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用地建的小加工厂需要做环评吗,可以环评吗

拟对浙江诚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盐县通元镇“两创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县环保局字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传真):9。
  通讯地址:海盐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三楼环保窗口(海盐县武原街道枣园东路100号)。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污染防治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海盐县通元镇&两创中心&建设项目
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园
浙江诚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诚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盐县通元镇&两创中心&建设项目选址于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园。企业通过出让获得产业园36541m2的工业科研综合用地,规划新建&两创中心&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64057m2,其中工业用房53157m2、研发中心6884m2和配套公寓宿舍4016m2。项目为新建工业用房项目,不属于生产类项目。
废气(施工扬尘、汽车尾气、装修废气):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工地四周设置2m以上的实体围墙,配置工地滞尘防护网、设置围档和硬化道路;采用商品混凝土,对干燥的开挖地面和土石方堆进行洒水控制粉尘产生,减少建材露天堆放;选用环保、废气达标的施工设备及车辆,使用环保型油漆。废水:生活污水经简易厕所收集后纳管排放;泥浆废水经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道路抑尘,污泥干化后外运;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道路抑尘。固废:建筑及装修垃圾按城市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不能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及时运到指定点(如城市垃圾填埋场)或作铺路基等处置;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采用科学合理的打桩方式;采取封闭作业的方式,高噪声设备做好消声、减振及隔声处理,并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除特殊需要作业外(经环保部门批准),夜间禁止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生态:尽量少挖土和破坏植被,对于已经挖土、填方后的土地要立即进行植被修复,在植被的选择上尽量选种当地的植物种类,将对生态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公司将严格按环评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措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各污染物经治理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关标准后排放。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案例应用_甜梦文库
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案例应用
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垦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靴论文作者签名:怅亟签字隰川二年参月刃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婆太芏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婆盘鲎 =主复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做储虢1城亟签字日期:少I≥年≥月I)日翩张弘币扒签字日期.砂f墀弓月l。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在论文付梓之际,心中满是感谢之情,在浙大的研究生收获颇丰。谨向在这 段期间对我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老师、同学、家人表示真心的感谢。 导师王伟武副教授自始至终的严格要求,使我在学术领域中有了很大的提高 和进步,得以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为我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和工作奠定了扎实而 良好的基础。尤其是王老师孜孜不倦的治学和敬业精神着实使我佩服,他清晰的 条理及犀利的语言往往使我仿若醍醐灌顶。这一切都将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 受益匪浅,我由衷的感谢他对我的付出和谆谆教导。在论文写作期间,感谢众多同学对我的帮助,尤其是李国梁、金健伟、张雍雍、邵宇翎等,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也帮助我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整理工 作,并对论文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论文得以不断完善。最后,感谢 我最亲爱的家人,在最艰难的时刻,总是有他们源源不断的给予我精神上的安慰 和生活上的帮助。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怀念在浙大度过的这段时光,怀念在这段人生旅途中 的每一个人,可敬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和亲爱的家人,感谢他们对我一直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请接受我最真挚的谢意和祝福。傅盈盈 2012年3月于紫金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我国2003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规划需开展环境 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 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措施的过程。 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衡量城市开发建设的优劣作出更为准确的 分析、预测和评估,必要时提出规划方案的调整意见和建议,提出预防或减缓环 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起到指导、反馈和检验作用,为城市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 提供决策依据,但是又有别于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本文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讨论,着重建立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的指标体系,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而进行综合评价。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为例,建立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 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得出评价结果为基本可持续发展,并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验证结合完成的以上研究成果,对丰富和完善规划 环评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认)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A肿)Ⅱ prediets,锄destimates theenViro姗entalimpact caused by the planning bringing intoore毹ct,卸dputs fonVard the countenlleasure aIld meaSure of preVentingalleviatingbad enVironmentalimpact,in tlle stage of compiling planing. PEIA of regulatoDr plans is the measurement of cit), development andconstruction qualit),t0 mal(e moreaccurate锄alysis,prediction加d assessment,puts adjuStment、Ⅳhenorforwar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f plaIlning fonⅣard thenecessary,bringscounteme邪ure锄dmeaSure of preVentingalleviating environmentalimpact,worI(S forguidaIlce,feedback柚dtesting,of.ferS the decision basis for cit)r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次目次致谢………………………………………………………………………………………………………………I 摘要……………………………………………………………………………………………………………。IIAbs仃act………………………………………………………………………………………………………….Il1绪论…………………………………………………………………………………………………………….1 1.1选题背景……………………………………………………………………………l 1.2研究目的与意义………………………………………………………………….2 1.2.1研究目的………………………………………………………………………。2 1.2.2研究意义………………………………………………………………………。2 1.3研究对象……………………………………………………………………………………..3 1.4研究内容与框架……………………………………………………………………………3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5 2.1国内外环评研究进展…………………………………………………………….5 2.1.1国外研究进展……………………………………………………………………..5 2.1.2国内研究进展…………………………………………………………………..6 2.2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区别与联系…………………………………………….7 2.2.1两者区别…………………………………………………………………………………..7 2.2.2两者联系………………………………………………………………………。8 2.3国内规划环评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8 2.3.1存在的主要问题…………………………………………………………………8 2.3.2存在的不足…………………………………………………………………………….9 3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ll 3.1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11 3.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意义……………………………………………………12 3.3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现状及发展方向……………………………………13 3.3.1现状……………………………………………………………………………………………………。13 3.3.2发展方向………………………………………………………………………..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次4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18 4.1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18 4.