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很

[转载]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几个专题的教学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几个专题的教学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几个比较需要讲的专题。一、时代的真理和智慧——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向同学们表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是大家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游戏即将玩不下去——资本主义过渡性。当代资产阶级学者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的理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对同学们坚定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信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角度。三、创新求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性。改革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自然属性。学习社会主义改革性是同学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教学环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当代性&
资本主义过渡性&
社会主义改革性
﹒格雷在2011年9月发表的《马克思准确预言资本主义命运》一文中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不稳定的。法国学者若里翁2011年12月接受采访时说,资本主义一直就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它总是不停地促成集中,最后导致“游戏玩不下去”。很多西方学者过去一直认为,经济危机是自然循环的自然现象,资本主义是因危机而成长的。若里翁批评他们没有看到资本主义过去在危机中的生存依靠的是不断的救助计划。现在世界改变了,资源的耗竭、殖民活力的终结、西方经济体的过度负债、新竞争者的崛起让回旋余地显著减小。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体制深陷困境,因此,替代资本主义不是不可能的。今天,与若里翁有着相同或相似意见的资产阶级学者和思想家还有很多。他们关于资本主义将被其他体制或制度所代替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角度。所以,课堂讲授要注意介绍他们的观点。
1929~3370~80
802080209020082008
200823﹍﹍
30GDP197836452011471564
201011820119
参考文献:
[1]许冬,一个西方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N],楚天都市报,
[2]格雷,马克思准确预言资本主义命运[N],参考消息,
[3]李慎明,2005年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之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若里翁,资本主义体制深陷困境;迪梅尼,世界已进入经济危机第二阶段[N],参考消息,
[5]马格努斯,马克思切中资本主义病根[N],参考消息,
[6]罗戈夫,现代资本主义暴露五大缺陷[N],参考消息,
[7]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M],人民出版社,2008
[8]郑永年,中国模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9]阿尼西基夫,中国-隐秘的超级大国[N]俄罗斯《明日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3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本书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主要体现了进教材,同时适当吸收了一线师生使用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后记&2013年修订版后记
一方面,全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另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又带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的封建农奴制的残余。这使俄国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俄国军事帝国主义反动堡垒的矛盾等异常突出和激烈。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了人民的大监狱。在这样的条件下,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集合点,并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并取得胜利准备了有
利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强调,无产阶级“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日益成熟的革命条件,是抱着“本本”不放,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当时情况作出的个别的论断,还是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又作了有益的探讨,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版本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共党史出版社版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 者:&许胜利&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开 本:&16开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五、当代青年如何努力学好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与实践
第二节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主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和价值
第三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第三章 社会结构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第四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版本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本
自考教材,自学考试指定
课程代码:3709
作&者:卫兴华赵家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版&本:2008年版
教材类型:国家统编教材
考试大纲:有
页&码:412
ISBN:978-7-301-13405-4
价格:20.00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版本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 者: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4版
开 本:&16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定价:¥17.00
页数:27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修订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充分反映了去年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2009年精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反映了我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政策体系。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版本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出版社版本
书&名:&马克思主义基本
作 者:张雷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日
开本:&16开
定价:&30.00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简介:“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出版了,它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产物。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工程。我国要在新世纪里建设学习型社会,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基础和支撑、作为各领域专门人才的摇篮的高等教育便一定要注重质量。高等教育注重质量,就要坚持以本科为本,如果没有本科教育的质量保障,便不可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也不可能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目前,全国高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点200多个,由于该专业的特殊重要性,又由于它是文科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注重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质量便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
三、坚持和发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物质世界的发展
一、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三、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一、人的劳动与物质世界
二、社会分工与人的活动
三、生产力与物质世界的发展
第三章&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有机体及其发展
二、社会结构及其基本构成
三、生产关系与社会的发展
第四章&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三、真理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形态及其发展
二、社会发展规律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六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
一、商品经济的矛盾
二、的生产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七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八章&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__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扩张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变化
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九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体现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章&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性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世界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本质
二、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
三、与社会主义
第十二章&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三、与共产主义理想
版本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出版社、&出版
拼音题名:ma&ke&si&zhu&yi&ji&ben&yuan&li&gai&lun
ISBN:7-216-04401-0
责任者:陶德麟,石云霞主编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武汉
出版时间:2006
中图分类号;A81
附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创新教材&本科生教学用书
本书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发展规律等。
导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0.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0.1.1&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0.1.2&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0.1.3&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0.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根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0.2.1&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0.2.2&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根本特征
0.2.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0.2.4&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0.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0.3.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代主题
0.3.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
0.3.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0.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受益
0.4.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4.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
