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局是怎样的

试探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全景网::---权威财经网站---证券频道
试探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
世界经济;中国经济
&&&&&&&&&&&&&&&&&&&&林珏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由美国一极向美、欧、亚三极方向发展,其中亚洲的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尤为令人瞩目。国内一些媒体乐观地将21世纪称为“中国世纪”,而西方一些人士则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威胁,认为中国的生产与消费造成世界能源的短缺、价格的上扬、它国就业机会的丧失、世界粮食紧张、环境恶化……如何看待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一、中国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  毫无疑问,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逐步提高。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人均GDP从181美元提高到1090美元,2003年GDP达到3.4万亿美元;出口从世界第33位上升到第4位,进口从第24位上升到第3位(见表1)。月中国进出口贸易达到8285亿美元,全年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出口国。此外,年中外汇储备达到4700亿美元。&  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地。2003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2.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由于拥有13亿人口,进入小康水平的中国呈现出巨大的消费能力:世界第一大铁、钢、铜消费国,第一大手机销售市场,第二大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第五大白金消费国……旺盛的需求吸引跨国公司纷至沓来。2003年中国成为外资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达到530亿美元。显然,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增长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进口的激增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增长的引擎。&  不过,应该看到:中国正在走向富裕,正在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和某些产品的生产大国,但她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或世界强国。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比重不到696。2004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发展竞争力指数排名第44位,企业竞争力指数位居第46位;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24位。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28.5亿美元,为引进外资额的5.4%。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月中国境外投资只有12.6亿美元,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1.2%。据联合国统计,2003年中国累计在海外投资300多亿美元,而美国在世界的资产总量是7万亿美元,日本是3.5万亿美元。目前中国每生产一个单位的GDP,消费的原油是发达国家的2.3倍;环境问题每年消耗ODP的8%―12%;城乡差距从80年代的1.8:1扩大到3:1;此外,较高的失业率、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仍未摆脱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正在向地区经济强国迈进&  虽然,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她正在向地区经济强国迈进,政府明确表示要为地区和平与繁荣承担起义务。&  首先,中国国内充满活力的需求不断地为地区创造出新的市场,2003年中国在亚洲地区的进口超过出口,贸易逆差505.2亿美元;月中国在这个地区的进口与出口同比上升37.9%与32.796(见表2),贸易逆差扩大到622.3亿美元。前9个月中国10大贸易逆差伙伴中有6个在亚洲,其中对韩国的贸易逆差达到263.3亿美元,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达到177.9亿美元,对东盟贸易逆差达到155.5亿美元。前三季度日本已经超过美国与德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而韩国和东盟则成为中国第四大、第五大进口来源。对华出口的猛增,进一步刺激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国内经济的复苏。&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2003年日本对美贸易减少1.46万亿日元,但对华出口却增长了33.3%,加上对香港的增长额,该年总出口增长中80%源于中国的贡献。2004年1―?月日本对华(包括香港)的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又增加17.7%,达到12.39万亿日元,超过日美双边贸易,这意味着中国替代了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显然,在亚洲地区内部贸易中,中国正在发挥着中心作用,她已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其次,“上海论坛”、“10+1”等政治与经济上的区域合作,以及“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反映出中国在推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上的承诺与愿意承担起地区大国的责任。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经贸合作框架协议,争取在2015年全面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该协定,中国与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6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在2010年生效,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4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在2015年生效。日温家宝总理在印尼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重点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安全以及国际和地区方面的合作。为了在2010年以前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将加快降低一些产品的关税,其中主要是农产品计划的一部分。到2010年人口近20亿、国内生产总值S万亿美元的贸易自由区将在亚洲形成,其影响力不容忽视。中国承诺:从2004年1月起降低对东盟国家的部分农产品和工业品关税;从2004年到2006年,东盟中6个较为发达的国家的600种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的关税将削减至零;对后加盟的缅甸和柬埔寨实施经济援助。日起中国与泰国已串先废除蔬菜和水果等188种商品的关税,巨大的自由贸易区的一部分开始启动。&  200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的发展将为亚太地区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将为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将继续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合作,致力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同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报告中提出:积极促进亚洲的发展振兴与和平稳定,是中国的既定方针。“睦邻”、“安邻”、“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表明,中国正在向地区强国迈进,并正在承担起地区大国的责任。&  三、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进程中的阻碍因素&  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增长,但是国内外一系列因素不断地在阻碍着中国经济更快地发展。美国兰德公司国防研究所高级经济顾问查尔斯?沃尔夫曾列举出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的八大陷阱:失业、贫困和社会不安定;某些官员的腐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艾滋病和“非典”等传染病;水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能源消费和能源价格;金融体系和国有企业脆弱;海外资本直接投资的缩小;台湾海峡及其他冲突。这八项因素都可能阻止中国成为世界强国。这里仅列举能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1)能源紧张。其中以煤、电、油、水的短缺尤为突出。经济规模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旺盛,带来了原油、成品油、铁矿沙、塑料等原材燃料和粮食进口量的猛增。根据海关统计,月进口的大豆、天然橡胶、氧化铝、原油、铜材、塑料、钢材(甚至废钢铁)平均单价同比上涨了18.1%-50.6%,铁矿沙则上涨了107.9%。尽管如此,铁矿沙的进口数量同比增加36.6%,原油增加34.4%,成品油增加28.6%。&  燃料需求的旺盛,刺激了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也带来小煤窑安全事故的不断。由于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占到75%左右,80%的煤炭都是通过铁路来运输,加上60%的食品也由铁路来运输,增产造成铁路运输压力过大和运输能力不足。而这一压力又转移到公路运输上,带来公路运价的不断攀升,粮食、蔬菜、肉类等农畜产品价格大幅度的上升。&  当然,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还来自农作物的减产。高速公路的修筑,城镇规模的扩大,开发区的一哄而上,都使农业耕地日益减少。1998年中国的粮食生产为5.12亿吨,到2001年下降到4.5亿吨,2003年又进一步减少到4.367亿吨。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月中国粮食出口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进口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62.5%;逆差37.3亿美元,中国已经从粮食的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原材燃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得国内汽车、家电厂家的生产经营环境变得严峻,尤其是对那些已将销售价降到成本价接近点、微利生产的企业,不涨价意味着亏损,而行业的竞争,又迫使这些企业不愿将价格大幅度上涨。