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女人博客士兵多久送去女人

经过9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德黑兰已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多。

趁着去宾馆用餐的路上,领队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德黑兰的一些情况。

德黑兰的电信很差,即便开通国际漫游,手机上显示满格,也有可能打不出去。至于WIFI,一路上总有那么几个宾馆大堂有免费WIFI蹭,但仅限于可以浏览国内新闻,想要微信发个图什么的让家人、朋友共同分享伊朗之行的快乐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微信在伊朗是被禁的(QQ可以用)。

机场汇率1美金可换25000里亚尔,外面可换30000里亚尔,结果导游带我们去一地方换得了32000里亚尔,但前提是用最新版美元可换得。朋友拿了旧版的美元,只能按30000里亚尔比率换,而且还是破破烂烂的。鉴于里亚尔后面的零实在太多,对于数字概念极差的我来说实在是难以应付,所以全程用美金交易,想不到居然也混过了十一天。


伊朗是1935年改的名字,公元前3000开始就一直叫波斯,处伊朗高原,海拔1100米。

公元前2800年在伊朗高原上有第一批土著,建立爱兰王国,延续了1000多年,中国同期为殷商周。
波斯人种为北方雅利安人与土著人混合而来。

公元前500年,伊朗正式产生历史上一度十分疆域辽阔的波斯帝国,为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同期的中国正是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同期,波斯这边有个安息王朝。这是我们对波斯了解的开始,同时波斯人也知道有个“秦”存在。在后面游玩的日子里,总会遇到伊朗人问:秦?当听到我们回答“yes"时,他们都非常友好地愿意与我们合影留念,也会有人告诉说,他的家人在上海浦东做生意,他来过上海等等。

安息国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后200年,共400年左右,也就是我们的秦汉时期。

公元700年,我国的唐代,同时波斯这边发生了什么?波斯遭遇阿拉伯入侵,前后待了5-6世纪,阿拉伯给波斯带来了宗教---穆斯林。那么之前波斯人信什么呢?信祆(xian)教(波斯人的原始宗教),也就是金庸笔下的明教,也有的翻译为拜火教。阿拉伯入侵的时间长度相当于我们的唐宋两代。

元朝,成吉思汗打到波斯,他的孙子把波斯并入中国版图,建立伊尔汗国,但时间不长,几十来年的样子。

蒙古人回去后,也就是明代的时候,同期波斯这边是萨法维朝代。这个时代把什叶派定为国教(穆斯林91%信什叶派,9%信逊尼派),定都:伊斯法罕。

清代,300年里的前70年,波斯这边是赞得王朝,这个王朝很短,首都在设拉子。

晚清时期,也就是清代最后100年,波斯这边是卡加王朝。与清代差不多,丧权辱国,签不平等条约。后期,苏联和英国把波斯分了,北面归苏联,南面归英国,留下一条线称中间地带,与我们清代差不多。

民国,伊朗同期,因为卡加王朝腐败,军官巴列维揭竿而起,倒戈,1921年建立王朝,也是波斯最后一个王朝。

巴列维跟欧美关系都好,他想向人家学习,便改革,1963年,全盘西化,路苏联人一样,一夜之间改,严重侵害了宗教人士利益,带头人霍梅尼,反抗,没成功,霍被流放到法国。

1977年,波斯人民再次反抗,军队倒戈,革命成功,霍梅尼被人民请回来,1979年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第一届政府统治者。同年,发生伊朗人质危机:霍梅尼去美国看病,人民不干了,年青人冲美使领馆劫持人质,1979年断交,美国开始制裁伊朗。电影《逃离德黑兰》就是根据这一事件改编的。

1980年起,在美国支持下,与伊拉克打了8年,为石油(伊朗人这么说),打残了。

1979年11月4日,在德黑兰发生了伊朗学生占领美国使馆、扣留52名美国人质事件。

翌日,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朗政府宣布支持学生们的行动,还宣布废除1959年签订的伊美安全条约。

这次人质事件发生在1979年2月霍梅尼推翻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之后。

扣留美国人质的学生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巴列维。

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与伊朗断交。接着于4月22日进行一次代号为“蓝光”的武装营救人质行动。

