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交流,其实也没必要危言耸听的意思军队需要人才么

十二五改革的号正式吹响了,军队肯定要改革了。
阅读权限120
回复有理啊
阅读权限70
其实,都是利益在作祟,减少计划安置的比例是大势所趋,只要政府机构改革,精兵简政这是不容置疑的,这才是正道,增加现役待遇,一样可以招来优秀的人才,不能以为来部队的都是为了公务员这个饭碗,如果所有人的风气都是这样的话,军队离打败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支持国家政府机构改革,提高现役待遇,这样我们国家才有未来,不支持改革的人,从某种利益角度可以说是既得利益者,或者一方面痛恨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又想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人啊!
这才是真话,实话。提高待遇,弘扬正气,军人才能安心,军队才能有战斗力!&
中肯实在,支持
阅读权限75
静观其变。。。
阅读权限70
用部队首长的话讲,改革就是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党员干部要经得起考验,受得了委屈。
阅读权限65
我不赞同,取消计划安置,招不到人来部队的说法。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军队,可能也只有咱们的军队,是搞计划安置的,这与当初的计划经济一样,计划经济早打破了,计划安置,这古怪的政策还在,还在危害部队,因为大城市计划安置好,很多人削尖脑袋调大城市,那些边远的基层,每年调出的人,比补入的还多,有边无防,不再是危言耸听。
阅读权限65
外看国外的军队,也没有听说,要搞计划安置。在中国,要搞计划安置,最大受益的,是那些师团以上级别的大人物,他们回地方一样有实职,车照坐,酒照喝,钱照贪,所以,他们张计划安置。我们这些草根,到了地方,计划安置,就是继续当打杂的
阅读权限100
越快越好!!!!!!
阅读权限75
路过学习了……………… , f&&U( x/ f0 u- ^5 n8 Z
阅读权限85
飞鱼在天 发表于
无论如何改革,不会亏待现役军人的,只有越来越好!
天真。。。。。。。。。。。。。。。。。。。。。。。。。。。。。
阅读权限110
转业安置相当于体制内的一次工作转岗。
正解!跟国外的退役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没办法接轨!&
阅读权限85
看长远计划安置总有一天会走不下去!以后自主择业模式应该是主流
阅读权限90
应该改了& && &
阅读权限75
走与留自己拿主意。其它的只是一些客观考虑因素。
阅读权限100
改革可不止是取消计划安置这点事,涉及到干部来源及培养,职务升迁与交流,工资结构及增资,退役方式及待遇等等。
阅读权限75
梦回大唐321 发表于
09:25 & d3 |% F, s& q& `
外看国外的军队,也没有听说,要搞计划安置。在中国,要搞计划安置,最大受益的,是那些师团以上级别的大人 ...% V0 ~6 W' d/ c* R- B&&N0 J1 F
严重同意,小干部还是择业的好,自由自在地过吧
阅读权限75
不是那么简单的改革,需要改革的地方还很多,部队不会是改革的最前沿,这是基本常识
阅读权限85
爱生活爱老婆 发表于
21:03 % A; ?+ T* G/ @0 C; r* y& o&&r, [
改不好大家都得哭。
哭完了再去**?不利于维稳哦!我乐观的坚信政策只能越来越好
阅读权限70
谢谢精彩发言,论坛有您真好!
阅读权限40
改革应该越改越好,否则问题就大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阅读权限65
改革应该是越改越好。其实也没必要危言耸听~军队需要人才么?
阅读权限60
说的很对,赶紧把我裁了吧,求求领导们
阅读权限60
说的很对,赶紧把我裁了吧,求求领导们
阅读权限75
惊雷 发表于
17:02. r$ ^8 J/ r' L5 f/ b
说的很对,赶紧把我裁了吧,求求领导们&&V' \0 K* K! @2 L$ {
你去求人,别人视你若蝼蚁;你若强大,与人平起平坐,那你的想法,欲望,要求才会被人重视。
阅读权限25
需要,但只保留10%就够了,哈哈哈
阅读权限75
军队尤其是野战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能动手别吵吵的。
阅读权限70
一切都按理想状态来,想干的干,想走的走,干得好的升,干的差的退……当然是极好的。&&e& e$ F. [5 y: P* m
然而用一句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来说“然并卵”
虽然抓了那么多老虎,请问财产公示和不动产登记制度在哪里?请问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透明了吗?请问能者上劣者下的机制如何落实?请问大城市大机关可否和边远艰苦地区定期轮换?9 B# ]- ]* d# }( l
没有公平的环境公正的制度,空谈什么是人才;各位还是洗洗睡吧。
是金子到哪都发光?错了,金店里的金子才发光,山沟里的金子跟石头没多大区别。
阅读权限65
这里需要的是奴才!而且是心甘情愿当奴才的!
这正是D所需要的&
阅读权限65
老美50%是专科的后备均官团干部。除了士兵提干,剩下30%吧才是西点之类的。作为以后的联合指挥均官培养。至于那些舒服单位的烂二本三本的特招文职,问问有几个不是花了二三十万进去的。作为公务员的跳板或者买个饭碗。说不定还能升官分房。
阅读权限90
如果真想当军官,可以考地方好大学,然后特招入伍,就可以选择条件好的院校,科研院所。。。如果考了军校,没关系的话就悲催了,YZBD等着你
阅读权限65
而且现在直招士官的增加(好歹也是大专),士官的文化层次也在增加,很多以前干部做的工作,他们通过学习也能胜任。因此,士官逐渐取代军官,也是可行的。
3 r* u6 Z4 f& B: z
现在大专已经没有了,改为高专,和高职一起合并叫做高职高专。高考录取也基本不看分数、只要愿意读就可以去读,据我知道的很多150分试卷只考30分的孩子就在读大专!这点不信可以去查、去问!& x$ @. k) M5 ]. ^9 J- O
# Q& f. u. ]2 A! X) Y) k& W* Z( k
玩手机他们也许比谁都牛,毕竟现在3-4岁的小孩都会开电视、简单玩手机了。
至于其他的,咱只能呵呵了,希望他们能担起重担!
阅读权限65
purple2000 发表于
15:39* m, q! n' J% ~
例如,拔草交给农民,内务交给保洁阿姨。等等。
打仗的时候再给你请个保姆
阅读权限90
军队不需要人才,只需要适合岗位的人才就行。
阅读权限75
十个字是哪十个字????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阅读权限70
支持 楼主说的太对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扎根在管理者的骨髓里了,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们
阅读权限75
不需要,需要奴才式的人才,打仗时这些人只会让人民军队吃败仗,到时候和老美交战的时候,就知道流血的痛,知道谁能打赢,让口号继续飞吧,人才继续流失吧,表面工作继续粉饰吧。
阅读权限60
听起来好像还挺道理,到怎么就突然让我想起了城管!唉,不尊重知识和技术,不知道合理分配应用技术人才,甚至看不起技术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可怕啊!小孩子也会玩手机的,难道…
阅读权限85
朋友1314 发表于
20:577 G! [5 d, b$ G; _6 a5 V
打仗的时候再给你请个保姆
嗯,睡觉的时候,还得安排个波大水多口技好的军戏。1 b, `! A8 @% y/ Q
呵呵,我就是调侃下,我的意思重点想说,把我安排到拔草打扫卫生,对部队对我都是浪费,我干的还不如清洁工农民工好。单位支付的还比他们多。
阅读权限70
大势而已!&&换血需要五到十年,并且你必须保证能吸引到有才士官赖服役!
