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江血痛.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 的天刀血衣禁地创作地点背景

上海文联-抗战绘画真实再现历史风云
当前位置:&&&&&&&&&&&&正文
抗战绘画真实再现历史风云
    八女投江(中国画)王盛烈  由于历史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抗战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场景等,无法留下任何图像记录,即便有一些,也不完整或不全面。虽然说摄影及纪录影片在这方面功不可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它们同样也有缺失和遗憾。正是在这一点上,抗战绘画在许多方面与它们互为补益、相得益彰,真实地再现了历史风云。  抗战绘画,指以抗战为表现对象的绘画,既包括抗战时期的作品,也包括后人反思历史时创作的作品,它们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历史的渐行渐远,它们的价值越来越不可替代,也越来越焕发出动人的魅力。  还原历史场景的真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之长、波及之广、影响之久远,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中均属罕见。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后,历经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终于迎来了近代以来首次抗击外侮的全面胜利。  漫长的“持久战”期间,在中华大地上,北起东北林海雪原,南至海南天涯海角,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千次战役。中国画家们,从抗战一开始,就以笔为剑,真实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英勇事迹,从不同角度还原了历史场景的真实面貌。  这些画家中的许多人,曾有幸得到鲁迅的亲自提携和支持。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深入前线、深入敌后,力图以自己的笔和刀,铭刻下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其中陈烟桥的《保卫卢沟桥》、张慧的《台儿庄》、张在民的《巷战》、古元的《青纱帐里》、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李桦的《追击》等,它们本身也已融入抗战,并曾于抗战胜利之际的1945年,结集为《中国木刻集》在纽约出版,在美国引起较大反响。  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七七事变”,因为事发突然,而且发生于深夜,除了宛平县长王冷斋的记述及诗作外,当时几乎没有别的记录。当代画家杨克山、崔开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多次赴现场调研,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创作出了巨幅油画《七七事变?卢沟桥》。两位画家以浓烈的笔触,还原了当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在他们的笔下,日军悍然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还击,炮声隆隆,硝烟弥漫,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貌。  平型关大捷在抗战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这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响的伏击战,是全面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全胜,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孙浩的《平型关大捷》选取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营造出了大捷的气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另一支重要武装――新四军,则主要在江南阻击日军。在险恶的环境中,特别是遭受“皖南事变”的重创之后,他们顽强地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画家徐芒耀、来源、李煜民、何振浩以揭开苏中反攻序幕的车桥战役为题材,创作了油画《新四军――车桥之役》,以此充分证明了新四军的不朽业绩。  各个时期的画家们,为先烈的壮举所感动、为英豪的事迹所激发,像接力赛似的,一代一代地坚持描绘那场刻骨铭心的战争,将他们的画作连接起来,就是一幅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全景画。    青纱帐里(版画)古元  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在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留下的文献记录相对比较多,有的也比较详实,但毕竟是在战争环境下,还是留下了许多缺憾。  著名的台儿庄会战,当时有不少记录,李宗仁战胜后还在当地留下了一幅珍贵的照片。但会战本身,却只见断壁残垣及墙上的累累弹痕。这就给画家徐青峰留下了艺术想象的空间。他在《血战台儿庄》中,重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弘扬了寸土必争的精神。弥漫的硝烟中,高高飘扬的红旗,可谓大胆的神来之笔。邵亚川的同名油画,则以中近景展现战斗的惨烈,别具一番意味。  在大陆的东南,海峡那边,长期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偷生的台湾同胞,终于在1938年3月在宜兰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暴动,并引发了高雄、基隆等地的暴动,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暴动之后,台湾民众退入阿里山等深山中进行游击战,与日军周旋,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井士剑、夏阳、许一男以这段史实为依据,经过高度概括,创作了《阿里山的抗日斗争》。  在海外战场,也可以看到中国军人英勇抗敌的矫健身影。成立于1942年的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是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段历史虽然有一些资料记录,但史实也不十分清晰。