这一营救行动在实施时,因飞机在伊朗境内遇到沙暴天气发生故障而失败。

1980年7月,巴列维国王在埃及病逝后不久,霍梅尼于9月12日首次提出释放美国人质的四个条件,其中包括把已故国王的财产归还伊朗和美国保证不从政治上或军事上干涉伊朗。

1981年1月20日,伊朗和美国在释放人质的所有问题上达成协议。被扣留的所有美国人质获释,并返回美国。

霍梅尼当选最高领导者,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唯一政体与宗教结合如此紧密的国家。
霍梅尼说:我承认这个国家的权利的确有一部分是存在于议会的,但说到底,这个国家的权利是在于阿訇手上的。

伊朗有两个领袖:代表国家政体的领袖,叫总统(哈梅内伊),精神领袖(宗教领袖)是霍梅尼。第一届政府由他们两人联合执政。

1989年,霍梅尼去世,当时的总统哈梅内伊成了宗教领袖,一直至今。

伊朗是宗教国,多党制国,多党轮流执政。

1997年,当时的总统是温和派,主张与美国搞好关系,但美国称伊朗为邪恶轴星(左打阿富汗,右打伊拉克)。伊朗人民不乐意了:我们想与你搞好关系,你却骂我们是邪恶轴星。8年之后,也就是2005年,强硬派内贾得当选为总统,他上台后,天天骂美,骂了8年,结果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加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013年内贾得下台。

2013年,人民又选了温和派鲁哈尼当总统,他是最高首席谈判代表。

我们与伊朗1971年建交(当时它是王朝),1979年伊朗才成为共和国。

伊朗的治安不错。波斯文明也是悠久的文明。欧盟制裁它,它就与中国做生意。称我们为“秦”,愿意与我们拍照。但如要拍蒙面女子或小孩子要事先打招呼。事实上,后来的几天,我们遇上的都是热情友好的伊朗人,有的主动愿意与我们合影,还有的见我们喜欢孩子,就把孩子放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拍。伊朗人民的这份热情与友好是这次旅行给我触动最大的,那黑袍之下包裹的可全是热情啊!


有人问,伊朗穷吗?回答你:不穷!人家2012年全世界人均GDP排位21。美国制裁它,它买不到东西,无法建设。也就是说人家家底厚着哪,有钱使不出劲儿!

伊朗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德黑兰是米左右,四季分明,冬天是旅游淡季。最冷达零下5度,去年到零下10度,夏天41-42度。城市分为南北。相对来说。北边房价高,因为靠山,凉快些。


伊朗的公交车男女可以合坐一辆,但他们会自觉分成两部分,一般男士坐前半段,女人坐后半段。

德黑兰人口,白天从外面涌过来工作达2000万人,官方计载是1400万人。每家每户都有车,人口暴增,交通涌堵。共和国之后,德黑兰成为政治、经济中心,白天涌入几倍于原来设计的车流量,造成比上海还堵的局面。

 德黑兰作为城市的历史有450年,之前,波斯处于萨法维王朝时,首都伊斯法罕,行宫rin就是现在国际机场所在的小城,它不是德黑兰,是小城,行政规划归德黑兰。当时国王想建宫,但他不喜欢rin, 就找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德黑兰。那时的德黑兰没开放,就是农田,成为首都后才成为政治经济中心。

220年前,卡加王朝第一任国王把首都从设拉子搬到了德黑兰。

2013年12月24日,伊朗议会投票研究是否从德黑兰迁都。投票结果显示,这一计划获得110票支持,67票反对,10票弃权获得通过。按照计划,伊朗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利用两年时间研究新都选址。


途经美使领馆旧址,自由女神像已被涂改得面目全非。

加载中,请稍候......

伊朗——当我提到这个国家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危险的国家。高压的政府。炸弹袭击。核武器。

不管你想到的是什么,你多半没想要去那儿旅行,更别说把伊朗之旅当做享受了。不过,作为刚刚从伊朗踏上回程的行者,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伊朗可能是这世界上被误解最深、最被抹黑的国家。所以在这里我想为大家揭示一些东西——一方面,我会列出对伊朗常见的误解,另一方面,我会列出自己旅途中所看到的事实。当然,由于花在伊朗的时间有限(只有11天),这篇简介实难完整而中立地刻画伊朗,但希望它起码能让你在面纱之后,惊鸿一瞥。

误解1:伊朗人都是伊斯兰极端分子。如果你去伊朗的话,会碰上一群炸弹犯。

事实:在伊朗旅行是非常安全的,我所遇见的人们也是最友善的。碰到自杀性袭击的可能性,大概跟买方便面时没有调料包差不多。实际上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会被本地人的热情惊到:他们会在街头跟你热情自然的打招呼;他们会有一连串儿的问题问你;他们超喜欢跟你一起自拍——不过全世界人民都介样,不是咩?