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体系…………………………………………………21 4.2.1指标体系确定原则…………………………………………………………….21 4.2.2指标体系类型与获取方法…………………………………………………….22 4.2.3指标体系的构成………………………………………………………………..27 4.3评价指标计算……………………………………………………………………29 4.3.1指标权重的确定………………………………………………………………29 4.3.2单项评价指标的计算…………………………………………………………33 4.3.3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的分级………………………………………………….33 4.4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方法……………………………………………………335案例研究――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为例……………………………………………………………………………35 5.1规划背景…………………………………………………………………………35 5.2环评的技术路线…………………………………………………………………40 5.3规划分析…………………………………………………………………………425.4环境质量概况与污染源分析……………………………………………………425.4.1环境质量现状…………………………………………………………………….42 5.4.2污染源预测分析……………………………………………………………….43 5.5环评指标体系……………………………………………………………………44 5.5.1指标体系的确定…………………………………………………………………………..44 5.5.2指标权重的确定………………………………………………………………465.6社会经济影响预测与评价………………………………………………………555.7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6 5.7.1水环境质量预测分析…………………………………………………………565.7.2大气环境质量预测分析………………………………………………………595.7.3声环境质量预测分析…………………………………………………………63 5.7.4固体废物环境质量预测分析………………………………………………….665.8资源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68Ⅱ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次5.9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与减缓措施………………………………………………68 5.9.1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68 5.9.2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70 5.10评价总结………………………………………………………………………。72 6结论与展望…………………………………………………………………………73 6.1结论………………………………………………………………………………………………………..73 6.2不足与展望………………………………………………………………………74 参考文献……………………………………………………………………………。75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1nI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1绪论1.1选题背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EnvironmentalIInpact Assessment forPlan/Program,PE认)是在规划层次上运用环境影响评价(En)原理,对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协调 环境与发展的一种途径,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向上层位决策的延伸,属于战略环境评价(SEA)范畴…。上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国家把E队应用扩展 到规划层次;80年代初,又将E队提升到政策层次;80年代末,学术界及各国政府逐步重视包括政策、计划、规划(Policy,Plan,Pro伊锄,PPPs)等政府决策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即SEA)‰1。我国于1979年建立了E认制度,最初主要集中于建设项目层次。建设项目E队主要针对项目实施所带来的污水、废气、垃圾排放量及其处置方式等环境问题进 行评价,较少涉及到对城市规划的目标、内容、政策等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1983年后,随着区域规划得到重视,相关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也迅速开展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界开始将PEn作为SEA的切入点并关注其在我国规划层面的应用。2009年8月12日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 号),并于同年lO月1曰起实施,规定应在“一地三域”和“十个专项”规划编制中开展PE认。其中,“一地三域”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 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十个专项”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这是我国PE认1朱坦,徐鹤,吴婧.战略环境评价【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KleinschrnidtV.S仃ategic朗vironmentalasses锄eIltiIl Europe:FournlE啪pe锄Worksho口∞∞viro蚰aItal锄e理in2 筋m聘∞ntinlpact嬲Sessm锄t『M1.L∞don:K】uwer Acad锄ic Publishers,1998. M撕a Ros矗rio Partid撕o. SⅡmegic 即vim姗emal 鹤s鼯sm∞t:l(ey issu瞄’practicefJ】.Envir0啪entalImpact觞sessment Review。’Fischer T B,1996,16(1):31.55.Belle矗ts撕sing的mSEA application-AComp扰ltjvercviewofNornlwe或Engl柚d,Noord-Holl粕d柚dBr锄d锄burg-Berlill们.Envim锄eIltal lmpactAss髂锄锄tRevieW.1999,19(2):14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研究,使我们对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内容、评价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的确定,以及对评价的方法等有所 认识,为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合法化等提供了方法理 论。 本文将着重结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单元(QJ02)控制性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使我们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过程中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理论基础有所了解,并为控制性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研究意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即在规划层次上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对规 划实施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通过对规划进行环境评价、审查、跟踪管理、并追究法律责任,使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环境引起的影响在规划层面就予以杜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管理方式 上,从项目型管理向综合型管理的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从被动 管理向主动参与管理转变的契机,是环保部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服务平 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和正常开展,也正是避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先污 染后整治”模式的唯一有效途径,从源头上预防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本文主要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控制性详 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衡量城市开发建设的优劣提供了一种评价方式,起到指导、反馈和检验的作用,但又有别于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 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制性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旧1。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 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控制性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其实践意义更为明显。控制性详细规划 的核心价值在于“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即将总体规划从宏观向城市 土地三维空间的微观转化,又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旧1。控规层面的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对规划规模、开发强度、产业布局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更为准确 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必要时提出规划方案的调整意见和建议,提出预防或减缓 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城市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评价指 标体系,本研究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 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对发展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 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3研究对象本文结合国内外规划环评的现状,分析我国近几年规划环评的发展情况和存 在问题,探讨规划环境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尝试总结出较科学、具有适用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单元(QJ0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案例,将部分理论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当前在我国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环 评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4研究内容与框架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提出此次研究的目的、意义, 确定本次研究对象等。 第二章为国内外规划环评研究进展分析。主要阐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内 外研究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规划环评与项目环响评的区别与联系,重点分析了国 内规划环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5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lO:300. 6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lO:30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主要阐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重点分 析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研究现状,提出发展方向,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 础。 第四章为本文的理论核心,主要探索控规环评的工作程序、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体系等,重点阐述控规环评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获取方法与构成,通 过层次分析法,对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以杭州市经济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解读控制性详细规 划环评的工作程序、指标体系,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得出评价结果为基本 可持续发展,并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并指出此次研究中存在的 不足之处,对后续可拓展的研究领域进行展望。