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定是当天我国祭奠先人的风俗吗

10:19:51 被作者重新编辑
21:35:14 被作者重新编辑
13:21:56 被作者重新编辑
15:06:48 被作者重新编辑
饺子汤圆我们全家都喜欢吃,汤圆最喜欢思念的,最喜欢黑芝麻的
23:38:40 被作者重新编辑
还是喜欢饺子
22:10:53 被作者重新编辑细节看文明:冬至上坟祭祖 呼唤文明祭奠先人
【连云港传媒网】每到冬至,劳碌一年的人们总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准备纸钱、元宝,上坟祭祖,既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不过,这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烧纸陋习,还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有一定的火灾隐患。对此,市民政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尽量采取低碳环保的方式,文明祭奠先人。
在市区南极北路记者看到,这里一排有五六家纸扎品商店,小到一般的烧纸、纸钱、金银元宝。大到别墅、轿车、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虽说国家年年在呼吁文明祭扫,减少上坟烧纸。可是,这一类的纸扎品商店,却依然销售火爆。这不,这一天一大早,市民卜先生就买了100多块钱的金银元宝、寿衣和纸钱,准备到公墓祭奠先人。
市民卜先生:&还是中国的传统方式,中国人,还是以中国的方式来祭祖。&
记者:&您也知道文明祭扫稍微好一点吧?&
市民卜先生:&还是比较迷信,祖上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尽孝道,死了多烧点纸钱呗,弥补一下,过得舒服一点。&
其实,有卜先生这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不过随着近年来我市积极倡导和&鲜花换纸钱&活动的推动,去年仅天河公墓就有超40%的扫墓人带着鲜花扫墓,预计今年这一比例还会有所增加。为此市内各大公墓、殡仪馆的骨灰堂都会在今明两天继续推出&鲜花换纸钱&活动,市民只要把&金锭火纸&交给墓区或骨灰堂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得到一把香气四溢、包装精美的鲜花,放置在亲人目前,既芳香环保又意义绵长。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钱海银:&提倡我们广大市民采取鲜花祭扫,或者说网上祭扫,或者社区公祭,集体公祭,这种现代的文明方式来祭扫。第一个节省时间、第二个节省开支。第三个就是影响环境,特别是冬季的时候烧纸一些方式来祭扫,容易发生火灾。&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龙山、天河等大型公墓均在各自的官网上开辟了网上墓地和绿色代祭服务。我市&网上公墓网&(www.)也24小时在线开放,可为远在外地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到公墓祭祀亲人的群众提供方便。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主任顾玉友:&广大居民,在网站里面点击就可以在家里面进行祭扫活动,祭扫的内容,可以点击网上公墓网,里面可以把老人的相片可以存放在里面,并且可以点香,烧个香,播放个音乐,用各种方式可以祭扫。&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6万多位市民申请并开通了网上公墓,占整个比例的1%左右,在未来的时间里,市民政部门将会把文明祭扫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逐步转变烧纸的陋习。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主任顾玉友:&我们希望我们广大居民,踊跃参与我们网上公墓网,用我们现在新的形式,文明的方式,无烟、低碳的形式,来祭奠我们的先人。&
(新闻综合频道《港城365》)
[责编:杨路]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
Copyright(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 投稿邮箱: 记者QQ: 连云港地区第一视听综合门户网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苏新网备20070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07204号冬至日,墓园吹起绿色文明风
- 嘉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冬至日,墓园吹起绿色文明风
&&&&&日 00:18:50&&&&&&&&&&&&&&
本报讯 按照本地习俗,冬至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的日子。今年冬至正逢周末,嘉兴各大公墓迎来了一个安葬与祭扫的高峰。
昨天,记者来到了嘉兴市公墓沈家桥墓区,这里的车流、人流量均远远超出平日,但是整个墓区秩序井然,文明祭扫、绿色殡葬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文明祭扫,少一些烟火气味
“今天我们就不烧纸钱了,看望先人最重要的是缅怀的心意。”冬至当天一早,市民管先生与堂兄弟两家一起来到沈家桥墓区祭拜过世的父亲与叔父。在长辈墓前,他们摆上鲜花、水果、米糕等祭品,30多名家属依次鞠躬祭拜。
与管先生一家一样,今年冬至,许多市民扶老携幼前来公墓祭拜先人。虽然墓园里人来人往,但是这里依然显得整洁肃穆,听不到鞭炮声,小径上也看不到纸灰。
“这两年文明祭扫的风气越来越盛,公墓的环境每年都在变好。”每年清明、冬至都来为亲人扫墓的李先生深有感触。今年,大多数前来祭扫的市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鲜花、水果作为祭品。虽然有部分年纪较大的市民坚持烧纸钱的习惯,但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主动使用了公墓提供的环保烧纸桶,把对墓区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冬至期间,市公墓加强了保洁力量,家属祭扫完毕离开后,保洁人员会及时对墓穴周围残留的灰烬、纸屑进行清理。“总体来说,公墓保洁的压力比过去轻了一些。”公墓管理人员说,“不能随地烧纸,尽量不要放鞭炮,以前我们要一个个去劝导、去说服,现在文明祭扫已经是大多数市民的自觉行动了。”
绿色殡葬,多一分环境意识
按照传统,许多市民选择在冬至期间将过世先人的骨灰落葬。昨天一早,沈家桥墓区就迎来了不少送葬队伍,他们沿路不撒纸钱,不放鞭炮,安静肃穆地将先人骨灰安放入墓穴。
“平时每天下葬不过两三具,但是整个冬至期间,沈家桥墓区预约落葬的有300多具骨灰,其中单是预约在冬至日当天的就有100多具。”市公墓主任李建明介绍,今年冬至期间预约落葬的数量是近年来最多的,虽然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的碑葬,但是选择壁葬、廊葬等绿色、生态葬法的也有数十例,与往年相比有明显增长。
据悉,在重点对节地、环保、生态葬法加大了补贴力度的惠民殡葬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嘉兴市公墓正式实施了生态葬法优惠办法。凡具有嘉兴市区户籍的居民,死亡后入葬嘉兴市公墓并选择壁葬等生态葬法的对象可在原定价的基础上享受30%的优惠,同时符合“重点救助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条件者,在原定价的基础上享受50%的优惠。在优惠政策与办法的推动下,嘉兴市民的殡葬理念与殡葬方式正向着绿色化、生态化转变。
昨天下午,市英雄园,申屠女士正往他丈夫的坟前祭奠,她丈夫是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回国后不幸因公殉职。
来源:嘉兴在线—嘉兴日报&&&&作者:记者 戴纯青 通讯员 邵焕荣 摄影 实习生 丁思源&&&&编辑:胡剑娟&&&&责任编辑:戴红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至祭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