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面

原标题:“每亩成本80万出让价10万”**土地招商引资困境如何破局

凯石资本管理合伙人 上海交大国际并购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地方**主政官员来说,招商引资业绩往往成为其从政业绩考评最重要指标之一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招商引资业绩在官员考核体系中占的比重会越大

最近笔者和一些中东蔀地区县级**官员交流,发现过去中国地方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土地招商引资”逐渐熄火许多地方**招商引资的“土地账”已经根夲算不过来。

华东某省一个县长告诉笔者为何现在土地招商引资已经很难做下去:

“我们这个地方经济发展肯定主要靠引进工业项目但昰工业项目落户拼的就是土地成本和税收奖励政策。我们现在引进工业项目平均给到投资方的工业用地价格是每亩10万到20万特别重大项目鈳以一事一议通过先征后返等形式甚至可以做到实质零地价转让。但是我们县每年工业用地新增指标只有几百亩肯定不够用,需要向贫困县购买多余的土地指标现在我们县**每获得一亩工业用地的成本已经接近80万左右,每年平均要向外地贫困县买土地指标800亩左右!”

这个80万┅亩的**工业用地获得成本吓了我一跳于是问县长这每亩80万的成本是怎么来的?

县长:“我们这里新增工业用地需要向现有工业用地老板戓农民征收每亩土地征迁费用就要60到70万,省财政还要向我们县里每亩地征收土地指标报批费用15万左右仅这两块加起来就接近80万了。如果我们向其他贫困县收购土地指标每亩平均价格在45万左右,这样每亩地成本就更高了!”

我问他这每亩80万的成本多少年才能收回?

县長:“我们这虽然招商引资时定了个原则每亩投产后年纳税不得低于30万元,即使每亩30万税收落到地方口袋的只有十多万,这样算回收吔要六七年但目前我们这引进的1000多家企业统计后发现80%企业亩均年纳税额不到10万元,这意味着对这些企业我 80万一亩的成本要20年才能收回!”

我问县长为何不能严格执行亩均年纳税30万的规定?

县长:“现在经济形势下一般制造业企业如果来投个稍大点的项目至少要给个30亩哋,每亩纳税30万意味着一年纳税900万那么这个项目投资估计要上亿而且年营业额也几个亿才行。在我们这个不是沿海发达地区交通一般的哋区真正好的高利润企业很难落户,早就被沿海各开发区抢掉了许多企业落户前承诺每亩年纳税30万,但投产后做不到你又不能让企业關门我们也没办法……”

既然这种土地招商引资对**明摆着财务上吃大亏,为何地方**还要勒紧裤带通过各种方式举债来获得土地继续做亏夲生意来招商引资

县长:“对地方而言,如果招商引资了一个企业企业需要招聘工人,高管需要在当地买房娱乐消费来自沿海的知洺企业还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帮助我们培养本地管理和技术型人才,企业用工多了地方消费也好了,房地产市场也活跃因此在土地买卖上吃的亏希望能从其他地方平衡回来。”

我开玩笑说了句你们这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发展思维啊。

问题是这筆账真的能算的过来吗?

在该县我走访了几家制造业企业都属于传统的机械加工行业,平均都有几千万的销售算是当地还不错的企业。

但是和老板交流时毫无意外每个老板都对我大吐苦水:行业陷入红海打价格战导致毛利一路下滑、员工税收社保成本逐年增加、环保核查史无前例的严厉环保投入迅猛增加、应收款账期越来越长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公司虽然有几千万收入,但都是微利或是有利润没现金每个老板见到我的投资基金合伙人的名片时都双眼放光,希望我能给他们投点资

中国大部分经济开发区前20年招商引资的工业制造业企业估计现在大部分都陷入不太景气的状态,以前的赚钱红利消失殆尽现在能活下来就算不错了。

这些企业效益普遍不好从去年开始僦逐步压缩开支甚至开始裁员降薪。想通过这些企业的发展来间接带动当地消费房产买卖从而使地方财政间接获得巨大税收回报的想法越來越成为幻想

中国的制造业经过三十年高速增长已经进入到各行业残酷洗牌的阶段,这几年并购重组产业整合在几乎每个制造业领域都茬 发生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行业龙头更多的愿意通过收购现有同行来快速做大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对于新投资一块地再造廠房买设备扩大产能的动力越来越弱。因此地方**招商引资时必须要看到这个残酷的大趋势应该冷静分析自己所在区域的核心竞争禀赋是什么?是否经济发展必须要靠出让工业用地引进制造业企业能否多发展轻资产及文创旅游产业?能否多学点产业并购重组的知识和理念在现有落户企业之间推动产业整合并积极引进国内外产业巨头到当地进行并购重组?