从我的观察来看,伊朗人民是真的对外国游客好奇,包括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看法,这或许源自一份国家自豪感。伊朗人民的话匣子里有雷打不动的三问:你好吗?你从哪里来?你对伊朗怎么看?还有很多本地人单纯享受跟旅行者合照这件事。当我们在伊斯法罕的谢克洛弗拉清真寺时,当地的朋友简直是开始排队跟我们合照了——如果你想在某一天过把明星瘾,又不想感觉没有隐私的话,去伊朗吧。

而当我们在旅途中遇到一些小困难时,伊朗人的热情好客就特别令人感动。记得从设拉子(Shiraz)包车赶到亚兹德(Yazd)时,已是深夜,司机在亚兹德迷宫一样的小巷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我们订的旅馆。他不得已在一间民居停下来问一个看起来马上要洗洗睡了的小哥,结果小哥三两句话之后,直接骑上摩托车,带我们这辆车突破重重迷障成功抵达旅馆。然后就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连他衣袖长什么样都没看见。诸如此类的好意我们遇上了很多,作为一名单纯的游客在伊朗其实是很幸福的事情。

误解2:伊朗人都是保守的穆斯林,对宗教仪式食古不化。

事实:当然,绝大多数伊朗人是穆斯林,但这个国家有多种宗教,包括拜火教,犹太教和基督教。拜火教于3500年前在伊朗起源,可以称得上是本土国教了。它的信徒相信有唯一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至高神明的存在,称之为Ahura Mazda。不像基督教里顶着光环的耶稣,拜火教并没有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形象。他们只对世界上最纯净的形式祈祷,也即光明。这也是为什么在多数拜火教的庙宇里,燃烧的圣火,长明不熄。(题外一句,对于国内的筒子来说,拜火教其实跟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教派颇有渊源,张无忌和小昭的教派——明教 ^_^

另一方面,你会发现,穆斯林信徒中,年青一代已经不再严格遵守教规。比方说,他们可能不会在清晨早起做晨祷。但引用一位伊朗父亲的话,“古兰经教你成为一个好人。只要你内心是个好人,早上不做晨祷也没那么重要。”

误解3:女性在伊朗毫无权利可言,而且她们都要穿上罩袍。

事实:在呆在伊朗的11天里,我没有看到一位从头到脚被裹在罩袍里的女性。她们多数戴着hijab(头巾)。而对于一名在当地旅行的外国人,要求也根本不那么严格,如果你稍微露了点头发脖子神马的,对他们也是浮云啊。

 ?与戴头巾的本地姑娘们合影。

女性权益方面的问题就复杂得多了,我也显然不够资格当他们的发言人。从我了解的来说,政府的政策以及伊斯兰教义会相当有压迫性,但实际上的社会规范却非常不一样,大大缓冲了政策的压力。男性一般会在外出工作或是追求高等教育这些事情上支持他们的妻子,女儿还有姐妹。我尤其记得自己遇到的一位当志愿导游的活泼女生,她大学读的化学工程,也在为一份好的工作等待时机。

那么我们头脑中关于伊朗的想象究竟有真实的吗?咳咳,伊朗千真万确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国家。不要忘了,它还有着另一个美丽而富有历史感的名字——波斯。

同样千真万确的是,伊朗有着多样的地形和迷人的风景——沙漠,平原,高山,而且令我惊讶的是,还有处处盛开的鲜花,多亏了他们成熟的灌溉系统。

要想真切了解这个神奇的国度的话,你非得亲自去看看不可。孤独星球对伊朗的点评可能最为恰当:“如果说,带给你惊奇的旅行才最值得一去,那么伊朗也许是地球上最值得一去的地方。”

*除特别注明之外,所有图片都是旅途中所摄?

