就近入学需求的购房者,如果提前"打埋伏"所选择的区位不准,很有可能会面临"放空炮"的尴尬情形。  4、山寨学区房  有些楼盘虽然与名校仅一墙之隔或非常临近,但并非意味着就能进入该学校就读。  以上是选择学区房应该注意的问题,家长朋友们在选择学区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上问题,以避免购买到离名校距离很近,但并不是其招生范围的山寨学区房。  相对于普通商品住宅而言,"学区房"具有单价相对较高、升值空间相对较大的特点。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收紧,"学区房"的投资优势日渐凸显,无论是商品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即使是在楼市的低迷期,学区房的成交量与租赁量仍旧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D3B
粤ICP备号-4当前位置:
榆林市公安局关于印发办理各类户籍业务实施细则的通知
&&&&一、派出所审批办理的户口(一)新生婴儿出生户口登记1、本市区、县常住户口的女性公民,为婚后所生婴儿登记户口的(含超生子女),凭母亲结婚证(父母在同一个《户口薄》上的可以不要《结婚证》)、父母身份证、《户口簿》、《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所生婴儿父亲的户口是外省、市的,应出具婴儿未随父落户的证明),婴儿血型化验单,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出生登记。2、本市区、县常住户口的女性公民,为非婚所生婴儿随母报户的,凭母亲申请书、身份证、《户口簿》、《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婴儿血型化验单,由户籍内勤受理,经社区民警调查核实,交所领导审批,派出所在20个工作日内办理户口登记。3、本市区、县常住户口的男性公民,为婚后所生的婴儿(含超生子女),要求随父落户,凭婴儿父亲申请书、父母身份证、《结婚证》、婴儿母亲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婴儿未随母亲落户的证明或《户口簿》(生母户口系本市的,可在网上查询审核)、《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婴儿血型化验单,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出生登记。4、本市区、县常住户口的男性公民,为非婚所生婴儿户口要求随父落入本市的,应确定子女由父亲监护抚养,并凭父亲申请书、身份证、《户口簿》、由父亲监护抚养的法律文书、《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及未随母落户证明,由户籍室受理,经社区民警调查核实,所领导审批,派出所在20个工作日内办理户口登记,如婴儿母亲去向不明的,经调查核实后随父上户。5、本市区、县单位集体户的常住户口人员,为所生婴儿申报出生户口登记的,有房产手续的可立家庭户,随父母落户;无房产的,应随母或随父报父母单位集体户口,凭婴儿父母亲结婚证、身份证、集体户口证明、《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入户登记(不包括在校集体户的大学生所生婴儿)。如果父、母一方为本市家庭户,该婴儿必须报入家庭户。婴儿父母户口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要求迁回原籍落家庭户后再办理婴儿出生落户手续。6、本市区县驻军部队女军人,为所生子女申报出生户口登记的,凭母亲部队团级以上政治部门证明,母亲军官证、军人身份证、结婚证、未随父亲上户证明、《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办理。若有合法固定住所,可申报婴儿单立一户,若无合法固定住所的,可落母亲单位集体户,也可落在本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口。7、按照《全国公安机关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对落户登记时间与出生时间相差较长的儿童,父母身份不能确认的,都须对儿童身份进行核查、审查,凡发现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一律按照规定采集该儿童生物检材,凭刑侦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报出生登记。(二)户口注销1、注销死亡人员户口,凭医疗机构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或公安部门出具的《居民死亡确认书》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乡镇卫生院出具的《居民死亡推断书》,或家属申请、社区(村委会、单位)出具证明,带居民《户口簿》,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并收回死亡人员身份证;2、被国家征集服兵役人员注销户口的,凭“入伍通知书”,带居民《户口簿》,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收回居民身份证;3、公民出国定居或移民注销户口的,凭出境证件和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带居民《户口簿》,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并收回其身份证;4、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利害关系人可持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文书到失踪人员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注销户口;公民下落不明四年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持人民法院失踪人员死亡判决书到公安派出所申报失踪人员死亡注销户口。以上人员重新出现或确知其未死亡,本人或利害关系人应立即向原人民法院和公安派出所说明情况,撤回宣告及判决后,进行恢复户口登记。(三)县区内迁移凭移入人员的《户口簿》、身份证、移入地《户口簿》或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在移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四)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迁入落户1、大中专院校按国家计划内统一招收录取的新生落户,凭以下材料在迁入地公安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各院校凭《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新生户籍迁移名册》、每位学生的《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办理集体户口落户手续。