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花卉文化看中国民俗文化化传承

论文:如何从花卉文化看民俗文化传承-中大网校论文网东海实验:巧手剪窗花 传承民俗文化
发表时间:<font color="#16-02-25 字体 [][关闭]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王颖颖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浅谈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及其开发
我的图书馆
浅谈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及其开发
浅谈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及其开发
――成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骆俊波
图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7年5月24日开幕。
摘要:成都农村地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等多种形式,新形式下加强对这些农村民俗的开发和利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成都地区农村民俗开发
对民俗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8220;所有口承文化都是民俗&#8221;。[1]&#8220;民俗主要是指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沿成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8221;[2]本文涉及的民俗内涵是指&#8220;民间流行的风俗&#8221;。
图释:山西锣鼓。
对民俗的研究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8220;如果以&#8216;五四&#8217;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作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起点,我国民俗学也已走过近90年的历程了。&#8221;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以顾颉刚、钟敬文等为首的七位著名学者联名发出&#8216;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8217;,其后,民俗学经历了恢复重建、逐渐壮大、发展中兴的阶段。&#8221;[1]但是,对于成都地区农村民俗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开始部分的调整和转移,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升级换代的趋势,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的实施对成都地区农村民俗产业化开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更少。鉴此,本文拟对成都地区农村特有民俗作一简要介绍,并对新形式下农村民俗的开发和利用作一初步探讨。
一、成都地区农村民俗
农民是民俗的主要载体,然而随着农村的巨大变革,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社会身份开始出现分化,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在对农村民俗作介绍的时候仍把农民理解为传统农业劳动者。
乔润令先生认为民俗具有以下风格和特点:民俗是绝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民俗是通过模仿、暗示、交流、群体压力等社会互动的方式学习而得的;民俗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鼓动人们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对于社会来说,民俗可以对它进行整合,民俗具有维持社会一体化的功能。根据不同的标准,民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中国民俗学会把它划分为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八大类,每一大类下面又分为多个方面的小类,有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四季节日民俗、婚姻习俗、寿诞习俗、丧葬习俗、竞技民俗、俗信、民间诸神、谚语、谜语、等几十个方面。本文将重点对成都农村建筑方面、饮食方面、婚姻方面、民间文学方面富有特色、流传较广的民俗进行摘要介绍。
图释:爱沙尼亚舞蹈。
(一)建筑方面习俗
成都民居在建筑单体上讲究因地制宜,以中轴线布局,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色彩上,成都民居的木结构部分大多突出材料的本色,一般在立柱上涂成黑色,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这种色调上的处理使得成都民居在外观上古朴而富有生机,在格调上清新而淡雅,同时又不失富贵之气。成都民居的精华之处还在于其院落式设计,院落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成都民居的基本特征。这种院落式的设计表现出了浓郁的人情味和结合力,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和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体现这些特色的有一些特殊的民俗符号。
1?四合院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联接,可避风雨。
2.龙门口又称龙门子,指四合院总进出口处修建的与院子相连的建筑。形式似亭非亭,似坊非坊,大小如一间屋子,不住人,只供人进出。旧时,墙上多绘制或雕塑二龙戏珠图,有的将檐挑、匾座雕成两条张口含珠的龙头,含驱邪纳吉之意。[3]
3.天井古指天花板,亦称&#8220;承尘&#8221;、&#8220;藻井&#8221;。由屋顶四周坡屋面围合成一个敞顶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8220;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8221;,故取名&#8220;天井&#8221;。
(二)饮食方面习俗
人们常说吃在四川,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颗熣灿的明珠。成都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以米饭为主食,蔬菜和肉食为辅,其饮食当然地具有川菜风味,同时也具有不同于普通意义上之谓川菜的乡村特色。
成都各色小吃
1.滤米饭将米淘洗后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半熟,连汤舀入筲箕中过滤,将半熟的米饭倒入铁锅中,加少许水,以微火慢慢烘熟。或将半熟的米饭倒入木甑中上盖,放入铁锅中加水蒸熟。
2.罐罐肉将猪蹄、猪腿洗净去毛,在微火上烧烤一下,用不上釉渍的土陶瓷沙罐盛装,加大半罐水放入黄豆或白豆,加少许米,依次放上拍碎的生姜,花椒,陈皮,葱白等作料,用小的炭火慢慢地煨熟。
3.九大碗指九道菜,谐音&#8220;九&#8221;的吉祥,民间有&#8220;做九不做十&#8221;的说法。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等喜事,农村都要办一顿丰盛的酒席。旧时,除猪肉外,或鸡或羊必上满九碗,故此称谓。后来发展演变为上九道菜,依次顺序为:干盘菜、凉菜、炒菜、镶碗、墩子、膀、烧白、鸡、汤菜。
4.鸣堂是饭菜馆的一种辅餐侍席世术,分为空店鸣堂和侍席鸣堂两类。前者是在店内无顾客时,幺师站在店堂门前,对街上往来过客吆喝着介绍店内设施、技术、菜目等。后者是从顾客进店门开始,将客人视为&#8220;上帝&#8221;,自己充当个从,围绕吃喝而开展的一系列辅餐工作的鸣堂。
5.盖碗茶整个茶具由茶盖、茶碗、茶托三件组成。多为瓷器,茶托也有金属制成的。茶托下中有一圆形凹坑,茶碗圈足刚好放入其中。当茶客在茶馆坐定后,掺茶的师傅就会一手提开水壶,一手夹一摞茶具来到桌前,先将茶托子挨着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把装好茶叶的茶碗一一放在茶托上,左手扣住茶盖,右手提壶嘴一翘,要求卤上滴水不洒。最后把茶盖翻过去将碗盖住。茶盖讲究盖而不严,既可保温,又能透气,并可用来搅动碗中茶水,调匀茶味。隔着茶盖品茶,可免茶叶入口,既科学又艺术。
(三)婚姻方面习俗
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婚礼对于青年男女的社会作用非常巨大,在古代,完整的婚礼还有严格的程式要件。现在,成都农村仍然保留了某些传统婚俗。
1.看人户男女到了婚嫁年龄,经媒人介绍双方情况后,如双方都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便会择吉日&#8220;看人户&#8221;。男方看女方,一般在集镇上,经人指点,男子悄悄在远处观看女子的容貌、身材、有无残疾等。女方看男方,要郑重、具体得多。一般是先定下时间,由女子的大姑、小姨等人一道去男家做客,男家买肉打酒,热情款待。女家除看男子人品、身体状况外,还要看房屋好坏、家境贫富等情况。看人户为旧时民间婚姻成败的重要一环,如双方满意,便算&#8220;看起了&#8221;,如不满意,称为&#8220;没看起&#8221;。[4]
2.添箱遇女子出嫁,亲友和近邻中与新娘相好的未婚姑娘们,都要向新娘赠送礼物。常见礼品有镜子、热水瓶、化妆品、被盖、毛毯等。家中都要置办一套嫁妆,如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可不置其他嫁妆,但必须置办两口箱子:一口红色木箱,一口皮箱。
3.闹洞房闹洞房是对新婚夫妻的一种祝贺方式。在民俗中,人们认为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为了趋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势的阳气,才闹洞房的,所以民间俗语说&#8220;人不闹鬼闹&#8221;。宴客后,晚上众亲友聚集新郎家闹洞房,由一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的人当司仪或自发地组织,出点子,串节目,让新郎、新娘表演各种节目。通常有&#8220;夫妻啃苹果、共啃喜糖&#8221;等增添喜庆;也有由新郎、新娘共端茶盘,敬客人和父母时,有开玩笑者不轻易接茶,每人要向新娘出一难题,要她说一些不便当众启齿的话,或做一个滑稽动作,或来一段&#8220;绕口令&#8221;,彼此&#8220;讨价还价&#8221;,有时一个难题花几十分钟,以掀起庆贺高潮。
(四)民间文学方面习俗
根据中国民俗学会的划分,民间文学可分为神话、史诗、传说与故事、民歌、笑话、民间戏曲、谚语、谜语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成都农村的民俗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一定的特色,民歌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8220;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8221;长江流域&#8220;农民一般要种两季或三季,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此,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以唱歌调节情绪、解除疲劳的自发要求。&#8221;田歌就是一种在劳动中产生的民歌,四川的薅秧号子就是田歌的优秀代表。[5]
被称为&#8220;歌师&#8221;、&#8220;歌伯&#8221;或&#8220;歌匠&#8221;的民歌手极具即兴编唱的能力,又掌握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传说的长篇唱词。每到种植的忙季,他们就会被请去唱歌。其形式是:歌师二至三人站在田头,一边敲锣打鼓(也有不用锣鼓者),一边相互对歌。由于插田劳动是从早到晚,歌师们的歌也就要唱上一整天。为了给干活的人适当解除疲劳,他们常常要唱一些有趣的故事,或临时海阔天空地编一段笑料,以取悦于劳作者。有时,他们又发号施令,或请大家休息、吃饭,或指挥大家移动作活的位置。以往,为了更好地鼓动干活者,主人有时一次请两个&#8216;歌班&#8217;,让他们&#8216;打擂台&#8217;比赛,哪个班唱得好而且多,就给他们奖钱奖物。当然,除了歌师&#8216;对歌&#8217;这种形式之外,也有采取歌师与众人间你领我合这类歌唱方式的。[5]
