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国军除了蒋介石五大王牌主力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

抗战中国军除了五大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深刻的部队?-原上牧马的回答-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抗战中国军除了五大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深刻的部队?
抗战中中国军队除了五大主力,以及大家提到的滇军龙云、卢汉的60军,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的钢七军,中央军关麟征的52军,山西阎锡山部下傅作义的35军,守衡阳的第10军,张自忠的59军之外,我重点说一下以陕西冷娃为主的孙尉如的38军,时人称之为中条山的铁柱子,为陕西人的骄傲!
我之前写过一个五大主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从三大主力到四大攻击军再到五大主力。里面明确写道五大主力是抗战末期形成,抗战结束后获得认可的。也就是说很长时间里国军有其他优秀部队也表现优秀。我们来列举一下:中央军第一军:出身最正,前身是黄埔教导团,后扩编为党军一师,在1925年8月和第2师(由教导4、5团编成)合并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蒋介石任军长。东征、北伐都立下赫赫战功;在中原大战、苏区作战,都有不错的表现。抗战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潢川作战。之后驻防陕西。虽然因作战有限,在诸军中越来越淡化。但该军出过多位上将,集团军司令。第八军:虽然第八军的番号一直有,但松山攻坚战的第八军到了1941年才成军。1941年5月,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一军改编为第八军。郑洞国任军长。1943年1月,何绍周接任军长。2月,该军由湖南开往贵州整训。在1944年的滇西反攻中,该军是攻击主力,负责松山攻坚,前后攻击多次,伤亡惨重,最终攻破松山,打破日军的滇西防御体系。《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虞师就应该是该军的一部分。(竹内联队守德南天门就是远征军必须攻克的地方)第十军:泰山军。抗战时成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三次长沙会战中,该军都担任守卫长沙城的任务,在整个战区的会战中起砒柱中流作队,三次都在十数万日军包围之中,沉着应战,力挫日军锋芒。在常德会战时,给敌第3师团以重创。1944年6月-8月衡阳守卫战,日军前后三次总攻,耗时47天,伤亡惨重。在1年后的长沙受降,李玉堂将军文日军将军日军伤亡,回答在八万。可见该军战斗力。第13军:该军成立时间也比较晚,成军于长城抗战。1933年夏,国民党军为加强长城沿线的抗战力量,将第88、第89师合编组成第13军,钱大钧任军长。日,汤恩伯正式任该军军长。13军在抗战初期参加南口作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兰封会战。之后长期驻防豫中,在1944年,豫中会战失利。后调入贵州,参加雪峰山作战、广西反攻战,重振雄风。52军:素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成立于1937年,基本战力为第二师与第二十五师。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日军进驻法属越南,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是国军最后推到台湾唯一一支整建制的部队。71军:成军于抗战。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时,以第87师扩编为第71军。该军组成后,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作战。1938年5月初,该军进行扩编,之后,参加了豫鲁皖边地区作战和武汉会战。武汉会战结束后,第71军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辖整训,下辖第36师、第87师、第88师。之后,长期驻扎四川,后又驻扎滇西,在滇西反攻战中立下战功。地方军第四军:北伐出身的部队。北伐、内战都立下大功。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失败被取消番号,军长被枪决。告别历史舞台。第七军:桂系的核心部队。有钢七军之称。在北伐时期就立下赫赫战功。龙潭战役击败孙传芳,保住了南京国府,之后讨伐唐生智,宁汉合流。在抗战中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后长期驻防大别山。抗战后,军长带人率先进入南京,蒋很震怒。之后长期驻防与华中地区。第三十五军:傅作义的起家、看家部队。参加过涿州、中原诸次大战;抗战前,百灵庙战役打出国威;太原会战时,死守太原五日;冬季反攻作战,收复五原,击毙日军中将。是国军中少有的在抗战中对日军进攻的部队。后来当过第一军军长的陶峙岳、第71军军长的陈明仁、第35军军长的董其武,在1955年,都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其实除了国军“五大主力”之外,国民革命军还有五支部队战力也是十分的强悍,这十支部队被称为国军十大王牌军。不过在1947年起的国共内战中,国军十大王牌军多被消灭,各高级将领多被俘或战死。今天虎哥就为大家介绍下国军除了五大主力之外,其余的战力比较高的部队。第二军:第二军系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主力部队之一,初于1925年8月由湘系谭延闿的“建国湘军”改编而成,军长为谭延闿。北伐开始后,先后参加了南昌、杭州、南京、徐州等地的战斗。后宁汉分裂,第二军投入武汉国民政府麾下作战。宁汉合流后,第二军于1927年底缩编为第十八师。