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售价40固定费用8万单位变动成本30设单位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减少30%固定费用总额增加10%售价不变

假设投资新设备,投产后每年产100万,单位售价12元,单位变动成本8元, 年固定成本总额30万(含折旧)。问_百度宝宝知道(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55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0积分
0人评价72页
0人评价72页
4人评价72页
0人评价72页
0人评价7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20积分VIP价:16积分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某产品的固定成本总额为35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5元,变动非生产成本为3元,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率为30%,则该产品的保本量应为()
C.1000联单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100000元
B.200000元
C.300000元
D.400000元
A.保本点和保利点升高,安全边际下降,利润减少
B.保本点和保利点降低,安全边际上升,利润增加
C.保本点和保利点升高,安全边际上升,利润增加
D.保本点和保利点降低,安全边际下降,利润减少
A.保本点和保利点降低,安全边际降低,利润减少
B.保本点和保利点上升,安全边际上升,利润增加
C.保本点和保利点上升,安全边际降低,利润降低
D.保本点和保利点降低,安全边际上升,利润增加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某企业生产销售M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4元,固定成本为5000元,预计信用期为30天,年销售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收益增加=2000*(5-4)=2000应收账款的应计利息增加={(12000*5)/360}*60*4/5*10%-{(10000*5)/360}*30*4/5*10%=800-333=467收款费用增加=00改变信用期净收益=-由于收益增加大于成本增加,故采用60天信用期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立信本科管理会计复习题
一、计算分析题 第二章 1、义力公司20X4年度只产销一种产品,产量为4000件,上年该产品期末存货为0件,本年销量为3500件,边际贡献率为50%,所耗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总额分别为20000元和32000元,所耗制造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28000元,发生的营业和管理费用为:单位变动费用4元,固定费用总额21000元.要求(1)分别用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算出税前利润;(2)验证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法的损益差异. 答:(1)单位变动成本b=()/=23,边际贡献率=(p-b)/p,(p-23)/p=50% , p=46 补充:按老师的做法,期间费用不分固定和变动,因此b=()/,p=38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期初存货成本 加:本期生产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成本 营业毛利 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 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23*3500) 边际贡献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 税前利润 按书上的做法 00
按老师的做法 *4000)
37000(包括变动和固定) *46
+6* 0*()=26*500
变动4*、固定21000
(2)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多1500元(), 产生损益差异的原因:(26-23)*期末存货500=1500元 2、第二章的例题 第六章 A、广大公司拟投资15500元购入一台设备,该设备预计净残值为500元,可使用三年,折旧按直线法计算.设备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增加额为10000元,20000元,15000元,除折旧外的每年付现成本增加额分别为4000元,12000元,5000元.公司使用的所得税率为40,要求最低的投资报酬率为10%,目前税后利润为20000元.要求:计算该方案的净现值,并做出是否购入该设备的决策 答:年折旧额=()/3=500元/年
NCF0=-15500, NCF1=(-5000)*(1-40%)+ NCF2=(-5000)*(1-40%)+NCF3=(-5000)*(1-40%)+0 NPV=%)+%)+%)-.92元>0 因此广大公司可以投资购入该设备
B、某企业购入机器一台,价值24000元,可使用年限为5年,每年销售收入48000元,付现成本38000元,贴现率10%.计算:(1)投资利润率(2)静态投资回收期(3)净现值(4)净现值率和现值指数 答:年折旧额=0元/年 (1)利润=-元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投资总额*100%=*100%=21.67%(参考答案43.33%) (2)NCF1-5==10000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原始总投资/年现金净流量==2.4 -1-2-3 (3)净现值NPV=10000*(P/A,10%,5)-元 (4)净现值率NPVR=净现值/原始总投资现值之和==0.5795
现值指数PI=1+净现值率=1+0.5
[或=经营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之和/原始投资现值之和=()/5] C、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有甲,乙两个方案,有关资料如下(1)甲方案原始投资为1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万元,全部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项目经营期5年,固定资产残值5万元,预计投资后年营业收入90万元,年总成本60万元