2、户籍地与学校驻地属同一县、区内的,不再迁移户口。3、本市市区内普通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被本校录取为研究生或专科升入本科的,不再另行办理学生集体户口迁移。(五)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迁入落户凭以下材料在户籍室办理:1、毕业分配到中央、省属、市级、县级等单位的,所需材料:(1)省、市教育部门毕业生报到证(派遣证);(2)分配或录用文件(核原件留存复印件),接收单位办理户口介绍信;(3)身份证、户口迁移证(本市院校毕业生凭集体户口介绍信)。2、本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原系本市户口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未被派遣就业,要求回原籍落户口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迁入地派出所领导审核签署意见后,县、分局户政大厅核验材料按市内迁移办理落户手续。所需材料:(1)本人申请、身份证;(2)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迁出证明(迁回原住址的可不出具);(3)学校出具的未参加分配的证明;(4)本人在院校的集体户口证明。(六)迁往市外1、本市常住户口人员因入学、毕业分配迁往市外的分别凭入学通知书、录取通知书、毕业分配报到证、《户口簿》或集体户口介绍信、身份证,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迁出手续。2、本市常住户口人员因结婚、投靠、工作调动、招工、招干、退职、退休等需将户口迁往市外的,凭迁入地公安机关发给的《户口准迁证》、《户口簿》、身份证,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迁出手续。3、外地生源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要求迁回原籍的,凭原籍公安机关核发的《户口准迁证》,予以办理迁出。4、在校研究生,所生子女已随父(母)在本市报户,现毕业派遣外地,应明确对方公安机关是否同意接收随迁子女户口,并出具书面证明后,再给该生办理迁移证手续。(七)公民申请更改姓名的条件、材料及曾用名的填写登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1、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更改姓名的,由本人或父母(养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写出书面申请,在校学生学校出具证明材料。2、18周岁以上公民需更改姓名的,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公证处公证;有工作单位的人员,应由主管人事部门出具证明;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受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涉及各种诉讼期间不得变更姓名,有违法犯罪前科者从严控制。3、父母离婚后要变更子女姓名的,根据公安部(公治〔2002〕74号通知)规定:对于离婚双方未经协商或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而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复其子女原姓名且离婚双方协商不成,公安机关应予以恢复。由恢复人或父母写出书面申请(变更姓名之后,已办理身份证的,应收回原身份证)。4、父母一方亡故另一方再婚后,要求变更未成年子女姓名的,根据公安部(公治[号通知)规定:(1)以本人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十六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自主决定本人姓名的变更;其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要求变更其姓名的,必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2)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经协商同意,要求变更该未成年人姓名的,应当征得其本人的同意;(3)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姓名的变更,由其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协商一致后决定。符合以上四条规定变更姓名的经派出所领导审批,由户籍内勤办理。根据《公安部关于对公民户口身份证件曾用名和别名项目填写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5]6号)文件,我国公民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薄》上登载的“曾用名”项目和户口迁移证上登载的“别名”项目均应填写为公民过去在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并正式使用过的姓名。变更姓名之后,应将原名字登记在《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的“曾用名”项目栏内。(八)公民出生地的填写1、根据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精神,1995年以后出生的婴儿,其出生地应根据《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填写本人出生的实际地点(1995年以前,以第一次婴儿报生地为出生地),城市填至区或不设区的市,农村填至乡、镇,但须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或通用简称。2、弃婴,如果出生地不详,应以发现地或收养人、收养机构所在地作为其出生地。(九)公民籍贯的填写根据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籍贯填写本人祖父的居住地。城市填至区或不设区的市,农村填至县,但须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或通用简称。公民申请更改籍贯应持本人出生时祖父当时户籍所在地的户籍证明或户口簿等。弃婴,如果籍贯不详,应将收养人籍贯或收养机构所在地作为其籍贯。