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孩子抚养费的孩子上学需要什么手续

“来离婚就是为了孩子上学”
为了让孩子进个好学校,济南一些家长不得不出此下招
日  来源:生活日报
  历下区婚姻登记处,疑似有夫妻为了孩子上学来离婚。                    记者 董广远 摄
  □记者 董广远  生活日报7月10日讯 7月初,是济南各大中小学新生入学报名的日子,除了陪同孩子去学校报名外,有不少家长也走进了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而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能上学,能上个好学校。  离婚是为了孩子上学  “最近为了孩子上学来离婚的,好像多了不少。”历下区婚姻登记处调解员王玉梅表示,从进入7月份以来,开始出现一小波高潮,甚至曾有一天,有24对夫妻来办理离婚手续。  王玉梅说,虽然夫妻俩来到登记处说起离婚原因,就是一句简单的“感情不和”,但有的夫妻说说笑笑,看上去十分轻松,甚至有的夫妻直言,“来离婚就是为了孩子上学”。据介绍,这样的离婚夫妻年龄都不大,看上去30多岁,以济南本地人为主。  历下区婚姻登记处主任刘刚表示,的确有为孩子上学离婚的夫妻,但最近来离婚的总体还算平稳,一天10对左右,没感觉到明显的增幅。而天桥区婚姻登记处王主任表示,可能每个区县的情况、每个学校的入学政策都不太一样,并且来离婚的夫妻,并不会透露真正原因,只能靠观察。家长以离婚博孩子入学  在济南各区县的教育局网站上,记者看到各区的小学招生通告,以天桥区为例,报名需准备的相关材料包括,学区内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学区内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适龄儿童出生证明、疫苗接种部门开具的《济南市儿童预防接种查验证明》(或《济南市儿童预防接种补种通知单》)。按照这样的政策,如果孩子的家人分别有几处房产,孩子上学完全有的选。比如,孩子的姥姥姥爷在历下区有房,孩子的父母户籍和房产在其他区县,为了让孩子上历下区的学校,可让孩子父母先离婚,孩子判给女方,房产给男方,再把户口挂靠到孩子的姥姥姥爷家,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在历下区读小学。这也就出现了其他省市的“奇葩”现象:前来离婚的丈夫把房产等一卷而走,什么都没留下,妻子带着孩子变成“无房户”,竟毫无怨言,毅然签字。  而有的区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原籍户口本、父母身份证;父母居住证;父母的劳动合同和单位缴纳“五险”的缴费单据;房产证或社区居委会开具的居住证明;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外出接受义务教育的证明;出生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基于这样的政策,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无法提供出孩子父母双方的有关证件和材料,于是通过离婚满足条件,由能提供资料的那方来送孩子上学。律师:应提前了解政策  目前,记者就接触到这样的一对夫妻。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小史根据离婚协议判给了妈妈,于是孩子准备在济南历下区外来务工人员定点学校报名。可就在7月7日,当小史的爸爸拿着准备齐全的手续来到学校给孩子报名时,工作人员却称,因为父亲不是孩子的监护人,无法报名。小史的爸爸表示,孩子的妈妈无法提供齐全的证件和材料,“难道孩子没法上学了吗?”  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王伟表示,像小史这种情况,如果学校允许夫妻其中一方提供齐全资料就可入学的话,夫妻双方可去法院协商抚养权,出具相关调解书,把孩子妈妈的监护权转给孩子爸爸,由爸爸领孩子去上学。  近年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区房房价高、好学校挤破头的现象频频发生,而为了孩子能上学、上好学,父母选择离婚的现象也时有所闻。“离婚应当慎重,应提前了解好相应的政策。”王伟也表示,使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才是解决孩子上学难的根本办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生活日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阅读本文耗时:
提问仅需 1 分钟,律师在线解答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
离婚后孩子归我可以不迁孩子户口可以在孩子父亲那里上学吗
离婚后孩子归我可以不迁孩子户口可以在孩子父亲那里上学吗
精选优质答案
地区:福建-龙岩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302 次
点赞人数:0 人
就近就读的学区认定、划分、调整,学区房区域认定及其具体政策,属于局依法必须公开的政府信息,进入官网即可知道
相似优质问题答案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户口判给了母亲,现在孩子想和父亲一起生活,户口是否可以迁到父亲所在地?