画家赵力中为此创作了《1944中国远征军》,形象地展现了中英官兵在南亚丛林里密切合作的感人情形。  但总的说来,大陆画家对正面战场,对台港及海外的抗日斗争和有关活动的表现,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掘历史深处的洪流  现代战争从来不只是发生在军人之间,或仅在战场上展开。日本入侵者从“九一八”事变起,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及一切爱国力量进行的抗日战争,则在战火中唤醒了民众,使广大人民群众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将日伪法西斯构筑起的各种“堡垒”全都冲进了太平洋。  蒋兆和的《流民图》,是抗战时期产生的一幅划时代杰作。该作品以100多个普通百姓的形象,真切地展现了广大民众在日寇侵华期间逃亡奔命、妻离子散、生离死别的生存状态。画作于日在北平太庙展出,激起巨大共鸣和反响,引起了日寇的恐慌,当天就被日本宪兵队禁展,这恰好也从另一角度说明该作品的巨大感染力和影响力。  妇孺老幼的处境和命运,往往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状况。画家于文江就以当时中国女性的悲惨境遇和遭际为素材,创作了《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令人观后感到十分震撼。  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暴行之一,就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日寇兽性大发、惨无人道,制造了这一骇人听闻的历史大悲剧。在铁的历史事实面前,日本右翼极端分子至今依然闪烁其词。为此,许江、孙景刚、杨奇瑞、崔小冬、邬大勇以满腔悲愤之情,历时数载,完成了《1937 ? 12 ?南京》,重现了那暗无天日、山河呜咽的悲惨一幕。这是国耻啊,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也是侵华日军不容抵赖的罪证!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警钟长鸣,丝毫不能懈怠。  但就是在流离失所、山河破碎甚至面临绝境的境遇中,中国百姓依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他们擦干了血迹,掩埋了同胞,眼含着泪水,又出发了!唐一禾于抗战初期所作的《七七的号角》,就表现了爱国大学生们奔赴各地唤起民众、奋起抗争的情形,这幅作品也因此成为那个时代民众觉醒的有力证明。  在敌后,百姓除了支持前线外,还自发组织了各种抗日队伍,连广大农村妇女也拿起了枪杆子保家卫国。孙向阳的《吕梁巾帼》展现了中国妇女前所未有的崭新风貌:中国妇孺并不总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在国难当头之际,她们也会发出怒吼。  正是由于全民的积极投入,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终于葬身于中国军民的巨流里。  凸显历史人物的风采  伟大的抗日战争激发了全民族的斗志,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烈,展现他们的风采,同时也可以让画家们充分施展才华。  王盛烈的国画《八女投江》,被誉为“革命历史画的早期经典”。该作品以抗联掩护大部队撤离的八位女战士为原型,但截取的是莱辛所说的“最具表现力的瞬间”:投江之际仍在奋勇抵抗,再配以翻滚的乌云和汹涌的波涛,有力地衬托了女战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飒爽英姿。  在众多关于抗战英烈的人物画中,贾力坚的《长夜》可谓别出心裁。画面选取的是彭德怀为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左权将军守灵的那个夜晚,这真是漫漫长夜――画面上,左权将军的遗像高悬在上,炯炯的眼神直视远方,仿佛还在为打击日寇运筹帷幄;而彭德怀则强忍悲痛,俯首沉思,紧握的右拳似乎在默默地告慰英灵: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坚决、彻底地赶出神圣的中国领土。这幅木刻因此具有深厚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是一幅非常难得的抗战英烈图。  而全山石、翁诞宪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更有别于通常聚焦于某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些历史人物的画法,将抗日战场上的各种抗日力量,包括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北平学生、华北农民……不同时空里的勇士们,齐聚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展现了全民同仇敌忾的钢铁意志,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伟大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达805米的历史长卷《浩气长流》,由重庆大学以《飞夺泸定桥》闻名的江碧波教授,率马一丹、欧治渝、张春新等50余位画家,以民间方式历时5年完成,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题写画名。画卷固然不以长度论成败,艺术更不以数量计高低,但这幅长卷确属呕心沥血之作,而且力图为后代“留信史”,殊为难得。该作品塑造了抗战以来1018位人物形象,包括国共两党领袖、爱国将领、各方代表等,也勾画出了残忍的日本战犯和卑鄙的汉奸走狗。画家们一丝不苟,不存偏见,尽力展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及在抗战时期的特点,人物大多栩栩如生,是一幅十分珍贵的“抗战人物谱”。作品虽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依然以其十分真实的描绘、比较全面的表现,堪称抗战绘画的“史诗”。  抗战绘画,与抗战文艺中曾发挥重要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抗战音乐、抗战戏剧、抗战摄影、抗战电影和抗战文学等一同,构成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艺术图卷。它们各有其不同的优势,而抗战绘画,则以其真实的描绘、撼人的画面、历史的重现,赢得了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矗立于人们眼前的作品,更为直观、也更为形象地警醒着世界各国人民:珍惜和平,勿忘历史,携手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朱辉军画家于文江作品欣赏!
