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真的很好吗?我发现城里孩子发烧精神状态很好不爱当兵怎么回事

发现信息价值
文革时期当兵的经历
19:33 原创发表在
在那个年代当兵
一 入伍1970年冬天,我收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入伍通知书》。我就要当兵了。这是我唯一企盼的事,为此我放弃了招工回城的机会。下乡快两年了,70年六月份就开始陆陆续续从知青中招工了。一开始是位于吉林省西部的扶余油田开发会战,一下子抽调了上万人,但是当时我所在的大队领导不让我去,说那里太艰苦,等有长春市里招工时一定让我回去。为什么他们这样照顾我,其中是有原因的。70年初,我从敦化集体户转到这里,是因为我在敦化闹得太出名了。(那段经历我会另文祥述,各位看官也可以看看清秋子先生的《折腾十年》)家里怕我惹出大祸,正好我的舅舅下乡走五七道路,就让我转到九台县已下乡的舅舅家里。什么是五七道路,就是69年开始让城里的市民和干部下乡,据说是一为战备疏散,二为加强农村基层力量。不管为什么反正成千上万的干部市民到农村去了,我舅舅就是其中之一,全家搬迁。说起来舅舅可不是一般人物,四十年代参加革命,算是老八路,后来到抗美援朝时已经是团参谋长了。五十年代转业来长春,在工业口工作,当过厂长经理,后来在洪学智手下当过处长。文革期间受到冲击,靠边站了,这次就被赶下乡了。为什么到这里来,其中是有原因的,第一这个县领导是舅舅当年的部下,又是老战友,下乡的大队书记是老战友的岳父。你看这一层层的关系,来这里还能有亏吃吗?所以我一转来就被大队任命为大队纠查队长,带着八九个小青年跟着大队干部参加各种运动,用现在的话就是保驾护航。为什么我要当兵呢,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军人,尤其我的父母都当过军人。男孩子喜欢看打仗的电影,羡慕英雄人物,尤其是喜欢看书的我,从小就在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文学作品中熏陶,更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而文革期间又把军人的地位抬得非常高。几乎当时所有的年轻人都把当兵当成最大的愿望。而我在舅舅的影响下更是一定要走参军之路,我们日常活动中舅舅就经常教我怎样利用地形地物和一些军事常识,以及一些指挥知识。给我讲他自己的军旅故事,实际上也是给我讲战例。我们还有正规的教科书,当时部队步兵学校的各种教材,那是我的同学借给我的,(他父亲是解放军防化学院的院长,少将)不知是有意无意,舅舅就是没有告诉我在部队怎样处理好各种关系,这就导致了我最后的挫折。直到我快要当兵时他给我的评价是指挥一个步兵排没有问题。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激励起我到军队里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当兵的原因。十月份,征兵工作开始,我是第一批参加体检的,由于我的体格健壮,军医大致的检查了一下,拍拍我的肩膀说这是标准兵,就过关了。大队只有一个名额,非我莫属,顺理成章的我就拿到了《入伍通知书》我就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了。那个年代,当兵是非常光荣的事,到县武装部领回军装被服,又回长春向抚养我长大的姥姥告别,当然了告诫和鼓励是少不了的。从接到通知书到集合还有几天时间,我利用这段时间探亲访友,因为这一去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舅舅看到我崭新的军装非常感叹:我们那个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条件,看你们又是棉衣又是秋衣衬衣,连裤头都发。我们那时只有一套军装补丁罗补丁。你们太幸福了,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干,给舅舅我长长脸。就像现在我看到新入伍的战士的被装一样。集合那天,大队设宴,之后披红戴花把我送到公社,领导讲话之后又是敲锣打鼓,热闹非凡的送我们到火车站和全县的新兵汇合。带兵的军官们清点人数,喊着叫着把各自的兵带上火车,我们也被安顿上了车。随着激动人心的乐曲声我们离开了故乡,奔赴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军人了。二 我进了王牌军火车满载着我们这些新入伍的菜鸟(借用现代语言)离开了家乡,向目的地奔去,可是目的地是哪里我们不知道,问带兵的干部,人家说这是军事秘密,也不敢再问了,算了,拉哪算哪吧。入夜火车离开了吉林省进入了辽宁省境内,天黑了我也看不清车到了哪里,只知道只要车一停,就有一批新兵下车,他们的目的地到了。我们还继续前行,大约夜里十二点左右,我们的目的地也到了。我们下了车站台上有为数不多的军人在迎接我们,气氛不是很热烈。