其后先于1930年底在第一次剿共战争中遭到红军毁灭性打击,后又在淞沪会战中败于日军之手,一蹶不振。1929年3月以黄埔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九师为基础,扩编成第二军,先后投入蒋桂、蒋冯、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以善于攻击驰名。第七军:第七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为桂军中的主力。前期以国械、日械为主。后期部分部队获有美式装备。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在北伐战争中战功最大的部队。在“贺胜桥战役”及“龙潭战役”分别大败吴佩孚及孙传芳的部队,从此享誉全国,而有“广西狼兵”之称。在抗战中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后长期驻守大别山地区。整编二十五师:整编二十五师系从第二十五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约三万人,为日械中的精锐,是从战火中打出的主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黄百韬接任军长后,该军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和湘鄂赣边区作战、赣西追击战,是第三战区的主力部队。日本投降后,在苏北与八路军作战。1946年第二十五军按照整军会议整编为整编第二十五师。第八军:第八军是抗战中表现优秀的部队,征缅远征军的主力之一,辖荣誉第一、第一零三、第一六六师,四万余人,为半美式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及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火力远比其他部队佳,战斗力强大。该军在国共内战中是国军的机动生力军,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1947年第八军按照整军会议整编为整编第八师。1948年改编恢复建军,辖第四十二、一七零、二三七师。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五军前身系华北军第五十九军,于1933年初长城抗日中,傅作义急率所部防守独石口、镇岭口、怀柔一线,负责掩护长城一线国军北翼,与日军西义一师团激战两昼夜不退。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它的军力介于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第五十二军:第五十二军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前身为1933年长城抗战中抵抗日军侵犯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是徐庭瑶,下辖第二师、第二十五师与第八十三师。52军首任军长是关麟征。在抗日战争中,转战南北,先后参与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中越边境防御战,并滇南担任国境守备4年之久。因其善于长途奔袭,有“千里驹”之称。抗战胜利后到越南受降,驻军越南,1945年冬,自越南海防海运到秦皇岛,下辖第二师、第二十五师、第一百九十五师三个师。而第二师的师长即后来第五十二的军长刘玉章。是国共内战中国军将领里少数能对解放军造成威胁的人。
33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抗战中国军除了五大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深刻的部队?|方先觉|衡阳|高地_新浪网
抗战中国军除了五大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深刻的部队?
抗战中国军除了五大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深刻的部队?
方先觉带领的第10军在抗日战争中被称为泰山军,其战力应该排在五大主力军之上。日至8月8日,湖南衡阳48天保卫战衡阳会战是八年抗战中一个地区作战时间最长、战斗最惨烈、敌我双方伤亡最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城市争夺战,震惊中外,载入史册。在衡阳会战发起前,薛岳在蒋介石面前造谣污蔑方先觉,方一气之下弃职待命。1944年5月末,蒋介石让方先觉重新担任第10军军长,对他说“我信任你,你只要坚守衡阳两周,就算完成了任务。”方先觉为了国家利益,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欣然接受任命,率第10军开拔,从日军手中夺回湖南重镇常德后,马不停蹄,急行军赶到衡阳前线,充当守城主力部队。抵达当日,方先觉就亲临前沿阵地,指挥部队构筑防御工事。原第10军军长、时任第七集团军副总指挥李玉堂私下对第三师师长周庆祥说“衡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人必然倾全力夺城。我们无论武器还是兵力都不及日本人,衡阳守不了几天。你不要进衡阳,要保存实力。”方先觉日夜奔波,实地观察地形,研究防御重点地段。他认为东南方五桂岭前面虽是开阔地,但山岭险峻,易守难攻。应作为防御重点。美国顾问贺克不同意,经方先觉耐心解释,这位美国将军终被说服,后来证实方的主张是正确的。方先觉为了鼓舞士气,同时便于指挥战斗,将前敌指挥所设在距五桂岭仅200米处。战斗打响后,五桂岭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目标。日军飞机、大炮轮番轰击,危在旦夕,方先觉毫不畏惧,指挥若定。他向全军将士发布三不打”指示“看不见不打,瞄不准不打,打不准不打,每一颗子弹都要日本鬼子的命!”一次,一颗炸弹落在指挥所内前方先觉的身边,所幸没有爆炸。军参谋长建议: 太危险了! 前敌指挥所应后撤。方先觉把手一挥,大声说:“不撤! 我与阵地共存亡!”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衡阳保卫战,打得昏天黑地,惊天地,泣鬼神。