(十)公民申请变更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常项的条件和材料对公民申请变更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项目的,不受户口性质的限制,本人须持结婚证或离婚证,《职业培训结业证》和用工单位出具的与培训工种一致的《劳动用工合同》或单位证明,毕业证,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进行变更,即到即办,当天办结。(十一)本市区县内婚迁的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结婚证、身份证复印件;2、被申请人户口常住地《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3、迁入地《户口簿》。(十二)《户口簿》的补办凡因家庭被盗或其它原因将《户口簿》丢失,需要补办的,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室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持身份证在户籍室补办。如身份证和《户口簿》同时丢失,由户主提出申请,派出所核实后及时补办。对于立为一户的家庭,其户主或家庭成员一方因家庭内部矛盾不愿将本户居民《户口簿》交与其他家庭成员使用,以至该家庭成员无法办理个人相关事务,且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说服无效的,公安派出所可凭该家庭成员的书面申请以及相关证明,为其制发仅含首页和其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的居民《户口簿》,并在《常住人口登记表》和人口信息系统中注明原因和日期等相关情况。(十三)居民住宅小区立户1、居民住宅小区申报立户材料:(1)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要求立户的申请。(2)居民住宅小区合法建设、销售的证明。(商品房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五证必须齐全;属于单位自建、城中村改造等非商品住房必须有建设审批手续)。(3)民政部门出具的新建小区街、路、巷及编制的门牌号码证明。(4)小区及楼房平面图。(5)业主花名册。2、办理程序(1)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或开发商将以上材料报派出所后,派出所必须于5个工作日之内答复是否同意立户。①需要在户籍微机管理系统中设立新居委会的小区,应在同意立户后10个工作日内填写《居委会增加申请表》并报送分、县局户政(治安)管理大队审批,分、县局在5个工作日内报市局。市局户政科10个工作日内为该小区增加居委会,告知有关分、县局派出所后(户籍室应及时查看微机办公系统中居委会字典),派出所要及时告知物业管理部门;②若将新建小区并入原有居委会,不需在户籍微机管理系统中新增居委会名称的,应立即告知物业管理部门,通知小区居民前来立户。(2)派出所告知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后,应在小区张贴《告示》,提示居民前往派出所办理立户事宜。(十四)家庭户分户、立户登记1、家庭户分户、立户的条件: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形成家庭关系,有分户、立户条件的。活动平房、临时租房借房、单元房套房中分住一间、违章搭建临时棚房等情况都不得分户。2、夫妻离婚后要求分户或迁出的一方当事人不愿交出原《户口簿》,派出所可按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办理迁移手续;或为当事人在不改变户主条件的情况下,另单独打印一个仅含首页和其本人常住人口信息内容的《户口簿》,与户主关系按“非亲属”,以方便当事人使用。派出所在办理手续时,应在居民《户口簿》和《常住人口信息登记表》上注明日期和原因,并通知持原户口簿的人,由派出所对原《户口簿》上的有关婚姻当事人的户籍信息给予变销,使其失去效力。3、申报分户、立户时的材料:(1)申报人申请书;(2)房产证明(如未取得房产证的房主,须持已在本市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的合法制式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出具的业主已入住证明,农村的应出具宅基地使用证或土地证、或村委会出具证明;(3)原《户口簿》;(4)身份证;(5)属结婚或离婚分户、立户的,须提供《结婚证》或离婚证明;(6)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等手续。(7)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人(16周岁以上和双军人子女)也可立户。(十五)提供急需人员身份证明服务。对急需登机、乘火车、住旅馆而忘带居民身份证的人员,根据实际需要为其开具临时证明,用于当次乘机、乘火车和入住旅馆。1、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口头申请必须本人签字认可)、提供本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籍贯,身份证号码等),经户籍内勤民警将该人与全国人口信息网上的照片比对,确系同一人的;2、开具的人口信息查询单或临时证明,经办的户籍内勤民警必须盖私章,注明用途及时限,并加盖派出所户籍专用章。二、分、县局审批办理的户口(一)经组织、人社部门批准调入的干部、工人及随迁家属落户,凭组织、人社部门的调令、调入单位介绍信、迁出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和16周岁以上人员的身份证,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收回原身份证,在迁入地重新申请办理二代证。(二)经组织、人社部门批准招收、录用的干部、工人落户,凭招收录用通知书、招录单位出具的办理户口介绍信、迁出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身份证,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收回原身份证,在迁入地重新申请办理二代证。(三)院士、博士后、研究生在本市落户的,凭国家教育部留学中心或组织、人社部门分配、接收通知,具体接收单位介绍信,户口迁移证,身份证,直接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四)技工学校分配学生在本市区县落户的:凭技工学校毕业就业介绍信、《毕业证》、户口迁移证、身份证、接收单位介绍信,经区县局审批后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五)本市驻军干部符合正连职(含一级科员、专业技术十二级、体育八级)以上的干部和三级军士长(五级士官)以上的士官,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申请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随军落户。