二、新形式下成都农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传统农业劳动者身份发生改变。农村传统民俗对于农民的社会意义降低,农村传统民俗的经济价值还没有得到有效展现,传统民俗的保存、继承和发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给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产业化开发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一)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开发的意义
开发农村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8220;除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品需求以外,无论从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的角度,还是从新农村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进的要求看,农村民俗文化产业都是较为合适的载体。&#8221;[5]
第一民俗文化开发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收的&#8220;长效性&#8221;
据2004年的统计,成都市有11060万总人口而农村人口就接近700万。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过大、农业就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不够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但是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淳朴自然的农村民俗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的城里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农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可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餐饮、住宿、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和自助式民俗生活等民俗服务,可以使农民成为民俗旅游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这样就可以在农村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进而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甚至是不离土的情况下,改变了农业人口的身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确保农民长效增收。
第二开发农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致关重要
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民族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8220;对于普通农民来说,乡风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8221;&#8220;他们有着自己五花八门的知识,就象民间传说那样繁杂缤纷。他们有自己的哲学、法学,有自己的历史学和社会学。无论是对于天气的变化与农作物的收成、古老的传说和古今的皇上、合格的婚礼与幸福的家庭,甚至饭菜和性生活,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知识和精神理解。这些知识尽管充斥着天人合一,生死轮回,历史传统和神话传说,但却是非系统、非科学和世俗的,是真理与民俗,浅薄与荒谬的结合。&#8221;民俗对于农民和农村的特殊意义促使我们更应该注意对农村民俗的引导和开发。&#8220;这是旧事物旧观念存在的最深厚土壤,风俗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陈规陋习是束缚农民手脚于黄土地的无形枷锁。&#8221;[2]如果我们不注意民俗的这种消极作用,加强对农村民俗的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扎实占领农村阵地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继承和发扬优良、淳朴的民风民俗,摈弃那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对农村民俗进行产业化开发,让市场对优良、淳朴的民风民俗进行选择,使民俗受到旅游特定环境和规范化标准的影响,使农民为了推销&#8220;文化农产品&#8221;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还可以促进村风民俗变得文明,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开发农村民俗文化有利于&#8220;非物质文化遗产&#8221;的保护
&#8220;非物质文化遗产&#8221;又叫&#8220;民间文化遗产&#8221;,农村民俗文化是&#8220;民间文化遗产&#8221;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年初向社会公示,四川共有27项、成都市有蜀锦制作技艺、漆艺、蜀绣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虽然没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但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给成都的民俗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不过情况并不容乐观,正如冯骥才所说,&#8220;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城镇的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商业化,农村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年轻人出来打工,使在农村传承的文化失去了继承人;有钱后盖起新式住房,也使千姿万态的村貌失去原样;大规模的旅游,更使很多民俗因为商业表演,失去了原发的冲动和情感;还有文物贩子,大量从遗存丰富的地区淘宝。&#8221;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民俗可以使农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自觉地爱惜它,传承它,发展它,由此使民俗文化保持不竭的魅力。
&(二)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开发的运作
产业化是民俗文化开发和发展的途径。&#8220;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按照经济的法则和方式而进行规模化和市场化的文化生产与营销。&#8221;[7]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开发农村民俗的重要方法。乡村民俗文化要立足市场、&#8220;按照经济的法则和方式&#8221;进行营销,发展民俗旅游,对以下一些方面要给予适当注意。
第一政府的作用
农村民俗是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注意把各家各户的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顺畅地对接起来,这样才能营造民俗氛围、产生规模效益。在这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评估,精心设计,制定发展规划,以保护资源,实现农村民俗资源可持续开发、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门新兴的产业,其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专门人才,人才是关键;必须依靠市场带动旅游,市场开发是突破口;民俗旅游业是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比如交通、通讯、食宿、休闲、娱乐、购物、文化教育等设施的建设不可或缺,这都需要钱;资金是支撑。因此政府要重视人才,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开拓市场,重视营销,争取更多客源;多方集资,加强设施建设。
但是,农村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8220;就是按照经济的法则和方式而进行规模化和市场化的文化生产与营销。&#8221;政府不能替代市场行为,&#8220;政府行事的边界应限于进一步提升公共设施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信息技术平台,提供公共信息享用的优先服务;建立健全旅游市场机制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协调企业和农民的关系,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保证农民的利益。&#8221;[8]民俗文化开发也不可能全由政府投资和扶助,农村集体组织要依靠自身千方百计多方开拓投资、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特别是积极吸收外来投资,这也是民俗文化开发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二旅游开发模式
一是主题农园、主题文化村落模式。[9]游客可以观赏主题景观,在主题农园、主题文化村落中得到休闲、放松的同时还可了解其生产、加工过程,获取主题景物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三圣乡&#8220;幸福梅林&#8217;&#8217;的开发打造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二是参与、自助式生活服务模式。今天,尽管城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人们却正在逐渐远离自然,不知道农令时节、瓜熟花落,对于城里人来说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承认社会分工的优越性,但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对城里人却总是有着原始的诱惑。城市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使农村生活的&#8220;回归自然,返朴归真&#8221;的更具吸引力。迎合城里人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提供农舍居住服务、农村饮食提供服务、种植技术培训服务、田园出租服务等民俗开发项目。成都农村的民居、滤米饭、罐罐肉、盖碗茶等民俗为这些项目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三是特色农村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服务模式。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10]
四是举办特色节日民俗活动模式。对于某些外地人和部分城里人来说,到农村体验居住和参与农事活动可能没有时间,普通意义上的民俗观光又缺乏特殊的兴奋点,民俗节日正好给他们一个到农村去的理由。双流的黄龙溪火龙艺术节、梨花节、枇杷节、红提葡萄节、美食旅游节、亚洲婚礼文化节、草莓节等就是非常成功的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转见于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I[J]。民间文化论坛,2004,(4).
[2]乔润令.山西民俗与山西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3]龙门口[DB/OL].四川123民俗文化频道,/
[4]魏兰.看人户——汉族婚姻习俗[DB/OL]。http://Scnews.newsSC.Org,/
[5]乔建中.中国传统音乐[DB/0L].中国文化信息网,/
[6]刘晓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封其时[N].经济日报,(11).
[7]艾斐.文化的民族个性与产业化途径[N].人民日报,(9)。
[8]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8220;三农&#8221;利益保障问题一一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
[9]王云才。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以新疆巩乃斯河谷为例[J].地理学报,2005,60(4)&#183;645-655.
