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自卫反击战我军伤亡戴的是65式钢盔吗?

65式军服退出了解放军的历史舞台,但却在民间有着广泛的认可度。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电视荧屏上可以说刮起了一股65式军服的红色旋风,很多热播的电视剧,其中的主人公都穿着65式军服,作为一个时代的遗迹,65式军服传承着一个对大平等、大民主时代的幻想,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来说,则是一次20年的迷失与教训。

1955年,随着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的建立。配套的55式军服更是让解放军军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佩戴军衔肩章、领章、军兵种符号,军官增加了礼服,水兵、仪仗、文工团、体工团等还有特制礼服,使用了将校呢、大檐帽,穿皮鞋等等,不同军种采用了不同色系服装,还有一系列焕然一新的变化。在当时的国庆阅兵式上,这套帅气威风的解放军军装让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船形帽,是一种形似船只的软体制式军帽,打起仗来很方便,利于戴钢盔,不易被勾挂,既可当帽子戴,又能当毛巾擦汗洗尘。55年阅兵时,贺龙曾对毛泽东说世界多数国家军队的战士都戴船形帽,彭德怀则称大家一致认为在阅兵式上戴船形帽精神,因此55式军服才用了船形帽。

然而,由于美国兵与国民党士兵曾经使用过这种帽子,以及这种帽子看上去像歪戴,不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结果士兵不愿戴船形帽,群众看不惯船形帽,觉得只有戴解放帽才像一个解放军。1957年,军委决定取消船形帽,恢复了几年前曾经废除的解放战争时期所佩戴的解放帽。这个举动,为接下来的“回归老红军”埋下了伏笔。

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交恶、以及遇到三年困难时期,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庐山会议后林彪主管军队工作,“左”的思潮在军队中蔓延。为了将军队打造为全国人民的榜样,林彪大力宣扬“突出政治”,军队正规化建设基本不再提起。由于军衔制等级分明,不能体现人民解放军“官兵一致”的原则,不利于“干部和士兵打成一片”。另外,军衔制从苏联学来的,再加上三年困难时期后务求节俭,55年授的军衔及配套的华丽军服面临者被取消的命运。

1964年,在北戴河讨论高级干部减薪问题时,贺龙元帅提出,是不是连军衔制一齐取消算了?毛泽东听后,立即回答,取消,搞掉那块牌牌!我早想搞掉它。回京后,罗瑞卿将情况报告林彪。两天后,林彪表示赞同。1965年,毛泽东再次表示,我赞成走回头路,恢复到老红军的样子,只要一颗红星、一面红旗,其他的统统都吹了。

军衔制被迅速取消,解放军报社论称“军衔制度取消后,解放军一律佩带全红五角星帽徽,象征着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一律佩带全红领章,象征着我军非常无产阶级化、非常战斗化。” 1965年6月1日起,65式军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对于实行军衔制的55式军服,65式军服的变动非常大。总的原则就是体现了“三军一样,官兵一样”。在65式军服里,无论陆海空三军,款式一律以中山装为蓝本,棉布面料,军种区别是颜色,陆军草绿色,海军灰色,空军绿上衣蓝裤子。识别符号一律是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男女官兵一律是戴解放帽。官兵的唯一区别就是军服上衣的口袋,军官四个,士兵两个。

65式军服一实行,所有军人摘下佩戴了将近10年的五五式帽徽、领章和肩章,再也没有什么将军,没有什么校尉,只剩下军长、师长、团长等职务,无论什么级别都变成了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从军委主席到刚入伍的小兵,装束几乎完全一样。而文革开始后,全国兴起佩戴毛主席像章热,各式各样的像章成为当时65式军服最时髦的佩饰。

65式军服的影响是巨大的,60、70年代解放军常年维持在600多万人的规模,每年有100、200万新兵累计有几千万人穿过65式军服。并且,出于对解放军的崇拜,无数的红卫“兵”也穿起了父辈或者仿制的65式军服,从天安门广场到“广阔天地”的农村,全国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而65式军服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整整20年,65式军服都是解放军的标准着装。