&  另一方面,经济的过热,也带来电力供应的紧张。目前中国水力发电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只占7%左右,电力主要依靠火力发电,石油、煤炭的供应紧张带来的是电力供应的不足。从2003年开始,一些大城市在用电高峰时不得不拉闸限电,而国内能源利用串较低(高耗能)的状况(能源利用率比国外低1/4左右),又夸大了经济增长所需能源的消费量。能源瓶颈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成为一个制造大国所需的必要条件与现有的出口贸易方式。&  (2)生态环境。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付出环境代价,2000年一位记者在当年某期的《人民画报》上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作了这么一种描述:“黄河断流,长江污染;森林减少,湿地萎缩;耕地锐减,荒漠化土地扩大;赤潮频发,酸雨增多,红树林逐渐消失……这就是我们今日的家园!”2004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9.7%,但专家指出,中国每年环境污染严重。20世纪下半叶,中国为自然灾害付出了2.5万亿元的代价,人们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遭到了环境的报复:对成熟林和生态林的过分砍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夺去4000人的生命;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更加剧森林的消失和沙漠的推进,沙漠化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18.6%,因沙漠化而退化的耕地达到772.2万公顷,全国有5万多个村庄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成千上万农牧民成为“生态难民”。此外,全国700多条主要河道有一半以上受到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2万多个湖泊、10多万个水库中1/4已经富营养化,水资源的破坏加重了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全国每年因为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2830亿元。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有6个城市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行列。2000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确立了新世纪生态建设目标,将国家生态安全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下决心治理环境。年污染程度一度好转,但2003年又有反弹。由于一些地区和企业只追求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无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国家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的敞开式焦炉和渗透排放、土法炼焦等落后的工艺还在使用,继续危害着我们生存的环境。燃煤发电释放出来的大量二氧化碳成为中国所排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加上其它污染气体导致酸雨并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使得许多人得病而死。在世界银行所列的20个空气质量最差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环境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关新闻:
文档附件:当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和发展趋势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其基本特点是美国保持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百废待兴,美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世界经济出现单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美苏两大势力相互抗衡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极独大的单极格局一度恢复。欧盟东扩使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格局呈现由多个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决定的趋势。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格局。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最终定型之间,会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但是,多极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一种趋势,不可阻挡。  中国领导人最早提出并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毛泽东在会见一些西欧国家领导人时,曾多次阐明中国支持西欧联合自强、共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明确指出世界走向多极格局的趋势,&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中国算一极。&[1]中国共产党最近的几次代表大会都强调了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看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许多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持积极态度。欧盟2001年《莱肯首脑会议宣言》指出:&在一个新的、多极世界中把欧盟变成稳定因素和样板&。日,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第一次会议上称:&冷战后由过去几个大国构成的格局被打破,世界呈多元化发展。&  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领导人通过与中国领导人签署的双边声明和上海合作组织文件多次肯定多极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将致力于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希望国际社会所有各方的利益都能受到尊重。  亚洲、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强烈主张世界多极化。2002年《亚洲议会和平协会重庆宣言》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继续发展,但世界和亚洲形势仍面临许多挑战,各国应充分尊重多样性的现实,谋求多样化发展,在区域合作、团结互助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2007年&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成员国玻利维亚、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以及加勒比地区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召开首脑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多极化的无帝国主义干涉的世界新秩序&的建立。趋势:1.美国将长期保持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两度在世界格局中一极独大。在走向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遭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挑战。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美国仍将长期保持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地位。2.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欧盟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方和第二大进口方,服务贸易第一大供应方;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援助者,多边贸易体系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力量。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高,提升了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与欧元建立了货币联系。在世界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欧元已由最初的17.9%上升到26.1%。3.东亚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来个热门呗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世界市场形成,多极化
采纳率:14%
你是要简要的,还是成系统的,复杂的太多,简单的就简单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多极化、国际化、地域化、一超多强。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世界经济格局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2014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PPT(精)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2014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PPT(精)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29|
上传日期: 15:30:1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PPT(精)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1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1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2:32:4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1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世界经济格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