阅读权限75
基层连队这些活,士官干就行了,把我们都裁掉吧!英外相称非法移民威胁欧盟生活水准 被指危言耸听
资料图:当地时间日,意大利巴勒莫,367名幸存者、25名遇难者遗体抵达港口。一艘据信搭载大约700名非法移民的船只5日在利比亚附近的地中海海域沉没,可能数百人溺亡。
中新网8月10日电
据外媒9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表示,如果欧洲必须接受数百万计非洲移民,将无法保持现有生活水平。英国影子外交大臣希拉里·本恩指责哈蒙德此番言论危言耸听。
哈蒙德还呼吁欧盟修改法律确保来自非洲的移民能够被遣返回乡。哈蒙德是在新加坡访问期间发表此番讲话的。
他说,只要欧盟法律不改变,很多人只要一踏上欧洲大陆就十分肯定自己不会被送回原住地。
“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因为欧洲如果不得不吸收来自非洲的数百万计的移民,欧洲就不能保护自己,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基础设施。”
哈蒙德说,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必须可以将那些不合避难资格的人送回原住国。他说,这是“目前我们的头等大事。”他还说,这是解决加莱“危机”的关键。
数以千计的偷渡客最近聚集在法国加莱希望经过英法隧道进入英国。最近几周,在加莱已经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保安措施。8日,英国警方在一号高速公路上拦截一辆大货车,逮捕了18名疑似非法移民。
英外相称非法移民威胁欧盟生活水准 被指危言耸听
资料图:当地时间日,意大利巴勒莫,367名幸存者、25名遇难者遗体抵达港口。中新网8月10日电 据外媒9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表示,如果欧洲必须接受数百万计非洲移民,将无法保持现有生活水平。
资料图:当地时间日,意大利巴勒莫,367名幸存者、25名遇难者遗体抵达港口。一艘据信搭载大约700名非法移民的船只5日在利比亚附近的地中海海域沉没,可能数百人溺亡。
中新网8月10日电
据外媒9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表示,如果欧洲必须接受数百万计非洲移民,将无法保持现有生活水平。英国影子外交大臣希拉里·本恩指责哈蒙德此番言论危言耸听。
哈蒙德还呼吁欧盟修改法律确保来自非洲的移民能够被遣返回乡。哈蒙德是在新加坡访问期间发表此番讲话的。
他说,只要欧盟法律不改变,很多人只要一踏上欧洲大陆就十分肯定自己不会被送回原住地。
“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因为欧洲如果不得不吸收来自非洲的数百万计的移民,欧洲就不能保护自己,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基础设施。”
哈蒙德说,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必须可以将那些不合避难资格的人送回原住国。他说,这是“目前我们的头等大事。”他还说,这是解决加莱“危机”的关键。
数以千计的偷渡客最近聚集在法国加莱希望经过英法隧道进入英国。最近几周,在加莱已经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保安措施。8日,英国警方在一号高速公路上拦截一辆大货车,逮捕了18名疑似非法移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甜饮料和死亡挂钩 这并非危言耸听
最近甜饮料又上了健康新闻的头条,因为著名国际医学杂志《循环》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甜饮料每年造成十几万人死亡,这是研究者统计1980年至2010年之间51个国家超过61万人的膳食数据后的发现。
甜饮料和死亡挂钩不是危言耸听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喝个糖水么,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说:“这是因为喝过多甜饮料看似安全,长年累月之后就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从而导致爱饮者提前离开人世。”
范志红介绍,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促进肥胖、促进糖尿病、促进脂肪肝、促进高血压、促进痛风、促进龋齿等,也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甜饮料的人,膳食中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喜欢甜饮料的儿童容易养成偏食挑食习惯;甜饮料过多还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还有一些研究提示,从包括甜饮料在内的人工增甜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糖,或许还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老年认知退化等疾病的风险有关。
一瓶饮料含糖量已超每天建议值
据悉,一罐355毫升的可乐就含有37克糖,一瓶500毫升的果汁饮料中含有40至60克糖。只要饮用一瓶,就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最新推荐是每天摄入人工添加糖最好不超过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范志红介绍,虽然中国人平均喝饮料的数量还不算太高,但那只是美丽的平均数,掩盖了令人担心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我国疾控系统的调查证明,喝甜饮料数量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年人,而且这个数据十年来增长很快,年轻人的饮料消费正在“和发达国家接轨”。
年轻人是饮料主要消费群体
“只要在聚会的餐桌上,就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倾向:只要聚会时有孩子在,就有人张罗着给孩子点些甜饮料,好像孩子就该喝这些不健康的甜水。只要青少年和年轻人搞聚会,就必然会准备很多甜饮料,捎带着其他营养价值很低的零食。”范志红说。
一位朋友告诉范志红,她的亲戚28岁就已经牙齿严重损毁,牙医认定,从两岁开始每天喝可乐,成年之后更是不喝水只喝包括可乐在内甜饮料,就是这位青年牙齿毁掉的主要原因。这位青年还有背痛膝盖痛的症状,骨密度检查表明他骨质密度太低,已经相当于60岁的老年人。虽然还难以断定他20多年来勤奋饮用甜饮料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但至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还见过很多小孩子,或身体虚胖或脸色灰黄。一问饮食习惯,大多是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喝甜饮料,甚至有还没断奶就开始喝甜饮料。甜饮料营养价值很低,喝了甜饮料又不好好吃饭,会造成营养不良,结果是孩子脸色灰暗,身体松弛;在三餐饱食之外再喝很多甜饮料,结果就是身体肥胖。
鲜榨果汁也属“高糖饮料”
很多时尚女性不喝碳酸饮料,但也热衷于喝奶昔、卡布奇诺、拿铁之类高热量加糖饮料,喝糖分含量高达8%至18%的纯果汁,喝糖分含量高达14%以上的乳酸菌饮料,或者在家自制各种“糖水”、冰镇甜饮和“鲜榨果汁”,以为只要加冰糖、蜂蜜之类就没关系,只要糖分来自于水果就没关系。其结果是她们经常抱怨,为何自己三餐食量很小,肚子上的肥肉却岿然不动;为何自己每日热衷于糖水果汁养生,皮肤却并没有什么改善。
这是因为鲜榨果汁往往并不是纯果汁,糖却不少于甚至高于纯果汁。即便是纯果汁,也会轻松喝进去大量糖分,比如一杯葡萄汁(250ml)就含有16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而完全没有吃水果和吃米饭时的饱感。
澳大利亚营养学家在澳洲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不推荐国民消费添加精制糖和糖浆的各种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包括甜味果汁饮料,甚至也包括加糖的维生素饮料、加糖的运动饮料、加糖的提神饮料和加糖的矿泉水。(记者 张良如)
甜饮料和死亡挂钩 这并非危言耸听
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甜饮料每年造成十几万人死亡,这是研究者统计1980年至2010年之间51个国家超过61万人的膳食数据后的发现。
最近甜饮料又上了健康新闻的头条,因为著名国际医学杂志《循环》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甜饮料每年造成十几万人死亡,这是研究者统计1980年至2010年之间51个国家超过61万人的膳食数据后的发现。
甜饮料和死亡挂钩不是危言耸听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喝个糖水么,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说:“这是因为喝过多甜饮料看似安全,长年累月之后就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从而导致爱饮者提前离开人世。”
范志红介绍,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促进肥胖、促进糖尿病、促进脂肪肝、促进高血压、促进痛风、促进龋齿等,也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甜饮料的人,膳食中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喜欢甜饮料的儿童容易养成偏食挑食习惯;甜饮料过多还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还有一些研究提示,从包括甜饮料在内的人工增甜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糖,或许还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老年认知退化等疾病的风险有关。
一瓶饮料含糖量已超每天建议值
据悉,一罐355毫升的可乐就含有37克糖,一瓶500毫升的果汁饮料中含有40至60克糖。只要饮用一瓶,就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最新推荐是每天摄入人工添加糖最好不超过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范志红介绍,虽然中国人平均喝饮料的数量还不算太高,但那只是美丽的平均数,掩盖了令人担心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我国疾控系统的调查证明,喝甜饮料数量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年人,而且这个数据十年来增长很快,年轻人的饮料消费正在“和发达国家接轨”。
年轻人是饮料主要消费群体
“只要在聚会的餐桌上,就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倾向:只要聚会时有孩子在,就有人张罗着给孩子点些甜饮料,好像孩子就该喝这些不健康的甜水。只要青少年和年轻人搞聚会,就必然会准备很多甜饮料,捎带着其他营养价值很低的零食。”范志红说。
一位朋友告诉范志红,她的亲戚28岁就已经牙齿严重损毁,牙医认定,从两岁开始每天喝可乐,成年之后更是不喝水只喝包括可乐在内甜饮料,就是这位青年牙齿毁掉的主要原因。这位青年还有背痛膝盖痛的症状,骨密度检查表明他骨质密度太低,已经相当于60岁的老年人。虽然还难以断定他20多年来勤奋饮用甜饮料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但至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还见过很多小孩子,或身体虚胖或脸色灰黄。一问饮食习惯,大多是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喝甜饮料,甚至有还没断奶就开始喝甜饮料。甜饮料营养价值很低,喝了甜饮料又不好好吃饭,会造成营养不良,结果是孩子脸色灰暗,身体松弛;在三餐饱食之外再喝很多甜饮料,结果就是身体肥胖。
鲜榨果汁也属“高糖饮料”
很多时尚女性不喝碳酸饮料,但也热衷于喝奶昔、卡布奇诺、拿铁之类高热量加糖饮料,喝糖分含量高达8%至18%的纯果汁,喝糖分含量高达14%以上的乳酸菌饮料,或者在家自制各种“糖水”、冰镇甜饮和“鲜榨果汁”,以为只要加冰糖、蜂蜜之类就没关系,只要糖分来自于水果就没关系。其结果是她们经常抱怨,为何自己三餐食量很小,肚子上的肥肉却岿然不动;为何自己每日热衷于糖水果汁养生,皮肤却并没有什么改善。
这是因为鲜榨果汁往往并不是纯果汁,糖却不少于甚至高于纯果汁。即便是纯果汁,也会轻松喝进去大量糖分,比如一杯葡萄汁(250ml)就含有16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而完全没有吃水果和吃米饭时的饱感。
澳大利亚营养学家在澳洲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不推荐国民消费添加精制糖和糖浆的各种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包括甜味果汁饮料,甚至也包括加糖的维生素饮料、加糖的运动饮料、加糖的提神饮料和加糖的矿泉水。(记者 张良如)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  坐等精彩部分  
