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教育股票退市了钱怎么办吗

两市第一妖股全通教育 14亿规模难转为真实业绩
  上市一年多,一度进入300元/股高价位的全通教育,4月14日收盘时仍以266元的价格傲视“两市”,与其最高点相比,虽然市值蒸发了近90亿元,但其在线教育的核心业务模式着实在“互联网+教育”的概念下火了一把。
  这只在投资者眼中的“妖股”究竟为什么能够在股市上翻云覆雨?
  市盈率618.3倍 沪深第一妖股
  4月9日晚,全通教育披露了2014年年报,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7.74万元,同比增长6.87%;基本每股收益0.46元。当日,全通教育报收于252.4元/股,上涨6.31%,依然是两市股价最高的公司之一。以此计算,全通教育总市值为245亿元。
  与此同时,全通教育也预告了2015年首季的:营收约4900万元,同比增长30%,盈利预计为515.94万~663.3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737万元下降10%~30%。
  在外界看来,全通教育因“互联网+”概念受益,而公司亦把这归结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显示,2014年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拓展新区域,业务覆盖新增山东、甘肃、河北、四川等省,全课网正式发布并开展运营,实现公司用户规模增长。
  业务的扩张也被全通教育视作一季度净利下滑的原因:前期在软硬件教育基础设施上有一定投入;同时,公司人工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全通教育宣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2股及派现0.67元(含税),这也意味着全通教育将告别“股王”宝座,不再“抢眼”。
  股民通常把那些股价走势奇特、怪异的称为“妖股”。日,全通教育上市。彼时市场还想象不到它这般势如黑马,仅一年有余就取代(,)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股价一度从24.16元/股飙升至265元/股,涨幅高达996.70%,市盈率高达618.3倍。
  四大风险 离场
  头顶“在线教育第一股”的光环,横跨教育界和IT界,全通教育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但也因其SP(服务提供商)本质而极具争议性。
  站在资本风口的全通教育,在享受股价飞翔的同时,也体验着凛冽的寒意。
  3月25日,全通教育最高冲到348元,上涨近9个百分点,即将涨停之际,该股突然直线跳水,最后收盘下跌5个百分点,全天振幅超16%。该股随后开启震荡下行。过山车的背后,是3月24日晚间公司发布的风险公告,其中一份则提示,截至公告日,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不再直接或间接持有全通教育股份。
  公告同时提示四大风险―股价涨幅较大及市盈率偏高的风险,以3月24日收盘价计算,股票动态市盈率为748.20倍,偏离公司所处软件和服务行业平均动态市盈率125.12倍的幅度较大;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11.3亿元收购继教网、西安习悦各100%股权)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2014年度业绩未大幅增长的风险―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57.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87.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7%;公司在线教育业务市场拓展可能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
  八成收入 运营商贡献大
  全通教育将自己定义为“中国首家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上市公司”,核心产品有“系统开发运维、业务推广运营、阅读信息服务、家庭教育网站服务”四大类,主要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为中小学校(或幼儿园)与学生家长提供沟通互动的服务。由此可看出,全通教育的业务链条上有四个主体― SP(服务提供商)全通教育、基础运营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
  具体到如何运营,全通教育一位业务经理表示,“全通教育的核心业务包括家长短信箱、考勤短信、亲情电话、成长帮手等,这些业务都被打包在的品牌业务‘校讯通’下面。学校教师登录‘校讯通’平台发送相关信息,而家长是产品的最终买单者,每月向中国移动付费,通过短信的形式了解学生课堂作业、考试成绩、在校(幼儿园)表现、教师评价、安全知识等信息。中国移动则和全通教育分成。”
  公开信息显示,偏安于广东中山东区一隅的全通教育原本只是一家小公司,实际控制人陈炽昌占有31.89%股份,其妻林小雅作为公司董事持有3.99%股份,林同时还是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山市优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持有全通教育12.03%股份。公司十大股东中,多数为个人股东,并无显赫身份。股东中唯一亮眼的是持股5.14%的北京中泽嘉盟投资中心,俞敏洪、、吴鹰等知名大佬潜伏其中。
  公司官网显示,成立10年,公司定位为立足校园、面向家庭的教育信息服务,专注于基础教育领域。
  显示,近3年来,全通教育超96%营收来自校讯通代表的“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运营商贡献的收入超八成,高度依赖可见一斑。地域上,全通教育业务主要依赖于广东,占比超一半;其次是浙江和福建,大部分省份尚未涉及。