由派出所审核受理并组织材料,上报分、县局户政(治安)大队(科)审批后办理。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身份证、军(士)官证、结婚证、部队团级以上政治部门任职命令、入伍登记表;2、配偶无业的证明,或待业证、下岗证、失业证;3、被申请人(16周岁以上)身份证及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4、住房证明。双军人未成年子女,可由本市常住户口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按投靠申请落户。(六)现役军官由外地调入本市区部队工作其家属随迁落户的,凭部队团以上政治部门调令、任命书或干部行政介绍信、身份证、军官证、家属原随军审批表、结婚证、家属常住户口地户籍证明、身份证、家属无业证明(由户口常住地劳动就业部门出具或待业证、下岗证、失业证)、住房证明,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七)军队转业干部(士官以上)及家属随迁落户,凭军转办接收安置介绍信或自主择业报到介绍信、接收单位开具的转业干部详细人口信息资料介绍信和入伍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口注销证明、身份证、军(士)官证、《军人公民身份号码登记表》,随迁家属身份证、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八)市民政部门批准接收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迁家属进住干休所落户的,凭市民政局《接收安置军队退休人员申报户口介绍信》、报户证明、身份证、《军人公民身份号码登记表》、入伍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口注销证明,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随迁家属有正式工作的,由人社部门审批)。(九)由本市入伍的复员、退伍军人回本市家中落户的,凭入伍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原户口注销证明、区、县复退军人安置办公室出具的落户关系介绍信、士官以上提供《军人公民身份号码登记表》或经核查后的军人身份证复印件,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手续。(十)由本市入伍的现役军人,其配偶要求迁入其父母户下的,凭本人申请、其配偶迁出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结婚证、身份证,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十一)异地入伍及因家庭变迁来本市区安置的复退军人落户,凭市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介绍信和入伍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落户地《户口簿》,身份证、《军人公民身份号码登记表》,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十二)省、市人社部门批准接收的外地离退休干部、工人投靠本市配偶、子女落户的,凭人社部门安置介绍信、迁出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身份证、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十三)劳改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在本市区、县家中落户的,凭父母或本人申请、原户口注销地派出所证明、劳改、劳教单位释放、解教证明;解除少管回家中落户的,凭亲属或本人申请书、身份证、少管单位证明、户口迁移证、原户口迁出地派出所迁出证明,经派出所调查后上报分、县局审批,在落户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十四)根据中组部《印发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10〕32号)规定:自主择业的大学生“村官”未就业期间,根据本人意愿,其人事档案可选择在原籍或服务地县级党委、政府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免费托管,其户籍关系可迁回原籍或迁至托管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流动人才集体户口管理。所需材料:专科以上毕业证明、身份证、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组织部门文件,由派出所审核,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十五)被外地大中专院校录取的原系本市户口的学生,因退学或除名要求返回本市家中落户的,凭其母亲(或父亲)申请书、身份证、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证明及身份证、或迁移证、原迁出地派出所迁出证明、学校的退学证明或除名文件,经派出所审查后上报分(县)局审批,在落户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十六)凡外地生源因入学时户口未迁入学校,现因毕业分配到我市工作要求落户的,应持学校毕业分配手续、分配接收通知、接收单位介绍信、原籍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身份证,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开具《户口准迁证》后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十七)被征地农民转户的,市政府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对“城中村”实施改造和被征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由分、县局按照相关规定审批后办理。(十八)依照国家和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安置到本市市区就业或落户的军队士官、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或地方离退休干部移交本市管理的人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需要办理本市户口的,申请人应提供上级主管部门批文、迁入人员现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身份证、《结婚证》、分、县局审批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十九)中央、省级驻本市市区行政机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经公开考试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落户,由用人单位人事劳资部门持下列证明材料,经分、县局审批后核发《户口准迁证》。