  《八、凭你几路来》(下)  和刘綎一起出征的,是同样被誉为猛将的山海关总兵杜松,明史形容他“有胆智,勇健绝伦”。如同刘綎有个好爸爸一样,杜松也有个好哥哥,此人就是明末长期镇守西北的杜桐,他行伍出身,“自偏裨至大帅”,一生中累计了数量惊人的一千八百件“首功”,让所有人都跪了。  杜松是位骑兵专家,从小跟着哥哥从军,成名于陕西。虽然有个当大官的哥哥,但他却只有骄气没有娇气,上阵总是身先士卒,甚至因为打仗不要命,而被蒙古人送了个“杜太师”的绰号——“守陕西与胡骑大小百余战,无不克捷,敌人畏之,呼为杜太师而不名”。有可能,“太师”是当时蒙古人所知的最大官吧,当年瓦剌时期耀武扬威的脱欢、也先父子,头衔也不过是“太师”。  要是清人对他们的记载靠谱的话,尽管这两人无疑都是武林高手,单打独斗少有人敌,但如果按现代人的标准来看,无论“刘大刀”还是“杜太师”,精神状态方面似乎都不怎么正常。史载刘綎骄横无比,与人一言不合便老拳相向,甚至多次殴打地方官员,因屡教不改而被朝廷扣罚工资即“夺俸”,一直闹到被罢官的地步,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性骄恣如故”。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观点,自卑感和自大狂是精神病患者最常表现出的两种情绪。  刘綎不仅自大,还极其自恋。他极爱讲排场,据说为此专门组建了一支娘子军仪仗队,二十多名队员都是他的姬妾,她们不仅长的漂亮,而且还会舞刀弄枪跑马射箭。每当刘綎出巡的时候,美女们便骑马跑在前面开路,后面有四个大力士托举着那口重达一百二十斤的著名大刀,最后才轮到刘将军本人隆重出场。  比起刘綎来,杜松也不遑多让。此公气量极小脾气却极大,曾经因为与别人闹意见感到受了委屈,非要出家当和尚不可,显然是想摆谱等上面出面来请自己。而朝廷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几位大佬商量后决定听之任之,杜松等了许久却见没人搭理,才不得不从庙里悻悻回家。  又比如一次打了败仗后,杜松吵着嚷着寻死寻活,竟然把铠甲兵器一把火烧光泄愤,然后又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逃避现实,装作公事军务根本都不存在,“松益惭愤,数欲自经,尽焚其铠胄器仗,置一切疆事弗问”。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惊动了帝国兵部,帝国当局忍无可忍之下罢免了这位惹事的将军,但到了后来因战事吃紧,又不得不重新起用他。正因为如此,这位蒙古人眼中威风凛凛的“杜太师”,在努尔哈赤嘴里却成了十三不靠的“杜疯子”。  除了这两位极难侍候的大爷之外,一起来的还有位真正的公子哥儿——李成梁的二儿子即李如松的弟弟、辽东总兵李如柏。尽管父亲和大哥的名声如雷贯耳,但李二公子的本事更大,他竟然震动了皇帝本人!原来,李如柏年轻时靠家庭关系在京师锦衣卫混了个千户职位,有一次他请客吃饭,席间感到缺少娱乐项目,便下令家人们搞来一门大炮,当场放了一炮。  这一声巨响可不得了,“炮声彻大内”,把躲在宫里发霉的万历吓了一哆嗦,查明原因后,这位树懒般的皇帝难得龙颜震怒一回,立即下令把李如柏免职,如果不是他老爸的面子大,小李恐怕掉脑袋都有可能。  李二爷不得不回家从军。在老爹的照顾下,他的仕途反而更加顺利,一路高升做到了蓟镇副总兵。尽管号称“出塞有功”,但在明朝言官们的眼中,这位蛮横霸道的公子哥儿决不是啥好东西,贪污嫖赌样样俱全,正所谓“如柏贪淫,跋扈尤甚”。后来老爹虽然退休,但李如柏还有大哥如松罩着,仍旧飞黄腾达,官衔甚至升到了正一品的右都督。  不过,到了万历二十六年即公元1598年,随着名将李如松在一场与蒙古人的遭遇战中离奇阵亡,李如柏也失去了靠山。朝廷以养病为理由,让他在家闲居了二十多年,直到辽东总兵张承荫在抚顺之战阵亡,当政者才终于想起了这位将门之后,于是启用李如柏继任总兵,前往辽东。到任后,如同当年他破罐子破摔的老爹一样,这位新总兵纵情享乐,按照后来的说法就是“如柏暨诸弟放情酒色,亦无复少年英锐”,看到敌人溜得比兔子还快——“如柏中情怯,惟左次避敌而已”。  在此要多说一句的是,李成梁与努尔哈赤这两个家族一向关系极好,李如柏至还娶了舒尔哈齐的女儿为妾,以至于东北民间当时流传着“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的歌谣。后来明军在萨尔浒大败后,双方如此敏感的亲戚关系,遂成为言官们指控李如柏的重要罪状之一。  明军的第四位总兵名叫马林,与前三人一样,他不出意料地也是个官二代,其父是号称“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的马芳,官至正一品左都督。马芳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幼年时被蒙古人掳走为奴,大小与这些草原勇士混在一起,练就了一身骑射的好身手,就连著名的俺答汗对马芳的本领也赞叹不已,不仅赐予“良弓矢,善马”,还对他充分信任,让其“随侍左右”。  但马芳却始终心念故乡,后来趁着陪俺答汗狩猎的机会,终于深夜盗马逃走,加入了明军。由于他熟知敌人的习性战法,因而混得如鱼得水,多次击败蒙古人,让自己的老主人俺答汗后悔得捶胸顿足。据说吃亏多次之后,蒙古人再也不来他的防区捣乱,还给予其后来杜松那样的待遇——送了他一个“马太师”的绰号。在后来的多部文艺作品里,这位马将军都成为主角,包括京韵大鼓《香莲帕》、川剧《鱼鳞阵》以及京剧《困城》等等,绝对是明朝的巴顿将军。  靠着老爸的威名和人脉,马林在军中一路顺风,与粗鲁蛮横的前三位总兵不同,马林颇有文艺气息,“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与文官集团应该相处的不错,因而很少遭到后者的弹劾。不过,文青身上的两大弱点,优柔寡断和眼高于顶,马林也统统具备,而这些弱点尤其是第一个,在后面的萨尔浒大战中暴露无遗,决定了明军同时决定了马林本人的命运。  就这样,按照清人的描述,明朝讨伐军的几位主将,构成了一个奇怪的F4组合:一个自大兼自恋狂,一个间歇性狂躁症患者,一个得过且过的腐败官僚,以及一个当断不断的文艺老青年。四人的共同特点是都出身于军人世家,这也是老祖宗朱元璋当年定下的规矩——明朝军官多是世袭的,一个人如果进入军旅,其后代就很少有机会跳出这个圈子了。  (竟然遇到字数限制,只好分两次发了。到今天浏览量已超过10万,也是没想到。)
  《八、凭你几路来》(完)  F4组合的领导,则是一位奇葩中的奇葩——兵部左侍郎也就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带着“经略”头衔的杨镐。身为皇帝钦差兼明军总司令,拥有尚方宝剑的他权力极大,可以对总兵以下官员先斩后奏。在当年抗日援朝战争中,此人曾以右佥都御史也就是中央纪委助理书记的身份担任明军总司令,他不仅把那场战争打得莫名其妙,最后还因为莫名其妙的“一报一不报”——瞒报蔚山战败以及谎报军功——而被当局免职回家。  十多年后,杨镐又复出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辽东省长即巡抚,后来退休。努尔哈赤起兵造反,很可能因为朝中既有军事经验又熟悉辽东的大臣实在少得可怜,帝国再也找不出更加合适的统帅人选了,于是病急乱投医,只好把杨镐返聘回来,期待老头子能够力挽狂澜。  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9年夏天,这位经略大人回到阔别已久的辽东,他立刻搞了个下马威,祭出尚方宝剑,将清河之战中逃跑的两员明将斩首示众,“申明纪律,征四方兵”,初步稳定了局势。这年冬天,帝国从各处抽调的讨伐人马陆续抵达辽东,到了第二年正月,经略杨镐与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抚周永春等几位主要地方官员商议后,终于拿出了一份作战方案:  马林总兵出开原,走铁岭一线,从北面向赫图阿拉进军,明军总兵力约两万,再加上明朝盟友叶赫部的一万海西女真兵。  杜松总兵出抚顺,沿浑河北岸走苏克素浒河谷,从西面向赫图阿拉进军,明军总兵力约三万。  刘綎总兵出宽甸,从东南面当年李成梁废弃辽左六堡方向进军,明军总兵力约一万,再加上明帝国藩属李朝派来助战的一万两三千朝鲜兵。  李如柏总兵则从鸦鹘关出兵,走清河一线从南面向赫图阿拉进军,明军总兵力约两万。这里的鸦鹘关并非当年那座曾被后金攻陷的天险,而是明军在它失守后,于旧关西南25公里今本溪市金斗峪附近新建的一座关城,仍命名为“鸦鹘”。  按照经略杨镐的计划,明朝十一万大军,号称四十七万,他们将于农历二月十一日誓师,二十一日分头出塞,预定于三月二日在赫图阿拉以西四十余里的二道关会师,然后各路人马齐头并进,对努尔哈赤的老巢发起总攻。  不过有意思的是,讨伐大军尚未出发,努尔哈赤却提前得到了敌人的行动计划,但泄密者并不是什么间谍或叛徒,而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大人物——明军总司令杨镐自己。  原来,这位老先生竟然派了一个后金逃兵带信给努尔哈赤,信中宣称TIAN CHAO四十七万大军已准备停当,将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正式出兵讨伐你,看你丫怕也不怕!  待续,请继续期待下篇《九、我只一路去》
  做个记号先  
  回帖未转吗  
  马克  
  这段其实已经被写过无数遍了,但还是老老实实的追着帖子。  京华的帖子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值得等待
  满清征服中国与“五胡乱华”一样,都使中国文明衰退。但满清更糟,因为“五胡”最终接受了中华文明,且彻底汉化,然而,满清却使中国“胡化”!  在满清统治时期下,中国文明出现了严重倒退,与西方文明的差距愈来愈大,等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在出使清朝的英国人眼中,中国人已经倒退为类似印第安人那样的半开化民族了。  关于清朝初年的社会经济状况,康熙四十年(1701年),学者唐甄写道:“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唐甄《潜书》)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可汗八十大寿为名出使清朝。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他的出访日记中写到:“(中国)自从被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清帝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一个国家不进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第一节〕  英国副使乔治·斯当东编辑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清帝国)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衣衫褴褛甚至裸体,一路上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认为清朝是“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清帝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我真的没办法了解这个国家(清朝),老百姓面露菜色,他们捡起我们喝过的茶叶渣滓洗干净继续使用,这里的民众一脸的苦悲,到处充满了悲观与痛苦,欺骗时有发生。没有我们英国农民脸上的满足之情。”  中国自宋以来,北宋、南宋、明朝从根本上说都不是亡于内,而是亡于外。假如,没有被北方鞑虏蛮族灭亡,华夏文明成果都将会得到进一步积淀,也许会创造更加灿烂的前景。但这一切却被女真、蒙古和满洲这些外来入侵者毁掉了!
  清朝是中国人被外族奴役的历史,不是中国的正统朝代。今天中国人一厢情愿地称清朝是中国王朝,可惜人家清朝统治者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写道:“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盖我朝龙兴,不由中土而起于满州,由满州而至中国,地之相去数千余里”“在逆贼等之意,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且逆贼吕留良等,以夷狄比于禽兽,未知上天厌弃内地无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为内地主”。乾隆更直白:“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慈禧说:“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保大清不保中华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中国人)” “量中华物之力,结与国之欢心。”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的清朝宫女作家德龄在其《清宫两年记》一书中提到,她的父亲告诉她,他们不是中国人,但却是中国人的主子。              
  @京华烟云AMIP 204楼
11:25:15  《八、凭你几路来》(完)  F4组合的领导,则是一位奇葩中的奇葩——兵部左侍郎也就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带着“经略”头衔的杨镐。身为皇帝钦差兼明军总司令,拥有尚方宝剑的他权力极大,可以对总兵以下官员先斩后奏。在当年抗日援朝战争中,此人曾以右佥都御史也就是中央纪委助理书记的身份担任明军总司令,他不仅把那场战争打得莫名其妙,最后还因为莫名其妙的“一报一不报”——瞒报蔚山战败以及谎报军功——而被......  -----------------------------  先M上!