[10]李明泉.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J/0L].四川社会科学在线,2005-11—30/
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之一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农业、农村和村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8220;社会主义新农村&#8221;的重大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新理念指导下,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地谋划的一次关于农业、农村和村民综合改革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8220;四位一体&#8221;的系统工程,其中文化建设居于核心层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关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建设的难点。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对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8220;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都经验研&& 究&#8221;课题组第二调研小组在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的指导下,赴成都市北部的一些典型乡镇、村组和社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入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成都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并且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意图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详细了解和把握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发现不足,找出问题,思考对策,提出建议,从而为当地党委政府进行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分析和现实依据。
(二)选点说明
我们坚持全面与典型相结合的抽样原则,将成都市所辖19个区、市、县分为市区、近郊和远郊三个圈层,随机从市区圈层中抽取金牛区,从近郊圈层中抽取新都区,从远郊圈层中抽取了金堂县和都江堰市。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并且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3个镇(都江堰市石羊镇、崇义镇、新都区斑竹园镇)、4个社区(新都区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忠义社区、新都区龙桥镇渭水社区以及金牛区青羊北路街道社区)、2个村(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和崇义镇大桥村)。这样,我们调查的样本,从距离市中心区域远近看,囊括了市区、近郊和远郊;从样本地区的行政类型看,区、市、县齐全;从样本点的层次看,既包括了乡镇,也有农村新型集居形式社区,还有作为传统农村类型的村组,较好地实现了全面考察与典型剖析相结合。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坚持听、看、问、访相结合的原则,以发放《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为主要调研方式,辅以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典型、农户随机访谈等具体调查方式,大量接触了受访地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力争获取的信息全面、客观、真实、有效,为总结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准备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我们以新农村文化为调查的主要方面,从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态度、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情况、乡风情况、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以及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细致调查。同时我们也认为,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跳出文化视野和框架来审视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所以我们还对受访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受访村(社区)镇基本情况
(一)三镇基本概况
1、崇义镇基本情况
崇义镇东与郫县新胜镇、唐昌镇接壤,西与都江堰市聚源镇相连,南接都江堰市土桥乡和郫县花园镇,北与都江堰市天马镇为邻,东距省会成都市25公里,西至都江堰市区12公里,全镇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居委会,党支部45个,党员1282人,17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00多户,总人口2.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00人,主要民族汉族,耕地面积2.9万亩,受惠于都江堰渠走马河,徐堰河自流灌溉,镇内平畴沃野,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卉苗木、蔬菜等,主要养殖有牛、生猪、鸡、鸭、鹅、兔等。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5所,共有学生3235人。有市属医院1所,村级合作医疗站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6个,文化宣传队1支,派出所、法庭、税务所、信用社、邮电、电信等事业单位齐全。
崇义素有&#8220;钢门窗之乡&#8221;的美誉。都崇,鑫威,纷云,四维等钢门窗龙头企业四十于家。名牌产品占据着西南市场和远销远东国际市场。
崇义—崇德尚义之镇,崇义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秦汉之时便具雏形,唐宋以降,在明历十七年开始有崇义之名。因其地处要冲,下接成都,上通灌口,便成其为著名的西道驿站。著名水利专家官兴文、保路勇士张捷先、国学大师罗伯济名垂青史,一代大儒严君平曾在此长久地居住。崇义,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城镇。崇义人立足优势资源,坚持以&#8220;三个集中&#8221;推动&#8220;三化联动&#8221;的发展思路,突出&#8220;崇德尚义、和谐包容&#8221;的崇义精神,着力构建&#8220;和谐、魅力、文化&#8221;名镇。
2、石羊镇基本情况
都江堰市石羊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之间,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 距成都32公里。南距成青路2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石羊镇是都江堰市中心集镇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黑石河和沙沟河穿境而过。镇境南北长约11公里,&&&& 东西宽约8公里,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泊江河,黑石河夹镇而过,金马河从镇域东侧流淌,农业灌溉以岷江自然灌溉为主。北与翠月湖镇接壤;西邻世界自然遗青城山,与青城山镇、安龙镇相连;南与柳街镇交界;东与温江区玉石镇与金马河隔河相望。全镇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98亩,人均耕地0.72亩。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为4.8万人,
幅员面积地势平坦,海拔635米。石羊镇素有兰花之乡,川芎故里之美誉,仅内遗存有古青城县遗址、花蕊夫人出生地和川西名刹马祖寺等众多古青城特色的历史人文沉淀,镇域内大量种植兰花,花卉苗木、庄头、盆景,仅上规模的兰花苑就有50余家,庄头、盆景园60家。举办一年一度三羊年会、桃花节、马祖寺庙会。
3、斑竹园镇基本情况
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位于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腹地,平畴沃野,河流如带,如一枚镶嵌在毗河之滨的璀璨明珠,系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镇幅员面积47.91平方公里,辖27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总人口48118人,是典型的城郊结合的生态型、田园式小城镇。在新一轮发展战略中,斑竹园镇抢抓新机遇,确定并实施&#8220;一路一城一基地两园区&#8221;发展战略,按照&#8220;超前规划,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前景诱人&#8221;的十六字方针,抓好精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发展城郊休闲旅游服务为主的田园宜居城镇。
2006年全镇完成工商税收4658万元,引进区外到位资金5.92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5242元。全镇现有规模企业27家。产业布局为:食品业有福建达利食品公司、香港协力魔芋园区等;医药业有通灵中药饮片精选有限公司;包装业有润康医药包装公司等,金属制品业有平禄金属制品公司;通讯设备业有前宏通讯;家具业有蓉城床垫、国龙家具、圣洁尔;造纸业有金香城纸业、安舒实业公司;纺织业有蜀峰线业、富润化纤,服装业有双舒服饰;机械加工业有大洪通铁厂、四川送变铁塔厂。在新的历史时期,斑竹园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镇的第一要务,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同心同德,快马加鞭,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谱写着一曲曲恢弘的乐章,描绘出一幅幅隽美的画卷。
(二)三社区基本概况
1、斑竹园镇忠义社区
成都新都斑竹园镇忠义社区,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腹地,成都市北十公里,平畴沃野,河流如带。我社区位于斑竹园镇场镇中心,幅员面积1.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320亩,社区人口2488人,847户,9个居民小组,党员48名。社区坚持&#8220;扶优、扶强、扶支柱&#8221;的原则,全方位培养和发展优势企业、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以服装加工,食品业、家具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体系,其中包括七大产业、40多个门类,各类大中小企业近130家。2006年人&&&& 均纯收入6300元,2007年预计达到7300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00万元。辖区内有物流交&&&& 易中心(农贸市场)两个,连锁超市3家,服装针纺、建工建材、餐饮娱乐、美容健身等&&&&&& 企业(个体工商户)130多家。
&&&&2005年撤村建社区以来,社区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合理布局中心城镇建设,按照&#8220;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环境优美、前景诱人&#8221;的十六字方针,这里打造生态型、田园式精品小城镇;坚持&#8220; 一街一景观、一巷一特色&#8221;,按城市化功能要素配置基础设施,侧重加强场镇开发区建设、旧城改造,完善道路、路灯、绿化、排污及水、电、气、光纤网络,配置街名 、门牌号、宣传栏、休闲广场等城市设施。建成西南设计院科创中心、专家别墅&&& 群、毗河生态商住区和川西民居示范区。
2、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基本情况
斑竹园社区下辖斑竹园、柏水两个场镇,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4000余人。其中,&&&&& 常住户852户,居民1500人,暂住人口2500人,辖区有知名企业福建达力公司、西南设计院、中小学四所,幼儿园四所,敬老院一所。社区设党支部、居委会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4年12月10日直选出居委会主任一人,委员二人。社区街道居民小组4个,居民小&&&& 组长4人,社区文化骨干28人注册文体辅导员6人,业余文化队伍2支58人。
居民委员会下设: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治保安全、民事调解、计划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卫生等多项委员会。
斑竹园社区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位于斑竹园镇中心场镇斑竹园大道,占地9.8亩。斑竹园镇党委、政府2002年3月队员文化中心原有资源通过调剂、改建,形成了以文化宣传、&&&& 教育培训、办证服务、社区管理、体育健身、娱乐休闲六大功能。社区开办的主要服务项目:文化茶园、便民餐厅、幼儿园、广告部、建筑维修队、家政服务部、老年优待证的办理,城镇低保申办,农村低保金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劳动培训中心、会务中心、参加服务人员49人。
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一所,各类图书2000余册,报刊20余种。书画展厅一座,定期展出镇内外专业和业余诗、书、画作品,每年举办两次大型书画展,并免费对外开放。文化中心设市民学校,家庭教育学校,每月8、18、28日为居民学习日,每年邀请专家举办两次健康教育和法律教育家讲座。
3、新都区龙桥镇渭水社区
新都区龙桥镇渭水社区是一个涉农社区,位于龙桥镇南端,距成都市仅9公里,交通便利。辖区面积约2.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75亩,社区下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2380人,其中党员69人。各类企业有近百家,2005年,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33元。