(2)乙方案原始投资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流动资金投资80万元,于经营期开始时投入,该项目建议期1年,经营期7年,固定资产残值10万元,预计年营业收入170万元,年付现成本70万元(3)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率40%,资金成本率10%.要求:(1)计算甲,乙方案各年现金净流量及净现值,评价甲,乙方案是否可行(2)采用年回收额法确定企业应选择哪一项投资方案. 答:(1)甲方案:年折旧额=(100-5)/5=19万元/年 NCF0=-150万元,NCF1-4=(90-60)*(1-40%)+19=37万元,NCF5=37+5+50=92万元 NPV甲=37*(P/A,10%,4)+92(P/F,10%,5)-150=37*3...4091万元 乙方案:年折旧额=(220-10)/7=30万元/年 NCF0=-220万元,NCF1=-80万元,NCF2-7=(170-70-30)*(1-40%)+30=72万元 NCF0=72+80+10=162万 NPV乙=72*(P/A,10%,7)*(P/F,10%,1)+(162-72)*(P/F,10%,8)-80*(P/F,10%,1)-220
=72*4.+90*0..909-220=67.892万元 因为NPV甲、NPV乙均大于0,所以两方案都可行,但NPV乙>NPV甲,故乙方案更优于甲方案
(2)年等额净现值=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NPV/(P/A,i,n)
甲方案的年回收额=24.409/(P/A,10%,5)=24.8=6.439万元 乙方案的年回收额=67.892/(P/A,10%,8)=67.892/5.万元 因为乙方案的年回收额>甲方案的年回收额,所以该企业应选择投资乙方案 2、参考例题39――41 第三章 A、海而达公司产销A产品,单价32元,2004年损益表如下:销售收入22400元,变动成本14000元,边际贡献8400元,固定成本10800元,税前利润-2400元.要求(1)计算205年扭亏为盈必须增加的销售量(2)如果2005年期望在固定成本增加2000元,实现目标利润10000元,则2005年至少销售多少件? 答:(1)海而达公司2004年的销售量=件,单位变动成本b=元/件
保本销售量=a/(p-b)=1)=900件
所以海而达公司2005年扭亏为盈必须增加的销售量=900-700=200件
(2)保利销售量=(a+目标利润)/(p-b)=(+10000)/(32-20)=1900件
B、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该企业2005年度A产品现有销售额为100000元,变动成本率40%,固定成本总额12000元. 要求(1)计算2005年度A产品的 a.边际贡献率和边际贡献额 b.保本销售额和安全边际客 c.安全边际率和保本点作业率 d.营业利润
(2)若公司要求实现目标税后利润42000元,所得税率30%,在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则期保利销售额为多少? 答:(1)a、∵边际贡献率=(px-bx)/px,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40%=60%,边际贡献额=%=60000元
b、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000元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销售=00=80000元
c、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100%=*100%=80%
保本点作业率=1-安全边际率=1-80%=20%
(或=保本点销售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100%=*100%=20%)
d、营业利润=边际贡献额-固定成本==48000元
(2)保利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1-所得税率)]/边际贡献率
=[(1-30%)]/60%=120000元
C、某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A产品的单价为5元,B产品的单价为2.5元;A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40%,B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30%,全月固定成本总额为72000元.假定本月份A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0件,B产品为40000件.要求(1)按综合贡献边际率法计算本月的综合保本额和A,B两种产品的保本量(2)计算企业的安全边际额和本月的预计利润(3)如果本月增加广告费9700元,可使A的销售量增加到40000件,而B的销售量降到32000件,请具体分析采取这一措施是否合算 答:(1)A产品预计销售额=5*30000=15万元,B产品预计销售额=2.5*40000=10万元
A产品销售比重=15/(15+10)*100%=60%,B产品销售比重=40%
综合边际贡献率=40%*60%+30%*40%=36%
综合保本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万元
A产品保本额=20万元*60%=12万元,A产品保本量==24000件 B产品保本额=20万元*40%=8万元, B产品保本量==32000件
(2)A产品的安全边际额=5*()=30000元 B产品的安全边际额=2.5*()=20000元 安全边际额==50000元 本月的预计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000*30%=18000元
(3)增加广告费后,A产品的安全边际额=5*()=80000元 B产品的安全边际额=2.5*()=0元 预计利润=*30%-元>不增加广告费前的预计利润18000元,因此采取这一措施是合算的。
第五章 习题1:七一电器厂研制生产一种新型电器产品,年生产能力为20万只,根据市场预测年销量为12万只,全年固定成本为400万元,该产品单位售价为3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为1450万元.为完成目标利润,厂长召开会议研究对策.经反复探讨,认为在目前价格条件下再增加销量不可能,但有一兄弟厂,愿意在降价30%的情况下包下全部剩余的电器产品.要求:((1)作出是否同意另一兄弟厂包销计划的决策(2)计算为达到目标利润1450万元,剩余的8万只产品的定价 答:(1)同意包销:300×(1-30%)=210万元,210万元大于变动成本200万元,所以同意包销 (2)(300-200)×12-400=800万元,[()+200×8]/8=281.25元
习题2:光辉灯具厂每年需要用塑料灯罩100000只,该厂以前一直是自己生产,每个灯罩的单位变动成本为0.8元,全部的固定成本为120000元.现有一厂商愿意提供塑料灯罩成品,每只定价2.1元,并保证每年供应所需数量.光辉灯具如果改自制为外购后,原来的固定资产可以生产塑料玩具15000个,每个塑料玩具单位售价5元.制造塑料玩具的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30000元,直接人工6000元,变动制造费用4000元,固定成本12000元.要求(1)请决策是自制还是外购塑料灯罩(2)如果制造塑料玩具的固定成本降为100000元,是否要改变以上决策?为什么? 答:(1)自制成本=0.8×元,外购成本=2.1×0000元