我的图书馆
画家于文江作品欣赏!
画家于文江作品欣赏画家于文江 2000年作 荷塘清韵画家于文江 2004年作 醉卧花荫于文江作品欣赏 人物 四屏于文江山水画 山涧小溪于文江作品欣赏 2001年作 朝颜画家于文江简介于文江,1963年生于山东烟台,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宁夏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院艺委会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法国鲁拉德骑士团成员,于文江工作室导师。于文江艺术成就于文江作品《小伙伴》、《海边小憩》、《千手千眼观音》、《晨露》、《绿色田园》、《山寨小溪》、《聆听风吟》、《晨祈》分别参加第6、7、8,9、1 0、11、12届全国美展并屡获大奖。《秋暮》参加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大展获一等奖;《蒙山秋》获纪念《讲话》发表5 0周年全国美展银牌奖;《大红枣》获中国工笔画大展金奖;《家园》获首届中国画大展铜奖;《净湖》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正午蝉鸣》、《山寨小溪》参加全国画院双年展一、二届大展,国画作品《回家》参加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于文江历时三年,创作国画作品《血痛·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作品展,并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定为中国画坛百杰称号。2014年9月,坐落在山东淄博的“于文江艺术馆”开馆。于文江主要出版画册有《当代中国画家大系---于文江》、《国家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于文江作品----血痛·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当代画史(第三辑)人物卷·于文江》、《于文江艺术馆精品集》、《第22回全日中国国际美术·大展于文江先生作品》等作品集。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在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带您从画家于文江手中取画——浦君国际艺术中心汇聚中国当代百余一线名家资源。为爱好者提供“名人字画定制”服务。带收藏爱好者从作者手中取作品。从源头上解决了当下国内名家字画收藏的核心问题——真伪问题,彻底的保护了广大爱好者的最根本利益。【来自:浦君国际艺术中心】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馆藏&4410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西为中用吴作人
吴作人出身于文人家庭,他的父亲思想比较进步,但去世很早。童年只有妈妈和祖母陪伴,还有
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新型业态不断涌
市民在北京文交会现场参与互动。资料图片从今年7月持续到11月的第五届北京文化消费季
傅抱石《琵琶行》2.05亿港币成交
11月28日,傅抱石得心之作、创作于1965年的《琵琶行》于佳士得香港2017年秋拍第二
墨天神境·李可染最后十年作品展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古琴艺术的传播发展要“内外兼修
“金声”仲尼式古琴(唐)近日,笔者参加了中国琴会在上海举办的第三期古琴公益师资培训班
收藏市场的“乾隆瓷”火热现象剖
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成交价:94,200,000HKD编者按:200
淳朴古雅的明代紫砂壶艺术
紫砂壶艺术是反映时代风格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茶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紫
且说黄牧甫刊三连珠“潘-仪-增”
三连珠“潘-仪-增”印印蜕黄牧甫(原名黄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是中国篆刻史和晚清印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衣禁地创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