所需手续:(1)录用单位介绍信;(2)中、省人社部门的《录用通知书》或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录用的相关文件(核原件,留复印件);(3)录用人员本人的学历学位证书或职称证书(核原件,留复印件);(4)录用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等材料;(5)单位集体户口号址或本人合法固定住所证件、证明。(二十)省、市人事部门批准的科技干部和劳动模范申请家属迁入榆林市落户的,分别凭省、市人事部门和省、市工会的有关材料、户籍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身份证、《结婚证》;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二十一)本市区县的常住户口人员,夫妻一方经市级以上医院确诊不能生育,女方年龄在30周岁以上,可申请抱养或收养一名学龄前儿童。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结婚证;3、被抱养或收养的子女户口地户籍证明或《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4、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日以前收养的附《公证书》)和社区民警调查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5、对弃婴或疑似来历不明儿童,都进行身份核查、审查,凡发现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一律按照规定采集该儿童生物检材,刑侦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经分、县局审批, 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二十二)本市县、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常住户口人员,其父年龄超过60周岁,母亲年龄超过55周岁,可申请落户(父母一方年龄符合条件也可申请)。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2、申请人、被申请人身份证;3、父母户口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4、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证明;5、申请人合法固定住所证明。经分、县局户政大厅审批后开具《户口准迁证》,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二十三)申请城镇居民投靠户口的条件、材料1、本市县、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常住户口人员,婚后可申请无工作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落户。所需材料:(1)申请人的申请书、结婚证及申请人、被申请人(年满1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2)被申请人户口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3)申请人合法固定住所证明。2、父母双亡留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当地或其它地区无亲属,要求投靠本市县、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亲属。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2)申请人、被申请人(16周岁以上)身份证;(3)被申请人户口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父母双亡户口已注销证明;(4)申请人合法固定住所证明。3、本市县、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配偶系外省市城镇居民,可申请配偶及未成年的子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随迁落户。(1)配偶系城镇无业人员;(2)配偶原单位已破产、倒闭、解体的;(3)配偶辞职或被单位除名的。所需材料:申请人申请书、结婚证、申请人及被申请人(16周岁以上)身份证、被申请人户口地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配偶无业证明(或者原单位破产、倒闭、解体的文件以及下岗或被单位除名的文件)。4、本市生源大学毕业生,已派遣到外省、市单位就业,因辞职或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回市区家中落户的未婚人员,可按城镇投靠由父母亲或本人申请落户。所需材料:(1)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申请书及身份证;(2)原系本市户口的证明;(3)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文件或人事档案托管人才中心的手续或证明;(4)民政部门出具的未婚证明;(5)迁出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5、本市区、县常住户口的男性公民,非婚所生婴儿,要求投靠父亲落户本市的,应确定子女由父亲监护抚养,并凭父亲申请书、身份证、《户口簿》、由父亲抚养的法律文书、户籍证明、《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按子女投靠受理。(二十四)本市县、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常住户口无配偶的男性公民收养女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所需材料:1、本人申请书、身份证;2、被抱养或收养的子女户口地户籍证明或《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3、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 4、对弃婴或疑似来历不明儿童,都须进行身份核查、审查,凡发现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一律按照规定采集该儿童生物检材,刑侦部门出具证明材料;5、收养人合法固定住所证明。