   当地时间11月29日,英国驻伊朗大使馆遭到伊朗示威者的冲击,两国随后的一系列针锋相对举措,让彼此间外交关系降到“有外交关系的最低水平”。

  令许多局外人感到奇怪的是,英国并非在伊朗核危机中对伊最强硬的西方国家,伊朗何以偏偏对英国紧咬不放,不断出手?使馆被冲击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即便并非出于主使,伊朗政府也难逃“疏于保护”之咎,事件发生前,双方已开始外交“互殴”,甚至外交关系也被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既然如此,何以在发生如此大事件后,两国外交关系还能维持这么个“最低水平”?

  说到英国和伊朗的恩恩怨怨,那话可就长了。

  初时节以攻为守一开始就不厚道

  伊朗古称波斯,早在公元前就是一方强权,但几番在欧亚争霸中的落伍让它饱受创伤。1807年,伊朗曾和法国签署芬肯斯泰因条约,伊朗答应帮助法国染指阿富汗和印度,对抗“日不落帝国”英国,作为回报,法国允诺确保伊朗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两个月后,法国单方面背信弃义,转而与沙俄结盟,出卖了伊朗,法国人匆匆来去,却无意中让伊朗得罪了如日中天的英国。

  在17-19世纪初,伊朗的疆域和影响范围十分辽阔,今天高加索、中亚大片土地都是波斯的势力范围,但在沙俄的扩张下,波斯人步步后退,至19世纪80年代已丧失了高加索山以北12个行省,并失去了在中亚的势力范围,沙俄利用军事优势和伊朗哥萨克(伊朗上层军事贵族集团)与沙俄的血缘关系,攫取了在伊朗的治外法权,并直接威胁阿富汗,觊觎英属印度。

  沙俄对“温暖海洋”有本能的热情和贪婪,越过高加索山,饮马阿拉伯海和印度河,是几代沙皇的梦想,而波斯这个孱弱的近邻,就这样成了沙俄的牺牲品。

  伊朗王室历尽沧桑,当然也不会任人宰割,不知危机之近,其实早在和法国人眉来眼去之前,他们已经向英国伸出求援之手,而英国出于保护印度领地的需要,也在1801年和伊朗签署同盟条约,伊朗答应不允许任何国家越境攻击印度,作为回报,一但外国入侵伊朗,英国应从印度给予军事和财政援助。

  然而条约墨迹未干,1804年第一次俄伊战争爆发,伊朗在强大俄军压迫下节节失败,丧师失地,而英国却见死不救,反在背后和俄国搞起交易,自1801至1814,英国和伊朗签署过前后4部盟约,但都被英国人当作一张废纸,迫使波斯在1813年签署丧权辱国的古丽斯坦条约,伊朗人向法国示好,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1826年,第二次俄伊战争爆发,此时英国和伊朗理论上仍是盟友,但第一次俄伊战争的一幕重演,英国再次抛弃了盟友伊朗,迫使无奈的伊朗投入沙俄怀抱。

  英国原本的如意算盘,是和沙俄划分势力范围,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坐大的沙俄胃口大涨,开始觊觎阿富汗和英属印度,它不怀好意地怂恿伊朗,既然西边割地给沙俄,不妨“收复”东边故地作为补偿,而东边恰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1836年,打着“收复失土”旗号的伊朗军队进军中亚名城、今属阿富汗的赫拉特,并得到沙俄的军事支持。赫拉特是中亚交通要冲,一旦落入沙俄势力范围,英属印度就门户大开,因此英国自然反应强烈,1836年,英国驻伊朗公使埃利斯致书英国外相帕迈斯顿,说出了英国外交史上的名言——“必须将阿富汗视作英属印度的边界”,这一霸权色彩十足的看法,得到帕迈斯顿和英国印度事务大臣霍布豪斯的认同,1838年,在议会授权下,英国向伊朗发出“不撤军即宣战”的最后通牒,声称伊朗“构成对英国属地的侵略”,而实际上阿富汗本身就是独立国家,和英国隔阿富汗本土相望的赫拉特根本就不是英属印度领地。然而在英国咄咄逼人的威逼下,沙俄率先胆怯,撤消了对伊朗的军事支持,迫使伊朗在1838年撤军。

