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厉害木匠的军人是谁

盘点历史上最厉害的几名狙击手 中国这位老军人榜上有名
军谈天下事
我们大部分军迷爱好者可能都看过一部叫做《兵临城下》的战争电影,而在电影中有一位枪法神准的狙击手——瓦西里。而在历史上这位名叫瓦西里的士兵的的确确的存在,并且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先后射杀了225名德军,让当时的德军军官个个外出都要戴上厚厚的钢盔,以防被其一击毙命。实际上,在咱们中国也有这样的一名神枪手,论战功并不比上述两位的狙击手差多少。张桃芳,江苏省兴化市人,2007年去世。在朝鲜战争期间,这位老战士一共击杀214名敌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位老战士在1951年才入伍当的新兵,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军事训练,完全是在战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狙击才能。这214名敌人仅仅是在4个月的战役中完成,如果战争的时间更长一点,那么击杀300多人并非难事。上图为张桃芳年轻时候在战壕中的身影。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有出名的女性战士,他们有的出身高贵,有的出身卑微,
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局日发布的消息,海军水面战中心位于达
阅读下一篇中国近代史哪个省打仗最强,将军最多,士兵最猛?
中国哪个省打仗最强?
图为曾国藩
1)有人说第一要数广西。
1851年1月,洪秀全揭竿而起,率三万广西兵,不到三年打下南京,出了一个太平天国,纵横中国14个省,横扫大半个中国,几乎无人能挡。
1885年中法之战中的镇南关大捷,法军大败,连法国内阁都下了台,冯子材依赖的就是广西兵的英勇无畏!(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唯一打赢的一场反侵略战争)
1926年孙中山领导革命军北伐,桂系七军被称为钢军,打头阵。北伐军第一个胜利,就是李宗仁(桂系名将)指挥的长沙战役,仅一个星期,就大败吴佩孚的部队,光复长沙。桂军从两湖一直打到南京、北京。在随后的桂唐战争中,素以彪悍著称的湘军十几万人被几万桂军打败并收编。广西兵几乎强悍得无敌手。
抗战时期广西没有出过一支伪军,日军没能在广西的任何一个城市和村庄占领超过3个月。
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时期也说了: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2)还有人说湖南的士兵,湘军最能打仗。
理由如下:"无湘不成军",湖南人打仗勇敢不怕死,敢打敢拼。湘兵的战斗力十分强,洪秀全就是曾国藩率领湘军打败的。
在抗日战争中,湖南是输送兵员最多的省,第二才是四川省;全国16次大会战,湖南作为主战场打得尤为激烈,有6次大会战,如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衡阳会战等,后来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湖南省的兵员也是最多的。
中国每次大战都少不了湖南人的影子,朱德元帅讲过:湖南人最霸气。
但是,新中国将军最多的省份,不是广西,也不是湖南,而是江西。
江西:(授衔将军325人):涌现了上将陈奇涵、赖传珠等325位开国将军,是出将军最多的省份之一。
广西开国将军只有8人,分别是上将韦国清、李天佑;中将莫文骅、韦杰、覃健;少将韦祖珍、吴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帖子主题:中国军人的伟大典范;很多人想不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
共&9510&个阅读者&
军号:2338252 工分:314460
/ 排名:32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军人的伟大典范;很多人想不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
中国军人的伟大典范;很多人想不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人们立即就会想到一大串的名字:战国时代的乐毅、孙膑、吴起、廉颇,汉代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唐代的李靖、郭子仪,等等,恐怕很少有人会提到王忠嗣。但恰恰是知名度并不太高的王忠嗣,才是中国军人的伟大典范;甚至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 王忠嗣(705-749年),原名王训,山西祁县人。出身世族。父亲王海宾骁勇善战,沙场捐躯时,王训不过九岁。 唐玄宗见到他以后,赐名忠嗣,以汉朝霍去病的事迹勉励之。忠嗣初长成时,一日,玄宗与他谈论用兵之道,应对从容,纵横捭阖,玄宗当面赞许他“尔后必为良将”。 果然,王忠嗣不负玄宗所望,在以后的岁月里,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无人可以与之比肩的一代名将。 一、一人佩四镇之印,掌控万里边疆 (1)一战成名 开元十八年,18岁的王忠嗣离开宫廷,被任命为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参加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次恶战——玉川战役。战前,他侦察到吐蕃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就独自率领三百精锐骑兵,乘着夜色发动突然袭击,斩首上千级,俘虏四千余人,缴获牛羊上万头,吐蕃赞普仓皇逃命。