地区:福建-龙岩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1125 次
点赞人数:1 人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6条、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因此,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如果愿意变更抚养权,随另一方生活,且另一方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请求,并有抚养能力的,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为了抚养子女的便利,为了更好的履行抚养权,另一方可以持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到辖区公安机关申请户籍迁入。
离婚协议上孩子归我,但孩子户口在男方,我和孩子生活在外地,请问可以直接在外省把孩子的户口迁走吗?
地区:福建-龙岩
咨询电话:
帮助网友:1089 次
点赞人数:1 人
  首先,由于各地户籍政策的不同,关于当事人在离婚后的户口问题,没有准确和细化的规定。当事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状况结合当地的户籍政策想办法。  其次,从原则上讲,双方在离婚后,户口在一个户口本上会有很多不便,当事人有权利选择分户或者将户口迁出。但是,这种权利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须符合迁入地的户籍政策。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再次,公安机关作为户籍的管理机关,当事人有权直接到公安机关了解户籍政策,公安机关有告知的义务。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相关优质咨询
热门法律咨询
最新法律咨询原创 ▏讨论:为了小女儿能上心仪的小学,父母被迫离婚,到底值不值?
此微信为武汉本地最大的家长交流平台—家长100教育论坛幼升小版官方公众平台,致力于为武汉幼升小家长推送最新、最权威、最专业的幼升小信息或优秀育儿经验,请点击上方蓝色幼升小武汉关注。
(本文系家长100教育论坛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父母亲是省直单位退休职工,居住在水果湖小学隔壁。我从小就在水果湖长大,成家立业后一直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
今年9月,小女儿要上小学了,按照就近入学、方便生活的原则,小女儿理所当然就读于水果湖小学。然而,水果湖小学入学审查时竟然将小女儿拒之门外。
学校在网上查询了我的房产证,我在水果湖地区以外购买了房产,小女儿不是居住在水果湖地区。事实上,我购买的房子无钱装修,至今还是毛坯房,小女儿未曾在新房子居住过一天。学校认证不认理,我们一家人百口难辩。被迫无奈,我们只好火速签订离婚协议,房子归丈夫,孩子归我。我无家可归,带着小女儿回到父母亲家居住。怀揣苦涩的离婚证再次到学校申请,学校同意接收小女儿入学。一家人苦中作乐,庆幸自己的小聪明。
小女儿刚刚步入社会,进入心仪的小学,我们迫离婚了。小女儿将来进入心仪的中学、大学,我还会被迫做出哪些荒唐的事情,只有上帝知道。
@fhljc:马上复婚撒,以后的离婚以后再离,先复婚再说!
@谌妙意:话说,这学校还蛮认真的,不知暗下收了多少赞助费啥啥啥的,这样严苛也是为了学校的财路,你就理解吧
@hhbb:理解楼主的无奈,在如今的奇葩政策下为了孩子,我们没办法。
@步步为赢:还是我们农村好,孩子上学,老师亲自上门接
@慧缘禅心:无语。为了小孩上学竟然真的去假离婚!哪怕你们是假离婚,你们的婚姻也有了裂痕,把婚姻当儿戏,互相把对方不当回事,婚姻的地位竟然不及一个幼升小。不知道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父母会给小孩什么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荒唐至极,把婚姻看的如此不神圣,就如撕破一张纸一样脆弱!不上这所小学又怎么样呢?上一所好的小学是为了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可别忘了家庭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你们完全就是本末倒置,不懂得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懂父母的身体力行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荒唐,愚昧,短视!
@xiaolongnu:的确,这样决定欠考虑,为了孩子入学,你们这样离婚不是第一人,后续还会有人想这方法,孩子将来知道了,会不会有负罪感?孩子应该感激或内疚?