  1856年,英国和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沙俄,与此同时趁势染指伊朗,发动了英伊战争,并迫使伊朗在1857年签署《英伊巴黎条约》,伊朗承认阿富汗独立,并承认赫拉特属于阿富汗,英国继沙俄之后,成了第二个对伊朗享有特权的大国。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英国对伊朗十分“不厚道”,翻云覆雨,巧取豪夺,令伊朗饱受创伤。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1857年后伊朗王室却进入和英国的所谓“蜜月期”,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伊朗卡扎尔王朝国王纳赛尔丁.沙贪图享乐,迷恋欧化生活,英国人投其所好,殷勤地招待、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在欧洲作奢华游历,并借机成为伊朗最大的债主,另一方面,殖民老手英国虽然霸道,却时常戴着一副“殷勤礼貌”的面具,而粗暴的沙俄则一副“太上皇”嘴脸,倚仗高加索以北的强大军力,和其在伊朗哥萨克中的影响力为所欲为,伊朗王室也希望拉住英国,让两大强权互相牵制。

  英国正是抓住伊朗王室的这些破绽,不断扩大自己在伊朗的控制力,他们给伊朗王室的借款都附加有苛刻的条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伊朗的交通、金融、矿产、通讯、捕鱼等要害经济部门,都成为英国借款抵押品,被英国人所把持。

  英国是借着打击沙俄进入伊朗的,而伊朗亲西方知识分子和立宪派,也一度把抵御沙俄入侵,实现伊朗现代化的希望寄托在英国身上。但出于利己考虑,英国此时想的,却是尽快与沙俄在伊朗握手言和,坐地分赃,好将精力转向更重要的欧陆。1907年8月31日,英国-沙俄签署协议,划分了两国在伊朗、阿富汗和中国西藏的势力范围,其中伊朗北部包括德黑兰在内79万平方公里为沙俄势力范围,南部35万平方公里靠近阿富汗和英属印度(今为巴基斯坦领土)为英国势力范围,其余则为缓冲区。这个协议所涉及的三块地区,当时都是独立国家或独立国家领土,英国和沙俄却旁若无人地进行切割,这当然激怒了伊朗知识分子和立宪派,迫使其转向后起的德国,在伊朗形成势力庞大的亲德集团。

  此后伊朗爆发立宪派革命,1909年,英国和沙俄借口保护侨民,联合军事干预伊朗,并自此将军队赖在伊朗不走。1915年,两国不顾伊朗在一战中宣布中立,擅自达成“君士坦丁堡协定”,将伊朗全境彻底瓜分。照这个协定,如果不出现意外,一战一旦以协约国胜利告终,伊朗将很可能彻底丧失独立地位,被英国和沙俄切割成两块。

  然而意外偏就发生了。

  两巨头波斯反目新国王改弦更张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新成立的苏俄退出一战,此时英俄联军正在伊朗境内联合与土耳其作战,昔日的“战友”顷刻间变成仇敌,而伊朗则被殃及池鱼。1918年1月,英国将军邓斯特维尔率领远征军自美索不达米亚进军伊朗北部,试图夺取前沙俄在北伊朗的势力范围,并进而染指外高加索。至年底,英国将令马勒森和诺里斯在伊朗北部建立了陆军和海军(里海)基地,并控制了巴库、巴统、第比利斯等南高加索地区。

  此时伊朗民族独立情绪升温,1918年1月,马托里克首相照会英国,提出著名的“五项要求”,要求废除英俄1907年协定,英国从伊朗撤军,修改不合理的关税税率,允许伊朗参加巴黎和会,将由英国和沙俄控制、上级军官非外籍及哥萨克的“南波斯步枪队”伊朗政府等,英国迫于压力,答应废除1907协定和修改关税两项,并拒绝其它三项。不久马托里克首相下台,新任首相萨尔塔内萧规曹矩,于1月30日宣布取消英国在伊朗的治外法权。尽管萨尔塔内不久后被英国设法赶下台,但随着10月30日土耳其退出战争,英国再无在伊朗驻军口实,伊朗境内反英情绪更加高涨。

  此时英国外相寇松正梦想建立一串围绕印度的缓冲国,并将伊朗视作“最弱而最关键一环”。1919年8月,在寇松主使下,伊朗亲英首相沃苏格.多拉和英国公使科克斯签署“英伊德黑兰协定”,规定英国向伊朗派出军事、财政顾问,并与伊朗合作修建铁路,伊朗实际变成英国独家保护国。