  然而,近年来,微信等低成本社交工具已基本具备家校互动功能,这对全通教育造成巨大冲击。更要命的是,诸如深圳等不少地方出台规定,严禁向学生家长收取类似费用。  其实,早在全通教育IPO时,就有声音质疑其核心产品的短命性。2014年7月开始,优势渐失的全通教育通过并购走上转型之路,先后全资收购继教网和西安习悦,转型在线教育,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14亿的产业规模& 转化为真实业绩不容易
  “全通教育冲上神坛,靠的就是火热的在线教育概念。”北京一家证券机构人士表示,目前在线教育和“互联网+”概念是A股市场上最火的概念,再加上的次新股,总股本不到一亿股,流通股仅3673.54万股,引发机构争相爆炒,拉高了股价。
  其实,全通教育上市以来,一直在通过重组营造概念,目前已汇聚了诸多在线教育标签,如“全课网”、“涉足支付业务”、“教育产业并购基金”等。而每一次并购重组,就是全通教育股价暴涨之时。
  不过,更多的研究人士则认为,全通教育的神话不可能演绎下去,其走势严重超出市场预期,爆炒过后必定是价值回归。而纵观历史上的高价股,每一个超过(,)的股王,都在大牛市结束后沉沦。如2007年的(,)(600150.SH)冲上300元高位,后迅速回落至10多元。
  (,)曾发布称,教育是个10万亿规模的产业,预计到2017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33.9亿,用户规模将达到1.27亿人。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教育产业十分庞大,全通教育布局在线教育步子迈得也很快,但能否转化为公司实实在在的业绩,尚属难料。
  此外,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线教育企业超过2000家,六七成是近两年设立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尚德机构总裁欧蓬曾表示,教育的果子并不好摘。其原因在于,教育产品本身并不是能把用户量做到非常极致的产品,能吸引大量客户留存,不像、游戏,除非是真正的刚需。至于互联网教育市场,在他看来,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周期性会很长,最好的战略是潜伏,先免费再收费,绝不要猛攻。
  一名从事在线教育的人士表示,在中小学在线教育中,中小学老师的兴趣较大,但学生及家长并未表现出浓厚兴趣,业务推进有些缓慢,尤其是收益短期内难以实现。如今,面对面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家长更愿意相信面对面教育的效果。
(责任编辑:HN054)
04/21 00:2004/20 01:3504/18 13:0804/18 00:0004/17 21:2704/17 20:4304/17 17:41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全通教育等八“妖股”最多暴涨近50倍 如今一地鸡毛
来源:Wind资讯
  两年多前,(300431,)、(300359,)、(300380,)等把只股票曾是无人不知的“”,而随着泡沫不断被挤出,如今股价已大幅缩水,且不少公司业绩也陷入预亏的尴尬境地。
  近日,又一昔日的“妖王”发布有关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7月21日,全通教育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两年多前,全通教育曾是A股市场无人不知的“妖股”,而随着泡沫不断被挤出,如今股价已大幅缩水,且公司业绩也陷入预亏的尴尬境地。
  而在两年前A股市场,牛股一大堆,暴风科技、全通教育、安硕信息以及(000025,)等。投资者大多冲着这些公司美好的前景杀入,有的股票涨了几倍,有的甚至涨了几十倍。那么,昔日的牛股,现在又如何呢?Wind资讯盘点了两年前各路资金追捧的八大股票,以飨读者。
  第一名:暴风集团(原名:暴风科技)
  最大涨幅:47.79倍
  暴风科技具备了“互联网+”、等多重,甫一上市便创造了A股历史的“神话”。日,暴风科技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此后一口气拉29个一字涨停板,5月6日稍作歇息,收盘涨5.89%,5月7日开始再连续6涨停。5月21日,暴风科技盘中冲高至327.01元,相对于7.14元的发行价涨幅高达47.79倍。
  随后,股价的巨大升幅,引来了股东竞相减持,此外,公司定增购买影视公司资产被否,妖股的光环渐失。至日,暴风科技报收20.20元/股,相比之前的最高价,股价跌超80%,市值也从近410亿降至67亿,蒸发了343亿。
  对于股价的大跌,先前暴风集团CEO冯鑫曾回应称,“这个想躲也躲不过,我们的确享受过A股带来的好处,也面临着它带来的问题,这个没什么好抱怨的。”
  第二名:全通教育
  最大涨幅:13.4倍
  全通教育曾经风光无限,凭借,曾为A股第一高价股。日,全通教育盘中强劲上攻,超越(600150,)此前创造的300元的A股史上最高价,成为新晋的A股第一高价股,彼时,公司市盈率达748.2倍,市值高达312亿元,相当于当时的2个搜狐,1个奇虎,2.5个猎豹,2.5个优酷土豆,5个人人网。而在日,全通教育触及467.57元的历史最高价,这一价格也成为A股史上第三高价。
  随着泡沫不断被挤出,如今全通教育股价已较最高价下跌近90%,市值缩水非常严重,并且今年以来公司业绩也陷入预亏的尴尬境地。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改变以往的盈利状态,预计亏损1300万元~1800万元。此外,公司近期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被深套的投资人更是雪上加霜。
  第三名:特力A
  最大涨幅:10.13倍
  “越被处罚越要上涨”,在“股灾”后的A股市场上,如此奇葩的“妖股”,大概也只有特力A了。
  特力A在2015年7月至12月先后三波拉升,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0倍。2015年下半年A股罕见异常波动而暴跌,特力A却逆势大涨,使其被称为“妖股之王”。