(二十五)收养弃婴、孤儿落户的条件、材料1、根据《收养法》规定,本市县、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收养人具备的条件:(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三十周岁以上。被收养人具备的条件:(1)丧失父母的孤儿;(2)查找不到生身父母的弃婴;(3)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4)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被收养人可以不受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所需材料:(1)收养人的书面申请、身份证、户口簿;(2)民政部门批办的《收养证》;(3)申请人合法固定住所证明;(4)对弃婴或疑似来历不明儿童,都须进行身份核查、审查,凡发现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一律按照规定采集该儿童生物检材,刑侦部门出具证明材料。2、对事实收养的,参照民政部《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民发〔2006〕52号)文件第二条第四项规定办理。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2)被收养人的《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没有出生证明的,必须附无利害关系的二位以上见证人证实捡拾弃婴的经过的证明材料);(3)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或公证机关的《公证书》;(4)对弃婴或疑似来历不明儿童,都须进行身份核查、审查,凡发现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一律按照规定采集该儿童生物检材,刑侦部门出具证明材料。3、从儿童福利院领养所需材料、手续:(1)领养人的申请书、身份证、合法固定住所证明、领养协议;(2)被领养人的户籍证明、集体户口证明;(3)民政部门、或福利院同意该人领养的证明或相关手续。(二十六)持外省市常住户口,需要落户本市的,可迁入本县、区,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妇可以随迁。1、在本县、区有固定住所的。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2)申请人、被申请人(1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3)申请迁入人员户籍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4)在本市市区县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证件(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发票)核原件留复印件;(5)配偶随迁的应提供结婚证及配偶无业证明。2、投资兴办实业人员。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2)申请人、被申请人(1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3)申请迁入人员户籍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4)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核原件留复印件);(5)配偶随迁的应提供结婚证及配偶无业证明。3、被本县、区国有企业聘用人员。所需材料:(1)申请人申请书;(2)申请人、被申请人(1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3)申请迁入人员户籍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或经公安网核查后的《户口簿》复印件);(4)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安置相关文件(核原件,留复印件);(5)配偶随迁的应提供结婚证及配偶无业证明(农业户口不需要无业证明)。(二十七)本市生源,毕来多年未分配、未落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的人员,可凭本人申请、《迁移证》、原始户口依据,在原户籍地派出所申请落户。(二十八)本市生源、在外市正上学的大学生集体户口,在未毕业、未退学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坚持要将户口迁回的,按子女投靠父母受理,派出所申报,分、县局审批。(二十九)外地生源的大学毕业生,未派遣就业,户口未迁回原籍,持本市学校集体户口,且现与本市居民结婚的,可按夫妻投靠申报材料,由派出所上报分、县局审批。所需材料:毕业证,学校出具未派遣就业证明(替换无业证明),及人事档案托管本省、市人才中心的手续或证明,其他可参见城镇居民夫妻投靠户口的条件、材料。(三十)公民申请变更民族成份的1、未满18周岁,父母(或养父母)双方民族成份不相同,父母(或养父母)要求其从原依据父或母改为依据另一方的;2、年满18周岁,未满20周岁,父母(或养父母)双方的民族成份不相同,本人要求从原依据父或母改为依据另一方的;3、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子女,18周岁以前(注:已满18周岁不能变更)经由母和继父、继母和父商定,要求更改为现母和继父、继母和父一方的;4、父母双方的民族同是少数民族,本人的民族成份因特殊原因填为汉族的,现愿意依据父母的。所需材料:(1)书面申请;(2)未满18周岁由父母、养父母、继母和父、母和继父写出书面协议;(3)《户口簿》;(4)民族宗教事务局出具证明。办理程序:由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工作部门补审后出具证明,申请人持民族事务局等工作部门的证明,经分、县局审批后,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更改民族成份。另外,属于工作中将公民民族写错,应查实有关证明材料,经社区民警调查核实,报分、县局审批后派出所户籍内勤予以更正。(三十一)公民申请变更姓氏的所需材料除符合变更姓名的四项外,还需持公证处公证书,报分、县局审批后派出所户籍内勤予以变更。(三十二)公民申请变更性别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公民手术变性后变更户口登记性别项目有关问题的批复》(公治【号)规定:实施变性手术的公民申请变更户口登记性别项目时,应当提供国内三级医院出具的性别鉴定证明和公证部门出具的公证书,或司法鉴定部门出具的证明,经地(市)级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由公安派出所办理性别变更手续。性别项目变更后,应重新编制公民身份证号码。