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2.1国内外环评研究进展2.1.1国外研究进展 1969年美国颁布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NEPA) 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出了SEA的概念,近30年的时间里,环境影响评价在全球迅速普及和发展"1。上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国家开始把E认应用扩 展到规划层次馆1;80年代初期,又将E队提升到政策层次;1989年,R越T对于包括政策、计划、规划(Policy,Plan,Pro矿锄,PPPs)等政府决策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即SEA)逐步被学术界及各国政府所重视旧’。 近些年中,国外许多学者对SEA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Riki T,M撕a I心 等,1996年探讨了SEA评价程序和评价因子,并对不同地区、不同评价层次的SEA 案例进行研究n们。FelixRauschmayer、NathalieRisse等,2005年提出了在SEA评价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评价体系,解决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决策框架n¨。美国加州圣 华金河县2010年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中,提出了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 系,并对规划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规划对农业用地影响、交通引起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问题和生物资源问题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得出相关结论与提出可行性减缓措施n刳。目前,包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 荷兰、英国、丹麦等80余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各自情况建立了SEA体系、工作框 架和方法,并运用于规划实例,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n引。’KleiIlscllIIlidt impact5V.S订ate西c environm%tal assessment iIlE哪pe:Fourth Europe锄Wbrl曲op∞眦viro帅饥talassessm朗t『M1.London:KluwerAcad锄icPublishers,1998.Fischer T B,Noord-H01l锄d锄d’BcTlefits撕sing舶m SEA卸口licati∞.A Comparative他view of Nonllwest En91锄d, Br柚denburg-Berlin『J1.Enviro岫∞tal ImpactAsses锄ent Review.1999,19(2):143. M耐a Ros撕o Panid抽o. S衄tegic envim舢ental assessm朗t: Key i鹪ues 锄erg.mg台om recentReview, 1996, Ril【ipractjce【刀.Envim啪eIltal Inlpact勰seSsment1uT,Mafia RP.nle P饱cticc ofS眦画c Env的咖%tal As辩ssm%trMl.London:Eardbc锄public鲥∞Ltd,A触mewo出fortlle selection of16(1):31.55.1996.¨Feli)【Rauschmayer,NatllalieRisse.p州cipat0嘎y卸『DroachesforSEA【J】.Envim啪e11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5(25):650_舶6.12朱坦.战略环境评价【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包存宽,陆雍森,尚金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M】.科学出版社.2004.5 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几乎不涉及珂水、 废气、垃圾排放界开始将PEM作为SEA的切入点并关注其在我国规划层面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中明确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1994年深圳市人大通过的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在地方 上率先要求在制定国土开发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998年11 月29日发布施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要求在流域开发、开发区建 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建设规划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 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这些都标志着我国 PEM进入法定化阶段。直到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条例》,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制定出的第一个PE认的实施办法和技术导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原则规定的基础上,进一 步明确了PEL~的实施细则。14包存宽,陆雍森,尚金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嗍.科学出版社.2004.6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宄进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区别与联系2.2.1两者区别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认,即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中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评价(E队)相比,规划的环境影响范围更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战略性环境评价,其特点表现为宏观,主要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 性和根本性评价,解决规划层次上应处理和能处理的环境问题,在评价的目标思 路、方式方法及深度精度上都与项目环评有很大区别。主要有下列区别之处: (1)评价对象不同。PEL~为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 开发利用规划等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 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n甜。E认的评价对象则比较单一,通常为对单个具体项目和开发活动的实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评价内容不同。PE队的核心在于源头上控制规划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其内容包括影u向预测和规划分析,为规划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包括位置选择、规划时序、规模等。E认的核心 为项目建设及投入运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控制措施及其影响等分析。(3)评价时空范围不同。PE认是早期的、长期的进行环境评价,在规划的 初级阶段就介入评价和监督,其评价地域范围广,为规划范围及可能受影响的规 划外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并考虑多个项目的综合影响。EIA对项目的建设和建成投入运营进行评价和监督,通常在项目选址阶段或在项目可研阶段介 入,其评价范围是建设项目自身和项目影响到的周边地区,但通常只针对项目本 身,不考虑其他项目之间的影响。1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z】.2009.08.17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4)评价深度不同。各层面规划编制的详略程度不同,从宏观到微观,各相关规划环评的深度与规划的深度一致。与项目环评比较,规划环评的深度较浅, 以及不确定性较大,但并不影响PE认的重要性和科学性。(5)评价方法不同。PEIA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广,需同时考虑规划范围以及 相关区域,而规划本身更具原则性、方向性、宏观性,较少涉及具体项目,具有 不确定因素,因此规划环评所采用的方法也通常较为宏观,如回顾评价、类别调 查、历史与现场资料收集、专家咨询和地形论述等方法。EIA涉及的地域较小, 项目设计内容明确,环评采用的方法更为精确,如模式预测,现场检测和定量分 析等n引。 2.2.2两者联系 规划环评属于战略环评的范畴,是战略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环评和 综合决策的落脚点,是在政策法规制定之后,项目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的资源 环境可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项目环评指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 行分析、预测估计,提出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的评价过程。它包括项目地 址的选择,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污染治理、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 建议。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关系即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两者构成了较为完 整的环境评价体系。两者的目的都是可能对造成影响环境的人为活动进行预测分 析、提出防治措施和对策、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监测和管理。按照个体服从整体的 原则,项目环评必须遵循规划环评的要求,项目环评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必 须控制在该区域规划环评下达的指标内。2.3国内规划环评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2.3.1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不够完善 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开展比较早,发展至今已经较为完善;而规划环评仍处于 起步阶段,现行的规划环评技术导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划环评的评价程序与内容, 使得实际的规划环评过程仍处于探索阶段,其评价方法基本仿效项目环评的方16武兰顺,徐铁兵,孙玉艳.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环境与健康叨.20lO(10):288.290.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法。由于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之间存在较大区别,直接采取项目环评的方法 应用于规划环评,则可能会导致规划环评难度加大,准确度降低。 (2)规划环评专业人才的匮乏 目前我国从事规划环评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原来从事建设项目环评的专业人 员,同时,我国对规划环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等缺少统一的、科学的培训,因 此他们的工作思路仍停留在建设项目环评的观念中,规划环评从业人员对规划环评的认识不高,业务水平较低,而我国的规划体系又较为复杂,若对规划环评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将严重影响规划环评工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2.3.2存在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与PEn两者自成体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缺少对两者的恰当定位和有机整合,导致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彼此脱节,不能发挥协同互 补作用n"。 (1)研究对象缺乏衔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应在“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 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编制中开展PE认。我国现行的规划体系概况为“三级三类”,即国家级、省(区、市)级、市县级规划,总体、专项、区域规划。