  随后的2016年4月,公司股价被操作事件被证监会通报,日至8月28日,中鑫富盈和投资者吴峻乐通过集中资金及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在所控制账户之间交易等方式,合谋操纵特力A、(002330,)股价,反向卖出获利。
  其中,中鑫富盈、吴峻乐操纵特力A股价分别获利约1.5亿元、1.7亿元,操纵得利斯股价分别亏损约0.3亿元、1.8亿元。由此,证监会没收中鑫富盈违法所得约1.5亿元,并处以约4.4亿元罚款;没收吴峻乐违法所得约1.7亿元,并处以约3.5亿元罚款。
  至今年6月初,特力A股价最低下探到31.35元,较2015年12月的108元的高点下跌超过70%,截止今年7月24日,公司股价报48.61元。
  第四名:安硕信息
  最大涨幅:7.2倍
  日,安硕信息股价报收400.62元,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400元股”。此后,安硕信息股价继续上冲,并在一周后创出了474元的历史新高,一度坐上“妖王”的宝座。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来袭,安硕信息在股价登顶之后开启了断崖式下跌,股价与市值均大幅缩水。
  而彻底扯下安硕信息遮羞布的是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原来安硕信息的股价是被“吹牛皮”吹上去的,经调查之后,其勾结分析师“编故事、传故事、信故事”误导投资者的罪行也随之败露,并成为A股市场因吹牛而被查实的第一单。
  第五名:(002558,)(原名:世纪游轮)
  最大涨幅:6.3倍
  在停牌一年多、发布44份停牌进展公告之后,世纪游轮终于选定了的巨人网络作为“联姻”对象,并于日起正式复牌。复牌后的世纪游轮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截至12月16日连续斩获了20个涨停板,其股价从31.65元涨到了231.1元,区间累计涨幅达6.3倍。
  第六名:(300104,)
  最大涨幅:5.98倍
  近期频频上头条的乐视网股价曾在2014年迎来“时代”。2014年年底,乐视网股价开始疯涨,从日低谷时的28.2元,上涨至日的最高点179.03元,上涨幅度近6倍。
  在陷入资金链紧张困局后,乐视网股价连续下行,市值严重缩水。近期13家公募下调乐视网估值,甚至有基金将乐视网估值下调了4个跌停板。
  第七名:(600680,)(原名:上海普天)
  最大涨幅:4.96倍
  2015年整个上半年牛市,上海普天涨幅为101.29%,最高不过触及34.07元。而在熊市之中,上海普天却走出逆天涨幅,从日至日,公司股价最高上涨近5倍。
  今年以来,公司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业绩连续亏损,逾期贷款、翻倍追加预期亏损等一系列利空公告将上海普天引入了公众视线。股价持续下挫,最新收盘价为12.19元,较64.6元的最高价,跌幅超过80%,且已被实施退市,面临暂停上市危机了。
  第八名:(600868,)
  最大涨幅:3.6倍
  2015年A股泡沫破灭后,8月4日,梅雁吉祥抛出一份公告显示,证金公司以4000余万元的投入,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从8月4日至8月14日短短9个交易日当中,梅雁吉祥有8个交易日是以涨停板报收,短线最高累计涨幅高达129.48%,其短线走势之强劲,累计涨幅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由于短线走势强劲,梅雁吉祥还带动了一批“证金”,并引发了大量资金的追捧。
  如今,公司股价已回落至5元附近,较高点跌幅近6成,证金公司也早已从前十大股东榜中退出。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1.107.98%76251.2621.5210.02%56319.3613.9410.02%53648.797.545.31%51013.72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5.5232.00买入8.0511.80买入54.1461.00买入21.1024.40全通教育从风光无限到跌落神坛,投资市场转风向了
曾经风风光光的A股股王全通教育,最近状况百出:不仅股价持续下跌,业绩开始扭亏,重组屡告失败,公司控股股东还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甚至到了外界对这家企业的未来充满担忧的地步。
全通教育的股价持续下跌,截止今日,该公司股价为12.44元,市值仅剩78.84亿元。
全通教育曾两度尝试资产重组,但均以失败告终。去年8月份,全通教育曾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价格在28亿元~40亿元区间。后来因“交易金额较大,标的资产的评估工作量大且程序复杂,以及本次重组在后续时间安排、核心条款等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因素,全通教育最终在2016年10月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今年3月份,全通教育再度筹划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在40亿元~45亿元区间,但最终同样遭遇折戟的命运。在谈及本次重组失败时,全通教育董秘办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经过多次沟通与磋商,双方在核心交易条款上存在分歧,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此次终止重组是基于谈判进展、出于审慎考虑的决定。”
与此同时,全通教育的业绩表现也并不出色。公司净利润没有多大起色也就罢了,糟糕的是还出现逐渐下滑的情况。尤其今年一季度公司开始亏损,金额为641万元,其今年上半年业绩预报也显示为预亏状态,亏损金额为1300万元至1800万元。