玩具销售额=1000元,玩具成本=3+=160000元 自制成本大于外购成本10000元,但如果外购灯罩后,要承担85000元成本;所以选择自制灯罩。 (2)虽然制造玩具固定成本降到100000元,但是还应选择自制灯罩。 因为固定成本减少20000元,但企业还要多承担65000元成本,所以选择自制灯罩。
习题3:长江继电器厂生产的继电器的磁铁以前一直是自制的,年需要量120000只.生产磁铁的有关自制成本如下:变动成本24000元,专属固定成本60000元,分配固定成本4000元.现有一专门生产磁铁的厂商愿意以每只0.75元的价格供应120000只磁铁.由于磁铁外购,原生产能力可生产另外一种产品1000件,该产品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变动成本4000元,专属固定成本20000元,分配固定成本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34元.要求(1)试运用差量分析决策该厂磁铁应自制还是外购(2)若另一种产品售价为29元,决策该厂磁铁是自制还是外购 答:(1)自制成本=2+元,外购成本=0.75×00元
另种产品售价=000元,另种产品成本=+元 虽然外购成本比自制成本多2000元,但如果外购产品,企业将生产另外一种产品获得毛利6000元。所以选择外购产品。 (2)如果另外一种产品售价降低29元,获得毛利1000元,小于差量成本2000元,将选择自制产品。
习题4:永嘉缝纫机厂现有的生产能力可生产24000架缝纫机.缝纫机单位售价每台400元,单位变动成本220元,原来产销正好平衡.现有一客商愿意出价250元订购10000架,经过研究,若挖掘生产能力,在现有生产设备条件下,可接受追加订货4000架,余下6000架必须添置设备一台,该设备价值320000元.经过与客商谈判,该客商坚持订货10000架,不然不再订货.要求(1)作出是否应该接受客商订货的决策(2)计算可接受订货的价格 答(1)边际贡献:(250-220)×1元,300000小于320000元,所以不接受客商订货。 (2)解:设可以接受价格X,(x-220)×1,解得:X=252元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当价格=252元时,可以接受客商订货。
投资报酬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和剩余收益等计算,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
二、判 断 题
1.1.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组成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2.管理会计工作应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向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信息。×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目标一致,但基本信息来源不一致。×
4.管理会计是一种侧重于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会计。
5.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因而管理会计信息的形成不以过去的资料为基础。×
6.相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缺乏固定性。
7.管理会计工作可以不受公认的会计准则的约束。
8.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在核算过程中力求数据的准确性,不可求近似值。×
9.管理会计人员只关注财务会计信息,而对非财务会计信息不感兴趣。×
10.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应定期编制有关报告。× 2.1.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具有暂时性、相对性和可转化性。 2.管理会计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这种分类的目的是进行成本核算,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3.变动成本的特点是随产销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其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4.成本性态分析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基础,成本性态分类是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 5.完全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是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变动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是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6.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异,可按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固定制造费用一期初存货固定制造费用”或“本期生产存货固定制造费用一本期销售存货固定制造费用”关系验证。
7.如果某期间生产量大于销售量,则该期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一定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8.某企业本期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即产大于销),该期发生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与前期相同,但两期产量不同,则本期用完全成本法与交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差额可能大于等于零,也可能小于零。 3.1.如果变动成本率为5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则保本点的销售额为400万元。× 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目标利润的变动,会引起保本点和保利点发生相应的变动。× 3.在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中,各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按大小排列的顺序固定不变。× 4.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等,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上升。× 5.单一品种下,保本点的销售额随边际贡献率的上升而下降。