再过个10年,你们再回想这件事。
@Helen0326: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婚姻是两个人搭建的一个共同的“人”。虽然优质学校重要,但是,如果视婚姻为筹码,不值得!
@min4601:文中更多的是作父母的无奈,作为旁观者我表示理解、同情,维系婚姻靠的不是那张纸,为了孩子换一张也是无奈之举,想来若夫妻间有真情,应该不会因此而生嫌隙,赶紧去复婚吧,不要因此而影响原本幸福的生活和家庭秩序。
@减肥的胖猫:七块钱就能解决问题,你们太聪明了。
@袁缘小盆友:哎!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希望这一小小插曲不要给LZ夫妻心中带去更深的伤痕!祝福你们全家幸福!
@珍珠果66:理解,我家孩子明年上,去年年底又折腾了一套学区房,想想以后我跟老公上班就不那么方便了,为了孩子总是要付出的,实在是不想理会那些择校的困扰
@春华秋拾: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听说过,却没想到真的会这样去做。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不过,别真的弄假成真了。
@简单28:悄不声地办完了事赶快复婚,不要声张,过后只当没有发生过,在谁面前也不要再提,才能最快淡化假离婚带来的影响。
@书书:学校认证不认理,楼主也是无奈。现在许多地方都是只认证的,就像有人已经没有了双腿,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但是他没有“残疾证”,去坐车或者办其它事,就不能享受残疾人应有的待遇一样。
@果然不错:我的第一感觉,好荒唐啊!变态政策,让人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恐怕只有中国才有啊!父母的大爱为了孩子,谁又能肯定,这样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又是让人满意的呢?
@才才灰灰:非常理解但是不敢建议,一是人还是要有些契约精神的,一纸婚书并非只是一张纸,不同意以上朋友的关于婚姻实质重于那张纸头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事对女同志来说风险还是有的,万一有什么,得不偿失怎么办?身边有现成的例子,虽然依旧离婚不离家,老公就是扯各种借口不复婚。
@phy123:我很同情楼主的无奈之举,这种事情,我曾经历过幼升小的另一种版本。
弟弟的小孩子,当年幼升小入学。因为弟弟的户口与我父母户口在一起,而且户籍的房产证名字是我父母的名字。弟弟属于无房户。但弟弟的户口地址也已经面临马上拆迁了。九月份入学时,小区已经大面积拆迁了。肯定不能按户籍入学了。
弟弟一家三口和我父母可以暂时借住妹妹的一套房。(父母的房子虽可以拆迁还建,但这拆迁还建到目前为止已经五年了,才拿到房钥匙,而且还不是原地还建。弟弟小孩子已经快小学毕业了)。
妹妹的房小区附近有一个小学,也算不上什么好学校(走路离家十多分钟,是最佳选择),但是现在国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每个小学都不能完全满足附近的户籍、房产范围内的孩子全部入学,更何况外来户籍人员小孩子的入学问题。
当年已经快到9月份了,弟弟的小孩子还没有解决入学问题。找到妹妹房子附近的那所小学入学,根本难上加难。无可奈何,只好找到离妹妹房子有近七、八站路远的一个小学先入学上学。由于路途较远,孩子一、二年级的学习、生活非常不方便。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好。可到了三年级了,不能再继续这样跑路上学了。可怜我妈妈七十多岁的人,跑某区教育局上访,写信,跑了快半年的时间,才被同意转到妹妹房子附近的小学上学。这其中的艰辛不是一般常人能理解的。而且某局领导也曾表示,让把妹妹的房子过户给弟弟名下,弟弟的孩子就可以就近入学了。这可能吗?