这次进攻的是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凶悍无比。因久攻不下,兵力由数万人增加到21万人之多。最初扬言“三天攻下衡阳”,结果两个机械化师团猛攻,动用一切重武器,搞地毯式轰炸,乃至施放催泪毒气弹、糜烂毒气弹,衡阳城却在方先觉部队的拼死抵抗下岿然不动。40天过去了,日军死伤上万人,敌人穷凶极恶,又调来11万军队,共计5个师团1个旅团投入攻击。这时敌方兵力相当于我军兵力的5倍。原先估计方先觉部队守城至多7天,而现在已守了40天。蒋赞扬“了不起!”美军顾问更是惊呼奇迹! 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日,日军发起了第3次也是最后一次总攻,共投入11万兵力。这时方先觉指挥的第10军战斗兵员仅1200 多人,其他6000人皆为伤兵。佩带天照皇大神宫”神符的敌酋横山勇亲自指挥,动用了100余内轻重炮,朝我军阵地倾泻了4万发 炮弹,阵地几乎全部成为焦土。方先觉指挥工兵构筑的张家山高地“丫”高地和被称作X”高地的虎形巢等3个高地,使日军吃足了苦头,每攻占一个山头,都丢下无数尸体,伤亡枕藉,伏尸没胫,壕沟旁血流成河。衡阳一战让日本人迷惑了半个世纪,当年的日本老兵1994年访问台湾时,问方先觉部下“衡阳张家山、五桂岭等高地为什么那么难攻?”退役的原第十军老兵们付之一笑“你们去问方先觉将军吧!方先觉带领的第10军在衡阳保卫战中让日军闻风丧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抗战中国军除了五大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深刻的部队?-耀眼的星星是逝失的过去的回答-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抗战中国军除了五大主力,还有哪些令人影响深刻的部队?
我觉得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打窑洞都那么厉害,打日本兵更厉害了。然后八路军中排第一的应该是李云龙的独立团,平安县城战役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由此同盟军在中国共产党嗯领导下进入反攻阶段,并取得最终的二战胜利。别以为我在瞎说,过不了几年共产党都会吧这些写入中学生历史书中的!现在都已经在开头瞎说了!
我之前写过一个五大主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从三大主力到四大攻击军再到五大主力。里面明确写道五大主力是抗战末期形成,抗战结束后获得认可的。也就是说很长时间里国军有其他优秀部队也表现优秀。我们来列举一下:中央军第一军:出身最正,前身是黄埔教导团,后扩编为党军一师,在1925年8月和第2师(由教导4、5团编成)合并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蒋介石任军长。东征、北伐都立下赫赫战功;在中原大战、苏区作战,都有不错的表现。抗战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潢川作战。之后驻防陕西。虽然因作战有限,在诸军中越来越淡化。但该军出过多位上将,集团军司令。第八军:虽然第八军的番号一直有,但松山攻坚战的第八军到了1941年才成军。1941年5月,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一军改编为第八军。郑洞国任军长。1943年1月,何绍周接任军长。2月,该军由湖南开往贵州整训。在1944年的滇西反攻中,该军是攻击主力,负责松山攻坚,前后攻击多次,伤亡惨重,最终攻破松山,打破日军的滇西防御体系。《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虞师就应该是该军的一部分。(竹内联队守德南天门就是远征军必须攻克的地方)第十军:泰山军。抗战时成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三次长沙会战中,该军都担任守卫长沙城的任务,在整个战区的会战中起砒柱中流作队,三次都在十数万日军包围之中,沉着应战,力挫日军锋芒。在常德会战时,给敌第3师团以重创。1944年6月-8月衡阳守卫战,日军前后三次总攻,耗时47天,伤亡惨重。在1年后的长沙受降,李玉堂将军文日军将军日军伤亡,回答在八万。可见该军战斗力。第13军:该军成立时间也比较晚,成军于长城抗战。1933年夏,国民党军为加强长城沿线的抗战力量,将第88、第89师合编组成第13军,钱大钧任军长。日,汤恩伯正式任该军军长。13军在抗战初期参加南口作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兰封会战。之后长期驻防豫中,在1944年,豫中会战失利。后调入贵州,参加雪峰山作战、广西反攻战,重振雄风。52军:素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成立于1937年,基本战力为第二师与第二十五师。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台儿庄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等战役,日军进驻法属越南,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是国军最后推到台湾唯一一支整建制的部队。71军:成军于抗战。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时,以第87师扩编为第71军。该军组成后,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作战。1938年5月初,该军进行扩编,之后,参加了豫鲁皖边地区作战和武汉会战。武汉会战结束后,第71军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辖整训,下辖第36师、第87师、第88师。之后,长期驻扎四川,后又驻扎滇西,在滇西反攻战中立下战功。地方军第四军:北伐出身的部队。北伐、内战都立下大功。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失败被取消番号,军长被枪决。告别历史舞台。第七军:桂系的核心部队。有钢七军之称。在北伐时期就立下赫赫战功。