2006年初,渭水社区首批纳入&#822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221;试点,社区两委根据社区实际&&& 情况,科学地制定该社区的发展规划,多角度、全防卫地开展工作,为建设一流社区,打造和谐新渭水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社区两委在对以前两个旧的村委会办公室和活动中心进行拍卖后,通过企业赞助、社区投入、政府扶持等方法,共筹集资金238万元,在位于老成彭路观音桥的非耕地新建了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半年的改造,昔日的荒滩、残次林变成了今日崭新漂亮占地面积约9800平&& 方米的多功能社区。社区里还修建了大型会议室、医疗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双语幼儿园、健身广场等,既美化了社区环境,也丰富了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如今的渭水社区已是&#8220;小桥流水人家、社区美景如画&#8221;。
社区通过自筹和政府扶持的办法,共筹集资金360多万元用于社区村道、水利、有线电视、自来水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探索成功的模式,使新农村建设有了看得见的变化。
4、金牛区青羊北路街道社区基本情况
成都市金牛区青羊北路街道社区始建于1983年,是成都市建立得较早的居民住宅小区,小区占地面积不足0.2平方公里,有人口约2万人,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纯居民住宅社区。社区内现建有社区党支部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个,社区内现有文明单位14家,建成率达100%,&&五好文明家庭达95%,&&安全文明楼幢96%,安全文明经营户达95%。。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社区&&&&&& 信息服务站建设,投入资金60余万元,占地220平方米,购置电脑60台,在省文化厅、省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社区中组织了两支社区群众艺术团队伍,并根据社区群众的年龄、爱好组建了秧歌队、合唱团、时装表演队、乐队、舞蹈队等,在活动规模上做到&#8220;月有小型、季有中型、年有大型&#8221;,在内容上突出主题、推陈出新,在形式上做到灵活多样,按季节特点,举办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联欢、重阳敬老、寒暑假少儿读书活动等,每年社区大型文体活动均在2次以上。同时,建立了青羊北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中心内设置了中老年舞厅、社区图书阅览室、健身房、书画室等,为群众提供消费低、服务周到的活动空间。此外,在社区的公共地段修建了4处小游园,建立了7处开放式免费健身场所,街道形成了集工业、房地产、科技、教育、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格局,街道工业增加值达2608万元,销售收入12214万元,街道财政收入达720万元。街道经济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注册资金过亿元,财政税收有望突破千万。街道自1992年以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区以上表彰达100余项,先后获得了&#8220;全国文明住宅小区&#8221;、&#8220;全国青年文明社区&#8221;、&#8220;全国体育工作先进社区&#8221;、&#8220;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8221;、&#8220;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街道&#8221;、&#8220;省级文明片区&#8221;、&#8220;四川省社区就业先进集体&#8221;、&#8220;四川省五好文明社区&#8221;、&#8220;市级文明社区&#8221;等荣誉称号。(注:调研走访的主要对象是来该社区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具有农民身份或农村背景的人员。)
(三)两村的情况
1、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基本情况
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原白云、长梁两村合并而成),由农业部中国柑桔研究所命名为& &#8220;中国脐橙之乡&#8221;。白庙村位于金堂县东南、三溪镇政府东南方,距县城赵镇35公里,幅员面积5.43平方公里,属浅丘山区,全村辖31个组,耕地面积3813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2213亩),总人口5089人,1381户,人均耕地面积0.75亩,以脐橙为主的经济作物&&&&& 达80%以上,脐橙种植面积2.8万亩,年收入1120多万元,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086元。
白庙村一年四季花果同树,由脐橙和橘柑杂交而成的新品橘橙,春天亦可采摘成熟鲜果。专业户农家各自在相邻不远的坡地围绕小型人工湖修建了一片别墅&#8220;农家乐&#8221;式的独户独院民居住宅。白庙村每年举办东西部联动的&#8220;脐橙节&#8221;。镇村统一改造了学校,建了超市,设&&&& 立新型合作医疗站签约90%以上,镇府出资120万元、村民自筹100万元,专门为赴外省打工村民的留守老人儿童建立了托管服务机构。到2007年全村一、二产业快速发展,村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居住条件极大改善,村风文明,村域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2、都江堰市崇义镇大桥村
大桥村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崇义镇,西距都江堰市城区13公里,东距成都35公里,国道317线和成灌高速从村旁经过, 都江堰渠系之一走马河经本村流向成都。清乾隆时走马河上建有一座石桥(石桥早已毁,现为钢筋混凝土桥)叫大石桥,故本村得名大桥村。大桥村地处四川盆地中西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夏而不热,冬而不冷.这样的气候极适宜食用菌的生长,四川是全国可以全年生产优质金针菇的地区。& 全村幅员面积3.69平方公里,共有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30户,总人口3321人,有劳动力2190人,其中常有200余人在本镇的钢门窗厂工作,250余人在外地务工,主要从事铝合金和 防护栏安装作业。
&&& 目前全村共有食用菌种植户91户,种植各种菌类300多万袋,种植大田磨菇187亩,主要生产金针菇、黄背木耳、香菇、平菇、鸡腿菇等,年生产食用菌1000吨左右,其中黄背木&&&&& 耳(干品)105吨,在调查中大多农户反映金针菇、黄背木耳、香菇、鸡腿菇的销路好,许多商贩直接就到农户家中收购。全村因种植食用菌人均增收260元,并解决农村劳动力300余人,户均年纯收入15000元左右
三、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向受访地金牛区、新都区、都江堰市、金堂县的2个镇、3个社区2个村庄发放调查问卷共100份,收回91份,回收率为91%,清除无效问卷9份,剩余8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2%。
(二)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1、受访对象的性别构成
调研结果显示,受访对象男性比例为54%,女性比例为46%,男性受访者比重较大,需&&& 要说明的是在调查中许多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接受访问,是造成受访者男女比例不太均衡的主要原因。据调研小组目测,受访地区实际女性比例和男性基本持平。
2、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
从受访者的年龄结构来看,&#8220;18岁以下&#8221;年龄段的受访者比重最小,仅占3.4%, &#8220;40—60岁&#8221;和&#8220;60岁以上&#8221;年龄段的受访者成为本次调研的主体,分别占到受访对象总数的40.3%和34.7%,二者之和为75%,这清楚地表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经成为受访地区人&& 口的最大组成部分。
3、受访对象的文化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已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到41.2%和 26.4%,二者之和为67.6%,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比重为18.1%,而大专以&&& 上文化程度仅占4.6%,另外还有将近1/10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文盲半文盲。数据表明受访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但是考虑到受访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本次受访者以40岁以上& 的中老年人为主等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受访地区人口的实际受教育程度要略高于本次调查结果。
4、受访对象的职业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地区人口从事职业已经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仍以从事传统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比重为35.4%,其次为个体经营业者和做工者,比重分别为19.2%和26.8%。其&&&& 他如干部,教师等职业也占一定比重。受访人群从事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5、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1)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上学等原因,受访地区留守人口中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基本与全国情况吻合,这给文化建设多样性活动的开展& 带来了一定困难。(2)受访地区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了绝大多数 (67.6%)这一方面决定了受访地区人们文化需求层次应该整体偏低,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基& 础抓起,不能贪大求洋,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受访地区在国民教育程度偏低的条件下,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久性,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3)通过对受访者职业的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出,受访农村人口从事职业有了较大程度的&& 分化,趋向多元,这是一个可喜局面,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到人们职业不同对文化需求类型和层次的不同,力争调动所有不同职业人们的积极性,确保他们都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三)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与态度
1、受访对象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了解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干部和普通群众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了解程度有着巨大的反差。在问卷中有75.2%的干部声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8220;非常了解&#8221;,回答&#8220;听说过而已&#8221;的干部只有4.4%,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普通群众中只有7.6%的人声称自己对新农村文化建设&#8220;非常了解&#8221;,超过半数以上(58.1%)的人回答自己&#8220;听说过而已&#8221;。另外还有20.4%的干部和34.3%的普&&& 通群众回答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8220;了解一些&#8221;。
2、受访者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渠道
调查显示人们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是高达83.1%的受访者选择通过&#8220;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8221;这一途径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 其次选择村委会会&&& 议&#8221;途径也占到1/5强(21.4%),值得关注的是超过1/10(10.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从&#8220;外出务工人员带回&#8221;来的信息中了解到农村文化建设,这表明&#8220;外出务工人员&#8221;为受访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的认知
从图7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持相当正面和肯定的态度。有88.6%的受访者认为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出于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的考量,有67.3%的受访者选择了&#8220;提供村民文化素质&#8221;选项,只有23.5%的受访者认为&#8220;促进农村&&& 社会经济发展&#8221;是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总体来看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机评价积极肯定。
