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出兵苏联支持国民党南韩没

本报专访国民党主席候选人 韩国瑜:天塌了也不怕 | 联合早报蒋介石三度拟出兵朝鲜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南北朝鲜的双方军队,在三八线上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同日上午6时,朝鲜人民军大举反击,在飞机、坦克和重炮的掩护下,对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在江陵以南施行两栖登陆。上午9时,守备瓮津、开城的南朝鲜步兵第一师在遭到歼灭性的打击后,放弃瓮津和开城,春川也陷入重围。南朝鲜总统李承晚马上通过台湾驻南朝鲜“大使”邵毓麟向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发出紧急求援的密电。 6月25日中午,蒋介石获悉后,当即向李承晚驰电声援,并表示将采取有效步骤对南朝鲜进行援助。同时在台北阳明山“总统官邸”召集陈诚、何应钦、周至柔、孙立人、张群、吴国桢、俞大维、王叔铭、桂永清、蒋经国等人,召开紧急军政会议。会上决定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从6月26日零时起,全面紧急备战。台湾当局还动员居民普遍构筑防空掩体,安置防空窗帘,设置对空监视警戒岗哨,实行灯火管制,进行防空预习,使本来已经人心惶惶的台湾,一下子变得更加恐慌动荡...&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1950年6月25日 ,南北朝鲜战争爆发后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入朝鲜 ,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对此 ,从大陆逃匿台湾的蒋介石 ,在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等人的怂恿下 ,先后三次准备派兵入朝参战 ,并企图借机从朝鲜半岛反攻大陆。但是 ,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决策考虑 ,最终拒绝了蒋介石出兵朝鲜的要求 ,给历史留下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内幕……———题记●朝鲜战争爆发后 ,面对败局的麦克阿瑟建议台湾出兵参战 ,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但是美国政府却心有余悸 ,迟迟不肯表态……1950年6月25日清晨4时 ,在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上 ,南北朝鲜的双方军队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当日上午9时许 ,北朝鲜人民军一举攻占了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 ,并在江陵以南施行两栖登陆。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晚上 ,年已70岁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 ,在日本东京宴请完前去访问的国防部长约翰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等人...&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败局的麦克阿瑟建议台湾出兵参战.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但是美国政府却心有余悸,迟迟不肯表态…… 1950年 6月 25日清晨 4时,在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上,南北朝鲜的双方军队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当日上午9时许,北朝鲜人民军一举攻占了瓮津、开城、议山、春川等地,并在江陵以南施行两栖登陆。 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晚上,年已70岁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宴请完前去访问的国防部长约翰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等人后,已经是夜半时分,他感到有些疲劳,便在微微的醉意中很快酣然入睡了。 6月 25日清晨5时整,麦克阿瑟在源脱的睡意中还没有起床,便被联络官的费尔德上校的紧急报告惊醒:根据南韩总统李承晚的紧急电告,朝鲜半岛爆发南北战争,北朝鲜军队全面突破三八线,南朝鲜军队阻击不力,伤亡严重。 麦克阿瑟听到这一消息后睡意全无,立即同正在东京的美国国防部部长约翰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上将和联合国军...&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和李承晚面对溃败的战局决定请求国民党军出兵援战。逃匿台湾的蒋介石感到这是“反攻大陆的天赐良机……”
1949年6月底,美军撤出韩国各驻地后,韩国总统李承晚立即派兵接防,将其国防军中的步兵第1师部署在瓮津、开城地区,步兵第7师部署在开城及其以北地区,直接守备三八线前沿阵地,第2师驻大田,第3师驻大丘,第4师驻原州,第5师驻光州,第6师驻墨湖。另又增设首都警卫司令部,担任汉城地区的守备,并开始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频频进行武装挑衅活动。 1950年1月,李承晚到日本东京同美军远东总司令兼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举行了秘密会谈。返回韩国后,便更加猖狂地指使韩国的部队,在三八线卜对朝鲜进行武装挑衅活动,到1950年6月初累计已达1270多次。 1950年6月17日到ZI日,美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又亲赴汉城同李承晚进行秘密会谈,并且还到三八线前沿进行军事视察,公开为韩国的军事挑衅活动撑腰打气。杜勒斯前脚刚走,6月...