龙潭战役击败孙传芳,保住了南京国府,之后讨伐唐生智,宁汉合流。在抗战中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后长期驻防大别山。抗战后,军长带人率先进入南京,蒋很震怒。之后长期驻防与华中地区。第三十五军:傅作义的起家、看家部队。参加过涿州、中原诸次大战;抗战前,百灵庙战役打出国威;太原会战时,死守太原五日;冬季反攻作战,收复五原,击毙日军中将。是国军中少有的在抗战中对日军进攻的部队。后来当过第一军军长的陶峙岳、第71军军长的陈明仁、第35军军长的董其武,在1955年,都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其实除了国军“五大主力”之外,国民革命军还有五支部队战力也是十分的强悍,这十支部队被称为国军十大王牌军。不过在1947年起的国共内战中,国军十大王牌军多被消灭,各高级将领多被俘或战死。今天虎哥就为大家介绍下国军除了五大主力之外,其余的战力比较高的部队。第二军:第二军系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主力部队之一,初于1925年8月由湘系谭延闿的“建国湘军”改编而成,军长为谭延闿。北伐开始后,先后参加了南昌、杭州、南京、徐州等地的战斗。后宁汉分裂,第二军投入武汉国民政府麾下作战。宁汉合流后,第二军于1927年底缩编为第十八师。其后先于1930年底在第一次剿共战争中遭到红军毁灭性打击,后又在淞沪会战中败于日军之手,一蹶不振。1929年3月以黄埔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九师为基础,扩编成第二军,先后投入蒋桂、蒋冯、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以善于攻击驰名。第七军:第七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为桂军中的主力。前期以国械、日械为主。后期部分部队获有美式装备。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在北伐战争中战功最大的部队。在“贺胜桥战役”及“龙潭战役”分别大败吴佩孚及孙传芳的部队,从此享誉全国,而有“广西狼兵”之称。在抗战中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后长期驻守大别山地区。整编二十五师:整编二十五师系从第二十五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约三万人,为日械中的精锐,是从战火中打出的主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黄百韬接任军长后,该军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和湘鄂赣边区作战、赣西追击战,是第三战区的主力部队。日本投降后,在苏北与八路军作战。1946年第二十五军按照整军会议整编为整编第二十五师。第八军:第八军是抗战中表现优秀的部队,征缅远征军的主力之一,辖荣誉第一、第一零三、第一六六师,四万余人,为半美式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及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火力远比其他部队佳,战斗力强大。该军在国共内战中是国军的机动生力军,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1947年第八军按照整军会议整编为整编第八师。1948年改编恢复建军,辖第四十二、一七零、二三七师。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五军前身系华北军第五十九军,于1933年初长城抗日中,傅作义急率所部防守独石口、镇岭口、怀柔一线,负责掩护长城一线国军北翼,与日军西义一师团激战两昼夜不退。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它的军力介于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第五十二军:第五十二军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前身为1933年长城抗战中抵抗日军侵犯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是徐庭瑶,下辖第二师、第二十五师与第八十三师。52军首任军长是关麟征。在抗日战争中,转战南北,先后参与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中越边境防御战,并滇南担任国境守备4年之久。因其善于长途奔袭,有“千里驹”之称。抗战胜利后到越南受降,驻军越南,1945年冬,自越南海防海运到秦皇岛,下辖第二师、第二十五师、第一百九十五师三个师。而第二师的师长即后来第五十二的军长刘玉章。是国共内战中国军将领里少数能对解放军造成威胁的人。
33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4)[转载]有人统计抗日战争有二十四次大会战,但真正以少胜多的仅此一例--相关文章
“” 的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铁军国民革命军74军的兴亡录。74军组建后,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多次打败日本军队,有“抗日铁军”的称号。74军抗战中虽被誉为抗日铁军,但是先后经历的德安战役、上高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则让74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蒋介石得知常德被日军包围后,下令29军和王耀武全力解常德之围,但是援军都在外围被日军所阻击,真所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二次大战时的盟军史迪威将军说:中国军人忘我的英勇令人敬佩!但是60多年过去了,谁还记得抗日的英雄及骁勇的悍将!穿过历史的迷雾,导正被歪曲的事实及被遗忘的过去,为抗日战争出过的力、流过的血的人欢歌!