我们整队离开了车站步行了大概二十多分钟进入了营区,由于天黑,看不清周围环境,一排排营房和操场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而远处影影绰绰一片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列队讲话解散各自带开,我们的班长把我们领进门,房子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后来知道那就是教室)。两排双层铁床中间一桌子,就是全部设施。桌子上摆着一盆大米粥,一盘咸菜。班长说太晚了炊事班也没有准备,大家坐车上火,喝点大米粥吧,早点休息。大家各自安排了床位,拿出发的军用搪瓷杯开始吃当兵后的第一顿饭。喝点顺气粥吧。一个姓史的说道。正好新兵连长进来听到这句话,脸上显出不高兴的表情,对这个新兵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后来他就经常批评这个新兵,直到新兵连解散为止。从那时我知道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新兵连的生活开始了,首先是入伍教育,让我们知道为谁当兵,为什么当兵。学习我军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介绍军史我们才知道我们进了王牌军。39军,号称林彪三只虎之一,115师当时老兵非常自豪的对我们说,林副主席是我们第一任师长,343团是一个红军团,是解放军建军时的老底子。哇,有光荣历史啊,了不起。新兵连是个临时单位,一切从简,时间一长,我们就有感觉了。首先是吃不饱,每天一斤五两七的粮食标准,四角五分钱的伙食费,每天训练又很紧张,所以总也感觉饿。平时不允许外出,休息时大家发现房顶上晒了不少地瓜干,挺好。就用杆子捅下来,一吃,不错甜甜的还挺筋道,于是大家有零食吃了。可是好景不长,被连长发现了,于是全连集合连长训话:你们怎么什么都吃,地瓜干是喂猪的你们也吃,我看你们也快成猪了。地瓜干吃不成了。 快过元旦了,连里组织排练文艺节目,我唱了几段样板戏,居然成了文艺骨干。除夕连长来到了我们班和我们一起包饺子,看我擀皮挺立索,就和我比赛,结果输给我了。顿时对我另眼相看,后来他对我说:我以为你这个城市兵什么也不会干,结果你还是能干活的。(这是我小时候姥姥教我的,什么洗衣服做饭我都自己干)新兵连时还出过一个笑话,当时天气寒冷,夜里大家起夜,懒得到挺远的厕所去,农村人的习惯,就在前一排房子的墙根解手。冬天一冻,天亮了一看很不雅观。又是全连集合连长训话:这是谁干的?我问问你们什么东西在墙根撒尿?(狗)大家默然。以后大家再也不敢在墙根撒尿了。开始上兵器课,每个班两支步枪。班长介绍这是我军最新式的步枪,名字是63式自动步枪,(全长1342毫米,口徑7.62毫米,有效射程400米,全重3.87公斤,每分钟射速最大470发,即可单发又可连发)介绍完技术性能又示范分解结合,之后大家开始自己动手熟悉掌握。我很快就掌握了分解结合技术,便把枪交给别人摆弄去了。后来班长看我在一边闲着,以为我偷懒,批评了我几句,我说我已经掌握了,班长不信我又给他演示了一遍。他感到很吃惊,没有想到新兵能这么快学会掌握枪支。其实那算什么,武斗时我玩过的枪多了去了,绝不吹牛,我打过的子弹肯定比他多。只是这种枪是第一次摆弄。训练后期我们进行了实弹射击,我打出了优秀的好成绩,连长说:这小子准是在武斗时练出来的。营房里没有老部队,说是野营拉练去了。当时正是老人家号召全军开展野营训练,其实我觉得就是长途行军,到农村驻防,主要是锻炼部队走打吃驻藏。和现在的训练差不多,只是那时候没有机械化,不管多远都要靠自己两条腿走出来。当时提倡骡马化,全团没有一辆汽车,连团长都是骑马。据说这样打起仗来不怕敌人切断运输线,不像汽车坦克没有油就是一堆废铜烂铁。我们据说只要有粮有弹就能打仗。当然现在说起来有点可笑,可是当时就是这样。团里有一个运输队,全是马车,据说是负责全团的后勤补给。在营区训练了一个多月以后,我们拉到附近农村,分散住到农民家里。我们班十个人分别住在两个农民家里,副班长和我们六个人在一起。那家老大娘对我们可好了,因为我们一到就把这家的零活全包了,什么挑水扫院子,反正看得见的能干的我们都干。房东大娘几乎每天晚上都给我们每个人被子里塞一个苹果(我们部队驻地是著名的苹果产地)。我们那时还都是孩子,大家都不客气,悄悄地各自在被窝里把苹果吃了。后来此事让班长知道了,半夜里把我们拉出去跑五公里越野。以后我们就不敢吃大娘给的苹果了。好在在农村住了不久我们就回到营房,结束了新兵连的生活,分配到各个连队去了。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大家都在看
达达达人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科教周刊特别报道:我眼中“城里的孩子”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科教周刊特别报道:我眼中“城里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日00:0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一个大学生家教的来信
  我是一名从外省小城镇考到北京读书的大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勤工俭学,当家教。近一年的家教经历,让我认识了一些城里的孩子,也让我感慨颇多。
  首先,学习要看他们的眼色,学多少要依他们的心情而定。