4、您认为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图8所示的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认知调查结果与对中央目的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反差,55.6%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文化主要是为了&#8220;完成上级的& 任务&#8221;,还有44.2%的人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8220;为自己的政绩考虑&#8221;,只有28.3%的受访者&& 认为当地政府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是&#8220;真心实意提升村民文化娱乐生活&#8221;,而该选项在受访者& 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的评价中高达88.6%,这是令人吃惊和费解的。
5、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干部和普通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有较大差异。干部中对农村文化建设持&#8220;乐观&#8221;态度占到81.6%,评价&#8220;一般&#8221;的为16.1%,只有2.3%表示&#8220;悲观&#8221;,没有干部表示对此&#8220;不关心&#8221;。而在普通群众中&#8220;乐观&#8221;看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仅为39.2%,41.5%的群众评价&#8220;一般&#8221;,令人焦虑的是分别有9.2%和10.1%的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持&#8220;悲观&#8221;或&#8220;不关心&#8221;态度,二者总计占受访人数的19.3%,如何引导这部分群众成为支持者、响应者、参与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6、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知
从图10反映出来的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知情况看,有50%的受访者认为&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靠村民自己,认为应该靠政府的受访者比重为38.8%,也有11.2%的受访& 者认为在农村文化建设这场大戏中&#8220;村委会&#8221;应该唱主角。
7、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上述六题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1)在受访地区农村干部和普通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态度是有所差异的。调研显示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非常了解,并且态度积极乐观,而超过半数以上普通群众则表示对农村文化建设只是&#8220;听说过而已&#8221;,且对其前途谨&& 慎乐观,分析其原因,与普通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信息掌握的稀缺有关,不了解导致不关心,不关心导致不乐观。(2)政府基层组织功能发挥的不足,受访者绝大部分都是从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上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情况,而从&#8220;村委会会议&#8221;等正式途径了解信息的则不是很多。(3)基层政府公信力有待加强。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持相当积极肯定的态度,而很大一部分群众对当地政府搞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却保持质疑态度,这表明当地政府基层组织的公信力一定程度上遭到质疑,基层政府应该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与群众以心换心,赢得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理解。(4)我们也可喜地看到很大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村民自己和其自治组织村委会,二者比重之和为61.2%,这表明村民有信心和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设新农村文化。
(四)农村文化生活现状
1、受访者当前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调查显示,受访者当前文化娱乐的形式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有89.6%的受访者表示看电视、电影是其主要的娱乐方式,有70.4%的受访者也选择了&#8220;打麻将、扑克&#8221;,而将&#8220;参&&&&& 加文体活动&#8221;作为主要文化娱乐方式的受访者的比重也超过1/3强,选择&#8220;读书、看报&#8221;的仅为16.4%。&#8220;上网打游戏&#8221;也有5%的比重。
2、受访者所在村(或社区)组织的主要文化活动形式
图12显示村(社区)组织的主要文化活动有44.2%的受访者选择了&#8220;村镇组织秧歌队& 等&#8221;,形成一枝独秀态势,&#8220;放坝坝电影&#8221;、&#8220;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节&#8221;、&#8220;农业科技学习&#8221;、&#8220;各种性质的比赛&#8221;等活动形式也有1/4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依次分别占到总数的27.8%、25.4%、26.6% 和24.3%。有4.1%的受访者则认为村(社区)&#8220;从未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8221;。
3、参加集体文化活动的人的年龄状况
从调查结果看,村(社区)的集体文化活动参加者主要为&#8220;55岁以上&#8221;的老年人,占&&&&& 到比重的51.8%,&#8220;30-50岁&#8221;年龄段的中老年人占不到3成 ,参加最少的是&#8220;16岁以下&#8221;的未成年人,比重为2.2%还有比重为11.2%的是青年人。
4、受访者认为村里的文化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村(社区)文化生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8220;活动类型太少&#8221;,有62.4%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其次为受访者&#8220;不感兴趣&#8221;为45.3%,3.5%的受访者也选择&&& 了&#8220;文化活动水平不高&#8221;,11.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集体文化活动中还存在&#8220;其他&#8221;问题。
5、受访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近5成(48.6%)的受访者认为活动&#8220;经费太少&#8221;是集体文化活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37.3%的受访者将&#8220;村民主动性不高&#8221;作为选项,也有16.4%的受访者选择了&#8220;村里组织不力&#8221;,还有20.4%的受访者认为是其他原因导致了集体文化活动存在诸多问题。
6、受访者所在乡镇是否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乡、村干部做此题)
调查显示95.8%的受访者(乡、村干部)声称自己的乡镇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只有4.2%的受访者认为&#8220;没有&#8221;这样的规划,无回答&#8220;不知道&#8221;的受访者。
7、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随着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进入农村,受访者的文&& 化娱乐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多元趋势,但是农村中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8220;看电视、电影、录像&#8221;仍然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其次就是打麻将、打扑克。(2)受访者所在村(社区)组织的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力求多样,如组织农业科技学习,各种形式比赛等,但组织秧歌队呈现出一支独秀的场面,这与当前农村文化参与者老年人占绝对多数(58.1%)有关,参与者结构的单一制约了文化多样性的开展。(3)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和受&&& 访者对村(社区)组织的文化娱乐形式不感兴趣是集体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最主要是文化活动经费紧张和村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很好地被调动起来,村民还是一个被动的文化活动受体。(4)令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乡、村干部都表示所在乡镇有新农村文化建设规划,不论是否科学可行,这都是个良好的开端。
(五)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情况
1、受访者所在地图书馆(图书室或文化站)拥有情况:
调查表明,74.5%的受访者认为村(社区)拥有图书馆(图书室或文化站),有17.4%的受访者认为乡镇才有,5.5%受访者则认为只有县上才有,只有2.6%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图书& 馆和文化站。
2、受访者去图书室或文化站的频率
图18表明每天坚持去图书室或文化站的受访者只有7.4%,一周去一两次的受访者为27.4%,有3成的受访者是一个月才去一两次,更值得深思和反省的是有35.1%的受访者声&& 称自己从来不去村(社区)的文化站或图书馆。
3、受访者所在地图书室或文化站的主要设施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所在地图书室和文化站&#8220;各种书籍&#8221;仍然在唱主角,有96.2%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其次是棋牌室为58.6%,值得欣喜的是还有31.3%的受访者声称所在地图书& 室和文化站里面有互联网(包括远程教育)等先进设施。
4、受访者去图书室或文化站的主要目的
从图20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去所在地图书馆(文化站)的目的是去&#8220;下棋、打牌&#8221;,89.2%的人选择了该项,占绝对优势,36.1%受访者声称自己去图书馆(文化室)是要想&#8220;读书、看报&#8221;,而只有14.5%受访者是要&#8220;获得信息&#8221;,上网聊天的受访者占到2.1%。
5、受访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电视是受访者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比例高达70.1%,其次为去图书馆、文化站看书,读报,比例为20.8%,听广播也是受访者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有2成半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作为信息传送正式途径的&#8220;村里公告&#8221;和&#8220;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班&#8221;则比例偏低,分别为9.2%和6.4%,另外还有1.6%的受访者声称网络也是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6、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进步,大部分(74.5%)村(社区)都有自己的图书室(文化站)。(2)宝贵的文化基础设施资源浪费严重,三成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来不去图书室(文化站),三成受访者声称自己一个月才去一到& 两次。更为严重的是就是在去图书室(文化站)的受访者当中有89.2% 人表示自己主要是&& 去下棋或打牌的,选择&#8220;读书、看报&#8221;等文化活动的受访者不到四成。因此村(社区)图书馆建设要避免形式主义,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引导村民多读书、读好书。(3)一些图书室(文化站)配置了网络等现代化的设施,但是利用率极低,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图书室(文化站)内有网络设施,但只有1.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4)调&&& 查显示,受访者获取信息的管道呈现多元趋势,网络等新型媒介进入了受访者的日常生活,但电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凭借着方便快捷的特点,仍然是受访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和农村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对村民传输信息功能有待加强。
(六)受访地区的乡风情况
1、受访者对受访地区社会风气的评价
从图22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65.4%)受访者对受访地区社会风气的评价为&#8220;一般&#8221;,只有约两成的受访者认为受访地区社会风气很好,还有13.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受访地区社会风气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评价是&#8220;差&#8221;或&#8220;很差&#8221;。
2、受访者对社会风气主要问题的认知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风气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8220;赌博盛行&#8221;、&#8220;讲排场比阔气&#8221;、&#8220;不讲卫生、破坏公物&#8221;等方面,比例分别为64.8%、56.7%和31.5%。还有24.6%的受访者选择&#8220;迷信活动普遍&#8221;、15.8%的受访者选择&#8220;社会治安不好&#8221;也值得高度关注。此外&#8220;不尊敬老人&#8221;、&#8220;不爱护小孩&#8221;、&#8220; 邻里关系不好&#8221;、&#8220; 离婚率高&#8221;等选项也有一定比例的受访者选择,分别占到9.7% 、6.4% 、 8.1% 和4.4%。
3、受访者村(社区)开展过乡风建设活动情况