此战堪比霍去病800骑兵夜袭匈奴之战,王忠嗣也因之一战成名。 (2)军功日盛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萧炅为河西节度使,会同陇右节度使杜希望、剑南节度使王昱,兵分三路,分道进击吐蕃。杜希望率陇右部一路长驱直入,攻取新城,并攻占吐蕃盘踞的黄河大桥,于黄河左岸修筑盐泉城。吐蕃在黄河西岸地区集结了三万人马,向盐泉城展开反扑。首战唐军失利,全军上下士气低落。此时,左威卫郎将王忠嗣主动请缨出击,以振士气。 王忠嗣集合队伍,冒着密集的箭雨,果敢地向吐蕃阵地发起进攻。王身先士卒,冲入敌营,左劈右砍,其部下也个个奋勇向前,竟然使吐蕃的战斗队形大乱,被砍倒了数百人。一直在观战的陇右节度使杜希望见王忠嗣的敢死队破坏了吐蕃人的防线,马上抓住机会,果断命令全线出击。王忠嗣的悍勇为全军上下作出表率,终于以寡击众,大败吐蕃。战后论功,王忠嗣升为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后军功日盛,不久便升至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 (3)令契丹几十年不敢作乱 自武则天征讨契丹失利,唐北部边境契丹势力日益强大。 唐朝五次北伐皆败,武则天还曾下令征全国囚犯组成军队讨伐契丹,依然劳而无功,契丹遂成唐之大患。为彻底解决这一心腹大患,朝廷委派王忠嗣北击契丹。大唐天宝元年,王忠嗣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奚族和契丹联军20万迎战唐军于桑乾河,双方在桑乾河展开决战。唐军雷霆出击,三战三捷,奚族和契丹联军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奚、契三十六部全部向唐军投降,之后几十年不敢作乱。王忠嗣威名也因此大震于天下。 (4)迫突厥汗国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742年,突厥余众共立判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唐玄宗遣使谕令乌苏内附,乌苏不从。王忠嗣随即屯重兵于碛口以威胁乌苏。王忠嗣大兵压境威慑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大为恐慌,上表请降。王忠嗣知其不是真心归附,于是结营于木刺、兰山,以探虚实,随后又向玄宗进献 《平戎十八策》。一切准备就绪后,王遣使说服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酋长,向乌苏发起进攻,结果,乌苏兵败逃遁,国中大乱。密切关注着北方局势的王忠嗣果断下令朔方部出击,攻打突厥的西部军区。朔方部穿越荒漠,马匹充足、装备精良,士气高昂,面对强大的唐军,突厥除战死者,部众基本上全部被唐军俘虏,重要人物悉数向唐朝廷投降 。天宝三载(744年),王忠嗣趁突厥大乱之机,再次出兵北进。这次唐军的打击重点是实力较强的东方部落。朔方军进军神速,直抵萨河内山,一路势如破竹,攻势凌厉,一举击破突厥东部军事力量。至此,曾经称雄北方一百余年的突厥汗国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场前后延续达百年的战争,最终以大唐帝国的胜利而告终。 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命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当时四镇兵力总共有26余万人。一人佩四镇之印,掌控万里边疆,劲兵重镇,这在大唐帝国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5)未雨绸缪,决胜千里 摧毁吐番等势力,彻底解除西部边患 王忠嗣成为手握重兵的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之后,考虑吐蕃等国骑兵强盛,对唐军的威胁极大。于是早在朔方、河东之时,便在边界地区高抬马价,这样一来,各地胡人都争着把马卖给唐朝,王忠嗣将马尽数买下。从此胡人战马逐渐减少,而唐朝的兵马却更加强 壮。王忠嗣到陇右、河西之后,便奏请分朔方、河东镇的战马九千匹以充实河西、陇右,从此此二镇的兵马也强大起来。王忠嗣见四镇实力都强大起来,于是上表玄宗,决定对吐蕃用兵,以彻底解除唐西部边患,玄宗应允。 公元746年,王忠嗣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随之乘胜追击,在积石会战中将吐蕃残部全歼,并俘虏了八千名依附吐蕃的吐谷浑军。这次作战,吐蕃在青海、甘肃交界处设置的堡垒几乎被全部摧毁,死伤数万人,两个王子战死,重要战略盟友吐谷浑降唐。自此,吐蕃在青海地带对唐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其对河西地带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之后,王忠嗣又马不停蹄,千里奔驰,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并在此战中大胆提拔了当时还是青年将领的李光弼和郭子仪。大食慑于唐军军威,再不敢出兵。从此,大唐军威威震八方,四海畏服。 雁门关 桑干河 碛口 以上三图,是山西境内王忠嗣用过兵的一些地方。时移世易,景色自也不复从前了。 二、自古知兵非好战,忠嗣为和平而生 王忠嗣虽然自幼以勇武自负,但自从升任为节度一方的重要将领以后,却主张“以持重安边为务”。 他曾经对人说:“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在这里读 [jiǎo],追求的意思)功名耳”。 他这样做并不是麻痹大意,丧失警惕。他仍经常注重军事训练,妥善保养军械,充实边防,随时补充兵源。他本人就随身常带着一张重150斤的漆弓,但从不轻易使用。他带领的部队,士气十分高昂。他还注意搜集情报,以便迅速做出正确的决断,不打无准备之仗。每当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与部署。