而真正让全通教育成为人们焦点的,还是最近该公司控股股东以及一致行动人股东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的消息。7月21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通知,二人分别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粤证调查通字第170133号、粤证调查通字第 170134 号)。陈、林二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虽然全通教育紧急发布公告称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陈炽昌和林小雅个人,与公司无关,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造成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但数个对公司不利的消息接踵而来,还是让外界对这家企业的未来充满担忧。
风光无限到跌落神坛
事实上,不管是全通教育还是它的创始人陈炽昌和林小雅曾经都风光无限。
全通教育是在2005年6月由陈炽昌和林小雅夫妇俩一起创立,由陈炽昌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专业程序员出身林小雅任公司技术总监。经过努力,在2014年1月上市,上市之初就将股价维持在40元左右。这之后,全通教育凭借名词"在线教育第一股 "、屡次抛出并购重组方案、高送转预期等热门概念,一时风光无限。
2015年3月,全通教育股价一度超越中国船舶此前创造的300元的A股史上最高价成为新晋的A股第一高价股。之后,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股价更是持续上涨到467.57元的历史最高价,成为A股史上第三高价,股票市值更是飙升至400多亿元。彼时全通教育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超过1600倍,也成为国内市值最大的教育类上市公司。凭着连续上涨的股价,也让陈炽昌和林小雅夫妇从偏居广东中山的创业者,摇身成为胡润榜上的富豪。在2015年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陈炽昌夫妇以财富总额105亿元,排名第290位。
此时,全通教育高股价背后运营数据却被质疑。日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对全通教育下发《关于对广东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其中对公司披露的平台用户信息、收入等问题产生质疑。不久后,因为虚高的股价没有稳健的基本面支撑,全通教育股价在同年7月,就降到11.15元每股,股价的大幅上涨到缩水。
事实上,当时全通教育股价虚高的背后,还包括吴鹰等投资界大佬的支持。有媒体报道,这位传奇投资人,在全通教育股价高位时,多轮减持离场,粗略套现了12亿元资金。这之后,全通教育股价就一直徘徊于12元/股左右。
对此,当时的接近全通教育的人士曾对媒体表示,陈炽昌对股价并不关心。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三年禁售期即将届满的日,全通教育披露了减持套现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炽昌计划减持公司股份累计不超过1901.3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3%)。
此外,另一实际控制人林小雅计划减持公司股份累计不超过500万股(即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比例0.7889%)。
几天后的2月16日,林小雅以16.64元/股的价格,减持了495万股(占比0.78%);2月17日,陈炽昌以16.92元/股的价格,减持了1100万股(占比1.74%)。据此,陈氏夫妇二人此次合计套现2.68亿元。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两人之所以被调查或许与这一动作有关。不过到目前尚无这两人确切被调查原因。
投资市场转向
全通教育目前处境和未来发展如何,我们暂且做不出任何评价。但从目前监管部门作出的种种动作,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些投资风向。
毫无疑问,目前市场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革新,在监管趋严的新形势下,“妖股”覆灭、炒概念、炒题材模式已渐行渐远,市场风格已然转换。
事实上,全通教育并不是第一支“覆灭”的妖股,类似“妖股”都有着相同的命运。据统计,从日至今,两市仅264只个股股价达到或超过了日的股价,A股中知名的“妖股”股价大都跌去超过90%,十不存一。
其中包括:安硕信息、京天利、暴风集团等,安硕信息股价最高点为 474 元 / 股,京天利最高点为 314.06 元 /股,暴风集团最高点123.76元,曾经有人预测它可以达到惊人的每股500元,但如今这些股价均跌去九成。
对于这种情况,中欧瑞博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吴伟志曾表示,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到未来很长时间,市场会回归基本面决定的逻辑上来,好的公司、业绩增长的公司会不断的创出新高。“一些没有业绩,炒题材、炒概念的小票会继续跌。可能从现在30亿元、50亿元跌到类似部分港股的估值,甚至有很多会退市。”
因此,“价值投资”的时代已经到来,真正决定公司股价的将不会是所谓的“概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发展等才是决定性因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内容覆盖创业、产业、
VC/PE、上市并购等领域
内容覆盖创业、产业、