&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接上期)此时的费尔德已经比较清楚了美国国务院同五角大楼的内幕关系和潜在的冲突,他更清楚麦克阿瑟同杜鲁门,特别是同艾奇逊之间的矛盾,所以他最担心美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间意见不一致、行动不协调的矛盾会在对朝鲜战争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出来。因此,他在这次会议上也颇为感慨地说:朝鲜问题最大的不幸和最严重的灾难,不在于朝鲜军的强大和它猛烈的进攻,而在于我们的政治家不顾军事原则和战争的实际需要,喜欢武断地拒绝战地指挥官提出的恰当可行的计划和建议,并擅自玩弄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力,硬性地强迫战地指挥官屈从其明显的有害的政治决策。历史上这种可诅咒的悲剧,曾重现过多次,造成过无穷的祸害,尽管事后都受到了有识之士和公正的人们的谴责与唾弃,却一直无法防止其重演。但愿上帝保佑,这次能不重演了。 费尔德,是美国西点军校和陆军参谋指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在1943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是援华美军的联络员,曾在昆明的炮兵学校里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官。当时王楚...&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接上期)侯腾等人向柯尔介绍了第52军的编制、装备、人员情况,部队素质和战斗经历等,随即就下列问题进行研究并达成协议: 1、第52军的作战地区在清川江以北,应以一个师空运平壤集中,其余部队海运可在南浦、海州、仁川登陆;2、第52军抵朝后归联合国军司令部指挥,由美方派出联络军官进驻团以上指挥机关,由中方派参谋军官5人参加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工作;3、第52军抵朝后的补给由美方负责,按常规办理;4、第52军的作战行动以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命令行之,其内部统率管理、指挥调度、部队编组、人事调动、官兵奖惩由该军长按台湾的规章自行处置,非因作战需要的行动,联合国军司令部不加干预;5、第52军所需译员自行配备,享受联合国军作战人员待遇。 柯尔和候腾等人商定的这五条协议,当即得到了联合国军参谋K诺斯塔德中将的同意。随后,他又亲自同“先遣参谋团”的四名主要成员就第52军出兵朝鲜一些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 沃克此时正在平壤指挥作战,他同诺斯塔德通过电话后,仍...&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中学生考试升学必备
面包校园APP
大学生必备APP
您现在的位置: &
& 抗美援朝的得与失
来源:网络资源
  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半岛再次陷于战争的泥潭之中。对于战争的爆发,金日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金日成没有正确分析当时的形势而贸然发动战争。当时,美苏军队都撤出了朝鲜半岛,美苏退居幕后进行操纵,南北朝鲜的军队与实力相当。虽然北朝鲜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取得了朝鲜籍士兵四万二千多名,并组成了朝鲜人民军第七师(1),增强了北方的军事实力,但李承晚军队的装备先进,并且得到美军的支援、掩护,相比之下,北朝鲜军队略处劣势。
  其次,金日成急于统一朝鲜,在游说中国、苏联支持不成功的情况下仍发动战争。1949年3月,金日成访问莫斯科,向苏联提出了武力统一朝鲜的可能性。但斯大林说&没有必要&进攻南朝鲜,只有在对南朝鲜进行反击时才可以越过三八线。(2)遭到斯大林拒绝之后,金日成曾一度寄希望于得到中国的支持。4月下旬,朝鲜人民军总政治部部长金一秘密访问了北平。通过会谈,毛泽东同意金日成关于南北冲突在所难免的看法,并认为即使美国不干涉。也会唆使日本参加对北朝鲜的作战。但是,毛泽东并不支持金日成立即实行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他告诉金日成,在最近的将来进攻南朝鲜是不现实的。
  再次,金日成不听取中国的一再劝告,仍一意孤行发动战争,而且利用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微妙关系。1950年初,由于美国势力逐渐退出南朝鲜,朝鲜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l月,金日成再次提出向南朝鲜发动进攻的问题,并坚持要与斯大林面谈。经过多方讨论,斯大林表示&如果有取得胜利的充分把握,那么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并同意在朝鲜半岛准备搞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3)在征得斯大林的初步意向后,金日成又于5月对北京进行了访问。金日成首先通报了与斯大林会谈的结果,说斯大林不反对他的计划,并征求中国的意见,并说不要中国的任何帮助。毛泽东说,仍要作充分的准备,但金日成一再解释,苏联已帮他们做了许多准备.在得到苏联方面的证实后,毛泽东只得表示不反对,但他仍认为中国与朝鲜应签订一个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便中国在必要时给予援助。然而,信心十足的金日成只需毛泽东点头同意他的计划,而并不需要中国提供援助。
  最后,金日成是凭借斯大林对他的信任而捷足先登,取得了苏联的支持而发动战争。与长期同莫斯科存在隔阂的毛泽东比较起来,金日成和相当一大批北朝鲜领导人都曾在苏联远东的军营中度过相当多的日子,因此,在中朝两国之间,斯大林显然更加相信北朝鲜的领导人。但是,斯大林也不会因此就愿意为金日成的统一计划冒险。斯大林最担心美国的干涉,当杜鲁门和艾奇逊公开声明朝鲜和台湾不在美国的防御圈内后,苏联就认为不必担心美国的干涉了。既然如此,斯大林第一想到的也是朝鲜问题。这是因为,日本从来都是俄国人的心腹之患。与对苏联安全无关轻重的台湾比较起来,朝鲜的统一会极大地巩固苏联远东的边防,并使日本直接处于苏联的威慑之下,斯大林对此可谓梦寐以求。在比较了金日成和毛泽东的要求之后,斯大林明确认为支持北朝鲜要比支持中国人划算的多,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更看重朝鲜的战略地位,而且也是因为帮助金日成几乎不需要一个苏联士兵。毕竟,美国对远东保持不干涉政策很可能是有限度的,那就是苏联也必须严格地采取守势。