这个黄埔系第一猛将投降日本后被蒋介石称作“当代军人之楷模”,十万日军含泪向他下跪,在日本战史上记载为...播放GIF“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6月,日军集结了5个师团、1个独立旅团、1个重炮兵联队,共十多万人,兵锋直指衡阳,而此时的衡阳早已沦为一座孤城。而且,随着日军控制区域的加强和重火力的压制,衡阳守军的补给线被切断了,空军的空投物资又大部落入日军阵地,使得衡阳城内日趋陷入困境。
湘西会战中两朵奇葩——武阳之捷与武冈之战。在这场闻名中外的湘西会战中,武阳之捷与武冈之战是其中的两朵奇葩。均已国军全胜,日军惨败而告终。武冈是整个湘西会战初期战役的核心,由最有战斗力的抗日铁军74军的58师172团一营士兵驻守。一方面日军炮火无法摧毁核心防线,另一方面,铁军一营防御火力极为顽强,日军伤亡惨重!双方激战一天,日军伤亡惨重,在武冈及其北面的龙田、扶冲等地损失千余人,武冈城却仍固若金汤……
抗战时期5支国军英雄部队:74军被誉为铁军。第七十四军也一时名声大噪,被誉为“抗日铁军”。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重新命名组建的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简称新一军、新六军,下同)、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前为七十四军)、整编第十一师(整编前为第十八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也是抗日战场上国军的五支英雄部队。1942年3月,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赴缅甸对日作战。新一军和新六军。
74军攻占张古山,为突破日军106师团防线立下头功。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日军精锐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主力5个联队猛攻慈利,慈利地区正面主阵只有张灵甫58师孤军作战,日军另一精锐师团第三师团全部和13师团剩余部队一起与74军另一师51师,100军激战在慈利附近地区,74军、100军顶住日军两个精锐甲种常设师团5昼夜的进攻,其中13师团慈利战后伤亡近一半,张灵甫转守为攻,向13师团残部发起猛攻,率58师收复黄石,九溪。
抗战名将︱施中诚:杂牌军出身的“铁军指挥官”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说起第74军,可谓闻名遐迩。施中诚接掌第100军时,从第74军调来大量基层干部,在根本上改变了这支部队的人员组成,并逐渐使该军成为能够与第74军“血肉相连”的兄弟部队。第一王牌军的军长1944年3月,王耀武在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后辞去第74军军长一职。由谁来继任军长成为一个难题,内部可以争夺军长之位的黄埔嫡系人选颇多,王耀武有意让副军长李天霞升任军长。
国民党抗日铁军与日军的三次大血拼中国国民革命军第74军与日在浙江组建,由第51师和第58师合编而成。74军攻下张古山,为突破日军106师团防线立下头功。日军立即提前发动攻击,集中两个师团夹击74军,74军猝不及防与日军激战两日,57、58师伤亡过半,遭到巨大损失。尽管此战74军失利,但在与日军遭遇之初,74军在华中一线仍然颇有斩获,并以凌厉的攻势一度迫使日军第3师团后退,也显示了中国王牌军的威风。
国军抗倭戡乱十大劲旅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第5军是国军最早的一个机械华装甲军,其下辖的200师更是中国第一个装甲师。其中就52军能打,充当主力,张耀明当时任52军军长,52军在新塘河与日军展开激战,守军赵成武部胡春华营自战斗一开始就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坚守三日,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阵地几乎被炸平,除7名重伤号先后退出阵地外,自营长以下全体官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第3日拂晓,阵地失守。
.许昌抗日保卫战许昌抗日保卫战。日军攻占长葛以后,迅速集结重兵包围许昌城。泛东挺进军独立挺进第一纵队根据策应我军主力,配合许昌抗击日军的命令,以其该军的主力,向许昌东部挺进,协助新二十九师围歼许昌城外之敌。1、客观上敌我力量过于悬殊 1944年3月,蒋介石及军事委员会军令部连下三道电令,要求第一战区重兵固守许昌,日军窃取了这三份电报以后,深感攻陷许昌实非易举,而汤恩伯却仅将新编第二十九师一个师守备许昌。
