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java 跳出死循环令人窒息的职场死循环

你的工作和生活,是这样的吗?
上班,领导派活,编码(可能是任务 X)、测试(可能是任务 Y)、解 Bug (可能是任务 Z)、开会(可能是任务 W),下班,打游戏或追剧或逛街,周末出去 HIGH 一下,周一再去上班……
今天忘了昨天发生了什么,这一周与上一周相似,这一月与上一月相似,这一年与上一年相似……
若干年后,蓦然回首
绝望地发现:
这辈子就这样子过去了
然后,喟然长叹……
有没有想过,如何跳出来?
日复一日的循环
没什么愉悦,疲于应付,日复一日,蹉跎岁月。
这样的工作状态,用编程黑话来描述,是这样子的:
while(true){ 平淡无奇地混过今天();}
学过编程的人(不管任何语言),都能理解,上面的伪代码是个死循环,永远跳不出来。
在 CPU 单核心多线程和双核心这些技术出现之前,你跑前面的程序,会把电脑忙死, CPU 占用率接近 100% ,你几乎干不了别的事情了。
展开剩余76%
同样,对于我们人来讲,如果你的工作陷入了这样日复一日、令人窒息、了无生趣的死循环中,那你未来的遭遇,基本上和那个单核心单线程的电脑差不多。
跳出死循环的 4 个关键点
所幸,这个死循环,从编程的角度看,很容易跳出。
把前面的伪代码,改写成下面这样:
int i = 0;while(i & 1000){ i = i + 1; 平淡无奇地混过今天();}
现在,这个循环可以跳出来了!
我们从程序的视角看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引入了一个变量 i
i 在每次循环时加 1
i 持续稳定的加 1
i 值达到 1000 时跳出循环
类比无趣无望的工作死循环,做下列四件事,就可以跳出来:
引入变量;
每天做一点积极正向的变化;
持续变化,在一个方向不断累积能量;
到达临界,跳出循环。
看来,我们的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稍稍展开一下。1
1. 引入变量
工作中,可以引入的变量很多,比如:
学习新知识(与你工作关联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如税法、记账、旅游、加密算法、房产投资、网络协议、基金)
培养新技能(写作、演讲、讲授、设计 PPT 、制作 Excel 、拆书、理财……)
尝试新工作内容(走出你的职责范围去看看)
引入新工作方法(你的工作还有可改进的控件吗)
结识新伙伴(公司内,你不认识的同事、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同一个业务圈子的人)……
引入变量时,符合至少一个原则:
有助于你当下的工作产出
有助于你个人技能累积
2. 每天做一点积极正向的变化
每天进步一点点,而不是每天原地踏步,或者退步。这非常重要。
3. 持续变化,在一个方向不断积累能量
很多事情,你都绕不过准备的过程。你想直接吃第 6 个能让你饱的包子,不可能。
唯有利用时间的复利,不断在一个方向持续累积,才可能越来越犀利。
金钱的复利是利息,时间的复利是成长。
《刻意练习》中解构的 10000 小时秘密,Scalers 的持续行动 1000 天,说的就是这个。
4. 到达临界,跳出循环
量变到达某个临界,会引发质变。就工作来讲,你的临界条件,可能是:
负责新的工作内容
获得其他单位的要约
在某个方向建立个人品牌
下班后收入能够支撑生活
某个技能的窗口期来临
打破“听过很多道理”的魔咒
2013 年底我重拾写作,开始更新技术博客,2014 年出版第一本技术图书《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后来出了第二本,慢慢建立了一点个人影响力,我的职场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5 年 5 月开始写订阅号,每周更新三篇原创,到现在过了 2 年多了,积累超过 300 篇文章,围绕开发者职场,形成了 3 本图书。
2017 年 7 月,我离开稳定又高薪的开发工作,开启自由职业之路。
这一切,都是 因为我在 2013 年,给自己的职场引入了“写作”这个变量。
我相信,选对方向,持续行动,量变终会引起质变。
不要相信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种满满负能量的流行语,只要你选择一个道理,行动起来,把那个道理,通过持续实践变成你自己的,你就可以蜕变。
如果你想坚持做一件事却又经常半途而非,可以戳阅读原文,参与我的Live:怎样坚持你的计划实现你的目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如何跳出令人窒息的职场死循环?