  《九、我只一路去》(上)  决定后金命运的萨尔浒大战,于万历四十七年农历二月底正式爆发,战斗的结果大家都清楚,大明讨伐军几乎全部覆没——伤亡四万五千八百余人,三百一十名大小官员死于此役,不仅如此,还损失马、骡、骆驼等二万八千余匹,以及枪炮等大小火器二万余件。  对于这场惨败,当时正在明帝国的西方传教士写道:  “这支大军在1619年3月与敌军交锋,鞑靼人决心以大无畏的勇气迎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情况和胜负难定,最后明朝军队完全被击溃,几员大将和五万士兵被杀。”  其实,真正的战斗并没有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而是只过了区区前后五天,四路讨伐军便烟消云散。而在战斗开始前,明军的前景似乎是那么美好。  当时,女真人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前面我们说过,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当时已经组建完成,但就算是八个旗都编制满员(7500人),后金军一共也只有六万人。而各路明军和盟军加起来,虽然没有他们自己所宣传的四十七万那么多,但十一二万肯定是有的,如果加上当地散兵游勇,总兵力可能在十四万上下,也就是己方最起码有着二比一以上的数量优势。  因此,明军对此战可谓势在必得。出征之前,鉴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原则,总司令杨镐还搞了个“擒奴赏格”,也就是招募赏金杀手干掉努尔哈赤等后金首脑们的价目表,随即上报兵部,兵部又上报皇帝,最后经过万历批准,将这个赏格昭告天下,真可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主要内容包括:  擒斩努尔哈赤者,赏银一万两,升省军区司令也就是都指挥使(正二品);  擒斩后金各大贝勒者,赏银两千两,升卫戍区司令也就是指挥使(正三品);  不仅如此,李永芳等明军叛将如果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把努尔哈赤捆了献上,统统可以免死。  为了激励自己的盟友叶赫部,杨镐宣布,如果叶赫两位贝勒金台石、布扬古能够擒斩努尔哈赤,将把帝国赐予建州女真的敕书也就是贸易特许经营证都转给他们,而且还把努尔哈赤的龙虎将军头衔也转授给他们——这是一个正二品的武散官,而且已经是散官将军的最高阶,虽然没啥权力,但却代表着崇高的地位,史载女真人中除了现霸主努尔哈赤之外,只有前霸主王杲获得过这一荣誉。  说完了打老虎的赏金,经略大人也没有放过苍蝇,他宣布,若擒斩其余努尔哈赤的主要亲属比如伯叔弟侄,及其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亲信领兵中外用事小头目等,一律重赏并且封授世职。  也许因为信心爆棚,杨镐才特地派人通知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出征日期等重要信息和盘托出,要对方洗好脖子等死,这无疑是一种示威。大多数人认为,此举是杨镐最大的败笔之一,导致敌人事先做好了准备,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明军总司令对后金汗施展的心理战,好让后者未战先怯。  不过,努尔哈赤显然没有被这些豪言吓倒,面对着明军的数量优势,他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旗帜鲜明,这就是那句赫赫有名的话:“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具体就是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逐个消灭各路明军。  因为明军虽然人多,但却兵分四路,每路少则一万多则三万,而后金兵虽然只有六万,但如果集中起来,却超过了任何一路敌人。此外,后金八旗多是机动力强的骑兵,而明军则是步骑混编,其中还间杂着以车辆为主要运输工具,行动范围极其有限的炮兵,这就导致各路人马的进军速度参差不齐,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空当。后人考证道,这些部队仓促集结在四个地点,而这些地点散布在一个长达四百里的扇面上,各点之间山高水长、地形极其复杂,彼此很难相互呼应支援。  尽管努尔哈赤压根儿不知道庄子是何许人也,但如果他知道两千年前那位哲人说的“以无厚入有间”,则“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肯定会大有知己之感。确实,机动灵活的八旗铁骑集中起来,就如同一柄薄薄的利刃将压力都聚在刀口,从而产生摧枯拉朽的力量,在各路明军的硕大缝隙中“恢恢乎”纵横驰骋,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游刃有余”吧。  对于这一策略,后来的史书多说是汗王努尔哈赤自己想出的主意,但早期的满文史料却透露说,原来是那位文武双全的“巴克什”——满文创造者额尔徳尼提出的建议,另外一些汉文史料则认为,这其实是对明军作战方式极其了解的叛将李永芳献的方案。当然了,也许这几个人不谋而合,那也说不定。  从刚出征开始,不祥的气息就笼罩着明朝讨伐大军。后人写道,在出征仪式上,象征大将之威的屠牛刀根本没有开刃,使本来应该挥刀就能斩断的、用来祭天的牛脖子竟然再三再四地割不断;驰马试槊是这种典礼中必有的古老节目,意在宣扬武威鼓舞士气,谁知,一位将军跨上骏马,刚刚挥舞起来,那槊头就在已经朽烂的槊杆上折断坠地。  而且天公也不作美,明军其实是在极为恶劣的天气中出发的。尽管各路主将纷纷表示反对,但生怕耽搁时间引起朝廷怪罪的杨镐仍然只勉强延后了四天,便下令在农历二月二十五日出兵出兵。来自天南海北的明军将士们不得不顶风冒雪,怨声载道地朝着根本不熟悉的前方,步履蹒跚地走进茫茫风雪。  后金军的第一次打击,降临到了倒霉的杜松头上。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夜,“杜太师”率领号称八万的三万人马从抚顺出发,在冰天雪地中一天行军上百里,终于抵达了浑河岸边。喝高了的杜总兵趁着酒劲,下令马上渡河,结果明军在寒冷刺骨的河水中损失惨重,淹死了好多人,而主将仍酒兴未消,他见大军一片混乱,便不耐烦地只带领渡过河的一部分人马,径自向前方的界凡山杀去。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杜松竟然随身带着许多脚镣手铐等刑具,原来这些东西都是给努尔哈赤预备的,这位明军勇将一路上到处嚷嚷要活捉后金汗王,谁也不许和他抢:“吾必生致之,勿令诸将分功也!”  第二天下午,正进攻界凡山后金军阵地的杜松,突然发现自己与大部队之间的空隙已经被后金军强势插入。原来,努尔哈赤下令留下两旗人马隔断两部分敌人的联系,随即亲率剩下的六旗,猛攻浑河岸边萨尔浒山(在辽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东南岸)下的明军大营。由于渡河时火药受潮,加之风雪大作,明军携带的火器无法发射,只能以冷兵器仓促还击,陷入一片混乱。  4.5万后金军对两万左右明军,前者有着超过二比一的数量优势,而且熟悉地形。战至入夜时分,萨尔浒大营的喊杀声逐渐平息下来,这意味着明军主力已经全部覆没。来不及打扫战场,这六个旗的后金骑兵连夜火速回师,努尔哈赤随即集中所有的八个旗人马一起围攻界凡山的杜松。  在女真人飞蝗般的箭雨中,这支很可能只有数千人的明军拼死奋战,但面对着数量起码是自己四五倍甚至十多倍的敌人,终究寡不敌众。杜松独木难支,激战一夜后终于倒下,据说最后给予他致命一击的,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赖幕布。  这三万明军,至此烟消云散,杜太师战前“吾必生致之,勿令诸将分功也”的豪言壮语,也终成笑谈。据说他出师时,大帐前的牙旗突然莫名其妙地“一折为三”,人们对此忧心忡忡,继而议论纷纷,后来果然一语成谶,岂天意哉!  (待续)
  我的故乡就是辽宁抚顺。那是森林之城,人世间宁静的天堂。
  清朝的崛起是在辽宁抚顺,建都新宾县赫图阿拉老城,巧的是清朝最后的终点也在这里。辽宁抚顺将军桥直往北有个战犯管理所,有个身份尊贵的客人,叫溥仪。。。。。。。。。。。
  作者:@winma_ra 时间: 15:52:52  这段其实已经被写过无数遍了,但还是老老实实的追着帖子。  京华的帖子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值得等待  ==========================================  过奖,这是老题材,估计也写不出新花样,只好在一些细节上希望有所提升  作者:@lb0326 时间: 09:18:09  我的故乡就是辽宁抚顺。那是森林之城,人世间宁静的天堂。  清朝的崛起是在辽宁抚顺,建都新宾县赫图阿拉老城,巧的是清朝最后的终点也在这里。辽宁抚顺将军桥直往北有个战犯管理所,有个身份尊贵的客人,叫溥仪。。。。。。。。。。。  ==========================================  抚顺是辽宁东部最重要的地方,当年的煤炭之都,历史沉淀也很丰富。
09:25:53  清朝的崛起是在辽宁抚顺,建都新宾县赫图阿拉老城,巧的是清朝最后的终点也在这里。辽宁抚顺将军桥直往北有个战犯管理所,有个身份尊贵的客人,叫溥仪。。。。。。。。。。。  -----------------------------  满洲人的最早祖先源自西伯利亚的通古斯野人,在明朝初年,他们经过东北迁徙,最后定居朝鲜,后来遭到朝鲜打压,在朝鲜呆不下去,这才冒充女真,向明朝求助,得到明朝同情,进而窃据东北。  现在东北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末从关内的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迁过去的汉人后裔。
  《九、我只一路去》(下)  第二个遭受后金军攻击的,则是北路的马林总兵。其实,马林本来有机会免于杜松的命运,西路军战败的消息传来时,他们已抵达萨尔浒东北的尚间崖,与战场只有一线之隔。有部将建议不如马上进军,杀疲惫的后金军一个措手不及,要不就火速撤离,这样起码能全身而退。但马林却犹豫不决,考虑再三,最后竟然决定就地防守,而且还命令将本来数量上就居劣势的两万部队分为三处,各阵地组成互为支撑的品字形防御姿态。  按照清人的说法,消灭杜松后,后金军竟然没有遭受多少损失,于是八个旗的六万大军将马林团团包围。大贝勒代善率八旗主力围攻防守最为严密的尚间崖阵地,而努尔哈赤亲率数千精锐,带着四贝勒皇太极,突击明军斡浑鄂谟湖(在今天的大伙房水库淹没区,距离萨尔浒不算远)阵地——那里本来驻扎着杜松的辎重营,杜松战死后,遂与马林合兵一处,战斗力最为薄弱。  在努尔哈赤的亲自猛攻之下,斡浑鄂谟湖的明朝辎重兵果然大溃,参将龚念遂为首的五千余明军败亡,马林原本布置好的品字形犄角之势已失去形状。努尔哈赤率领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以八个旗三倍于敌的兵力优势,蜂拥扑向马林驻守的尚间崖。此时马林唯一的指望,就是正在赶来增援的盟军叶赫部,如果金台吉、布杨古两贝勒能及时赶到,大家内外夹攻,也许还能反败为胜。  可马林的指望终成一空。明军虽然“发鸟枪,放巨炮”,但后金军不顾伤亡,拼死冲入阵地,展开疯狂的肉搏战,使得明军的火器完全失去了用处,往往“火未及用,刃已加颈”。身处血腥地狱的马林总兵不知所措,他文艺青年的细胞无法承受修罗场的残酷,精神崩溃之下,竟然带着几千亲兵,逃之夭夭。  群龙无首的明军顿时大乱,最终彻底崩溃,数十位将领战死,其中就包括马林的两个儿子——马燃和马熠。史载此战惨烈之极,“死者弥山谷,血流尚间崖下,水为之赤”。收到马林大败的消息时,叶赫部队正赶到中固城(今辽宁省开原县中固村),他们已经无力独自对抗敌军,遂“大惊而遁”。  取胜后的后金军马不停蹄,猛攻明军的最后一处阵地斐芬山。