数据显示,56.4%的受访者认为受访者所在村(社区)经常开展向风建设活动,27.4%&&&& 的受访者声称只是为了迎接检查才&#8220;偶尔&#8221;开展,还有16.2%的受访者表示从来不开展。
4、受访者对乡风建设活动作用的评价
从图25我们可以看出,受访者对乡风建设活动的作用持保留态度,只有27.4%的受访&& 者认为这些活动对乡风建设的&#8220;作用很大&#8221;,53.1%的受访者表示&#8220;一般&#8221;,而认为&#8220;没有作&&& 用&#8221;的受访者占15.5%,&#8220;很反感&#8221;的占到4%。
5、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村(社区)的社会风气一般,&#8220;讲排场、比阔气&#8221;、&#8220;赌博盛行&#8221;&#8220; 迷信活动普遍&#8221;的不良社会较为严重,&#8220;邻里关系不好&#8221;、&#8220; 不尊敬老人&#8221;等不良社会现象仍然存在。实现乡风文明任重而道远。(2)乡风建设活动,如文明户、五星户的评选较为普遍的开展,但是由于当地开展这些活动的方式、程序、目的不同程度地遭到质疑,人们对这些活动的作用评价不积极肯定,甚至有人认为是形象工程和形式主义,十分反感。因此乡风建设活动在严把&#8220;质量关&#8221;,杜绝作秀和搞形象工程的基础上,不仅要创新现&&& 有形式,而且应该探索新的方式、途径和机制来赢得民心。
(七)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1、受访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状况
调查显示,78.9%的受访者认为&#8220;有一些&#8221;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事例,12.9的受&&&& 访者认为&#8220;没有&#8221;这样的事例,只有8.2%的受访者认为&#8220;有很多&#8221;这样的事例。
2、受访者对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最大影响的评价
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人员确实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造成一定影响,有35.5%的受访者认为&#8220;挣到了钱,能改变农村文化生活条件&#8221;是最大的影响,28.6%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最大的&&&& 应该是&#8220;带回了城里的一些新观念、新技术&#8221;,也有31.8%的受访者认为外出务工致使&#8220;没&&& 有了参加文化活动的人&#8221;,认为&#8220;影响不大&#8221;的受访者只有4.1%。
3、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虽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但还未形成规模,受访地政府基层组织应该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业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2)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人员外出务工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观念等有利因素,也是农村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后继乏人,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影响,充分调动和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村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需要
1、受访者最希望村里举行的文化活动
调查显示,受访者最希望村(社区)办的文化活动集中到&#8220;放电影&#8221;、&#8220;看戏&#8221;、&#8220;农业科技学习&#8221;等几项上,比例分别是64.2%,53.3%、36.5% ,选择&#8220;扭秧歌&#8221;的受访者占26.5%,选择&#8220;普通文化知识竞赛&#8221;的受访者最少,为6.2%。
2、受访者希望村文化建设注重的方面
从图29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最希望农村文化建设中注重&#8220;技能培训中心&#8221;、&#8220;娱乐设施&#8221;、&#8220;当地传统特色文化&#8221;等方面的建设,比例分别为63.2%、61.5%和53.4%。&#8220;体育&&&& 设施建设&#8221;也是受访者希望农村文化建设中着重加强的方面,比例为43.6%。选择&#8220;图书馆建设&#8221;的比例为34.2%
3、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1)电影、看戏等传统文化娱乐项目在农村文化生活中依然不可或缺,电视的普及并没有减弱村民看电影、看戏的热情,作为一种集体文化活动,看电影、看戏的作用和效果是电视等家庭式娱乐方式无法替代的。(2)随着农村社会发展,村民感到了知识技能的欠缺,农业科技学习活动受到欢迎,1/3强的受访者最希望村(社区)举办农业科技学习活动,63.2%的受访者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中注重&#8220;技能培训中心建设&#8221;。当地政府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了解和回应村民的这种文化诉求,紧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3)基层政府大力加强的农村图书室(文化站)和农村自治组织经常开展的&#8220;秧歌队&#8221;没有受到追捧。图书馆建设不受垂青与农村图书馆利用率不高,甚至变相为人们搓麻将、打牌的场所有关。而&#8220;秧歌队&#8221;没有成为热门与其成为人们的经常性娱乐项目有关,造成了村民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8220;好事办好&#8221;,杜绝走形式主义,注重实效,真正利用好、发挥好来之不易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作&& 用。
(九)受访者及地区的经济情况
1、受访者家庭年人均收入状况
从图30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家庭年人均收入大部分都在2800元以上,占到45.1%,,其次为&#8220;2300—2800&#8221;段,大约有二成半,还有大约一成的受访者声称自己的年人均家庭收入在&#8220;&#8221;元之间,1800元以下段受访者选择很少。
2、受访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8220;家庭种植业或养殖业收入&#8221;和&#8220;务工收入&#8221;比例分别为51.2%和46.7%。家庭副业(农家乐、小生意)也是受访者家庭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比例为15.4%。&#8220;家庭工业&#8221;、&#8220;政府补贴&#8221;和&#8220;租赁收入&#8221;都占不到一成。
3、受访者安排经营项目的主要依据
数据显示受访者在安排经营项目时的主要依据是仍然是&#8220;随大流&#8221;、&#8220;凭习惯&#8221;,二者比&& 例分别为47.1%和22.2%,其次是根据&#8220;自家需要&#8221;和&#8220;去年行情&#8221;,比例分别为10.4%和10.3%,&#8220;合同订单&#8221;和&#8220;分析当年市场行情&#8221;选项分别占到3.2%和3.6%,&#8220;政府命令&#8221;则没有人选择。
4、受访者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村(社区)都&#8220;有一些&#8221;集体经济,这一比例为64.3%,有13.1%的受访者声称所在村(社区)经济经济状况&#8220;较好&#8221;,而22.6%的人则认为所在村(社区)没有集体经济。
5、受访者村(社区)集体经济的来源状况
从34图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是&#8220;集体经营收入&#8221;&&&& 和&#8220;集体土地、房产出租、出售收益&#8221;,二者比例分别为64.5%和36.8%,其次是&#8220;其他经营性收益&#8221;和对&#8220;农户的集体提留金&#8221;分别为11.1%和16.5%。外来企业资助也占6.5%
6、受访者村(社区)集体经济的用途
调查显示,受访者所在村(社区)集体经济最主要用于&#8220;改善基础设施&#8221;、&#8220;组织村民进行文化、技术学习&#8221;比例分别为64.2%和46.7%,其次是&#8220;进行生产性投资&#8221;和&#8220;为村民交纳社会保障金&#8221;比例分别为27.4% 和22.1%。&#8220;领导干部办公、招待费用&#8221;也有16.2%的受访者选择。
7、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受访者家庭年人均收入呈现出多样性,但只有5成多在2800元以上,这与成都市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 4925元还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中国人& &#8220;财不外露&#8221;的文化习惯,受访地区实际家庭年人均收入应该大大高于调查结果。(2)受访者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还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打工收入,说明受访地的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调整,当地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传统的产业机构,为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受访者安排经营项目是仍然是&#8220;随大流&#8221;、&#8220;凭经验&#8221;,说明受访者还是经验性的农业文化经营模式,缺乏对市场和信息的掌握的决心、勇气和能力,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个有知识、懂技能、会管理的新型村民的要求。(4)大部分受访村(社区)都有一定的集体经济,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半公共产品,必须由当地政府和村集体来供给,没有雄厚的集体经济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好是很难想象的。从调研结果来看,村集体经济的用途大都是正常的、合理的,但是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监管机制确保集体经济用于集体事务中。
(十)受访农业户生产经营相关情况
1、受访农业户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时的求助对象
调查显示,受访农业户在遇到生产难题是首先选择向&#8220;有经验的村民&#8221;请教,这一比例占到46.8%,其次才是&#8220;找当地农技人员&#8221;和&#8220;自己找资料摸索&#8221;,还有10.6%的受访农业户选择看&#8220;电视,农技杂志&#8221;解决。令人费解的是仍有8.8%的农户表示&#8220;听天由命&#8221;。
2、免征农业税和粮食直补对您受访农业户的生活改善程度
调查表明,国家免除农业税和对粮食直补对受访农户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作用不是很明显,只有不到2成的受访者表示对他们的生活改善程度很大,作用&#8220;很明显&#8221;,有79.5%的受访者认为作用虽然有,&#8220;但是效果不明显&#8221;,还有1.4%的受访农户认为对他们的生活改& 善没有任何效果。
3、受访者村(社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图38显示,受访者所在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主要为&#8220;公司(加工公司和贸易公司)+农户&#8221;,和&#8220;协会+农户&#8221;模式,二者比例分别为56.4%和40.5%。其次是&#8220;农场、养殖场+农户&#8221;模式为24.4%,&#8220;能人+农户&#8221;模式也有15.3%的受访者选择。
4、受访者认为促进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途径
调研显示,受访者认为能促进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途径是&#8220;发展农业科技&#8221;和&#8220;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8221;,二者比例都超过了50%,分别任63.4%和50.6%。其次是&#8220;提高村民素质&#8221;,&&&&& 比例为36.7%。&#8220;改善基础设施&#8221;和&#8220;提高农产品价格&#8221;也分别有2成受访者选择。
5、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受访农户遇到生产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8220;向有经验的村民请教&#8221;,其次才是&#8220;找当地农技员&#8221;,这一方面中国农业的经验型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农技员兼职和&#8220;专业不专&#8221;有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提高当地农技人员的薪酬水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粮食直补和免除农业税确实对村民生产和生活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总体看作用不很明显,还应该根据中央&#8220;多与,少取,放活&#8221;的六字方针,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加村民收入。(3)受访者村(社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实现了多样化,&#8220;公司+农户&#8221;、&#8220;协会+农户&#8221;等现代的经营模式基本上占据了优势地位,但是应该&&&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不断转化经营模式,不断活化受访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为农村新文化建设不断奠定新的物质基础。(4)受访农户认为能促进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途径是&#8220;发展农业科技&#8221;和&#8220;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8221;,这表明受访者认&&& 识到了农业科技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农业生产链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十一)受访非农业户生产经营相关情况