作者|资深开发者、职业生涯规划师 安晓辉
编辑|Judy
你的工作和生活,是这样的吗?
上班,领导派活,编码(可能是任务 X)、测试(可能是任务 Y)、解 Bug (可能是任务 Z)、开会(可能是任务 W),下班,打游戏或追剧或逛街,周末出去 HIGH 一下,周一再去上班……今天忘了昨天发生了什么,这一周与上一周相似,这一月与上一月相似,这一年与上一年相似……
有没有想过,如何跳出来?
日复一日的循环
没什么愉悦,疲于应付,日复一日,蹉跎岁月。
这样的工作状态,用编程黑话来描述,是这样子的:
学过编程的人(不管任何语言),都能理解,上面的伪代码是个死循环,永远 跳不出来。
在 CPU 单核心多线程和双核心这些技术出现之前,你跑前面的程序,会把电脑忙死, CPU 占用率接近 100% ,你几乎干不了别的事情了。
同样,对于我们人来讲,如果你的工作陷入了这样日复一日、令人窒息、了无生趣的死循环中,那你未来的遭遇,基本上和那个单核心单线程的电脑差不多。
跳出死循环的 4 个关键点
所幸,这个死循环,从编程的角度看,很容易跳出。
把前面的伪代码,改写成下面这样:
现在,这个循环可以跳出来了!
我们从程序的视角看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引入了一个变量 i
i 在每次循环时加 1
i 持续稳定的加 1
i 值达到 1000 时跳出循环
类比无趣无望的工作死循环,做下列四件事,就可以跳出来:
每天做一点积极正向的变化
持续变化,在一个方向不断累积能量
到达临界,跳出循环
看来,我们的生活还是有希望的?稍稍展开一下。
工作中,可以引入的变量很多,比如:
1. 学习新知识
与你工作关联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如税法、记账、旅游、加密算法、房产投资、网络协议、基金。
2. 培养新技能
写作、演讲、讲授、设计 PPT 、制作 Excel 、拆书、理财……
3. 尝试新工作内容
走出你的职责范围去看看。
4. 引入新工作方法
你的工作还有可改进的控件吗?
5. 结识新伙伴
公司内,你不认识的同事、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同一个业务圈子的人
引入变量时,符合至少一个原则:
有助于你当下的 工作产出
有助于你个人 技能累积
每天做一点积极正向的变化
每天进步一点点,而不是每天原地踏步,或者退步。这非常重要。
持续变化,在一个方向不断积累能量
很多事情,你都绕不过准备的过程。你想直接吃第 6 个能让你饱的包子,不可能。唯有利用时间的复利,不断在一个方向持续累积,才可能越来越犀利。
金钱的复利是利息,时间的复利是成长。《刻意练习》中解构的 10000 小时秘密,Scalers 的持续行动 1000 天,说的就是这个。
到达临界,跳出循环
量变到达某个临界,会引发质变。就工作来讲,你的临界条件,可能是:
负责新的工作内容
获得其他单位的要约
在某个方向建立个人品牌
下班后收入能够支撑生活
某个技能的窗口期来临
打破“听过很多道理”的魔咒
2013 年底我重拾写作,开始更新技术博客,2014 年出版第一本技术图书《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后来出了第二本,慢慢建立了一点个人影响力,我的职场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5 年 5 月开始写订阅号,每周更新三篇原创,到现在过了 2 年多了,积累超过 300 篇文章,围绕开发者职场,形成了 3 本图书。
2017 年 7 月,我离开稳定又高薪的开发工作,开启自由职业之路。
这一切,都是 因为我在 2013 年,给自己的职场引入了“写作”这个变量。
我相信,选对方向,持续行动,量变终会引起质变。
不要相信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种满满负能量的流行语,只要你选择一个道理,行动起来,把那个道理,通过持续实践变成你自己的,你就可以蜕变。
还没看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何跳出令人窒息的职场死循环_突袭网
当前位置&:&&&&如何跳出令人窒息的职场死循环
热门标签:&
如何跳出令人窒息的职场死循环
编辑:李利平评论:
你的工作和生活,是这样的吗?