这里的明军首长潘宗颜其实并非武将,他的头衔为开原兵备佥事,属于监察系统的文官。不过与出身武将但爱好文艺的马林相反,潘宗颜虽是文人却十分热衷于军事,以“知兵”著称。其实早在战前,他就看出自己的主将马林不靠谱,便告诉总司令杨镐:“林庸懦,不堪当一面,乞易他将,以林为后继,不然必败。”当然,这个建议不出预料地被杨镐拒绝。  形势的发展果然不出潘大人所料,马林总兵逃之夭夭,明军大部队溃败,只剩下他这支驻守斐芬山的孤军。不过,据说经验老到的努尔哈赤到现场后只瞧了一眼,就断言道:“潘宗颜这小子不简单!搞不好咱们要有大麻烦!”因为他看到,明军阵地的布置极为合理,坚固的战车顶在最前面,鸟枪火炮则在两边侍候着,加之居高临下,极难攻取。  果然,战争开始后,面对着超过自己十几倍的敌人,明军怀着必死的觉悟毫无惧色。潘宗颜始终都战斗在第一线,只见他“奋呼冲击,胆气弥厉”,指挥着部下释放出一道道火舌,用滚烫的铅弹朝着敌人脑袋招呼。  经过半日激战,在让后金军付出惨重代价之后,这支寡不敌众的明军小部队终于彻底丧失了战斗力,潘宗颜身负重伤后阵亡,死时“骨糜肢烂,惨不忍睹”,随他一起战死的还有二十多位军官。两万人的北路军至此全部覆没。  收到西、北两路大败的消息,失魂丧魄的杨镐赶紧下令,要刘綎的东路军和李如柏的南路军立刻撤退。此时,磨磨蹭蹭的李如柏刚刚走出鸦鹘关,距离目标赫图阿拉还有很远的距离。收到杨镐的撤军令并得知杜松、马林全军覆灭的消息,李如柏大惊。他的副手贺世贤建议,刘綎肯定已经身陷敌境,我们应该火速进军与其会合,这样明军与朝鲜部队加起来就有四五万之多,疲惫的后金军根本没有力气一口吞下,大家都可以全身而退。  但毫无战斗意志的李如柏仍然下令立即撤军,就这样,孤军深入的刘綎已经在劫难逃。  其实,如果不是与总司令杨镐有矛盾,刘綎也许不会遭此厄运——当年抗日援朝时,两个人就结下了梁子,此次大军出征,杨镐很可能出于公报私仇的目的,故意将刘綎派到了最艰苦的东路,史载他“所分道独险远,重冈叠岭,马不成列”。  根据一份李朝史料的记载,配合刘綎作战的朝鲜友军指挥官——都元帅姜弘立曾不解地问他:“然则东路兵甚孤,老爷何不请兵?”也许面对外国友人不必太多忌讳,刘綎坦率地答道:“杨爷与俺自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  显然,刘綎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在他看来,天时地利都不在明军这一边,自己所能做的,只有聊尽人事而已。面对朝鲜战友的疑问,他说出了心里话:“兵家胜筹,惟在得天时、得地利、顺人心而已。天气尚寒,不可谓得天时也,道路泥泞,不可谓得地利也,俺不得主柄,奈何?”听到这些话,姜弘立大概会若有所思,这也很可能是他后来出工不出力,直至未败先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綎带领的人马是各路中实力最弱的,明军数量只有一万多,而且还多是从四川、湖广(即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南方各省临时抽调来的地方部队,组成了一支名符其实的杂牌军。其实杂牌军倒也没什么,本来要调拨刘綎指挥的戚家军后裔浙兵以及擅长山地作战的白杆兵,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地方部队,尤其是对于白杆兵等四川武装,久在四川的刘綎一直偏爱有加,史载“綎镇蜀久,好用蜀兵”。  但可惜的是,一直到战争爆发,无论白杆兵还是浙兵,其主力都尚未到来,无可奈何的刘綎不能再等,只好下令部队出发,“久待未至,遂行”。  (待续)
  《九、我只一路去》(完)  这位能使一百二十斤大刀的猛将果然侵略如火,在四路中最为艰难的进军路线上,顶风冒雪跋涉向前,一路上攻克后金军多处营垒,并粉碎了敌人骑兵的阻击,于三月三日逼近到距离赫图阿拉只有七十里之处,也就是说,他已经深入敌境达三百里。  就在此时,刘綎突然遇到一位信使,来人自称是杜松派来的,说杜总兵已经到达赫图阿拉,请刘总兵火速进军,一起发动总攻。在验证了信使的身份之后,刘綎下令马上向赫图阿拉全力挺进,就这样,明军逐渐深入了前方的阿布达里冈(今辽宁桓仁县老道沟岭)。  突然间伏兵四起,原来后金早就在这里设好了埋伏,而那个信使也是假扮的,杜松早已全军覆灭,但由于通信工具的匮乏加之进军路线实在太偏僻,刘綎对此毫不知情。努尔哈赤的布置是,自己率两万人马镇守赫图阿拉,以防范尚全须全尾的李如柏可能的进攻,而八旗的其余四万人马,则由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率领,在阿布达里冈守株待兔,预定皇太极率军从山顶向下攻击,而代善和莽古尔泰则由山腰进攻敌人侧翼。有人会问,二贝勒阿敏哪儿去了?且看下面。  猝不及防的明军顿时大乱,刘綎败退到瓦尔喀什山(在辽宁桓仁县西北五十公里)组织防御,就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支打着杜松旗号的明军。惊喜不已的刘綎赶忙上去迎接,但没想到对方却突然翻脸,二话不说举起了杀人刀——原来这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乔装改扮发起了偷袭,为首者正是后金二贝勒阿敏。  最后,刘綎及其残余部队被占尽优势的敌人团团包围。史料记载道,这位猛将死得及其壮烈,在头部重伤被砍去半边脸颊的情况下,他强忍剧痛,挥舞着那把著名的大刀左冲右突,从巳时(上午9到11点)一直杀到酉时(下午5到7点),身中数十箭的刘綎终于支撑不住倒下。在流干最后一滴血之前,他已经亲手将数十名敌人强拉上了黄泉路……  刘綎死后,一直拖在后面磨磨蹭蹭的朝鲜军,在指挥官都元帅姜弘立的率领下,向包围自己的后金军投降,随即受到优待。这场战争中,除了少数几位将领死战殒身外,朝鲜军可以说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明军总司令杨镐事先规划的四路合击战术,到这时全盘落空,而且还偷鸡不成蚀把米——除了南路李如柏基本没受损失外,其余西北东三路全军覆没。不仅如此,东西两路主将战死沙场,北路的马林也仅以身免,尤其是“威名震海内”的刘綎之死,给了明帝国满朝文武极大的震撼,导致他们从此患上了恐金症,史载“綎死,举朝大悚,边事日难为矣”!  明金双方的战略态势也完全易位,后金从此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而原本掌握主动权的明帝国则节节败退,直至丧失山海关外全部土地。一百五十七年之后,努尔哈赤的子孙乾隆皇帝在萨尔浒古战场上,树立了一块名为《萨尔浒之战书事碑》的石碑,上面刻有他亲自撰写的碑文,以及一首缅怀先祖英雄伟迹的诗歌——说实话,这首诗写得真是不怎么样:  “铁背山头歼杜松,  手麾黄钺振军锋。  于今四海无争战,  留得艰难缔造踪。”  待续,请继续期待下篇《十、万历四十八年》
  萨尔浒之战杨镐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统帅,绝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庸碌不堪,他的战略部署自有他的道理。几百年来,人们总是在批评他,可是我想就人们抨击他的几个主要问题,关于分进合击的战略问题,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以下四点:  一、分进合击并不等于分散兵力。明军从四个不同的军区出发,当然要“分进”,“分进”其实是一个兵力集结的过程。而“合击”则是“分进”的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集中兵力打击敌人,这是战役的关键部分。杨镐并非不注意集中兵力。  二、分进可以使敌人不敢倾巢出动。进攻一方从四面八方过来,防守一方无法判断哪支部队是主力,顾头不顾腚,一旦出击,容易被敌人调虎离山,把老窝给端掉。而努尔哈赤之所以敢不按常理出牌,倾巢出动进行迎击,是因为他掌握了明军的详细的行动计划,这只能归咎于保密工作出了问题,他其实也是冒了一定的风险。  三、四路明军都距离赫图阿拉很近,可以很快开到指定位置,因此“分进”的风险相对较小。  四、如果按照人们所说的那样,集中兵力以一路人马开进。则努尔哈赤可以放弃后方,倾巢而出,对明军进行伏击和迎击,明军在林海雪原中与占据地利的敌人展开野战,取胜没有把握。  关于杨镐出兵前下战书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杨镐出兵之前通知对方是一招臭棋。其实恰恰相反,这是杨镐对对方实施的一种高明的心理战。  杨镐自知部队数量不足,没有绝对优势,因此以四十七万大兵吓唬对方,目的就是为了让努尔哈赤畏惧,不敢出击,而是坚守赫图阿拉。这样就配合了分进合击的战略部署,消除了分进过程中被努尔哈赤迎击的风险,顺利形成合围赫图阿拉的局面。  关于出兵的时间问题。  许多人认为杨镐选择的出兵时间是天寒地冻的冬天,不利于以南方人为主的明军,不合于天时。其实杨镐出兵时间是在阴历三月初,阳历四月,属于早春。经过一个冬天的坐吃山空,这个季节是游牧民族最衰弱的时节,一旦发生战争,后金的后勤很成问题。  也有人认为出兵之前下了一场雪,不适合出兵,杨镐以“师老靡饷”为借口强令将士们出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雪可以阻止骑兵前进的速度,不利于后金。此外雪天也可以麻痹对方,使敌人疏于防守,正是发兵偷袭的好机会。  杨镐选择在雪天发兵,不但没有问题,而且是很英明的。  关于将领的指挥问题。  西路军杜松遇到努尔哈赤倾巢而出的绝对优势兵力突袭,出乎意料,失败再所难免,杜松力战而亡,没有责任。  马林的北路军在得知西路军失利后,没有逃跑,而是挖沟筑壕,排炮列阵,与敌人打起阵地战,非常英明。因为后金倾巢而出,老窝赫图阿拉必定空虚,而我军其他两方面的部队正好可以乘机抄底,因此敌欲速战速决,而我则尽可能拖延,为友军争取时间。然而马林毕竟力量太小,无法与敌周旋,拖住敌人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其战术安排是正确的。  马林的问题在于缺乏必死的决心,在最后关头没有和敌人决一死战,而是选择了不光彩的“仅以身免”。但是在杜松的主力部队都全军覆灭的情况下,马林不跑也难逃同样的命运,因此,看待马林的问题,应该留有余地。  东路军的刘綎中了敌人的诡计。后金在设好埋伏以后,派投降的汉人装扮成杜松的兵丁,手持从杜松处缴获的令箭,引诱刘綎,刘綎并没有轻信,后金又以刚刚缴获的杜松的大炮进行“传报”。刘綎听到炮声后,必须火速前进,这正是刘綎的勇敢之处,也是军法的要求。所谓“轻进”、“急于立功”之说,纯属污蔑。  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当事后诸葛亮,而是要争取全面的了解当时的人。  综观萨尔浒之战,主要问题还是准备不充分,力量不够,原本就是一锅夹生饭。无论是四路进军还是出兵一路,都各有其利弊。若从攻城来讲,以四路合围为宜,这可以使明军的火炮发挥优势。若以野战来讲,当然兵发一路为宜,但是这并不是明军所擅长的。  战略本身各有长短,成败关键在于执行过程,而明军在执行前就己经泄密,努尔哈赤对于明军情况了如指掌,因此才敢于放弃后方,倾巢而出,在短短的五天内,千里大跃进,来回奔波,速战速决,使得杨镐的所有打算都落了空。  ==========================================  百度百科看来的
  看看历史地图,四路明军是从相距比较远的地方向赫图阿拉做向心进攻。比较奇怪的是出发阵地比较远的北路马林和南路刘大刀反而前进的最远。最近的李如柏反而几乎没怎么进军就撤退了,明军的战役协同组织实在堪忧。
  明军也算是尽力了,用当时一线最得力的将领-杜松刘挺担任前线指挥。调动了全国的军队参战,其规模其实也不亚于万历三大征了,摆明了想一战荡平后金,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可是明军明显的低估了后金的军力和战斗力。分进合击对于协同的要求非常高。可是各路协同不利,看刘挺的牢骚就知道了。辽东明军更是和后金关系暧昧,整场打酱油。杨镐纸上谈兵的厉害,如果不是四面合击,而是正面推进,恐怕挤也把后金挤过鸭绿江去了。