第1章&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1.1&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
1.1.1&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1.1.2&劳动是实现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动力
1.1.3&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2&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2.1&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2.2&需要、利益与社会分工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2.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3&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
1.3.1&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物”
1.3.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3.3&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规定和实现
1.3.4&科学认识“以人为本”
第2章&社会是有特定结构的有机体
2.1&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2.1.1&社会是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体
2.1.2&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1.3&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交往关系的制度形态
2.2&社会的经济结构
2.2.1&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
2.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与特点
2.2.3&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2.2.4&社会的经济结构与物质文明
2.3&社会的政治结构
2.3.1&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
2.3.2&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核心
2.3.3&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政治文明
2.4&社会的文化结构
2.4.1&社会文化结构的一般特征
2.4.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2.4.3&社会的文化结构与精神文明
第3章&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及其历史创造者
3.1&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1.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1.2&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3.1.3&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3.1.4&社会形态发展的动力系统
3.2&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2.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2.2&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2.3&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3.2.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3.3&阶级矛盾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3.1&阶级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
3.3.2&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斗争的最高表现
3.3.3&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4&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3.4.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
3.4.2&当代科技进步大势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
3.4.3&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3.5&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3.5.1&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5.2&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3.5.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4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4.1&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4.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4.1.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1.3&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
4.2&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4.2.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
4.2.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2.3&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4.2.4&剩余价值的分割
4.2.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3&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
4.3.1&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4.3.2&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4.3.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4.3.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4.3.5&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当代意义
第5章&当代资本主义
5.1&国家资本主义
5.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特点
5.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5.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5.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
5.2.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基础和形式
5.2.2&垄断资本主义扩张中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5.2.3&垄断资本主义扩张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5.2.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
5.3&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5.3.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新变化
5.3.2&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及其新变化
5.4&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5.4.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不断深化
5.4.2&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5.4.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第6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6.1&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
6.1.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6.1.2&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6.1.3&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6.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政治保证
6.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6.2.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6.2.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
6.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
6.3.1&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6.3.2&经济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7章&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7.1&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
7.1.1&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实现形式
7.1.2&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7.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特点和优点
7.1.4&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
7.2&人类社会进步与实现共产主义
7.2.1&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
7.2.2&人的发展历史进程与共产主义社会
7.2.3&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做走向自由王国的自觉实践者
第8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
8.1&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8.1.1&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8.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8.2.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8.2.2&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8.2.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8.3&真理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8.3.1&真理的客观本质
8.3.2&真理的辩证特性
8.3.3&真理的检验标准
8.3.4&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8.4&科学的思维方法
8.4.1&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8.4.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8.4.3&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版本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国防大学出版社
拼音题名:ma&ke&si&zhu&yi&ji&ben&yuan&li&gai&lun
其它题名:试用本
责任者:[等]主编
出版者:国防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06
中图分类号:A81
附注: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材
本书包括: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及其发展等七章内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三、&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永远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南
3、&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四、&军事认识与军事实践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战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四、&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二、&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三、&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可能性
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四、&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的曲折发展和自我完善
四、&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人阶级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二、&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第三节&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一、&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献身国防,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33:15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