所以,我认为楼主的离婚之举也是无奈之举,这是对户籍政策入学的呐喊……
无房户的孩子就不能入学上学了吗?他们的孩子去哪里上学?他们的孩子以后小升初如何就近划片入学?这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群体的问题……
@xiaolongnu:在台湾幼升小,是依学龄儿童户口去分配,以米为单位和里(行政区下的邻里或街的单位)离家最近小学,不用报名,家长在家只要等入学通知就行了,这些孩子的资料来自户政单位,由邮差送来,所有孩子讯息有联网。在没有电脑时代,也非常完整,台湾户政体系是世界最强的,从娘胎开始,就纪录家庭和亲属关系、婚嫁、收养、财产、学历、迁徙的轨迹,我们现在还能调阅百年前户籍,来寻找自己的根源。
如果说孩子住在亲戚、朋友家,有寄住的地方、租房子,户口可以在这些人名下,以“寄住”办理,需要提早半年入户口,孩子只能拥有一个户口,可自由迁移,一般是入学后,也不必急着迁回,户口没用处。
租房子的人,没有这限制,只要你在学期中租房子,有租房子合约,孩子随时随地转学。
质优小学大多数是民办,有钱就能进,不管户口,一般家长不会考虑的,没有必要。
小学之间转学很频繁,大多是家长工作地点改变或搬家,学校一定要接收条件符合学生,上个学校交了这学期费用,转学后的学校不用另外交学费,全部义务。
它的学籍号,是以孩子身份证字号,为终生就一个号,个人学经历非常清楚,我们的社保和驾驶证也是同步,没有另一个号了。
台湾规定,学龄的孩子一律入学,不上学孩子,警察和学校教师会上门找孩子,第一、确认有这个孩子存在,第二、不上学原因是什么,在外地上学也要出证明,再学生讯息联网,生病或出国占多数,特殊性孩子会发到特殊教育单位,或特教班,50%小学会有一个特殊教育班来收弱智儿童
没有特殊原因,正常孩子不上学,父母会被处罚入罪,情节严重,孩子会由社会局接管,直到父母改过
身体重残和智能严重不足的,不能上学孩子,家长可以申请在家教育,经考核,教育局会拨款给这家庭,这些钱是这孩子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权利的(以孩子应该得到平均教育经费)
还有一种在家教育的申请,家长没有工作,经济基础很良好,家长是高学历(博、硕),可以自行教育孩子,经考核同意后,也能申请费用(以孩子应该得到平均教育经费),每周要提交孩子的作业给学校批改,学校定期考试,考试不通过,就停止这项申请,孩子一定要回学校
台湾小学和初中,午餐一律在在学校吃,小学都有中央厨房,午餐费是一学期一交,低收家庭学生免费,初中生午餐则由这些小学中央厨房以盒饭形式供应,不再设中央厨房
每天有剩余食物,打包后,可以由家长带回,或给这地区贫困学生带回当晚餐。有爱心妈妈或志工决定和分配
我们小学和初中有家长委员会(需要捐款助学,有开收据,有荣耀证书),不是每个家长要捐款,也不能这样做,和爱心妈妈班(捐时间,一定要遵守学校规定,不能干涉学校和老师工作)。台湾小学生的论语课,就是这些爱心妈妈利用早自习15分钟办的,不是学校主导的。
爱心妈妈必需是在校学生家长,会经过挑选后,编入成班分配工作,来辅助一些杂务,比如上学、放学时间,在学校附近指挥交通,让孩子过马路,在学校做一些分配工作和清洁、搬运,一人工作量看个人时间,平均不超过一周两次,每次半小时,它的人员一直在变动,不愁人力,平时,不值班时,这些爱心妈妈自己组员来做一些烘焙、烹饪和手工艺,再分享教育资源,我以加入这团体为荣。
@菲墨: 假离婚风险好大。我有个熟人,也是为了房改房的问题,父母当初为了多分房,假离婚。这样父母一人一套房子,多好啊。只是还没来得及复婚,熟人的老爸就去世了。
熟人姐妹三个,当初妹妹没房,老妈就把自己名下的房子便宜卖给了妹妹。其实也没便宜太多。因为三姐妹中,妹妹占了便宜,所以妹妹承诺养老妈。但住了一段时间,妹妹和妹夫就不想让老妈住了。老妈就回到老爸留得房子里。其实这房子已经跟熟人的老妈没关系了,法律上老两口离婚了,这房子是老爸留给仨姐妹的。
现在熟人认为老妈应该由妹妹养,又加上老妈以前对她姐姐好,她感觉自己是后妈养的。所以也不想把老妈带回家。姐姐恰巧又是个最不懂事的,五十多了,也没个孩子,自己还像个孩子。老妈心疼姐姐,知道姐姐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所以也不可能住在姐姐家里。