65式军服由于其流行度成为了中国军队的象征,但从实用角度来说,片面强调恢复红军传统,忽视不同军服在不同军事环境里的不同功能,这好看的“一身绿,三片红”对于军服发展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退步。

水兵帽不带帽檐是为了便于水兵戴军帽观察仪器时避免帽檐碰坏仪器。水兵服不带纽扣是为了水兵在狭小的船舱里工作时避免扣子掉到机器里造成事故。但65式海军军服没有考虑到这两种因素。水兵为了作战方便,都没有穿灰布军服,只穿了海魂衫。70年代后,海军率先对65式军服作出了较大更改。

全红领章帽徽非常醒目,但在实际的作战中,会因此而带来危险。因此有些部队在上阵前强制要求士兵先摘下领章和军章。另外,由于65式军服无法区分军衔,只能以口袋多寡识别是否干部,当战场上建制被打乱时大家都不知道该听谁指挥。

65式军服取消了女兵的裙子,这甚至对整个中国都产生了影响,由于解放军是全国人民的榜样,裙子也成了“破四旧”的对象,一时间全国的裙子几乎绝迹。直到73年调整以后,夏季女兵裙服恢复,才让社会上敢穿裙子的女孩多了起来。

军衔、军服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新时期开始以后,逐渐纠正了军队建设的极左思想,开始回归到正规化道路上。为便于指挥,便于作战,便于管理,为了鼓励先进,为了便于国际交往,恢复军衔制以及使用新式军服便成为80年代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