1、受访非农业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的资金来源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非农业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8220;自己的积蓄&#8221;和&#8220;向亲戚、朋友借款&#8221;,二者分别占到56.4%和36.1%。其次是向&#8220;银行贷款&#8221;比例为27.8%,比例最小的是&#8220;政府扶持性贷款&#8221;,&#8220; 其他&#8221;资金来源为2%。
2、受访者对目前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5000元)能满足程度
数据显示,目前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5000元)还是&#8220;不能满足&#8221;受访者贷款需求,&&&&& 有69.8%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只有8.6%的受访者声称&#8220;能满足&#8221;,还有21.8%受访者认为&&& 可以&#8220;基本满足&#8221;。
3、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提供多大的贷款额度
调查显示,54.6%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提供贷款额度应该在&#8220;元&#8221;之间,有20.2%的受访者选择了&#8220;20000元&#8221;一项,其他两个选项都在二成以下,比例分别为11.4%和13.8%。
4、受访者目前在生产经营中最缺的要素
图39显示,&#8220;资金&#8221;、&#8220;信息&#8221;、&#8220;技术&#8221;是受访者最缺乏的三项生产要素,比例分别为& 56.8%,30.1%,23.5%。&#8220;政策支持&#8221;和&#8220;有经验的劳动力&#8221;也有20.4%和18.2%的受访者选择。
5、调查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者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戚朋友借贷,政府的扶持性代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数额太少,不能满足受访者的需求。政府必须将扶持性贷款的额度扩大到元左右才能满足受访者的需求,当然以现在基层政府的财政实力,这样做可能是极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政府转变思维,创新扶持方式和机制,以求适应受访者对资金的需求。(2)受访者在生产经营中最缺乏的还是&#8220;资金&#8221;,如果政府通过创新机制和方式解决了受访者的资金瓶颈,很可能就可以搞活农&& 村经济这一盘大棋局。&#8220;信息&#8221;和&#8220;技术&#8221;也是受访者在经营中缺乏的生产要素。这就要求&&&& 当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注意信息平台的搭建和技术技能的培训,使生产、市场的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受访者,受访者的科学素养和管理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
(十二)受访地区的社会政治情况
1、受访者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调查显示,受访者目前最担心的是&#8220;家里有人生病&#8221;、&#8220;孩子的教育费用太高&#8221;、&#8220;养老问题&#8221;等三方面的问题,比例分别为50.8%、46.8%和28.1%,其次是&#8220;住房问题&#8221;、&#8220;社会风习变坏&#8221;和&#8220;就业问题&#8221;分别为11%,10.2%和7.6%。
2、受访者对目前的医疗费用的评价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94.2%)受访者认为当前医疗费用&#8220;太贵&#8221;,只有5.8%的受访者&&&& 认为&#8220;适中&#8221;,没有人选择&#8220;不贵&#8221;。
3、受访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大部分参加了农村社会合作医疗,这一比例为89.6%,但是仍有1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参加。
4、受访者对当前养老金作用的评价
数据显示,有22.6%受访者认为当前的养老金可以&#8220;基本上满足&#8221;生活需要,只有8.3%的受访者声称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生活,而且还有剩余,有69.1%的受访者认为&#8220;不能满足&#8221;基本生活。
5、受访者村(社区)孩子因缺钱(如非义务教育阶段)失学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村(社区)仍存在一些因为缺钱而导致孩子失学的情况,但是不是普遍现象,比例为11.5%,8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村(社区)没有这种情况。
6、受访者村(社区)因孩子上学而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所在村(社区)仍然存在一些因为孩子教育而导致家庭贫困的现象,这一比例为23.4%,这也正是受访者视&#8220;孩子教育费太高&#8221;为最担心的问题的原因。
7、受访者对所在村(社区)干群关系的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干部和普通群众对当地干群关系的评价有一定反差,88.6%有干部身份& 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认为&#8220;一般&#8221;的只有10.2%,而只有3.5%的普通群众受访者认为当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更多的(67.3%)选择了评价&#8220;一般&#8221;的谨慎态度,仍&&&&& 有13.2%的普通群众受访者认为当地干群关系不融洽,而干部受访者则没有人选择该项。
8、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者头上仍有&#8220;医疗&#8221;、&#8220; 教育&#8221;和&#8220;养老&#8221;所构成的&#8220;三座大山&#8221;,与城市不同的是&#8220;住房&#8221;问题没有成为受访者最担心的问题,而换成&&&&&& 了&#8220;养老问题&#8221;。根据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些问题都属于人的低层次需要,而文化&&& 生活则属于高层次需要,政府只有想方设法协助受访者推翻头上的&#8220;三座大山&#8221;,农村中的&& 文化生活才能真正成为需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顺利开展。(2)受访者头上的&#8220;三座大山&#8221;的形成与农村中合作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位有关。受访者几乎全部认为当前医疗费太贵,不能承担,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表明当前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让受访者进入体系的不便甚至门槛;养老金也有近七成受访者表示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养老金制度也有待完善。(3)受访地区仍然存在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等现象,图45显示23.4%的受访者认为有因教致贫的现象,但图44显示只有11.5%的受访者认为有孩子因为缺钱而失学,这表明&#8220;再穷不能穷教育&#8221;的观念已经深入人& 心,人们在教育上已经尽力了,政府必须检讨当前的教育制度。(4)干部与普通群众在干群关系评价的分歧和反差必须认真对待。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群众观、政绩观和公仆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关注民生、体察民意、了解民情,设身处地为群众谋福利,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
四、调查地区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调查显示,受访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极探索新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子,开展各种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一)政府重视,多方筹资,大幅改进文化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保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 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受访地区政府不约而同地都将改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使受访地区农村文化硬件水平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我们在白庙村调研时了解到,金堂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方筹措专项资金,实施了广播电视 &#8220;村村通&#8221;、&#8220;光纤镇通&#8221;工程和信息化工程,建立市级无线数字电视差转&&&& 台,在187个行政村组建新农网,试点建设&#8220;移动信息村&#8221;,新装村村通电话40000户,截&&&&&&&& 止2007年5月,金堂230个村社恢复了农村广播,19个乡镇开通了主光纤线路,全县所有村社基本实现GSM信号的全境覆盖,电视信号入户率达到60%,33000余户农户分享到了有线电视服务。按照&#8220;一县两馆&#8221;(文化馆、图书馆)、&#8220;一乡一站&#8221;(综合文化站)、&#8220;一村一室&#8221;(多功能文化活动室)、&#8220;一人一册&#8221;的目标要求,新建了金堂县文化馆、图书馆和电影院,开展了5个中心镇综合文化站的达标建设,新建村(社)活动中心(综合文化活动室),投&&&&&&&&&& 建便民书店,在条件比较好的白庙村还兴建了村民文化广场,配套建设村(社)广播室、体育健身路径、村民放心商店、生资店、村民夜(网)校、文化茶园等,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在崇义镇调研时我们了解到,崇义镇仅2007年上半年就投入18000元建成&& 了面积为130平方米的新农村便民书店,投入50余万元建成总面积为500平米的5个村级&& 文化活动室,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大幅度改进,极大地改善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为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载体和物质条件。图17显示了我们对&#8220;村(社区)图书馆(文化站)的拥有情况&#8221;&&&&&& 的调研结果,表明有74.5%的受访者认为村(社区)有文化站(图书馆),只有2.6%的受访&&&& 者认为没有。这很好地反映了受访地区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改进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效。将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行条件和突破口的做法值得肯定。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大力开展文化活动
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大量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依托和实施路径。调研中我们了解& 到,受访地区都将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抓手,在丰富村民娱乐生活上狠下功夫。青羊北路街道社区积极组织社区群众艺术团队伍,并根据社区群众的年龄、爱好组建了秧歌队、合唱团、时装表演队、乐队、舞蹈队等,在活动规模上做到&#8220;月有小型、季有中型、年有大型&#8221;,在内容上突出主题、推陈出新,在形式上做到灵活多样,按季节特点,举办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联欢、重阳敬老、寒暑假少儿读书活动等,每年社区大型文体活动均在2次以上。崇义镇在2007年上半年就成功举办了& &#8220;五下乡&#8221;活动,春节联谊活动、崇义镇春台会,崇义镇老年体协农村文艺巡演,崇义镇圣庵村新农村文化服务队文艺汇演,庆祝&#8220;六.一&#8221;国际儿童节暨第二届时装周汇演,庆祝建&&& 党86周年生日暨&#8220;惠民行动&#8221;文艺演出,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清明放水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等文化活动。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每年都要举办大型书画展,并免费对外社区居民开放。创造性地开展市民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建设活动,将每月8、18、28日定为居民学习日,组织居民进行学习,打造学习型社区,每年邀请专家举办多次健康教育和法律教育讲座。都江堰市石羊镇除了举办各种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外,每年还举行三羊会、石羊兰花节、徐渡挑花节、马祖寺庙会等比较大型的节会文化活动。三羊会,每年正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场镇街头红灯高挂,彩旗飘扬,商贸繁华,文娱活动热闹非凡,羊灯、狮灯、龙灯腾空起舞,秧歌、采莲船遍街游动,商贾云集,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石羊镇也因为&#8220;三羊会&#8221;等节庆文化活动,赢得了&#8220;河西重镇&#8221;的美誉。这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给受访地农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向外界展现了自身的优势和魅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动力。
