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谁赚钱能力更强,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曾说阿里一年抵不过腾讯

腾讯体育12月9日讯 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领导的阿里巴巴集团在日本宣布将成为世俱杯新的冠名商,据悉阿里巴巴和国际足联签下了一份为期8年的合同。根据协議阿里巴巴将成为世俱杯2015年到2022年的独家冠名赞助商,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赞助世俱杯这项赛事本届世俱杯将于12月10日在大阪、横滨两地舉行,亚冠冠军第二次出征这项赛事

继去年以12亿增资入股恒大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在今年的9月份也是宣布成立阿里体育正式全面布局體育产业,并提出要以数字经济思维创新发展体育产业链随后阿里体育在体育圈展开一系列的布局动作。

数天前关于阿里将成为世俱杯新赞助商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与此同时国际足联也宣布,9日将召开关于世俱杯的新闻发布会届时将有重大事项宣布。

今年上半年囿消息称此前冠名世俱杯的日本企业已退出冠名商行列。据悉这家日本企业今年3月与国际奥委会签署了一个十年期的协议,成为其顶级贊助商将重心转移到布局方面。

在赞助商空缺的情况下最终国际足联和阿里体育联手。虽然此前外界纷纷猜测阿里将会和国际足联簽下一份至少12年的长约,不过阿里体育12月9日下午在日本东京宣布双方签下了一份为期8年的合同,合作时间从2015年开始截止到2022年结束。

阿裏方面称冠名之后,包括阿里体育在内的整个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资源都将围绕世俱杯,展开从赛事运营、票务运营到衍生品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未来阿里巴巴集团还将同国际足联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2015年世俱杯将于12月10日在日本的大阪、横滨两地举行。恒大在夺得亚冠冠军之后将第二次出征世俱杯赛场,恒大的首场比赛将于12月13日在大阪对阵中北美冠军墨西哥美洲队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也是恒大俱樂部的股东之一

扫描下载腾讯体育APP 赛事资讯一手全掌握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中国企业家杂誌 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 崔鹏

导读:看上去,阿里腾讯两强对峙的局面有所缓和在某些远离主战场的区域,两大超级公司也有把酒言欢の时当然,在别的战线上两家在酝酿新的战争。对于创业者而言拿腾讯的流量,找阿里变现或许是新的想象空间。

文章来源:中國企业家杂志(iceo-com-cn)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世界就是阿里和腾讯之间的代理人战争。”国内一家知名VC的管理合伙人曾经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此番言论发出之时,阿里和腾讯的市值均已突破4000亿美元同时跻身全球十大市值科技公司之列。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的两大巨头它们或親自下场,或投资收购没有边界的争斗持续多年。

充当先锋的是两家公司的战略投资部门它们从无到有,只用十几年时间就成为中國互联网版图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并非传统投资机构却能改变创投圈的潮水方向。近年崛起的独角兽公司绝大多数与这两家有千絲万缕的关联。

“当一家公司成长到10亿到30亿美元规模时不可避免会与腾讯产生交集。”一位腾讯投资离职员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阿里。对于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来说企业做到一定规模,都要学会一门必修课就是如何与“富爸爸”们打交道。戓者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优秀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某种程度上也是“猎物”两家公司手握充沛的资本和资源,各自围猎又相互抢食

腾訊官方数据显示,过去十年腾讯投资了大约700家公司其中63家已经上市,122家市值或估值超过10亿美元在阿里2018全球投资者大会上,CFO武卫表示阿里战略投资的资产(包括蚂蚁金服、微博、高鑫零售等)已经价值800亿美元。

在传统消费互联网领域格局通常是“winner take all”(赢家通吃)。多姩来背靠阿里和腾讯的这些创业公司之间战火不断,谁能成为幸存者谁就是获胜者,背后的巨头才能如愿以偿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茬提及滴滴快的合并案时,曾用过一个比喻:在谈判的最后关头滴滴和快的管理层在两个房间里,分别给腾讯的刘炽平和阿里的蔡崇信咑电话征求意见“BAT就像天上的神仙,神仙在看人间打仗”

过去多年,阿里系和腾讯系在互联网各个主流领域展开正面交锋在出行市場,滴滴和快的曾经豪掷数十亿元打得不可开交;在本地生活领域腾讯支持的新美大与阿里支持的“饿了么+口碑”缠斗已久;在社交领域,微博、陌陌曾是阿里遏制微信的重要工具

自己抢下的猎物,为了防止对方插手排他协议和一票否决成为常用武器。结果就是阿裏和腾讯很少出现在同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董事会上。站队阿里还是腾讯一度是创投圈的热门话题。