  然而此时因英国在巴黎和会中蛮横阻止伊朗与会,伊朗国内反英情绪达到顶峰,连国王艾哈迈德.沙也对沃苏格表示不满,6月24日,沃苏格内阁垮台,中立派莫西尔.多拉组阁,旋即宣布终止英伊协定,拒绝将伊朗哥萨克师按协定要求转交英国军官指挥。

  英国对此无法容忍,当他们发现,即便颠覆伊朗内阁也无济于事时,便产生了“换朝廷”的想法——我们连国王都换了,总行了吧?

  英国所看中的,是哥萨克师近卫团团长、上校礼萨.汗。

  礼萨.汗出身贫寒,14岁投身行伍,积功升至上校,控制着伊朗最精锐的哥萨克师近卫团,因这支武装充斥着英国顾问,他和英国早有往来,被视作“可靠人物”。1921年2月21日,英国驻伊朗军事顾问团扶持亲英政客赛义德.齐亚和礼萨.汗发动政变,囚禁国王,由赛义德出任首相,礼萨.汗为“萨尔达尔.赛帕赫”(大元帅)。

  然而这次英国居然看走了眼。

  礼萨.汗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他之所以低声下气讨好英国军事顾问团,是想借英国的手,从俄国哥萨克贵族手中夺取哥萨克师的控制权。当英国鼓动他和赛义德发动政变时,他不动声色,顺水推舟,但政变成功后不到3个月,他便毫不客气地赶走赛义德,自任首相,并先后兼任陆军大臣、武装部队总司令、哥萨克师师长,成为伊朗的实际独裁者。在礼萨.汗的运作下,伊朗在政变后仅1个月零两天便废除了英伊协定,1921年5月15日,英军不得不从伊朗撤军。

  这次事件让礼萨.汗和英国结下冤仇,但当时双方并未发作,因为此时苏俄正向伊朗输出革命,并在伊朗北部建立了“吉朗苏维埃共和国”,双方不得不维持表面合作关系,最终迫使苏俄退却。

  1925年,礼萨.汗宣布废黜卡扎尔王朝末代国王艾哈迈德.沙,自己出任国王,这就是伊朗最后一个王朝——巴列维王朝。

  礼萨.汗锐意富国强兵,在伊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推出了所谓“第三国外交”理论,即引入和伊朗并无利害冲突的第三个世界性大国,作为对俄、英两个传统强权的牵制,同时,对英国和苏俄采取不偏不倚的立场。

  对此,英国大为不满,他们试图在伊朗南部胡齐斯坦建立独立国家,并支持当地部落发动叛乱,礼萨.汗针锋相对,出兵镇压叛乱,并在1928年5月收回了英国把持的海关,夺回关税自主权,同时彻底废除英国领事裁判权。

  为了抗衡英国、苏俄的觊觎,礼萨.汗选中了当时正从战败阴影中复苏的德国,从德国引进工业、技术、资金和顾问,前面已经说过,英国对伊朗的多次欺凌和背信弃义,早已在伊朗知识分子中形成强大的亲德势力。

  伊朗和德国的接近随着纳粹的上台,逐渐引起美、苏等国的戒备,他们开始倾向于英国,对礼萨.汗持敌意态度。1939年9月,二战爆发,伊朗宣布中立,但德国势力仍然强大,这让与伊朗接壤的苏联惴惴不安,开始和昔日死敌、今日盟友的英国再次携手。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伊朗的“中立”变得难以为继,当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外相艾登联合建议苏联出兵伊朗,29日,英苏发出致伊朗联合照会,要求伊朗驱逐德国侨民,被礼萨.汗以“中立”为由拒绝。

  在美国、土耳其先后表示“爱莫能助”的背景下,礼萨.汗在8月22日宣布将德国人“礼送出境”,却为时已晚,8月25日凌晨,英、苏军队南北对进,开入伊朗,仅3天便打垮了伊朗军队,随后,英国大使布拉德联合苏联大使斯米尔诺夫闯入王宫,逼迫礼萨.汗逊位,9月16日,礼萨.汗传位给太子巴列维,自己流亡毛里求斯,随后转往南非,3年后在约翰内斯堡病逝。这次行动代号“阿贾克斯”,是伊朗和英国最大的历史死结。