其中已经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缴销,并为其重新办理居民身份证。(三十三)删除注销户口1、注销参军入伍人员(包含上军校)户口,凭入伍(学)通知书,带居民户口簿,在分、县局户政大厅户籍员审核后直接办理,收回居民身份证。2、删除双重户口,持本人申请,填写《删除双重户口登记表》,在分、县局户政大厅户籍员审核后办理。原则上注销违规户口,保留原始户口,收回重户户口本、身份证。(三十四)对于长期持户口迁移证而未落户或丢失迁移证件的无户口人员,应按照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为基本准入条件予以办理落户。(一)对持有过期户口迁移证件的公民,符合现行迁移政策条件的,凭相关材料,应按受理、审批权限准予落户;不符合现行政策条件的,原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应予以恢复其户口;(二)对户口迁移证件遗失的,应出具迁往地派出所未落户证明,原证件签发地户口登记机关应按照原证件的内容予以补发,并注明补发情况。三、市公安局审核办理的户口(一)更正出生日期原则上不予更改,如确实因登记,书写录入错误需更改的,经过认真调查核实,证据确实充分,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受理,逐级上报审核审批。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予受理。1、申请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的出生登记落户的;2、申请人已经更正过一次年龄的;3、申请人档案登记错误,与户口登记不符,其年龄应以户口登记为准,不应为符合其他社会档案而更改年龄的;4、属刑事责任年龄段的(如结婚、当兵、招工、考驾照);5、未满18周岁的要求变更18周岁以上的。6、剥夺政治权利的,正受刑事处罚的,劳动教养的,以及正在进行各种诉讼的。出生日期更正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未满18周岁的由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写明变更人基本情况,造成年龄错误的真实原因。2、户口簿、身份证、实际年龄原始凭证。3、属在校学生的经调查确实存在错误的需出具学籍档案年龄及学籍登记表。4、已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辖区派出所必须提供无违法犯罪证明(申请人在本辖区及其它地方有无违法犯罪史证明)。5、派出所提供询问笔录,被询问人为申请人、申请人相关的社会关系以及村(居)委会负责人。6、派出所出具综合调查报告,综合调查报告必须严格填写。7、原始户籍材料需要复印的(如一代证、老户口本、常住户口底表)在复印件注明“与原件一致”,加盖派出所户口专用章,户籍民警签字盖手章。一个人不能同时变更、更正姓名和出生日期两个项目。(二)补录户口1、申请人书面申请,补录人员近期一寸照片3张、60周岁以上的照片必须付近期照(以近期报刊为准)。2、补录人员属未成年的需父母双方身份证、结婚证、村(居)委会证明材料(如父母户口不在同一个派出所的,另一方须出具未落户证明)。3、补录人员属未成年且父母离异的需父母双方身份证、离婚证、村(居)委会证明材料,提供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谁扶养谁申请。4、补录人员属非婚生的需调查核实、亲子鉴定、村(居)委会证明材料,凡发现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一律按照规定采集该儿童生物检材,凭刑侦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报出生登记。5、补录人员属收养的需父母双方身份证、采集该儿童生物检材,刑侦部门出具证明材料,民政部门收养手续、村(居)委会证明材料。6、补录人员属智障残疾精神病的需村(居)委会证明材料、医院证明、民政部门证明。7、因婚嫁而漏登户口的人员,实行“谁漏登,谁补录”即由当事人原户籍地户口登记机关补录手续,然后迁至现居住地。8、派出所户籍民警出具无户口情况证明,家庭成员户口信息。9、日以后出生的,提供《出生医学证明》,无《出生医学证明》的提供出生医院的原始记录,证明材料或接生人员及村(居)委会婴儿出生情况证明。10、长期在外居住的,由居住地派出所出具未在当地落户证明,属在校学生的由所在学校提供证明材料。11、已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辖区派出所必须提供无违法犯罪证明(申请人在本辖区及其它地方有无违法犯罪史证明)。12、派出所提供询问笔录,被询问人为申请人、申请人相关的社会关系以及村(居)委会负责人。13、派出所出具综合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必须严格填写。14、原始户籍材料需要复印的(如一代证、老户口本、常住户口底表)在复印件注明“与原件一致”,加盖派出所户口专用章,户籍民警签字盖手章。审批程序:更正出生日期和补漏户口由派出所、县局、市公安局三级审批。公民在材料准备齐全后,应先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填写《审批表》一式三份,由派出所审核后统一报县局,县局审核后统一报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审批,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审批后返回派出所办结。四、办理各类户口的时限规定(一)凡是由派出所直接办理的各类户口以及群众申请分户、立户材料齐全的,户籍内勤民警应按规定当场办理。变更姓名的经主管所领导审批后及时办理。(二)受理各类户口办结时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公安机关行政许可规定》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凡申请办理各类户口,一级受理办结时限为20个工作日,二级受理办结时限为40个工作日、三级受理办结时限为60个工作日。五、此《细则》由市公安局户政科负责解释&&&&附件1:居委会增加申请表申请日期:居委会名称所属派出所行政区划所属街道办事处名称负责人姓名居委会类型(是否加锁)派 出 所(签字、盖章)&&&&&&&&&&&&&&&&&& &&&户政大队(签字、盖章)&&&&&&&&&&&&&&&&&&&&&&&& &市局户政处(签字、盖章)&&&&&&&&&&&&&&&&&&&&&&&&&& &&&&&&附件2: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审批表变更人姓名变更人性别户&号住&址户&主申请变更更正项目变更更正前变更更正后变更更正原因派出所意见&&(公章)&年&&& 月&&& 日&县局意见&(公章)&年&&&月&&&& 日说明:1、此表不包括人口信息出生日期更正;2、除变更姓氏和民族的,无需县局审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签证家庭住址怎么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