  综上所述,朝鲜战争固然是&冷战&的产物,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可否认,金日成对朝鲜战争负有主要责任,他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并付诸行动促使战争的爆发;这也为美国再次插足朝鲜半岛的事务提供了借口。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随即出兵支持南韩政权,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北朝鲜处于危急之中,我国的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出兵朝鲜问题作为应急方案摆在中国领导人的面前。中央经过一再讨论,决定出兵朝鲜。在当时的形势下,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是英明的。
  一是出于保家卫国的目的。首先,美国以武力进入台湾地区,并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这己构成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起而自卫,出兵打击侵略中国之敌,是理所当然的。其次,&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朝鲜若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4)就是说,救邻如救己,如果美军占领了整个朝鲜,将对中国构成更大的威胁。再次,认为美国侵占朝鲜后不会罢手,还会继续进攻中国。&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实行麦克阿瑟的政策,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道路。&(5)由上说明,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反击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和防止其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
  二是救援朝鲜。中朝两党和两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曾经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美军越过三八线,进入北朝鲜并继续向北推进,北朝鲜处境危急,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救援时,中国党和政府认为不能见死不救,而决定出兵。毛泽东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有个光荣传统和美德,即&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中国是个大国,不打过去,见死不救,总是不行呀!(6)
  三是保卫社会主义和平民主阵营。中国认为,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要消灭朝鲜,是向社会主义和平民主阵营的进攻。在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处于社会主义阵营前沿的中国当然不能无所作为。&为了显示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为了鼓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也要出兵;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威力,也要出兵。&(7)
  四是打击美国侵略气焰。二战后,美国成为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居于世界超级强国地位。它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坚持与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力量为敌。它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对朝鲜肆行侵略;并不断向中国发出战争叫嚣。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将美国的侵略气焰打下去,而首先必须制止它对朝鲜的侵略。&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对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8)更何况,它既然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
  五是因为中美较量不可避免。美国长期以来都顽固执行支持蒋介石集团和敌视中国人民的反动政策。解放战争中,我军的作战对象不仅有国民党的反动军队,而实际上还有美国。解放战争胜利后,美国对其在中国的失败是不甘心的。他一方面继续扶植蒋介石,对我国进行颠覆破坏,另一方面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合法地位;同时,还对我国进行包围、封锁和禁运。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不仅侵占我台湾地区,且轰炸我东北边境地区,屠杀我国同胞。在此情况下,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和美帝国主义的较量是不可避免的。&(9)