错综复杂的规划体系导致了与PEM之间存在诸多矛盾。首先,我国规划数量多,类型庞杂,编制主体隶属于不同部门,存在各类规划互不衔接的现象,则严重影响了PEn的开展,大大降低了PE认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其次, 不同层次规划的内容、空间尺度不同,造成的环境影响不尽相同,PE认往往难以把握不同规划的评估重点和评价深度,不能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第三,规划的多类型和多层次造成不同类型的规划在内容上存在较大交叉重叠, 因此针对每项规划开展的PEM也存在重复工作的问题。 (2)PE认现行评价方式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多尺度需求目前,我国对PEL~的理解和实施主要沿用项目EL~的方法对已形成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估。传统项目的E队评价方法是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基础上进行的,而17傅盈盈,李国粱,王伟武.城市规划与PEIA的脱节现象与整合途径叨.建筑与文化.2010,75(6):104.105.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建设项目与规划在空间尺度上存在巨大差异,对规划所涉及范围开展全面的环境 质量监测难度太大。因此,PEn现行评价方式与规划空间尺度不相宜,往往造 成两种后果,一是使得PE认过分依赖项目EM中的定量方法去研究具有较多不确 定性的城市规划,导致评价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二是造成PEn的内容和技术方 法过于复杂,编制时间过长。 (3)城市规划与PE队过程不同步 PE从的时效性是评价结论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而PE从应当在什么时机介入规划编制过程,目前在我国尚没有明确的法定依据。《环评法》和《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条例》都只提出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环评、在规划审批前编制环评报告书,但对于PE认的启动时间均未作明确规定,未与具体的规划决策流程建立联系,实质上还是一个末端管理的思路。实践中,PE认仍是在城市规划方案完成或实施后对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 响进行的预测与评价。这种本质上“先规划后评价”的做法,只能对规划做出被动的反映性评估,而不是主动的前瞻性预测,对规划调整的余地和力度都极其有限, 只能针对规划给出一些补救的措施和建议。 (4)监管体系薄弱,法律约束力不强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由建设部门监督管理,PEIA的评价结论由 环保部门监督管理落实。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要求,规划环境影响篇 章、环境影响报告书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即可,这就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保部门的监管力量。另外,当前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也导致了PEn的推进得不到应有的约束和保 障。首先,虽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已实施,但并没有提出PE队实施方 法和操作细则,也没有明确PE认文件的编制形式、时间以及编制工作的开展方 式,更没有明确PE认篇章或者说明和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具体内容。其次,对违反规划环评义务的行为,虽规定了其法律责任,但责任模糊。lO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3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3.1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我国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我国的城市总体 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都属于发展战略层面,主要研 究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我国的详细规划属于建设 控制引导层面,对具体每一地块的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同时又必须遵从 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必须通过立法机关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这一层面的规划可以依法对上一层面的规划进行合理 的调整,我国的详细规划属于这一层面n剐。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其控制的出发点是城市整体利益的协调,其重要性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显而易见。而且,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复杂,规划内容包含了用地属性划分、建设强度控制、空间高度管制、建筑高度以及绿化率控制等,还要对城市设计进行引导,因此又体现了其在规划体系 中的重要地位n引。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 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 环境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 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性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 界的控制和引导呦3。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在规划实 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控规PEIA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其实践意义 更为明显。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价值在于“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既将总体规划从宏观向城市土地三维空间的微观转化,又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也体现在既能有效的、科学的延续了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环境与生态的合理开发、控制和保护的要求,又建立为城市开发建设的 优劣提供了衡量标准,起到指导、反馈和检验的作用。1。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73. 19于灏.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路的探索[D】.北京:清华大学,2007. 20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lO:300.1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3.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意义控规层面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规模、开发强度、产业布局等可能造成 的环境影响作出更为准确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必要时提出规划方案的调整意见 和建议,提出预防或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城市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提 供决策依据,但是又有别于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 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分析制约城市发展的资 源、环境因素,以及对区域资源、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规划内容。资源、环境承载 力主要指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能源的开发现状和开发潜力,以确定城市的发展规 模。有较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内容主要指分析城市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目标、土 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等是否与区域的自然条件匹配, 并分析近、远期规划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项目环评对拟建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对其选址、 设计、 施工、运营和生产阶段等过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项目选址、设计及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属于宏观规划,其环评的深度往往从宏观上论证规划的环境合 理性,不宜过细,其可持续性与协调性需与下一级规划环评进行衔接。建设项目 环评对象则比较单一,通常为单个具体的项目和开发活动的实施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不考虑其他项目规划与发展情况,无法避免与项目用地周边区域建设项目的 开发建设产生的矛盾,引起的环境、资源、生态等问题。 合理、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则能有效解决总规环 评与项目环评两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既能在建设控制引导层面充分论证 总规环评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总量控制等指标,对规划的可行性作出 更为准确的评估、预测、分析,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必要时可对规划提 出调整建议;又能避免项目环评的局限性,在早期对用地作出合理规划, 分析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明确重点建设项目的内容,分析可能产生 的污染物的类型、排放量、明确污染因子等,为后期的项目选址与开发提 供建设依据。1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3.3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现状及发展方向3.3.1现状 虽然我国已有不少学者通过案例研究探索规划环评的方法体系、工作程序、 评价指标体系等,但规划环评仍属于初级阶段,而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环 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尽管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环评工作已陆续展开,但是对于控规环评的 工作程序、指标体系、方法体系以及控规环评大纲的编制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 的、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各地控规环评工作开展过程存在下述问题: (1)责任不明确 我国的控规环评工作在组织、环评报告书编制、监督管理等过程中,大多由 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等分工完成,由于当前法律体系的薄弱以及控规环评缺乏统 一的评价标准,存在各部门间的分工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的现象,甚至在评价工 作展开过程中出现利益冲突,不能有效进行规划评价和完善控规方案,无法正常 开展管理监督工作,使得环评过程流于形式,得不到政府、规划编制部门和环境 监督部门等的真正重视,而在产生问题后又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发挥控规环评的 真正作用。 (2)评价体系不合理 部分地区由于缺少专业规划环评部门与从业人员,同时国内又没有统一的控 规环评标准,因此在控规环评工作展开过程中,评价体系的选择与应用不符合控 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要求。从目前现状来看,大部分的控规环评以套用建设项目 环评的评价体系为主,其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往往只能针对于小尺度内近期的资 源、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对大尺度空间、远期的环境影响作出确定性的评价, 忽略了对区域内以及周边地区规划的可行性评价,使得评价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3)缺乏时效性 从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工作的展开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先规划后评价” 的现象,即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完成以后或实施后对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 进行的预测与评价。