南京保卫战系列。事实上有个小细节史学家一直疏忽了,就是本来攻打南京的日本部队有一支是从杭州湾登陆的18师团,结果18师团12月10日打到安徽芜湖突然转向杭州进行攻击,这就是因为在浙江山区中国第三战区有对日军从后面包抄的危险,为了巩固后方配合其他日军攻打南京18师团没有参加南京城下攻略,这就是蒋介石的牵制战术得以体现。所谓大国首都保卫战是:南京保卫战(失败)、莫斯科保卫战(成功)、柏林战役(失败)余下不足论。
【人物研究】方先觉与衡阳保卫战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呈败势,他们为了保住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保证其南方军的补给线,制定了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的的“一号作战”计划,其主要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境内打通平汉、粤汉铁路线。6月23日,日军第十一军的先头部队同我守衡阳第十军之一部发生战斗,正式拉开了长达47天的衡阳保卫战的大幕。转引自陈长河:《衡阳保卫战与方先觉投敌》,《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时间:日-11月8日地点:太原参战方:中国 PK 日本民族PK:中华民族 PK 小日本中方司令长官:卫立煌(安徽省合肥市) 日方指挥官:寺内寿一中方将领:阎锡山(山西省五台县)、郝梦龄(河北省藁城庄)、朱德(四川省仪陇县)、林彪(湖北省黄冈市)兵力对比:国军58万 日军14万伤亡:国军10万 日军3万过程:依然太长,截取林彪师长指挥的抗战第一场胜仗“平型关大捷”;日军24万伤亡:国军10万;日军6.5万伤亡:国军2万;
光亭: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血战十六天,师长却要被枪决——国民党军抗战城市保卫战之八.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判断日军主攻方向似乎是指向常德,虽然要求军委会命令74军开往桃源,作为第10集团军的后盾,同时命令该军已在常德附近的第57师立即进入常德担负守备。而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让号称“虎贲”的74军57师固守常德,将日军吸引在常德附近,再以强大的外线兵团围歼日军于常德与洞庭湖间地区。
据《国民党军简史》,原10军下辖79、190两师,李玉堂原是第8军军长,第3师原属第8军,1940年5月军委会调整第10军建制,第8军撤销,李玉堂调任第10军军长,带来第3师并入10军,原10军190师留下,另调入86军的预10师,此外还包括浙江若干地方军警部队。第六战区:第29集团军所属第44军,第73军,第19集团军所属第79军,第66军,第18军,第86军,第30军,第32军;第九战区:第99军,第10军,第58军,第72军。
尽管战前日军大部在华北北部和东北,但这一方向并不是蒋介石所希望的主要防御方向。三是战役主攻方向也摇摆不定,北线平分兵力在同蒲线、平汉线、津浦线三个战役方向上,在两翼次要战役方向太原和徐州打了两个战略性战役,而在主要方向、距武汉距离最短、地形最为有利的平汉线,打下石家庄后,居然调走了4个师团分别增援同蒲线和上海方面作战,只剩2个师团,攻到豫北漳河一线就没有了后劲,把主要战役方向打成了次要战役方向。
蒋介石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朱成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12月8日,日本的军队完全地占领了南京的外围阵地,就在这一天呢,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把外围的中国军队撤退到南京复廓阵地上来,他准备以南京的城垣为依托,同日本军队进行最后的较量。进攻南京的日军部队在淞沪会战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会战后大部回国休整,只有三个师团争先 恐后地杀向南京。
常德会战前夕,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向罗斯福表示一定能守住常德,并电谕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与74军军长王耀武:“一定要保住常德,驻军必须与城共存亡。”随后,蒋介石又下达了“不成功,则成仁”的训令,再一次命令74军57师死守常德,企图把日军主力吸引到常德,在战略上对日军造成威胁,以便国民党军集中优势兵力反攻围歼之。日军的4个师团均直指常德,从西、北、东三面对常德城中的57师8千人形成牢固的包围之势!