首先要亲自召集各级军官进行战前动员,按士卒多寡发放兵械,一弓一箭,都要标上使用者的姓名, 仗打完后如数交还军械库。战士们都互相监督,爱护兵械,保障了军资的充足供应。因此他几乎每战必胜,深得将土们拥戴。 在兼任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期间,王忠嗣掌管的地盘从朔方至云中,边境长度达数千里。为了加强防御,他在要害地方都设置了城堡。有的地方以前唐军筑有旧城,他便派人加以修复,继续使用;有的地方地势险要,若无旧城,便派人据险修建新城。 坚固的城防连绵不断,其作用相当于万里长城。这种做法不但能够达到军事目的,由于施工量小,可以防止士兵过于劳累,又节约政府财政,因此更适合推广,所以王忠嗣得到上下一致拥戴。 王忠嗣修筑城防,不但改变了过去庞大的唐军与灵活的游牧军队打游击屡屡失败的的窘境,加强了边疆防务,而且还为大唐帝国向外开拓了边境领土达数百里。从此,万里边塞烽火不举,人民安居乐业,“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 为战争而生的,以敢战、善战成名,古今中外的名将概莫例外;但是,伟大的军人与一般意义上的名将不同。伟大的军人不是为战争而生,而是为消灭战争而生的,是为和平而生的,这样的军人古今罕见。敢战、善战,即使如成吉思汗一样征服世界,也与伟大不沾边。 “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中外历史上,能说出这样话的军人绝无仅有,就凭这一点,王忠嗣就可以冠之以“伟大军人”的称号。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李清照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唐诗人刘皂有《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云中,朔方,桑干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山西的地名。不过在这些诗人词人眼里,或许只是远方,只是苍凉。而已。 老乡@有芒 先生转一个导演朋友的话,说他拍山西,只取冬景,觉得非如此,不能状山西风土。四平八稳的讲述和温文尔雅的描摹,都是对山西的不敬和冒犯,配不上山西的厚重与沧桑。也可能只有山西,只有在严冬里以满目的凋敝与萧瑟温暖着希望的山西,才能培育出这样的做军人,不重功名,不喜言说,以自己的血来止息战争,换取和平的将军。 三、都只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忠嗣不用数万人性命换官来做 王忠嗣手握重兵后,“以持重安边为务”,从国家大局着眼,不再轻启战端。他不仅自己战绩辉煌,还注重发现栽培人才。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和李晟都曾是王的部属。但是,这位天才的伟大帅才,却因为他的优秀和忠诚,与晚年的玄宗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矛盾。“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晚年的唐玄宗,极喜边功,从而导致边界战事频仍。 这年十月,玄宗想让王忠嗣率兵攻打吐蕃所占领的石堡城。石堡城依山而建,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城中,要攻克此城,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王忠嗣一向以持重安边为已任,接到玄宗的诏书后,便上言说:“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这本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然而,当时的玄宗已陷于穷兵窦武的迷狂,哪里听得进逆耳之言。史载:“上意不快。” 这时将军董延光为了迎合上意,自请带兵攻打石堡城。玄宗立即批准,并诏令王忠嗣分兵相助。王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对此举存有异议,故相助不力。 李光弼进言:我知道您因为爱惜士卒性命,但这样做,将来必定归罪于您。 王忠嗣说:“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其次不过黔中上佐。忠嗣岂以数万人命易一官乎!(现在我们拿几万士兵的生命去争夺一城,得到了它,不足以制服敌人,失掉了它,也不会有害於国家。所以,我王忠嗣不想这样做。现在为此事即使受到皇上责罚,不过就是当一个金吾、羽林将军,返回宿卫京师;再不然的话,也不过贬为一名黔中上佐而已。我怎能忍心拿数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呢!”) 由于得不到王忠嗣的有力支持,唐军强攻未果,董延光怨愤不已,将责任推到王忠嗣身上,说他“阻挠军计”。 此前,宰相李林甫因为王忠嗣功名日盛,担心他入朝为相,威胁自己的相位,也非常忌恨他,以至“日求其过”。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与李林甫内外勾结,阴谋反叛。一次安禄山假称要抵御外族入寇,筑雄武城,大量地贮藏武器。又请王忠嗣率部下来帮助筑城,打算趁机将他的兵马留下。但王忠嗣却先期到达,没有见到安禄山便返回了。此过这次事件,王忠嗣察觉安禄山有谋反之心,此后便多次上言说安禄山要反叛,更加引起李林甫的忌恨。恰好这时石堡城之事传来,李林甫乘机让济阳别驾魏林上书告发王忠嗣说:“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玄宗闻讯大怒,便将王征入朝中,交付御史台、中书省与门下省共同审问。三司会审后,王忠嗣被判死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四、王忠嗣与安史之乱与盛唐关系 当时哥舒翰也被征入朝,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玄宗对他十分赏识。 