后评价的弊端主要体现为对规划做出被动的反映性评估,而 不是主动的前瞻性预测,对规划调整的余地和力度都极其有限,只能针对规划给1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出一些补救的措施和建议。而且由于环评技术人员没有及时参与到编制规划的过 程中,对规划编制的内容和工作程序缺乏深刻理解,从而经常导致控规环评的结 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3.3.2发展方向 (1)政策 为体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性和公平性,避免并及时处 理控规和环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建议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环保 部门、规划编制机关、环评机构、社会公众等组成的行政监管体系(图3.1)。相互制衡的行政监管体系社会公众规裂嚣制l监I政府部门I组 织 规 划 编 制 基 础设 施I环评机构l及 旦由l环保部门规 划 方案 宙协助 规划 编 制实 施 反 馈意 见督规编制提 供 发展 思划 实 施规 划建设介 入 规 划编立 性与环 环 境 监 理 境 保 护 措 施路制可 信 度查图3.1相互制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行政监管体系其中,政府部门负责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明确规划编制机关、环评机构有共享对方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允许参与对方各种工作会议等有利于双方合作的条款:规划编制机关负责编制规划,在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环节过程中要与环评机构进行协商,为政府部门提供发展思路;环评机构在控制性详细规 划初期阶段就要介入规划,与规划编制部门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同时,应提高环 评机构的中立性和可信度,从体制上将环评机构及其人员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彻底分离,从而提高环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环保部门负责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范围内及其周边环境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尽可能不受到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社会公众(包括直接受影响群体、间接受影响群体以及感兴趣的人群)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过程中协助规划编制 部门与环评机构收集信患,使规划编制机关更全面地了解规划区域内及周边的环 境背景信息,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在规划实施后,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同时监 督规划实施,这样有助于规划部门提出经济有效并切实可行的环境影响减缓措 施。 (2)技术 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应与规划方案设计同步进行,不仅仅是在规划编制完成 之后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应及时介入规划编制各步骤中,介入越早越有利于环 评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过程中对用地属性划分、建设强度控制、空 间高度管制、建筑高度以及绿化率控制等,以及对城市设计进行引导之中。这样既可以保证规划与评价双方进行充分交流,也能使评价机构在充分理解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根据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般编制程序,将环评程序划分为四 个阶段:前期分析阶段、目标制定阶段、方案形成阶段、实施阶段,两者协调的 阶段性与主要内容见表3.1。表3.1 基本 阶段 工作步骤 规划要求解读与 环评范围确定 相关环境因素现 状调研与基础资 料收集 前期 分析 阶段 别与分析 评价方法选定 互之问的影响,加强对重点影响因子的识别,提高环评的质量。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选取适宜的评价方法,体现控规在规划 体系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编制控规环评工 作大纲 环评机构通过组织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对环评工作大纲进行论证,大纲 通过之后才能进入与规划编制同步的评价阶段,否则将修改大纲直至 满足要求。 环境影响园子识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环评协调的阶段性与主要内容 协调内容 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否符合上一层面规划以及相关规划的要求,是 否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及总规环评的合法范围。 环评机构应有针对性地搜集对环评有用的资料,在调查中首先收集控 规实施后可能影响到的相关环境要素资料和当前面临的突出资源或环 境问题的资料:同时,规划部门与环评机构应共享基础资料。 结合控规中用地属性、建设强度等,重视规划区域内重点项目及其相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表3.1续 基本 阶段 目标 制定 阶段 规划目标确定 对控规方案初步 设计进行环境评 价 方案 形成 阶段 价与优化措施 评价,提出环境优化措施,并及时反馈到规划方案中进行修改,为规 划决策提供依据,从中筛选出推荐方案。 方案评审 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交环保部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上报规划 审批机关审批。 编制实施计划 控规与环评同步进入实施阶段:当控规实施结束后,由于规划原先产 生的环境影响并不一定随着规划的停止实施而消失,很可能仍要往后 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控规环评的实施阶段的结束可能晚于控规的实 施阶段的结束。 实施 阶段 环境影响跟踪评 价 在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结果表明不良环境影响严重到需要对控制性详细 规划进行修编的情况下,应提前结束环评的实施阶段,正在实施的环 评文件与规划一起进入到规划修编程序中。 环保措施制定 控规环评针对最终控规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建 议,既包括工程技术方面,也包括责任管理方面。在部分特殊情况下, 还应明确环境监察与审核的要求。 规划方案环境评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环评的目标应协调一致。 通过环评对控规方案初步设计进行评价,识别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判断该方案在环境上的可行性和环境绩效,为后续方案细节设计提供 环境上的指导。 通过一系列定性定量方法对所有备选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 工作步骤 规划目标协调性 分析 协调内容 通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 分析,预测环境容量,使规划目标的制定更具科学性。(3)法律法规 要真正发挥环评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作用、提高环评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首先,应明确各个部门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尽的义务。规定控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核时应该先报送环保部门,审查通过后再由规划审批部门进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作用与意义行审批,否则应追究规划部门及其直接责任人员法律责任。其次,应明确细化法律条文的有关规定,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落实对环评机构的考核、监督和处罚制 度,使环评机构对自己出具的环评报告真正承担法律责任。例如,对环评机构有 弄虚作假等渎职行为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予以通报并取消环评资格,同时处 以一定数量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审 查小组专家有徇私舞弊行为的,一经查处,取消其入选专家库的资格,行为较严 重者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三,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公众参与的法定地位。 规定公众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环评的初审阶段就介入,确保公众申请举行听证会 的权利,提出适用听证程序的条件;规定公众采用何种方式听取意见,而不是完 全由规划编制部门、地方政府部门或环保部门决定;增加公众参与受到侵害应如何救济、规划编制部门威环保部门如不考虑公众意见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等条款。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4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4.1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是将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由理论付诸实践 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我国规划环评尚处于起步阶段,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尚未 有正式实施的、通用的、适用于控规环评的工作程序。目前我国主要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进行环评,其工作程序可分为前期分析、目标制定、方案形成、 实施等阶段,具体步骤相见图4.1。 (1)前期分析 包括对将要开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进行解读,对规划范围内及其周边区 域的自然、社会、历史背景等现状资料进行收集和调查,并对其上一层面规划与 相关的各类规划进行解读和类比分析,以初步确定环评需识别的主要环境影响因 素、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并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评的工作大纲,以便于指导后期工作的展开。 (2)目标制定 通过对规划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的污染源预测,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制定更具科学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目标,并保证规划目标与环评目标的协调一致。 (3)方案形成在规划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开始介入环评,避免“先规划后评价”的模式,不 仅体现了环评的权威性,也保证了规划对环境与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在规划方案设计过程中,对规划的可行性作出及时的评价。采用已拟定选用的评价方法 对工作大纲中所需评价的各类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规划方案实施 后对的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同时也应考虑其他 相关政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的结果,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要求的规划方案进行筛选,提出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不合理设 计方案应提出减缓对策与措施,更可要求对规划方案进行整改,或向决策部门提1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出替代方案。另外公众参与也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重要内容,鼓励公众参与 到规划与环评的工作过程中,也是避免决策失误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上述分析评价,采纳公众参与意见,完善合理的规划方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决策者进行 规划决策的环境依据,同时还为公众和其他决策者提供关于该规划方案实现后对 环境影响方面的资料,因此报告书需全面、客观、概况地反映环评的工作内容, 并上报环保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还需上报规划审批机关进行审批,经通过 后方可进入实施阶段。 (4)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审批与环评审批都通过后,控规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同时环评进入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阶段。控规环评针对最终控规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建议,既包括工程技术方面,也包括责任管理方 面。在部分特殊情况下,还应明确环境监察与审核的要求。在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结果表明不良环境影响严重到需要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的情况下,应提前 结束环评的实施阶段,正在实施的环评文件与规划一起进入到规划修编程序中。 当控规实施结束后,由于规划原先产生的环境影响并不一定随着规划的停止 实施而消失,很可能仍要往后持续一段时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规划区内自然、社的解读r_会等现状资料的L^7T‘集7,/u调、恺ld鬻嬲l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拟评价范围、评价方法等l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工作大纲-I一一~~~~ ~ ~ 一 ~ 一 一 一D一规划方案设计l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j提出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l公众参与●…同意小I刭恿I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报告I方案评审未通过编制实施计划I实施1日l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图4.1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4.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指标指可以反映或测量客观事物的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将信息转化为更易理 解的形式,从事物内在结构和外部状况抽象出来,以数据、符号或形容词等简明 的方式来描述复杂的状况。指标是一种可以评估发展、确认挑战和需求、监督实施和评价结果的有效工具。规划环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定性和定量指标加以描述和评价,不同层面的规划环评深度与要求不同,所选定的评价指 标体系也不完全相同,确定合理、合适的指标体系是展开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工 作的可靠科学依据。 4.2.1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过程较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更为详尽,而与项目建设相比则具备宏观指导作用,因此控规环评的指标体系选定应符合其工作特点与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确定遵循下列原则: (1)科学性 科学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同 样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能反映环评的内涵和目标要求,指标要对控规 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变化具有敏感性,有利于对控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监测与 动态研究,即能真实反映现状,又能科学地预测与指导未来发展。 (2)可操作性 指标选取的越多越复杂,意味着评价工作量越大,所消耗的费用、人力和时 间也越多,技术要求、工作难度也越大。在选取指标时,在保证完备性原则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的综合性指标,用于度量指标的所有资料和数据应易于获取和表述,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 体系可操作性的提高,也意味着环评工作效率的提高。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面较广,在环评实施过程中,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量指标,在数值上反映规划的合理性,使评价者与决策者对环境状况进行客观判断, 以利于调控。对于意义重大、难量化的指标,则可以采取定性描述。 (4)相对稳定性与绝对动态性2l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贯穿控规的全部过程,实施周期较长,甚至在规划实施结束后,环评工作仍然处于管理、监测、跟踪评价阶段,因此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相对一致性。同时规划实施本身也是 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公众参与的反馈、环境政策的改变、监测手段的改进等原因, 应在评价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正指标体系,以满足环评的发展要求。 (5)综合性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全面地反映评价的发展特征, 应采用各类知识,利用具有代表意义、综合性强、内涵丰富的定量或定性指标全 面反映评价系统的发展特点,反映各类指标直接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是 一个多维的系统评价体系。 4.2.2指标体系类型与获取方法 (一)类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定性和定量指标加以描述和评价。从功能上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为了分析和解释规划对环 境、社会和经济影响,而将各种相关指标按一定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系统。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很多,常见的可分为3大类:(1)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PS取)指标体系。基本的指标体系。(2)生命周期评价(LCA)指标体系。(3)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3大类环评指标如下: (1)DPS瓜模型指标体系 DPS瓜模型是由欧洲环境组织开发的,综合分析和描述环境问题及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该模型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广泛 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它是作为衡量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标体系而开 发出来的,它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人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它将表征一个自然系统的评价指标分成驱动力(Driv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反应(Responses)五部分。每一部分代表一种类型的指标,每类 指标又分为若干指标项。DPS瓜模型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系统之 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结构清晰、简单明了,为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 基本框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1)驱动力指标:是由社会、经济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需求而产生的,主要 包括以下指标。 人口:控规区域内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如人口密度, 各居住用地居民数,居民收入、恩格尔系数、城市化水平等。 土地利用:控规区域内规划结构,用地功能分布,各用地性质、土地开发强 度等。 社会经济:控规区域内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等,如GDP、各类产业比例等。2)压力指标:由于驱动力的作用,使规划实施后将产生一系列环境后果,主要考虑下列指标。 各类用地(居住、公共设施、工业、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 绿地、仓储等)占用的土地量。 各类用地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用水量和废水排放,如水环境污染程度,生活 污水排放量。工业污水排放量,污水纳管率等。 各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产生量等。由生活、生产、交通等引起的废气类型、排放量、所占比例等。由生活、生产、交通等引起的噪声值,如生活噪声值、交通噪声值、工业生 产噪声值等。 3)状态指标:由于环境受到上述压力,使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发生相应 的变化和产生相应的影响。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必定引起的环境状况发生变化,反映在自然、社会、 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情况均与规划前的发生巨大变化。 土地性质的改变或拆迁影响就业、商业、财税收入、房价等众多因素。 居民生活质量随规划的实施将有所提高或降低。 自然资源与生态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绿化覆盖率、水资源供需等受到影响。风景、文物、古迹和景观生态受规划实施的影响。 4)反应指标:为了预防、缓解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引起的负面影a向,政府、 环保部门及公众可采取措施指标。 对产业发展进行环境控制,禁止与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其他保护要求不适应的 _______-__-。。。。。。。’。。’’。。――――――――――――。。。。。’’。。。。。11。’――。。。。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 开发建设过程中,贯彻节能减排措施,鼓励和监督居民和企业在生活、生产 中采用新能源、新技术。 对于排放污染物的个人和企业,要求做好防治措施,实现无害化处理,未能 按要求排放污染物的,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2)生命周期评价(LCA)指标体系 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一种对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活动对环境压力进行评价的客观过程,是为了实现对所从事的活动全过程的资 源消耗和造成的环境问题有一个彻底而全面的了解,是国际上普遍认同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依次为:规划设计阶段、 实施建设阶段、营运维护阶段和拆除处理阶段。环评需要将每个阶段工作对自然 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 1)规划设计阶段是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虽然在编制时期对环境 尚未产生影响,但环评工作需要在设计初期深入调查,了解环境的现状情况,对 规划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作出准确预测,使规划设计严格规定规划区范围内土地 使用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行为活动控制以及城市设计引导等控 制性要素,为规划设计提供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科学依据。包括对规划区范围内土 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 植被承载力等作以分析;对设计方案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资源利用、污染 源分析、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噪声、生态破坏等作以预测。 2)实施建设阶段是指规划通过审批后把制定的规划变为现实的过程,主要 包括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和建设施工两个部分。环评应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做严格把 关,确定可引进的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标准,要求每个建设项目在审批时进行 项目环评,其环评报告书必须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报告书的标准,方可通过 审批。