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等这些请这么多的员工转正申请书

前阿里员工自述:我为什么离开了阿里巴巴 _ 东方财富网
前阿里员工自述:我为什么离开了阿里巴巴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当上市搅得整个世界都热闹起来的时候,生活在杭州的小夫妻大明和小月(应采访者要求均为化名),时而也会和其他人一样讨论一下,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心情:2年前,他们也曾是阿里的一员。  “价值观考核”  大明是2010年进入阿里的。彼时,阿里的风头还没有这么劲儿。在寻求工作的毕业生心目中,阿里也就是一个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开的薪资待遇相比其他同类企业还略低。  正在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读硕士研究生的大明,最终选择了到阿里就业。因为此前阿里到浙大有过宣讲会,打动了包括大明在内的很多毕业生的心。  刚进阿里,大明很开心。当时阿里刚刚搬进位于杭州西溪的新大楼,一切都是新的,“满眼的朝气”。新员工入职一周不上班,而是被带到外面进行培训。素质拓展活动,阿里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针对每个员工的职业规划,这一切让新员工们迅速熟悉起来,加深了对阿里的理解。  培训结束正式工作,大明的岗位是用户体验设计师,通俗点讲就是设计符合消费者习惯的网页,大学里学的东西并不能直接拿来用。但是不用担心,阿里安排了一对一的“师傅”手把手教新员工,一两个月后,大明的工作上手了。  “阿里的设计工作有一套自己的规范,设计师必须按照规范来。”大明说,这个规矩让新员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也限制了设计师的发挥,为之后大量设计师的出走埋下伏笔。  更让大明苦恼的是阿里的考核制度。阿里对员工的考核分为两部分——工作量和价值观,后者占比超过五成。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每项都有具体的考核条款,且分5个评分标准。每季度末,员工先进行自评,然后再由主管打分,最后交人力资源部定分。这不仅是工作要求,更与个人晋升、奖金直接相关。  “价值观虽好,但是难以量化。”大明认为,这最后就演变成了价值观如何由主管说了算。  曾经,大明的主管拍着他的肩膀说,熬个5年就可以拿到阿里的股权激励了,很大一部分老员工都是有股权的。根据阿里的规定,员工不管是走技术路线还是走管理路线,都有十几个级别,升到7级就可以有股权奖励。但是大明没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口头的,算不得数的。到时候,拿到股权又怎样?这个晋升路走下去也许失去的会更多。”  2年后,碰到猎头挖角,大明离开了阿里。  自主创业的诱惑  阿里IPO路演期间,小月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这一消息,并附上马云那句著名的话:“梦想这个东西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小月对阿里的感受跟丈夫大明不大一样,她当初离开阿里是因为换了新房子,上班变得太远。  小月当时在阿里做的是售后工作。相比之前在国企,小月觉得阿里的工作氛围非常轻松。员工都给自己取个“花名”,大多是武侠小说里的人名。同事之间以花名相称,不认识的同事直接称呼“同学”。有什么难题,团队成员都会帮忙解决。  阿里为员工的生活提供很多便利,公司内配有超市、理发店、健身馆这样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价格也很优惠。晚上加班会有免费的晚餐和甜点。公司定期为单身员工举办相亲大会,以及春游秋游等部门集体活动。  在小月眼里,公司的高层很亲民,有关公司的大事情,马云会给员工群发邮件沟通,还会在员工集体婚礼上唱歌,一般以英文为主。最好玩的是,马云还会微服私访,在公司里溜达。“不过,大部分时间,他走不了多远就被大家认出来了,因为特征太明显了。”之后,马云的私访就变成了明星和粉丝见面合影会。  要不是后来搬家离阿里太远,小月不会辞职。她说,如果以后再择业,会优先考虑回阿里。  除了大明和小月这样离开阿里的员工,现在还有一批人也在跃跃欲试,他们是手里有阿里股权的员工。阿里IPO后,这批员工抛掉股票可以套现变身百万或者千万富翁。他们想的是有钱了,可以自主创业了。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也“很有远见”地在第一版招股书中提醒,此次IPO可能为其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这些员工可能会在一夜暴富后选择离职。  “不管走还是留,在阿里工作过,就会留下它的痕迹。”小月说。
(责任编辑:DF141)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阿里员工控诉公司,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挤进阿里巴巴?阿里员工控诉公司,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挤进阿里巴巴?互联财经百家号高强度的工作、高昂的生活成本、对于未来的焦虑……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所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都能从这位阿里员工身上找到。在阿里巴巴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之际,一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封长信,称自己经常加班,工作压力很大,公司冷酷无情。被逼要“自杀”的阿里员工11月3日,阿里员工在微博上发表了题为《工号105751实名投诉阿里巴巴,终于我被你们逼死了》的公开信,疑似自杀。据该员工自述,其为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外贸综合服务员工,工号105751。因为连续上12天班,压力较大,在与同事沟通中发生冲突,导致情绪失控并被送进医院。该事件对其影响较大,休息一周后情绪并没恢复,而且领导也没有就此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特别让我难过事情发生后的差不多半个月,我连一句道歉都没有,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人可以冰冷到这个地步。”