  从上述可知,中国出兵援朝,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保卫中国安全;二是履行国际义务。同时,中国出兵援朝也是迫不得己的。在当时的形势下,只有中国才能出兵援助朝鲜。这是因为苏联与美国曾于1945年签订《雅尔塔协定》,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世界政治格局,所以苏联出兵援朝是不方便的,它受到与美国签订的协定的限制,而中国则不受这样的限制,出兵援朝的责任就自然落到了中国身上。但是中国也不是很情愿的,聂荣臻元帅就曾经说过:&总之,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 &
  中国政府综观全局,决定出兵援朝。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战,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在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后结束。
  中国出兵朝鲜,拯救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而使我国东北有一个友好的邻国。更重要的是,新中国以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建国初期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敢于面对世界头号强国,英勇奋战,致使二战后不可一世的美国也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这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特别是给许多弱小的国家做出了不畏强权的榜样。尽管中国作出了较大的牺牲,但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决并成功地击退了美国的挑衅,以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10)在中国领导人看来,朝鲜战争不仅击败了美帝国主义,打乱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而且把美军打回到三八线,并取得了军事经验,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势力,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中国的行动赋予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声明以新的含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去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11)
  抗美援朝战争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得到极大提高,但中国的参战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第一,中国直接参战,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的生产建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几乎停步不前,而且导致中国牺牲了三十六万多志愿军。
  首先,参战造成我国生产、经济建设的异常困难,更谈不上大规模的生产、经济建设。朝鲜战争爆发时,我国的解放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急需和平建设,振兴国家,改善人民生活;长期战争的创伤尚待医治,财政经济状况还相当困难、物价不稳定,城市有三、四百万职工和知识分子失业,农村有三、四千万农民遭受水旱灾害;而且我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能力也很低。1949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仅有466亿元,年产钢量不足16万吨、石油12万吨,粮食约2200亿斤,工业上连轻武器也不能生产;同时,新解放区的国民党小股武装和土匪也急待剿灭。(12)在此种情况下,中国的参战导致局面的进一步恶化,生产、经济建设几乎陷于停顿,人民生活困难,物资缺乏。1950年我国的财政收人只有62.17亿元,但财政支出却是68.05亿元,财政赤字高达6亿元。而在那年投入到生产建设的资金仅有 1.15亿元,主要还是更新和改造设备。( 13)
  其次,造成我国工业的畸形发展,导致我国工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中国参战,不仅军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加重政府负担,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投放到生产和经济建设上;而且出于战争的需要,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转而生产军需品,特别是战略物资,进而使我国工业走上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忽视甚至没有轻工业的建设,导致我国工业的畸形发展。企业的转产也耗费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而且企业的生产都围绕着战争需要而进行,这大大削弱了工业企业在恢复经济建设中所应起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央提出工业向&山、洞、散&方向发展,并实施工业的转移。为避免美国的轰炸,保护我国薄弱的工业系统,中央从一参战开始就有计划的转移部分工业,并把工业的发展重点投资到西北部或偏远的地区,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工业的发展,还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我国工业再陷困境,而工业的转移又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人员伤亡,中央还要求在全国上下大量挖掘防空洞。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工具简陋以及人们防空知识的贫乏,挖掘的防空洞大多数不合规格,根本不能起到防空的作用,而且大多数防空洞在次年的春雨冲刷中化为虚有。