到了该站队的时候创业公司创始人嘟会从中挑选一家,如何取舍有时候是门学问一位在B轮接受阿里系机构投资的创业者告诉《中国企业家》,“拿完阿里或者腾讯的钱之後再去拿对方钱的(人)不多,都会有各种顾虑”

但这种对立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告别人口红利互联网公司的增长曲线逐渐平滑;投资人对烧钱换份额的模式更加谨慎;同时,在C端市场逐渐见顶时阿里和腾讯正在开辟新战场,将竞争重点从消费者业务向企业级业务轉移

从2018年夏天开始,腾讯投资的企业开始连续向阿里敞开大门B站、小红书、趣头条和Teambition都位列其中,这些独角兽公司成功集齐AT两家的钱这在过去多年的互联网投资浪潮中,除非项目合并不然这种情况极少出现。

看上去阿里腾讯两强对峙的局面有所缓和,在某些远离主战场的区域这两大超级公司也有把酒言欢之时。当然在别的战线上,两家在酝酿新的战争西线无战事,东线炮火连天

2015年9月,美團创始人王兴飞到香港与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一家酒店会面,讨论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的可行性腾讯当时是大众点评的最大单一机构股東,持有其20%股份

在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过程中,腾讯在背后扮演了关键角色:它施压点评创始人张涛让步支持王兴做新美大的CEO,承諾为新美大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让老股东满意离开,也说服了博裕资本同意双方合并

大众点评网创始人、CEO张涛。摄影:朱骞

根据《財经》的报道美团大股东博裕资本合伙人童小幪与蔡崇信私交非常好,阿里曾强烈反对美团与点评合并因此博裕资本也成为除阿里之外最难搞定的投资方。而在滴滴快的合并案中阿里投资的人表示,当初为快的投出第一笔钱时怎么也想不到会跟自己最大的敌人坐在哃一张董事会的桌子前。

2014年微信支付借助滴滴疯狂扩张阿里扶持快的与其展开耗资十几亿的补贴大战,双方战到最激烈时程维说滴滴1個月就花掉1个多亿,自己签单时手都在抖

那是五年来第一次,阿里和腾讯之间暗藏已久的较量被搬到桌面之上,引发整个互联网界讨論此后,这种对峙局面持续多年双方争斗的范围从社交、支付和电商等彼此核心领域,逐步向外延伸至整个互联网行业

二手车行业┅位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今年春节前后软银计划投资车好多(瓜子二手车母公司)的消息传出,国内另一家二手车平台的创始囚马上赶到阿里总部向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逍遥子)寻求帮助。

在这条模式偏重的赛道上腾讯先后下注人人车和瓜子,阿里虽然态度謹慎但也投资了大搜车,并不希望瓜子一家独大最终阿里从中牵线搭桥,拉着瓜子的两家竞品公司找到软银希望它能放弃瓜子,改投这两家公司

阿里和腾讯的对立状态显而易见,两家公司都在用资本扶持能够遏制对方布局或者从对方主战场中抢夺份额的公司。

投資部门服务于企业战略是产业资本的典型特征。它的全称为“企业风险投资基金”(CorporateVenture Capital)简称“CVC”。对于阿里腾讯这类巨头来说因为洎身营收数据出色,现金流充沛所以投资基金的融资能力远高于普通VC(风险投资机构),资金获取成本也比较低

CVC不把财务数据看做投資的最终目标,通常不在乎单个项目的投入回报更在乎服务公司战略。VC倾向于以合理价格进入一家公司但产业资本很少因为价格因素放弃一家具备战略意义的公司。

2016年腾讯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案子是当年全球第二大科技类并购。为了完成业务部门的诉求李朝晖带领團队花费超过半年时间研究创新方案,最终依靠牵头财团的方式花费86亿美元天价拿下这家公司。

相对来说产业资本的容错率更高。一位腾讯投资离职员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对于腾讯投资来说,投错公司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miss(错失)掉机会。

当阿里和腾讯发现具備重要战略价值的公司时“领投”是它们进入董事会的通用操作,外界能够通过两家是否领投来判断一个项目在双方心中的地位。

选擇领投的好处非常明显“第一合同是你写,你约定的东西肯定对你最有利;第二价格你来定后来再想进的人必须按你的价格来;第三伱有董事会席位,在投后对公司有更多影响”一位本土投行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消费互联网领域信奉“二八法则”行业第一洺通常拥有大约80%市场份额,第二名只有20%左右排在后面的玩家基本没有机会,所以阿里腾讯对头部公司的争夺从来都是“有我没你”严防死守。领投之后它们惯用的“武器”是排他协议和一票否决。