VC/PE、上市并购等领域
今日搜狐热点责任编辑:zqn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股东人数变化
所属行业:
信息服务 — 传媒
行业排名:
18/27(营业收入排名)
实际控制:
陈炽昌、林小雅
收入分析:
已连续下跌4天
打败了3%的股票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10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二、西安习悦
三、领先国内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行业
四、拟涉足支付业务
个股深一度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全通教育控股股东遭立案调查 此前夫妇二人掐点套现2.7亿 _ 东方财富网
全通教育控股股东遭立案调查 此前夫妇二人掐点套现2.7亿
大众证券报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全通教育控股股东遭立案调查 此前夫妇二人“掐点”套现2.7亿】全通教育(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遭立案调查。值得一提的是,陈炽昌夫妇此前在首发原始股解禁后即一起避开快报窗口期“掐点”减持,二人合计套现2.7亿元。(大众证券报)
  全通教育(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遭立案调查。值得一提的是,陈炽昌夫妇此前在首发原始股解禁后即一起避开快报窗口期“掐点”减持,二人合计套现2.7亿元。  7月21日,全通教育收到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通知,其于日分别收到证监会 《调查通知书》。陈炽昌、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陈炽昌、林小雅立案调查。  全通教育表示,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陈炽昌和林小雅个人,与公司无关,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造成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与此同时,全通教育称将敦促陈炽昌和林小雅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作为从事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专业运营机构的全通教育,于2014年1月登陆创业板。公司曾凭借“在线教育”,股价于日一度涨至467.57元/股,成为当时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截至昨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1.15元(前复权)。  根据全通教育于日发布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对招股意向书的确认意见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陈炽昌,直接持有34.44%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炽昌和林小雅,二人系夫妻关系,林小雅直接持有公司4.31%的股份,二人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发行人54.25%的股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陈炽昌持有全通教育股份31.44%的股份,林小雅持有全通教育2.58%的股份。  记者注意到,陈炽昌夫妇在首发原始股解禁后即一起避开快报窗口期“掐点”减持。今年2月13日,二人首发原股东份所持股份上市流通,早在前几日,即2月10日,即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份减持计划的提示性公告》,其中董事长陈炽昌计划在日至8月15日期间以方式或在日至9月5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累计不超过1901.32万股;董事林小雅计划在日至8月15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累计不超过500万股。  随后不久,林小雅于2月16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4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8%;陈炽昌于2月17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1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4%。以成交均价测算,二人合计套现约26848.8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全通教育在2月28日发布了2016年业绩快报。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前述人员的配偶在下列期间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二)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
(原标题:全通教育控股股东遭立案调查 此前夫妇二人“掐点”套现2.7亿)
(责任编辑:DF318)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通教育会退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