6.只有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才会有利润,但两者差额越大,利润就越小。× 7.安全边际越大,保本作业率越小,企业经营越不安全。× 8.由于固定成本的总额无法变动,因此只能通过提高产品产量和降低单位成本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9.边际贡献小于零的企业,必然是亏损企业。 10.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利润受单价变动影响的敏感程度,由于单价对利润的影响较大,因此经营杠杆系数属于强敏感系数。× 4.1.定性分析法就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的一种科学的预测方法。× 2.指数平滑法的平滑系数越大,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小。× 3.回归分析法的原理,是按数学的最小平方法,找出能使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具有误差平方和最小的直线。按这种方法计算并建立的数学模型准确度最高。 4.预测利润等于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再减去固定成本总额后的余额。 5.安全边际量所产生的边际贡献无需弥补固定成本,全部构成利润。 6.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当产量发生变动时,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从而风险也就越大。 7.经营杠杆系数与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指数没有必然联系。× 8.当产品销售呈现负增长状态,可以认为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 1.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涉及专属成本时,可以分析边际贡献总额并进行决策。 2. 在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如果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小于与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该停产亏损产品而使生产能力转移。 3. 如果特殊订货不冲击正常的生产任务,不追加专属成本且剩余能力无法转移时,只要特殊订货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应该接受订货。 4. 在产品加工程度的决策分析中,深加工前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都属于沉没成本,是无关成本,相关成本只包括与深加工有关的成本。 5. 短期经营决策一般不涉及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其涉及的范围、资金应用量最小。× 6. 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就不应该停产。 7. 在进行差量分析时,只要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就以收入大的方案为优。 8. 在半成品是继续加工后出售还是立即出售的决策中,进一步加工前的成本属于无关成本。 9. 所谓虚亏损就是指生产该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 10. 增量成本从广义上说属于差量成本。 1. 预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看在普通年金终值与现值的基础上出(1+i)得到。× 2. 在利率和计息期数相同的条件下,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因此,年金终值系数与年金现值系数也互为倒数。× 3. 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情况下,公司债券的利率可视同为资金时间价值。× 4. 名义利率是指一年多次复利时给出的年利率,它等于每个利息周期的利率与年内复利次数的乘积。 5. 在计算现金净流量时,无形资产摊销额的处理与折旧额相同。 6. 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获利能力越强。× 7. 一般情况下,使其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折现率,一定高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8. 最小公倍数法和最短计算期法都是将计算期统一起来的计算方法,但是选优的标准却不一致。× 9. 某一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现值等于该方案的净现值与相关的资本回收系数的商。× 10. 现金净流量对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就是要计算出使投资方案可行的每年现金净流量的下限临界值。 1. 成本控制就是对生产阶段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引导和限制。× 2. 正常的标准成本是现有条件下预期能达到的成本,一经制定就多年保持不变。× 3. 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应该由采购部门对其负责。 4. 标准成本系统由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两部分组成。× 5. 成本的事后控制只需要对所揭示的不利差异进行汇总、分配,并分析原因。× 6. 虽然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核算有所差异,但两者具有相同的账务处理体系。× 7. 无论变动成本差异还是固定制造费用差异,都可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8. 变动成本差异由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部分组成,并都存在结构差异的问题。× 9. 在进行直接人工成本的差异分析时,如果完成一定的生产工作,用的人工工时多,则说明生产效率高。× 10. 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受到变动制造费用的节约和浪费的影响,但与生产工时无关。× 1. 在责任会计中对成本中心评价考核的重点是产品成本。 2. 因为企业内部个人不能构成责任实体,所以企业内部个人不能作为责任中心。× 3. 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就是当期发生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 4.