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耗费了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最后,中国的参战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和消耗。仅财政支出而言,1 950年的国防费是28.of亿元,1951年猛增到52.64亿元,1952年又增至57.84亿元。就国防费在支出中的比重而言1951年的国防费比重高达42.97%。三年中,战费支出达62亿元,几乎相当于1950年国家财政(68亿元)的总收入,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多万吨,志愿军伤亡36万多人。(14)毫无疑问,这严重影响我国的生产和经济建设。而牺牲的志愿军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是中国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技能知识;但在战争的炮火之中,他们永远地埋在了异乡的土地上。他们的牺牲是我国的一个重大的损失,特别是在中国解放战争刚胜利不久,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他们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朝鲜战争使台湾得以苟延残喘,蒋介石集团也借机巩固了在台湾的统治,使我国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由于战争的爆发,中国在北方和南方同时受到压力和威胁。有鉴于此,东南沿海的解放军由积极准备攻台,转向暂取守势。1950年6月底,中央军委认为,&形势的变化给我们打台湾增加了麻烦,因为有美国在台湾挡着。&因此,确定了&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的战略方针。因调兵入朝,使福建保留极少军队,只能与隔海的国民党军维持对峙态势,而不具备主动攻击的能力。
  与此同时,台湾国民党军利用朝鲜战争爆发和美国协防台湾的机遇,寻求美援,实行整编,训练新军,在台湾初步立住了脚跟。台湾当局自朝鲜战争以来,得到美国许多新式武器装备,并依托金门、马祖等岛,不断袭击并骚扰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综观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的局势,这场战争,使台湾垂危的国民党残破政权,得以同大陆形成对峙局面。著名作家江南称:&朝鲜战争,把已经患上了癌症的国民党政权,从病榻上起死回生。&台湾当局驻南朝鲜大使也说:&朝鲜战争对台湾当局,有百利而无一弊&,是他们由死到生的大转变。(15)
  第三,中国出兵援朝使印度得以乘虚而入,侵占我国大片领上。抗美援朝时期,印度逐渐蚕食我领土,并侵入麦克马洪线,侵占我领土约十二万五千平方公里,并导致后来的中印边界战争。1951年,印度政府乘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无暇顾及中印边界的时刻,派印军大举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将其全部侵占。1954年至1957年,印军又侵占中印边界的巨哇、曲惹、什布哥山口、香扎等地,以及西段边界的巴里加斯等共约二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侵入阿克赛钦、班公湖、空喀山口和乌热。(16)与此同时,印度还支持西藏农奴主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以达到分裂中国政府的目的。但这一切最终都被中国政府&一击败,再次扬我国威。但不可否认,印度是乘我国进行抗美援朝之机而大肆侵占我国领土的。
  第四、朝鲜战争促使美国对台湾政策的改变,并由此更深地卷人了中国的内政,导致中美两国长期隔绝敌视的局面。在战争爆发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曾一度对台奉行&袖手政策&。月间,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就台湾的前途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认为在美国无力出兵援助、全面卷人中国内战的情况下,台湾将不可避免的于1950年底&陷落&。1950年1月,杜鲁门也发表声明,再次确认《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条款,申明&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取得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政府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政中的途径。&并明确表示美国政府不拟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供给军事援助或提供意见。艾奇逊对此评论说,这基本上不是一个战略性的决定,而是关系到美国的根本信誉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所有这一切很快就随着朝鲜战场的隆隆炮声而烟消云散,美国又重新滑入中国的内战中,恢复了对国民党的全面支持。战争伊始,日,杜鲁门政府就命令第七舰队武装侵略台湾,同时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9月20日,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福摩萨问题&案,要联大讨论所谓&台湾未来地位问题&,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1953年9月,美台双方签订&军事协调谅解协定&,由美国协防台湾,后又在1954年12月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取得在台湾驻军的权利。就这样,在华盛顿发誓不再进一步于预中国内战后仅仅几年,美国就通过条约使已介入中国内战制度化了。而且,美国政府还讨论过其他&些方案,企图将台湾交由联合国托管以使之脱离中国主权,或者建立&个独立的&台湾共和国&。这些,为日后美国推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埋下了祸根;