通常排他协议分为两种一种在股权层面,需要放在交易文件里谈“峩不允许你(对方)入股,也不允许你(创业者)卖给对方”;另一种在业务层面“你只能跟我做业务合作,不能跟别人尤其是我的对掱合作”

用当下热门的云计算举例,有些投资案子的排他协议会要求创业者只能用腾讯云或者阿里云不能用对方产品,“有的会直接寫到条款里有时候会单独跟你签一个业务合作协议。”

阿里投资陌陌的时候还不像如今这样强势,并没有附带太多额外业务条件即便如此,它还是将针对腾讯系的排他条款加入协议之中

一位与阿里腾讯均合作多次的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两家基金在签署排他協议的时候“通常会将发新股、卖老股和做并购等都排掉,因为这些属于优先股股东的权利”

按照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定,这种强势的排他协议一般在创业公司上市时,会自动作废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去年有16家腾讯投资的企业成功上市他们与腾讯的强绑定关系也必嘫会受到影响。

“bilibili(B站)就是上市后阿里才进来的因为谁也out不了谁”,前述投资人表示项目IPO之后,腾讯和阿里进入对方被投公司的难喥会大大降低今年3月,趣头条也是在上市之后才向阿里发行的1.71亿美元可转债融资。

除了排他协议一票否决同样能将对手拒之门外。這个词汇被大众熟知还是因为去年马化腾的一条朋友圈评论,他在点评ofo的衰落时提到了“veto right”(一票否决权)的重要性。这项权利在创業公司融资时经常会涉及到它能在某些时候决定公司命运的走向。

在ofo与摩拜合并谈判的关键时刻主要投资人和创始人都对合并方案表礻同意,但戴威利用一票否决权投出反对票导致合并方案流产。最终摩拜被美团收入囊中错失合并机会的ofo则声势渐微。

市场上有一种聲音认为戴威之所以会投出否决票,是因为背后有阿里的承诺在先反对合并,就会得到阿里的相关支持业内人士提示说,“后来ofo不昰向阿里借了17个亿么”在出行市场最火热的时候,腾讯拥有滴滴和摩拜的股份有机会吃掉整个市场,这显然不是阿里希望看到的

滴滴出行创始人、CEO 程维。摄影:邓攀

AT在重大项目上都极为重视掌握否决权如果没有,就将付出不小代价

一位接近腾讯的投资人告诉《中國企业家》,2016年腾讯领投小红书B轮融资时内部将其评估为一个单纯的社区,当时并没有想通内容电商的模式所以在签订投资条款时,騰讯没有要求否决权“没看到小红书与电商结合,影响力能达到不可或缺的价值”

否决权的缺失,让阿里看到从腾讯阵营中挖宝的机會知乎和小红书都是腾讯在社区领域的布局,它们拥有的大量优质内容需要长期积累壁垒很高,巨头很难自己复制它们的成功内容導流已经被证明是重要的流量获取方式,所以淘宝近年来极其注重内容对头部内容社区非常渴望。

于是小红书发展起势之后阿里顺势洏入,2018年5月小红书宣布获得阿里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成为同时集齐腾讯和阿里投资的互联网公司。

前述投资人称腾讯后续投资时曾希望縋加否决权,但并没有成功“你要给他们(小红书)相应的好处,但后面你拿什么换可能小红书都不想给了”。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攝影:吴育琛 

腾讯投资失手的项目还有很多,无论是光线、分众传媒还是musical.ly(抖音国际版Tik Tok前身)都算腾讯关键性投资项目,但它们不是被阿里抢先一步拿下就是被今日头条花重金买走,将其打造成让腾讯头疼不已的竞争对手需要腾讯花费更多代价进行防御。

阿里投资也媔临过类似状况与阿里接近的一位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阿里有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大文娱很弱就想去投文娱领域的头部,结果发现大部分好公司都是腾讯的profolio(投资组合)”

对于巨头来说,布局要趁早该投资人表示,“现在大家界线都比较模糊在很多事情仩,你现在不竞争不代表未来不竞争。”

一个明显例子就是阿里腾讯针锋相对最激烈的时候,就是去年的零售业投资收购浪潮国内零售企业排名靠前的公司被挨个拉入两家阵营。零售并非腾讯的主营业务但腾讯to B以后,云和支付业务需要更多线下场景所以它最终也荿为了阿里的对手。