  回想一下游牧民族战术,发现游牧民族作战非常喜欢诱敌深入实施伏击。这一战术贯穿整个蒙古历史全过程。破解办法简单,就是集结大兵团在做好侦查的基础上寻找敌方主力,硬碰硬拼消耗,看谁耗得起。
  《十、万历四十八年》(上)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紫禁城弘德殿,明神宗朱翊钧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享年五十八岁。在后来清人编撰的《明史》里,这位以酒色财气著称于世的明朝皇帝,被大大地埋汰了一翻:  “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  也就是说,历史上昏君所有能干的勾当,明神宗几乎都干了一遍。末了,清人还下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结论——这个万历皇帝,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  同年八月初一,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的皇太子朱常洛,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后人通常称他为泰昌皇帝,尽管“泰昌”这个看上去十分吉祥的年号,他其实从未真正用过哪怕一天。  此时,距离萨尔浒大战已经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北两座重要城市开原和铁岭都已陷入敌手,从萨尔浒侥幸逃生的开原总兵马林这次终于在劫难逃,于城池陷落后被杀。九泉之下,不知马总兵见到自己那两位在萨尔浒英勇战死的儿子,会不会心中有愧?  唯一从萨尔浒全身而退的南路明军主将李如柏,此时也正在京师听候处理,这倒不是因为他打了败仗——他压根就没打什么仗——而是由于明军在撤退的过程中,偶遇的二十几个后金哨兵突然使坏,他们偷偷爬上山岗,突然吹起进攻的号角,“作大军追击状”,惊弓之鸟的明军大乱,为了逃命自相践踏,“奔走相蹴死者千余人”。面对言官们雪片般的“交章论劾”,护短的万历仍很照顾李成梁家族,仅仅下旨让李如柏进京等待调查结果。  开原和铁岭陷落后,明军总司令杨镐终于被免职逮捕。后人通常认为,对于四路明军的惨败,杨镐负有最大的责任,正是因为他不明智的分兵进击策略,才导致本来在整体上占有数量优势的明军,却被后金军利用时间差,在局部战场形成优势而各个击破。  此举当时便遭到不少明军将领的反对,比如马林就认为,应该准备妥当后集中兵力攻击——“王师当出万全,宜并兵一路,鼓行而前,执取罪人,倾其巢穴。”而除了尸位素餐的李如柏之外,另两路主将刘綎、杜松也表达了与杜松类似的意见,可惜杨镐统统置之不理。  当时朝中对杨镐的布置也有许多不同意见,比如时任巡按江西御史的张铨,就干脆上书说杨镐就是个窝囊废,让他挂帅准保坏事,万历皇帝是“不识将才”,对杨司令四路出击的做法更是嗤之以鼻。这位张御史是前兵部尚书张五典的儿子,写过一部四十万字的《皇明国史纪闻》,是研究明朝的重要史料,后来被收入《四库全书》,据说他的女儿还嫁给了女将秦良玉的儿子,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谣传。  对杨镐的能力,许多人都与张铨的看法一致,比如民国时的历史通俗小说作家蔡东藩,在他那部著名的《明史通俗演义》里,就对无能的杨司令痛心疾首地批评道:  “不才何事令专征,  二十万军一旦倾。  从此辽东无静日,  庸臣误国罪非轻。”  但后来也有人认为,杨镐虽然能力不足,但他分兵并进也许有着不得已的苦衷,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朝廷财政紧张,迫使他不得不速战速决。当时各路人马集结辽东,军费开支猛增到三百万两,兵部尚书告诉皇帝,国库剩下的那三瓜俩枣根本不足以发动这场大规模战争,那意思是问皇帝是不是能自掏腰包凑出一部分军费来。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万历极其抠门小气,当此危难之际,仍然拒绝动用数额极其庞大的内帑也就是自己的私房钱,大臣们好说歹说,他只勉强挤出十万两银子。内阁没办法,最后只好按照户部尚书的建议,加派“辽饷”即以辽东军费名义向全国所有老百姓加征赋税,具体标准是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为此,明廷还特设户部侍郎一人,兼右佥都御使,出督辽饷,即以财政部副部长兼中纪委书记助理的身份,专门监督管理全国的加税事宜。  在任何时代,加税都不是闹着玩的事情,极可能激起百姓的强烈反对甚至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此事持续时间越短,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小。因而朝廷从内阁到兵部,都以“师久饷匮”的理由,纷纷催促杨镐尽快进军,恨不得马上就烫平努尔哈赤,好把加税这个阴燃的火药桶熄灭。  但令政策制定者没想到的是,终明一朝,“辽饷”不仅没有取消,而且还越征越多,甚至成为引发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诱因之一。对于这些“辽饷”,还是前面说过的那位张铨御史,曾在给万历的奏章中做过一个极其形像的比喻:  整个明帝国就像一个人,辽东是他的肩背,而内地则是他的腹心。肩背患病了,依靠腹心的血脉滋灌还可以应付,但如果腹心先溃烂,那这个人就彻底完蛋了,正所谓“竭天下之血以救辽东,辽东未必能救,而天下必先已危”!  张铨建议道,最现实的方案,是皇帝掏出私人腰包来武装军队,而不是盘剥天下百姓:“为今之计,应当联络人心以固根本,不可剥民无已,一再加赋,扰乱天下,驱民致乱。  如同许多言官一样,张御史的嘴相当损,他愤怒地质问皇帝,为啥一提让您自掏腰包,您就装没听见一声不吱,而有人刚刚提出加税,您就马上答应,我真不明白您是咋想的:“内庭库积如山,廷臣屡次请发内库银供辽东兵饷之用,陛下概置之不理,而对于加派之议,则朝奏夕可?为臣实在不得其解。”不出所料,这份奏章送上后如泥牛入海,万历压根就懒得理他。  在沉重的财政压力下,据说为了让杨镐尽快进军,内阁和兵部甚至每天都发一面红旗给他——这可不是奖励,而是催促的意思,其作用大致与当年发给岳飞的十二面金牌类似。从运筹学的角度来看,分散进场一般情况下要比集中进场快得多,这也是现代大规模体育场都设置多个入口的原因,而在每路带宽受限的情况下,多路并行处理也确实应该比单路串行处理要快。  很可能基于类似的理由,为了尽快把手头这十几万人马都散出去,免得他们天天光吃饭不干活,杨经略才想出了个齐头并进的方案。只不过,经济学家或数学家考虑问题的方式,往往和刀头舔血的军人们大相径庭,“凭尔几路来”遇到“我只一路去”,本想大赚一把的杨镐最后只能大折其本。在那个既没有移动通信又没有卫星定位的遥远年代,想协调那么多马蹄子和脚底板走路的进度,真是谈何容易啊!  有意思的是,当时正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竟然将明军在萨尔浒的大败,看成是上帝降下的天谴,他们写道:  “在这一年,万历帝身边几个官员要求放逐当时在中国传播基督教的教士;但皇帝——他心里喜欢基督教,特别对早期把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人有好感——长期对他们的要求置之不顾。不过,后来在基督教的死敌、一个姓沈的大官的强烈要求下,皇帝下旨驱逐传教的神父出境。”  (待续)
  满清的兴盛对于中华汉族是一场灾难,往事不堪回首呀。
  如果当年取代明朝的是任何一个汉族政权,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也不至于落后于欧洲那么多了。
  中国称呼有很多种,中土、中夏、华夏、国中、中州……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稳定的文明、稳定的族群、相对稳定的语言、甚至相对稳定的血统。最重要的是,它们有人类历史上相对正义的继承关系,包括三皇五帝时期、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争议)、隋、唐、五代十国(部分争议)、宋、明!  “中国”的定义,是一个历史上相对稳定的文明,一群相对稳定的族群,通过相对正当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各个朝代的共同体。  在这个过程中,疆域变化是肯定发生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族群主体却相对稳定,即华夏族群为主体以及各和平相处的其他族群构成;这个国家,各个朝代需要通过相对正当的方式传递统治权力的正统性,也就是在那个历史时期相对正义的手段取得政权,凡是依靠入侵和大规模屠杀,尤其是对平民的屠杀就丧失了正统性。  符合上述条件的,才成为中国,中州、中夏、中土等等……。  如果这个国家,被一个外国族群彻底入侵,全民被大规模屠杀,这就是意味着国家主体发生变更,就算人口没有被屠尽,但是新来的统治者已经彻底丧失了合法性,也就是非法政权,其当时入侵的人口也成了非法入侵者。这一概念并没有排除那些虽然祖先是非法入侵者,但客观在在此地出生的后代,拥有该国国籍。  宣扬汉族历史的正是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仁人志士。蒙古曾经属于中国,唐朝设置的安北都护府、燕然都督府、瀚海都护府可以为证。新疆自古属于中国,西汉、东汉设置的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都可以为证。西藏自古属于中国,明朝设置的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可以为证。大东北(包括现在的东北以及被俄罗斯侵占的远东领土)自古属于中国,唐朝设置的安东都护府、明朝设置的奴儿干都司可以为证。黑龙江以北以西的国土与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领土却被满清通古斯酋长卖给了俄罗斯。  清朝留下来的“版图遗产”,被列强肆意瓜分的大清国:      明朝全盛版图          唐朝全盛版图        
  楼主请继续更新呀  
  马克  
  @京华烟云AMIP
08:29:00  《三、鞑靼王的野望》(上)   俺们内噶都似东北银。   如果按照西方的说法,女真属于通古斯民族。“通古斯”是西伯利亚一条古老河流的名字,为叶尼塞河的支流之一,这个地名曾经震惊世界,而且绝对是字面意义上的“震惊”——日,通古斯发生了一次神秘的大爆炸,据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爆炸当量相当于1500万到4000万吨TNT炸药,整个欧亚大陆甚至连海岛不列颠都能感觉到震动,史称“通古斯大爆炸”,其原因众说纷纭至今不明。   在历史上,西伯利亚原住民雅库特人曾用“通古斯人”来称呼另一支原住民埃文基人(即我国的鄂温克人),但后人研究认为鄂温克人并非起源于通古斯,这种称呼很可能只是借用。   所谓女真人属于通古斯人,其实是一种基于语言而非血缘的分类,又称“发声学分类法”,它将人类按照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对应关系进行区分,相似的便归于一类,  —————————————————顶一个  
  @winma_ra 14楼
17:32:22  楼上那个
@笔落惊风雨2010
仿照类似于楼主的写法罗列了一堆乱起八糟的东西,这事何苦呢?  如果自己想写,就开贴去,弄这么一堆目的性这么强的东西有点没意思吧,何苦乱别人的帖子呢?  其实感觉上楼主还是雪域战争那套看起来有意思。  -----------------------------  糕!你不说我还没发现!我也疑惑怎么这一节的内容和上一节接不上呢?
