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回向”究竟有佛教回向是什么意思义

佛教中“回向”的意义何在?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旧译《华严经》卷十五〈十回向品〉所说(大正9·495a):“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处。”《无量寿经》卷下云(大正12·272b):“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东晋慧远大师之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种功德。
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
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道绰禅师于安乐集卷下,解释回向有如下六种:
一、以所修诸业回向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往生净土,待得六通后,再返世间救度众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迟向速。
五、回施众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
综贯经论,回向可分十种: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回向佛道与回向众生。五、回劣向胜。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证。
附:回向──功德的施与
菩萨连自己的功德,都愿施与给别人。把自己所积的功德,为了别人的幸福,转向给别人,叫做“回向”,这也可说是博爱精神之大乘佛教式的发展。功绩或善根,本来是作为善行之果报而自动蓄积的,故其果报,本来是一定会带给善行者本人的。除了当事人本身做不善而其功绩抵消之外,其行为的效力是不会消失的。现在,对于如此的功绩,菩萨也说:“为了别人,要把这个功绩转给别人。”“为了一切有情,愿我不会发生没有用处之善根!”
如此,菩萨所积的善根,乃变成慈悲的力量。以慈悲的实践为其一切行的整个内容之菩萨,他一面实践布施等善行,为别人而积聚功绩,同时为防止自己的功绩被抵消而尽量回避恶行。因为如果做坏事而堕落地狱,则为别人的幸福而欲做的奉献,以及菩萨道的实践,都会变成不可能。因此,为了完成奉献于别人之目的,恶行是必须回避的,持戒是必要的。[《中观思想》第七章第二节(摘录)]
推荐阅读: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T="你知道忉利天的由来吗?娑婆世界图解&&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五百位婆罗门女净心得道缘" ALIGN="absmiddle"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T="红与黄&&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wbr&色彩中的宗教情愫" ALIGN="absmiddle"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
红与黄&色彩中的宗教情愫
更多文章请进:
我的更多文章:
( 10:09:17)( 21:59:35)( 21:43:20)( 19:58:35)( 20:50:35)( 14:03:52)( 09:31:28)( 21:44:23)( 20:10:54)( 13:20:3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佛教中“回向”的意义何在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佛教中“回向”的意义何在
回向的意义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旧译《华严经》卷十五〈十回向品〉所说(大正9·495a):“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处。”《无量寿经》卷下云(大正12·272b):“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东晋慧远大师之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种功德。
  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
  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道绰禅师于安乐集卷下,解释回向有如下六种:
  一、以所修诸业回向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往生净土,待得六通后,再返世间救度众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迟向速。
  五、回施众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
  综贯经论,回向可分十种:
  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回向佛道与回向众生。五、回劣向胜。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证。
文章关键词:
10:13 10:20 15:30 10:12 10:03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
佛学微博推荐佛教回向当山土地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佛教回向当山土地是什么意思?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清一O萧子敬
来自社会民生类芝麻团
清一O萧子敬
采纳数:230
获赞数:849
参与团队:
土地等,佛寺中是将之作为护法伽蓝菩萨而存在的,所以有时要向之祝祷回向。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查看: 2481|回复: 8
讨论:“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什么意思?
在线时间765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积集无量辩才智慧如来
一、在佛经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回向方式——“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而且佛也常常赞叹这样回向的好处,例如————————
节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布施波罗蜜多分》:
& && & 如是菩萨或施有情所须资具,或自供侍师长、病者,所作福业皆与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尽未来利乐一切,令脱恶趣或生死苦,令得涅槃或一切智。
& && &(中略…………)
  “又,满慈子,诸菩萨众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先应修习方便善巧;随所修习方便善巧,修行布施;随所修行布施福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诸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方便善巧,能令自他俱获胜利。若诸菩萨修行布施,不先修习方便善巧,设经殑伽沙数劫住修行布施,不能发心与有情共回向菩提,不能摄受所修布施波罗蜜多,不能证得本所希求一切智智。
& &&&(中略…………)
& && &是诸菩萨若时若时舍福善根施有情类,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增长。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以所修善,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同证得一切智智,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增益。
& &&&(中略…………)
& &&&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以善根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
——————————————————————(分割线)———————————————————————
二、那么,“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觉得以下经文就是答案,你觉得呢?————————
节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布施波罗蜜多分》:
& && &我由如是布施因缘,摄受善根量无边际。复持如是无量善根,普施十方诸有情类,皆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善根展转增长,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一切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一切波罗蜜多,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展转邻近一切智智。当知如是诸菩萨众方便善巧,虽施少物而获无量布施善根。何以故?满慈子,以布施心境无分限,回向证得一切智故。
& &&&(中略…………)
& &&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应愍有情而行布施,应住慈心与有情乐而行布施,应住悲心拔有情苦而行布施,应住喜心庆有情类离苦得乐而行布施,应住舍心于有情类平等饶益而行布施。如是施已应生是心:‘我所作福及所作善,普施十方诸有情类,令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诸菩萨若时若时舍福善根施有情类,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增长。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以所修善,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同证得一切智智,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善根增益。
& &&&(中略…………)
& && &若诸菩萨经于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以善根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
——————————————————————(分割线)———————————————————————
三、由此看来,“善根”也是可以布施的————
节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布施波罗蜜多分》:
  “又,满慈子,是诸菩萨若时若时于己善根不执我所,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无量无边善根。所以者何?此诸菩萨欲令无量无边有情,咸疾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能舍一切,于他善根尚能回舍施余无量无边有情,况自善根而不能舍?尚能惠舍所有善根,况余珍财而不能舍?如是菩萨能舍一切色、非色物,能舍一切自他所有殊胜善根,乃至能舍一切智智,施诸有情令同证得。
在线时间1611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慧力越强,应付越宽裕,刻刻反证我功行深浅、内印诸心。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於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
在线时间7395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34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积分精华
是布施的意思,把你所修的所有善根功德皆施与一切众生然后共回向无上菩提.这样回向后,你的功德非旦没有少,反而更多.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常在多部经典中开示要回向众生的原因.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摘录: '' 明天菩萨即白佛言。云何菩萨少修善本而获大果。或多作功德福报无量。&
在线时间10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至少这个:带领大众都发心求证菩提成佛。
在线时间72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佛子心中莫生疑,当信如来真实语,我以方便作解释:比如冬天穿衣服,只盖前来不盖后,时间长了要难受。功德不论做多少,若只回向于自身,修行再久无长进。你身众身是一身,十方诸佛同一体,只因法界是一心,功德回向不顾众,穿衣盖前不盖后。但愿增长你智慧,日曰进步趣菩提
在线时间4891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衰 21:50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积分精华
专注于占察法门
是不是说希望“我”与其他一切生命,把所有功德都回向给未来能够成佛的事业中去的意思啊?
在线时间1398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21:40签到天数: 7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偶尔看看II帖子积分精华
愿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 增长净信
是不是说希望“我”与其他一切生命,把所有功德都回向给未来能够成佛的事业中去的意思啊?
法华中的四句偈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在线时间10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楼主所举经文中,佛已明示。
在线时间36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普贤行愿品》)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传佛教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