唉,现在这仨姐妹,都是几处房子。70多的老妈,却一个人住在老爸留的房子里。
这房子要是老妈自己的,倒是可以说,谁对我好,我就把房子给谁,可惜,这房子跟老妈没关系。老太太倒是有退休金,有点小积蓄。但是这点小积蓄,根本不可能吸引三个女儿中的任何一个。
唉,可怜的老人。
@贝壳汉牡:可怕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人们的看法观念,折射出社会的价值观。
就像贪腐,都知道在天朝很严重很泛滥。但是可怕的不是贪腐这个事情,而是人们现在对贪腐的态度。很多人现在并不厌恶“贪”,说这是人家的“板眼”,如果我有机会,还不是这样做,不做白不做。
如果谁因“贪”被抓了,很多人的反应是“那是点子低”,这就是这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
所以,楼主反映的这件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件事背后现代人们对待婚姻对待事件的一种看法和观念,因此我也很理解“慧缘禅心”的激动。这并非是什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价值观是什么,就是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如果失去了标准或者标准混乱,是件比较可怕的事情。
如今是八面玲珑者比坚守原则的人活得更有滋味,更象模象样,更不易受到舆论的指责。遇事变则通成为了很多人处事的法宝,然而这个社会就可能在一次次自欺欺人中沉沦,最后还要害得人人责问:这个社会怎么啦?
我的孩子坚钢不屈,对事情太有原则。我告诫他,你若这样将来注定要走孤独的路。他说,我宁愿孤独也不愿意把错的当对的。那么这个社会环境是不适合他生存了,我只能寄望于将来能顺利移民。也寄望于他能修炼成钢,练就外圆内方的本事。但是,一个圆滑世故的孩子不是我想要的。
一起交流分享,升学路上一起走,不孤单
最近很多家长问家长100教育论坛独家编写的
《2017幼升小家长手册》
有哦,现在只需要用15元即可买到
升学手册到底有哪些重要内容?
这是2017幼升小手册封面
《2017幼升小手册》简介
幼升小,作为漫漫学习征途的起点
对于孩子,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步入升学之路
对于家长,这或许也是你们第一次为孩子慎重选择教育之路
我们有太多困惑、迷茫,渴望真实的经验和正确指导
于是有了家长100教育论坛,有了武汉幼升小版
40万江城优秀家长,9年历史真实沉淀
权威打造武汉最实用的《2017武汉幼升小家长手册》
再来看看目录
本书扎根家长100论坛,内容权威、真实、全面,非常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武汉幼升小政策解读——为您解读晦涩难懂的幼升小政策以及解答各种幼升小疑惑
武汉幼升小入学策略——根据不同情况,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幼升小指导
武汉各小学对口划片社区及各名校详解——深度解读武汉重点小学
武汉幼升小面试经验及真题——提前为您孩子幼升小面试做好准备
幼升小衔接—— 告诉你如何更好得让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武汉幼升小家长经验分享——前辈们真实、鲜活的经验,让你幼升小之路,不走弯路
我们再来看看详细内容
这里摘取名校详解里武汉外小和崇仁路小学的介绍
包括基本信息、招生详情(对口和择校的入学途径)、家长访谈实录(包括班级、老师、作业、考试、课程、兴趣班、教材、托管、伙食、校服、学校氛围等)、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在校家长分享精华、学校家长QQ交流群及学校论坛版块等。
如何购买?
第二步:打开家长100APP,进入泉水商城兑换或购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离婚房子给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