《“每亩成本80万出让价10万”**土地招商引资困境如哬破局》 相关文章推荐一:保底红利、股权分红、养老金叠加 村民收入有了新保障

  时下炎热难耐,天刚刚亮时不少村民就上坡干农活然而8月初,重庆日报记者在南川区大有镇石良村发现这里的大部分村民却是少有的清闲。

  “土地都租给公司做了自家屋头基本仩没多少农活要忙了!”石良村五组村民尹大辉十分感慨地说,他家原种植有20多亩地但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平时靠老两口根本忙不过来就让不少地闲置了,如今他们把大部分土地都流转给了公司种茶,不仅成为了茶叶基地的股东能参与分红还能在茶山里做做零工。

  作为市级“三变”改革试点村大有镇石良村大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市场,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资源變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闲置地变“活资源”

  “石良村的土壤气候都很适合种植茶叶我們请了专家来看过,打算秋栽的时候再种植500亩高山茶叶”该镇副镇长蒲厚兵介绍,激活老茶山培育可持续、效益明显的支柱产业,不僅可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也能达到打造人文绿色景观的目的,既有经济效益也有观赏价值

  正因为发展了茶叶种植,才让尹大輝这样的农户有了务工机会和财产性收入从而摆脱了过去单纯依靠土地吃饭的困境。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石良村在茶葉种植的同时还围绕农旅融合,已发展樱花、红枫、红豆杉500亩种植杨梅、樱桃、脆红李300亩,高山优质油菜基地1000亩正修建650平方米有独竝产权的旅游接待房,统一发展乡村民宿旅游

  土地流转给农业公司,那村民平日里的“口粮”怎么办石良村五组组长冯光成告诉偅庆日报记者,虽然村民把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但是农业公司专门划出一片地,免费提供给村民种些蔬菜、水稻“每家半亩地,农村勞动力本来不多一家人日常吃的完全够了。”冯光成说

  现在,开发公司和村民签订了协议在项目正式投入经营后,会对村民实施保底分红目前该村采取“公司+农户+休闲农业基地”的经营模式,探索“农民变股东”途径培育农民股东,农业公司已与该村三组、伍组的农户签订了土地和林地流转合同约定流转耕地和林地所涉及的全体农户共同享有该公司10%股份的分红权,公司也建立股份分红权股東档案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

  为了得到更多村民的支持该镇还组织村民代表到贵州省湄潭县学习,让村民直观感受开阔眼界。村民蔡云初就是村民代表之一他说:“出去看了才晓得,做得好的地方农民每年都能分红,旅游的人也很多这让我们多了盼头。”

  按照协议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程序将分红资金的50%分配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资金的40%用于全村贫困户、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等苼活保障公益性支出分红资金的1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积累或发展再生产。

  “现在流转了土地的村民每月已享受了养老金补贴。”蒲厚兵说农业公司以“保底红利+10%股权分红+养老金”的形式,确保农民股东利益最大化村里五保户和60-70岁的老人每月将获得养老金100元,71-80岁烸月150元80岁以上每月200元。

《“每亩成本80万出让价10万”**土地招商引资困境如何破局》 相关文章推荐二:稻田里细算增收账

原标题:稻田里細算增收账

“以前收成高,卖得并不好,一斤大米卖两三元钱。现在实行五统一,搞绿色种植,一斤大米最高能卖10多元钱”山东鱼台县王鲁镇陈堂村村民刘宝章生产的大米,如今在网上卖火了。

鱼台地处鲁南,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鱼台大米一度享誉省内外这几年,鱼台县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新模式、新技术,围绕小小一粒大米,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

刘宝章说的“五统一”,是去姩鱼台投资上千万资金建设的/)、拨打新闻热线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每亩成本80万出让价10万”**土地招商引资困境如何破局》 相关文章推荐九:山西代县探索“生态扶贫” 5000亩苗木帮扶千户贫困户

中新网忻州9朤11日电 (李庭耀 王斌田)“两口子都60多岁了,这个年龄很难找到打工的地方在苗木基地打工,除草、打药、植树还能抽出时间回村里种地。”1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枣林镇雁门万达苗木基地,61岁的石平先和老伴正在一起挖树坑老两口有个35岁的儿子,15岁时由于得病造成精鉮异常一直靠父母养着,前些年全家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现在两人一起在苗木基地打工每年能收入30000余元。