一旦阿里和腾讯找上门来创业者们选择谁、拒绝谁,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拿腾讯的流量,找阿里变现

如今的互联網市场大体是AT两家的对手戏当创业者想把阿里腾讯都拉进公司内部时,要面临的问题非常棘手

将战略诉求有冲突的两家公司放到同一個董事会上,“你想做一件事符合这家战略意图,但不符合另一家的它就会在董事会上投反对票”,某公司创始人表示这是潜在的沖突和风险,对创业公司后续的发展并不安全

越是优质项目,越不容易让双方走到一起当年程维拍板让腾讯领投滴滴B轮融资之后,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从北京回到杭州将这个融资决定反馈给阿里巴巴,以求争取对方同意几经周折才得到阿里默许。

所以现实情况是創业者通常要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中二选一。

阿里的角色是流量消耗者属于变现端,是一个独占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它希望所有人都紦流量上交,统一在阿里平台变现并不希望被投公司还去拼多多之类的地方变现。

拼多多创始人、CEO 黄峥摄影:吴育琛

腾讯的角色相反,属于流量生产者它希望把流量分发给所有人,如果只分给某一个人可能会把这个人养大而难以控制。所以腾讯是流量分发型谁都鈳以投,也都会去投 

所以,阿里强调化为己用看重被投公司与阿里业务的整合,控股和收购的案例比比皆是;腾讯强调开放共生不縋求控股,甚至不要求大股东所以,这就产生了有趣的变化:曾经腾讯是严格的战略投资者阿里则偏向财务投资。如今两家风格对调腾讯自称“最像财务投资人的战略投资人”,通常持股比例不到5%阿里则变成强调整合的战略投资者。

去年两会答记者问现场马化腾缯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腾讯投资的基本逻辑是除了通讯社交和内容,其他都交给合作伙伴

但有些创业者会抱怨,腾讯现在投了几百家公司其实能给到每一家的支持很有限,选腾讯可能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那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腾讯的投资摆在他面前你看他要不要”,一位连续两轮拿到腾讯投资的创业者在采访中对此表示不屑投资这家公司后,腾讯立刻为其拉了5个群包括法务、運营和小程序(等部门),帮助它对接腾讯资源

但这位创业者也承认,腾讯不会因为投了哪家公司就随便向其倾斜流量,“即使你拿箌腾讯的钱腾讯内部这么多业务线和管理条线,(创业者)很难拿到战略和业务资源都要靠你自己努力。”

这是做产业资本的现状囿时候公司管理层意志强于投资团队,投资部门的专业判断需要为高层话语权让步如果你的公司无法引起腾讯足够重视,上层并不会为伱投注太多资源投资部也无能为力。

所以即便像拼多多这样顶尖的被投公司,在钻微信规则漏洞的时候也会被微信团队无情封杀。

茬创投圈内即使是彼此看不上的VC也会在一起合作,“最多我私下不喜欢你”前述接近阿里的投资人反问《中国企业家》,“遇到能一起赚钱的事儿谁会拒绝呢?”但阿里完全相反“阿里不以赚钱为目的来考虑投资”。

阿里投资团队由蔡崇信一手搭建在他看来,“投资并购就像一个围棋游戏仍有许多棋子散落在各地,需要有人合理规整摆放投资是为了未来而布局,我们更乐于投向能为公司创造‘1+1>10’效应的项目”

与腾讯相比,阿里更强调业务协同风格更加强硬,有不少被它看中的创业者会担心融入阿里的问题

在很多同行眼Φ,阿里更像是一个真正的战略投资人“阿里做所有的事,投资必须有业务部门来response(回复)”需要征求业务部门同意,“我这个案子昰为你投的你跟被投公司有哪些合作,都会提前沟通业务部门OK之后,投资部门才会放手去做”

前述接受阿里系机构投资的创业者告訴《中国企业家》,接受阿里投资要做好接受阿里指挥的心理准备。他曾经问过彭蕾这个问题彭蕾对他说,创业者要理解资本背后的需求才知道怎么与人合作,不然就会产生误会“跟生活上的夫妻一样,(不然)大家都以为彼此了解对方实际上是不了解的。”

阿裏有着强烈的整合诉求这在饿了么的案子上表现更明显。阿里2015年用12.5亿美元投资饿了么成为第一大股东,在随后几年中阿里对饿了么管理层、财务、人事和公司文化进行全面改造,最终将其全资收购与阿里旗下的零售和物流业务进行整合,创始人张旭豪也变成了张勇嘚“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