哥舒翰入朝时,有人劝他多拿一些金帛去救王忠嗣,哥舒翰说:“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于是就只身背了一个包裹入朝。当得知王忠嗣被判死罪,哥舒翰坚持认为王忠嗣冤枉,并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王忠嗣的罪。玄宗走入宫后,哥舒翰随后叩头,声泪俱下,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最终免除了王忠嗣的死罪。十一月二十七日,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年),王忠嗣病逝,终年只有四十五岁。同年哥舒翰奉命率军攻打石堡城,果不出王忠嗣所言,最终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占领石堡城。 王忠嗣的冤死对大唐王朝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王死后仅6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而衰,再也未能恢复元气,同时导致了西域的丢失。从这次失去西域以后的1000年间,汉族政权再也没有掌控过这片土地。 有论者认为,如果王忠嗣不被贬黜,安史之乱就没有爆发的可能;如果王忠嗣不早死,而重新被重用,安史之乱也不过是一场瞬间既逝的闹剧而已,盛唐的局面有可能延长50-100年。信哉,斯言! 五、军人的天职是不是服从?孙子兵法确立的是什么标准? 《孙子兵法》云: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进攻不为追求功名,避战不怕受到惩罚,只知道保护民众爱惜士兵,而真正有利于国君,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孙子兵法》所设立的这一标准是与“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这一军人通则相悖的。而这,也正是孙子超越古今军事家的伟大之处。这样一种人本、人道主义情怀是“以服从为天职”的军人所难以具备的。 以这样的标准遍观中外名将,达标者不多,见于史册者恐怕也就王忠嗣一人而已。拥有王忠嗣这样伟大的军人,应当是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国军人的骄傲。文章来自毕唐书先生。老家根据微平台《历史派》重新编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军人的伟大典范;很多人想不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27818 工分:5356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2楼&楼主 把孙武子 置于何地???孙武是战略家,这个是名将。两个有这本质的区别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38813 工分:26193
左箭头-小图标
苍茫的北方大地,代代英豪驰骋的地方,真的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骑马重走他们留下足迹和热血的地方,在行履间回忆和感怀那历史的厚重和大唐的雄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53503 工分:4022
左箭头-小图标
26楼&李隆基就是这样,要说杀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那是老果断了,一点都不犹豫。这股果断劲头,偏偏一直就不用到安禄山身上,而早就有人告诉过他安禄山迟早要反。唉,成天研究拍马屁的人哪有功夫学本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90249 工分:132390
左箭头-小图标
李隆基就是这样,要说杀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那是老果断了,一点都不犹豫。这股果断劲头,偏偏一直就不用到安禄山身上,而早就有人告诉过他安禄山迟早要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40117 工分:21946
左箭头-小图标
自公元1950年至1953年,朝鲜半岛一战与我中华民族赢得60余年之和平,近来应在谋一战 以赢得未来数十载和平发展!当为当今后2-3年为之的大事!和平永远是靠枪杆子才有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11752
左箭头-小图标
18楼&中国不缺将
缺识将之人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820616
/ 排名:4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哥舒翰(?-757年),唐朝名将,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俘虏,后安庆绪杀安禄山,登基为帝,不久,败于唐军而逃,将哥舒翰杀害。唐代宗赠太尉,谥曰武愍。哥舒翰是西突厥哥舒部落人。按突厥的习惯,常常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他的父亲是哥舒部落的首领,叫做哥舒道元,曾经做过唐代安西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哥舒翰的家族世居安西,他也生在安西大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哥舒翰生在望族,他家有权有势,也很有钱财。他在青少年时代,讲侠义,好纵酒,凡是别人有求于他,只要他答应了,就一定办到。当他四十岁的时候,他父亲在京城长安去世了,他到长安守孝三年。朝廷任命他去做长安县尉,县尉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他嫌县尉太小,无法施展才能,一气之下,就跑到河西从军去了。从军历史及人物生平简介就是这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820616