  在我教过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叫鹏鹏的男孩儿,刚上高一,家里条件真不错。一进家门就让我眼前一亮,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完全是那种电视剧里的摆设。他妈妈彬彬有礼地把我请进去,可是到他面前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儿子似乎是家庭的中心,人不大脾气却着实不小,要不要学习得看他的心情,他妈妈好说歹说才答应请我这个家教,可孩子不愿学习、讨厌书本,听课到不了一个小时就哈欠连天。我跟他交流了几次,发现对他来说学习就是折磨,请家教不是他的需要,完全是他父母的需要。
  我在家乡的时候也教过两个学生,那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学习非常自觉刻苦,之前成绩不太好只是学习方法上的原因,在我辅导之后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其中一个后来还考到了北京。对比之中我深刻感受到要想学习好就得主观上愿意学习,否则就是空谈。
  第二,学习怕苦怕累,难题错题都要我来做。
  有个叫玲玲的孩子,是我接手的第二个家教,开课之前我与她妈妈联系后得知她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在学校也不够努力,其中物理最差。我对自己的教课能力相当自信,因为高考时我的物理满分,于是信心十足地接下了这份家教。
  然而,进她家在书桌前坐定后,我发现桌上摆的不是书本、笔墨,而是许多五花八门、叫不上名字的糖果和糕点,色彩杂陈,令人目不暇接。
  玲玲看几页书就要塞一些糖果到嘴里,我让她集中精力她倒是听话,可就是一碰到难题就束手无措,两眼茫然,不知从何入手,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我的身上。她已经读高三了,可是在她眼里,学习好象不是自己的事,甚至不如那些零食让她上心。
  我家所在的小城市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城中没有麦当劳肯德基那样规模的快餐店,也没有嘉年华那样的大型游乐场,高中学生也都没有手机,回头想想也许正是因为少了种种诱惑,我和我的同学们才得以安心地投入在学习中吧。
  第三,家长越俎代庖,成了孩子的奴隶。
  我还有一个学生叫小青,他的情况我是第一次见到,就两个小时学习时间,一会儿叫他妈来倒水,一会儿叫他妈去开门,做儿女的怎么能把父母呼来唤去的呢,而且态度还很不好。
  难以理解的是,他妈妈竟陪着笑脸,毕恭毕敬,尽心尽责地做这些事,一点怨言也没有。更有甚者,为了叫孩子背课文背单词,他妈妈还向孩子许愿背一课书给多少钱,搞得好像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在替别人做事。
  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妈妈。在我小时候她就说,作为学生学习是本分,学习好是应该的,学习不好是应受罚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她的政策“压力”下,从一开始我就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中。到后来也不用妈妈再说什么了,她的观点在我看来是很自然就能够接受的,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我的父母是“强硬派”,对儿女的管教首先是晓之以理,但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又屡教不改的话,还是会打屁股的。小时候不懂事,也对父母的行为不理解,曾埋怨过父母,但现在我明白其中的良苦用心了。
  通过这些事例,我发现大城市的一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动不动就将情绪发泄出来。从小到大很少吃苦,也许从来没吃过苦,缺少必要的磨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失败,什么是真正的压力,也不知道把某些压力化为力量从而驱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遇到困难首先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就很容易变得懒散,更不要说作风一贯如此的孩子了。在大城市这样的环境里,家长若不从小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若不从小让孩子培养“以学习为己任”的责任心,若不从小给孩子灌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目标,那么孩子将来如何发展就很难说,他们的学业水平和教育水准很可能就会像上面提到的几个孩子了。