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应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对 土地、景观、文物等不受破坏,对社会、经济等不造成严重影响,对施工引起的扬尘量、大气污染物、噪声强度、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等进行监督,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依法处理。 3)营运维护阶段是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完成后,各用地范围内的相关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事业单位、居住区、配套设施等使用、生产、生活过程,此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已经结束,但是环评工作仍应进行。环保部门应长期对上述单位的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噪声、生态破坏情况进行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随着时间推移、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应及时更新监测标准。 4)拆除处理阶段是指规划年限到期后,根据城市发展进行新一轮规划时, 可能对之前规划作出调整,对部分用地进行拆除或迁址,其过程是生命周期的最 后一个阶段。新一轮规划应对于此时的工作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环评。 (3)基本的指标体系 基本指标体系是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许多信息难以获取,不可能作很 全面、系统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只能就基本的指标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基 本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上两类指标体系中,结合实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特点加以选用。通常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需要,从已有的指标中选用一些认为重要、 基本的指标体系,在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准则: (1)选择的指标应直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目标相关联,尽可能采用 能定量表达的指标。 (2)指标体系包含的目标数量应少而精。 (3)指标体系应该有层次性,每个层次中的各项指标也应有主次。 (4)指标体系在概念上应清晰。环境影响指标是与总的政策和各政策组成的目标直接或间接连锁的;而总的政策目标通常是一般化的,不如规划和项目组 分层次上的指标那么具体。因此反映政策目标的指标力求具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解释。 (5)可行与合理。获得定量的指标值或给出清晰的定性概念所需要投入的费用应该是可行的和合理的。例如:用污染物排放量来反映城市空气质量较容易,但是概念不够清晰,而且通过模型来反映政策的影响既难以实施,费用也很高。 (6)能清晰地识别出因果关系。(7)指标应有相对独立性、可比性、可追索性和可分解性。(二)获取方法 DPS限模型指标体系、LCA模型指标体系和基本指标体系是规划环评指标体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系中常用的指标体系,三者由于构建原理和方式不同,则有各自的特点。控制性 详细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选取应考虑三者各自的优缺点。 DPS瓜模型指标体系能全面地反映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全面的影响,着重反 映社会经济、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生态等方面,选取的指标较详细,反映的层 次也多样化,突出主次轻重,以定量指标居多,直观易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较 模糊,未能划分建设期和营运期等;部分指标无法通过定量反映,难以确认,而 且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来收集。 LCA模型指标体系时间顺序分明,在各个时间段的具体内容阐述得较为详 细。但仅从过程的角度来阐述环境影响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其指标相关这类资料不易获得,造成成本较高;且与DPS艰模式对比起来不够完善。基本指标体系能简捷快速地反映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带来的影响;集合 DPSR模式和LCA模式下的一些基本指标,取长补短,准确度高,以定量指标为 主。但是不够详细,在我国规划环评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下,评估条件下尚能满要 求,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 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选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将三类指标体系作 以比较,需要在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国内外资料参考、 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等基础上进行筛选出全面、直观、易获取的指标,并在评价 过程中完善和具体化。 在选取指标体系的同时应确定相关的评价标,应遵循下列注意事项: (1)符合现行的法定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尽量 采用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或国际标准。 (2)基于控规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对环评确定理想值标准。 (3)通过“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评价 标准。 另外,在选取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时,需要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 特点: (1)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长期性、宏观性,规划环评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不仅针对规划范围内环境影响,同时考虑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 的影响;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2)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既要符合上层次规划的要求,又 要适合开发建设的要求,规划环评必须分析控规自身的协调性与限制性; (3)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规划,这些环境问题与居 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规划环评必须预测、评价、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为交通 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依据与技术支持; (4)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生态、环境、资源、景观等保护与规划,规划评 价必须评估环境承载力情况,预测规划目标的可实现程度,确保规划的合理性; (5)不同规划区的发展定位不同,规划重点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控制性 详细规划环评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的流程如图4.2所示。图4.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指标筛选流程4.2.3指标体系的构成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评价指标的选择需具备代表性、全面性、综合性,要适于操作;重点与规划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指标;所选的指标与规划重点相匹配,要利于反应出规划的合理性;选择与其他相关政策与规划协调、统一的指标;结 合规划发展定位与规划区内特殊社会、自然环境状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指标。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筛选的相关原则、方法与流程,并参考城市总体规划环评 与建设项目环评的内容,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呈递阶层次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即:目标层、领域层、指标层和具体指标,见表4.1。目标层A为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次,反应规划发展的可持续水平,以促进规划 区内经济发展符合城市发展方向,满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领域层包括社会经济(B1)、自然环境质量(B2)、资源与生态(B3)三个方面。指标层则为反映三个领域的一系列可统计、量化的指标,主要包括社会经济(B1)中的经济发展水平(C1)和社会发展水平(C2);自然环境质量(B2)中的水环境质量(C3)、大气环境质量(C。)、声环境质量(C5)、固体废物(C。);资源与生态(B3)中的资源与生态保护(C,)、资源与能源(C。)等。表4.1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领域层 指标层 经济发展 水平(C1) 社会经 社会发展 济(B1) 水平(C2) 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人 口规模,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水环境质 量(C3) 控制规划对水资源的过度取用,预 防对水环境的污染,确保规划区内 及周边水资源符合环境标准。 自然环 大气环境 境质量 质量(C4) (B2) 体的排放。 声环境质 量(C5) 控制规划区噪声水平,保证居民良 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生活噪声值D20、交通噪声值D21、工业 生产噪声值D22等。 有效减少、限制温室气体、有害气 要空气污染物平均浓度D19等。 控制规划可能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D17、废气排放量D18、主 化水平D7、交通密度Ds、公交出行比例 D9、人均收入D10、恩格尔系数D11等。 水环境污染程度D12’生活污水排放量 D13、工业污水排放量D…污水处理率 与达标排放率D15、污水纳管率等D16等。 规划适于用地规模、用地布局、自 人口自然增长率D5、人口密度D6、城市 环境目标 促进规划区经济发展符合城市发展 方向,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要求。 主要指标 GDP总产值D1、人均GDP总值D2、各类 产业比例D3、各类产业经济密度D。等。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表4.1续 领域层指标层环境目标 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生成量达到最 小,使固废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大 程度减少固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减少规划可能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的 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 的自我调节能力。 减少能源的消耗,鼓励使用清洁能 源与可再生能源。主要指标 生活垃圾年产生量D23、工业废弃物年 产生量D24、危险固废年产生量D25、垃 圾无害处理率D26等。 生物多样性指数D27、绿化覆盖率D28等。固体废物 环境质量 (C6) 自然资源 与生态保 资源与 护(C7) 生态 资源与能 (B3) 源(C3)水资源供需平衡比D29、清洁能源、可 再生能源比例D19等。上表中的评价指标可适用于大多数控制性详细规划,但根据不同区域的控制 性详细规划,如城市中心区、工业园区、自然风景保护区等,规划对象本身发展 定位不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侧重点有所区别,评价指标的选择应针对规划对 象的特殊性进行筛选。