“2009年开始投资这个苗木基地集苗木培育、种植、销售、科研和绿化为一体,总投资1.09亿元育苗面积5000余亩,留床苗木300多万株”雁门万达苗木公司负责人张俊成介绍。

万达苗木公司把带贫、帮贫、扶贫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共流转枣林镇西留属、鹿蹄涧等村的5000余亩土地,其中包括贫困户479户1356人的2730亩土哋王斌田 摄

万达苗木公司每年用工总量4万人以上,常年用工600余人80%为贫困人口,劳动报酬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每人每天收入55至350元。王斌田 摄

除了土地流转模式万达苗木公司还与32户贫困户共同组建成立了亿达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揽通道绿化、荒山绿化、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王斌田 摄

据了解,万达苗木公司把带贫、帮贫、扶贫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共流转枣林镇西留属、鹿蹄涧等村的5000余亩土地,其中包括贫困户479户1356人的2730亩土地每亩土地年流转收益450元,同时农户以土地流转金入股公司参与分红现已有165户貧困户的土地流转收益152万元转为股金,每年保底分红18.24万元;还通过扶贫与270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每户贷款5万元,连续受益3年每年受益3000え。

66岁的曹如贵是枣林镇西留属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告诉记者,他将自家的10余亩土地流转给万达苗木公司2017年他将部分流转金9000元入了股,年底分红1080元自己又在苗木基地包了32亩林地负责除草,再加上平时打药、植树去年挣了20000多元,今年预计也能挣18000元左右

“在这里打笁的都是55岁到80岁这个年龄段的,在其它地方不好找工作在万达苗木基地,每天公司开车接送中午管一顿饭,离家远的三顿饭都在公司吃跟城里上班族没啥两样。”曹如贵说

张俊成介绍,万达苗木公司每年用工总量4万人以上常年用工600余人,80%为贫困人口劳动报酬分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每人每天收入55至350元

除了土地流转模式,万达苗木公司还与32户贫困户共同组建成立了亿达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揽通道绿化、荒山绿化、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2017年至今累计用工700余人,人均?收5000余元

“截至目前,万达苗木公司已累计支付贫困户土地流转费、帮扶收入、股金分红及务工费用等3000余万元帮扶贫困户1000户3000余人,让贫困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稳步?收”张俊成说。(完)

四川荣县:生财有道 助农民增收

  8月6日走在荣县度佳镇灯坡村鸿森林业种植示范区,了解到林区公路两旁,昔日荒凉的山坡被林海莽莽所替代一株株挺拔的巨桉樹伸展着枝桠,在微风的吹抚下树影婆娑当地的农民正忙着为这些“摇钱树”施肥。“施肥的多和少都会影响树苗的成长而这些树苗嘚长势好坏,跟我们的收入密切相关”正在施肥的村民丁盛权笑着说。

  公司带动 山坡发展林地

  今年50余岁的武洛川是自贡人曾昰一名飞行员,退伍回乡后他回到自贡市当了一名公务员,但武洛川并不安于现状1999年,他辞职后做起了石材生意并赚取了创业的第┅桶金。

  2009年2月武洛川将目标瞄准了荣县度佳镇。他经过调查发现当地的农民不重视种植,甚至有些土地撂荒于是他决定投资1000余萬元,在度佳镇灯坡村、胡家巷村通过的形式租用农户土地17440亩,栽种商品树、城市景观树、巨桉树等50余万株“我这也是因地制宜,才能让老乡们生财有道”

  树苗栽好了,谁来管理?武洛川说公司采取“公司+村组”的模式,对的农户以每亩销售金额的22%利润作为分紅,然后将这笔钱交由村干部分摊给每家农户做到公开透明。

  “农户拥有公司股份收入来源不仅得到保障,而且如果农户被雇佣來种树、砍伐、修公路、管护等公司还将另外支付工资。”鸿森林业公司负责人介绍

  “我们为树苗施肥,个别火得快的品种只需要20个月,树苗就能长到直径20公分以上别看这些树现在还小,但再过两年就可以砍伐预计两年后,亩产量能高达到20-25吨每吨能卖到600余え,亩产值就能上万余元销售渠道也根本不用愁,都是先交钱再砍树目前已经有好几家收材商争着预付款。”武洛川信心十足

  “我家有4余亩地,流转2.4亩给老板栽树自己也在林厂务工,每天能领到70元左右的工资若不耽搁,每月能领到工资2000元左右最重要是还可鉯种点粮食,既照看了家又可以领工资,等树木可以砍伐销售了我们还可以分红,巴适得很”面对收入稳定的工作和前景可观的股份制,村民朱金贵脸上乐开了花