  @zhongyi1991 25楼
18:39:52  社会正是有楼主这样的人渣,败类.写一些煽动性的文章,才会有昆明,新疆事件的发生。汉人不会自我反省只会恶言攻击少数民族,让民族之间仇恨加深!汉人以为自己是优等民族,其实是比斯拉夫更劣等的劣等民族。贪婪,自私,虚伪,成天拿着"儒家"这种伪思想意淫.还时刻谈论文艺复兴,搞笑……  -----------------------------  你从哪看出楼主攻击少数民族啦……晕死!
  作者:@fanrenge2000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 00:14:31  楼主请继续更新呀  ===================  最近在看满语词典,有些词汇还没搞清楚,完了再续  作者:@忧郁的老国王 来自:手机版 时间: 01:28:23  楼主大大 把第二次金川战争补完行不 明亡清兴早就被写滥了 俺都买了本酥油茶支持你了  ===================  呵呵,挑战一下也好,谢谢支持
  更新太慢
  《十、万历四十八年》(下)  查阅史料我们得知,这位姓沈的大官,名字十分难写,左“氵”右“隺”,大多数字库里都没有,为此我们还是用一个形近字“漼”来代替吧。他时任南京礼部侍郎,后来甚至做到了帝国首相也就是内阁首辅的高位,不过,此人在历史上声名狼藉,因为他与魏忠贤关系十分密切,被认为是最早的阉党头目之一。  沈漼宣称,基督教是与儒家对立的歪理邪说,“其说浸淫”。他还提醒皇帝,基督教很可能动摇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基础,因为这种宣扬平等的外来宗教对百姓很有吸引力,能够“诳诱愚民”,甚至“士大夫亦有信向之者”,如果不采取行动,基督教就会让我们国将不国,即所谓“志将移国”。为此,沈漼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反基督教的小册子并出版发行,名为《破邪集》。  按照传教士们的说法,对基督教徒的迫害首先从沈漼所掌控的地方开始,因为身为南京礼部侍郎的他是南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沈漼的指使下,传教士和信徒们纷纷遭受厄运,而且他还游说动了皇帝,对基督教在帝国的传播实施全面禁令:  “其中几个神父被入教的官员秘密藏在各省,有的神父却被捕,装在大笼内送往澳门,他们日夜囚在笼里,大受苦楚;被逐出中国的传教士一心为着上帝,以经受苦难为乐。更不幸的是,万历帝禁止百姓信仰基督教。”  很显然,无论教士还是教徒,此时的处境就很不乐观,他们中的一个写道:  “然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教徒——他们已离开异教的可怖荒野,被领入基督的幸福田园——为坚贞信仰作出光辉榜样;有关这次光荣历难的情况,将留在别处详谈。我在这里只略为涉及,为赞美上帝的神恩。”  无巧不巧的是,正好此时明军在萨尔浒大败的消息传来,传教士顿时像打了鸡血,认为上帝的惩罚来了——他们立即下了结论,鞑靼王就是上帝的鞭子,是神用来惩罚这些反基督的异教徒的,直至摧毁这个死不悔改的庞大帝国:  “当中国践踏和平的基督教,准备消灭所有的基督徒时,上帝就掀起了反对中国的激烈战争,让鞑靼人来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后来发展到毁灭了明朝王室和国家。象过去惯常的那样,上帝给予传教事业有力的援助,基督教经过这场迫害变得更加昌盛、伟大,教堂的形象更加光辉,而庞大的中国却完全土崩瓦解了。”  很显然,这种“神定一切”的西洋腔调,并不符合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人定胜天”的哲学,也不会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事实上,尽管利玛窦等人已经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总体来看,传教士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仍缺乏足够的了解,而即使对于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的记载也不无谬误。比如传教士写道,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趁胜追击,不仅攻克了两座城市,甚至还杀到了北京脚下:  “鞑靼人一如既往,迅速扩大战果,当天就攻占两城,予以焚毁。接着,他们横扫大片土地,直抵北京皇城;但不敢用兵围城,因为他们知道,除了拥有无数的大炮外,城内还有八万士兵驻守。”  事实上,后金军尽管确实“横扫大片土地”,但他们离北京还远得很,连山海关的边儿还没有摸到。不过,明军的惨败确实给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极大的震撼,这从当时传教士的记载中也可见一斑,尽管其中不无夸张和谣言的成分:  “中国人承认,城内惊恐不安,皇帝想离城去南方。若不是一些将官提出,他的逃跑会鼓励得胜者,给全国带来不幸和骚乱,并会拱手把国土送人,那么他真会逃走了。他们还说,城内如此混乱若鞑靼人来攻,必定能攻占它。”  另一方面,传教士也从侧面证实了后金军掠夺人口财产,刻意制造无人区的残酷行为:  “敌人急于劫掠,因此他们四处扩散,破坏和抢夺城乡,残酷地杀害和消灭大群中国人,把这些地方变成一片废墟,没有留下驻军,而是满载无数财物,胜利返回辽东,那是他们最初的立足地。”  虽然萨尔浒之战并不是明朝开国以来最大的惨败——土木堡之役的损失肯定在它之上,连皇帝本人都被俘虏——但这场惨败无疑给了一向自诩为“明君”的万历致命的打击,张居正时期的花团锦簇,以及当年“三大征”的光荣,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这位沉浸在酒色财气中无法自拔的没落天子,终于心有不甘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雪上加霜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万历皇帝驾崩没多久,其继承人便随他而去,传教士写道:  “这些事发生后,中国著名的万历帝去世了,由他的儿子泰昌继位,泰昌开始征集一支新军抗击鞑靼人,但他只统治四个月后也去世了。”  知道明朝历史的人们都清楚,这位泰昌皇帝是个十足的倒霉蛋,所谓的“明宫三大案”,即梃击、红丸、移宫,统统和他有关。所谓“梃击”,是说在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一个名叫张差的男人,突然出现在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泰昌寝宫,手持棍子到处乱打——“梃”,就是棍子的文言说法。  没人说得清楚,这家伙是怎么混过层层警卫到了那里,太子的支持者们一口咬定,此事是万历宠爱的郑贵妃所策划的阴谋,为的就是谋杀太子,好让她亲生的福王继承皇位;而贵妃娘娘则一把鼻涕一把泪,赌咒发誓说此事与自己毫无关系。最后,这一事件以万历居中和稀泥而不了了之,当事人张差被定义为疯子后凌迟处死,而为了安抚不依不饶的满朝文武,皇帝不得不再次明确了太子的继承人地位。  所谓“红丸”,说的就是泰昌之死,而他的后妈郑贵妃——此时已成了郑太妃——也同样脱不开干系。据说太子继位后,很可能是出于讨好的目的,郑悄悄进献了几名美女,压抑了好多年的新皇帝于是彻夜纵欲,很快便熬成药渣重病缠身。就在这时候,郑太妃介绍来的一名医生献上了一枚红色的丸药,结果吃了两丸以后,皇帝便一命呜呼。这事的调查结果仍然是和稀泥,竟然宣称当时在场的“众臣皆有罪”,最后以内阁首辅等几名大臣或辞职或流放做为交待。  其实,“泰昌”虽然是这位倒霉天子选定的年号,但这一年号却没用过哪怕一天,因为按照惯例,先帝驾崩后的第二年才正式改元,而新皇帝只在位了一个月,根本没有熬过新年。最后大伙照例和稀泥了事,把公元公元1620年并称为万历四十八年兼泰昌元年。  可怜的泰昌连死后都不得安宁,他的一个姓李的宠妃,在魏忠贤——当时他还叫李进忠——等太监的支持下,率人封锁了乾清宫(这里是明朝皇帝的寝宫),把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天启皇帝掌握手中,要求朝廷册封自己为皇太后。最后,杨涟、刘一燝等大臣强行闯入紫禁城,夺回了太子,又把李妃赶出乾清宫移居仁寿殿,这便是著名的“移宫”案。  公元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或泰昌元年的农历九月,在几个月内接连死了两个皇帝之后,十五岁的皇太子朱由校又登上了帝位,次年改元天启。我们也许很奇怪,萨尔浒之败后,大明朝廷来回折腾鸡飞狗跳,可以说既没有精力也没有兵力去关怀辽东,怎么努尔哈赤却没趁机搞点儿动静出来呢?  事实上,努尔哈赤并不是不想搞,万历四十八年或称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趁着新老皇帝交接的当口,这位后金汗王大举起兵,目标是帝国在辽东数一数二的重镇——沈阳,只不过,这次他罕见地铩羽而归。  率领明军击退努尔哈赤的,是位名叫熊廷弼的男人,但其身份却是文官而非武将,哦对了,他还是个标准的愤青。  (待续)
  杨镐和兆惠不能比,黑水营之围力压萨尔浒之战。
  当时卫所制崩溃,都以家丁勉强维持。
  从奢安之乱来看,女真之乱虽经萨尔浒之胜,尚无大虑。万历起用熊廷弼稳定局势,如此僵持下去,努儿哈赤难有作为,恐怕会蹈王杲覆辙。根据《满文老档》记载,女真有无盐之苦。
  林丹汗在西拉木伦河一带,女真又与喀尔喀五部不睦,只与科儿沁交好,而且缺乏长围久困的能力,持久之下,四面楚歌前景不妙。
  这个时候,女真的处境和后世的准噶尔相似。
  鞑子的确厉害,也是大明太腐败,自掘坟墓。  养兵是需要钱的,连这点钱都不肯出,权贵们只有等待被抄家了。
  这个要顶顶,我很可惜明朝的灭亡!