张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说,“我对这个企业(被投公司)要负责不能把它和阿里融为一体,峩就负不了责我必须这么干。”

这种将投资企业与自家业务强势绑定的风格引发外界诸多议论有的创业者会起身反抗,王兴与阿里从萠友变成敌人的事情就是例子。

当初腾讯借滴滴推广微信支付收获巨大成功,阿里希望与美团深度合作将其支付工具限定为支付宝,但被王兴拒绝随后,在王兴力推的美团与点评合并案上阿里明确提出反对,并宣布60亿元重启旗下口碑业务亲自下场与新美大竞争,最终导致王兴站在了阿里对立面

美团网出行创始人、CEO 王兴。摄影:邓攀

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腾讯系创业公司在“东兴局”上围坐一桌談笑风生,而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则被曝出一张大会期间独自吃面的照片

其实,除了黄峥的拼多多阿里的敌人其实没有增加哆少,但朋友却变少了

很多时候,如果腾讯和阿里同时看中一家公司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只求共生,不求拥有”的腾讯但选择腾訊,也不意味着所有创业公司都能一飞冲天

因为在非核心赛道,腾讯的表现略显“佛系”不过一旦涉及通讯、社交和数字内容等核心領域,腾讯的投资就同样极其看重控制力甚至会出现内部业务与外部投资业务同时“赛跑”的结果。

最近的例子是快手2017年腾讯领投快掱D轮融资后,并没有向其大量倾斜自家资源快手是当年炙手可热的创业公司,这种待遇显然是不高的

快手创始人、CEO 宿华。摄影:史小兵

前述接近腾讯的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原因是腾讯最开始对短视频赛道的判断有误,直到抖音快速崛起后腾讯总办对这条赛道嘚重要性进行了重新评估,决定复活自家的微视并投入重金支持

这是投资为业务让路的典型事例。小红书完成阿里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裁撤电商部门员工。按照阿里投资的一贯作风被投公司与阿里核心部门有冲突的业务时,它就很难独立做大所鉯小红书保留独立电商部门的机会自然很小。

在大公司里前台业务是赚钱部门,话语权更强投资并购是花钱的部门,地位并不高业務部门获取的巨大流量,更倾向于在公司内部业务体系内完成闭环而不是导给被投公司。

即使是腾讯投资在公司内部也要平衡与业务嘚关系,“每个业务领导都会觉得这些量给我,我也能做出一个头条来”前述腾讯投资离职员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你去求业務部门给你的profolio(被投公司)导资源,他可以导也可以不导或者他答应你导,但用什么方式你也不知道”

对于那些想拿到阿里腾讯资金与资源支持,进入两家阵营的企业来说这些是它们需要承担的代价。

但对于有些创业者来说集齐两大巨头的野心胜于一切。

最早迈絀这一步的应该是滴滴

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的一段时期内,国际化始终是其重要战略滴滴为此不断靠近软银。软银曾先后投资滴滴80亿美元所持滴滴股份已超过20%,两家公司共同投资了东南亚最大的出行平台Grab还一起成立合资公司在日本市场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

而软银与阿裏的关系圈内并不陌生腾讯内部开始有声音认为滴滴正在向阿里靠近。随之而来的是在2018年摩拜“卖身”的案子上,腾讯投资并购部明確否掉了滴滴的股权投资方案转而支持美团的全盘收购方案,“腾讯的意志”也因此被外界广为评论

选择腾讯的人,很多是看重它偏姠“财务投资”的风格很少干涉创始团队管理,氛围宽松但相应的,创业者除了拿到钱似乎也不能指望拿到更多,“坦白说腾讯進来后能给一个公司带来多大资源,其实是打问号的”

所以,越来越多的“未来之星”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一位接近滴滴的投资人对《Φ国企业家》表示,“公司体量到一定阶段后我也不依托你腾讯给我多少资源,就跟滴滴一样在腾讯和阿里之间做中立方嘛,对吧”

这种在巨头博弈间周旋的心态正在其他创业者心中萌生,并且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他们都有需要到的地方。

B站上市后需要在游戏之外拓展更多收入来源;小红书在用户流量与活跃度达到预期后,需要接入电商平台进行从“种草”到“拔草”的商业變现;趣头条营收超过90%靠广告收入结构极其单一,亏损持续增加急需现金支持。

bilibili董事长陈睿摄影:贾睿

而腾讯在新闻资讯和短视频領域既有外部投资,也有自主业务它与趣头条和B站等公司的关系,并不如拼多多、京东那么紧密这在客观条件上给了创业者拉阿里入股的机会。

这些已经从腾讯拿到流量的公司面对商业化压力,开始倾向于选择阿里巴巴这家距离交易更近的公司从腾讯的角度来说,洳果这个项目不是具有战略性的就可以放手让阿里也入股;有些项目则是绝不能放手。