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通常会低于市场价格,这之间的差异额反映了与外部销售有关的销售费、广告费。× 5. 内部转移价格只能用于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由于进行产品(半成品)或劳务的流转而进行的内部结算。 6. 内部转移价格的高低只会影响利润在各责任中心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影响这个企业的利润总额。 7. 从企业总体来看,内部转移价格无论怎么变化,企业利润的总数不变。 8. 利润中心必然是成本中心,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所以投资中心首先是成本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一定都是投资中心。 9. 没有对外销售业务的部门没有收入来源,所以不可能成为利润中心。 10.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收益后的余额。 . 三、单 选 题
1、在现代管理会计中,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2、如果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的差额为(一定小于零) 3、本量利分析中假定产品成本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 4、在有关产品是否深加工这类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的成本属于(沉没成本)。 5、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400件)[保本点=)=200件;(X-200)/X=50%,X=400件] 7、某方案贴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200万元,则该方案内部收益率(小于12%) 8、在投资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中,(剩余收益)指标能使个别投资中心的局部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9、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半固定成本)。 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其产量为2000件,销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型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6000元)。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的是(本量利分析法)。 12、投资项目的建设起点与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建设期)。 13、已知利率为8%的1元复利系数为(P/F,8%,1)=0.926, (P/F,8%,2)=0.857, (P/F,8%,3)=0.794, (P/F,8%,4)=0.735, (P/F,8%,5)=0.681,那么6年后取得4000元的现值应为(*0.926) 14、下列有关边际贡献率与其他指标关系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 15、某产品售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6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预计销售量为5000件,则安全边际率和贡献边际率分别为(50%,20%) [边际贡献率=(200-160)/200=20%;保本量=0-160)=2500件,安全边际率=()/5000=50%] 16、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单位贡献毛益率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不于(该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 17、以下属于决策不相关成本的是(沉没成本) 18、某厂是其总公司下属的一个投资中心,该厂预计2005年投资500万元,预计净收益增加100万元,如果该公司的平均报酬率为20%,则该厂的投资剩余收益为(
)。 A、45万元
C、105万元
D、150万元 19、假定下列各项因素变动均处于相关范围内,则能够导致保本点升高的是(单位变动成本升高) 20、某企业利用0.4的平滑指数进行销售预测,已知2002年的实际销售量为100吨,预计销量比实际销量多10吨,2003年实际销量比预计销量少6吨,则该企业2004年预测销量应为(
A、106.6吨
B、103.6吨
D、63.6吨 四、多 选 题 1、采用变动成本法与采用完全成本法的处理相同的项目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的因素有(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 3、下列短期决策正确的是(将亏损产品停产,其生产能力用来生产边际贡献更大的产品;边际贡献为负数的产品立即停产;亏损产品若仍能提供边际贡献,则不一定立即停产;有剩余生产能力时,只要客户出价高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即可为其加工生产) 4、 在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中,当一项投资的净现值小于零时,表明该方案(获利指数小于1、不具备财务可行性、净现值率小于零)。 5、影响剩余收益的因素有(利润、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利润率) 6、在产销不平衡情况下,下面说明中正确的有(本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本期产量等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必然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7、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有(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品种结构) 8、根据成本性态,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9、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是(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总额,固定推销及管理成本总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动成本包括哪些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