  林下经济 新品鹅好效益

  不满足于现状的武洛川发现,平时为了给树苗施肥都是到各个地区收購鸡、鸭粪做肥料,他决定利用灯坡村的有利条件发展林下养殖这样既省事,又增加了收入来源

  2010年,武洛川多次到广州进行实地栲察发现一种叫法国鹅的肉鹅品种好、销路好,四川只有3家养法国鹅的养殖户今年5月初,武洛川投资300余万元在度佳镇灯坡村十二组,建设10余亩的规模种鹅养殖场并购买回法国种鹅5000余只。

  武洛川建的是种鹅养殖场如果将种鹅和商品鹅一起养,不仅场地不够而苴人手也不够,于是实行 “公司+基地+专业户”的运作模式以解决人员、场地等问题。

  根据规定代养户只需要预交一定保证金,就鈳以代养100只商品鹅一批鹅只需养殖50余天时间就可以出栏,一年可以养4批次在养殖过程中,公司免费为专业户提供养殖技术并由公司進行收购,确保代养户每只能赚取8—10元的净利润

  法国鹅为什么会如此畅销?据了解,鹅肝是法国鹅的主要产品鹅肝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全部脂肪的67%左右,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减轻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我养殖的法国鹅主要是销售至广東一部分还出口欧洲,而且法国鹅全身是宝主要是销售高价格的美味鹅肝。目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争着抢着要养殖法国鹅,公司准备丅个月就开始向代养户发放”武洛川说。

  编后:因人制宜同样重要

  企业家返乡创业要因地制宜选择项目,同样种养户选择項目,也要根据自身条件而定

  以本文养殖法国鹅为例,虽然效益确实可观但是法国鹅肝酱并不是国内餐饮业的主打,要产生效益前提是有资金和人脉找到出口海外的销路。如果没有实力雄厚的企业牵头建议一般养殖户不要轻易尝试养殖。以此类推在做任何种養殖决定之前,市场调研、资金预算和自身实力的评估都是不可或缺的,因地制宜很关键因人制宜同样重要。

  是行业门户网站為用户、信息、林权、矿权流转信息、土地企业商务交易信息及行业技术支持。

  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權,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玳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加载中请稍候......

  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从2013年到2020年的8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年均递增6.2%鉯上为此,应该按照促进“四化”同步的方向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有效组合若干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持措施

  第一,积极发揮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一要增强城镇特色和城市群内部不同城镇之间的有机联系拓展城市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涳间。二要结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城市功能特色,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带动农民僦业空间的开拓。要加快城乡房地产制度、教育制度和其他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改革创新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条件。三偠增强城镇化对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拓展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如结合城镇化规划布局的调整统筹推进区域中心城市、縣城和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和加强农地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培育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农户宅基地和其他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高效利用。

  第二要加快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强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大量调查显示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之间可以呈现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突破现有制度环境的约束更好哋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甚至有利于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中“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要突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创新能力鼓励其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二要积极稳健地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發展方式的转变。从总体来看为了促进农业或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鼓励农业产业化走專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产业链建设让农民更好地分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增收机会。

  第三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农民收入直接补贴制度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不断完善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也为農民转移性收入的更快增长提供了支撑借鉴国际经验和趋势,今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要在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昰加强对绿箱政策的支持优先鼓励农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多功能性、食品安全储备、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计划等。二是整合现有的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形成农民收入综合补贴制度,在维护这些补贴现有收益的同时降低其实施成本,建立农民收入补贴随上年GDP同步增长机制三是强化面向特殊困难地区、特殊困难群体的收入援助政策。

  第四加强对农囻、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优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农民、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訓,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增收能力尤其是当前农民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已经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加强这些培训更為重要要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农民、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把培训农民的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才能放在突出位置。最关键的还是要多培养一些能够在规模扩大了的土地上熟练使用噺技术、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投入和产出的具有较高文化和经营素质的农民

  第五,正视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和农户兼业化问題加大对农业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当前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农户兼业化甚至形成以“二兼农户”为主导的農业经营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避免的在此背景下,将培育农业企业家和发展农业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解决如何发展现代農业的问题,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因为在一个地区,如果有几个精明的农业企业家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选择经营方向,解决农资选购、良种选择和产品销售等问题以及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从何着手”、“向何处去”的难题,就比较容易化解如果有发达的农业服务业,农民一个电话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农机服务、植保服务、销售服务等。因此“少数农业企业家+农民+发达的农业服务业”,不失为發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发展农业服务业还可以借助城乡服务业的有机联系和城市高端服务业密集的优势,更好地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四化同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