  虽然在美国的干预下,英国被迫承诺“保证伊朗独立主权”,1942年1月26日,英-苏-伊条约签署,伊朗成为反法西斯盟国,但礼萨.汗国王被英国颠覆,又形同流放地被放逐到两个英属地区,死于“英国人手中”,这显然加剧了伊朗人对英国的恶感。

  英国人予取予求巴列维转而亲美

  丘吉尔和英国是盟国军事干预伊朗的主推手,尽管有反法西斯战争和对苏援助的需要,但更多是出于利己主义考量,进驻伊朗后,英国肆意干预伊朗政局,将赛义德等亲英派塞回伊朗政坛,在南部靠近英属印度的地区扶植割据势力,还利用战时货币政策和粮食问题(1942年伊朗饥荒,英国见死不救)对伊朗巧取豪夺,按照伊朗当时著名政治家摩萨德的话,“英国人不点头,伊朗啥也决定不了”,这让英国人成为二战中在伊朗驻军的3国(苏、美、英)中,伊朗人最反感的一国。

  然而巴列维国王并非泥胎木偶,对于英国人赶走他父亲他耿耿于怀,在他看来,父亲的“第三国外交”理论是正确的,英国和苏联都对伊朗有野心,都靠不住,伊朗必须寻找第三个大国来依靠,要说错,那就是找错了靠山,纳粹是靠不住的,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

  1943年1月23日,美国国务院低级官员约翰.杰尼根自行发布了一份“美国对伊政策指南”,强调美国必须在伊朗问题上采取措施,确保伊朗独立、主权,防止英、苏势力在伊朗坐大,从而威胁美国根本利益,史称“杰尼根备忘录”,此后,美国开始着力扶持巴列维,排挤英、苏在伊朗的势力。

  二战结束后,英国势力衰落,殖民帝国日薄西山,但他们仍试图通过炮舰政策和惯用的扶持胡齐斯坦、库尔德分离主义等方法,维护自己在伊朗的特权。此时伊朗和苏联爆发“阿塞拜疆危机”,伊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照理应和美国一样,帮助伊朗对抗苏联觊觎,但他们却出于自私目的,一面在台面上维护伊朗主权完整,一面却在伊朗南方趁火打劫。这令巴列维更坚定地依靠美国而疏远英国。1946年3月2日,随着阿塞拜疆危机的告一段落,英国也不得不按照协议撤出驻伊朗的军队。

  此后英国和伊朗的关系可谓不温不火:即便在巴列维亲西方时代,英国也并非伊朗的亲密伙伴;但伊斯兰革命同样对伊朗-英国关系冲击较小,因为本就不太亲密,一拍两散后也便疏远不到哪里去,双方居然能一直维持外交关系,奥妙也在于此。

  好大一笔糊涂账纠缠不休是石油

  然而有一桩纠葛,却一直让英国和伊朗纠缠不休,那就是石油。

  伊朗早在1855年便开始石油钻探,但收获不大。1901年,英国律师、商人、冒险家威廉.诺克斯.达西用区区2万英镑获得伊朗石油钻探权。7年后,他在马斯台德-苏莱曼发现当时世界最大油田,1年后成立了英国-波斯石油公司。1913年,英德海军竞赛爆发,海军大臣丘吉尔建议英国控股英波石油公司,英国政府控制了该公司51%股份,从此介入伊朗石油问题。

  二战期间,苏联觊觎伊朗石油,并在1944年向伊朗提出“卡夫塔拉泽通牒”,要求获得伊朗北五省石油租让权75年,引发“伊朗石油危机”,在危机中英国出于保住南伊朗石油利益的私心,态度摇摆,令伊朗朝野十分愤慨。

  1951年,伊朗议会宣布通过石油国有化法案,试图收回英波石油公司的经营权,英国以伊朗政府曾在1932年9月19日签署声明,“对于伊朗接受的条约或公约所发生的争端,愿意依照《国际常设法院规约》第36条第2款接受国际常设法院的管辖”为由,将伊朗告上国际常设法院,希望借助后者的仲裁,保住自己在伊朗的石油利益。而伊朗政府则指出,当初的声明只对1932年9月19日以前的争端有效,而不能管到19年之后的争端。