/ 排名:4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李晟(727-793),唐朝名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初为边镇裨将,因战功升至右神策军都将,因平朱泚之乱,被封为西平郡王。贞元九年(793)八月李晟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德宗亲临吊祭,废朝五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赠为太师。著名战役李晟收复长安之战唐兴元元年(784年),唐检校右仆射、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李晟指挥集聚在关中地区的官兵,与行营兵马副元帅浑瑊东西呼应,为光复被朱泚占领的京城,同叛军所展开的一场攻防战。 是年四月,李晟主持军机大事后,积极筹划收复长安。他奏请德宗批准,任京兆少尹张或为副使,谏议大夫郑云逵为行军司马,京兆府司录李敬仲为节度判官。授予唐良臣河中节度使令其保卫潼关;戴休颜为鄜坊节度使令其守奉天;李晟又建议朝廷在京城郊县广泛征赋,使军队粮草充裕。当时,神策军家属及李晟家百口都在长安,为稳定军心,李晟流着泪鼓励大家说,皇上都背井离乡,我们怎能只顾自家呢?对于朱泚派来的说客,李晟立即处斩。由于李晟与士兵同甘共苦,用大义激奋士心,兵卒虽盛夏犹衣冬服,未授春衣也没人离叛。请从贼营逃来的将士控诉朱泚令人发指罪状,以激励士气。贼元帅将姚令言等派间谍刺探李晟进军长安日期,被巡逻骑兵捉获,李晟给他们饮酒、钱,放他们回去“努力固守,勿不忠于贼”。五月二十日,李晟率军抵达通化门,向城内耀武示威,贼不敢出。召集诸将商量攻城方案。大家主张先拔外城,占据坊市,然后北攻宫阙。李晟说从贼重点聚集的苑北突破,击其心腹,迫敌狼狈出逃,既可保住宫阙不受残害,坊市不受骚扰,又能避免坊市狭窄,官军不易击敌。诸将都称赞此方案。李晟便牒告浑瑊、镇国节度使骆元光、商州节度使尚可孤等,约定期限进军于长安城下。五月二十五日夜,李晟从东渭桥移军至光泰门外米仓村,兵临京城。二十六日李晟正亲临挖壕筑栅,朱眦骁将张庭芝、李希倩率贼军大部人马而至。李晟抓住敌来送死的天赐战机,命令副元帅兵马使吴诜等部奋力迎击。当时,骆元光军在阵地北部,兵力较少,贼军合力攻打他。李晟当即派牙前将李演等率兵增援。中军全力配合,李演等大破叛军,乘胜进入光泰门;又大败叛军,僵尸敝地,因夜临,李晟收兵,没被歼灭的叛军入白华门。二十七日,李晟又出兵。诸将建议等待浑碱率领的西路军赶到,夹攻歼敌。李晟力主乘胜追击,乘敌无备,夺取长安。朱泚军出战,官军屡次获胜。二十八日,李晟集结诸路部将骆元光、尚可孤,兵马使吴诜、王佖,都虞侯邢君牙、李演、史万顷,神策将孟涉、康关俊,华州将郭审金、权文成,商州将彭元俊等,号令誓师后,在光泰门外展开官军。又命王佖、李演率领骑兵;史万顷带领步卒,直抵苑神墙村。李晟预先派人夜里打开苑墙200余步,这时叛军已用树木栅拦住,并从栅中刺射官军。李晟下达纵贼则先斩诸将的命令,史万顷惧而率兵先进,拔栅冲入。王佖等骑兵继进,叛军奔溃,叛将段诚谏被俘,官军大部人马分头齐进,喊杀声如迅雷滚动。姚令言、张庭芝、李希情等叛将还负隅顽抗。李晟命决胜军使唐良臣、兵马使赵光铣、杨万荣、孟日华等步骑齐进,叛军虽能拚凑防线,但经十余合战后,已不能支持。至白华门时,突然有数干名叛军出现在官兵背后,李晟当即率百余骑士回头迎击。叛军慑于李晟威名而惊慌溃退,官军追斩不可胜数。朱泚、姚令言、张庭芝率万余人西逃,李晟命兵马使田子奇率骑兵追歼。其余凶党先后投降。官军光复长安城。点评:此战,李晟善于团结内部,激励将士,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部署周部,抓住有利战机,击败叛军主力,乘胜猛攻,终获胜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820616
/ 排名:4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中,有两位杰出统帅、宰相——郭子仪和李光弼,前后都曾经出任朔方(即灵州、灵武,今宁夏吴忠市)节度使,他们二人原来都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朔方军的部将。历史上郭子仪名气比李光弼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李光弼要胜过郭子仪。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新唐书》评论,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论战功李光弼则是唐朝“中兴第一”,是“再造唐朝”的第一功臣。而李光弼还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军事家。李光弼由郭子仪引荐,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唐军统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820616
