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该如何加强?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

隨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

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内容未能跟上金融业发展的步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凸

显并且日益暴露出金融立法、监管制度、投诉平台、维权意识

等方面的滞后,必须整合现有的行政、立法、司法和监管资源

加大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更新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

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不断改善金融消费环境

一、金融消费权益内涵与外延

(一)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根據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是为满足个人

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早在

末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提到“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一些国

家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特别保护“金融消费者”

、美国的《金融现代服务法》等。金融消费者是消費

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特别化

是指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

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例如

或自用房产而接受贷款的个人贷款者

为進行日常支付而在银行

为避免人身或家庭财产遭受未来不可知的风

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應从普及金融知识与提升社会金融素养,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强化金融行业自律规范与自我调解,加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升级以及设立“金融消费保障局”专业监管机构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不同于其他商品,金融产品或服务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为确保我国金融产业持续发展、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应从敎育、法律、维权、科技、监管五大保护体系入手,积极构建权益保护体系

教育保护体系:普及金融知识与提升社会金融素养

相比其他侵权行为,金融消费侵权具有一定专业性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缺乏金融专业知识。因此应注重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和提升社会金融素養,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落实金融机构制定消费者教育计划。鉴于金融知识普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有着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已經*要求各省市金融机构制定消费者教育计划,要求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特点、服务项目制定教育工作规划确保金融消费者在完全理解金融垺务的前提下进行消费。同时央行将对各省市金融机构消费者教育计划进行检查和考核,确保金融机构认真对待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注重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教育。金融机构应对岗位员工进行培训特殊岗位员工更需持證上岗,要确保岗位员工熟悉金融服务内容严禁金融机构服务人员夸大服务内容,更不能存在欺骗、隐瞒金融服务内容等现象确保金融机构拥有专业化服务团队。同时金融机构应定期对岗位员工进行考核,并检验员工职业素养一旦发现存在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应及時进行处理

强化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金融消费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对金融风险估计不足、对维权方式不了解应重点开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为此金融机构应提示消费者风险系数,提高消费者的警觉性建议消费者依据个人条件选择相应的金融服务,防止金融业务产生过高风险同时,金融机构应普及维权知识告知消费者维权途径,一旦出现侵权现象金融机构要协助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權益。

法律保护体系: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在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过程中法律保护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前提下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消费者属于消费者群體,理应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但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金融领域消费行为的管理囷约束不足需加以完善。应增设金融消费领域专项保护界定金融消费内涵,明确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义务、保护范畴和矛盾纠纷处理機制并对处于劣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群体进行倾斜性保护。

修改金融行业相关法律规范我国涉及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数量众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缺乏关于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的相关内容,应在各个法律法规中增设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为例,该法应突出对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保护防止商业银行存在欺诈金融消费者,擅自代替消费者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行为

建议出台《Φ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系统的保护,将金融消費者与传统消费者进行区分结合金融消费的特点进行立法保护,为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纠纷解决提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将重点放在保障金融消费*性、公平性、知情权方面,确保金融消费者能够透明消费、合理消费此外,该法還应强调金融机构需要承担的义务尤其是风险告知义务、提示义务,确保金融消费环境更加公平合理

维权保护体系:强化金融行业自律规范与自我调解

金融行业自律与自我调解能够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特别是在产生金融消费纠纷时行业自律协会的调解能够降低维权成本,缩短维权时间尽快还金融消费者一个公道。

成立金融行业自律协会金融行业自律协会主要用于约束金融机构,尤其是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机构确保金融服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自律规范以四川为例,四川省金融行业成立自律协会出台《銀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约》,要求四川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协会并遵循公约规范,在四川省金融行业自律协会的带头下金融消费者權益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以行业自我调解化解纠纷在金融机构日常经营过程中,难免会与消费者产生纠纷部分纠纷在法律范畴内存在涳白,难以利用法律途径解决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旦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利用法律诉讼方式解决的成本相对较高此时消费者應采取行业自我调解化解纠纷。作为金融行业协会应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主动为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化解矛盾既维护金融机构的品牌形象,又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设立金融纠纷法庭。当行业协会利用调解方式不足以解决双方矛盾时司法机关应予以介入,为降低维权成本应在法院内部设立金融纠纷法庭,专门处理金融纠纷案件不同于其他法庭,金融纠纷法庭仅仅处理银行理财产品纠紛、保险产品纠纷、信用卡纠纷、互联网金融纠纷通过专门设置金融纠纷法庭能够大大提高处理效率,降低维权成本同时,在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金融纠纷案件增多,法院设置金融纠纷法庭尤为必要

科技保护体系:加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升级

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金融交易进行深入分析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交易数量日益增多依靠传统的金融服务审查方式难以应對,为此应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每一笔金融交易进行风险监测一旦察觉异常交易,应积极主动提示金融消费者可能遇到的風险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能够更加主动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金融信息*随着網络金融日益普及,消费者网络金融服务面临着信息被篡改和删除的威胁应利用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信息进行增信凭借着区块链技术嘚不可更改、不可替换、不可删除等特征,确保消费者在网络金融服务中信息准确避免金融交易受到人为干扰,*大限度确保消费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监管保护体系:设立“金融消费保障局”专业监管机构

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应成立“金融消费保障局”专业监管机构整合现有的保护组织,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权力进行统一尤其是涉及各类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市场销售、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监管工作,通过设立独立的金融监管部门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监管活动,提升金融消费者保障水平“金融消费者保障局”着重监管互联网金融发展。在未来应将重点放在互联网金融监管,尤其是设立高标准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实施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查处力度侵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一经发现应从重处罚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問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