  国际法院虽曾一度倾向于英国,但在强大国际压力下,于1952年7月22日作出裁决,支持伊朗的决定。鉴于这一法律歧见,1969年《条约法公约》特别注明,条约的解释“只能以自然的、合理的方式阅读文本,并充分考虑当事国的意图”,这就是国际法中注明的“通常意义原则”,也被俗称为“英伊石油公司原则”

  使馆案并非孤立小摩擦屡有前科

  尽管英国和伊朗历史积怨甚多,但二战后便越来越井水不犯河水,马马虎虎的外交关系也得过且过地维持到现在,那么何以闹出这么大的外交纠纷?

  11月29日的事,其实事先已有伏笔:11月27日,伊朗议会通过决议,将与英国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以抗议美、英、加拿大三国拟议中的单方面追加对伊制裁;11月28日,前伊朗驻约旦大使、5年前在英国被捕的诺斯拉托亚赫.塔吉克被传可能因涉嫌走私敏感电子产品往伊朗,将引渡去美国受审,消息传到德黑兰,引发部分激进学生的反美示威,11月29日英国使馆前的一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尽管美国才是伊朗的眼中钉、肉中刺,但自1979年11月4日发生、持续444天的“伊朗人质事件”导致美伊断交后,美国已与伊朗断交,而里根时代险些酿成政治大祸的“伊朗门”风波,更让美国政要望伊朗而却步,不敢轻易打交道,这也令伊朗的反美抗议者无从拿美国开刀,只得将处处时时追随美国、且刚刚“挑衅”的英国当做泄愤对象。

  事实上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类事件了。

  1980年4月30日,6名武装分子闯入伊朗驻英国大使馆,绑架包括外交官在内26名人质一周之久,这些武装分子正是前文中多次提到的胡齐斯坦分离主义分子,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严令SAS突击队进行武装解救,最终6名武装分子中的5人被“格杀勿论”,第6人在已放下武器后,SAS突击队试图将其“就地格杀”,只是因为伊朗外交官当众表示“全世界都睁大眼睛看着”而作罢,尽管在此事件上英国“积极施救”,但因前述历史渊源和耐人寻味的“格杀勿论”,而在伊朗社会始终留下一个问号。

  2007年3月23日,在两伊界河阿拉伯河上巡逻的15名英皇家海军男女官兵被伊朗以“越界”为由扣押,酿成持续数月之久的“英伊人质危机”,英国一度拒绝道歉,并试图用高压手段解决问题,但最终在人质家属的压力下妥协,由英国军方出面,承诺“下不为例”,换取了伊朗方面对15名英军官兵的“特赦”。这件事自然也成为双方的又一个疙瘩。

  伊朗的教育普及程度很高,大学是政治活跃的地方,但伊朗学生的政治立场却两极分化,1979年冲击美国使馆劫持人质、此番冲击英国使馆的是他们,走上街头不惜生命对抗内贾德和哈梅内伊的也是他们,他们热情高涨却不免冲动,往往成为各种政治派别操纵的对象。

  此次事件的背景,是伊朗内部的权争。尽管内贾德在西方看来,是个反复无常、强硬好战的难缠对手,但在伊朗宗教保守势力看来,这个不太听话的民选总统同样是个难以驾驭的刺头,保守派云集的议会不时会出些难题,给世俗政府制造麻烦,以打击后者的政治地位。此次伊朗-英国外交风波的起始,是11月27日议会的“外交降级决议”,而在冲击使馆事件发生后,伊朗外交部表示遗憾,议会议长拉里贾尼却公开唱反调,称示威学生的行为“是英国对伊朗几十年敌视政策的必然反应”,因此是正当的。正如各国所纷纷指出的,作为伊朗行政负责,即便并非指使者,内贾德政府也绝脱不掉冲击使馆事件的干系,而这恐怕正是某些伊朗国内势力所乐见的。

  据最新消息,伊朗国内在事后爆发了上层权力斗争,其范围触及伊朗最神秘的宗教高层,从这个意义上,英国和伊朗百年来的恩恩怨怨,又一次成为现实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朗女人多少钱一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