这些年来,喜欢抗战历史的人总在排列“抗战十大主力”,如果按照战绩来排列,前五名肯定是军迷们耳熟能详的“抗日五大主力”:新一军、74军、第五军、十八军、新六军。52军是最早参加抗战的一支中国正规军,远在1933年,他们就在长城古北口重挫日军,在台儿庄战役后,受到重创的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说:“关麟征的一个军,应视为支那军十个军。”美国时代周刊更将关麟征称为“中国的巴顿”。52军对阵日军,战果同样惊人。
蒋介石固守南京没有错。优点是有利于凝聚军心民意,可以使促使江浙方面的第三战区和山东江苏的第五战区部队向南京集结增援,从而在外围形成对日军的腹背作战,减轻南京的压力。(此时河北方面日军尚未发动进攻山东战役,进攻山东是在南京失陷后形成了南北夹击津浦路的态势)从兵力上看,占领上海后向南京推进的日军不足20万人,如果淞沪会战的兵力不调往其它方向,南京会战国家集中五十到六十万军队没有问题。
1、31集团军:汤恩伯的部队,主要骨干是13军和52军,多次会战的主力,虽然没有第5军“血战昆仑关”、74军“万家岭大胜”之类的特别辉煌的战例,但对日军累计杀伤绝对排进前三,日军多次设套围歼。十一个军长中,四军李延禄 五军周保中幸存 八军谢文东 九军李华堂叛变,剩下的一军杨靖宇 二军王德泰 三军赵尚志 六军夏云杰 七军陈荣久 十军汪雅臣 十一军祁致中全部牺牲!当然是滇军,蒋盛赞滇军称之为“滇军之精锐,冠之于全国”。
台儿庄之战也只不过是徐州会战中的一部分,整个会战的核心不是在台儿庄而是在徐州,台儿庄充其量就是前奏而已,徐州的得失才是真正的主题部分。到这时候,蒋介石终于清醒了,他开始意识到徐州主力即将面临的危机,便立即召集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人一起研究,大家一致判断日军是要围歼徐州主力,加上日军目前已经迂回到了徐州以西,再死守徐州已无多大意义,所以都主张放弃徐州,主力立即突围。
作为电影策划人之一的何首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2009年12月,常德市首次在台北举行海峡两岸旅游产业合作发展交流会,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会议期间专门提到常德人拍摄常德会战题材影片的情况,并写下“常德大血战”五个大字让参会人员带给剧组。保卫常德。常德保卫战是整个常德会战的一部分,根据当地研究专家叶荣开向本刊记者的介绍,常德会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外围作战,常德保卫战属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我军反攻。
武汉会战(11)广济保卫战。日军进攻的主力分为两路,沿黄梅-广济道路方向为第6师团所属步兵第36旅团,内含步兵第23、第45联队、野炮兵第六联队主力、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第2大队等主要作战力量,在其南面辅助进攻的是步兵第11旅团,内含步兵第47联队、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主力等主要作战力量。国民党会战指挥部十分重视广济的防卫作战,蒋介石在于7月底致白崇禧、李品仙的电报中说,&广济阵地与田家镇要塞相连系,极为重要&。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206—土匪也是民族英雄,浴血洛阳21日(中)(众神的黄昏,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二十五)严格意义上来说,5月4日日军坦克第3师团猛攻洛阳外围阵地龙门,就拉开了洛阳保卫战的序幕。此时日军已经从四面合围洛阳,迫使国军在洛阳地区和日军决战。日军的目的是在洛阳地区合围第一战区剩余主力,为了不中日军奸计,各部只能向西暂时撤向地形复杂山区,准备和日军决战,不能群聚洛阳地区。
(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薛岳)在豫湘桂会战中,薛岳用以迎战横山勇的战术与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无异,仍然是“后退决战”与“争取外线”相结合,他还给这一战术冠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天炉战法”。往前面看,浙赣会战可以被看成是“反天炉战法”的第一次有效使用,尔后到了常德会战,“天炉战法”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即便七十四军主力和第十军被保持在日军包围部队的侧面,亦难以通过侧击对日军形成反包围。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七十一期】区区9万国军对15万日军:抗战中众寡悬殊的南京保卫战(历史系列第188讲...教导总队第二旅第三团团长李西开,在回忆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人数时,提到全总队记3万余人。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参战人数有3万多。根据当时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谭道平将军,在战后编撰的《南京卫戍战史话》一书中提到,83,66两个军参加南京保卫战时总兵力仅一万三千余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五大王牌主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