  当然,也不是大城市里所有的孩子都这样,也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孩子,这也许都是跟从小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有关系吧。不管怎样,在此我深深地祝愿,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 许博
  谁来给城里孩子“精神扶贫”?
  ■本报记者马兰
  扶贫,通常是对农村落后地区而言的。在那里,物质贫瘠,文化教育设施匮乏,孩子上学交不起学杂费―――于是,城里人就捐钱、捐物去帮助那里的孩子上学。
  但是,有谁想到要来关注城里孩子的精神贫瘠呢?这封大学生家教的来信,便冰山一角地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
  记者观察,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孩子,物质上的丰盈程度已经到了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的地步,可是少数孩子精神上的贫瘠程度,说起来也是令人痛惜的。
  最通常的表现是,作为一个学生,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姑且不说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兴盛这些大道理,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也应当知道学习首先是学生的本职,学好功课是学生的本分。就像工人要做好工,老师要教好书一样。
  可是,很有一些城市里的孩子,动辄用“我不去上学了”“我干吗要上学”来威胁家长,甚至逃学、迷恋网络、离家出走。做父母的,为了哄他们读书,让他们上好学校,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任劳任怨。一项调查显示:有45%的家长每月为孩子花费的家教费超过了400元。但是钱花了、时间占了,没有精神动力,孩子能学好吗?
  在大学生家教网的学员信息栏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写着:某某学员,学习被动、懒散、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没有相应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有辅导经验,知识水平高、耐心、开朗稳重、责任心强的大学生进行辅导。家长为孩子请来了家教,孩子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呢?《一封大学生家教的来信》中披露了其中的问题。有人说请大学生做家教就是帮着孩子做题,而大学生们说,我们何尝不想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考试经验告诉他们,让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啊,可是他们肯吗?
  物质丰富的孩子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就是一些城市中低收入家庭里的孩子也被物质所诱惑。最近,北京一个中学生为了炫耀自己,从家里拿出1000元钱,到学校分发给同学,她平时总喜欢穿名牌,戴首饰―――最后竟然遭到绑匪绑架。然而调查发现,这个学生的家长已经下岗了。
  家长们过分地娇纵无法成就望子成龙的梦想,倒是那个大学生家教提出从小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以学习为己任”的教育以及“学习目标”的教育可以在精神层面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假如每一个大学生家教都能在辅导功课的同时,传播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那么,他们就是精神扶贫的最好使者。
  给农村孩子一支铅笔、一笔学费是扶贫,给城市孩子一个精神支撑,帮他们树立一个人生目标,也是一种扶贫。
】【】【】【】
明星|美女|雪景|国画|更多&&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人民网--强国论坛
将自动跳转到社区首页,如果您的浏览器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为什么当兵的不愿意让我找当兵的当男票? - 知乎43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846分享邀请回答31617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0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们都很好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