4.3评价指标计算4.3.1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各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不同会直接导致评价对象优劣顺序的改变,因而权重的合理性、准确性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层次分析法(The a11al”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 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复杂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 互联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归并形成多层次结构,并进行逐对比较建立 判断矩阵,得出该层要素对于该层次的权重。这种方法的应用已普及各类领域,本次研究也将采用AHP方法,以确定控规环评各类指标的权重。根据AHP的基本步骤,环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步骤如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上文所述,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根据-6岫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的要求,将指标体系按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图4.3。各 较结 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彳=(口{『)聊。。(式4.1)其中劬>0,口{『=l/劬∥别,啦f=1,f,产1,2,……,栉表4.2评分标度 标度1含义 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比较在上述描述之间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不重要的上述描述35792,4,6,8倒数按照指标体系的结构,可以分别建立相对于A、B、C三个层次的判断矩阵, 以A判断矩阵为例,描述A状况的有B1、B2、B3三个指标子系统,因此A的判断 矩阵应为3阶段判断矩阵。采用专家个人经验判断或专家调查法,对表4.2中的评 分标度进行比较,可得到判断矩阵评分标度调查表(见表4.3),统计整理得出 矩阵A(见式4.2)。同理,可以得出B1~B3、C1 ̄c8的判断矩阵。表4.3 A判断矩阵评分标度调查表彳钺军]彳=l 62l其寺:b#=l,bl6231l㈨∽(式4?2)【-6,- 63:j3l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j.见式4.3:j=瓦=善(f,-,=1,2…n)∑%七=l(式4.3)将标准化矩阵j按行求和,得矩阵形见式4.4:莎=窆石(f,/=1,2…,n)/=l(式4.4)对谚归一化.得到矩阵职即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见.式4.5:形=墨㈠/-1'2…n)∑谚同一层次中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相对的重要性权重值。 计算A矩阵的最大特征值k戤,见式4.6:(式4.5)分别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权重矩阵,得到特征向量(彤,%……%)r,即k=喜警@叻f表示向量彳形的第f个分量。 然后判断对矩阵进行一致性,其指标a,见式4.7:c枷a=每旱刀一l(地7)’判断误差随刀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判断一致性时,应考虑到胛的影响,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脚。对,z=1,…,9,托马斯?塞蒂给出了脚的值,见表表4.4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 础l 2 3 4 5 6 7 8 9OO0.58O.91.121.241.321.411.54计算出一致性比例彤,见式4.8:衄:垡融32(式4.8) ________________。1。。。。。。。。。。。。。。。。。。’。。。。。。。。。。。。―――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一般情况下,当CR<O.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据此计算所得值是可 以接受,否则应对矩阵做出调整,直到满足一致性要求。 (4)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即计算同一层次上所有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重要性权重值,计算 最下层对目标的权重。 4.3.2单项评价指标的计算各项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参考我国已实行的各类评价标准或国内起步较早、发展良好的示范城市等指标。指标的评价指数计算见式4.9:当(¨≤‘)时,‘=兰;当(VI>‘)时,J=1‘(式4.9)式中:五――菜单项指标评价指数; vf――某单项指标实际数值; J,――某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值。4.3.3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的分级 参照相关的分级方法,把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在(O,1)范围内分为四级, 按可持续发展指数由小到大依次命名为不可持续发展、低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 续发展、高可持续发展,见表4.5。表4.5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等级 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A 可持续发展结果0≤A<0.25 0.25≤A<0.5 0.5≤A<o.75 0.75≤A<l不可持续发展 低可持续发展 基本可持续发展高可持续发展4.4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由于空间范围大、时间跨度长,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考虑环境影响,一直到规划的实施,环评更强调累积影响分析和不确定性评估。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方法可借鉴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方法,即可以 把评价方法分为两大类:规划学的方法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幢¨。这两种方21包存宽,陆雍森,尚金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1咽.科学出版社.2004.3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探索法可互补,构成较为全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表4.6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 评价环节 方法名称 定义法;核查表法:阈值法;敏感区分析法;矩阵法:对比、 规划分析 类比、相容分析法;专家咨询法。 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监测法;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 环境背景调查分析 (RS)、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技术;提问表、访谈、 座谈会等。 规划环境影响的识别 及确定环境保护目 标、评价指标 主观概率法;系统动力法;投入产出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幕 规划环境影响的预测一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叠图法和GIS;相关分析法;系统 流图法;层次分析法;幕景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景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加权比较法;对比评价法;风险评价 法:决策分析法等。 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评估;对比评价法;承载力分析法;风险评价法;决策分析法 等。 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叠图法和GIS;系统流图法;承载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力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情景分析法;风险评价与管 理法;专家咨询法等。公众参与提问表、访谈、社会调查法:会议讨论;咨询等。上述评价方法在选用过程中,应根据规划实际情况和已有资料情况酌情选 择,必须考虑各种方法的综合性、实用性、有效性,根据是否能适用于评价本次 规划、是否能使评价结果按需要来表达和发挥功效、评价结果是否准确有效等进 行选择。在每个评价阶段,可同时选用多种方法,也可选择单一的方法进行评价。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研究5案例研究一一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为例5.1规划背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前进 工业园区是在2001年杭州行政区划调整后,为解决杭州城市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的 矛盾而由杭州市开发建设,归属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 区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的中部。 北侧与前进沿江东区单元相邻,西侧与前进工业西区单元相邻,南侧与前进核心 区单元相邻,东侧与萧山临江新城相邻,南北长约3.5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 用地成矩形。 前进工业东区单元(QJ02)东边界为九工段直河(河道中心线),南边界 为江东三路(道路中心线),西边界为梅林大道,北边界为滨江二路,总用地888.98 万平方米。规划单元位于前进工业园中部偏东,是园区主要的产业基地。单元距 大江东新城中心区3千米,距离钱塘江江岸2千米,是前进工业园区中部地带,适 宜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单元北侧是前进工业园规划沿江居住区,东侧是规划临江 新城综合居住区,南侧是规划前进工业园公共中心,西侧是前进工业园规划工业 用地。 前进工业东区单元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拓展区、前进园区产业提升的产业基地,通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将单元建设成空间结构清晰,功能布局合理, 新能源、电子、生物医药主导产业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时代特征与产业集群的高效、集约的综合性工业区。3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研究。一’、、”?,产…己冉-7 ~,’?t÷j。:’t、。,?、~、‘、3,,一。^7。IF.‘.,:,≥t!一。;’/图5.1在杭州市域范围的定位,‘囊巧.|p二‘~{!-:, ’~、~、~图5.2在大江东新城区域范围的定位规划为“两心、三轴、三大功能片区”的布局结构,见图5.3。“两心”: 指沿梅林大道的公共服务中心。两个公共服务中心分别位于梅林大道、江东六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研究交叉口和于梅林大道、滨江二路交叉口。“三轴”:指沿梅林大道的功能发展轴和四工段横湾、围垦沿唐河绿化景观轴。梅林大道是单元内南北向主干路,起到了 沟通整个前进园区各功能区块的重要作用,道路沿线设有地铁线和公共服务节 点,是单元依托的功能发展主线。四工段横湾、围垦沿唐河是单元内东西向的两 条主二fH河道。“三大功能片区”:指单元内由江东五路、临鸿东路划分成的北、 中、南三个工业片区。图5.3规划结构图前进工业园区东区单元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840.04万平方米。水域和其他用 地48.9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用地中商业/研发综合用地31.89万平方米,占建设用 地总量3.80%;二类工业用地面积576.129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总量68.58%;道 路广场用地面积117.99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总量14.0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3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研究积12.77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总量1.52%;绿地面积101.27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总量12.06%。规划人口规模约2万人。路交 片1 8 功能发展 中片 国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研宄道路广场占地117.99万平方米,工业片区内主要通过主干路、次干路组织交 通,综合体内适当设置城市支路疏散交通。 市政设施用地12.77万平方米,共13项市政设施,包括供3处电设施、5处公共交通设施、2处污水泵站、1处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厂办不了环评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