  朝鲜战争也使中美和解的任何可能性暂时地消失了。尽管许多人提出异议,但仍有不少美国学者确信,大量的证据表明在1949年底到1950年初这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务院正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的学者甚至断言:假如1950年6月不爆发战争,美国很可能在1950年下半年承认中国共产党政权。(17)。但是,随着美、中两国在朝鲜的卷入,这一切很快就被&惩罚&和&遏制&中国的政策所代替,中美关系降至冰点以下,严重损害了两国人民的利益。
  在经济上,美国纠合 45个国家参加对华禁运,实施包围、封锁。(18)而且,美国国会还通过《共同防御援助控制法案》,以停止美援相威胁,使其他国家禁止向华出口三百余种战略物资。
  在政治上,美国拒不承认中国政府,并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参预国际事务。1950年12月,在英、美首脑会谈中,艾德礼首相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但杜鲁门坚决反对,说如果中国进入联合国,美国国内就可能遭到可怕的分裂;并指使国会通过一系列反华议案。正是由于美国的从中作梗,一直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才冲破美国的阻挠,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地位。
  朝鲜战争使得美国在欧洲有选择地进行遏制的政策变成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进行遏制政策,并把矛头对准中国。朝战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多次强调,美国在东亚的目标是成功地进行防御,避免过分承担军事义务,不要花费太大的力量和资源。但是,朝鲜战争使这种看法全然改观。美国决策者竟认为,中国是比苏联更具有冒险性的敌人,对美国安全最直接的威胁是在亚洲而不是欧洲。(19)为了遏制中国,美国环绕中国大陆构筑了包括日本、南朝鲜、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内的&更为全面的太平洋地区安全体系&,形成了对中国新月形的包围态势。
  不言而喻,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几乎断裂,双方相互疏远,更加敌视,直接导致了两国间长达二十年的对立和隔阂,并在实际上断绝了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切正常交往。值得庆幸的是,中美两国关系并未彻底僵化。
  综观整个朝鲜战争,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援助朝鲜,并直接出兵参战。虽然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得到极大提高,并且解除了美国侵略中国东北的威胁,但中国为此却错过了解放台湾的最好时机,统一祖国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参战使国内的生产和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中国也为此牺牲了三十六万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抗美援朝,中国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
只给高中生用的高考APP,家长请止步!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2017年2018年
百科词条:国民党电视广告吐露台湾“心”声 拉来韩国讽民进党
关键字: 国民党国民党竞选广告国民党败选九合一选举九合一国民党选情国民党未来台湾未来台湾衰落台湾韩国
中国台湾县市长等将于本周六进行投票,最终冲刺阶段。11月25日,国民党发言人陈以信召开记者会,公布国民党最新选举电视广告。有趣的是,国民党的竞选广告主打“韩国牌”,“韩国谢谢民进党挡下法案”、“谢谢台湾慢慢来”、“是谁让韩国在窃笑?”“韩国,也在看”……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呼吁支持经济发展的沉默选民,用手中的选票来决定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民党的明天。
选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国民党最新一波的竞选广告仍强打经济牌,并借“敌人”——韩国一用。在广告中,一位穿着韩服的女子,在象征台湾VS韩国的扑克牌比赛中,屡次翻中大牌,并脸带微笑庆祝获胜,鼓动味十足的旁白则配上一系列质疑民进党阻挡法案,让台湾成为亚细亚经济孤儿此类的话,指向大陆和韩国签订FTA对台湾带来冲击。
广告开头便是一个穿韩服MM玩扑克牌&
扑克牌比赛的双方是……
穿韩服女子感谢民进党(对不起,小编错了)
“是谁让韩国在窃笑?”
你给国民党的广告短片打几分?
“韩国谢谢民进党挡下法案”、“谢谢台湾慢慢来”、“但谁要向台湾努力的下一代对不起”、“是谁让韩国在窃笑?”“韩国,也在看”……韩国好忙。不过,国民党发言人陈以信现场给出的数据是实实在在的。陈以信表示,大陆和韩国签订FTA后,台湾有七项产业将受到冲击,受影响产值高达5兆2141亿(新台币,下同),受影响就业人口多达437487人,全台包括高雄、台南、台中等11个县市都受到负面影响。
国民党发言人陈以信现场发布广告,并列大量数据说明
陈以信还指出,面对全台排山倒海的检讨声浪,民进党与蔡英文却一副“故作轻松、若无其事”的态度,是典型的“吹哨壮胆”,全然无视台湾当前经济危机,对外界质疑全不回应,这种消极的回避心态非常要不得。陈以信最后发问:民进党在立法院中何时才肯高抬贵手?放手让“两岸服贸协议”与“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顺利审查过关?蔡英文何时才肯让台湾急起直追,不再输给韩国?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关文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支持国民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