1984年建国35周年大阅兵时,就不再使用65式了,这次阅兵式服装一亮相,大沿帽、毛料服,女军人毛料裙等等,一下子让全军都振奋了,觉得确实漂亮,有了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接下来,随着85、87式军服向55式回归,88年军衔制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道路终于重新走上了正轨。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去年热映的电影《芳华》,里边的解放军步兵分队(刘峰率领的步兵排执行护送驮队的任务,但本质上还是战斗分队)一水儿的65式军服、80钢盔、56式冲锋枪、56系列弹药携行具、老八路绑腿,真可谓英姿飒爽,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关注。那么,1979年参战我军步兵连的编制装备,是像影片中那样吗?下面就举一个典型实例进行说明,也是西线云南方向部队,我成都军区第13军37师111团某步兵连。先看人员编制。参战时,该连辖步兵1、2、3排,火器排(也称4排),连部直属班,炊事班,有干部9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4名排长、司务长)、战士116人,共计125人。步兵排下辖3个班,每班9人,排长1人,共28人。步兵班9人含正、副班长,机枪正、副射手,战士5人(内有1名战斗小组长)。火器排下辖3个班,2个40火箭筒班、1个60迫击炮班,排长1人,共25人。40火箭筒班辖3个小组,每组含正、副射手各1人,班长1人(副班长编入某组),共7人。60迫击炮班下辖2个小组,每组含炮长和一、二、三炮手,正、副班长,共10人。连部有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4名干部,直属班有上士、文书、卫生员、报话员、司号员和2名通信员,共11人。炊事班有正、副班长和2名战士,司务长,共5人。按照战时甲种团步兵连编制,该连还缺编10-13人。再看火器编制。步兵排编制冲锋枪10支(每班正、副班长和战斗小组长各1支,排长1支,每支弹药基数200发)、班用机枪3挺、半自动步枪12支(每班4名步枪手,每支弹药基数150发),每人配发手榴弹4枚。火器排编制40火箭筒6具(每个火箭筒班3具,每小组1具,每具备弹8发)、60迫击炮2门(每个迫击炮小组1门,每门备弹30发)、冲锋枪1支(配给排长)、半自动步枪1支(配给60炮班班长),一般每人配发手榴弹2枚不等。连部4名干部配发手枪各1支(每支弹药基数20发),连长、副连长各配发冲锋枪1支。司务长配发手枪1支。其他人员配发手榴弹2枚不等。通信器材为4部861连排指挥机,由连长控制1部,3个步兵排长各控制1部。全连共配备33支冲锋枪、37支半自动步枪、9挺轻机枪、5支手枪、40火箭筒6具、60迫击炮2门、861指挥机4部、防毒面具115具,携带手榴弹345枚、爆破筒9根、步机枪弹26300发、手枪弹200发、40毫米火箭弹48发、60毫米迫击炮弹60发、炸药72公斤、75型射线指示仪1部、72型个人剂量检查仪1套。全连指战员身着65式棉布军服(战前曾配发71式“的确良”军服,因不适合作战而换回65式棉军服),戴解放帽,未配钢盔,打绑腿,背挎武器装备。单兵弹药携行配发56系列弹药携行具(分56式半自动步枪弹袋、56式冲锋枪弹匣袋、56式班用轻机枪弹盒包、4仓木柄手榴弹袋)。单兵生活用品除携带压缩饼干、罐头和少量大米、咸菜外,还有帆布背囊、尼龙吊床、急救包、防毒面具、净水药片、驱蚊剂、香烟、砍刀、小铁铲、挎包、水壶、雨衣等物。每个士兵的携行装具按“左生活右战斗”配置,全身重叠分挂、五花大绑,平均负重在50斤以上。这就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西线我步兵连队的典型战斗生活装备(东线基本也差不多)。就电影《芳华》中的表现而言,除了钢盔和军服的清洁度有差异外,其他大体与真实历史是吻合的(开战后很多指战员将半自动步枪换用冲锋枪,影片情节是符合艺术真实的)。部队如此负重,在越南北部这样异国陌生的山岳丛林地带行军打仗,有时候还要紧急穿插,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战前一名军首长看了部队的演习后就指出,“这么重的装备,还要爬山,不要说打仗,累也把你们累死了!”1979年解放军在建设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克服困难攻坚渡险凯旋而归,体现了参战将士舍死忘生忠诚卫祖国的壮志军魂!在此向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全体指战员和支前人员致以崇高的敬礼!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对越反击战, 解放军步兵用什么武器装备去打越军相关文章

1955年10月1日,我军实行军衔制,开始配发55式军衔服装。55式军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按照军衔等级区分,极大改善了我军的军人形象。当时我军正在全面学习苏联,所以55式军服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苏军的影响,我军陆军和空军的士兵佩戴船形帽,就是直接学习的苏军。

55式军服采用船形帽作为士兵的制式军帽。这种帽子与苏联的M44式士兵版土黄色pilotka式船形帽类似。解放军在建国初期的建军战略是全面学习苏军,从装备到服装无一不如此。因此,早期的解放军军服带有强烈的苏联风格。船形帽在我军的出现,和学习苏军有很大关系。

船形帽,也称为国际帽。是一种形似船只的软体制式军帽,打起仗来很方便,利于在外面佩戴钢盔,不易被勾挂,士兵既可当帽子戴,又能当毛巾擦汗洗尘。最早的船形帽是西方近代军队的军官制式军帽。由于设计简洁、功能实用,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军队的标准军帽。

后来分苏式和美式两种,苏联红军从1935年开始戴用船形帽,陆军只在士兵、军士、军校学员和军事建筑人员中戴用,海军除上述人员外,军官亦可戴用。  

图片:许世友将军下连队时所佩戴的士兵船形帽。

55式军服士兵所佩戴的船形帽,很可能由国内审美观不同,遭到大多数官兵差评,不久又改回了解放帽。1955年改用苏式新军服以后,士兵的船形帽曾经遭到我军基层战士的极大反对,为此军队曾经专门组织过思想动员工作。

这种流行国际的军帽在我军水土不服,围绕船形帽的佩戴问题,引发过一场涉及全军的争论。一是当年美国大兵和国民党兵歪戴船形帽、穷凶极恶的丑态,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大家都十分讨厌。据说当时有战士戴船形帽上街,被小孩子追着喊“美国兵”。气得回到领导面前,把帽子一摔说;再也不戴这牛B帽了!  