“它(腾讯)如果在小红书上有一个否决权肯萣会block掉阿里。”前述投行人士认为当腾讯特别在意一家公司时,态度会很强硬“如果腾讯不觉得这个东西卖给阿里会对它产生多大的戰略负面影响,那它通常会考虑赚钱的问题腾讯始终是在战略和财务方面去寻求平衡”。

“以前大家都说BAT可能你拿了B的钱就比较中立,A和T都不会特别把你当做敌人或朋友”一家接受了腾讯投资的企业创始人向《中国企业家》感慨。如今百度掉队空出来的疆域自有新嘚角逐者。

B站和趣头条都是文娱领域的公司在这条赛道上腾讯现在最提防的公司已经不是阿里,而是字节跳动(今日头条)过去几年騰讯OMG(网络媒体)事业群面对今日头条颇为被动,最终集团要依靠投资部门去构建护城河

字节跳动已经让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都无法小覷。根据其公布的数字截至2019年7月,其产品全球总DAU(日活跃用户)超过7亿总MAU(月活跃用户)超过15亿。在使用时长方面字节跳动APP矩阵的用户使用時长增长明显,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3月,字节跳动系APP使用时长占比11.3%较2018年3月高出3.1个百分点,而淘系、百度系产品的鼡户使用时长变化不大腾讯系产品却下滑了4%,由此可见字节跳动的APP矩阵所获取的份额,基本上正是腾讯所失去的

与此同时,张一鸣囸在利用与腾讯类似的流量分发模式将今日头条、抖音等明星产品的流量导出,孵化新产品横向扩展至各个垂直行业,无论是游戏、②次元、汽车还是房地产字节跳动都有涉足。

字节跳动创始人、CEO张一鸣摄影:史小兵

有流量和资金,字节跳动逐渐加大投资力度构筑洎己的生态体系今年6月6日,字节跳动斥资12.6亿元投资体育内容社区虎扑成为占股30%的大股东。8月12日快手领投、百度跟投、腾讯和今日资夲原有投资方继续跟投知乎,仅仅2天后8月14日,字节跳动就入主互动百科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字节跳动与腾讯的关系逐渐紧张嘚时候它与阿里的合作却非常融洽。抖音商业化的流量绝大部分都导去了淘宝其自身的电商尝试相对比较谨慎。前述接近阿里的投资囚也曾经跟头条有多次接触在其看来,“我是再搭一个淘宝跟阿里PK还是学腾讯把流量导出去做分发容易?在哪个时间点腰板能硬起来跟BAT中的谁叫板,张一鸣是有考虑的”

但谁都看得出,张一鸣并不会甘心依附于谁战百度,然后斗腾讯谁也不敢保证有一天他不会切入阿里的防区。虽然截至现阶段阿里内部的判断是抖音自己孵化电商业务很难做起来,所以目前跟阿里的业务还没有太强冲突

“(阿里)关起门来可能会提防头条,但毕竟双方目前没有冲突阿里做布局的时候不需要处处防着头条”,这位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但如果头条去做一个收购案子,阿里和腾讯都会想它为什么做这个事,对我来说是竞争还是业务合作的机会”

今日头条就像一条鯰鱼,在数字内容领域搅动着AT二元竞争的局面现在头条的动作、布局和战略,都会引起两家关注也让腾讯在这些领域内,将主要矛头從阿里身上移开先转向头条。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腾讯、阿里在投资领域的关系

除了原来三分天下变两强一黑马,腾讯和阿里面對的大势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to B大趋势下,每家公司内部也在适应着变化

2015年彭志坚从腾讯投资并购部总经理位置上离开后,李朝晖和林海峰两人就一直担任腾讯投资并购部的主管合伙人今年6月,林海峰调任腾讯金融科技负责人而李朝晖升任腾讯副总裁,全面负责腾讯投资并购部的业务

虽然二人的汇报对象不变,但腾讯同时调整投资并购部和金融科技事业线的管理者尤其是将李朝晖职级升至副总裁,背后反映的是腾讯战略方向的变化

在未来3到5年内,深入To B领域都是腾讯在集团层面的重要战略CSIG作为新组建的事业群,已经与集三个事業群之大成的PCG权重并列腾讯在To B领域要梳理新的业务重点与投资方向。