据其公开信,阿里连160元的120出车费都没支付,更不用提医疗费及其他补偿,更让该员工心寒的是,在其提出转到其他岗位时,公司HRG并没有提供帮助,把他推荐给其他部门推荐。该员工在信中称,随后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由于担心对工作造成影响以及治疗费用问题,并没有遵守医生服药半年的治疗方案。其公开信所附的病例资料据环球网消息,该员工已被同事找到并护送回家。阿里对此回应:目前最重要的是帮助此员工走出心理难关,公司已联系相关专家。由于涉及员工个人隐私,不便透露更多信息。“员工第一”的马云与被诟病的HR阿里员工发如此的公开信,挺让人意外,毕竟马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对外宣称要重视公司员工。“我认为,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网站。也只有他们开心了,我们的客户才会开心。”据网上查询到的信息,这一关于员工的金句最早出现在2007年,而在今年,马云又提到类似的内容。“我们第一的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员工强大了,我们的产品自然会强大,我们的服务会做好,客户才会满意。”2016年3月,在“百阿必修课”上,马云向台下800余名入职一年内的新员工如此说道。马云在“百阿必修课”上演讲马云如此重视员工,但阿里HR表现却不尽人意,在上述员工近4000字的公开信中,共提到“HRD”16次。他的直属HRD并没有将他晕倒事件上报,“我打电话给集团的HRG,我又哭诉了一遍,并且得知这个集团HRG并不知道我司事情,我公司的HRG直接没有上报就是想压下来这个事情。”以至于阿里员工在信中如此写道:“阿里巴巴HRG,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这不是阿里HR第一次被卷入舆论漩涡,在今年“中秋节抢月饼”事件中,有评论称阿里的HR过于官僚化、冷酷无情。在知乎等网络热帖中,也有不少吐槽阿里HR在招聘过程中的种种黑历史。扭曲的互联网加班文化除了HR的处理不当,该事件另一个导火线是互联网公司特有的加班文化。在公开信被发表的同一天,有媒体报道在阿里西溪园区内,后勤人员将近3000张被子放在外面晾晒,据说这是特意为“双十一”期间员工加班准备的。据报道,这是阿里后勤保障部门为员工双11加班准备的被子加班,在互联网公司几乎是常态化。据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洪波介绍,加班程度在每个互联网公司甚至每个部门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从时间长度来看,加班几乎和国内互联网企业的诞生一脉相承。今年9月,58同城被曝将要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度。所谓的“996”工作制是指员工上班时间为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要上6天班。据称,58公司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不能请假,并且没有任何补贴和加班费。此外,公司下发该项通知并没有邮件正式通知,而是人力部门口头通知。58回应称,996是常规性动员,原因是9、10月业务流量大。与员工所称的强制性不同,58方面表示996并非强制。据媒体调查,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360、小米、滴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多位员工都表示“经常加班”。一位员工称,公司规定10点上班6点下班,但真正6点能下班的时候寥寥无几,也并没有听说过“加班费”这项福利。过度加班,轻则造成压力过大,重则会对身心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过劳死”。今年10月,44岁的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而离世的消息刷爆社交媒体,虽然是因病去世,但很难说这与其所在的高强度工作环境没有关系;6月,生于1982年的前阿里DT总监欧吉良“猝死”,其同事撰文怀念,“愿逝者安息!天堂没有大数据,没有IT,没有新产品,新技术”;2015年12月,原腾讯互娱技术研发中心语音引擎组副组长李俊明,在陪同妻子在小区散步之际,突然晕倒在地,经过24小时抢救后最终不幸去世……中国的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各个领域的竞争堪称惨烈。“只有极少数互联网企业通过创新来建立竞争壁垒和达成垄断,绝大多数企业依赖资本、人力、扩张渠道,来迅速建立市场规模。”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中,业内人士如此总结道。连阿里这样的巨无霸企业,马云也向员工高呼,没有KPI的理想都是空想。互联网公司加班成家常便饭工号105751的员工年仅22岁,已在阿里工作一年,这应该是其第一份工作。这样的履历估计会让不少人羡慕,但在他的叙述中,除了工作上的压力,基本工资仅够维持在深圳的生活开销,生不起病,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普通年轻人所遇到的现实困境,他并没落下。所幸,他也很年轻,未来拥有无限可能,祝福这位阿里员工,祝他早日战胜抑郁症,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互联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给力的科技爆料,深度分析,以及逗逼报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被浏览569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阿里巴巴的员工能看到马云吗_百度知道
阿里巴巴的员工能看到马云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应该能的吧,一般会有大会之类的时候,会见到马云来演讲讲话之类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秀员工申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