二是船形帽需要歪戴,即稍向右倾斜,这种戴法不符合中国正衣冠的传统审美习惯,给人的感觉是吊儿郎当、滑稽可笑。

很多战士表示船形帽不仅不适用,而且不好看。戴正了像和尚,歪着戴像流氓。有的战士宁愿光着头,夏季戴冬帽或是戴过去的旧式军帽,也不愿戴新配发的船形帽。1958年7月22日,对军服式样再次进行修改,终于明确陆军、空军士兵取消船形帽,改为解放帽。

1959年春天,经国防部批准,陆、空军士兵夏季改发解放帽,不发船形帽。改发解放帽后,陆、空军士兵一律不再戴船形帽。至此尘埃落定,船形帽也成为我军历史上佩戴时间最短的制式军帽。

58式军服,硬肩章取消,改为军衔领章,军官大檐帽与士兵船型帽均改为解放帽,军服布料改为廉价耐用的平纹布。

我军取消船形帽以后,在个别部队还有少量佩戴。例如80年代我军蓝军部队身穿的苏联军服。对,你没看错,我军配发过敌军的军服。1986年南京军区为三界基地编配了解放军第一支专业敌军模拟部队。多年来的严格保密措施使得人们对这支部队的认识仅限于传闻,只有寥寥无多的几张照片证明这支部队的建设情况。

首支蓝军部队的官兵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打造一支“形神兼备”的敌军模拟部队。他们的服装都是专门定做的,当时的蓝军官兵总是身着苏军制服,以至于有老乡经常报警说有外军的入侵。一些官兵甚至以刀叉代替筷子用餐,饮食起居习惯也尽量模仿俄国人。

2015年年9月10日,中国空军“追梦空天”航空开放活动在吉林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大房机场拉开帷幕。在开放活动上,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队员们都佩戴着一顶类似美国空军的船形帽,神采奕奕。这是我军在飞行表演部队配备的船形帽式样的工作帽。

其实这种船形帽已经在空军配发四年。 2011年9月在长春举行的首届空军航空开放日上,空军三支特技飞行表演队首次集体亮相。两支新建飞行表演队队员就身穿新式连体飞行服,佩戴新型船形帽正式公开亮相。

空军和海军属于特殊作战岗位,由于战机和战舰内部空间狭小,官兵佩戴的工作帽,应该轻巧无牵挂,平时与常服一起配发的普通大檐帽并不适合空军和海军等有特殊要求的部队使用,为此中国军队单独设计配发了工作帽。

1985年,海军为组织北海舰队核潜艇支队的403艇进行90昼夜长航试验,特别试制了一批船形帽,配发给403艇和参加试验的官兵,这种船形帽采用蓝色呢子布料,相当高档,仅试制了一批,现在已成文物。

据人民海军报报道,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海军新一代的潜艇工作防护服系列已经选定由北舰某潜支的363艇艇员试穿。该系列服装主要包含12个品种18种款式。工作帽主要有船型帽和棒球帽。

2013年,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率先为舰上官兵配发棒球帽。海军核潜艇部队则继续佩戴船形帽。空军也少量配发船形帽,但官兵反映还是棒球帽最好看、最符合审美观。

如果考虑工作岗位的特殊环境,如船舱等狭窄空间,可以采用短檐帽,如红军帽或者65式军服的解放帽。以今天审美眼光,65式军服依然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军服,缺点只是配饰太简单。那顶极具我军特色的解放帽,可加以改进,更新面料,使用现役军服的仿毛哔叽面料,增加帽徽配饰,作为海空军工作帽,在指定场合选戴。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卫反击战我军伤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