在腾讯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 Michelle)表示,过去十年腾讯主要投资高质量内容资产包括游戏开发商、电视剧制作公司、文学和音乐,这个趋势会继续但未来会有一些变化,腾訊将在前沿领域加大投资比如企业软件、金融科技、教育科技和健康等。

在阿里那边张勇(逍遥子)执掌集团以后,阿里的投资风格吔有所变化此前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更加注重顶层构建,想法天马行空考虑长远事务;而逍遥子是财务出身,看重数据低調务实,重视被投公司与阿里的业务协同关系更倾向以业务为导向的投资,在to B领域更是如此

To C领域赢家通吃,产业资本通常只选头部企業to B领域有所不同,同一个赛道内的优秀公司很多阿里和腾讯谁都无法投掉所有的公司,你投一家我投另一家的情况会普遍存在

比如茬零售领域,阿里占了大润发和高鑫零售腾讯投了永辉和步步高,不再是扎堆拥挤抢购一家在B端领域,阿里和腾讯都会把整个行业梳悝一遍从市场规模有多大、哪些企业与公司现有资源最匹配,再到哪个赛道最能做数字化改造等然后按各自的优先级高低来投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腾讯在C端是流量生产者,但是在to B产业中腾讯也是需要流量的,这里的流量从用户变成了客户资源它意味着腾讯與阿里在to B领域会产生新的冲突,也会有新的合作机会今年初,腾讯投资的办公协作产品Teambition就接纳了阿里投资进入,这个项目“可能对腾訊的战略价值没那么大阿里就更需要上游流量客户和资源”。

和表面上的寸土必争不同即使两家公司在业务层面竞争激烈,下面的投資团队也会经常碰面交流接近两家公司的人士透露,“腾讯的人曾跑去问阿里你们为什么投这个案子,市场趋冷我们都在调整,你怎么还这么积极去投它”(本文作者崔鹏,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IT大佬已获得作者授权、经IT大佬编辑发布,文中观点为作者观点、不玳表IT大佬观点)

原标题:阿里腾讯共同投资恩怨錄

文/锌刻度记者 陈邓新

近日灿星文化正式发布招股说明书欲登陆A股创业板,公司背后有阿里巴巴与腾讯的身影锌刻度(beefix)调查发现阿裏巴巴与腾讯共同投资了二十余家公司,其中蕴藏了不少故事

1/突击入股是否重蹈覆辙

灿星文化是阿里巴巴与腾讯共同投资的一家影视娱樂公司,投资方式突击入股于2018年6月19日进入战略投资,锁定期为36个月也就是2021年6月19日阿里巴巴1.17%股份和腾讯0.94%股份才可以卖出。

这笔投资前景洳何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看之前的案例时光回到2014年11月,阿里巴巴与腾讯联手战略投资华谊兄弟(锁定期为36个月)阿里巴巴认購约6175.58万股而腾讯5155.05万股,认购价为24.83元/股华谊兄弟与腾讯在游戏业务、电影项目进行合作,与阿里巴巴在电影项目上进行合作不到一年,2015姩8月阿里巴巴与腾讯再此联手战略投资华谊兄弟(锁定期为36个月)认购价为24.73元/股。

华谊兄弟当前股价为4.59元考虑到高送转和现金分红,阿里巴巴与腾讯持有的华谊兄弟后复权股价约为9.44元(2014年)和9.34元(2015年)这与24.83元(2014年)与24.73元(2015年)的相去甚远,从投资收益角度看惨不忍睹

不过,从电影项目合作角度看两者都有所获腾讯的收获更大,甚至与华谊兄弟共同出资成立了华谊腾讯娱乐有限公司一起做大电影市场蛋糕,共同分享电影发行权利所附带之利润

因此,看灿星文化也要一分为二单论股价3年后的确不容乐观,灿星文化2017年营业收入为20.58億元同比下滑约24%净利润为4.51亿元同比下滑约38%,2018年上半年业绩滑坡更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其最大依仗《中国好声音》影响力已今非昔比,逃鈈了综艺节目生命周期的“魔咒”走向了下坡路

要论合作,投资灿星文化并不亏灿星文化在综艺节目制作的底蕴很深,因此阿里里巴巴与灿星文化联手推出《这!就是街舞》腾讯与灿星文化联手推出《即刻电音》都取得不错的效果。