(三)管好两头,抓住中间,着力培育建设主体
调研中我们发现受访地区人口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或上学,留&& 在农村的大部分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个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如文化需求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最突出的还是使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出现结构性缺失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受访地政府积极应对,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着力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路子。在白庙村我们了解到,针对留守儿童和老人,金堂县推出了一系列关爱&#8220;留守儿童&#8221;的新举措,金堂县教育局指导各中学小学成立&#8220;留守儿童&#8221;心理咨询站,设立悄悄话信箱,配备专门的教师对来信进行阅读,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开通&#8220;可视通&#8221;电话、&#8220;爱心&#8221;电话,接受留守儿童来电咨询,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适时联系,加大对&#8220;留守儿童&#8221;关心、教育与引导的力度,尽可能减少村民工的后顾之忧。针对&#8220;留守老人&#8221;政府也想方设法,通过成立老年协会,老年人救助中心等措施,尊重老年人、关心老年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找趣事来说服和沟通群众,吸引老年人群体参与文化活动,变&#8220;负担&#8221;为&#8220;财富&#8221;,极大地调动了老年人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8220;留守老人&#8221;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例如白庙村由政府出资120万元、村民自筹100万元,专门为赴外省打工村民的留守老人、儿童建立了托管服务机构。通过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照顾和关怀,一方面使他们得到社会的温暖与爱护,另一方面也管好了农村人口中的两头——老人和儿童,促使他们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农村文化建设离开了农民工这个建设主体的不可想象的,石羊镇针对本镇农民工较多的实际情况,从关爱农民工着手,开展&#8220;真情奉献农民工&#8221;系列活动,并& 逐一落到实处,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向农民工发放维权服务卡。服务卡明确了工会维权方式并公布了市总工会、石羊镇总工会、劳动保障所、司法所以及全国的维权联系电话。服务卡的发放使农民工和工会零距离接触,更有效便捷地向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镇总工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从日起,集中用40天时间对全镇19个村、社区和42个&&&& 企事业单位的农民工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并录入微机管理,使工会组织全面系统地掌握全镇农民工情况,开展一系列对农民工的协助维权、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服务。石羊镇总工会两委委员分片走访村民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和生产情况,以及他们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工会组织为农民工做什么,并定期编发《农民工走访日记》。上述活动成效显著,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既维护了农民工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其学会了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又没有让外出农民工觉得自己是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局外人。
(四)文经结合,文旅联姻,实现文经良好互动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没有一个受访地区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作是单纯的文化建设活& 动,而是力图创造性地将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与发展、搞活当地的经济、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互动、文化与旅游联姻,效果显著、成效颇丰。如金堂县三溪镇利用脐橙产业的独特优势,在如何将经济产业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问题上做文章,连续在白庙村举办了&#8220;农户科技日&#8221;、&#8220;万亩生态脐橙农家赏花节&#8221;、&#8220;农村劳动技能竞赛&#8221;,&#8220;国优脐橙形象大使选拔赛&#8221;等大型活动,还协办了&#8220;国优脐橙节&#8221;等大型活动,石羊镇徐渡的桃花久负盛名,政府通过举办桃花节,开展赏花、品桃等活动,既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镇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受访地区一方面推广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亮出了自己的品牌,扩大了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石羊镇党委政府更是提出&#8220;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文化旅游兴镇、农业产业化富农村&#8221;的发展思路,规划编制了古青城文化旅游项目,谋划、带动和建设新农村文化。据石羊镇领导介绍,这个项目将斥资20多亿元来打造。古青城文化旅游项目将包括石羊镇、安龙镇、柳街镇等,还包&&& 括已有的翠月湖和即将打造的花蕊湖和青城湖。按照发展计划,3年后,整个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将形成道山、圣水、生态、田园四大主题片区,重新打造的青城湖、花蕊湖、翠月湖也将同时呈现在各方游客面前。青城古县遗址将是未来景区最富特色的看点。通过2—3年&& 努力,把该项目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在国内外形成&#8220;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参佛马祖寺,寻闲古青城&#8221;的浓厚观念,最终实现客源国际化。通过打造&#8220;中国古青城文化旅游区&#8221;实现经济、文化、旅游的互动发展和良性运转。
(五)抓&#8220;大&#8221;放&#8220;小&#8221;,创新思维,形成建设新型理念
农村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集文化、教育、广播、计划生育、科技、兵、青、妇、卫&&&&&&&&& 生等工作为一体,融思想教育、科技普及、信息传递、文化娱乐为一炉,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放弃&#8220;小文化&#8221;思维,立足于&#8220;大文化&#8221;建设,确立建设&#8220;大文化&#8221;的观念。&#8220;大文化&#8221;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受访地区开始突破了村(社区)文化站(图书室)工作只是搞搞唱歌、跳舞、写字、画画等小文化框框,以&#8220;大思想、大文化、大服务&#8221;的理念,建设集公益性文体事业、市场文体事业和村民家庭文化为一体,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的&#8220;大文化&#8221;。调研中了解到,金堂县努力把村落的思想道德教育、家庭美德、经济生产模式等都纳入思想文化工作范畴,在特色文化村的带动下,形成村村都有特色文化,为乡镇文化站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出路。三溪镇白庙村施行的&#8220;改路、改厕、改水、改线、改垃圾处理&#8221;&#8220;五改&#8221;工作和&#8220;五&&&&&&&& 统一两配送&#8221;(统一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使用、肥水管理和采摘;配送化肥、农药)工作方法都是在&#8220;大文化&#8221;观念的产物和成果。同时在&#8220;大文化&#8221;理念下,受访地区都在积极建设中心集市,跟城镇一样,村民们在那里办商店,进行物资交流,信息交流,它集政治、商贸、文化、教育、卫生和农村手工业于一处,成为受访地区村级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教育、卫生和工商业中心,明显地显示出了它完整的社会性。
(六)打造典型,做好示范,有序推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还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政府必须树立一些&& 示范、着力打造一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总结示范村镇的经验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适时、有序地将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开,以求新农村文化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我们在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调研中获悉,金堂县力求在农村文化建设中&#8220;步步为营&#8221;&#8220;步步为赢&#8221;,做法扎实、稳妥。金堂县于2006年出台了《金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金堂&&&&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村参考标准》、编制了《金堂县&#8220;十一五&#8221;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金堂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县整体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制定并实施了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以典型示范为龙头引领推进全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2006年按照&#&#8221;(4个县级试点村、2个市级试点村)模&&&&& 式,2007年按照&#&#8221;(11个县级试点村、2个市级试点村)模式,循序推进金堂全县&&&&&&& 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白庙村就是金堂县近年来树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新农村文化的典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好的思路和做法。白庙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试点,坚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紧紧围绕规划抓落实,围绕项目抓发展。以精品脐橙出口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建国家级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变经济产业优势为新农村文化发展优势,大力打造和宣传精品脐橙品牌和农业生态文化观光旅游,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居住条件极大改善,村风文明,村域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以突破5000元大关。白庙村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了农业增效、村民增收和农村文化进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象具体,触动人心,白庙村的成功极大地鼓舞和刺激了其周边村镇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七)城乡牵手,共享共建,两轮驱动文化建设
调研中我们发现受访地区都将新农村文化建设置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城乡互动互融,实现新农村文化共建共享。我们在新都斑竹园镇调研,当问到是否有政府组织的&#8220;三下乡&#8221;时,一位村民略带炫耀地给我们讲述了前不久在他们家门口举行的成都市信息化惠民行&&& 动现场会暨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启动仪式。后来我们得知这次启动仪式上,成都电信为首批信息化惠民行动的100个&#8220;成都市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站&#8221;授牌,并向14个区&&& 县的示范村、社区捐赠了一批&#8220;三农百事通&#8221;终端设备。在启动仪式现场,村民们纷纷登上&#8220;信息化大篷车&#8221;体验网上冲浪和信息查询。忠义社区村民就农业种植等问题与农业专家进行了咨询并得到了专家的现场指导。通过这种城市对农村的&#8220;送文化&#8221;形式,忠义社区的村民得到了很多信息和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致富的信心,这种新文化建设方式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金堂县,据悉,金堂县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深入市镇乡村、农家院落,开展了赞金堂、书金堂、写金堂、画金堂等系列文艺创作活动。县书画协会、楹联协会到乡村文化赶场,为新农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民俗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