上班,领导派活,编码(可能是任务 X)、测试(可能是任务 Y)、解 Bug (可能是任务 Z)、开会(可能是任务 W),下班,打游戏或追剧或逛街,周末出去 HIGH 一下,周一再去上班……
今天忘了昨天发生了什么,这一周与上一周相似,这一月与上一月相似,这一年与上一年相似……
若干年后,蓦然回首
绝望地发现:
这辈子就这样子过去了
然后,喟然长叹……
有没有想过,如何跳出来?
日复一日的循环
没什么愉悦,疲于应付,日复一日,蹉跎岁月。
这样的工作状态,用编程黑话来描述,是这样子的:
while(true){ 平淡无奇地混过今天();}
学过编程的人(不管任何语言),都能理解,上面的伪代码是个死循环,永远跳不出来。
在 CPU 单核心多线程和双核心这些技术出现之前,你跑前面的程序,会把电脑忙死, CPU 占用率接近 100% ,你几乎干不了别的事情了。
同样,对于我们人来讲,如果你的工作陷入了这样日复一日、令人窒息、了无生趣的死循环中,那你未来的遭遇,基本上和那个单核心单线程的电脑差不多。
跳出死循环的 4 个关键点
所幸,这个死循环,从编程的角度看,很容易跳出。
把前面的伪代码,改写成下面这样:
int i = 0;while(i & 1000){ i = i + 1; 平淡无奇地混过今天();}
现在,这个循环可以跳出来了!
我们从程序的视角看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引入了一个变量 i
i 在每次循环时加 1
i 持续稳定的加 1
i 值达到 1000 时跳出循环
类比无趣无望的工作死循环,做下列四件事,就可以跳出来:
引入变量;
每天做一点积极正向的变化;
持续变化,在一个方向不断累积能量;
到达临界,跳出循环。
看来,我们的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稍稍展开一下。1
1. 引入变量
工作中,可以引入的变量很多,比如:
学习新知识(与你工作关联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如税法、记账、旅游、加密算法、房产投资、网络协议、基金)
培养新技能(写作、演讲、讲授、设计 PPT 、制作 Excel 、拆书、理财……)
尝试新工作内容(走出你的职责范围去看看)
引入新工作方法(你的工作还有可改进的控件吗)
结识新伙伴(公司内,你不认识的同事、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同一个业务圈子的人)……
引入变量时,符合至少一个原则:
有助于你当下的工作产出
有助于你个人技能累积
2. 每天做一点积极正向的变化
每天进步一点点,而不是每天原地踏步,或者退步。这非常重要。
3. 持续变化,在一个方向不断积累能量
很多事情,你都绕不过准备的过程。你想直接吃第 6 个能让你饱的包子,不可能。
唯有利用时间的复利,不断在一个方向持续累积,才可能越来越犀利。
金钱的复利是利息,时间的复利是成长。
《刻意练习》中解构的 10000 小时秘密,Scalers 的持续行动 1000 天,说的就是这个。
4. 到达临界,跳出循环
量变到达某个临界,会引发质变。就工作来讲,你的临界条件,可能是:
负责新的工作内容
获得其他单位的要约
在某个方向建立个人品牌
下班后收入能够支撑生活
某个技能的窗口期来临
打破“听过很多道理”的魔咒
2013 年底我重拾写作,开始更新技术博客,2014 年出版第一本技术图书《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后来出了第二本,慢慢建立了一点个人影响力,我的职场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5 年 5 月开始写订阅号,每周更新三篇原创,到现在过了 2 年多了,积累超过 300 篇文章,围绕开发者职场,形成了 3 本图书。
2017 年 7 月,我离开稳定又高薪的开发工作,开启自由职业之路。
这一切,都是 因为我在 2013 年,给自己的职场引入了“写作”这个变量。
我相信,选对方向,持续行动,量变终会引起质变。
不要相信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种满满负能量的流行语,只要你选择一个道理,行动起来,把那个道理,通过持续实践变成你自己的,你就可以蜕变。
如果你想坚持做一件事却又经常半途而非,可以戳阅读原文,参与我的Live:怎样坚持你的计划实现你的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更多精彩 >>>他的最新文章
他的热门文章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跳出for循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