/ 排名:4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说,就像诸葛亮在历史的上所写的,是很多人的优良形象在他身上的体现,如果多数情况是以多打少并且胜多负少,同样可以说他是名将,以弱胜强方能体现一名将军的真正实力,比如说如果没有赤壁之战,周瑜也许不会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没有一次偶然的北伐,陈庆之也不会成为一代神话,我倒是觉得唐朝玄宗末年的张巡这名将军很厉害,以手上的残兵据守城池,草人借箭,延缓了叛军的行军,最终据守城池而亡(我觉得就像射雕里据守襄阳的郭靖一样,没有任何援军,而据守自己的忠臣),一个武将的评价的价值我觉得是多方面的,像你说的他推荐了很多名将就已经足够厉害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1942 头衔:市井真小人 工分:1732833
/ 排名:115
左箭头-小图标
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不叫军人,叫军阀,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14405 工分:54508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不缺将
缺识将之人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57595 工分:895
左箭头-小图标
军人趋利而行,他没进取精神了,那只能回家吧,但被杀,确实是不公平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7397 工分:99934
左箭头-小图标
所以说,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因为内乱导致的风崩离析!如果唐玄宗不做死,大唐也不会死的这么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96193 工分:1827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莫以成败论英雄。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05814 工分:10898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说了半天,在中国军人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无名小辈!无知者最无畏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06061 工分:32602
左箭头-小图标
说了半天,在中国军人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无名小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45420 工分:4283
左箭头-小图标
伟大的将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05814 工分:1089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楼主 把孙武子 置于何地???一天乱问瞎问,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05814 工分:10898
左箭头-小图标
写得好,学习了,谢楼主,一个伟大的将军,确是国家的柱石,国家的依靠啊,不为自己的生死考虑而枉死数万士卒,确太伟大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27818 工分:5356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楼主 把孙武子 置于何地???孙武是战略家,这个是名将。两个有这本质的区别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7503 工分:9771
左箭头-小图标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呢,按历史唯物主义观来说,个人不可能改变历史走向,所以……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10309 工分:151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怎么说呢,除非可以实现关公战霸王,没有可比性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38618 工分:11725
左箭头-小图标
的确是很伟大的军人,为什么名不见经传,原来我也不知道。相信如果王忠嗣在,安禄山崩扎不了几下,根本不得崩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8252 工分:314460
/ 排名:3294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楼主 把孙武子 置于何地???孙武是伟大的军事家,王忠嗣是伟大的军人,毕唐书先生从另一角度问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88863 工分:9722
左箭头-小图标
了不起的军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88863 工分:9722
左箭头-小图标
真正的伟大军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58073 工分:1903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 把孙武子 置于何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8条记录]&分页:
&对中国军人的伟大典范;很多人想不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厉害的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