  熊廷弼是晚明对敌我力量认识最为清醒的军事家,他在敌强我弱、大局糜烂的辽东,找到了一条以弱胜强的路子。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他出任辽东巡按,一到辽东,就深入前线,无处不考察,无处不研究,提出了一个“实内固外”的方略。这一方略不是试图通过一个战役全歼清军骑兵,收复所有失地,也不是畏敌如虎,消极避战,而是以坚固的城堡和火炮与清军骑兵相对抗,使得敌军优势难以发挥,像慢火煎鱼一样消耗清军实力,慢慢地将其困死。
他首先整顿军队,革去贪污弊端,使得军心稳定下来,畏惧心态有了改变;接着,他实行屯田制,组织辽东农民耕种辽东土地,屯寨固守,辽东前线开始有了人气,改变了晨无鸡鸣夜无狗叫的荒凉景象;他修建了自海城经辽阳、沈阳到铁岭的边墙,长达七百余里,积存了足供三年的粮食,在努尔哈赤家门口建起了一座千里长城与三百座堡垒;他还下了一道死命令,就是敌攻就据险抵抗,敌退坚决不追,使得清军擅长的野战优势无法发挥,不得不采取退缩方针,交还占领的明朝土地,以求划地而治,大明与满清的对峙一度出现了缓和气象。
  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十七日,奢崇明起兵杀死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20余人,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今属贵州省),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尔后,奢崇明、奢寅率军数万分道向成都进发,先后攻陷富顺、内江、资阳、简州(今四川简阳)、新都、龙泉(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附近)。十月十八日,包围成都。时成都守兵只有2000人,布政使朱燮元急调石柱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石柱县)、龙安府(治所在今四川省平武县)等地官军入援,同巡按御史薛溥政等分门固守。明廷升朱燮元为四川巡抚,调派杨愈茂为四川总兵官,入川平叛。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女)遣弟民屏,侄翼明等率士卒4000人进驻南坪关(今四川南川西南),扼重庆叛军归路,又分兵守忠州(今四川省忠县)。秦良玉自统精兵6000沿江西上。贵州巡抚李标派总兵张彦芳、都司许成名、黄运清等援救四川。从十月至十二月,大小百余战,消灭叛军1万余,先后收复遵义、绥阳、湄潭、桐梓、乌江(今均属贵州省)等地。叛军方面,奢寅在成都造云梯和旱船(吕公车),日夜攻城。秦良玉等各路援军到达成都以后,与登莱副使杨述程、安锦副使刘芬谦大败叛军于牛头镇,收复新都。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二十九日,朱燮元以叛军将领罗乾象为内应,又遣部将设伏诈降,诱崇明至城下,再败其军,罗乾象投降,成都解围。官军乘胜追击,先后收复资阳、内江、简州、泸州等40余州县,奢崇明父子退往永宁。五月二十三日,诸军进逼重庆,秦良玉率秦民屏夺取二郎关,总兵杜文焕破佛图关。川东兵备副使徐如珂亦击退奢寅所遣周鼎援军数万,歼敌万余。二十八日,收复重庆,杀死樊龙和张彤。此后,双方屡战于建武(今四川省大坝西、兴文南)、长宁(今四川省珙县东)、珙县、宜宾、遵义一带,互有胜负。  天启三年(1623年)春,朱燮元吸取了“我以分,贼以合”因而未能彻底平叛的教训,决定集中兵力,直捣永宁。设疑兵于纳溪,佯为进攻,而暗中集中主力于长宁,进兵永宁,官军与石柱士兵连战皆捷。四月,克永宁。五月,克蔺州(今四川省古蔺)。崇明父子率余部败退水西龙场(位于四川省叙永县东南,今属贵州省),联合贵州安邦彦,分兵犯永宁、遵义,被川军击退(参见永、蔺、尊之战)。四川总兵官李维新、监军副使李仙品、佥事监军刘可训等,统率各将,分5路进兵龙场,擒获奢崇明妻安氏、弟奢崇辉及叛军大学士、经略、丞相、总督等文官武将多人,斩首1000余人(一说万余人),奢崇明父子俱受伤而逃,平叛战争宣告结束。明廷令废水宁宣抚司,设道府治理其地。此役,共击毙叛军2.79万余人,俘获1.26万余人,招降头目134名。官军阵亡2688人,伤者194人。其后,崇明父子长期客居水西,依附于安邦彦。天启六年(1626年),奢寅被部下杀死。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奢崇明在“永宁之战”中兵败被杀。  叛乱中,贵阳被围半年,兵民相食,据传逃入贵阳城内四十万,最后吃到还剩2万多人,总兵张彦芳公开组织杀人,人肉四斤值银一两。叛乱的首脑水西安氏家族从蜀汉建兴元年(223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世长水西,共1474年。在水西根基深.历史悠长,四方联姻,兵力最强,地域最大。
  万历逝世熊廷弼被罢免是明清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奥斯曼帝国错失三十年战争,穆拉德四世正在和波斯进行长期的战争。1633年,他派军占领了叙利亚、黎巴嫩沿岸所有海港,随后从陆路向黎巴嫩地区德鲁兹派据点进攻,俘获该地领主法赫鲁丁二世,并于1635年以反抗帝国罪将其斩首。 他曾两次亲征波斯,1630年占领哈马丹,几年后重克埃里温和大不里士,1638年再度占领巴格达。穆拉德四世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我认为攻占巴格达比巴格达本身更为美妙。”在战事后期,穆拉德四世亲率军队作战,包括对两河流域的最后袭击,他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亦是最后一位在战场上发号施令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对伊朗作战期间,他制压了安那托利亚的叛乱,恢复国家秩序,因此,当地许多的地名都以他为名。   1639年5月,战事以佐哈布条约(Treaty of Zuhab)的签订作总结,两河流域划归奥斯曼帝国。穆拉德四世返回伊斯坦布尔后命大臣开展经济及政治的项目,试图再次振兴奥斯曼帝国,但他的早逝未能使他实现这个理想。穆拉德对伊斯兰教曾有贡献。1630年,圣地麦加因大雨成灾,克尔白天房遭到损坏,他下令将其整修一新。  三十年战争爆发于1618年,本年苏丹奥斯曼二世即位。奥斯曼二世力图改革,废除已经腐败的“新军”【耶尼塞里】,重建军队。结果1622年他被新军军人杀死,穆拉德四世即位。穆拉德四世即位之初,“新军”乱政,全国陷入无政权状态,波斯入侵两河流域等地,夺取东方大片疆土。1632年,穆拉德四世平息新军谋反,开始改革军政制度。之后,继续与入侵的波斯人作战,于1639年将波斯人击败。还没等他有所计划,他于次年暴死。1640年,易卜拉欣一世即位,无作为。1648年,易卜拉欣一世去世,三十年战争刚好结束。整个三十年战争期间奥斯曼在位君主:奥斯曼二世——穆拉德四世——易卜拉欣一世,三兄弟。———————欧洲好运
  请坚持。谢谢楼主。
  马  
  @新昌仁慧 250楼
12:05:52  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十七日,奢崇明起兵杀死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20余人,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今属贵州省),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尔后,奢崇明、奢寅率军数万分道向成都进发,先后攻陷富顺、内江、资阳、简州(今四川简阳)、新都、龙泉(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附近)。十月十八日,包围成都。时成都守兵只有2000人,布政使朱燮元急调石柱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石柱县)、龙安府......  -----------------------------  奢安之乱的前传就是CCTV大戏《奢香夫人》,后面还有续集。话说吴三桂提兵南向,水西土司安家集结大兵猛击吴三桂,并且将其包围。吴三桂策动水西内应,缓兵之计加里应外合,彻底消灭安家,尽屠水西。水西最后只剩下53个人。
  我觉得傅宗龙最悲剧,他在天启朝可以说是他的建议皇帝是言听计从,到崇祯时则是最后死的非常惨。  
  @民族英雄岳飞 230楼
16:42:01  中国称呼有很多种,中土、中夏、华夏、国中、中州……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稳定的文明、稳定的族群、相对稳定的语言、甚至相对稳定的血统。最重要的是,它们有人类
上相对正义的继承关系,包括三皇五帝时期、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争议)、隋、唐、五代十国(部分争议)、宋、明!  “中国”的定义,是一个
上相对稳定的文明,一群相对稳定的族群,通过相对正当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兜铃酸危言耸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