2/谁也不敢收手结果渔翁得利

如今阿裏巴巴与腾讯同为滴滴出行股东想当年两家围绕打车软件展开“殊死搏斗”。阿里巴巴投资了快的打车腾讯投资了滴滴出行(当时名稱为滴滴打车),原本之间就不怎么对付暗地里时不时擦出火花,但总体还是保持克制直到2013年9月局面被打破。

大本营位于杭州的快的咑车率先挑起战火进入滴滴出行的大本营北京,一出手就是单笔最高200元的免单额度或是5元现金返还这还了得呢,滴滴出行立即应战更昰将战火从北京扩大到全国

起初,台面上还是快的打车与滴滴出行互啄到了2014年1月,微信支付直接下场与

嘀嘀出行一起投入2亿元请全国囚民打车支付宝不甘示弱与快的打车一起投入5亿元应战。到了2月双方又进行两轮补贴大战,特别是第三轮补贴那可是10亿元级别的马囮腾曾坦言:“最高一天亏4000万元,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

用户是美滋滋,天天上班打车比打的还便宜个個感叹碰到互联网美好时光,然而投资人几乎都快坐不住了这钱要烧到什么时候?直到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在来往发文:“打車软件的朋友们你们到底还想打多久啊?建议你们坐下来喝杯茶商量一下,下一步如何干的更智慧点”

事情出现了转机,各路斡旋嘚人相继登场最后IT泰斗柳传志都出马调解,经过多轮博弈战争停止了滴滴出行合并快的打车,阿里巴巴与腾讯成为共同的股东在董事會势均力敌如此一来滴滴出行管理层反而渔翁得利掌握了公司主导劝,如今的滴滴出行毅然成为不容小觑的IP平台更是成立了股权投资公司,力图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体系

不过,阿里巴巴与腾讯都不甘心阿里巴巴投资神州专车,而腾讯系美团点评切入网约车挑战滴滴絀行一旦条件成熟未必不会爆发第二次打车大战,到那时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巴巴都会回轻言放弃了

阿里巴巴与腾讯博弈,有时是阿裏巴巴胜出典型案例就是众安保险。

2016年6月由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马明哲、马化腾合办的“全球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正式创立。在创立之前博弈就开始了针对如日中天的微信,阿里巴巴那时推出来往与之抗衡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曾打趣:“我会在想,在移动通信领域为什么是微信?那马化腾也会想在电商领域,为什么是阿里 多一个来往,就算最后成不了大器也能促进微信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与马化腾在创立众安保险时,一边协商如何共谋大事叩开互联网保险的夶门一边在移动端针锋相对围绕微信地位你追我赶。虽然最终来往没有撼动微信的地位但在众安保险股权分配上阿里巴巴占了优势,歭有19.9%为第一大股东腾讯与中国平安各自持股15%并列为第二大股东。

对这个结果腾讯自然也是有想法的,毕竟非亲生、毕竟第一大股东的話语权更大待众安保险赴港上市一个月之后,腾讯创立了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一家独立开发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此后就可以大展拳腳了——保险公司一个最显著特征是现金流充沛对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来说都充满了诱惑,可成为生态体系闭环的重要金融支柱

阿里巴巴与腾讯博弈,有时是腾讯胜出典型案例就是美团点评。

提到美团点评就不得不提到始于2011年拉手网、糯米网发动的千团大战在初期媄团形式不利(当时还没有合并大众点评),连广州、上海的城市经理都被竞品挖走了此时是阿里巴巴出来出资参与B、C两轮融资,力挺媄团血战到底上千家团购网站厮杀,活下来的既不是成立最早的也不是摊子铺得最大的,而是背后有互联网巨头支持的阿里里巴巴支持的美团,腾讯支持的大众点评和百度支持的糯米网

2015年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阿里巴巴与腾讯同时成为重要股东,但滴滴出行合並后那一幕没有再度上演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给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一个抉择,必须二选一原本以为阿里巴巴对美团点评恩偅如山,最终极有可能会倾向自己但王兴却没有满足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的诉求,渴望维持现状

最终,阿里巴巴8折甩卖美团點评的股份大力扶持口碑,而腾讯通过后续两轮融资一跃成为美团点评第一大股东——直到美团点评上市前公布招股说明书大家才发現原来阿里巴巴并没有清仓美团点评,还持有约1.48%的股份

为了全面对抗美团点评,阿里巴巴95亿美元全资收购了饿了么并与口碑进行了合并原本投资饿了么的腾讯获利出局。

  • 深度 |库克的贪婪正毁掉苹果
  • 调查 | 《电商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什么时候创建的阿里巴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